大学生品德培养品德教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当前贫富差距的社会问题日益影响冲击着高校教育,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培养产生了巨大影响,使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价值取向、品德行为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生品德培养品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品德培养品德教育论文 篇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品德教育分析与对策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品德教育举步维艰,探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进行品德教育的策略如下:加强品德教育的地位,以促进其有效发展,使品德教育生活化,开放化,品德教育满足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进一步深化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促进形成良好的品德。

关键词:品德教育;问题分析;策略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使虚拟社会成为可能,从而对传统的品德教育产生了很大冲击。青少年的不道德行为频频出现,犯罪率不断升高,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其品德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新课程背景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引下,如何有效地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塑造良好的品德修养,促进正确人格,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

一、青少年品德教育的现状

品德是个体的一种素质,广义的品德包括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法制道德和人格心理各方面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习惯,一般大家普遍认为是其狭义的概念,即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在个体上的体现,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或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1]。现代信息社会对新时期的当代青少年的品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支持和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准则,是品德形成的基础之一,也是品德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必备素质,所谓品德教育是指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有道德知识的形成,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意志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并非单纯理论知识的堆砌,这是教育永恒的目标。否则,既是你拥有的许多知识,对人类、对社会也是危害,在这方面的教训是很沉痛的。如海南一位16岁少年刘某,因与女友吵架,竟丧心病狂地开着轿车朝行人一路碾轧,造成2死13伤的惨案[2]。在北京海淀艺术职业学校学生一名男生冲上讲台摘下年迈老师的帽子,另有同学扔饮料瓶砸中老师,而坐在下面的同学不停地哄笑、打闹,侮辱地理老师。这些现象表明目前品德教育令人担忧;与此同时,北京师范大学发展研究所曾对全国7省市的5 600名3至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进行调查,发现3岁儿童中就有50%以上的开始说谎,而这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3]。①《学校德育审美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对北京、上海、重庆、厦门、长沙、成都、昆明、拉萨八个省市的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等十六所高校的大学生品德心理与品德教育的基本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选择“大公无私”和“公大于私”的学生占51.19%之外,择“真诚大于虚假、高尚大于卑鄙”的均不足一半;有近30%的学生是倾向于公私兼顾和真诚虚假、正直邪恶、高尚卑鄙各半;而更为严重的是有20%左右的同学把损公肥私、虚假、卑鄙作为自己的道德价值取向。市场经济伦理“双面刃”对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所带来的副作用,道德价值的多元化的倾向,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与平庸和错误的倾向几乎势均力敌,各占一半。在本次调查,他们又从学校德育内容、方法、途径、效果等方面对大学生品德教育现状进行评定。大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出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满意率不高,达到半数满意的项目仅有6项,且最高一项满意率不到60%,其余均在56%以下。值得引起重视的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课的满意率仅为38.75%[3]。这些现象与数据表明,目前品德教育并不乐观,现在的青少年在理想信仰、诚信美德、社会责任感、心理问题上的许多令人担忧的现状,而这正是导致更加恶劣事件发生的深层因素,也是我们的学校和家庭往往忽略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人格教育、品德塑造和情感教育的结果。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认真分析目前品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二、目前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目前在中小学乃至大学都开设品德教育课,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一些因素(学生心态,教学方法呆板)的存在,品德教育与预期效果还有一段距离,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新的品德问题不断出现,如网络犯罪,信息伦理等。对传统的品德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品德教育重视不够

虽然前面说,大多数学校对青少年都开设了品德教育课,但多数流于形式,能真正认真对待的寥寥无几。这是由于应试教育所影响的。因为学校一直在追求升学率,而品德教育课没有被纳入升学考试科目内,从而使老师和同学都没有对品德教育课给予重视。例如在有的学校里,老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在品德教育课上,只利用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讲上几句,然后就用余下的时间给学生上一些升学考试的科目(数学,语文等),以提高学生的分数。在一些学校,老师们也怕学生成绩不好,会受学校领导的批评,扣除奖金或工资,甚至有的会被下岗。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希望花少的时间,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自己考出好的成绩才能受到老师、家长的喜爱,才能上好的学校,才能得到同学的羨慕。总之,品德教育没有受到老师,学生的足够重视。

2.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需求

目前品德教育由于受多方面的影响(老师的心理学知识,教学条件等)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从而使品德教育与学生各年龄的心理发展与需求不相适应,出现了一些品德教育拔高现象,使一些品德教育内容成为口号,没有使学生真正从心理上得到认识,以至落实到行动上来。例如,在一些品德低下和品德犯罪的青少年中,当你问他们品德知识时,他们会说,我早在小时候都听说了。但是,没能体会其真正内涵。只是知道,没有从心理上对其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没能落实到行动上来。这是由于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而造成的。

3.教学内容单一,方法单调

目前品德教育主要采用教师主导的教授方式,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大多数只是死记硬背,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忽视,从而使品德教育成为一种就知识而知识性学习形式,脱离品德教育的初宗。对学生来说,只是对知识有了理解,流于口头禅,但未从心理上对其有深刻的认识,从而就不能将其落实到行动上来,促进自己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其次,由于这种单一的教授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未能主动的进行知识建构,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逃课,认为那是浪费时间等。

4.评价方式单一化

当前品德教育的评价还是以考试为主,以分数区分品德修养高低,这种评价方式有很大的偏见性。仅仅反映该个体具有多少品德知识,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个体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的高低是外显于个体的言行上,是从个体的心理感悟落实到言行上,不单单是品德知识的多少。同时未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的要求。

5.忽视品德形成的多个途径

目前品德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对各行各业都产生很大冲击,教育也不例外。在品德教育中,品德的形成不只是自己接触的人和事,也远远超出了狭小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与周围社会生活的范围,而且还有电视、电影、广播、网络等各种信息。特别是互联网上的信息海洋,而目前仅仅利用书本进行品德教育,忽视媒体信息对青少年进行多途径的品德教育,品德教育就大打折扣。

6.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理解肤浅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目标,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采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重视青少年的在心理、智力、体能等各方面的发展潜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采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民主气息的教育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能力。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需要一种全新教育理念来支撑,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思想并未改变,与新课程理念又格格不入;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虽有些了解,但理解肤浅,领会不深。例如,为了贯彻新课程理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将启发式教学理解成为“问答式”教学,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向学生提问题,而使学生能够回答的无非是“对”“是”“不对”“不是”等毫无启发性的答案,还有一些教师讲起新课程理念来头头是道,可是一旦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有走上了传统教育老路[4]。

7.家庭、社会对学生的负面影响[5]

家长不注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多数家长很少在培养学生的品德方面下功夫,认为只要文章做得好,数学成绩高,言行上有点坏毛病没多大关系,殊不知现在社会上一些高智商罪犯少时也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当然,对于一个人品格的高低是无法用分数来衡量的,所以家长常常灌输子女“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片面论调[5]。这就导致学校品德教育与家庭品德教育的脱节。

三、加强品德教育,促进学生“整个人”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虽然对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带来了春天,要求实现品德教育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但在分析目前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促进品德修养的提高,关注学生“整个人”和教育的和谐发展,笔者进行了以下探讨。

1.加强品德教育的地位,以促进其有效发展

品德是个体的一种责任,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人纵使很有才能,但品德修养很低,对教育来说,也是一种失败;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是一种损害,是一个坏才。所以,品德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到整个教育的成功与否,还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基于此,我们可以认识到,面对目前青少年品德修养低谷的现象,国家应该提高品德教育的地位,如多级结合的方式等,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乃至全社会成员能够从心理上认识到品德的重要性,以提升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使各校领导、学生、老师从应试教育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关注“整个人”的发展,从心理需求上意识到感受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最终,促进品德教育的大改观。

2.使品德教育生活化,开放化

目前的品德教育主要局限于书本、学校,这种传统的品德教育已与当今时代需求不相适应。与时俱进是时代对品德教育的新要求,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各行各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教育也如此,主要表现教育方式、阅读方式,写作方式等。对于品德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其来源和教育途径发生了改变,品德的形成不只是自己接触的人和事,也远远超出了狭小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应该促进品德教育生活化,开放化。生活化使品德教育突破知识灌输,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开放化使品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或家庭,应突破这狭小的范围,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品德教育存在,特别利用好新兴媒体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品德教育,使其场所开放化。例如,利用互联网,打破时空地域的限制等。在利用好这些优势的基础上使品德教育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像家常便饭那样时刻提醒青少年的言行,促进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3.品德教育满足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和认知水平

由于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不断发展和完善时期,而且,品德也有其心理结构。大家普遍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知、情、意、行四种成分,知就是道德认知;情就是道德情感;意就是道德意志:行就是道德行为或道德行为习惯。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可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每一方面都不能忽视[1]。基于此,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结合青少年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与认知水平特点以及心理特点,结合品德的心理结构,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不能盲目或忽视这些因素,消除品德教育拔高等现象的出现。其次,要结合他们不同年龄阶段心理需求的特点,认真分析个体差异,给予满足心理需求的品德教育,消除心理排异性,从而促进品德教育的有效进行。

4.进一步深化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为品德教育带来了春天,为品德教育也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在新课程改革中各种原因的存在,阻碍了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即使有一些老师领会了一些课程理念,却相当肤浅,不够深入,有时也发生一些误解。基于此,应该加强对老师进行新课程理念、新理论、新思想的教育,使他们具有坚实的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的基石。对此,可以采取请一些新课程改革的杰出人物以讲座的形式对老师们解读新课程的新理念、新理论、新思想,以帮助老师准确把握,也可采取多级结合,配对的方式来提高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达到品德教育的预期目的。

5.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促进形成良好的品德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在学校的时间最长。根据这一特点,品德教育的场所主要在学校,进行品德教育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那就是校园,校园文化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品德教育的效果。对此,应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构建绿色品德校园文化,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促进良好品德修养的形成。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品德教育文化活动,如品德修养知识问答竞赛,品德教育实践活动等。从而使学生品德知识有所增加,也促进将其落实到自己具体的言行上来,消除成为空话,套话等。其次,校园文化自古以来都是新思想、新理念的诞生地,对社会文化有很大的冲击力,因此,建立良好校园文化,为品德教育大的社会环境建立了基础,为品德教育走向社会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有好的外部环境,能够促进学生自律性的提高,从而将一些不道德的东西消除在萌芽之中,达到品德修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逢贤.学与教的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8-90.

[2]赫崇华.试谈小学品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OL].http://-

218.7.193.182/mss/msjy/deyushichuang/pindejiaoyu.htm

[3]周鸣鸣,唐点权,邓素碧.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与品德教育现状的调查[J].青年研究,1999(11):1-7.

[4]王海斌.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7(5):56-57.

[5]胡俊彦.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分析[J/OL]http://www.cgllxx.cn/jyjg/2007-10-19/XiaoHuaShengSaiXiangPinDeJi-

aoYoXianZhuangBanSi.htm.

[6]鐘启泉,崔允.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5-36.

作者:雷小朋

大学生品德培养品德教育论文 篇2:

论当前社会贫富差距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培养的不良影响及对策

[摘要]当前贫富差距的社会问题日益影响冲击着高校教育,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培养产生了巨大影响,使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价值取向、品德行为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文章以当前社会贫富差距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的不良影响为理论基础,以西北地区某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998份调查问卷数据为依据,以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个别走访法和课堂实地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社会贫富差距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的不良影响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高职院校育人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贫富差距 高职院校大学生 不良影响 对策

[作者简介]董莉利(1963- ),女,陕西蒲城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陕西 咸阳 712000)

当代中国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现实投射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当中,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导致了大学生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品德心理行为方面的深刻变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这些都是我们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碰到的新问题,遇到的新挑战,亟待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

一、贫富差距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

1.贫富差距对 “贫困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所谓“贫困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由于门槛较低、收费低廉、就业实惠的特点,高职院校渐渐成为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的首选。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1215所,在校生达1280人,占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比例的61%,而高职院校中的贫困生比例约在20%~30%,略高于全国高校平均水平。贫困学生生活清贫,节衣缩食,为维持生计和学业四处奔波,许多贫困生不得不将许多精力用在外出打工和勤工助学上。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情况总体上来看是好的,是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他们在困难面前不消沉、不后退;吃苦耐劳,刻苦学习,具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意志品质。但在思想品德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一,贫富差距对“贫困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通过我们的课堂实地调查发现,有85%以上的同学都认同“学习好不如家庭好”“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点。这种看法会挫伤“贫困学生”的自尊心,消解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形成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譬如,为了在“富裕同学”面前表现得不至于太寒酸,一部分学生渐渐变得功利化,他们一切向钱看,当校内外的一些公益活动无利可图时,就不积极、不热心。

第二,贫富差距对“贫困学生”诚信观念的影响。课堂调查中,当被问到“如果监考较松,你考试会作弊吗?”有95%以上的同学都认为会。理由是如果不作弊,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而影响评定助学金和奖学金;如果没考及格,还会影响到未来的毕业和就业。有的同学为了达到以上目的,不惜央求甚至贿赂代课老师,以争取一个好成绩。可见为实现个人利益,达到个人目的,一些同学在人格方面渐渐表现出了一些不足。

第三,贫富差距对“贫困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由于家庭经济贫困,一些 “贫困生” 内心敏感,表现出了较多的心理问题。譬如,有些“贫困学生”很自卑,觉得自己家经济状况不如其他同学,不是一个圈子的人,没有共同语言;有些“贫困学生”怕同学讥笑、歧视自己,因而将自己封闭起来,经常独来独往,久而久之,变得比较偏激、悲观;有的甚至对“富裕学生”和社会产生仇视心理,因而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第四,贫富差距对“贫困学生”性格交往方面的影响。由于经济原因,“贫困学生”常感到自卑,没有自信心,怯于参加社交活动,很少和同学、 教师接触,很少参加同学聚会、野外郊游等集体活动。与此同时,他们产生了对 “富裕学生”的排斥和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不能很好地融入大学生活。

2.贫富差距对 “富裕学生” 品德养成的影响。“富裕学生”是一群对学杂费及各种生活费用的支付相对轻松,出手阔绰的校园 “新贵族”。这部分学生由于有家庭提供强大的经济来源,过着一种不同于学校普通消费群体的 “贵族式” 生活。 “富裕学生”总体情况是好的,他们持有积极进取乐观型的人生态度,部分“富裕学生”同时学业表现也比较优异。可毋庸置疑的是仍有很多“富裕学生”不仅学习成绩落后,而且存在行为偏差,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贫富差距对“富裕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在我们的课堂实地调查中发现,有90%以上的学生都认同“金钱万能”,他们认为如今的社会是市场经济的社会,有钱没钱大不一样,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有钱就可以摆平一切,没钱是万万不行的。于是,一部分学生渐渐变得很势利化、功利化。举例来说,有一部分学生想办法,搞投机,追逐权力,绞尽脑汁进入系学生会和学院学生会,在他们看来,进入学生会就能给自己带来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些同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不惜请客、送礼拉选票;有些同学为了考一个高分,不惜花钱到处买试题;也有的同学为了追求到自己心仪的异性朋友不惜大把花钱,错误地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等等。

第二,贫富差距对“富裕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校园贫富差距对“富裕学生”心理冲击也很大,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通过我们对某些班主任的个别走访和调查发现,一部分 “富裕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另外,一部分 “富裕学生”很不情愿和贫困学生一起生活,贫富学生在生活习惯上差距比较大,“富裕学生”在饮食、卫生方面觉得很难接受“贫困学生”的做法,感觉很憋屈,很纠结,有的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久而久之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第三,贫富差距对“富裕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在人际关系上,一部分“富裕学生”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有些“富裕学生”由于其优越的家庭条件,感觉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从主观上减少了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沟通;二是有些“富裕学生”为了交朋友,用家人提供的金钱经常邀请同学们吃饭、娱乐,将这种交往看成是发展友情的最好方式,这不仅会给班级造成不团结的隐患,也对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极为不利。

二、贫富差距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影响的原因分析

分析导致贫富差距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影响的原因,笔者认为有外部和内部两大因素。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家庭教育。居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及家庭背景的差异是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影响的直接的诱因。根据有关调查发现,有89.2%的学生的消费来源主要来自家庭收入,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是依靠家庭来维持其生活。因而,居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必然会导致大学生间的贫富差距的拉大。

2.社会教育。社会上的不公平、不公正是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影响的间接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贫富差距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存在,可是,为什么只有现在的高职院校的贫富大学生在品德养成方面出现各种思想、道德、心理及人格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政府解困工作不力。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贷款申办、勤工助学渠道还不能满足需要,致使贫困学生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承受很大的生存压力上大学,甚至于上不起学。(2)社会用人标准有失公平。从社会各行各业的就业状况来看,用人单位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经济实力强弱、家庭社会关系的软硬为标准,而不是以学习成绩和个人能力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致使贫困生在竞争中出现无胜算的自卑感,感到了与主流社会的格格不入。而不少富裕学生衣食无忧,一切已由家长安排妥当,以至于缺乏奋斗拼搏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3.学校教育。目前,高职院校缺乏一套独立于社会的价值判断和精神体系,以至于在社会问题的冲击面前,大学不能保持独立的价值判断,不能以自身确立的价值标准来整合学生们贫富差距的价值判断,从而导致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导致诚信、心理和人格缺陷等问题。

4.自我教育不足。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是主要的内在因素。社会的贫富差距只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的外部影响因素,而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则是学生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面对贫富差距,有的大学生产生了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自然而然会引起诸多问题,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消解贫富差距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

1.物质帮困。物质决定意识,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其物质贫困的消除。消除贫富差距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不良影响,最根本的方法是改革收入分配体制,逐渐缩小贫富差距。眼下的当务之急是:由政府、学校、社会为贫困生的物质脱贫创造条件,完善各种助困制度,以多种形式给予贫困生资助,使贫困学生能够安心学习。

2.精神解困。首先,政府和社会需要为底层的后代往上流动创造平等机会。由于占有社会资源的贫乏,西部农村及偏远地区的贫困家庭后代更多的只能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这是他们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和社会要积极为他们创设平等的学习和就业机会,使学生能看到希望,有尊严、有信心地学习。其次,高职院校要重构大学精神、重新整合学生的身份。高职院校要通过重构大学精神,加强对学生进行大学文化教育及大学精神的熏陶,建立起一种标准,重新整合学生的身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贫富观及正确的诚信观念,才能消除贫富学生之间的隔阂,达到贫富学生即使不能成为朋友,也能学会宽容,彼此尊重、彼此善待的效果。

3.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职院校要解决新形势下大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很有必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通过主渠道教育,澄清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思想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我们的贫富大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其次,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渠道。要注意发挥班、团组织、辅导员的重要作用,因地制宜组织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在一起交流生活感受和学习经验的场所,努力消除贫富差距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让贫富学生和谐起来,使每个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彦珍.消解大学生贫富差异负面影响的措施探讨——兼谈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1).

[2]林玲.关于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3]吴明奇.家庭富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J].西藏教育,2010(9).

[4]俞晓霞.高职院校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新模式——学校社工介入模式[J].科教导刊,2010(11).

作者:董莉利

大学生品德培养品德教育论文 篇3: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心理学探索

大学德育是师生双向行动过程,教育者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包括他所提出的要求、内容,采取的方式方法等,要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活动规律和发展水平,从而促进其发展。要了解大学生品德心理形成规律,就可以把教育工作做得更自觉,更有成效。本文旨在从心理学角度,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形成规律,探讨提高大学德育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一、建立积极的态度定势,消除意义障碍

教育者把社会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提出要求,学生是否接受或多大程度上接受,首先依赖于他们对这一教育本身的态度定势和对进行这一工作的教师的态度定势。学生对教育内容或教师的积极态度定势,会使他们乐于接受教育的要求并努力执行;而具有消极的态度定势时,即使是正确的内容与要求,学生也会听不进去,不认真执行甚至反感。所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对品德教育的积极态度定势,是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前提。

在品德教育实践中有时会看到,有些学生不愿接受道德教育,有的知道了道德要求,却不能付诸行动,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严重时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这也是因为学生出现了某种意义障碍。这种意义障碍产生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或者是教育内容上缺乏知识性、理论性、趣味性、情感性,不结合实际,不符合学生的需要;或者是德育方法上忽视引导.简单生硬,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或者在评价和处理问题时不公正引起学生反感;也可能由于个别教育者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使学生产生不信任感等等。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改革教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消除意义障碍,才能使品德教育取得好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加社会实践的直接心理体验

人的品德心理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在多渠道多途径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但可以检查自己已有道德认识的正确性,通过动机斗争,达到生动的情感体验,逐渐将社会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促使道德认识向信念转化;而且可以锻炼和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实践能力和实践判断能力,从而又促进道德意志向道德行为转化,有利于大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在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在认识上引导和提高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与动机的认识。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工农、接触实际多了就有可能使他们的立场、感情及思想方法得到根本转变,才能在实践中积极主动认识社会,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品德和个性,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促进学生学习先进榜样.增进学生道德方面的间接经验

榜样教育既是培养学生品德的一种方法,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榜样教育时,需要充分考虑学习者模仿特点及其心理状态。大学生的模仿特点是:有意模仿多于无意模仿;模仿榜样的外部特征,也效仿榜样的内部人格特征和精神面貌;把多个榜样综合成一个理想形象;具有评价榜样的独立性、选择榜样的自主性和学习榜样的稳定性。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注意先进榜样的树立和选择。先进榜样具有以下特点时,最容易引起大学生的仿效:(1)先进榜样具有典型性,确实是学习者的楷模;(2)先进榜样具有权威性,即为公认的学习榜样,或是由权威人物推荐、介绍的;(3)先进榜样的情感性。使学生对榜样产生爱慕、愉快的情感体验;(4)先进榜样的接近性和真实性,富于时代特点,即榜样与学习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使人感到真切可信。

学习榜样,其实质就是把体现在榜样身上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品德。实现这种转化是长期的。为了促进这种转化,主要应抓4个环节:一是把学习先进榜样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心的自觉需要,引起学习榜样的动机;二是促进学生对先进榜样思想的理解,学习榜样的本质;三是以先进榜样的思想行为为标准,把认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四是坚持道德实践,把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成道德习惯、道德品质。

四、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形成对自己道德行为的正确评价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自觉地进行转化与行为控制的活动,是大学生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是大学生品德培养的必要手段和根本途径。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必须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这就要求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要激起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如引导大学生以自己的言行与他人进行比较,促进其自我观察、自我启发、自我教育的愿望;或举办英模报告会、演讲会和读书活动等,都是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愿望的十分有效的方法。二是帮助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例如,指导大学生记日记,可以从中练习自我观察、自我表白、自我解剖的方法;言行对照,和友伴倾心交谈,可以正确认识自己;评价总结,可以分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引起自我激励。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需要积极引导,并从方法上给予具体帮助,才能有所见效。三是利用集体教育,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通过集体的正确舆论、讨论、评价以及公正合理的批评与表扬、奖励与惩罚等,提高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及责任感。

作者系镇江市高专学生处长、副教授

(镇江212003)

责任编辑:袁海军

作者:王桂龙

上一篇: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论文下一篇:循环经济视角下生态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