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公共管理类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专业,但现实中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充分体现民族特色,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能很好地适应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性及需求分析,探索能够适应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公共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公共管理论文 篇1:

新工科背景下广西理工科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研究

摘    要:公共管理专业的建设发展要立足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多元、复合型人才,彰显高校新工科专业发展下的人文特色。新工科对于理工科高校而言是一种转型升级,广西理工科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应立足当地经济社会环境,从新工科视角,优化公共管理类专业定位与建设方向,以优化课程群结构,强化教育实践,培养具有自身专业特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从而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新工科;理工科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发展

新工科对传统工科和新兴工科而言是一种转型升级,对社会而言则是新的工业发展形态,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新工科”发展理念体现在高校学科建设上是对学科专业布局的优化与融合,通过新工科发展中的人才优势、创新优势,辐射带动学科的发展,同时要服务国家新的战略要求,应对国际上激烈的技术竞争和人才竞争,建设具有优势特色的学科专业。从均衡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高校中具有文科性质的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对理工类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重新审视,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对该专业进行重新评估、定位,对原有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对该专业的性质、地位以及建设进行探讨。广西地处西南民族地区,办学水平相对落后,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发展需要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目前,广西区域内高校本科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有9所,专科6所,桂林理工大学是一所理工类的综合院校,其公共管理学科始建于2002年, 2018年成为该校双一流特色培养学科与新工科建设专业。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建设为例,分析广西理工类高校在新工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特色建设方向和路径。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定位宽泛

专业的定位要立足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部分高校对公共管理专业的定位宽泛,表现为对就业岗位设定和就业方向的理想化。在就业岗位设定上,将公共管理目标岗位群设定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然而公共部门、事业单位的岗位需要进行严格的笔试、面试,准入门槛比较高,对职业证书、工作经历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并且对公共管理专业人员的需求只占极小的部分,专业对口不明显。在就业方向设定上,一直将公共管理工作内容定位于管理、服务、宣传、文案等工作,在工作中给人“万能专业”“打杂专业”的印象,不能体现公共管理专业的专业特色。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专业定位的宽泛造成了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使其缺乏核心竞争力。首先,本科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大多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了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工作、民族学等多类别课程,泛而不精。其次,课程设置依赖现有资源,因人设课,专业培养必需的课程因师资的缺乏而无法设置。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高校中,公共管理专业由于设立和发展较晚,高层次师资缺乏,导致教学理念、专业知识的落后,进一步影响了学生专业竞争力,制约专业的建设发展。

(三)专业发展资源支持匮乏

理工类院校在经济支持、科研投入上相较文科院校或综合院校而言具有巨大的优势,但其中的文科专业普遍处于相对弱势,这是不争的事实。多数理工类院校在学科建设和学科布局上的传统做法是将有限的资源用于优势学科上,重工轻文,理工院校的公共管理专业一开始就缺失了学科地位。在“工科为主”“优势特色学科为主”的办学前提下,因其一般不需要配备昂贵的实验设备器材,而将文科专业视为低成本学科,将文科专业边缘化,在人才资源、经费支持等重要问题上,出現有意无意的“忽视”。

二、新工科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定位

(一)专业定位

新工科是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而产生出来的新学科,新工科产业的发展与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与理科、管理、经济、人文等许多其他的学科相互融合。工科与理科的结合强化了工科的基础内涵,赋予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与管理、经济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结合彰显了工科的管理、服务和人文的特色[1]。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发展,要主动服务国家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根据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和任务的需要,协调相关新工科专业,满足产业需求。桂林理工大学将公共管理专业定位在“依托学校理工科优势,面向基层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学科建设中,利用理工类学科的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势,与高校优势专业结合。桂林理工大学是公办省管的理工类综合院校,根据学校的办学层次,将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以培养地方政府治理、基层社会治理人才作为主要方向,强化学生基层管理操作能力。

(二)特色优势

高校学科特色的建设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利用自身独特的办学资源,确定个性化发展目标,采取合理措施,培养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2]。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从办学资源约束的角度看,广西理工类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其声誉资源、物质资源和生源资源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处于明显劣势,只有将专业办成自身特色,依靠特色取胜,“低进高出”,才能获得发展空间。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在学科方向上形成了政府管理与公共政策、社会保障与公共福利两个基础方向,立足民族地区公共事务治理和资源环境经济管理,将区域优势打造成公共管理专业发展的特色方向,构建“多元、复合、创新”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长期以来与地方政府保持良好的联系,就近开展学生公共部门工作实践,强化政产学融合。

三、新工科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方向

(一)专业建设的原则

1.理论与应用相统一。新工科是顺应产业现代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形势提出来的,新工科行业的发展,对公共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对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需求也将加大。公共管理专业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应与新工科的内涵相融合,以适应新的职业能力、市场需求。理工类院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充分利用工科院校优势,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新工科要求下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演变,公共管理的内容和层次也不断更新,涉及了公共行政与企业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发展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应用的统一,使专业知识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应用,提升专业竞争力,促进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

2.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任何学科都要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科发展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是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和智力支撑的主要来源,对经济社发展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才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与发展的基础,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对学科的发展提供支撑,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实现双赢。新工科计划的提出,是为了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和面向未来发展,应对产业创新带来的新经济发展挑战[3]。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融合新工科发展理念,就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潮流,满足公共事务管理的创新型人才需求。

(二)专业建设发展方向

1.立足民族区域。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的诸多问题,如经济政治体制、教育等,其相互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民族地区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科除应具有对地方治理政策、问题的解读能力外,还应能够对区域特色化发展进行分析,使广西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实现特色化发展。广西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发展的特色化就在于立足身处民族地区的实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合理定位,即培养目标应突出以满足区域社会需求,树立“民族特色,服务地方,辐射周边”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广西经济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位和权利的平等也是地方治理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地区的和谐与稳定。少数民族事务管理是广西公共管理的主要工作,要依法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就需要公共管理人员熟悉广西当地民族风俗与禁忌,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地方民族政策法规都能灵活把握,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协调与规范少数民族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从广西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看,学生从事与公共部门管理相关的工作和在本地从事企业公共管理服务类工作的占比都极少,就业方向各异。所面临的严峻的就业现状,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是由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另一方面则是在学校载誉等方面劣势情况下,缺乏核心竞争能力。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只有突出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特色,树立“民族特色,服务地方,辐射周边”的办学理念[4],针对区域少数民族事务的特殊性,结合民族特色理论知识调整教学方案,增强就业竞争力。

2.着重经济行政教学。经济行政是从公共管理活动中发展与分化出来的,公共管理在不断地向法治化、科学化完善和发展,与各领域的业务结合程度加深,开始向分门别类的领域的分部门管理延伸,出现了教育行政、卫生行政、文化行政、军事行政以及资源行政、社会行政等[5]。建设学校公共管理专业自身的特色,形成优势学科,可以依托其中某一领域,突出这一方面的行政特色。经济治理手段治理运用比重大,在这种格局下,经济行政自然将极具发展潜力,这也是将理论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耦合发展社会发展方向,增强人才培养适用性。在保持公共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群以及相应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增加经济管理类课程,投入师资等资源支持,培养具有政治学、管理学、行政学涵养且善于经济管理的人才。以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专业为例,近年来积极引入经济学高层次教师,使学院经济学相应的师资、课程等资源得到丰富和完善,公共经济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明显体现。在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经济管理类课程,或者逐渐增加经济管理的核心课程的课时。同时公共管理专业的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核心课程的比重与地位保持不变,既充分保证其专业本色,又兼具经济行政特色。

四、新工科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内容

(一)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理工类高校公共管理课程体系建设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6],充分利用理工院校的优势,建立“多元、复合、创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例如,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专业为适应学校新工科特色专业建设,对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进行修订,通过将原有课程进行整合,形成课程群来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与能力,将课程设置整合形成了法学课程群、公共管理学课程群、经济学课程群、政治学课程群、政策学课程群、社会学课程群等理论课程群知识体系[7]。同时设置了实践课程和网络课程,重视学生知识构建者的主体地位,注重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培养外,在教学模式上建立了学习、实践和研究三阶段互促的开放模式,通过学校课程教学、公共部门实习和社会实践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环境,培养全面兼具特色人才。

(二)引进优质师资

广西理工类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应依托学校理工科优势,利用资源优势吸引高层次师资,通过引进和培养高职称、高学歷人才,优化公共管理师专业资结构。以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专业为例,在社会人才引进上,学院积极引进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资助公共管理学科教师国内外访学和申报高一级职称,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的正高、副高、中级职称比例分别为25%、37%、38%,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职称结构日趋优化。在后期师资培养中,以培养多元、复合、创新型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每年派选至少1名专业教师到地方公共部门、企事业单位挂职进行社会实践。

(三)强化专业实践

按照理论与实践应用统一的原则,公共管理专业实践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设计不同阶段的实习教学。广西理工类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专业实习课程应依托工科优势,寻求政府和社会资源支持,建立“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从实验、实训、实习的角度,构建“三维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目前,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定期到地方周边公共部门完成实习课程,建立了30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同时利用学院公共管理实验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公共管理模拟教学小组互动协作等方式进行模拟实训,使教学课程贴近实际工作场景,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总之,广西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学科本身与一流高校相比,在资源支持、生源和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差距,特别是理工类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在专业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方向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在新工科理念下,对广西理工类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而言,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以新的视角对公共管理专业定位、办学目标进行评估和审视。结合新工科背景的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围绕公共管理专业如何适应新工科的发展需求,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新发展进行专业建设,从而充分发挥公共管理专业对新工科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2).

[2]赵祖平.以专业特色建设促专业发展——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2,(3). [3]林健.引领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工科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7,(Z2).

[4]王春艳.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特色化发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1).

[5]张国山.行政管理专业“经济行政”特色的探索——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为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5).

[6]郭明顺.大学理念视角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8,(12).

[7]何雅菲.“以本为本”理念下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性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12)

作者:卢智增 李鑫团

高校公共管理论文 篇2:

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摘要:公共管理类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专业,但现实中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充分体现民族特色,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能很好地适应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性及需求分析,探索能够适应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公共管理 人才培养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为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工作不仅承担着发展本地区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务的职责,还担负着依法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重要责任。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更高的挑战。

一、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素质要求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重任的同时,也存在着因各民族经济文化差异性而产生磨擦和矛盾。民族地区公共管理问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而民族问题往往隐含于其他社会问题之中,一旦处理不及时或不妥当或受到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恶意挑拨就会升级和扩大,以至引发民族冲突事件,这就使得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具有更为特殊的复杂性与难度。

(一)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

1、经济社会环境

改革開放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食糖、卷烟、煤炭、石油等一些优势资源性产品的产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海南的黎族、苗族地区基本告别了茅草房,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告别了原始狩猎走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大部分牧民已经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少数民族地区工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逐渐形成。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虽然有了巨大进步,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相比, 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环境、思想观念等制约因素,仍处于欠发达状态甚至是落后状态,公共服务数量与质量都低于到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

2、民族文化环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情感、宗教信仰得以保留、繁衍,他们对本民族文化发展的要求得到理解、尊重和平等权利。如果在某个事情上对他们的共同利益或个人利益有所触犯,形成一种特殊的抗衡心理。特别是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部落、家族、宗亲势力的社会影响力很大。这种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方面的差异,使得当地社会结构、社会整合方式、 社会治理理念与一般地区也有着显著差异。

虽然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经济上能够相互合作,但部分少数民族民族禁忌必须得到高度重视。例如回族的清真特色饮食,曾一度出现过的“清真不清”、“回汉同厨”现象严重影响了民族关系,故而尊重与保护少数民族特别是清真饮食文化应成为公共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国的民族政策始终强调民族平等权利,但在实际中,由于有些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小,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程度限制,加上在政府部门或其他组织中往往缺少本民族代表,使得其政治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3、宗教信仰环境

长期以来,宗教是部分少数民族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共同的宗教生活实现了信仰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共同的宗教信仰加深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产生了很强的归属感。特别是有着浓厚宗教传统的新疆、西藏地区,由于特殊的政治、历史传统,使得这些地区的宗教文化氛围格外浓郁,藏族、维族聚居区,几乎全民信教,西藏有藏传佛教各类活动场所 1700 多处,新疆有清真寺2.43 万座,宗教生活对社会治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力。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事务管理是该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需求分析

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族习俗、宗教禁忌交织在一起,其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及文化生活都带有强烈的民族、宗教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高素质,能够胜任新时期公共管理任务的公共管理人才,这样就能够兼顾少数民族同胞的民族情感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要求不仅是加快发展经济文化,而且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平等地位和权利。

以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有着特殊的要求:

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因此,在处理涉及有关少数民族方面的有关事务时,需要在坚持政策的原则下,运用灵活的手段,耐心说服教育、引导,切勿采取简单生硬的工作方法,激化民族矛盾,产生负面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依法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社会事务管理,调整和规范少数民族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其合法权益。如满足少数民族过传统民族节日或宗教活动的需求,帮助从事各种生产或经营活动的少数民族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及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协助处理涉及少数民族的经济、治安纠纷、突发事件,帮助少数民族解决在暂住地的居住、子女教育等问题。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增强民族团结,需要多元力量的推动。在民族地区市场和社会力量尚处于培育成长的现阶段,完善公共组织结构、增强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尤为重要。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公共管理部门提供保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些民族特色产业明显缺乏竞争力,这就需要政府在资金、税收、生产设备、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给予扶持,逐步增强企业的内部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这种帮扶措施必须通过法制的途径,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少数民族地区,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加强教育的力度,除了认真贯彻执行宪法、义务教育法、科学技术普及法外,还应制定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地方性法规及具体的实施细则,提供既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又能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的民族特色教育。

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员选拔与录用时,由于民族自治地方教育发展水平较低,少数民族群众受教育程度与汉族往往存在较大差距,这也使得民族自治地方公务员选拔、招录和任用,不能完全遵循竞争择优原则,而是要在相对公平与民族比例方面兼顾。在发展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体育各项公共事业时,要体现少数民族的特殊需求。

在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中,应因地制宜,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事业,如确定草场、森林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优先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合理保护民族原生态经济生活方式;对于民族特色产业,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减税或免税项目,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在执行职务时使用民族语言文字,激发民族认同感;自主地发展民族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二、当前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公共管理类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专业。伴随着招生学校的迅猛发展,各种问题便纷至沓来:诸如专业定位不清晰、职业定向欠明确,毕业生就业问题严重。而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没有凸显其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基本上效仿了其他特别是重点高校的培养机制,从而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社会管理部门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缺乏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宗教等问题,公共管理工作处于一个相对复杂的环境中。各种民族、宗教政策纷纷出台,正确体会这些政策精神并灵活运用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执行办法对公共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我们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民族特色的课程及教学内容屈指可数,民族事务管理这一学科方向没有得到普及,不能适应民族地区对此的特殊需求,不能做到“服务少数民族、服务地方”,更难以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通过掌握专业知识来服务本民族发展的民族情感。

(三)实践教学不能体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特殊性

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多以教室为单一的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是一种封闭式、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使用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学生缺乏创造性训练,只是被动接受课本知识。而公共管理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宗旨的应用学科,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特别是薄弱的实践教学环节,已经不适应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

特别是在地方经济、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地区性民族公共事务缺乏有效管理和组织,而我们的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式却没有增强体现民族事务管理特殊要求的实践教学环节,民族事务管理方面的观摩、访谈很少,而毕业生实习单位也多为企业,能够进入民族事务管理组织的相对较少。这种实践性弱、缺乏民族事务管理特色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式难以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及其对公共管理工作的特殊要求,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应该力求保障少数民族权利,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改革培养模式,致力培养出能够适应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

(一)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凸显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专业特色的建设方面首先应摆正思路, 树立“民族特色,服务地方, 辐射周边”的办学理念。坚定在人才培养方面服务民族地区社会发展, 为地方社会输出高级的专门人才。

作为地方性高校,我们也应从现实出发,学习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合理定位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使之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抵制和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活动致力于培养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少数民族管理特色的,能够适应复杂的管理环境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如设立民族特色经济、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等研究方向,针对民族地区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培养学生处理民族发展权利与经济、社会变迁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

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我们应该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事务的特殊性,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调整教学方案,增加民族事务管理内容,增设民族特色课程,如民俗学、民族发展史、国内外同源民族关系、边疆地区发展历史等教学内容。并尝试拓展民族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方向,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心,增强学生服务地方、服务民族的学习动力,凸显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增强地区性高校的竞争力。

(二)適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要,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适应当前民族地区社会的人才需求,培养能够从民族权利保障、民族发展、民族团结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的公共管理人才。人才培养应从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性出发,适当增强案例教学课程,即以近年来实际发生的例子培养学生处理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的实践能力,正确认识民族矛盾及民族权利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意见和建议摒弃以往空洞、枯燥的民族理论教学方式,代之以生动、贴近实际的民俗及民族发展历史等课程,此外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各民族的习俗、禁忌及发展历程有了直观而深刻的感受。

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观摩社区特别是少数民族族聚居社区管理工作现场,培养学生重视民族特征、民族禁忌观察能力,将所学公共管理知识同实际中的民族特殊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激发学生对基层民众,特别是少数民族同胞的感情、民族责任心和使命感。

此外,鼓励学生观摩少数民族的节日及宗教活动,如穆斯林的开斋节等活动,使之在与少数民族人民的亲切接触中能够受到浓厚的文化熏陶和人文关怀,从而跨越民族差异的鸿沟,增进学生的民族认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民族使命感,培养学生尊重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使崇尚自然、保护绿色环境、维护民族团结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信念。在民族文化节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为大会提供服务。这些形式的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充分利用当地社会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

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社会资源, 聘请当地政府公共部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民族事务管理部门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士以专题讲座、报告等教学形式来为在校生进行实战经验介绍。使学生在以往的公共管理经验中大胆开展讨论,评价并总结经验和教训。邀请在管理一线的工作人员参与编撰具有民族地方特色、反映民族地区区情、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规律的案例教材、著作。让学生在身边发生的例子中学习、总结公共管理的理论精髓,而非被动地接受枯燥乏味的理论。带领学生到当地民族特色企业、民族文化组织及民族聚居区参观访谈,使之切身体会民族经济组织管理、民族文化保护及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创新点,并进行模拟运行管理实验,检验自己的管理知识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毛润政,肖湘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4)

[2] 高永红.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元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时代教育,2010,(5)

[3] 龙兴武.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管理视野,2011,(1)

[4] 岑乾明,宋卫琴. 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兼论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突破路径[J]. 前沿, 2010,(11)

[5] 李俊清.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特点与改革[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2)

作者:王春艳

高校公共管理论文 篇3: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初探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对高校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我国基于互联网+创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主要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自主创业能力。本文基于对互联网+的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探究,创新了我国培养公共管理人才模式,在教学中结合互联网+培养学生,以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公共管理者。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公共管理   人才培养   创新模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需要更多高校人才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只有創新,才能使科技不断发展。如今,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所以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我国对此也非常重视,大力创新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水平,促使大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

一、我国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很早就将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纳入教育范围,但高校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专业能力的培养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我国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对教育投入的资金也不足,使得我国公共管理学生才华无法施展,影响了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许多教育人士摸索出了一种新模式,就是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由于我国当前需要的人才和公共管理人才储备不平衡,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所以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究。

我国公共事业急需大量人才,高校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将成为公共部门前进的动力。在培养公共管理人才时,高校要结合实践。高校只有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紧跟时代,不能一成不变。传统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创新培养模式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互联网+更好地发散学生的创造思维。互联网+不仅可以将人与人、人与物联系起来,还能方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教学。从我国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对公共管理人才创新的要求必不可少,把互联网+与公共管理事业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创新可以与互联网+相联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学习模式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让学生从源头了解专业知识、背景等。

三、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方案

1.利用互联网+讲授专业知识

教师利用互联网+,能融合各领域的教学资源,将它们应用到培养公共管理人才上,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公共管理课程,建立更好的学习体系,突破专业的限制,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可以建设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更高效地捕捉到有用的知识。网络的多元化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学好了专业知识,可是怎么样才能将知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呢?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实践。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师,要多结合实践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吸收专业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这将对我国将来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结语

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基于互联网+对高校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结合互联网+对高校公共管理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突破了传统教育方式的桎梏,创新型教育方式也更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我国公共事业输送高质量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丙正.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区域治理,2018,(16).

[2]张梦.新时期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8,(1).

[3]曹殿辉.怎样依托“互联网+”培养高校公共管理人才[J].文教资料,2018,(30).

[4]洪富艳.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创新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7,(19).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

作者:殷歌

上一篇:外商投资环境论文下一篇:风险资本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