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院校教学公共艺术论文

2022-04-22

【摘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普通高等理工科院校中学生的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一直受到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重视。音乐教育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肯定。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也认识到音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科学关系。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理工科院校教学公共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理工科院校教学公共艺术论文 篇1:

应用型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 要】针对应用型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加强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教育的意义,提出促进应用型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理工科院校 通识音乐课程 人文素养

目前,为了弥补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许多应用型理工科院校都设置了通识音乐教育课程。重技能、轻人文的传统使得许多学校的课程建设并不合理。本文试以通识教育体系中的音乐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建设现状提出教学对策。

一、应用型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建设现状

目前,通过对一些理工科院校课程设置的调查,发现这些学校或多或少都开设了音乐类课程,但具体开设的形式风格不一,或以课堂面授的形式开展,或以新兴多媒体慕课的教学方式选修。就教学内容而言,各院校也是层次不等,有专门以音乐鉴赏类为主的中西方音乐作品赏析,有以实践参与为主的合唱艺术。不论形式与内容如何,这无疑对丰富学生内涵、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其中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管理不规范,认识不到位。目前,各高校在硬件上的投入力度明显增大,比如专业实验室的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但是对于具有塑造学校人文氛围的通识教育的重视却明显缺失严重。以通识音乐课程为例,很多理工科院校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教研室和管理机构,而是将它挂靠在人文学院或者校学工处、团委名下。因此,音乐通识课程建设得到专项科研、管理经费、人事安排的自主权就逐渐丧失。

(二)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通过对桂林某理工类高校2015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的查阅可以发现:在其供本科生选修的108项通识教育课程中,与艺术相关的课程共有7门,占总选修课程数量比例的0.06%;具体到音乐类科目,只有音乐欣赏与西方艺术史两门,约占总选修课程数量比例的0.02%。

(三)师资队伍不健全,学生音乐素养良莠不齐。当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贯彻文理分科的制度,这源于高中教育的文理科分班制教学。对于大多数理工科学生而言,从分科伊始就逐渐丧失了学习文、史、哲的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从学生理解的角度设置通识音乐课程成为了一个挑战。再者,如上所述,通识音乐教研室的缺失,导致很多承担此门课程的老师并没有通过严格的训练、备课、试讲等程序便临时上阵承担课程的授课工作。

二、加强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教育的意义

2006年3月,为了促进各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有序开展,教育部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方案分别介绍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保障措施。这无疑为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的建设指明了方向。随着专业分化程度的加深,看似音乐与理工科类的物理、化学、机械专业毫无瓜葛,实则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所言“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音乐学的发展研究亦表明,音乐虽然是以音响的形式存在,但是其意义远非如此简单。音响结构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产物,是人类主观意念的反映。正如美国著名音乐人类学家艾伦·帕·梅里亚姆在其《音乐人类学》中所述,音乐不仅仅是声音的表述,沿着音声更可以试图了解一个人或一个族群的行为及行为背后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内涵。

音乐中体现着文化,文化中也包容着音乐。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载体,从远古时代与数理科学便关系密切。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便通过弦长比的实验推断出音乐中音响协和与数的关系,将音乐与数学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进入20世纪,受理工科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影响,音乐的形式更加丰富,内容不再仅仅囿于巴洛克、古典、浪漫派时期作曲家所追求的对象。以20世纪20年代勋伯格的十二音音乐为例,该体系利用十二平均律将八度分为均等十二分的理论,将十二个半音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创作,打破了调式调性的对称性,强调了不对称性的美学意义。这与李政道先生在其《艺术和科学》中阐述的事物不对称性理论不正相互映衬么?因此,在应用型理工科院校科学设置通识音乐教育课程不仅仅是为了迎合政策的导向,更是为了从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绪、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促进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交织这些人的全面发展基本要求而出发的。

三、对策分析

理工科高校学生与艺术院校学生由于知识结构的差别,在接受通识音乐课程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按照专业音乐教育的原则和路径去培养,而是应结合其理工类专业的学理结构进行设置。

(一)从顶层设计上力争为通识音乐课程的设置做好规划。学校领导层应从顶层设计上力争为通识音乐课程的设置做好规划,不论是组织方面还是制度层面,都要尽力为通识课程的实施提供保障。与其他专业必修或者专业选修课一样,通识音乐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同样应在这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实践教学部门类似,各理工类高等学校应设置通识教学部,然后根据人文、社科、自然不同学科系列划分专业教研室,教研室的课时安排由教务处统一协调,分管校领导亲自监督指导。为了充分调动各教研室的积极性,通识类课程的教学应一并纳入全校教学考核体系,并且通过科研量的计算提高任课老师的的研究能力,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二)课程设置原则上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为根本。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各学科专业的人文缺失,音乐课程是最具审美内涵培养作用的通识科目之一。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左脑负责理性思维,具有概念、分析、推理、语言的功能;而右脑又称为“音乐脑”,主要具有形象思维、想象力和艺术思维。应用型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的学习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理工科学生的左右脑协调发展。

通识音乐课程的设置原则应兼具科学性与系统性。音乐是文化母体的表征之一,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学习音乐不应仅仅停留在音响层面的聆听,而是应该结合人类信仰、宗教、民俗事项、政治经济体系等多项文化要素进行学习,除做到了解音乐“是什么”外,更要探究该音乐事项具体“为什么”。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根据整体教学规划应该包括音乐基础知识、中外音乐史理论、中外传统音乐名曲赏析、音乐表演实践训练。

(三)应依据学校长远发展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人事处应将通识(音乐)课程任课教师的招录纳入年度用人计划中。正如《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在保障方面所提,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任课教师的人数应达到在校生的0.15%-0.2%。目前,随着教育水平和需求的不断提高,各高校都进行了大量的扩招,万人规模的高校几乎是正常现状。以一万在校学生为例,按照方案要求其通识艺术课程教师应达到15-20人的规模。遗憾的是,目前多数理工科院校并未达到这一基本要求。因此,应加强通识(音乐)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素质人才,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通识音乐课程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有助于促进通识音乐课程的建设。学校团委部门应将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列为组织相关活动的原则之一,应加强组织团学活动、校园文艺大赛。笔者在任教过程中发现,其实在工科院校并不缺乏热爱音乐的学生,甚至很多学生自费外出参加吉他、葫芦丝、笛子等培训课程。因此,学校团委及各分团委可通过指导学生组织各级艺术团,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达到实施美育的目的。

总之,通识音乐课程不仅可以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对学生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构建理工院校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应用型理工科院校应合理设置通识音乐课程,将对通识音乐课的认识提高到与其他专业课层面同样的高度上,循序渐进增加音乐课程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政道.艺术和科学[J].文艺研究,1998(2)

[2]赵斌.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语境下的音乐素养[J].艺术百家,2015(4)

[3]王婷婷.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16(2)

[4]舒甜.提高理工院校学生音乐鉴赏兴趣的策略[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C类自筹经费一般课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研究”(2015C452)

【作者简介】王继波(1989— ),男,山东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师。

作者:王继波

理工科院校教学公共艺术论文 篇2:

音乐教育在理工大学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普通高等理工科院校中学生的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一直受到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重视。音乐教育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肯定。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也认识到音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科学关系。因此,对理工科院校的公共音乐方面的选修课程的学科研究与进一步发展已成为教育部,各级教育委员会以及各高校公共艺术部门越来越重视和关注的课题。在最近几年,我国理工科院校中的音乐教育总体上来说已经相较于发展初期的前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处于不成熟的初级阶段,很难满足理工科大学学生对素质教育的需求,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路径。本文站在较为客观的视角,在对国内外各大院校中音乐教育的现状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工作,试图对理工科院校的音乐教育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与探讨,为了改善中国理工科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推动理工科院校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的行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结构与内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并尽量从客观的角度提出了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部分则提出了我国理工科院校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些建议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音乐教育;现状与思考;建议措施

一、国内外科技大学音乐教育现状

(一)国外理工科大学音乐教育现状

国外的一些学校在基于“普通学校教育涉及全人教育,影响人们的体育,审美教育,智力教育(包括数学教育,哲学教育,历史教育),”的这种認识之下,目标往往在于“培养理解社会现象和美学的能力,并通过敏感的感受加强个人意识”来使得教育内容得到充分扩展,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迭代。他们的音乐和艺术教育旨在以“引进音乐文化”的方向发展,以“导向艺术作品”为出发点。除小学,初中和高中外,音乐是普通学校的必修课。它还通过对音乐教师的资格的提高以及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保证了音乐教学的质量。因此,效果往往是立竿见影的。教育方式充分与国际接轨,切实地以学生的需求为切入点,围绕着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这一清晰地主题,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舞台和实用资源。例如在杜克大学中,学生想要获得学士学位则必须完成除必修基础课程以外的文学、艺术、文化,外语,自然科学,定量推理以及社会科学六个领域当中的学习,并且需要达到“一般”的学习要求。并且针对一些程度比较高的学生,国外的部分学校还设置了专门的更具有针对性的高级课程,特别是开设的一些多学科融合的音乐课程,如“媒体音乐设计”课程,结合了计算机和音乐创作,结合了音乐和文学。“音乐论文写作”课程,“音乐剧艺术”等课程将音乐与艺术相结合。

(二)国内理工科大学音乐教育现状

国内的理工科高校大多是通过挂配相应的课程课程,组织艺术团活动以及开展科研项目三个方面来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综合能力。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下属的学生艺术团中有多个以音乐教育与素质提升为目的的学生组织,广泛覆盖全校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走上舞台的机会,以达到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科研方面,学校在提供了合理的课程设置的前提下,将多个科研项目如“少数民族歌舞赏析”等多个科研项目交付师生共同完成,以及以“让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为主旨,探讨音乐教育与其它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

在我国,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一些高校较早开展了理工科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因此目前该学校中音乐教育发展较为完善。首先,这所学校作为我国国内最早开设音乐课的几所学校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己经对学生开展了针对音乐教育的培养,在享有悠久的音乐教育历史的美誉的同时,丰富的教育和教学经验也往往受到其他高校的效仿和学习;其次,这所学校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较为充足的教学资源,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的音乐教育。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音乐教育特色,为其它院校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学校最初认识到“本科教育应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文艺知识。努力使上海交通大学的毕业生在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广阔的视野和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而后,以这种思想为指导和前提,学校成立了音乐研究室,由著名作曲家瞿维担任音乐研究室的主任。教学研究部门成立之初,开设了“外国音乐杰作分析”“中国民族音乐欣赏”“钢琴音乐”“音乐与名歌赏析”等课程。随着教研室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的实力逐年增强,课程规模也逐年扩大,今天又更名为艺术教育中心。

(三)中国理工科高校在公共音乐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

在音乐课程设置方面,通过对国内部分理工科高校开展的音乐教育课程我们发现,课程设置范围大多侧重于五个方面,包括音乐欣赏,基础理论课程,实践课程,音乐美学等。各类理工科院校提供的音乐艺术类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与欧洲同类大学的音乐教育相比,课程中世界上其他民族音乐占整体课程的比例较低;第二,以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音乐类型的课程所占的比例也很小;第三,涉及现代音乐方面的课程也较少。因此,高校音乐课程设置方面还广泛存在着课程类型不够多样化,课程设置多侧重于欧洲、古典音乐方面,而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方面的课程设置则较少的情况。

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管理和评估方法方面,国内大多数大学没有按照国家普通大学艺术课程的管理标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评估。而是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安排课程评价方式,因此往往出现课程评价方式单一,把关不严等现象。很少有高校对公共艺术选修课有一个良好的评估方式,评价方式单一,比如大多数课程只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写一份心得体会或者课程小论文。在成绩评定方面,因为大多数音乐课程在理工科高校内几乎都是选修课程,因此在成绩评定方面也降低了许多要求,成绩评定的角度一般都是平时的课程考勤情况以及作业完成情况。

由于中国的艺术教育在改革开放前的整个教育体系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也长期地处于薄弱发展不良的状态。中国大学的音乐教育问题并不是独立的。受此因素影响,在加上许多学生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经历了重视智育而轻视艺术教育的中学阶段,大多数学生的艺术成就和知识基础差,甚至认为音乐课程是可有可无的。科学与工程院校参与公共艺术教育所表现出的漠不关心,暴露出科学与工程理工科学生缺乏知识基础,以及非常被动的现状。

二、建议与措施

以上作了陈述,列出了当前科学和工科院校音乐教育所暴露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将对我国理工科院校音乐教育提出一些建议和针对性措施。具体包括建立正确的音乐教育理念,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课程,适合理工科院校,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音乐教育机构等等。

(一)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

音乐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加强音乐教育不能简单地保持在传授音乐知识的水平上,而应该注重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目的。在许多理工科院校,音乐只针对少数具有音乐专长的“特殊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音乐教育逐渐陷入“可有可无”“没有用处”等误解之中。应该将音乐概念作为“非精英”教育充分扩展到音乐教育中,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权接受音乐教育。正确建立音乐教育思想是否是音乐教育成功的前提,学校的领导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如此它决定了组织和管理,教学和研究,教师和设施等资源的组织和管理。如果领导者对大学音乐教育不够重视或缺乏理解,音乐教育很难分配有限的财政资源。因此,领导者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直接影响着理工科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开设具有中国民族特色,适合理工科院校的音乐艺术课程

民族音乐是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我们还是应该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因為只有从本民族的文化基因里流淌出的情感和精神才能滋养这个民族的灵魂。杨叔子先生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失去了民族性格,忘记了民族传统,失去了灵魂。它将不可避免地被疏远,并将为历史而自发地埋葬。”在设置具有科学和工科院校特色的音乐课程时,不仅要加强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和转移,还要从传统音乐艺术价值的再创造和重塑的角度出发。比如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学校紧紧扣住四川本土音乐文化这一切入点,以“博巴森根”“川江号子”“川剧”等独具四川特色的文化遗产为内容,以“快闪”和现场舞台演出等形式为载体,让全校师生与这些独特的文化艺术亲密接触相互交融,让古老的艺术作品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最终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与家国情怀的目的。

(三)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使得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切实的提高,相应的,在公共音乐课程内容的安排方面,它应结合音乐学科本身的教育教学特点,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并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个性差异教学。结合理论与实践,避免照本宣科的说教,让学生与音乐艺术亲密接触,了解音乐艺术的历史和学科分类,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加强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积极学习。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学校在师资方面的配备需要尽量做到科学有效地安排,尽可能做到人尽其用,避免人浮于事等现象。

三、结语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理工科高校音乐教育工作相较于前几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发展理工高校音乐教育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当前理工科院校的音乐教育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问题。只要国家从制度层面开展工作,高校师生在基层共同努力,中国理工科院校的音乐教育将在取得更大的进步和突破,在学生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周长征(1963—),女,四川荣县,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杨成浩(1996—),男,四川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

作者:周长征 杨成浩

理工科院校教学公共艺术论文 篇3:

基于素质教育的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艺术教育模式研究

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其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的提升、科学精神与人文内涵的塑造更是不可替代。本文在简要探讨理工科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在理工科高校中实施艺术教育的思路与模式,提出了课程学习——项目实施——舞台检验——展演交流的艺术教育模式,并根据实际推出整体性设计、分类指导、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三大模式特色。

随着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品位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艺术教育为代表的美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我国理工科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与模式,但理工类高校的办学传统、学科结构、生源特点、培养模式仍然限制着理工类高校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如何使理工科大学生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集于一身,提升素养,健全人格,凸显艺术教育的价值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因此,积极探索一种积极有效的艺术教育模式,选择一条合理实际的艺术教育路径是理工科院校素质教育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理工科院校开展大学生艺术教育的背景

(1)国家文化强国战略需要高校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等学校既责无旁贷,又大有作为。高校要立足艺术教育领域,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2)高等学校文化传承需要高校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

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职能不仅体现在对民族文化的弘扬,也体现在对创新文化的引领,更体现在用文化的力量凝聚人、感召人、塑造人。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就是要用高质量高品位的艺术教育主导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主流校园文化引领广大学生健康成长。

(3)理工科院校文化内涵需要高校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

理工科院校的办学传统、学科结构、生源特点、培养模式导致理工科院校对于科学精神的推崇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艺术教育往往成为整个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理工科院校应将开展艺术教育当做一项基础性、紧迫性和现实性的工程,應将实施艺术教育当做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径。缺失艺术教育的教育不是优质教育,丰富的优质教育必然要提供丰富的优质艺术教育。

理工科院校开展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思路

基于工科院校艺术教育薄弱的现状,由技入道,以人为本,致力于开拓多维度、宽领域的教育思路,紧密围绕“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多元需求,实施分类指导,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实施学习认知与实践体验两种教育方法,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等三项教育原则,突出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艺术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艺术教育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艺术教育与社会交流相结合,建设制度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舞台育人、环境育人等五大教育载体。

通过开设实践性强的艺术课程、加强大学生艺术团建设、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等三个层面的实践,培养四种美育能力,即体会艺术文化,发展感受美的能力;加强传承交流,增强表现美的能力;开发形象思维,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形成“课程学习——项目实施——舞台检验——展演交流”的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教育模式。

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艺术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当前,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艺术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方向,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科学性,增强协调性,找准深化艺术教育模式的突破口,明确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1)条块结合多方位搭建制度育人载体,实现艺术教育长效化

应切合学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艺术教育中心对公共艺术教育和相关部门对艺术教育活动的管理职责,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生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在纵向与横向两条线上深度挖掘,建立大学生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等方面规章制度,推动制度建设规范化、程序化,充分发挥制度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与长期性的特点,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勇于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为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师资建设、评估激励提供制度保障,推动艺术教育的长效化发展。

(2)资源共享多层次搭建课程育人载体,实现艺术教育普及化

作为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而是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各高校应充实师资队伍,在校内吸纳具有艺术教育背景的教育工作者,在校外聘请专业院校或专业团体的资深艺术工作者。将艺术教育纳入教学和人才培养计划,发挥艺术教育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依据不同学生实际开展艺术教育,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针对全体学生开设限定选修课、针对有艺术兴趣的学生开设公共选修课,针对具备一定文艺特长的学生开设大学生艺术团艺术选修课,形成了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有条件的学校可定期选拔一批优秀的艺术特长学生,将其作为学生艺术节目的骨干力量进行培养锻炼,在各艺术社团每学期开设一门与艺术社团艺术特长相对应的艺术选修课程,将艺术社团的课外训练与艺术活动作为学校第一课堂教学任务来实施,建立艺术社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新模式,将课程学习、项目实施有机结合,最大化地激发艺术特长学生和艺术教师参与艺术社团的热情,以实现艺术教育资源的共享共赢,提升学校艺术节目的质量和水平。

(3)项目带动多举措搭建活动育人载体,实现艺术教育品牌化

积极依托各级各类学生艺术社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掘学生的艺术潜质与才华,举办全校大学生艺术节、文化节,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寓教于乐、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构建以校级大学生艺术团为统揽、院系大学生艺术团和文化艺术类学生社团为支撑的品字型活动组织格局。积极打造如“高雅艺术进校园、名家讲座进校园、优秀电影进校园”等艺术教育活动品牌,致力于“每年有一个高雅艺术团体,每学期有一个大学生节日,每月有一场高水平报告,每周有一个品牌活动”的艺术景象,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使学生深切体会到艺术的陶冶与感化。

(4)展演交流多渠道搭建舞台育人载体,实现艺术教育精品化

艺术的生命在创新,艺术的价值在舞台。按照“以原创为导向、以舞台促深化、以竞赛扩交流”的工作理念,努力构建高水平艺术节目超市,搭建多种舞台以展示艺术成果、交流艺术经验、扩大社会影响。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艺术比赛、艺术交流活动,在重大文艺赛事的舞台上充分展示大学生多才多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利用歌唱、舞蹈、器乐、话剧、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尤其是努力创造一批与校本资源、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创艺术作品,将艺术教育与社会交流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5)文理融合多元化搭建环境育人载体,实现艺术教育传承化

注重于大学生科学精神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的结合,将“让一草一木来育人”作为艺术教育的建设理念,坚持“修身、励志、臻美”的原则,将人文理念植根于校园景观的建设之中。逐步完善富有特色的点、线、面结合的环境育人体系,让草木钟灵,让楼宇毓秀,将文化景观与现代化教学设施相结合。同时,大力加强艺术教育活动场所和阵地建设,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构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结 语

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开展应与时俱进,依据各校实际情况开创本校模式特色。

(1)整体性设计促进育人实效最优化

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艺术教育进行整体性设计。立足本校实际情况,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科学搭建制度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舞台育人和环境育人五大载体,化零为整、融会贯通,有效盘活各方资源,实现艺术教育的长效化、普及化、品牌化、精品化和传承化。

(2)分类指导构筑金字塔式育人体系

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认知基础决定了他们对艺术教育的现实需求和多元需求。以“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多元需求,实施分类指导,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构建金字塔式教育体系:依托课程载体对全体学生开展普及性教育,打牢塔基;依托活动载体,对有文艺兴趣的学生开展提高性教育,塑牢塔身;依托舞台载体,对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开展专业性教育,筑牢塔顶。

(3)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将第二课堂的艺术活动纳入第一课堂进行艺术培训,兼顾普及与提升、分散与整合、理论与实践,使艺术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和系统性。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不断融合,从第二到第一、从配角到主角、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的转变,实现老师得课时、学生得学分、学校得成果三大实惠。

参考文獻

[1]《党的十九大报告》全文[R].2017.

[2]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R].2014.

[3]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学校美育工作会议暨第三批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签署仪式上的讲话[R].2018.

[4]周远清,阎志坚.论文化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7.

[5]藤守尧.艺术与创生——生态式艺术教育概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7.

[6]《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04.

[7]周远清,刘凤泰,阎志坚.从“三注”、“三提高”到“三结合”——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看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5,22:3-5.

作者简介

张 永 长安大学团委书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张永

上一篇:企业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论文下一篇: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