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税收制度思考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背景,对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出现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以厘清两者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新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的理解和实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证券税收制度思考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证券税收制度思考论文 篇1:

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现状分析及其展望

[摘要]证券交易印花税从我国证券市场诞生之处存续至今,其开征的合法性,存在的合理性仍存在争议。从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历史看,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证券交易印花税;资本利得税;税收法定

一、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历史

九十年代初,股市初建,深圳市政府为稳定初创的股市,适度调节炒股收益,抑制股市投机,经请示国家税务总局后,于1990年7月1日起,试征了股票交易印花税,规定对卖方征千分之六,1990年11月23日起,买卖双方各征千分之六,不久因市场环境影响,又调整为买卖双方各征千分之三。“1991年底上海继深圳之后也开征了股票印花税。紧接着,税务总局和国家体改委联合下发了《股份制试点企业有关税收问题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对股票交易双方各征千分之三。的印花税。至此我国的证券税收制度初步建立起来了。”1993年底,为适应分税制的需要,国务院决定对证券交易的印花税收人,采取中央与上海、深圳两市“五五”分享的办法。为了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适当调节参与者的收入,1997年5月股票交易印花税率由买卖双方千分之三调整为千分之五;目前,又将此税率调整为千分之四,另外,国家将印花税收人调整为“八二”分享比例。为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5年1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千分之二调整为千分之一。即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千分之一的税率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2007年,为遏制股票市场短期内的非理性投机,实现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7年5月30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千分之一调整为千分之三。

通过考察证券交易印花税(严格的说应该是股票交易印花税,因为目前对债券,基金以及衍生品如权证等证券衍生品并不存在印花税)的产生至今的这十多年的历史,我们至少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一是开征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初衷完全是为证券市场发展的现实所迫——国家为防止出现股市因投机过度大幅波动而带来的不稳定局面。因此并没有通过立法的手段来确认印花税的征收。成文法的稳定性,可预测性与资本市场高速扩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难以事先预见的情况存在矛盾,通过国务院授权来调整印花税的税率在短期内有助于及时化解证券市场的出现过热或者过冷的状况。

二是证券交易印花税实际上是游离在i988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及其所附的税目表之外的,并且其基本单位是“‰”,税率是相当高的。因为在税目表中以“‰”作为基本征收单位只有财产租赁合同,仓储保管合同这两类和证券丝毫无关的税目。探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我国没有对证券交易所得开征资本利得税。为了实现对证券市场的税收调控,印花税就担负起代征资本利得税的功能。

三是印花税的税率浮动成为日后管理层调控股市的一个有利工具:当管理层认为股市过热需要降温时候便提高印花税税率;反之当股市低迷需要有利好消息刺激股市的时候便降低税率。1997年5月12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由千分之三提高到千分之五,股指下跌了500多点,跌幅达30%;1999年6月1日,为了活跃B股市场,国家税务总局将B股交易税率降低到千分之三,上证B指一个月内从38点拉升至62.5点,涨幅高达50%;2001年11月16日,印花税率再次调低到千分之二.当天股市就产生了一波100多点的波段行情;2005年1月24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由千分之二调低为千分之一,调整后股市行情一路走高;2007年5月30日受财政部宣布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打压,中国沪深股市大盘周三(5月30日)遭受重创,上证指数和深成指跌幅均超过6%,个股普遍出现跌停。印花税的调控性与政策性非常之强,每一次调整几乎都伴随着股市的大幅度波动。

第四、随着股市规模的扩大,投资者的日益增多。印花税这一块已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一个稳定的财源。“1997年税额已突破230亿元,较1993年增长10倍以上,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管理层因为“摸着石头过河”而带来的法律依据问题。从税收立法看,现行的依据只能是套用《印花税暂行条例》第11个税目“产权转移书据”和13个税目“权利许可证照”的规定。根据税收法定的一般原则显然存在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产权转移书据”一般是指不动产范围,比照执行理由并不充分。“栏目里产权转移书据,而这一栏目实际上是用于不动产的”另外印花税是对各种书立的凭证课征的,而证券交易是一种无纸化的字码符号交易,交易双方并没有取得具有法律效力的书立凭证,有悖于印花税的规定。”所谓的“印花”在目前普遍的电子化下已经不再是其早先为公众所熟悉的纸制印花。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使用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而在股票无纸化和交易电子化的条件下,股权转让只是投资者股票账户中电子数据记录的变动,以成交过户交割凭单作为征收印花税的凭证十分勉强,法律依据不足。而且,股票交易印花税由证券交易所电脑系统自动扣划,与一般印花税纳税人在应税凭证上加贴印花税票自行完税的方式也有很大区别。

其次,如果认为对股票征收印花税是合法合理的,则无法解释为何不对同处证券市场的基金和债券或者衍生品如权证征收印花税?“目前,我国上市交易的证券品种主要有A股、B股、国债现货、国债回购、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和基金等。而现行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只对二级市场上个人交易的A股、B股、征税,对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投资基金等证券品种的交易不征税。这使得证券交易印花税不能全面调节证券交易,限制了其杠杆作用的发挥。”对于债券而言,因为目前的债券多数为国企所发行,似乎可以理解为国家的免税规定,或者理解为是一种零税率的税收优惠。对于不征收印花税可以说得通。对目前存在的权证而言;权证记载的是某一时间以某一价格买卖其本身所指向的股票的一种权利,其是以股票为本体的衍生品。股票交易需缴纳印花税,而以股票为基础的权证反而不需缴税,逻辑上无法理清,有悖于税收的平等原则。同理可以推知像投资基金也同样要缴税。

再次,在国家通过让印花税同时承担资本利得税功能的情况下,出现了投资者无论盈亏皆要缴税的情况。这种问题在2006年底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通知》中显示得更加明显。文中明确了“股票转让所得”、“个人转让房屋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等全部视为实际年所得。指出股市

获利将计入“12万元”口径,也就是说一个投资者在股票市场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口径。对造成了对中小投资者很不利的局面。按照我国目前相关规定,投资人参加股票交易,买卖双边均要交0.1%的交易印花税和0.3%的交易佣金,投资人一次买进和卖出一种股票,一进一出差不多要支付0.8%的交易费用,其中的印花税即达0.2%。因此,可以说股票交易所得已经是税后所得。对年交易收益12万元以上者收税实际上就是二次征税。股票交易所得,同其他交易所得有所不同,以年收益12万元来说,这可能是投资人在一个不停的买进卖出,有赚有赔的过程中所得,其间已经向国家交纳了很多次的税,国家再收税于情于理皆说不过去。

三、展望解决之道

实际上如果理解了当前的印花税集合了证券交易税和资本利得税的双重功能的话,那么就能明白印花税为何存在缺陷。如果任由实际上集证券交易税和资本利得税功能为一身的“印花税”继续存在的话,可能也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首先是法律依据问题,在中国没有法律依据的事情举不胜举。即是有,却不依法而行的也是屡见不鲜。是否有依据似乎不是很重要。从1988年颁布至今,快20年曾改动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就可见一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印花税最高税率为千分之一,而历年对印花税率的调整早就突破了千分之一的上限。并且按照印花税条例,股票交易印花税应当属于产权转移科目,其印花税率应当为万分之五,而这些年来,我国股票交易印花税却一直远远高于万分之五的水平;其次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中小投资者并不是很在乎这个税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如何称呼,他们在乎的是在股价是否能真实的反映股票的真实价值,能否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相符。并且不必被各种虚假信息,内幕交易和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所困扰。因此如何非要有所改变的话那就是对证券市场的各种投资对象一视同仁的征税而不只是仅仅针对股票交易。

在我们还没有达到完全法治的情况下,税收的任意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的,税收法定原则还不能成为现实。印花税应该还将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希望相关的部门能在决定开征某一税种或变化税率的时候能多做一些理性的分析和实证使得纳税人的权益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守文.税法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饶立新,曾耀辉.中国印花税与印花税票C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1999.

[3]田志华.关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税制的思考[J].财税与金融,2006(5).

[4]孙雷,信春霞.开征证券交易税之透视CJ3.税制建设,1999(7).

[5]杨虹.我国证券市场亟需科学规范的税收制度[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1).

[6]张岚,郑春荣,张荣庆.证券税制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N].上海证券报,1998—05—08(15).

[7]史晨昱,范幸丽.证券交易税研究前沿及其启示[J].证券市场导报,2004(1).

[责任编辑:金风平]

作者:许赫宁

证券税收制度思考论文 篇2:

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的关系探析

【摘 要】 本文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背景,对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出现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以厘清两者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新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的理解和实施。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企业所得税法; 差异; 协调

一、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的关系

根据诺布斯(Nobes)分类法,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的关系(以下简称“会、税关系”)有两大模式,第一类是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统一模式,即税收制度对一国企业会计的影响大于公认会计准则,法国、德国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第二类是以英、美等国家为代表的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分离模式,即会计制度与税法相互独立,纳税人在纳税时按照税法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的关系及其演变历程

在我国,“会、税”关系被称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目前在我国会计理论界比较具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观点是主张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合一,简称“统一论”;第二种观点是主张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协调,简称“协调论”;第三种观点是主张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当分离,简称“分离论”或“独立论”。实务中,我国“会、税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统一到分离再到协调的过程。1993年以前基本上是税法决定会计,采用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统一模式,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在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等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方面基本相同。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和1994年现行税制的确立,使得我国企业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首次出现了明显差异,拉开了会计和税法相分离的序幕。1999年初,证券市场上发生了东北药事件,随后财政部颁发了16号文件,规定国家财务和税收不能干预企业的会计核算。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提出会计制度应与税收法规尽量保持一致,不能一致的就适当分离,可采取纳税调整的方法进行处理。至此,我国的“会、税关系”处于协调模式下,既坚持分离,同时又尽量协调分离所造成的差异。

三、新企业所得税下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的关系分析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建立了与国际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2007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我国的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仍处于协调模式下,但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反之,应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成本。而税法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二)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

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资产按照合并科目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税法规定企业发生应税合并,资产按公允价值确认计税成本;企业发生免税合并,按账面价值确认计税成本。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

会计准则规定,在期末,将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税法规定公允价值变动属未实现损益,待损益实现时再纳税或抵税。

(四)资产减值损失

会计准则规定,在期末,应将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低于部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根据应收账款账面余额0.5%计提的坏账准备可在税前扣除,其他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不能在税前扣除,当损失实际发生时,才可在税前扣除。

(五)固定资产折旧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合理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税法规定折旧方法原则上采用直线法,并规定各类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

(六)无形资产

会计准则规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研究阶段发生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但对于开发阶段发生的费用,在符合相关条件的前提下,允许资本化。税法规定研究阶段发生支出可全额在税前扣除,符合条件的可以加扣50%。采用直线法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摊销年限不少于10年。

(七)分期销售商品

会计准则规定,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税法规定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税法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计税收入。

(八)借款费用

会计准则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为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税法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企业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

(九)业务招待费支出、广告宣传费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

按会计准则规定,可以全额扣除。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部分。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一般广告费在税前可允许扣除的比例为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15%部分,超过部分,准许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四、对新企业所得税下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关系的思考

会计准则制订的立足点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忽视了税收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三条明确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即明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强调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为核心,要求财务报告在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同时,应当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企业所得税法规制定的目的是确保企业所得税及时足额地被征收,以满足政府公共支出的需要。由于税收的征收具有无偿性,纳税人会不自愿纳税甚至会想办法偷逃税款,因此在制定企业所得税法规时,会减少纳税人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以免纳税人少计收益、多计费用。因此,会计目标与税法目标之间的矛盾加剧了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

同时,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新会计准则不仅注重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等起修正作用原则的运用,而且还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意味着会计人员在准则规定的范围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准则扩大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公允价值的运用、商业实质的确定都离不开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而企业所得税法具有法的严肃性,对任何涉税事项的确认、计量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不能估计。同时为了便于税收征管,尽量避免税务部门与纳税人之间因为主观判断不同而产生争议,企业所得税法对涉税事项的确定更强调法律依据和法律形式。会计职业判断的运用与税收法定原则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的差异呈增大之势,如何协调“会税关系”,从而降低企业的制度转换成本、税收成本和纳税风险等,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之间差异过大,因大量的纳税调整事项而增加的成本也将是巨大的,可能导致纳税人不得不设置不同的账簿,但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各自独立的会计环境。因此,现阶段加强协调,缩小差异,保持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之间的适度分离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戴德明,姚淑瑜.会计—税收差异及其制度因素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6.5.

[2] 董再平.论我国税收制度和会计准则关系模式的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1.

[3] 盖地.税务会计原则、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6.2.

[4] 葛家澍.创新与趋同相结合的一项准则——评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J].会计研究,2006.3.

[5] 温金土.会计利润与计税利润的差异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2006.8.

作者:周文华

证券税收制度思考论文 篇3:

浅论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

摘 要:资产证券化是当今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创新之一,自兴起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功。资产证券化引入中国并被视为解决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资本充足率以及不良资产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运行质量高低直接关乎中国金融安全与稳定。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以及对它的政府主导原则、市场推进原则、分业经营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分析,总结并完善出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指通过将具有未来现金流、但相对缺乏流动性的全部或部分资产进行结构性重组,在破产隔离和信用增级技术支持下将其转换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的过程。自2005年中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启动开始,中国商业银行已成功发行10余支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初步形成了基于中国经济法律框架的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模式,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回顾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吸取教训,有利于提出促进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的战略思考和对策建议。

一、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分析

(一)参与主体方面

资产证券化直接参与主体包括发起人、特设机构、投资者、信用增级机构、评级机构、证券承销商、服务商和受托管理人等。间接参与主体主要是指监管机构。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在部分直接参与主体的设立、选择、培育以及间接参与主体监管协调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监管机构不属于资产证券化直接参与者。但是,资产证券化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监管机构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负有极其重要的监管职责。监管机构是资产证券化的重要间接参与者。从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看,存在以下两个方面问题。第一,监管机构缺乏配合。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涉及贷款发放、建立特殊目的信托、贷款转移、贷款分级、发行以信贷资产为支撑的证券以及资产支持证券流通等多个环节。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均有监管职责。从各个环节看,资产证券化均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的要求。但是在监管结合部位,由于监管机构缺乏配合,容易出现多头监管和监管真空。第二,监管机构协调不力。人民银行负责额度审批和制度建设,银监会负责发起机构和受托机构资格审核。人民银行致力于推进中国资产证券化快速发展。银监会则更为关注银行信贷风险是否随资产证券化实现同步转移,在资产证券化监管问题上相对审慎。人民银行与银监会态度存在重大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机构投资者为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相互持有资产证券化产品问题较为普遍,银行信贷风险没有转移到银行体系之外。

(二)结构设计方面

设计合理的交易结构是推进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从中国实践看,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在偿付结构方面,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项目中发起机构强势地位也容易导致对投资者不利的制度安排。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基础资产池产生的本金现金流按照A级、B级、C级的顺序依次支付,如有剩余则归次级证券持有人建设银行所有。次级证券持有人建设银行在优先级证券本金偿付前已参与基础资产池利息的分配。而在发达国家成熟的资产证券化安排中,次级证券持有人只有在A级、B级、C级优先级证券的本息全部偿付完毕后才能接受证券收益偿付。次级证券持有人过早接受偿付安排事实上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第二,偿付安排使优先级证券并没有获得比次级证券持有人更早的本息偿付,没有体现优先级证券优先偿付的原则,没有体现次级证券对优先级证券的信用支持作用。优先/次级结构形式上的优先偿付未起到对优级证券持有人的优先保护作用,加大了优先级证券持有人的风险。

(三)制度建设方面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制度保障。中国能否成功引进并创立基于中国经济法律框架的资产证券化模式,制度建设是关键。但从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实践看,在法律制度、会计制度及税收制度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法律制度。资产证券化技术的复杂性决定了需要严密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开展。中国尚未出台关于资产证券化的专门法律。目前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规章难以有效规范资产证券化实践,长期的无序推进会加大金融风险。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等也存在一些条款不利于资产证券化的开展。

2.会计制度。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项目表外处理数量界限不够合理。目前中国规定以95%作为判断发起机构是否几乎或全部转移信贷资产风险和报酬的标准。在实践中,对95%是否为最合理的标准存在异议。第二,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项目表外处理风险测算模型不统一。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项目中,一般由发起机构持有次级资产支持证券,所以要对这部分次级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进行测算。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风险测量模型不统一,证券化信贷资产能否实现表外处理往往有较大分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障碍。

3.税收制度。税收是资产证券化主要的成本支出。资产证券化涉及多个参与主体,历经多个环节,合理的税收安排对于促进资产证券化发展有重要意义。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项目至少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第一,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项目在营业税环节存在事实上的重复征税。信托机构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和各服务机构的服务费收入均来源于证券化信贷资产的利息收入,在证券化过程中,同一笔利息收入缴纳了两次营业税。第二,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项目特殊目的机构税收负担过重。发达国家资产证券化实践中为降低发行成本,一般会对特殊目的机构作免税处理。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实践中特殊目的机构除免缴印花税外,还存在营业税和所得税负担,加大了成本支出,削弱了资产支持证券的吸引力。

二、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资产证券化是一项涉及银行、证券、保险、法律、会计、税收等方面的系统性工程。国外资产证券化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资产证券化的早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支持。中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也应在政府主导下进行,通过政府强力主导完成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变迁。

2.市场推进。坚持政府在资产证券化发展早期的主导作用并不否认在资产证券化市场运行中要遵循市场原则。资产证券化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创新的产物,它源于自由竞争而非政府计划。资产证券化运行应首先遵循市场原则。

3.分业经营。选择分业经营或混业经营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世界金融业发展面临的历史性课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模式。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金融风潮后,1995年颁布《商业银行法》确立了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随着对外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严格的分业经营基本框架逐渐松动。1999年后逐步突破严格分业经营界限,呈现混业经营趋势。

4.循序渐进。资产证券化具有参与主体较多,涉及银行、证券等多个金融领域,构建技术复杂,高风险对应高收益等典型特点。同时,中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制度环境仍不完善,如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税收、会计制度不够健全,中介机构不够成熟,缺乏资产证券化专业人才,资产证券化监督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等。

三、完善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对策

1.完善资产证券化制度建设。完善证券化法制环境,突破法律障碍,弥补法律空白,保护投资者权益,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

2.完善资产证券化会计准则。在理论层面,要继续完善金融资产转让终止确认这一资产证券化核心会计处理问题,吸收风险报酬分析法、金融合成分析法和后续涉入法各自的优点并克服其不足。在操作层面,首先,在实践中要进一步探索发起机构基础资产实现表外处理的数量界限和标准,扭转目前各注册会计师对“出表”判断的随意性。其次,对于介于全部“出表”和全部“不出表”的中间情况,要进一步对其标准进行量化。

3.完善资产证券化税收政策。第一,坚持“税收中性”原则,避免重复征税。中国目前的相关税收政策基本上体现了“税收中性”的原则,但在营业税方面仍然存在对受托机构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的重复征税,因此应当适时予以调整。第二,适时减轻特殊目的机构或者受托机构的营业税和所得税负担。第三,将关于营业税、印花税和所得税的相关优惠政策予以法制化,增强政策的连续性,稳定市场预期。第四,增强资产证券化税收制度设计的宏观性,使之与国家的整体税收制度安排相适应,避免相互之间的不协调,更好地促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同时也要完善资产证券化信用体系,大力发展信用评级机构,规范信用评级管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加强资产证券化监督管理,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胡峰.论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困境与出路[J].海南金融,2010,(9):22-23.

[2] 刘念怀,张锡营.中国实施资产证券化跨国运作的探讨[J].金融研究,2011,(4):11-14.

[3] 郭敏.资产证券化外部环境与对策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8-10.

[4] 王江丽.关于资产证券化的会计问题研究[J].市场周刊,2010,(10):19-20.

[5] 宋芳秀,何小锋.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税收问题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0,(5):23-24.[责任编辑 陈凤雪]

作者:马云平 包时玺

上一篇:多协议模拟器设计论文下一篇:政府改革趋势透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