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物理优秀生培养论文

2022-04-15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求仁爱谦和,能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注重心理平衡,能增强自我调解能力;主张积极进取,能提升心理适应能力;培养坚强意志,能增强挫折耐受力。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民族物理优秀生培养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民族物理优秀生培养论文 篇1:

基于专业标准的江苏男幼师生免费培养实践

摘要:江苏的幼儿园师资队伍性别结构严重失衡,男教师稀缺。为了改善幼儿师资比例,使幼儿在成长之初,性格获得平衡全面的发展,江苏于2010年起实行男幼师生免费培养政策。学校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男幼师生;免费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指出,要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目前,发达国家不仅重视幼儿教育,更重视幼儿教育中男性角色的重要性。幼儿教育不能没有男性,这一点在有些国家几乎已成为了法律。如:日本规定每个幼儿园里必须有1/4以上的男教师;美国规定每个幼儿班至少有一名男教师。国外研究表明,男教师加入幼教领域不仅有益于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还对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幼儿教师有90多万人,但其中的男教师却只有2000人左右,以至于在很多幼儿园,男教师会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幼儿教育迫切需要男性的加入,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幼儿师资比例,更重要的是男教师可以教给孩子阳刚、坚强、宽容等特质,使幼儿在成长之初,性格平衡全面发展。

江苏于2010年起开始实行男幼师生免费培养,培养学校在男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一、出台相关政策,保证生源质量和数量

传统观念认为,幼儿教师是女性的职业。长期以来,由于社会认可度不高、工资待遇低,男生不愿报考幼教专业,因此幼儿园中以女教师为主。江苏省的幼儿园师资队伍性别结构严重失衡,男教师稀缺,全省幼儿教师男女比例为1:99[1]。为吸引男生报考幼教、从事幼教,江苏省针对幼儿教育队伍性别结构矛盾突出的状况,决定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每年招收一批五年制幼儿师范男生实行免费教育,力争到2020年为江苏每所幼儿园培养一名男教师。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从2010年起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师范生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制度,为培养造就优秀幼儿教师奠定基础。”这一决定充分认识到了男性教师资源对于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体现了江苏对于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视。从2010年起,江苏每年招收免费师范生300人;2012年起,招生数量扩充到每年600人。三年来,大批优秀男初中毕业生踊跃报考,至2013年6月,6所培养学校实际共录取1139人,分数线均达到当地四星级高中分数。江苏省教育厅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举行男幼师培养工作汇报会,展现了男幼儿师范生的良好素质和才能,显示了江苏男幼师生阶段性培养成果。

实践证明,男幼师生免费培养这一举措可以有效地解决男性幼儿教师紧缺的状况,从而实现幼儿教师资源的结构均衡,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广泛积极调研,科学设计培养目标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提出: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2]幼儿师范学校的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因此应重视落实专业标准,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化进程。

从全国范围看,男幼师生数量少,一般都是与女生同校同班接受培养,没有集中培养男幼师生的先例。因此,幼儿园需要怎样的男教师、男幼师生的培养课程应如何设置等问题,成为培养学校面临的首要和核心课题。

《标准》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3]对幼教工作者的调研表明,幼儿园需要两类男教师:一类是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够开展常规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另一类是具有某种特长,比如轮滑、球类等体育特长,或者擅长课件制作、音频视频制作、摄影摄像以及幼儿园安全管理等等,这些特长正是女教师所欠缺的。当然,男教师如果既能够从事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具有某种特长,那将会更受幼儿园的欢迎。

经过多方调研与商讨,培养学校认为:现代男幼师生应该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在体育、科学、信息技术等方面具有特长。

三、围绕专业标准,优化课程设置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培养学校必须将《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的主要依据,完善幼儿园教师培养方案,科学设定教师教育课程。[4]围绕专业标准,依据男幼师生培养目标,学校在科学设置课程方面作了有力探索。

针对男生特殊性,进行独立编班。由于男生女生的学习特点、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培养学校采取了独立编班的形式,并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男性特点:根据男生体力好、运动量大的特点,将舞蹈课、体育课两节连排;专门聘请男老师教授舞蹈课程,突出体现男性的阳刚之美;减少艺术类技能课程必修课时数量,增加适合男生的健康、科学等活动设计课程数量。

拓展文化课学习,提倡终身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强调,要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并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5]根据男生的学习特点,在文化基础课的设置上,学校适当拓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内容。同时鼓励男生在校期间参加自学考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增设选修课程,拓展学生能力。学校在三、四年级开设选修课程,设置硬件、软件维护,视频处理技术,电教设备使用维护,防身术、健美操、武术、跆拳道、轮滑等选修方向。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为男幼师生一专多能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平台,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空间,促进了整体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四、通过多种活动,增强专业认同和职业信念

师德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准则和规范,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秉承“师德为先”的理念,做到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担当起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促进者的责任。

为了稳固男幼师生的专业思想,增强专业情意,培养学校带领男学生前往有男教师的幼儿园参观、听课,进行专业入门教育;邀请男幼儿教师介绍自己鲜活的成长经历和工作经验,让学生明确未来的角色身份,知晓将来的工作要求;经过优秀园长的谆谆教导和热情激励,男生清楚地了解到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几年来,培养学校通过定期组织男幼师生下园见实习等活动,加强了学生对幼儿及幼儿园的了解,激发了学生投身幼儿教育事业的热情,增强了专业认同。他们为自己是一名男幼师生而感到光荣与自豪,对将来踏上幼教工作岗位,实现教育理想满怀憧憬,信心百倍。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不仅创造了“活教育”理论,更是怀着“一切为儿童”的深情,把一生奉献给了中国儿童教育。陈先生这种热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是男幼师生首先应该学习和发扬的。因此,学校带领学生研读陈鹤琴教育思想,把“乐于从教、善于从教”作为开展男幼师生德育活动的首要任务。根据男生特点,学校设置了如认识自我、感恩教育、责任与担当等不同的德育模块,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立志从教、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念。

五、通过社团活动,塑造男幼师生特质

男幼师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心理素质将会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职业需要,对幼儿的成长也会产生很大影响。江苏之所以出台男幼师生免费培养制度,“就是要形成良好的幼儿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更好地培养幼儿刚毅和勇敢的品质,进一步提高民族素质”。[6] 因此,男幼师生必须具备健康的个性心理。

学校重视加强男生自我人格的塑造,塑造男性心理特征和男性气质,以保持自身的性别优势不被女性同化。自信刚强的性别特质不但能够帮助男生从心理上突破传统的职业偏见,而且也是男生将来在幼儿园创造性工作的重要条件。学校充分依托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科活动,促进男幼师生形成阳刚的气质、阳光的性格。男生们发挥个性特长,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和学生会工作,活跃在校园电视台、文学社、记者站、青年志愿者协会、摄影社、舞蹈队、合唱团等各类社团活动之中,许多男幼师生已经成为学生社团和学生会组织的骨干力量。

另外,在艺术月、读书沙龙、书法比赛、朗诵比赛、幼儿园环境布置展等社团活动和学科活动中,学校注重专业熏陶与德育活动的结合,这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幼教事业的热情,更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热情开朗、吃苦耐劳,善于与人沟通,善于团结合作的能力。

六、与幼儿园合作,加强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强调,要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7]在培养男生的专业能力上,学校构建“全程教学实践体系”,完善校内实训条件,创建校外实践基地,健全实践环节,全面促进男幼师生的专业化发展。重点选择了几所有男教师的幼儿园,与学校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开展教学资源共享、教研课题合作、教材开发等项目的合作。

学校分阶段分层次组织教育实习见习活动,力求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综合实习与分领域实习相结合,随机穿插与定岗实习相结合。除了开学之初的幼儿园参观体验,每学期都安排一周以上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专业实训或顶岗实习。另外,幼儿园开放日、六一儿童节等幼儿园重大活动时,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的观摩、管理等工作。通过这些活动加强男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男生积极收集学前教育的活动案例;鼓励男生深入社会、家庭和幼儿园进行调查研究并协助开展保教活动。学校要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幼儿教师作兼职导师,以确保实习见习的质量。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幼教改革的深入,更多的男教师进入幼教领域是一个必然发展趋势。虽然男幼师生的培养已成为幼教领域关注的话题,但男幼师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在今后的实践中作进一步探索和验证。

参考文献:

[1][6]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Z].苏教师〔2010〕10号文件.

[2][3][4][5][7]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N].中国教育报,2011-12-12.

责任编辑:丁伟红

作者:杭梅

民族物理优秀生培养论文 篇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路径探析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求仁爱谦和,能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注重心理平衡,能增强自我调解能力;主张积极进取,能提升心理适应能力;培养坚强意志,能增强挫折耐受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来看,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主要有:建立良好的社会宣传机制,在社会形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重视家庭引导,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路径探析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流传至今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由思想家提炼出来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国民品性、伦理观念、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①它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形成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态度与方式。文化学认为,“文化世界不仅是人类创造的,而且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创造着不同国家、民族、社区人们的性格、心理、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种种价值观念。”②文化影响着人的心理、性格、思维等方面,不同民族的性格、心理也是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等综合影响的产物。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蕴蓄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相当丰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行为和心理。受社会转型期竞争加剧、价值观多元化等因素的冲击,当代青少年身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毋庸讳言,心理健康教育亟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丰富的心理调适方法与教育思想,可以有效改善并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演变,形成了相当丰富的有关修身养性的理论,尤其是其中不少关于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教育的内容,可以用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塑造青少年的心理文化认同,能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归属感,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丰富其精神世界,能培养青少年的良好个性,提高其心理素质。正像《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预防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保障。拥有良好的个性与心理素质,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可以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一)讲求仁爱谦和,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礼”;孟子主张性善论,提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强调以心换心。“仁爱”可以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强调与人相处时,要用尊重、宽容、尊敬与谦让的态度。做到了谦和、仁爱与礼让,人际交往就形成了和谐积极的氛围。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很难产生由人际关系紧张而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

现实生活中,只有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保持心理平衡,才能维持心理健康。实践证明,用谦和、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去交往,会获得同样的回报,因为交往是相互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无疑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一旦得到更大的人际交往空间,就越会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多支持与帮助的机会,心理平衡就能得到更好的保持。交往空间越窄,交际需求无法满足,产生低落情绪,一旦心理失衡,身心疾病也会随之而来。身心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又会反过来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一旦形成这种恶性循环,自然对人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应时时关注了解自己的心理行为,用谦和、宽容与尊重的态度与人交往,把空虚、惆怅和孤独等不良心理倾向及时纠正,保持心理健康,拥有健康交往心理。

(二)保持心理平衡,增强自我调解能力

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中庸集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用“中庸之道”来保持心理平衡,可以说是对心理健康理论的重要贡献。辩证地看待中庸之道,保持心理平衡,拥有健康心理。用现代眼光看,“中庸”就是“适度、不过分”。在遇到复杂问题、处理棘手事情时,要冷静客观、不偏不倚;全面分析、科学适度。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时,适度的痛苦是正常表现,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进步的动力,但如果陷于痛苦中不能自拔,那就变成消沉颓废的开始。再如,我们说一个人要有自尊心,但要“适度”,过强是自负,不及则是自卑。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也就是说,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君子能做到随时调控,保持一定的心理平衡,使内心居于适中状态,能适时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

现代社会,学习、生活等方面竞争激烈,会给青少年带来一定的压力,自然也会带来一些心理问题。在处理这些压力、应对这些问题时,如能做到冷静客观、恰如其分、不急不躁,就能拥有积极平衡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就有了根本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贵和尚中的思想,客观上对青少年维护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都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自我调解能力。

(三)主张积极进取,提升心理适应能力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儒家的人生纲目,侧重关注人的成德和实现仁德社会。“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就是说君子不像用途固定的器皿,而是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处于什么环境,都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自如地应付各种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的事,自身的潜能和智慧也不受外界干擾而能正常发挥出来。

孔子认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论语·里仁》),强调看见贤人要努力追赶,要多向他学习,不能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看见不贤的人要多做反省,反躬自问自己身上有无类似缺点,以便及时纠正,不能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孔子这种对待自身的态度,包含着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积极进取精神的时代意义,在于对嫉贤妒能、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不健康心理偏差的纠正纠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面对困难与挫折,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品格,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不懈追求,提升心理适应能力,方可实现目标。

(四)培养坚强意志,增强挫折耐受力

导致当今不少青年人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有很多,其中社会适应不良、挫折与失败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对挫折的承受力和超脱精神。在孔子看来,能承受挫折是美德。“用则行,舍则藏,惟我与尔是夫。”(《论语·述而》)孔子认为,在遭到挫折与冷遇时,要能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坦然接受,并且顺利化解,否则只会让人更加意志消沉而不能自拔。

孔子为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曾周游列國,经历了很多难以想象的挫折。虽处处碰壁,但他依然保持豁达开朗、乐观自信的心态。所谓“孔颜乐处”,指的是在挫折面前不怨天尤人,而是做到达观自信。还有,“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是说对一些不顺与挫折要冷静沉着,要善于顾全大局,忍让忍耐,这种善待挫折的生活智慧与为人修养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坚强意志能起到积极作用。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构建良好的社会宣传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氛围。

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健康心理和理想人格的培养起重要作用。“构建与塑造符合社会需要的理想人格……需要进行广泛而有力的宣传,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社会大环境。” ③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才能有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比如各类媒体可以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专栏的开设,各级宣传出版机构多组织创作、编辑出版适合青少年的读物和视听产品。通过开展社会性活动,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从中领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既与其个人因素和人际因素、家庭因素等有关,又与社会因素密不可分。在良好的社会宣传机制的熏染下,才能更好地培养理想人格,促进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发展,进一步优化心理建构。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了营造社会氛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方式,强调在社会形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与精髓,构建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让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其中,实现校园文化的多角度、多方位育人目的。首先,从教育氛围上,依托校园文化所具有的潜移默化性与启发性等特点,可以多渠道营造,把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校园环境的营构、校园文化的创建中。学校可从实际出发,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如学校在建造广场雕塑与仿古建筑时,在创立校训时,都可让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学生长期耳濡目染,传统文化便会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其次,在活动开展上,可以依据青少年学生特点,以文化古迹参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为载体,开展各类文明主题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举行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举办民族音乐会、传统服饰、中华戏曲欣赏,开展高雅音乐、民间艺术表演进校园等活动,用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去感染学生,并把这些情感内化为理性认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塑造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2.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是在课堂。在现有基础上,中小学还应加大和加深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可以探索在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等课程中增加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语言、文学与艺术课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热爱母语、传统文学与艺术的思想感情,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爱国情感及民族精神。思想品德课、社会课中增加传统文化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都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

(三)重视家庭引导,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

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因素,而是综合性的过程。除了学校,家庭因素不可忽视。“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训、家规、家教、家风’等,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潜移默化地传导优秀传统文化。”④在优秀品德教育方面、在心理素质培养方面、在培养健全心理结构方面,家庭教育承担着根本责任。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5岁之前形成。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是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家庭如果从小就重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感情与兴趣,对孩子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那么孩子就会自觉地学习并愿从内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一个家庭里,孩子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直接受家长对传统文化认知度的影响。那么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如何提高?除了家长自身的学习外,从政府层面来看,可以支持扶助街道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以社区为单位,定期开展各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家长获得更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家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提高了,通过言传身教,才能影响子女,才能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重视家庭引导,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以家庭为载体的传统文化传承渠道,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物理、化学等与传统文化关联性相对来说较低的科目教师而言,首先在于加强中华文化教育的培训,通过培训来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在中小学各级各类培训计划中应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内容,提高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度。通过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水平。其次针对传统文化教育中优秀教师缺乏的问题,可以邀请具有专业特长的学者、民间艺术家,大学、科研院所、文化团体中的国学教授等定期为中小学生举行贴合实际的文化讲座,或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除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外,教师本身也需提升综合水平,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青少年学生完善的心理结构的培养。毋庸置疑,作为一种自我教育,教师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也是一个长期自主的过程。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促进学生适应各类环境。总之,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一些积极的心理教育思想蕴含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应该用到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之中。如何应用这些积极心理教育思想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工作,针对青少年学生心理成长的路程,要帮助青少年学生破解青春期的烦恼、冷静对待逆反心理、疏导消除网瘾倾向、深度透析厌学问题、潜心开发其内在积极品质。因此,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可以说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注释

① 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14.

② 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

③ 徐娟.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J].哈尔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122.

④ 郝佳彤.中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哈尔滨:教育探索,2015(1):109.

参考文献

[1] 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2] 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 孔海钦.论语课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 郭齐家.人文通识讲演录·人文教育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5] 徐娟.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

[6] 张伟丽.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及路径分析[J].传承,2016(8).

[7] 郝佳彤.中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5(1).

作者:邱向峰

民族物理优秀生培养论文 篇3:

试论施行医学生早期进入临床教学模式改革

摘要:医学生培养模式发生重大改变,国家医学教育标准试行,对医学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提出严峻考验。认识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抓住机遇,引入早期接触临床理念,建立早期接触临床思维,促进早期接触临床行为,以国际视野为出发点,以加大临床实践为重点,从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是必须认真思考并积极实施的有效方法。

关键字:医学;临床教学模式;改革

在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医学模式发生深刻转变的新形势下,促进医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对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教育部、卫生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中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定期调整培养目标、教育计划、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善考核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因此,抓住机遇,从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完善,是当前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并积极实践的重大课题。对于医学生来说,引入早期接触临床理念,建立早期接触临床思维,促成早期进入临床行为,是弥补我国传统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不足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现行体制下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一、早期进入临床教学的基本内涵

众所周知,医学作为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科学,是医生护士在与病人反复接触、对疾病反复探索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技艺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合二为一、缺一不可的科学。教育部、卫生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医学生所具有的两大目标:即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知识目标。

1.在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中,要求医学生具有: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理想;珍视生命、关爱病人的人道主义精神;预防疾病、驱除病痛的终身责任;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重视医疗伦理问题,尊重患者隐私的人格;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人文背景的文化价值观;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的观念;科学行医、不断创新和分析批判的态度等。

2.在知识目标中,要求医学生: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中国中医学(民族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民族医学)诊疗基本原则;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可以看出,这个标准是既充分汲取《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和《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的主旨,又突出结合了我国医学教育的实际和特点而制定的基本标准,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式标准,是充分涵盖全部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具有更高规范性和更强操作性的基本标准。这个基本标准的要求是很高的,是需要从事这一职业者终其毕生精力不懈奋斗才能合格的标准,如果不建立早期进入临床理念,不实行早期进入临床模式,是很难达到目标的。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1.本来,医学生从录取那天起,一般来说,注定了终生要和病人打交道,要对疾病持续不断地作跟踪观察、归纳演绎、分析判断的研究,注定了要以人类健康为己任而含辛茹苦,要面对基本的社会人群而上下求索,要面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广泛涉猎。但我国医学生进入学校后,一直到第四、第五学年才进入临床毕业实习,才能真正进入临床,接触病人,开始临床见习实习,致使基础医学教学和临床医学教学严重脱节。学生进入临床后由于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和足够的动手能力,一下子陷入了盲人摸象的境地;考研冲击和择业就业冲击,使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安心实习;客观上的时间短,使学生只能在众多科室走马观花式地实习;病人不积极配合,使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难以落到实处;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知识传授轻职业价值、行为伦理和交流沟通能力提升,使学生的职业品位和职业修养大打折扣。临到毕业,学生很难掌握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职业素质和基本职业责任。

2.学生学习基础医学课程的积极性不高,而在临床课程和临床见习、实习课程阶段,临床教师由于医教研矛盾和待遇偏低,投入教学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临床教学投入不足,临床教学环节薄弱,学生临床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临床考核考评方法单一,科学性和准确性不够。这些问题成为影响学生培养临床能力的瓶颈,对于医学生在学习态度养成、理论知识理解、临床技能掌握、研究能力提高、操作能力熟练等方面都很不利,并对医学生成为医务工作者后的职业基础和习惯、人文关怀和沟通技巧、发展和创新思维等的形成产生长期不利的影响。

上个世纪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是让医学生“早期接觸临床”,可以说是有的放矢的改革。美国医学院校从上世纪70年代起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将“早期接触临床”作为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效果。实践证明,“早期接触临床”教学对于指导医学生未来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早期进入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1.以国际视野为出发点,明确早期进入临床模式的培养思路。规划这种教学改革,要有反映国际趋势、国内环境和社会期待的视野,着力建设理论与实践并重、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并行的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初步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自学能力为目标,提出具体的教学计划、核心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规定,拓展规范性、示范性实践教学平台,规范教学督导、实践过程监控措施,努力建立符合当代我国医学发展需要和发展规律、快速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2.以综合能力提升为主线,规划早期进入临床课程体系。施行早期进入临床课程改革,要从临床技能实践教学的整体出发,打破基础和临床学科壁垒,构建分年级进入临床计划,开设“早期进入临床”课程,如《临床医学导论》、《临床技能学》、《临床技能训练教程》,编写相应的教学大纲,把了解医院、了解病人、了解临床、了解社区纳入教学目标,使学生从第一学期开始直至最后毕业都有足够时间进入临床,保证临床技能培养五年不断线。要采取集中和分散结合、基础和临床结合、理论授课和临床体验结合、了解医院病人和了解社区社会结合的方式,始终引导学生及早接触临床,及早接触社会,及早接触病人;引导学生去病房、去急诊科、去社区,在老师带领下去接触病人、了解病情。比如:在一年级规定30天、二年级规定60天、三年级规定90天的时间,让学生到省、地(市)、县医疗卫生机构见习,观察体验医生护士的职业内容和工作要求,了解认识病人的要求和期待,并从事力所能及的医疗服务;再比如:要求学生每周2学时的临床实践活动,设计若干教学模块(诸如人文技能教学、临床基本技能、临床专业技能、多站式临床考核、临床隐形技能等模块)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在每个板快结束后让学生写出学习心得,增强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的反思,激发学生对临床医学责任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对病人的同情理解,激发学生树立开拓创新、勤奋成才的信念;要围绕教学目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牢牢抓住临床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这个主线,在教学过程中配以见习,在每个环节中预设问卷、表格或者讨论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有准备地去接触病人,与病人交流沟通,了解医疗工作的内涵和特点;要规划从一年级到四、五年级循序渐进、螺旋式逼近终极目标的教学计划,要求各个学习段各有侧重,各有目标,各有收获;每学期要安排足够数量的临床教学名师的专题讲座、典型病例讨论和示范性查房等临床活动,假期到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的见习实习,以促成学生向合格医生靠拢;每一阶段结束时要进行课程评价和结果分析,随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改进课程内容和课程安排,并通过评审学生学习心得指导学生完成选题论文。

3.以加大临床实践为重点,构建早期进入临床教学平台。要按照临床实践五年不断线的要求,创建规范的临床技能综合实验室,为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提供重要保障。第一,按照先进性、科技性、前瞻性、示范性的原则,严格规范地建立以计算机仿真和数据库为核心的心肺腹听触诊多媒体仿真模拟教学系统,显微互动和人体互动实践教学系统,“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和手术远程同步转播示教系统,并坚持优秀临床教学基地评估制度,使临床技能教学贴近临床真实环境;第二,要借鉴国际先进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办法,参考国家职业医师考试技能实践考核方法以及国内部分兄弟院校的做法,建立仿真式临床技能多站考核法,设置临床思维能力考核、体格检查能力考核、临床基本操作考核、辅助检查分析诊断能力考核、临床人文能力考核等多个站点,全面考核学生临床能力。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我国的一些医学院校已经推行这一改革并且取得了实效。因此,我们要在我国现有的临床医学课程设置的总体框架下,开设“早期接触临床”课程,通过系统完善的“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开设,去衔接基础理论课程和临床技能课程,使得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接受系统实践教学之前,不仅拥有注入解剖、生理学、病理等方面的医学基础知识,而且还学到了一定的医学人文知识,包括职业体验、职业认同、职业责任、职业信念的确立,医患沟通、医患伦理、人文关怀习惯的养成。

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建立一支能够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临床医学和社会学教学结合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李红,辛兵,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J].北医人,2006,(10).

[2]钟玉萍,史志兵.浅谈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9):199-200.

[3]蔡巧玲,王乐民.基于“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的早期接触临床教学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07).

作者:张毓人

上一篇: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论文下一篇:教学改革的仪器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