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

2024-04-27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共11篇)

篇1: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

[高中物理]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

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

3、加强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⑵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⑶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1、趣味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

[1] [2]

篇2: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

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⑵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⑶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1、趣味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5、组织社会调查活动物理知识的延伸,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水能风能的利用”后,可调查当地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热机的使用、农村用电等情况。

篇3: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以此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1. 让学生自己动手, 搞小发明

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 挣脱发明需要高不可测、极度艰难的知识束缚, 针对一些学生实情, 在其家里建起了家庭实验室, 学生及其家长们便是这个实验室的研究成员。学生学过了一些知识, 结合生活实际需要对一些生活器具提出修改方案, 家长们为之买材料、问技术, 乐于其中, 使一部分沉迷于网吧的学生找到了新的生活空间, 既让其远离了网吧, 又圆了学生的发明梦。

2. 自由研究, 发挥学生无限想象空间

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的去观察再生活中所看到的事物, 并且让学生学会描述出自己所观察的事物。“观察与描述”一课活动时, 让学生在信封里装好圆纸片, 用这些圆纸片变成不同形状, 也可用来创作一幅画。并出示“创作提示”———创作的内容可以是生活中你看到过的事物, 也可以是你想象中的事物, 先摆一摆, 再贴一贴, 最后根据自己的创作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看看谁的创作最有新意, 与众不同。

二、发挥课堂教学作用, 培养学生科技意识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 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 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 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 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

1. 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让学生参与教学

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状况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原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动脑、动口、动手, 应以动脑为主。要克服教师一讲到底, 学生一听到底那种单调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形式。如让学生回答问题、上台板书、实验演示、动手操作、示范朗读、即兴表演、分块讨论、小组竞赛等。

2. 课堂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 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 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 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更加相信科学, 热爱科学, 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三、通过实验教学培育学生的科技意识

加强实验教学,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1. 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加强学习兴趣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 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对学生实验的教学, 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 分析原因,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 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

对实验习题的教学, 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 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四、积极开展物理课外活动提高科技意识

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 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贴近学生生活的科技活动有利于学生科技兴趣的提高。

1. 开展科技小制作活动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 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潜望镜等, 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 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 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举办物理科技竞赛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 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 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 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 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 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 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五、要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 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把科技意识、思维训练融合在物理教育教学活动中, 既符合物理教学的特点, 又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还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 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个爱科学的人想象力一定很丰富, 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时, 可以在纸上或黑板上画一个圆圈再加一个小辫, 让学生说出它代表什么, 并应启发学生向更广泛的方面去想。

2. 引导学生要变通思维, 也叫做逆向思维

当遇到一个难题时, 可从另外路线甚至反方向去寻求出路。中国古代智童司马光打破水缸救小伙伴的故事传颂了几百年, 这里就有一个创造思维的体现。恐怕知道故事的人还没有想到, 那就是在场所有的孩子都想救出水缸里的小伙伴, 但他们想的办法只是“如何使孩子离开水”, 而司马光偏偏用了逆向思维这一规律, 办法是:“让水离开孩子。”在物理教育教学活动中, 我们可以设定一些答案, 用逆向思维训练性质的问题, 让学生去想、去答, 提高他们的创造性科技意识。

总之, 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方面, 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开发, 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 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本质是加强学生科技意识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也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更增强了职高学生崇尚科学, 热爱科学, 追求知识的思想观念, 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科技意识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探究创新中提高, 达到高素养、高抱负、高学识、高能力的培养目标。

摘要:注重科技意识, 培养创新人才, 是根据现代信息时代特征而提出的新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落脚点, 就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 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习兴趣,科技意识,物理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活动

参考文献

[1]雷新民.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探讨[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2 (01) .

篇4: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物理教学 科技意识 培养 关系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

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⑵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⑶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1、趣味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潛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5、组织社会调查活动

物理知识的延伸,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水能风能的利用”后,可调查当地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热机的使用、农村用电等情况。

篇5: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物质结构和相互作用及其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也是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物理学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谈谈平时是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

一、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科技创新意识

我们知道,兴趣是追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因而,兴趣可以推动人们去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科技创新意识。

1.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课堂上生动的实验,不管是分组还是演示实验,都能给学生强烈刺激,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同时做好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因而在平时上课时首先应做好分组实验,在分组实验也不一定要生搬硬套课本上的,可以在课本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增强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做单摆实验时,除了按要求完成课本的实验,还要求学生如何利用单摆来测量建筑物等的高度,同时要求大家回家后进行试验,这样可使物理更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演示实验时,也可创新地引入一些小实验,比如,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一课的教学中,我就利用葡萄酒杯提乒乓球的小实验来引入课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创新意识的教育。

2.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物理定理、定律本身就是物理学家对自然界的现象通过假设、实验后总结出来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联系实际的生产和生活,突出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及一些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创新意识。

3.用生动的物理学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要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著名物理学家的故事及典型事迹,这样能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科技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历史材料,如,在教学自由落体时,可介绍“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在教学牛顿定律时可介绍“牛顿运动定律是如何创立的”、在教学电磁感应时可介绍“法拉第的实验”等,这样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也可适当向学生介绍我国在航空航天及高科技领域的一些成就。这样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的科学态度,以及研究科学的方法,使他们从小就有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也让他们认识到物理的广阔领域,知道科技发明如何带动社会的进步等,从而奠定他们学好物理的决心和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

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物理课外活动

大家知道,我们辅导的科技小制作都要在课外去完成,因而可以说学生的科技知识学习、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更重要的要放在物理课外活动上来完成,而且与传统的课堂比较,课外活动更具灵活性,选择的余地也更大。

1.趣味物理实验的设计及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

在设计趣味物理实验时应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学生完成实验的能力,设计一些如“用单摆测建筑物的高度”“纸杯烧水”“水火箭”等学生能完成的课外小实验。通过小实验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设计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如“德化高山湿地的.形成与保护”等,并让学生的实践活动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及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

2.利用物理知识进行科技小制作

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一个科技节,这时我利用这个机会,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科技制作活动,比如,以前学生制作的可用于高危高位操作的扳手、真空室小水电发电装置、环保节能的喷釉装置等,对于好的项目进行改进,参加全国青少年大赛创新项目的比赛,近年来我通过这样的形式已有多名学生在创新大赛中获得了省市比赛一、二、三等奖。通过这些科技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认真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

根据学生现有物理知识的实际,我们可指导学生阅读与所学知识相联系的一些科普读物,观看一些科技有关方面的录像,如我对每班学生在假期时都布置了观看“王亚平太空授课”的录像,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各种科技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利用课余时间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物理知识与社会的发展、日常的生产、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每年的科技节中我都能开展一个科技方面的讲座。在讲座前,一定要认真选择材料,因此在平时我们可以收集一些航空航天技术、军事科学、空间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科学家的具体事例等材料,并对材料加以提炼,为讲座做好准备,还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自己介绍,从而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篇6: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物理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注意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就显的尤为重要。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以前,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二、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思维。

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即定目标的过程中,有全局观点和善于妥协,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三、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的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因此除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外,在学生的模型制作、游戏、调查小实验活动中,也可以发展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创造。

四、保持积极态度,主动探索研究

积极一点,你就领先一步,领先一步,你就领先了一个时代。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强的毅力和积极的心态,否则,只能是半途而废,无功而返。在物理实验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研究学生分组实验中发生的异常现象。

2、注意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

3、做好课外小实验。

4、留心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用心 爱心 专心

通过物理实验,不但要达到教材对每一个实验提出的实验目的,进行常规的验证性的实验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分组实验、课堂演示实验、课外小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严密观察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发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7: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

摘要:本文试以时代与社会需要为目标,剖析当前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外因条件,努力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的外因条件,运用创造性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企求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作些探索。

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祖国的明天如何,就要看今天的学生状况。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和党中央多次强调的“与时俱进”指示精神,我们的教育本身就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作为体育工作者就要放眼明天,着眼今天,力破陈规陋俗,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逗痛葱戮瘢顾浅晌胧本憬淖婀ㄉ枋乱档暮细窠影嗳恕?/div> 1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提出由来已久,而实施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造就适应社会发展,顺应历史潮流的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而这种高素质人才最关键的是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志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没有创新,人类只能停止在一个水准,社会就不会前进。创新教育是近几年来在发展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实施新课标后教育界有志之士的共识。21世纪的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有新课标的实施,如果没有机智、灵活、独立、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工作方法,便很难在行业中有立足之地。创新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保持较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柱。因此,中学体育同样必须以把培养人“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为已任。2 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不允乐观

素质教育喊了多年,有识之士为之呐喊助威。然而,由于应试教学尚没从学校教学尤其是高中教学中退出其活动舞台,因此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不允乐观。不少学校为抓升学率,对体育并不重视,体育课仅作可有可无所谓“副课”,有的仅仅作为活动课。2.1 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根据某校高三年级8个班400名学生上体育课目的调查,为考体校而参加训练的仅为16名,多数学生上体育课目的模糊,有的甚至抱着随便玩玩的态度。学习目的不明确,被动接受所谓的体育知识是不会有所创新的。

2.2 体育课教学观念落后。长期受“智育第一”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以传授为主,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影响着体育课的教学。在教学中把学生置于“被锻炼、被训练”的被动从属地位,机械地模仿,“学”和“乐”的因素被忽视,学生创造思维匮乏,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培养,忽视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体育课失去应有的宽松、和谐、愉悦的本色,导致了学生厌倦上体育课、甚至害怕上体育课,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谈不上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

2.3 教学内容杂、浅、旧。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大量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许多体育知识和技能没有什么深度,又没有同社会、家庭接轨,缺乏让同学们终身受益的内容。陈旧的内容,低水平上反复,使学生失去了兴趣。而兴趣是创新能力的源泉,没有了源泉,培养学生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只是一句空话。

此外,教师队伍素质也亟待提高。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低,体育课上应付不了事。体育教师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体育课堂教学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途径,3.1 创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

3.1.1 树立创新的信心和勇气。在体育教学环境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信心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注意保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掌握体育技能,用心

爱心

专心

要在体育课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提倡积极的自我精神,勇于迎接挑战的勇气,树立坚强的意志和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

3.1.2 构建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体育课堂教学创新气氛的基础。教师要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练习的兴趣和习惯,充分调动其想象力,以形成相互交流、合作和补充的师生互动机制。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的课堂气氛里心情舒畅、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搞好创新教育。3.2 重新认识现行体育课堂教学

3.2.1树立新型的体育观。多年以来,体育课教学偏面重视了学生的身体发展,给予学生体力的重视和考察,致使体育课成为体能课,导致了体育课活动方式简单、枯燥、僵化。在新时代,我们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把体育工作转变到发挥健身、娱乐、竞技、文化、社会的多元功能上来。以创新意识积极引进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参与欲望,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3.2.2 灌输“终身体育”的新思想。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从意识、内容、方法和途径上向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的思想。要增加实用的健身教育、民族传统体育、现代生活体育、娱乐休闲体育和乡土体育等课程内容,让学生的体育思想朝“快乐化、生活化、终身化”发展,使学生立足当前,放眼终身,不断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增强自觉锻炼的意识。

3.2.3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应该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一个循规蹈矩、永远步人后尘的教师是不可能有大胆的、新颖的创设来培养和激励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 4.1 发现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主动地参与各种有效的组织和练习,以发展学生思维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以强调体育的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这种方法的适应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问题假设、实验性练习、验证练习、结论评价等教学步骤,让学生去发现(确定)目标,建立问题情境,组织提问和演示活动,揭示一般原理,并将一般原理和概念付诸应用于活动中。

通过发现法的教学可以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创造教学法

创造教学法是指创设问题的情境与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能力、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方法。教师把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思考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充分发展其创造思维能力。

4.3 合作讨论法

合作讨论法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认知倾向和思维方式等特点,将全班分成几个组,在教师有计划指导调控下、小组成员间相互配合帮助。在合作讨论法中坚持“积极互赖,相互促进,个体责任,小组加工”四个要素。4.4 问题教学法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老师要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提问、假设、用心

爱心

专心

推理、验证过程中对问题反复持续地进行探究,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此外,情境游戏法也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好方法,用游戏来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练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在轻松愉快中达到教学的认知目标。

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既是历来注重的老问题,又是新形势下、新课程理念的新要求,更是我们体育教师必须承担的政治使命和教育责任,要做的工作很多,要走的路并不平坦,我们应以开拓进取精神与时俱进,知难而上,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以创新精神去不断探索。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用心

爱心

篇8: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课堂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 更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的主阵地, 所以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入手,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科技发明和创造带来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突出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 教材的设计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 所以我们要充分运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突出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通过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观察, 让学生总结、概括、抽象出物理概念、定理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避免概念、定理的抽象化,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科学、热爱科学, 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

2. 结合物理学史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结合物理知识以及物理学的发展过程, 选择恰当的物理学史材料, 以材料中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为基础, 有机地渗透有关历史、社会和哲学等方面的内容,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精神, 同时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例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等,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也可以将物理学发展过程与当代科技进步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意识。通过这些物理史的介绍, 让学生充分了解生活中蕴藏的奥秘, 学习科学家们探究科学的方法以及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 知道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

3. 强化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很多物理知识也是需要实验验证的。所以, 平时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堂演示实验, 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分组实验, 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实验, 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观察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课堂演示实验, 不能停留在教师动手实践上, 应尽可能让学生上台演示,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分组实验时, 教师可以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实验步骤展开, 当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与书本知识矛盾时, 要组织学生认真分析原因,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根据实验情况填写实验报告, 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验结束后, 根据实验情况设计实验习题, 让学生练习。只有这样, 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二、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科技意识, 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1. 设计充满趣味性的课外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 让学生来完成, 如“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 这些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还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2. 督促学生读些相关的科普读本

科普读本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物理科技读本很多, 教师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有选择性地帮助学生选择科普读本, 以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 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 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这对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大有益处。

3. 开展物理科技小制作竞赛活动

物理科技小制作竞赛活动, 不仅可以增强科技意识, 还能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平时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 开展科技制作活动, 如自制简易收音机、针孔照相机、望远镜、设计楼梯电灯的开关电路等, 这些科技制作活动, 既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还能提高学生对科技的认识, 让学生在科技制作竞赛中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4. 定期举办物理科普知识讲座

篇9: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

当前,新一轮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主阵地的和谐教育模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可。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新科技主导着社会的各个方面,新分子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令人眼花缭乱,极大的促进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别是理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社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现在,高中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高中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笔者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通过自己实践,总结了一些较为实用的方法,现形成于文,与各位同仁交流,不足之处请各位斧正。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让学生在理论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学生物理科技创新意识作好准备

充分利用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性,极大的发挥师生在课堂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高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高中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高中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高中物理知识。高中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1.2注重高中物理史教学高中物理发展史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高中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高中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高中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高中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高中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高中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1.3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⑵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⑶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积极组织开展高中物理课外活动,充分利用课外广阔的天空让学生多进行物理社会实践

高中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2.1趣味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高中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科技小制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2.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高中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2.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高中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高中物理知识的应用。

2.5组织社会调查活动高中物理知识的延伸,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水能风能的利用”后,可调查当地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热机的使用、农村用电等情况。

篇10: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

太和县税镇中心学校 郭军磊

摘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物理教学讲究一个探究的过程,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审视传统的教学,我认为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是关系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问题意识 培养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在传统教学中总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竭尽全力去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这种教学的结果往往是使学生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新课改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真正塑造创造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点,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

在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因而产生困惑、探究的心理。这种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是经历一个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寻求物理规律并应用于实际的过程。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高,具体的作用有:

1、有利于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往往是抽象的、概括的,在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时,必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加工活动。这个过程,是表面联系和内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生活经验和科学概念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思维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学生能提出问题,往往能反映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存在的思维误区,这就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时的困惑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他们提供帮助。

2、有利于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学生带着问题参与课堂,在课堂上学生有提出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汲取物理知识,为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提供一个充分展示的空间,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有利于发展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此外,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在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中,零星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合理,这就提高了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获取更多知识、培养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4、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通

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强势智慧,大胆想象,发展逆向思维的能力,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1、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问

目前,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还不是很普遍,被动学习的局面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挑战是研究者人格特征的具体表现,新课改要求我们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因此,物理教师要围绕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去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要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全体学生去发现、去研究。要通过师生互动,从问题出发,充分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参与者、帮助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不要给学生造成自己是真理的化身、是知识权威的感觉,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提出问题的合理性,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引导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强硬地纠正。宽松和谐的问题环境能保持学生继续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信心和热情,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2、进行提出问题的科学方法训练,使学生会问

问题的提出虽然涉及到许多人格因素,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训练对问题提出大有裨益,尤其是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使用,长期训练就会形成一种熟练的思维模式,提高对问题的敏感性,积极的捕捉问题

性的认知情景。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在人的思维活动中,问题情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现在的学生,习惯了应试教育的问答式教学,也由于知识、能力的准备不足,特别是反思能力与发现矛盾的能力尚处在发展初期,对问题不能问到关键,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学生察觉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从而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此时,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直接表达中发现问题、从了解到的学生认识基础与新现象的矛盾中发现问题,精心设计追问,引导学生从横向、纵向、顺向、逆向等多个角度思考,应用联想、比较、组合等科学方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帮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的方法指导,我的具体做法是:

 让学生把自己弄懂的地方变成问题考其他同学。既可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又可为学困生提供提出问题的范式。 设立问题角,把学习中的不懂之处找出来,与老师或同学共同探讨研究。

 进行提出问题的技法训练。如应用逆反原理,从逆、反、逆反三个方面就同一知识点提出问题;运用联想法把虽然不同但有类似点的事物联系起来,创造出新事物等。

 找出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实例。如增减磨擦方法,增大、减小压强方法、生活中的杠杆等。

3、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深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总结概括学生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根据所讲授内容和学习认知发展水平,创设以能力为核心,以活动探究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环境。通过创设的问题情景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向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挑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活动中深入探究,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使其思维在向最近发展区跃进中获得深入发展。例如在学习密度知识的应用——求体积后,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如何快速测出一卷无轴铜线的长度”这一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同伴讨论、教师引导下得出测质量求体积、测直径求截面积、进而由L=V/S求出长度的问题解决方案中深化自己的思维,获得思维深度的训练。

4、培养发散思维,让学生多问

发散思维能力是一种多角度、多层面开展的思维方式,可将思考问题朝多种可能的方向辐射,从而产生新颖独特的构思和见解。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注意经常变换角度,更换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教学要求,有意识地变换问题的提法,让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找出不同的解决策略,使他们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相互启发。在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分享和互助中激发他们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引导他们想出更多、更新奇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完“伏安测电阻”后,我组织学生探索不同条件下测出导体电阻的方法,学生们先后找出了无电压表怎样测电阻,无电流表怎样测电阻,电压表、电流表均无怎样没电阻,能否用电能表测电阻等问题,然后进行了讨论研究,找到了每个问题的答案,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广泛参与,自觉追寻

和积极探究的主动过程,学生们也从中学会了以新的角度、新的可能之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现了多问之目的。

5、及时评价激励,让学生乐问

追求成功之心,人皆有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恰当的激励性评价,既有助于学生发现不足,继续探究,更能激发其奋发向上的信心和不断努力获得新的成功的决心,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因此,对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尽管有的是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老师都应该尊重这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在教学中加以修正与提高,决不可不予理解,更不可讽刺嘲笑,甚至一棍子打死,而要把精力放在如何启发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方面。教师可以变换所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接受合适挑战的机会,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际调查等作出自己的判断,培养其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通过评价的杠杆调节作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训练思维独特性,让学生在体验成功过程中不断进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自然水到渠成。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只有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思考

篇11: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

摘要:物理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发掘和培养,这样更有利于物理概念的领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要途径是营造民主环境,注重科学探究,倡导多向怀疑,鼓励大胆提问,创设情境,发掘问题。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教学或实验中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使得物理教学已体现出立足于学生认识的主动建构,立足于人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体悟科学方法,而不是复制知识的过程的特点。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上。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原因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人们在认识活动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一般来说,是经历一个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与物理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发现问题、讨论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从中掌握真知、学到方法、得到发展。而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注重的“接受式”的学习形态对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探索一种以发展学生学习主体性为目的的“问题意识”,进而使他们通过自身积极的学习、思考、实践,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学会学习,发展能力,并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习过程的最优化。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物理概念的领悟。物理概念是科学抽象的成果,在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时,必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加工活动。这个过程,是表面联系和内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生活经验和科学概念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学生能提出问题,往往能反映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存在的思维误区。发现了这些误区,就更有利于教师抓住这些误区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领悟。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重新安排、重新组合已有的物理知识,创造出新的知识和形象;另一方面是突破已有的物理知识,提出崭新的见解、设想、思路和观点。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不能操之过急,应首先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观点的习惯,学生在疑问的驱动下通过解决自己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从而有所创新和创造。不会提问就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此外,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在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中,零星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合理,这就提高了建构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获取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问题提出的能力,在于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启发、点拨学生;善于尊重、信任学生;要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

1、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和氛围。在目前新课改下,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还不是很普遍,被动学习的局面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学生总是习惯于围绕着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连串提问来学习。因此,教师应该从主观拟定问题转变为围绕着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把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全体学生去发现、去研究。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展现自己的问题。这就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它能保持学生继续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信心和热情,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2、注重科学探究,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在物理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科学探究的机会,结合课外的延伸,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启发和诱导让学生提出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并进行探究,重视知识的发现过程,在学生的积极主动探究下,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由问题或任务出发,展开学生自己的活动,在学生自主归纳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各种能力获得了提高。

3.设立班级问题本,鼓励大胆提问。教材上的阅读材料、注释、插图、思考和讨论,学科间交叉的知识等都可能存在或隐含着“问题”、理论、概念、原理等等,往往因为其高度的概括、抽象,有些学生会感到难以理解而存在很多问题。设立班级问题本,让学生把心中的疑问大胆地写下来,大胆地提出来,让问题本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只有学生把心中的疑问提出来,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困惑,从而使学生能真正领会其实质,在以后解决此类问题时有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4、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物理实验是根据教学要求而创设的一个用于探索物理问题的最适当的物理环境,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会形成很多“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疑问,从而引发他们去解开迷团的强烈愿望。实验演示可以创设启发学生发掘问题、思考问题、探索事物本质属性的物理环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列举日常生活、生产和自然现象中学生熟悉的物理事实、物理现象,也是激发学生产生问题的很好的物理环境,这些都能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多考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尝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模式,在课后多反思,不断归纳和总结培养问题意识的途径,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定会提高。另外,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物理修养,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学习物理学的最新科技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电教运用下一篇:年整理我们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