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医学检验论文

2022-04-15

[摘要]在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及人才培养战略深化实施的大形势下,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新颖的教学方法,不再过分局限于培养学生丰富的专业知识体系,更重视学生专业能力水平的提升,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活动,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职医学检验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职医学检验论文 篇1:

医学检验专业中职生如何提高检验技能

摘 要: 医学检验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技术性都很强的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是该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职生在短短两年的在校学习期间,既要掌握相关基础理论,又要熟悉各项操作技能,存在不小的困难。在教学中,须考虑中职生的学习特点,精心设置课程,营造技能培训的氛围,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检验技能训练,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培养合格检验人才。

关键词: 中等医学类职业学校 医学检验专业 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近年来,随着招生面的扩大,中等医学类职业学校生源的基础文化素质有所下降,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也比较大,这给各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新的困难。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胜任各级医院、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医学检验工作的专业人才。检验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对各种检验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上,对中职生而言,这是一个难点。在近年来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对专业课程优化组合,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采取先难后易、梯次推进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优化课程安排,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1统筹安排,提高实验课程比重。

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专业理论课删繁就简,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加大实践性教学课时的比例,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在课程结构和考试管理中,加大了实验课成绩在学生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大力改进实验课教学模式;重视实验操作基本功训练并进行实验技能考核。具体措施:一是把学生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放在首位,从医学检验专业对中职生的教学大纲要求着手,制定需严格考核的实验技能内容并落实到授课老师、带教老师人头,实行责任负责制,做到放手不放眼,在学生操作过程中随时发现、随时纠正、随时指导,并确保每个学生达标、熟练掌握为止。二是建立实验课随堂考核制度,增加随堂考核的次数,优化随堂考核的方式,细化随堂考核内容。随堂考核内容涵盖实验操作的各个环节,既体现学生的操作能力,又体现学生实验时的工作作风;考核时,既有同学互考,又有老师统考。这些方式方法的优化细化,极大地激化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1.2优化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重点改进实验课教学内容,加大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引导力度,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1]。一是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传统的实验课内容在编排上章节全面、叙说详细,每节实验课相互独立,上次实验结果与下次实验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只是教条地学习每次实验内容,对实验缺乏整体认识,在时间安排上缺乏科学合理性。我们对《微生物学及其检验技术》这门学科从实验内容、时间安排上做了大胆尝试,先集中讲完一类细菌的理论知识,再集中通过四至五次连续实验课,模拟医院微生物室从标本收集到出报告的完整程序。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理论与实际的脱离,而且可以缩短学生与医院工作人员的差异。通过与实习医院的反馈信息,连续5届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动手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信力、从业力等场比以往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受到实习医院的好评。二是增添设计性实验。老师只提供标本,如痰液、尿液、粪便,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实验方案,自己配制培养基及做实验前的准备,分组提交设计报告,待审批后以组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协助下完成整个实验程序。三是增设讨论性实验。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当的操作、出现结果与预期不符的现象、误差的分析等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知识展开讨论,并形成讨论性实验报告[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营造各种学习环境,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2.1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率。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在课程教学中应用数码显微互动技术,使传统的抽象形态学教学直观化、具体化、立体化,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教学信息传递的单向性,教学组织低效率等诸多缺点;利用网络技术所提供的高度互动的教学平台,大大提高了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到典型细菌,可及时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学生还可利用该系统的拍照功拍成照片直接储存在电脑中,随时调出进行对比观察。

2.2拓展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实验与实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与临床的深度融合”。一是在教学中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模式,即教师在学校的实训室模拟临床场景,指导学生操作。摒弃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二是聘请了临床一线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技师作为兼职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完成校内实践性教学及校外医院顶岗实习。三是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我校已与本市实习教学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校内模拟实训实验室拓展到临床,利用周末,分期分批组织学生提前接触临床,学习检验科岗位的基本职责,熟悉常用设备,了解检验医学新动态及检验操作规范。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效果极好。通过实践,学生们提高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分析能力,拓宽了视野,极大地增强了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综合能力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创造实践环境,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学以致用。

学生要真正掌握检验技术,必须有初步应用过程的体验。为增强实验课教学效果,我校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3],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实验。如果学生自己有设计性实验,先书面申报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前准备、实验过程的计划、最后实验结果的处理、实验器材的清洗与消毒等各个环节),同意实施后约定实验时间自己动手操作;有一至两名指导老师在一旁协助完成。经过近5年的尝试,实验室开放制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巩固了理论知识,更提高了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及实际操作技能。此项制度目前已成为本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常规制度。

3.精心指导,提高检验技术的综合应用水平

进入临床实习后的核心目标是:全面考查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项检验技术解决各种临床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为规范化管理,在实习前我们给每个学生都印发了实习管理制度和实习手册。学生根据实习手册,结合实习医院具体条件,轮转科室。在此阶段,带习老师要注意把握的教学原则是:放手而不撒手、放松而不放任,要让学生从临床实践中,确实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此阶段学生的考评是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毕业临床能力考核(操作和理论)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实施。由教学实习医院根据实习手册制定相应的带教大纲,并积极与医教科、检验科沟通,指定老师带教指定学生,并进行严格的出科、入科考试。学校也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到各实习点检查,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及时向医教科反馈学生的意见或建议。教学实习医院也为配合学校教学大纲定期实习生举办学术讲座、开办技能提高辅导培训课,使学生拓宽视野、启发思路,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动态。从反馈的信息看,通过这一阶段的教育,学生的专业技普遍能得到大幅提高,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的教学是理论与实验技术综合运用的过程,不仅要使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检验技术,为今后的发展和提高做好技术储备。对学校、教师而言,只有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模式,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需求,能创造性地使用甚至发展医学检验技能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翠,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健康医学教育,2008.22,(2):35-36.

[2]季建军,康英芳.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管理的几点体会[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5):81-82.

[3]蒋显勇,徐克前.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检验医学教育,2006,13,(3):1-3.

作者:钟晓艳

中职医学检验论文 篇2:

试论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在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的构建

[摘 要] 在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及人才培养战略深化实施的大形势下,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新颖的教学方法,不再过分局限于培养学生丰富的专业知识体系,更重视学生专业能力水平的提升,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活动,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简要探究。

[关 键 词] 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在国家经济水平不断攀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趋势下,广大人民群众对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对医疗卫生部门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检验专业是医学诊断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科室的治疗都是要在医学检验结果的指导下才能进一步开展,因此我们可以说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开展水平。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就是为医疗卫生行业输送检验技术人才的基地,必须在教学中一方面培养学生丰富的检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医学检验实践技能,方可实现具有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综合素质能力均衡发展的人才的培养战略。在此,我们对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在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的构建进行分析。

一、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为目标的课程设置

传统的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机械讲解的形式开展教学,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训,同时因为理论和实践教学是分离开的,先进行系统的知识讲解,再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这种理实脱节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融于一身,也大大制约了理实一体化的开展。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为目标的课程包括以下几大板块:首先是基础课程,包括德育、文化类学科、体育学科、公共艺术类学科、历史等学科。其次是专业课程,包括正常人体学基础、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寄生虫检测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病理检验技术、病理诊断基础、输血技术、血液制品学、数学管理学、检验仪器的使用与维修等学科。选修课程包括卫生政策与法规、医学遗传学基础、医学统计学、实验室管理、人际沟通等学科。除此之外,还包括综合实训以及毕业实习内容。这种课程设置的模式打破了以知识为主体的课程结构,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确保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二、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为目标的教材设置

有了对传统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发展,原有的教材已经变得陈旧和落后了,已经变得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格格不入,严重制约了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有效构建。因此,必须在对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前提下对教材体系进行改革,通过编写一套更加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开展的教材促进教学的高效施行。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和日后参加工作之后的实际需求,在对原教材体系进行充分论证和科学再造的前提下,重新编写《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病理检验技术》《血液检验技术》《临床检验技术》等多门学科教材,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于一体,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实际特点和培养目标作为教材编写理念,更加重视实践性、实用性、实效性和操作性,对每一个实践內容都设置了相应的评价标准,确保实训教学的规范开展。

三、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为目标的实训开展

实训环节是学生由学习环节向工作就业环节过渡的过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实训环节,高度重视实训活动的开展,确保学生能够把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运用到实训环节当中,保证学生对所学的巩固与掌握,实现学生的发散与创新。学校一方面要加大力度保证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建设,划拨专项资金进行实训基地的器材、设备购置和引进,设置和医院配备相同的医学检验实验室,保证学生能够在最贴近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训基地内获得实训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学校要和各大医院开展联合办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保证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真正走上岗位,真正接受风雨的洗礼,为学生的实训能力提升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完美构建。

总而言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一个注重专业知识,更重视技术能力的专业,因为在学生离开学校、步入工作岗位之后,专业知识是基础的保障,而最经常用到的还是专业技能。因此,在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更符合人才培养的战略,更有利于学生适应工作要求,在工作中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促使自己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树阳,赵贵清,付聪,等.浅谈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9):20-21.

[2]李庆华.医学检验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2):291.

作者:李庆

中职医学检验论文 篇3:

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仪器检修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

【摘 要】本文阐述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仪器检修能力的重要性,针对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仪器检修能力培养中课程设置滞后、培养模式落后、能力培养不当、考核模式陈旧等现状,以玉林市卫生学校为例,提出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开发实用校本课程、加强校院教学合作、创新课程考核方法等策略。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仪器检修能力 培养现状及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就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宗旨,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国务院 2019 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强调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要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要与生产过程对接。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仪器在临床检验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医学检验人员的仪器检修能力显得愈发重要,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因此,在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仪器检修能力的培养,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值得认真探索。

一、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仪器检修能力的重要性

(一)优化专业知识结构

在医学检验领域,传统的人工检验模式已逐渐为自动化、智能化的检验技术所代替。而检验仪器设备多是集机械、电路、光学及电子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为一体的产物,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故障。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体系中增设仪器检修方面的课程,就常用检验仪器结构、原理、保养及维修进行系统教学,培养学生的仪器检修能力,可以优化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其更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医学检验人才的实际需求。

(二)增强就业竞争力

随着医学检验仪器设备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临床上,医学检验人员的仪器保养和维修能力已经成为医学检验工作的岗位能力。既具有扎实检验理论知识和娴熟操作技术又具有仪器维修能力的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成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紧缺人才。因此,培养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仪器检修意识及能力,可极大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及岗位胜任力。

(三)促进个人专业成长

基层医院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一般没有专门的医用仪器设备维修人员,而且仪器发生故障时往往又很难得到生产厂家及时上门服务,进而影响医院的整体诊疗工作。如果检验人员掌握一定的仪器设备检修技术,那么面对一般性故障,就可以及时排除故障,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从而提高检验工作效率,这无疑可以促进检验人员个人的专业成长。

二、中职医學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仪器检修能力培养现状

医学检验人员的仪器检修能力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临床诊疗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尤其是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而作为基层医院临床检验人员主要培养基地的中职卫生学校,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仪器检修能力的培养现状并不乐观。

(一)课程设置滞后

在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开设仪器检修相关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这是为基层医院输送紧缺的实用检验人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但中职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执行的是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7年颁布的全国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于当时医学检验仪器设备还没有现在这样普及,基层医院的临床检验工作主要还是以手工操作为主,所以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并没有医学检验仪器保养与检修方面的课程,这与临床检验岗位实际需求不一致。这种课程设置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当今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课程建设与行业发展的不同步,导致如今主要就业于基层医院检验科的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机会接受检验仪器维修方面的教学,缺乏仪器保养、故障排查及检修的基本能力,影响岗位胜任力。

(二)培养模式落后

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基本的培养方式。由于受到传统办学理念的束缚,许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表现出极大的惰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缺少改革创新的理性思考。长期以来,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一直受到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忽视了临床检验快速发展所致的行业对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要求之动态变化,导致围绕基层医院临床检验岗位能力组织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学生除了在第三学年毕业实习阶段到医院检验科亲历检验实际工作以外,在校学习的两年时间里基本处于封闭学习状态,所有教学活动基本都是在教室、实验室完成。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没有很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没有很好地体现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现代职教思想。同时,校院合作、医教协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院校合作机制,没有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也没有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共享。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校教学与临床检验实际工作脱节,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发展不相称。

(三)能力培养不当

在当前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方面,老师重视的只是各种临床检测项目检验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检验结果的分析及其临床意义,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操作流程、规范操作方法,从检验标本采集、预处理、检测操作到结果报告的整个过程是完全按照正常情况进行流程化设计的,最后是学生的检验操作练习顺利完成,但整个教学活动没有真实呈现临床检验实际工作的常态,因此无法培养学生发现、排除仪器故障的意识,无法锻炼学生检修仪器的能力,导致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技能结构与基层医院实际临床检验工作岗位要求不一致,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四)考核模式陈旧

对学生学业考核评价的目的是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而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际考核模式是只考核专业理论知识和检验项目的操作技能,在医学检验人员的仪器检修技能已经成为一种岗位能力的今天,这样的考核方法显然过于片面,不具代表性,与临床检验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不一致,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培养中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仪器检修能力的策略

玉林市卫生学校从 2018 年开始,依托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基于岗位能力的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层医院检验仪器使用与维护课程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仪器检修能力培养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下面以玉林市卫生学校为例,分析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仪器检修能力培养策略。

(一)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思想基礎和出发点,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和课堂行为,对他们的教育态度和教学活动有着显著的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其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教师由于受到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和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缺乏开拓精神,只注重教会学生规范使用各种检验仪器、设备,却忽视对学生进行相关仪器保养、维护、检修能力的培养,这显然与当今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用人需求不匹配。为此,玉林市卫生学校一方面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临床检验一线,让老师体会仪器检修能力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请临床检验专家来校讲学,系统介绍医学检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仪器检修的意义和价值,强调仪器检修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作用,促进教师转变传统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培养学生仪器检修能力的意识。

(二)开发实用校本课程

玉林市卫生学校组建了以临床检验一线资深技师为主导、以学校医学检验专业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医学检验仪器设备检修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小组,根据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面向,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职业教育理念,以基层医院常用的检验仪器设备为主线,聘请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来校进行全程指导,开发了一门集仪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维修为一体,适用于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的具有“老师好教、学生好学、基层好用”特点的校本课程——基层医院医学检验仪器使用与维护,并将其整合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同时,以基层临床检验工作岗位分析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立课程目标,制定课程标准,构建学习框架和内容,对常用医学检验仪器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与仪器保养、故障检修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在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及中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图文并茂、简洁明快、条理清晰,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贴近学生、贴近岗位,通过教、学、做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协作精神,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仪器检修意识和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强化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加强校院教学合作

玉林市卫生学校与玉林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玉林市妇女儿童医院、玉林市骨科医院等多家本地医院检验科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组建了由医院临床检验专家和学校检验专业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门指导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建设。医院方面派出具有丰富临床检验工作经验的技师指导参与学校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工作,特别是在医学检验仪器保养、维护与检修的教学过程中,合作医院无论是在师资还是仪器设备方面都给予学校极大的帮助和支持。不仅选派优秀的临床检验技师到校指导甚至直接参与教学工作,而且为学校实训教学提供不少教学仪器设备。学校利用合作医院更新换代换下的检验产品作为医学仪器检修课程的实训教学资源,反复训练学生检修仪器设备的动手能力,为学生掌握常用医学检验仪器的检修技术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条件。另外,学校利用寒暑假派教师到临床检验一线参与专业实践,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强化其检修仪器的能力;不定期组织学生到医院检验科见习,熟悉医院常用检验仪器的保养和维护措施,培养学生仪器检修意识。

(四)创新课程考核方法

本着满足课程标准对接职业岗位要求的原则,玉林市卫生学校改变传统课程考核方法,由专业教师根据基层医院对检验人员在仪器维修方面的能力要求创建题库,每组考题由理论与实操两部分构成,涉及 1~2 个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保养要点等理论知识点和常见故障检修的实操内容。进行课程考核时,先将学生按 4~5 人一组分成若干考核小组,每小组推荐出一个小组长,由小组长在题库中随机抽取考题。主考教师事先创设模拟仿真日常工作情境,借助特定的临床检验仪器人为设置一些常见故障,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模式,考核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更考核学生现场观察、分析判断、动手检修仪器设备的实际工作能力,客观评价学生的学科成绩,充分体现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很好地体现训练、考核内容实用的原则。这样的小组考核,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总之,玉林市卫生学校针对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在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增设基层医院检验仪器使用与维护课程,通过院校深度合作,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仪器检修能力,以优化学生专业知识结构,拓展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人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军平.医院检验科仪器的保养、维护及维修[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9).

[2]韦 红.在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增设基层医学检验仪器保养与维修课程的构想[J].职业教育,2019(2).

[3]戚 林,朱荣富.中职优秀教师的素质特征及培养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9).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基于岗位能力的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层医院医学检验仪器保养与维修》课程开发与应用”(GXZZJG2018A052)。

【作者简介】韦 红(1963— ),女,籍贯广西岑溪,正高级讲师,研究生,现就职于玉林市卫生学校,研究方向为卫生职业教育。

(责编 王悦之)

作者:韦红

上一篇:骈文教学设计论文下一篇:涉外护理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