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文化发展论文

2022-04-20

课题项目:本论文系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民俗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北京密云县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2018XSKY29作者简介:齐洪宝,女,1999年2月8日,吉林人,专科在读摘要: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旅游形式的高层次文化旅游。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民俗旅游文化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俗旅游文化发展论文 篇1:

高校民俗旅游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提 要]结合民俗旅游课程特点和实际教学,尝试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地域特色民俗素材的运用,重视第二课堂的教学,做到“四个注重”,以此提升民俗旅游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民俗旅游;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王文彩(1977—),女,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魏维新(1982—)男,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江西九江 332005)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课题“基于地方旅游经济视野下的高校民俗文化教学改革研究——以《民俗旅游》课堂教学为例”(JXJG-10-17-20)

一、高校民俗旅游课程教学现状

民俗旅游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广泛,信息量大,理论部分少,知识难度较小。然而,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我国高校民俗旅游教学普遍忽略了民俗课程特性与资源优势,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即教师往往过分依赖统编教材,教材内容全而不特,多而不精。教师多以单一讲解为主,采用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听,这种陈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在民俗旅游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增加学习积极性,掌握课堂知识,又了解本土民俗风情,使民俗作为一种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入脑入心”,使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真正达到相得益彰、互为表里的目标,使民俗旅游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要素,这是高校民俗旅游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民俗旅游课程教学理念变革

传统的旅游专业民俗文化课程受到就业导向的影响,课堂教学的功利色彩浓厚,民俗文化只作为常识来给学生介绍和讲解,忽略了民俗文化人文素质的教化功能。基于以上现实,笔者提出教学理念的变革,要做到“四个注重”,即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爱乡精神,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民俗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1.注重爱国爱乡精神的培养

民俗文化被称为民族地区的“精神植被”,因此,在民俗旅游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爱国爱乡精神的培养。有人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笔者认为,越是民俗的就越是全人类的,就越美丽、越有魅力、越具生命力。每个人都应以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家乡为骄傲和自豪,珍惜、热爱、保护、传承、展示、发展自己的民族民俗文化就是让自己的文化面向世界、接轨世界、融入世界,这是一个民族和地区自信的表现。一个民族和地区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民俗文化,不愿坚守自己的传统文化,就意味着失去对祖先的记忆、对基因的保留、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化的传承、对自身的自信,那这个民族就没有生命力和创造力,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为了激发学生热爱我国的民俗文化,笔者在课堂上曾引用了这样一组数据,“国内的抽样调查表明,在来华美国游客中,以欣赏名胜古迹为主要目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感兴趣的却达56.7%。”由此可见,美国人都很欣赏我们的民俗文化,我们更应从中找到自信,更加热爱本国的民俗文化。为了让学生理解民俗的维系功能,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把德安义门陈作为案例,深入介绍了陈氏发源地的历史、发展、繁荣以及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很好地普及了姓氏文化,让陈姓学生知道自己家族的根在哪,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爱家爱国的热情,也引发了其他姓氏学生寻祖问根的思考和对本家族文化的热爱。

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在对外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民俗文化其实十分脆弱,特别是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文明和追新猎奇的现代时尚生活面前,民俗文化更像是一个易碎易裂的花瓶经不起碰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与此同时,祖先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惯制和文化样态也在不断地消失。现代人生活的心理追求是更好、更美、更方便、更简易、更时尚、更自动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民族民俗传统文化与之难免有些不相适应。为了让脆弱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民俗旅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优秀民俗文化的深度解读,引导学生对其热爱、播布、传承。比如,在讲授江西傩舞时,教师不仅仅要介绍傩舞的概念、表现形式、地域分布,还需深入阐释这是农业时代农民对五谷丰登的企盼和对大自然敬畏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农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农业时代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是农业时代人类的基因,还指出其在日本、美国等国家也很受欢迎,从而改变学生认为傩舞是一个很滑稽、恐怖的民俗现象的传统偏见,增加他们对傩舞的热爱并愿意传播傩舞文化。

3.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当前,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堂,由于注重实用性,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民俗文化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致力于改变旅游专业课堂上“重知识,轻文化;重技能,轻涵养”的教学状态;致力于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专业素养与气质。比如在讲到茶文化的时候,笔者以婺源茶道为例,对农家茶、富室茶、文士茶进行了对比,指出文士茶需要三雅,即“境雅”、“器雅”和“人雅”。还深入地阐释了婺源茶道所体现的“敬、和、俭、静”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了茶与人生的关系。民俗旅游教学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尝试,努力发挥了民俗文化的智育功能、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美育功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旅游专业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内涵”的状态。

4.注重民俗文化服务地方经济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俗文化的开发对地方经济的作用,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讲授了大量民俗旅游开发的案例,比如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的成功,民居旅游在阳朔、江西婺源乡村旅游开发的成功等,从而引发了学生对民俗旅游价值的深入思考,也启发了他们利用家乡民俗旅游资源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了让民俗更好地服务江西地方经济,民俗旅游教师参与了《鄱阳湖生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形成了许多关于鄱阳湖流域民俗旅游开发的方案,以试图更好地使这些潜在的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了让学生对民俗旅游课程学以致用,教师组织学生依托当地的民风民俗及山水资源,引导社会人员创业,形成了《星子县朝阳农庄旅游总体规划》,并在实际的开发中加以运用,解决了一些现实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民俗旅游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由于民俗旅游课程教材是全国统编教材,这种统编教材的教学内容往往具有其固有的缺陷,如与相关课程的内容重复、大而统的缺乏地方特色的内容等。基于此,笔者认为民俗旅游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教学内容体系上:避免交叉和突出重点

民俗旅游课程与旅游类相关课程如旅游文化学、客源国概况、导游基础知识等的某些内容课程有交叉和重叠。而且民俗旅游课时有限,因此,为了避免重复和突出重点,应以 “必须和够用”为原则,对能够体现民俗旅游课程特色的内容,如民俗旅游的定义及种类、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价值、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等,进行重点讲解,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和重要的民俗旅游知识点。同时,将民俗旅游与上述相关课程进行有机联系、穿插融合,以拓宽学生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从而与旅游文化学、客源国概况、导游基础知识等相关课程相区别。

2.内容选取上:注重地域特色民俗素材的选用

目前的民俗旅游教材绝大部分是统编、通用教材,注重一般性的民俗旅游知识介绍,赣鄱大地具有许多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它们成为江西特色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并且高校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省内就读,这些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在本省就业。学生出生于此、生长于此、工作于此,自然对家乡民俗更感兴趣,而且家乡民俗对当地居民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家乡民俗很好地解决了民俗旅游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民俗旅游这种地域性特点要求师生必须弄清本地的民俗风情。笔者在该课堂的教学中大量补充了诸如上饶弋阳的青阳腔、瑞昌的剪纸和竹编、赣南的客家山歌与围屋、畲族的婚俗、九江县马回岭的庙会、婺源风情、修水的茶礼、萍乡的农民画与莲乡风情、樟树的药俗、鄱湖的渔歌、南丰的傩舞、永新的盾牌舞、景德镇的瓷乐、九江的佛教净土宗、星子的金星砚与西河戏等江西民俗,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学生纷纷表示以后要为家乡的民俗旅游做宣传和贡献。

四、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课堂教学应针对课程的特点,克服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教学法

民俗旅游课程信息庞大、内容形式多样,有较多的具体事象及案例,同时又要求有直观效果。若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手段,会使内容显得比较简单和乏味。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表现形式,使教学内容能够以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显示,而这些有声有色且有趣味的教学内容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边听教师讲述,边看图,可强化记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到江西南丰的傩舞时,配上实景图片,使这种民俗事物真实地再现于课堂;在讲到服饰民俗的时候,配上实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各种民族服饰的色彩斑斓;在讲到饮食民俗时,配上实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国家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讲到工艺美术民俗时,配上实景图片,让学生感到工艺艺人的独具匠心,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心灵手巧;在讲到“人生仪礼”时,播放成人礼短片,使学生立体性地体验成长,以及成长中享有权利的同时如何担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这样让学生耳闻目睹、身临其境,就能使学生深刻体会传统民俗的丰富内涵。

2.体验式教学法

民俗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感受和体验的过程。要掌握某种具体的民俗事象,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实地调查、体验,这样才能将感性认识与民俗理论相结合,由抽象到具象再还原为形象,这一过程实际就是一个体验式的学习过程。

如通过播放影视作品和节日习俗等,让学生体验其中的民俗文化,组织学生到民俗陈列馆和博物馆进行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民俗调查等等。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民俗文化,更深刻地理解民俗文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多次组织体验教学,比如,组织学生去星子县观赏西河戏,让学生深入了解西河戏所传递的忠、孝、节、义;组织学生去星子参观金星砚的制作工艺,听老艺人讲解金星砚的制作要领,各种雕刻所表达的文化寓意;组织学生去婺源古村考察,让学生实地感受了徽派建筑的魅力,特别是让他们深入了解了婺源三雕所表达的理想追求,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朱熹故里婺源深厚的书香文化,以及农业时代商业和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一些地方民俗旅游开发的必要。在讲授“饮食文化”这一主题时,笔者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有代表性的饮食及饮食文化,天南海北的饮食文化让大家开阔了视野。在讲到茶艺时,笔者邀请江西省高级茶艺师给学生表演一段茶艺,并伴随着朗诵,精要地给学生介绍了茶艺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茶艺的魅力。

由此可见,体验式教学是促进学生将民俗旅游理论与民俗事象紧密结合、将课堂讲授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3.加强第二课堂学习

第二课堂是指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它是第一课堂即课内的合理延伸和有益补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学生如果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得不到课外的应用,那么知识对学生来说就枯燥乏味,就会变得毫无价值。对于大学生而言,假若认真学习民俗文化,并有深入的理解与感悟,就会运用所掌握知识服务于社会。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课内与课外的平衡,重视学生课外的实践锻炼,把他们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为能力。近年来,为了提高本土民俗旅游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笔者不断加强民俗旅游学习的课外环节,并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民俗旅游应用活动。

(1)家乡民俗调查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指导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自己家乡的民俗事象进行适当调查,是提高民俗旅游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在家乡以网上搜索、走访、问卷调查、实地体验等方式进行民风民俗考察,让学生调查家乡民俗事项的起源、发展、传承和现状,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家乡民俗比赛,介绍自己的家乡民俗。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家乡民俗,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2)民俗陈列馆和博物馆体验

江西省首个高校非物质文化陈列馆于2011年落户九江学院,该馆收集了青阳腔戏曲服装以及相关资料300多件、瑞昌剪纸70多幅、瑞昌竹编40多件、修水花灯10个以及湖口草龙等,较好地展示和保护了九江地区非物质文化资源。九江民俗博物馆也收藏了近万件(套)珍贵文物和民俗风情图片,这些时代不同、风格迥异的文物和图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赣北及其周边地区几千年文化发展的脉络。笔者充分利用地区民俗资源,多次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非物质文化陈列馆和地方民俗博物馆,并参加博物馆定期举办的个人展览、文物知识讲座、鉴宝、捐赠、学术探讨等一系列活动。参加这些活动,学生的兴致较高。

(3)民俗旅游专题讲座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聘请专家和业内人士进行本土民俗讲座教学和现场教学,使学生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在今后的民俗旅游教学过程中建议邀请地方博物馆馆长和民俗专家来校讲座,以丰富学生对民俗的了解。

五、结束语

在民俗旅游课程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学模式和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本文主要是从地方旅游经济视野的角度去尝试和探索如何改进高校民俗旅游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在内容的选择上,重视本土民俗素材的选用;在课堂的组织方式上,推崇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结合;在教学的理念上,倾向于“四个注重”;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注重多元式的教学手段;在教学的目标导向上,坚持民俗旅游服务地方经济社会。

[参考文献]

[1]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2]陆慧.中国民俗旅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黄宇星.现代教育技术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4]仇新忠.“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09,(1).[5]杨筝.回归家乡:民俗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尝试[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4).

[责任编辑:上官涛]

作者:王文彩 魏维新

民俗旅游文化发展论文 篇2:

民俗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课题项目:本论文系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民俗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北京密云县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2018XSKY29

作者简介:齐洪宝,女,1999年2月8日,吉林人,专科在读

摘要: 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旅游形式的高层次文化旅游。最近几年全国各地旅游部门都大力开发本地区的民俗文化资源,并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自旅游业出现民俗文化旅游后就对旅游者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研究当前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基于民俗旅游现状,提出了民俗旅游发展策略。

关键词: 民俗旅游、策略、发展

一.引言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不同形式的旅游产品被逐渐推出。民俗文化旅游作为其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民俗旅游不仅是发展旅游业的需要,也可以使广大旅游者与当地民俗文化亲密接触,并满足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强烈需要。随着时代进步,人们不仅仅停留在物质的需求,也更多的向往精神上的满足。越来越多城市居民向往走进乡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大众参与型旅游方式受到更多游客的青睐。

二.民俗旅游发展现状及研究意义

(一)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俗旅游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青睐。民俗旅游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传播,还能够充分地满足游客的文化体验。然而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资源优势还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存在诸如游客数量有限,重游率低等问题。如何使民俗产品获得吸引力,保持持续竞争力,成为民俗旅游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很多地区都纷纷投资兴建民俗旅游度假村、民俗旅游专业村、农业民俗旅游村以及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等,承办民俗旅游节日,举办大型民俗旅游活动。如北京密云古北水镇、北京门头沟爨底下村、稻城亚丁温泉民俗村、山东日照市的渔家乐民俗旅 游度假村以“吃住在渔家,游乐在海上”为主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观光游玩。

此外,国家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人们对民俗文化的精神需求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通过对相关数据以及资料的研究,发现我国民俗旅游目前的发展层次依然还很低,但市场广阔,前景乐观。

(二)民俗旅游发展研究意义。

1.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是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方式。民俗旅游大部分具有风险不大、经营灵活、投资小等特点,有利于民众开发经营,发展城乡周边游,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游客来到乡村欣赏自然风光,体验农村文化,大大推动了民俗旅游业的发展,也把农民带上致富之路,有效地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推动民俗旅游发展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增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 民俗是了解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最好的窗口之一。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有利于促进游客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民俗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承载体。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饮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是民俗旅游的文化因子。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众多的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民俗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以其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而表现出强大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对于外国游客来说,中国的民俗文化是神秘的,这种求新、求异、求奇的心理需求正是游客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所要想体验到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文化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友善智慧的象征。我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有利于游客了解文明古国的悠久文化,也有利于游客认识和谐文明的新中国。

3.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民俗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传的生活文化现象。民俗旅游取自生活,追求自然,在平淡朴实的外表下,藏着生活的情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正是社会主义文化所要求的精髓。简单来说,提倡宣传弘扬这种文化,既高雅又实在,推动它的发展,就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4.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有利于促进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建设。民俗旅游也和其他旅游形式一样,关键看景区的社会环境是否安全,自然环境是否和谐。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更是发展旅游的首要前提,但凡成功的景区,都以文明、洁净、卫生、安全取信游人。不难理解,一个地方的民俗旅游搞得红红火火,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也必然建设得扎扎实实。

三.民俗旅游发展的策略

1.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引导旅游地居民自觉地监督旅游者,尽量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并向旅游地居民强调他们与旅游者之间的区别,向他们传递有关旅游者的背景信息,使他们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促使他们主动地去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同时还应为旅游地居民提供学习民俗文化的机会。此外,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使用行政和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某些具有传统特色民俗文化活动。

2.加大民俗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形式对民俗风光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举办一些展览将相关的信息展示给大众。

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科学合理的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科学的规划旅游接待量。制定民俗文化与环境保护规划,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结合。

四.结语

民俗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我们要有效而又合理的开发民俗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力争与时俱进,把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做成拳头产品,为我国的旅游业填上亮丽的一笔。虽然我国现在民俗旅游的开发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但相信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民俗旅游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29)

[2]高俊成.民俗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3

[3]曹瑞琴.浅议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策略.2011.4

作者:齐洪 宝范薇 王思琪 任紫薇 董仕

民俗旅游文化发展论文 篇3:

恩施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伴随全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民族地区结合自身的区域文化特色和民风民俗打造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旅游节庆活动应运而生,成为整个旅游产业的新宠。恩施州作为湖北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全州经济为推力,以文化旅游为契机,以土家优秀传统文化为传播力,打造出具有地域民族文化特征的旅游节庆品牌——“恩施土家女儿会”、“来凤·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巴东·中国三峡纤夫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品牌的发展现状及其出现的问题,力图对恩施旅游节庆品牌的长足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恩施地区 民俗旅游节庆品牌 发展现状 对策

一、引言

民俗旅游节庆主要依托地方民族文化,以展现民族服饰、音乐、歌舞、体育、宗教信仰、民间工艺以及民俗为特定主题,通过内容丰富、开放性、参与性强的各种民族活动项目,带动一系列旅游消费和吸引投资,进而带动该地经济增长。

恩施州作为湖北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全州经济为推力,以文化旅游为契机,以土家优秀传统文化为传播力,打造出了具有地域民族文化特征的旅游节庆品牌——“恩施土家女儿会”、“来凤·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巴东·中国三峡纤夫国际文化旅游节”等。

二、恩施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发展现状分析

(一)该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民俗旅游节庆活动差异化特征明显,为该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发展奠定了的坚实基础。

恩施地区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境内有存量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形态多样,底蕴深厚,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肥硕沃土。独特的民族语言、服饰、建筑、歌舞、饮食、礼仪等构成了神奇的地缘异质文化,充满原始、古朴、野趣, 与现代文明形成交流、碰撞与互补, 对该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该区少数民族文化对外渗透力强,民俗旅游节庆活动参与度高,为该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对外发展推广增加了强劲动力。

长期以来,该地区天然的地理环境提供了独特的地缘文化条件,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资源保存完好,体现了异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而也显现了该地区民族文化较强的渗透力和传播价值。另一方面,游客的积极参与是民俗旅游节庆品牌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游客全程融入节庆活动的始终,不仅加深了对该地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为节庆品牌的对外传播推广增添了强劲动力。

(三)该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举措全面,民俗旅游节庆活动发展潜力无穷,给该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2005年恩施州委、州政府“关于建设恩施民族文化大州”的战略决策到2010年省委、省政府确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武陵山试验区”发展战略,恩施地区民族文化发展迎来了无数次新的重大机遇,这为该地区民族文化极具潜力的推广方式——民俗旅游节庆活动提供了良好契机,也为该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该区少数民族文化对内积淀深厚,民俗旅游节庆活动内容形式有机统一,是该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发展的关键所在。

恩施地区土苗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旅游节庆活动主题鲜明,内容新奇,形态各异。这既是最吸引游客的关注点所在,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内核所在,同时又是品牌保持生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恩施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该区各县市民俗旅游节庆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缺乏系统化和凝聚力,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恩施各县市民俗旅游节庆资源灿若繁星,多样性与统一性并存。然而人为的行政区域划分与地缘相近的民族文化整体风格存在一定的冲突,直接导致节庆资源开发利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同时,各县市把区域民族文化划分得过细、过杂,未形成明晰的统一标准,这也进一步削弱了其凝聚力,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二)各民俗旅游节庆活动的运作存在模式单一、陈旧,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地理环境的限制和信息交通的闭塞,致使当前该区民俗旅游节庆活动的管理理念和运营手法较为落后,还没有溶入现代节庆旅游的开发理念,缺乏创新意识,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节庆活动举办较为分散,仍未形成相沿成习的年庆活动,难以构成核心竞争力。

(三)各县市的新闻媒体在民俗旅游节庆活动期间未能发挥应有的主阵地的重要作用,难以提升品牌感知度和知名度。

该区新闻传播媒体虽说已基本覆盖各县市乡镇,但发展极不均衡,传播力和影响力极其有限。就上述三大民俗旅游节庆品牌而言,自第一次举办至今,除了节庆举办期间有零星的报道外,未对节庆做过多的宣传,节庆活动无法形成轰动效应,整个活动下来未达到预期效果,品牌的感知度和知名度大打折扣。

(四)部分县市的传统民族文化出现异化,有些甚至濒临灭绝,民俗旅游节庆活动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难以提高品牌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品位。

伴随现代文明的强势冲击,该地区传统土苗文化逐渐被汉化,部分土苗文化濒临失传。有些传统民间习俗即便得以传播,其内容和形式也出现异化,原汁原味消失殆尽,大大削弱了民俗旅游节庆的文化价值和传播价值。

(五)该区各县市对民俗旅游节庆活动资金和人才投入不足,服务接待水平不高,直接导致节庆活动的规模小、档次低,影响力有限。

主办部门对当地民俗旅游节庆活动的举办效应认识不够,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旅游服务水平低下,游客或望而却步,或持观望态度,节庆活动最终吸纳游客人数无法达到预期值,直接导致节庆活动的规模小、档次低,影响力有限。

四、恩施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发展对策分析

(一)理顺该区民族文化脉络,整合民俗旅游节庆资源,加强区域合作,构建恩施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

准确定位该区各县市各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内涵,理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整合各县市民俗旅游节庆资源,加快精品旅游项目和黄金旅游线路连线并网。在活动举办前期加强区域合作,相互借鉴运作模式,既发挥整体优势,又彰显个体特色,共同构建恩施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

(二)探索民俗旅游节庆开发运作新模式,成立专门运营机构,缜密策划、科学统筹。

探索民俗旅游节庆开发运作新模式,借鉴国内外同类成功案例的运作模式,如“同心圆”式的组合运作模式,在恩施州府举办节庆活动主会场,其他各县市各设节庆分会场,以州府为中心,环形辐射,突出同一主题。另一方面加快成立专门运营机构,围绕节庆活动的各个阶段,进行缜密策划、科学统筹。

(三)注重发挥新闻媒介,尤其是新兴媒介的作用,进行多渠道、高频率、广覆盖联动播报,加强民俗旅游节庆活动的传播力度和广度。

新闻媒介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新兴媒体因其独特的媒介属性和优势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充分利用当地新闻传媒尤其是新兴媒介的优势,加强多种传播渠道的协作性,高频率、广覆盖地相关信息联动播报,确保民俗旅游节庆活动持续性、高强度对内与对外传播。

(四)明确民俗旅游节庆活动主题,深入挖掘土苗民族文化资源,激活民族文化旅游内在潜力,唤醒民俗旅游节庆活动生命力。

民俗旅游节庆活动的主题定位必须依托民族文化内涵本身,力争寻求唯一性和特殊性,形成鲜明的主题形象。深入挖掘土苗民族文化资源,激活民族文化旅游内在潜力,将当地传统节日、民俗节庆活动和现代旅游参与活动融合在一起,唤醒民俗旅游节庆活动生命力。

(五)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实现民俗旅游节庆资源资本化和产业化,提升节庆活动的品牌化经营水平。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促进地方与高校的合作,缓解当地人才稀缺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融资范围,培植壮大旅游产业,如拟建恩施旅游产业公司,提升节庆活动管理档次和品牌化经营水平。

五、总结

恩施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发展前景广阔,应充分把握当前的发展机遇,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和推进建设“武陵山试验区”的战略决策,实现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M].成都:四川大学版社,2002.

[3]石玉风,单博诚.对节庆文化活动与经济内涵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2).

[4]吴必虎,余青.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与管理[C].首届中国节庆活动国际论坛文集,2005.

作者:段涵

上一篇:机电安装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生态肉猪养殖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