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文化保护论文

2022-04-20

【摘要】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而且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村寨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本文从民族村寨旅游入手,以布依村寨——音寨为例,对民族村寨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民族村寨旅游的策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俗旅游文化保护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民俗旅游文化保护论文 篇1:

西北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

摘 要:旅游是把双刃剑,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共同发展是发展民族旅游的关键。尤其是我国西北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民族旅游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最佳方式,但这也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真性遭到破坏,民族文化变迁严重。本文通过对西北民族旅游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的分析,提出西北民族旅游与传统文化保护实现双赢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西北地区;民族旅游;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民族旅游业作为我国绝大多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经历了艰难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到跨越式发展,现在的产业调整转型期更具有挑战性,如何将发展与保护相结合是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

一、民族旅游的概念与特征

国际旅游学家科恩认为民族旅游是观光旅游的一种变体,它的目标人群在自己居住的范围内不完全属于该国政治或社会意义上的主体民族。美国旅游人类学家爱德华·布鲁诺认为民族旅游是指:“国外或国内的旅游者通过旅游可以观察其他群体,而这些群体不仅被认为有明显的自我认同、文化和生活方式,而且通常被贴上诸如种族、民族、原始的、部落的、乡下的或农民的标签。”

从旅游者角度看,民族旅游就是游客离开居住地,前往民族地区,开展以观赏、感受、体验当地民族风俗文化(如服饰、建筑、手工艺品、舞蹈等)及生态自然景观的活动。主要特征有:就目的地而言,民族文化的神秘性、自然景观的原生态性、体验性、回归性;对旅游者而言,出游方式的灵活性、小众化等。

从目的地角度看,民族旅游是通过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吸引物,大力宣传吸引游客来民族地区进行观光游览体验并为该地区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具有显著的产业性、明显的地域性、独特的民族文化性、旅游地政府及社区民众强烈的参与感,以及旅游模式的多样性等特征。

二、民族旅游对西北民族地区的影响

民族旅游是“把古雅的土著习俗以及土著居民包装成旅游商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的一种旅游活动[1]。西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服饰美食、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自然生态环境都是重要旅游资源,民族旅游的开发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民族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甘肃省民族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主的藏文化区、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主的伊斯兰文化区,还有三个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甘肃省2015年比2010年旅游收入翻了两番,海内外游客接待量达到1.56亿人次,增长29.6%,旅游收入975亿元,年均增长32.7%。就2015年上半年甘南州临潭县共接待游客24.59万人次,同比增长17.3%,旅游综合收入11127.81万元,同比22.5%。“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8.7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052.96万元[2]。民族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就业机会增多了,社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传统手工艺也成为了人民脱贫致富的产业,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一步步提高。

(二)民族旅游发展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

西北地区许多偏远、传统的民族地区长时间闭塞,很少与外界进行交流,旅游成为宣传、传播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旅游地的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交通便利条件使民族地区与外界联系紧密,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些都为少数民族居民的生存、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就是在成功的旅游开发中获得重生的典型案例。20世纪50年代之后,纳西东巴文化随着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急剧变迁而濒临灭绝,但是旅游开发之后,东巴文化不仅成为丽江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而且作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形式在与民族旅游发展的互动中得以传承、延续和发展。

三、西北民族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西北地区民族文化流失、涵化、同化严重

“涵化”是西方文化变迁理论中的概念,指两个或多个文化体系之间因发生持续接触与交流而引发的双方或其中一方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现象。由于主客双方交流过程中的不对称性和不平衡性,经济较为落后的旅游目的地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地区旅游者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3]。文化同化和流失的现象就会愈演愈烈,民族旅游的发展使外来文化冲击着本来就脆弱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复制忽略了民族文化深层次内涵,部分民俗传统文化消失不见。

甘肃的《格萨(斯)尔》多以口头传唱的形式流传,但是近几年出现减弱之勢,甘肃和西北其他地区共同努力进行了大量的搜集整理与记录,但成效不大。目前,土族《格萨(斯)尔》说唱艺人只有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的王永福一人[4]。裕固族世代传唱的《黄黛琛》是民间叙事歌曲之一,是我国宝贵的民间文化,妥月玉老人去世后再没有人能用裕固族语言完整地演绎这首民歌[5]。如今,甘肃省只有“花儿”的传统演唱方式和演唱环境保存得比较完整,其他传统民歌,特别是一些记载着民族历史的民歌已经流失。民族舞蹈也是如此,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年轻人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很少有人会跳自己本民族传统的舞蹈。

(二)民族文化商品化、市场化、庸俗化

民族旅游也一种经济活动。在民族旅游的过程中,民族歌舞的表演、民族习俗的展示是最重要的内容,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表演的形式和内容是根据游客的喜好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来选择。而现在西北少数民族旅游中为了吸引游客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表演,往往牺牲了民族文化,变成商品化出卖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地区还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将民族文化进行歪曲、夸大,使之庸俗化,把表演舞台变成哈哈镜。当民族文化表演把社区内部的局内事件变成外人也可以参加、观察或监视的局外事件,而且根据观众的要求变换了活动的时间、空间,村民们原来为自己消灾除难举行的祭祀仪式可能就失去了功效[6]。

(三)西北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价值观退化

西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真实感保存最为完整。一般情况下,游客越少介入的地方,对目的地的影响就小,更有可能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西北民族地区接待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主客影响越来越大。由于经济发展不对等,现代观念的带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表述和认同,当地居民成为被旅游者,游客也丧失了想看到“真实”的机会。民族地区居民意识到自己的文化与主流文化、自己民族与主体民族之间有着巨大差别时,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就会受到削弱。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民族想闭关自守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在民族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保护传统文化和增强目的地民族认同的价值。

四、西北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要在创新中求共存

(一)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有计划变迁

文化是民族的核心和灵魂,传统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在传递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实现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民族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变迁是一种必然结果,而以前的消极的、被动的变迁是造成民族地区在文化上贫困的主要原因。民族旅游发展之前的落后现象受到封闭空间的影响,没有形成比较,人们难以感受到这种落后。在民族旅游开发与后,外界的交流和异文化的冲击使民族地区的人们改变现状的需求逐渐强烈,一味地崇拜和模仿使民族传统文化逐渐涵化。

所谓计划变迁就是人类在认识变迁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社会和文化的变迁的过程、方向、速度、形式和条件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并不断扩大指导和管理的范围,深化它的内容[7]。有计划变迁所应采取的措施,就是文化的有针对性、有选择性采借学习和积极创新,创新自己的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的适应能力,使民族地区居民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时具有掌控环境的能力,使自身本土文化稳定的发挥主要文化的作用。民族传统文化创新了、站的住脚了,民族地区居民就走出了反贫困的关键一步。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造就了民族旅游的蓬勃发展,民族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再造和创新,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保持文化纯洁性---前台、帷幕、后台模式

商品化是民族旅游带给民族文化最消极的影响之一,但这却是不可避免的。要实现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双赢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减少民族文化商品化、市场化、庸俗化 ,保持文化纯洁性,将旅游过程中的民族文化表演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民族文化生活分开。“前台、后台”理论是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马康纳将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论”应用到研究旅游活动及研究旅游与“现代性”关系上的。戈夫曼把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大舞台提出了“前台”与“后台”理论,用“前台”行为来表示陌生人或偶然结识朋友的行动;“后台”是一个封闭性的空间,只有关系更为密切的人才能看到“后台”多发生的一切。马康纳的理论对民族旅游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有很大的启示,在旅游开发中,民族地区居民将传统文化当作商品展示给游客,让游客参与到文化互动中,了解民族文化、体验民族文化,从而造成了目的地居民社会真实性的“舞台化”。但是游客见到的却不是真正的民族文化,而是表演出来的。但是如果将民族社区全部开放的话,民族文化生活的真实性将没有存在的空间,这就需要帷幕,它是前台与后台之间的缓冲区,缓冲区是一个象征,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大小,保证了后台的神秘感。后台一般是让游客融入到社区生活、基于凝视和沉思的态度去审视民族文化的区域,发现民族文化的真正价值[8]。

西北民族地区采用这种模式,将“前台”作为文化的实验区,“后台”作为文化的核心区,“帷幕”作为缓冲区,旅游者在这种模式中会体会到两种空间不一样的体验方式、游览方式、参与方式。这种模式既可以保证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又可以将民族文化演绎给旅游者,为旅游经营者和民族地区居民带来不同的效益,

(三)培养民族主体文化自觉性---社区参与

在民族旅游活动中,当地的民族成员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使用者,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也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由于西北地区本来就经济发展滞后,再加上民族地区居民自身素质的局限、政府部门管理不到位、开发商唯利是图使民族旅游区的旅游开发往往只有少数人获利,大多数人得不到利益反而還要共同承担旅游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社会内部矛盾与分化日益严重势必会对传统文化造成不良影响。让西北民族地区居民参与到民族旅游的开发和管理当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和传统规范的破坏,可以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民族文化的精髓。社区参与,让作为文化活载体的社区居民成为民族旅游的主动受益者,他们会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民族意识更加骄傲,进而主动保护本民族文化,形成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的良性循环,使民族旅游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民族地区在发展中走向现代化,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发展所依赖的核心吸引力,是旅游的灵魂,如果民族传统文化得不到保护和传承,民族旅游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只有坚持不断创新、找出适合西北民族民族旅游发展的模式,让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民族旅游当中,才能使西北民族旅游更好地发展,传统文化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Smith.D.“Relating to Wales”,in T.Earletion(ed).。Raymond Williams:Critical perspectives,Cambridge:Policy Press。pp.1989,34—53.

[2]甘肃省旅游局.2016http://gs.people.com.cn/BIG5/n2/2016/0226/c366766-27815344.html.

[3]刘晖.旅游民族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23-561.

[4]王国明.土族〈格萨尔〉说唱艺人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9(3).

[5]苏一星,高成军.甘肃特有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5).

[6]徐赣丽.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M].民族出版社,2006:179-184.

[7]戴庆中.文化视野中的贫困与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8]杨振之.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民族研究.[J].2006(2).

作者:魏欣

民俗旅游文化保护论文 篇2:

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研究与民族文化保护

【摘 要】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而且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村寨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本文从民族村寨旅游入手,以布依村寨——音寨为例,对民族村寨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民族村寨旅游的策略。

【关键词】乡村旅游 民族文化 民族村寨 布依族

前言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对新农村建设影响深远。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近年来贵州省也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贵州省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贵州省探索出了“消除贫困、保护遗产、促进发展”的乡村旅游模式,这一模式注重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突出民族特色,展示传统文化。

地处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盘江镇的音寨, 号称是黔中最美好的田园民族自然景观之一。贵州省布依学会等组织授予“中华布依第一寨”荣誉称号,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个布依族文化村寨。旅游开发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包括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同时也反映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一些共同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发及保护民族文化是贵州发展民族村寨旅游的重点,值得我们探讨。

一、对乡村旅游和民族村寨旅游的基本认识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与基本特点

1.乡村旅游的内涵

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是繁多的,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乡村旅游有多种称谓,主要有“休闲农业”“观览农业”“观光农业”“风光农业”“农村旅游”“田园旅游”“旅游农业”“旅游生态农业”等十多种。根据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与会的专家们最终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他们认为中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本文中所说的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作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客源市场,针对他们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满足游客观光、务农娱乐、休闲度假、购物等多种需求而开展的参与性强、文化内涵深厚、乡土趣味浓郁的新兴旅游活动。

2.乡村旅游基本特点

(1)农、游合一性。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和农业两种产业交叉形成的,具有两种产业的特征。从旅游的角度看,它提供给游客观赏服务、品尝服务、购物服务、务农服务、娱乐服务、疗养服务、度假服务等,具有旅游的基本属性。从农业的角度来看,它能生产粮、菜、木、果、药、花、肉、蛋、奶、鱼等产品,具有自身的农业生产功能和产品价值。

(2)客源市场的定势性。乡村旅游是以农业为载体,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娱乐、游赏等旅游功能,这就决定了它的客源目标市场只能定位于有别于乡村的城市,特别是高度商业化的大都市,因为乡村旅游对居住在具有城乡一体化的中小城市居民难以产生足够吸引力。它的客源是那些生长在城市,对农村及农村景观不太了解的城市居民。

(3)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参与性是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参与性就是让游客参与农业生产的某个过程的活动,通过模仿、习作、体验使游客有成就感、满足感、自豪感。

(二)民族村寨旅游的内涵

我们常常简单地将民族村寨旅游等同于乡村旅游。事实上民族村寨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民族村寨旅游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发展乡村旅游中一系列旅游产品中的精品。所以说民族村寨的开发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广义旅游资源的角度来说,“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这里的民族仅指少数民族,它是相对于主体民族而言的。因为只有这样的民族才更能体现文化的差异性,而这是成为旅游吸引物的关键所在。本文所指的民族村寨,是“那些历史悠久,在一个至多个文化要素,或一项至多项民俗事项具有显著特色,能够成为某个特定民族在某一地域的典型代表的村寨”。

据2002 年的《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第18 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区域或者村寨,可以建立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或者民族文化村寨博物馆:(一) 自然生态环境整体保存较好; (二) 具有民族文化典型特征; (三) 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 (四) 历史悠久、建筑典型、民风古朴,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村寨。”这类村寨往往也称为“村寨博物馆”或“露天博物馆”。

二、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实例

位于贵州省黔南地区的贵定县盘江镇音寨,是近年来依托贵州省的“多彩贵州”开发起来的民族村寨之一。总面积1.3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组,共有590户2519人,布依族人口占全村人口总数的93.7%,是一个典型的布依族聚居村,1999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13个重点保护与建设的民族村寨之一,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之一,还被州委、州政府命名为“小康村”,被州委评为“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中华布依学会命名为“中华布依第一寨”。

2005年, 依托音寨的独特美景, 贵定县举办了首届 “ 中国· 贵州· 贵定‘金海雪山’ 游文化节” 和“ ‘ 金海雪山’ 盘江冰脆酥李节” , 一举打响了乡村特色旅游品牌。借此时机,音寨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优美的自然环境开发乡村旅游。2006年以来,音寨村着力做大“金海雪山”品牌,以发展乡村旅游为载体,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旅游的进入是民俗复兴的一个契机

许多人在谈到旅游的进入时多数提到了旅游对民族文化的负面影响。其实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也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旅游的进入是民俗复兴的一个契机。有助于我们对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现象的挽救。

1.促进当地人民对布依族文化的学习

和很多民族一样,布依族的汉化问题也是十分的严重。现在大部分的布依族年轻人包括中年人中,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了解少之又少。贵州布依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1956年才开始创造用拉丁字母拼写布依文),但一直使用本民族语言。但是现在很多人已经根本就没有听过自己的民族语言,更谈不上去说。民族文化的流失特别严重。音寨的旅游以布依族文化为亮点,随着旅游的开发,开始激起了当地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兴趣,人们开始重视对布依族文化的学习。虽然还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但是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相信这一变化将对布依族文化的传承及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2.促进布依族文化艺术传播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和诗歌等。布依族人编歌唱调的才能远近闻名,在过去几乎是带有全民性的一种天赋。每到一处,若想找一个不会唱歌的布依族人是比较困难的。然而在现在,在我们这一代的布依族人中会听过自己民族歌曲的人是很少的,更不要说有多少会唱。

《好花红》是布依族非常著名的一首民歌,但是在当地确实很少人了解。但是在音寨开发旅游以后,随着“多彩贵州”的举行。《好花红》开始在当地得到普及,与以前相反,现在基本上人人会唱《好花红》。同样布依族的情歌也是十分出名的,“浪哨”是过去布依族青年互相表达爱意的一种形式。音寨也将这一形式融入旅游中,不仅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也让本民族的人了解了布依族这一独特的习俗。

旅游的进入,让音寨当地的布依族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艺术的魅力,促进了文化艺术的传播。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学习自己民族的歌舞,让当地的布依族歌舞艺术后继有人。

(二)旅游的进入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事物通常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旅游的进入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必将受到外来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民族文化的某些特性就会不断的丢失。

1. 民族文化的商品化、表演化

传统的民间习俗、庆典活动都是在传统特定的时间、地点,按照传统特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但是,很多这种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渐被商品化,它们不再按照传统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为了接待旅游者,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观看兴趣,音寨也将一些传统的习俗活动搬上舞台。一些地道的民风民俗和民族歌舞在纯粹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变味走形, 从而导致了民族文化在旅游过程中被不正当地舞台化和商品化。布依族人迎接客人的独特形式唱山歌,喝拦路酒也成了程式化的表演。这些表演化的操作,很可能导致偏离音寨布依族的文化原貌。随着游客的增加,当地人增建新的接待用民居, 而音寨独特的吊角楼民族建筑文化, 也因水泥砖瓦建筑的逐渐增多而弱化, 破坏了原有村落环境的民族文化特色。

2. 伪民俗的出现

音寨居住的布依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其他民族甚至其他地方的布依族都存在着差异。在旅游活动中民族文化被浓缩,甚至为了突出民族旅游主题而被异化,甚至还出现伪民俗的现象,造成民族文化的失真。音寨所在地周围有着一些苗族村寨,在旅游活动中渐渐融入了一些苗族的风俗习惯。在音寨的歌舞表演中出现了芦笙舞,但是芦笙舞并非布依族舞蹈而是苗族舞蹈。在音寨有些民俗活动虽然被保留下来,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其传统上的意义和价值。

三、贵州地区开展民族村寨旅游的建议

贵州地区不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开展乡土气息浓厚的民俗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民族村寨旅游势必会成为贵州地区原有旅游产品的最佳补充,成为发展旅游业的新的生力军。如何在提高当地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好文化遗产,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贵州发展民族村寨旅游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挖掘“民族文化”,注重特色文化建设

民族文化是贵州旅游中十分重要的资源,在贵州的民族村寨旅游中我们一定要走一条特色之路。在开展民族村寨旅游时一定要把握地方性尺度,合理挖掘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民族文化是特定的民族在特定地域内形成的,地方性是其内在的特质,其内涵的挖掘应以地方氛围的塑造为尺度。游客在涉足、接触、观赏和体验地方氛围的过程中,可以增进文化共鸣,加深对旅游目的地的印象。民族文化内容丰富,需要借助一定的展现形式,旅游者才能认识和理解其中的含义。只有透彻地理解当地民族文化的特点,才能开发出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也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

(二)发展个性化民族村寨旅游产品

发展个性化民族村寨旅游产品是指根据当地村落的特点,所独有的旅游资源所打造的旅游产品。到这些民族村寨旅游的人,大部分是以家庭、情侣或自驾车为出游方式,他们要求看到的民族村寨点应有个性和独特性。贵州目前比较热门的“农家乐”并没有体现民族村寨旅游的特点。在民族村寨旅游中,必须把简单的“农家乐”型,发展成为“乡村度假”型,即把观光、度假、娱乐参与旅游活动结合起来,有明确的主题和系列活动策划。民族村寨旅游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策划出自己的特色项目,使景观、产品、接待、管理都实现个性目标因为市场选择和需求在趋向个性化,所以民族村寨旅游也必须向个性化方向发展,避免复制民族村寨。

(三)注重对旅游人才的培养

“以人为本”也是民族村寨旅游活动的重要原则,针对目前民族村寨旅游人才特别匮乏的实际,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养旅游人才,留住人才。应在小学和中学开设民族旅游课程,积极鼓励学生们在周末及假期参加旅游活动,多学会演奏自己的民族乐器,表演跳舞并能懂得和表述出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培养他们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同时对现有的旅游技艺人才应给予较高的重视,对现有人员进一步加强培训,想法提高他们的技术和综合素质。

结论

民族村寨旅游作为贵州重点开发的对象,拥有极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把握住机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树立较强的品牌意识,在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影响力的基础上,加快培养民族地区旅游专业人才,做好民族村寨旅游的服务和经营。此外,发展民族村寨旅游还要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保护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往往不能为了开发去保护,而应该是把开发寓于保护之中。

【参考文献】

[1]何丽芳. 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

[2]韦启光. 布依族文化研究[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3]叶文. 旅游规划的价值维度:民族文化与可持续旅游开发[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4]吴晓萍. 民族旅游的社会学研究[M].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作者:孙昌娟

民俗旅游文化保护论文 篇3:

嘉陵江流域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摘要】《蜀红》这部歌舞剧引起了本人对嘉陵江流域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思考。通过本剧所表现的嘉陵江流域民俗文化内容,期望引起民众对民俗文化的重视,投身民俗文化的保护,推动嘉陵江流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嘉陵江流域;民俗歌舞剧;保护;传承;发展

一、唤起民众对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

剧中众多的民俗文化,在笔者研究这部歌舞剧之前有些已经比较了解,例如“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和“船工号子”等;有些虽然有所耳闻,却没有听或看到过,比如“坐歌堂”“哭嫁”和“傩舞”等;有些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比如“展言子”“邪乎”和“打莲宵”等。《蜀红》剧中所涵盖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丰富,表现手法之新颖,有着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震撼力,让观众看后印象极其深刻。其音乐表现力强,犹如嘉陵江的山和水,连绵起伏;舞台色彩丰富,充满了“红色”的视觉效果;表演自然而淳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编剧和作曲家将“坐歌堂”原始且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不仅让其在剧中成为有机的一部分,还让观众了解到了真正的“坐歌堂”的表现方式,领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魅力。

二、从我做起,积极宣传、推广民俗文化

剧中很多的民俗文化正在渐渐消亡,特别是众多的婚俗,随着时代的发展,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青年男女的婚礼一概西化,开轿车、进教堂、上酒店,踏着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完成交换戒指、倒香槟、切蛋糕,传统的具有中国特色婚俗已经被抛弃的无影无踪。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如果没有真正找到保护途径和方法,完全靠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远远不够的。如果途径不科学不合理,就算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只能是降低其消融的速度而已,不能从根源上保护和传承它。因此,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应从你我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建议政府和社区等职能部门宣传和鼓励新人们在婚礼中使用传统习俗举办,其实举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婚礼不仅能实现很多年轻人要求的与众不同的婚礼,还能大幅度节约婚礼成本,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最大限度地杜绝铺张浪费,实现环保的婚礼、低碳的婚礼,一举多得。在民俗保护中,还可以利用嘉陵江流域地区高校的地理和科研优势,开展对该地民俗文化的整理与研究,对民俗音乐进行采风、整理,并积极申报相关课题项目,申请研究经费,以形成科研成果长期保存。在保护中特别要注意,不要一味地只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的保护,没有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民俗文化的也要保护,因为至今能够流传下来的仍然能再现的民俗文化都是我们民族的宝藏。

三、嘉陵江流域民俗文化的传承任重而道远

嘉陵江流域民俗文化传承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两点比较突出。第一,民俗文化缺失现象严重。在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外力的影响,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变得越来越有限,很大部分史书上曾出现过的歌舞、神话以及民俗礼仪风尚等都没有保存下来。第二,大量民俗文化后继无人。如“坐歌堂”“哭嫁”等民俗很可能在这一批继承人去世以后直接面临失传的危险,因为没有年轻的女孩愿意去学习演唱这种她们觉得“难听又老土”的东西。针对这些现象,首先,号召政府组织专业力量,整理和恢复曾经在文献中出现的民俗活动,然后努力探寻其生存途径,比如,融入川北民俗旅游之中,让游客参与到民俗活动之中;其次,要重点保护继承着民间艺术的老艺人,并着力培养民间艺术的新继承人。遴选继承人时一定要本着其对某项民间艺术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愿意投身到继承该民间艺术的工作中来的原则。同时还要动员有着高超艺术造诣的民间艺人收徒传艺,并期望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给予照顾,经济上适当补助,精神上予以慰藉,使优秀的民间艺术和绝活如同接力棒一样能代代相传。

总之,民俗文化都是经过历史长河所流传下来的文化,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这些文化正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而民俗音乐又是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从事音乐教育和研究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创造条件来积极保护、推广及传承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明.嘉陵江流域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2]毛建华,杨燕.中国民俗知识-四川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李嵬(1981—),男,漢族,湖北宜昌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现为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

作者:李嵬

上一篇:南水北调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人才培养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