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美食旅游论文

2022-04-15

摘要:本文旨在探究城市美食旅游发展的核心环节与关键因素。以泉州为例,进行游客感知视角下美食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使用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美食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并不在于美食本身,而在于以便利度、文化展示、美誉度和知名度为代表的非传统的美食旅游资源。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发展美食旅游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展美食旅游论文 篇1:

关于海南省美食旅游发展的研究

摘要:美食旅游是以地区美食为基础,以审美和享受为最终目标的高层次旅游行为。本文基于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简要概括海南省美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希望为海南美食旅游发展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食旅游;品牌效应;生态产品

引言:据数据表示,2019年海南省旅游业占我国旅游人气排名前五,接待国内外游客7627.3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50.16亿元,11月海南国际旅游美食博览会成功举办,会上对海南美食旅游业进行深入探討,深入海南美食文化的交流与分享,促进海南美食旅游的发展。

一、海南省美食旅游发展资源优势分析

海南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四面环海,海域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素有生态大省之称,海南的饮食文化依靠海南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得以发展。

海南省海鲜和野菜一年四季皆可开发应用,热带作物和水果及其丰富且种类繁多四季飘香;森林覆盖率达51.5%,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独特的茶文化和药业种植对海南美食旅游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海南民族节日种类众多,如苗族三月三、府城换花节等,由于民族间的差异性,其民族传统美食也有独特性,对海南美食旅游的发展提供动力;海南地区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交通极为发达,开通了国际、国内定期航线156条和多条包机航线,与铁路、高速公路、水运形成了巨大的运输网络,为海南旅游发展提供便捷。

二、海南省美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美食旅游规划局限于美食方面

旅游由“食、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组成,其中美食旅游并不单纯指“食”这一要素。美食旅游是基于“食”这一基本要素对其他五个要素进行体验交流的旅游行为,海南目前的美食旅游单纯依靠游客对美食的食用,并未上升到对烹饪文化的学习交流上,与美食旅游理念相悖,对海南旅游文化输出和长久发展有着不良影响。

(二)“乡村旅游”项目规划混乱

海南民族多元化较强,美食在乡村旅游项目被广泛应用,这为海南美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途径。然而海南乡村旅游的规划十分混乱,经营者未根据海南特有乡村文化出发,追求其他地区的乡村旅游模式,在海南地区大兴土木,破坏了海南乡村原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对美食旅游的发展及其不利。

(三)美食旅游项目缺乏品牌意识

海南特色美食丰富多样,但并未形成绿色美食品牌,区域内餐饮企业经营内容、经营模式趋同,忽视了海南地域特色文化的注入。对追求美食旅游的游客而言,并未达到其对饮食文化交流和欣赏的目标,大大降低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对海南美食旅游口碑造成不良影响[1]。

三、关于海南省美食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旅游六要素互动开发模式

政府相关部门和旅游企业应正确理解美食旅游的理念,统一协调海南美食旅游发展优势,使海南美食旅游紧扣“生态旅游、文明旅游、健康旅游、文化旅游”主题。海南野菜资源丰富,人们常见的野菜品类诸如马齿苋、车前草、蒲公英等均被广泛开发利用,因此相关企业可推出海南生态旅游特色食品,从而有效吸引游客。

海南美食旅游的发展可借助海南特色性美食丰富这一优势完善海南特色菜系。相关产业应深度挖掘海南原有菜品特色,将菜品做细做精。传统海南菜与粤菜的烹饪特点及其相似,因此相关企业应大力研究海南菜品的选材、烹饪手法等,加强菜系艺术感和菜品文化的融合,在味觉和视觉上满足游客文化和审美的需求。

(二)综合资源合理规划“乡村旅游”

海南“乡村旅游”项目应综合其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应深入海南乡村特色、民族文化打造出海南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利用民族节日和民族美食,为乡村旅游提供文化基础,比如黎苗族作为海南岛最早的民族,多居于五指山地区,以琼州海峡作为天然屏障,传统美食保存较为完整,可基于黎苗族的特色古韵做乡村旅游建设,同时为海南美食旅游提供重要发展途径。

(三)打造绿色旅游品牌,提升服务质量

相关企业应树立品牌意识,利用海南“生态大省”的独特优势,积极打造绿色餐饮品牌,形成品牌示范效应,并积极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吸引国内外美食大咖前来交流品鉴达到品牌宣传的目的。另外积极利用政府媒体和社会媒体提升大众宣传力度,全方位展示海南美食旅游的特色和文化氛围[2]。

结论:综上所述,美食旅游发展对海南旅游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企业应强化规划力度、改善服务质量、改变宣传方式并变粗放管理为科学管理,积极利用政府扶持政策,加强人才培养和利用。

参考文献:

[1]   胡雨凯.精品化建设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优化研究[J].现代商业,2019(34):86-88.

[2]   李一君,雷石标.海南旅游业危机管理理念和能力建设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10):89-90.

作者:黎思杏

发展美食旅游论文 篇2:

基于游客视角的城市美食旅游发展因素探究

摘 要:本文旨在探究城市美食旅游发展的核心环节与关键因素。以泉州为例,进行游客感知视角下美食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使用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美食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并不在于美食本身,而在于以便利度、文化展示、美誉度和知名度为代表的非传统的美食旅游资源。因此,制定美食旅游发展策略时应当跳出仅专注美食本身而忽略其他因素的误区,注重其他更为核心的因素。

关键词:美食旅游发展 游客视角 因子分析 影响因素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居民消费需求的层次不断提升,现代旅游活动开始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美食旅游作为一种典型的休闲度假旅游模式,具有日益广泛的发展前景。纵观国内,许多城市虽然有一流的美食旅游资源并投入大量资源建设美食旅游,但其效果却相对有限。杨勇提出丰裕的美食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业发展之间有时会呈反向相关关系[1]。这使人产生疑问:城市美食旅游发展的核心环节与关键因素是什么?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调研。

1 文献综述与因素归纳

关于美食旅游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外学者关注较早,研究成果呈现系统化和个性化特征。Long认为美食旅游探索性地参与到非自己所属文化的饮食文化之中[2],Boniface强调了独特的饮食文化能够增加旅游地区分度这一文化性质。Oliver和Swan提出了花费收获模型,表明旅游的满意程度与所得价值减付出成本的差值呈正相关。Smith S,Costello C和Muenchen R A提出美食旅游活动的拉动动机,说明美食产品、环境、服务等是推动消费者进行美食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国内对于美食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一些学者探求美食文化与旅游的协同发展,介绍性成果偏多,缺乏可操作性。管婧婧指出旅游美食需求主要表现为文化特色、食品安全、顾客参与度、环境等因素。刘瑞新强调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尚雯雯提出高满意度常引发正面口碑、推荐意识和重复购买行为,进一步说明美誉与知名度的重要作用[2]。

综上,对于影响美食旅游的因素探究,本文根据文献研究,选取泉州为样本,通过美食旅游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调研成果提炼出以下四个影响因素,并通过对十个子项目进行数据分析,探究其对美食旅游发展的影响程度。

2 研究区域、调查方法和数据来源

2.1 研究对象说明

本文研究对象的典型——拥有一流的美食旅游资源,却没有发展出一流的美食旅游。因此,本文选择以泉州作为调研区域,探究影响美食旅游的重要因素。线下问卷于泉州开元寺、府文庙、五店市等游客聚集的景区及其附近地区发放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4份,有效率89.7%;线上问卷发放215份,回收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86.5%。

2.2 问卷调研分析

2.2.1 样本特征描述

样本特征基本符合要求。女性和男性受访者分别占比44.2%、55.8%,性别分布比例合理。来泉州的主要动机为“观光休闲”、“美食尝鲜”、“走亲访友”、“宗教活动”的受访者即游客所占比例达到89.7%。以下样本特征与泉州游客结构相符。从样本年龄上看,16~25岁的游客比重最大(50.6%),多为大学生或刚工作的年轻人结伴旅游;26~35岁的占16.4%。从受教育水平上看,大学本科学历的游客最多,占55.6%。从职业来看,学生和政府机关以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多数,比例为51.8%。个人月支出在3000元及以下的游客最多(42.4%)。

2.2.2 游客对泉州美食旅游的消费认知与体验描述

(1)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经营者比较倾向于选择美食旅游。在不同职业的受访者对美食旅游的偏好调查中发现,39.2%的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4.7%的个体经营者会经常进行美食旅游,其次是企业工作人员(28.3%)、学生(22.4%)。(2)多数游客对泉州的景点和美食有一定的了解。大多数游客知道泉州的人文旅游景点(82.6%)、地方特色美食(69.2%)、自然人文景区(68.8%)、老街古巷古镇(61.4%),因此泉州的美食也可以依托人文旅游景点、自然人文景区、老街古巷古镇开发。(3)泉州美食有若干种代表食物。说起泉州,大多数游客会想起面线糊(64.8%)、土笋冻(60.0%)、洪濑鸡爪(55.0%)、肉粽(54.2%)、四果汤(51.4%),说明在游客的认知中,这几种食物能代表泉州美食。

综合上述分析,泉州的美食旅游資源被游客广泛认可,这也说明泉州属于“美食旅游资源一流”的城市。

2.3 影响泉州美食旅游发展的因子分析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观察访谈,拟定影响泉州美食旅游发展的10个因素,详见表1。KMO和Bartlett的检验结果中KMO值为0.833,大于0.6;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原假设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标准差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总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前三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总和占总贡献率的64.974%,故提取前三个因子作为主因子。根据归类的项目分别将因子1、因子2、因子3定义为便利度与文化展示、产品与服务、美誉与知名度。根据方差贡献率,3个影响因素因子的重要程度排序依次是便利度与文化展示(28.097%)、美誉与知名度(21.120%)、产品与服务(15.730%)。

3 结论与建议

综合相关文献资料,许多学者也认为我国旅游业已经开始改变原来“仅仅依赖旅游资源”的阶段,初显“旅游资源和非旅游资源并重”的局面,呈现多元化和“脱物化”发展倾向[1]。可见,泉州要开发美食旅游,也应当跳出仅专注美食本身而忽略其他因素的误区。因此提出以下策略和建议。(1)文化先行,美食与城市文化形象的融合,充实和丰富城市的旅游形象。一方面,深入挖掘美食的文化内涵,着重美食文化的展现,将美食文化内涵体现在餐饮商家经营和游客餐饮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另一方面,推动美食与人文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美食与城市文化形象融合,在加深游客美食旅游体验的同时,也充实和丰富了城市的旅游形象。(2)提高口碑和知名度,全方位加强美食旅游品牌构建与形象传播。国内美食旅游的产品同质化日趋明显,品牌和形象竞争显得尤为重要。商家企业应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渠道,树立良好的品牌与形象。如通过评选、游记积分、美食文化节等活动,鼓励大众参与到美食旅游的话题讨论中,提升美食旅游的口碑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杨勇.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关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7).

[2] Long,L.Lexington and Kentucky: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J].Culinary tourism,2004.

[3] 尚雯雯.美食旅游动机视角下餐饮老字号游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5.

作者:魏红 俞冰琳 沈佳杭 朱轶

发展美食旅游论文 篇3:

芜湖美食旅游发展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旅游者对美食旅游提出“吃出特色、吃出品味、吃出文化”的新诉求,芜湖美食旅游发展虽已初步形成了美食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但在开发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通过调查芜湖美食旅游的开发现状,分析芜湖美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从美食街的布局、美食与文化及美景的融合、美食产品宣传、美食旅游线路设计、食品安全五方面提出了开发对策。

关键词:美食旅游;美食文化;发展现状;开发对策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逐渐成为一种休闲活动、丰富生活的象征,它已不再只是单纯的满足人们“吃饱”的生理需求,“吃出特色、吃出品味、吃出文化”成为人们对旅游餐饮的新诉求。美食旅游随之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品应运而生。美食旅游是指以享受特色美食,体验独特美食文化为目的,到异地寻求审美和愉快经历的旅游活动。美食旅游者希望可以通过品尝当地人的食品来更好地体验当地文化,体味当地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从而使自己得到真实的旅游体验。

芜湖地处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南部,青弋江与长江汇合处,古称“鸠兹”,为“吴头楚尾”之地,是我国江南重要的水乡之地。芜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成就了芜湖美食。近年来,芜湖市美食旅游市场呈现出繁荣景象。虽然,人们逐渐意识到美食旅游在城市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也对芜湖现有的美食资源进行了开发,但是对于芜湖市美食旅游开发的研究非常少,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芜湖美食资源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一、芜湖美食旅游开发的现状

(一)基础设施

芜湖市作为安徽省第二大城市,安徽省三大旅游中心城市之一,其基础旅游设施是相对比较完善的。据《芜湖统计年鉴(2015)》显示,截止2014年年底,芜湖市共计有65家旅行社,其中国际旅行社3家,国内旅行社62家。旅游星级宾馆共计32家,房间数共计3895间,床位数共计6303张。2015年在杨家门气爆事件后,芜湖市对全市的小吃摊位、小吃街进行了整改和重新的规划。除原有的餐饮店比较集中的凤凰美食街外,现又新增了星隆国际小吃街、汇金广场小吃街、张家山小吃街、花园巷小吃街。

(二)客源市场现状

目前芜湖市的客源市场主要由本地居民、外地来芜湖游客、外国来芜湖游客三部分组成。

1. 本地居民。近几年,芜湖经济快速发展。根据图1,可以清楚发现芜湖市人均GDP除2011年有小幅下降,其他年份均呈上升趋势,芜湖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逐年增加的,且均处于安徽前列,具备一定外出就餐的经济基础,所以,可以推断芜湖市本市居民的市内旅游对于芜湖本地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外地来芜游客。根据表1,可以清楚发现,近几年,来芜的国内游客人数及国内旅游收入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的,来芜国内旅游人均餐饮花费虽在2012年、2013年有所下降,但其后仍呈上升趋势。

3. 外国来芜游客。根据图2,可以清楚发现,近几年,来芜的国际游客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将同样有力的推进芜湖餐饮业的发展。

(三)芜湖现有的美食资源

芜湖菜,俗称鸠江帮,属安徽菜系中的沿江风味。沿江风味以烹调河鲜、家禽见长,讲究刀工,注意形色,善于用糖调味,擅长红烧、清蒸和烟熏技艺,其菜肴具有酥嫩、鲜醇、清爽、浓香的特色。芜湖作为“鱼米之乡”,历史悠久,古来有“米市”之称,芜湖美食长期与之齐名,成为传统徽菜的代表,清朝徽商的兴盛更促进了其的发展,是清朝江南官宦人家青睐的菜系。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芜湖就已有一些餐馆享有盛名,如“同庆楼”、“耿福兴”、“醉春”、“一品轩”等。盛产于芜湖段江面的时鱼、刀鱼、螃蟹——“芜湖三鲜”也极负盛名,芜湖美食资源丰富,既有鸠帮菜肴,也有风味小吃,具体如表2所示。

(四)芜湖美食资源旅游开发模式

近年来,芜湖市政府及各界人士对芜湖丰富的美食旅游资源也进行了积极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2015年“芜湖杨家巷气爆事件”后,芜湖市政府对全市的小吃摊位、小吃街进行了整改和重新的规划,使芜湖美食旅游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目前,芜湖市的美食资源开发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 美食街模式

芜湖除了有本地美食,还汇集了中国其他地方的美食,西方美食的融入也随处可见。中西美食的汇集、各类餐馆的林立,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美食街,如凤凰美食街、小圆门、福禄商城、双桐巷、杨家巷等,但部分街道因缺乏规划,存在安全隐患,所以进行了整改和重新规划,使部分美食街进行了重组。现芜湖最著名五处美食街的地理位置及其特色具体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清晰地得出以下几点:(1)地理位置。芜湖市的五条美食街均位于镜湖区内,且大多都位于镜湖区的中心地带。(2)发展状况。这五条美食街中除了凤凰美食街外都是在“杨家巷气爆事件”后整改、规划新兴的美食场所。商场、超市、KTV的融入,使美食已不再是美食场所中的唯一主角。(3)特色。凤凰美食街餐馆的密集度很高,除了有芜湖百年老店耿福兴、四季春外,还汇集了全国其他菜系的特色饭店,烹饪风格形成于市井小巷的土菜餐馆在这里也可以找到。星隆国际小吃街几乎汇集了芜湖所有的特色小吃,是品尝芜湖特色小吃的绝佳去处。汇金广场除了有芜湖特色小吃,还有西方美食,中西合璧,独具特色。张家山小吃街的建筑是清一色的徽派建筑,古色古香,让人置身其中,流连忘返。花园巷小吃街紧邻芜湖中山路步行街,在这里逛街购物、尝美食两不误。

2. 美食节模式

芜湖凤凰美食节是芜湖主要的美食节品牌,它的特色在于宣传美食文化,整合旅游资源,以塑造“芜湖-皖江美食之都”形象为重点,以独具特色的江鲜美食和芜湖地方小吃为优势,吸引合肥、南京及皖南周边2小时经济圈消费者参与,进而达到宣传芜湖的目标。凤凰美食节自2002年开始每年都会举办,时间大多在10月中旬,现已成为芜湖的一项品牌文化活动,它每年所吸引消费者除了本地的居民还有周边城市的旅游者,可以说凤凰美食节将芜湖的美食旅游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除此之外,芜湖在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举办了台湾美食节,台湾云林县地方传承技艺小吃协会带来的百余种美食,让芜湖市民和游客零距离尽享台湾美食文化。于此同时,也将芜湖的美食文化与台湾美食文化进行了交流,这对芜湖美食旅游的发展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3. 美食节目模式

2014年,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掀起热潮的央视美食纪录片《一城一味》、《舌尖上的中国2》都对芜湖的美食进行了拍摄宣传。《舌尖上的中国2》拍摄的是芜湖百年老店耿福兴的虾子面,《一城一味》不仅展示了腰子饼、梅花糕、藕稀饭、红皮烤鸭这类有代表性的传统芜湖民间美食,还表现了芜湖的百姓家常菜“螺狮鱼”和“千里飘香”在做工上的精细讲究。这两个有影响力的美食节目,无疑对宣传芜湖美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让更多人了解芜湖美食提供了平台。

二、芜湖美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美食街类型的多样性缺乏

芜湖的5条美食街中有四条街是以小吃为主推美食,只有凤凰美食街是以推荐菜肴为主,这造成游客想品尝芜湖菜,想去芜湖有特色的餐馆就餐,仅有凤凰美食街这一项选择,难免显得单一。现有的美食街都略显传统,缺乏符合现在年轻人所追求的休闲、时尚的美食街区,对年轻人的旅游吸引力略低。

(二)美食街的分布过于集中

从表3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芜湖著名的5条美食街均位于镜湖区,且大部分还地处镜湖区的中心地带,而芜湖的其他行政区内及热门旅游景点周边竟没有一条知名的美食街。这使来芜湖旅游的旅游者在旅游中很难实现美景和美食共享,在总体开发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芜湖菜的口味难合众口

芜湖菜是受徽菜和淮扬菜影响而形成的菜系,善于用糖调味,擅长红烧、清蒸和烟熏技艺,菜肴口味偏甜、重调味、浓油赤酱。因口味的差异,很多来自于珠三角以及北方的旅游者难免会不能适应这些强烈的地方菜特色。同样一道菜,可能长三角旅游者觉得味道极佳,但是其他地方的游客却很难适应。基于以上原因,南北口味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芜湖菜在全国范围的知名度。

(四)美食与旅游的融合度低

芜湖虽然有丰富的美食资源,但美食资源与旅游活动的结合情况确是差强人意的。纵观芜湖各大小旅行社,不仅没有一家专营美食旅游项目的旅行社,而且连美食旅游专项线路的设计也很少。在一般来芜湖旅游的旅游行程中,很少有参观体验美食街的项目,游客也鲜有机会品尝到丰富、正宗的芜湖美食。由此可见,目前芜湖美食与旅游的融合度低,缺乏系统和宏观的统筹。

(五)餐饮安全的隐患仍存在

近年来,芜湖虽提升了对芜湖饮食安全的关注度,加强了监管,但是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特别是老街道、老居民区内的小摊点。2015年杨家巷的气爆事件无疑是对芜湖的餐饮安全敲了一记警钟。

三、芜湖美食旅游的开发对策

(一)合理兴建有特色的美食街

芜湖平民化的传统小吃聚集地较多,中高档餐饮场所则较分散,且缺乏可以吸引年轻人时尚消费的新地标。兴建中高档餐饮场所汇集的美食街及满足年轻人时尚消费的美食街,比如精致漂亮的茶餐厅、西式美食、咖啡厅、甜点屋荟萃的美食一条街,这样不仅提高芜湖美食街类型的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还使美食旅游参与者的范围更广,影响更大,同时也可以使旅行社在美食旅游线路的开发上可以更灵活。

(二)注重美食与街区、景区的融合

随着美食旅游的日益发展,对于美食与街区、景区的融合要求也越来越高。注重美食与街区的融合,将为居民带来新的休闲游憩场所,刺激居民美食消费。近几年,随着芜湖的经济发展和新的行政区划分,居民的生活区不仅仅聚集在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也已发展成新的居民聚集地。所以在除镜湖区以外的行政区建设美食街变得切实可行。可以把芜湖老字号的美食店与著名旅游景点联系起来,在景区内或周边设分店,形成知名的旅游美食一条街,让游客在品尝芜湖特色菜式、体会芜湖美食文化的同时,也能欣赏到芜湖的美景。这样既丰富了芜湖美食旅游的内容,也满足了游客美食和美景共赏的旅游需求,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同时也促使旅游景区开发变得更加完善。

(三)注重美食宣传的针对性

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域口味不尽相同,所以,面对不同游客群体,有针对性的宣传芜湖美食显得十分重要。比如说针对芜湖周边城市的游客,因口味相近,可以宣传芜湖的各类招牌美食及异域餐饮。针对口味较为清淡的广东游客则可以推荐品尝芜湖的蟹黄虾盅、蟹黄汤包等偏清爽的菜肴以及芜湖精致的点心小吃。针对不喜甜食的北方游客,八大锤,毛峰熏鲥鱼、白油板鸭、荠菜丸子、千张蒸咸肉等口味偏重的菜肴则能成为很好的推荐。针对顾客群的不同需求进行宣传,满足不同地域游客的口味需求,对于芜湖美食旅游的发展可以起到强有力推动作用。

(四)科学设计特色的美食旅游线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游客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所以,根据芜湖美食资源的分布情况,结合来芜游客的不同消费需求,开发设计类型档次多样、风格迥异的美食旅游线路变得切实可行。如围绕芜湖的美食起源、历史故事开发美食线路,还可让游客参与美食的烹饪制作;结合芜湖“鱼米之乡”湖泊资源丰富,盛产江鲜的特点,开发“江鲜美食旅游”,该路线主要以品尝芜湖特色江鲜(如“芜湖三鲜”,即盛产于芜湖段江面的刀鱼、时鱼、螃蟹)为主,以游览芜湖山水自然景观、人文风光为辅。

(五)严格加强对餐饮安全及价格的监控

安全问题必须放在重中之重。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餐饮安全问题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建立合理可行的规范进行调控。同时,也要加强对餐饮价格的监管,保证价格的合理性,杜绝不正当竞争,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雪莲,吴忠军,钟扬.美食旅游市场需求分析——以桂林世界美食博览园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05).

[2]MacDonald H, Deneault M.National tourism &cuisine forum:”Recipes for success”[M].Ottawa:Canadian Tourism Commission,2007.

[3]朱桃杏.芜湖市美食旅游产品开发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02).

[4]张丽,孙小帅.淮安美食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4 (12).

[5]张雅玮.上海市美食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J].旅游研究,2012(03).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作者:季雅洁

上一篇:女性物业管理论文下一篇:传统礼仪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