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旅游论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俗文化旅游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由于过于关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内核的丧失;伪民俗大量涌现,破坏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和谐性;促使旅游地民俗文化出现与外来文化快速趋同的趋势,使民俗文化的特色日渐消失。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与民俗旅游有关的各方的共同努力。

第一篇:民俗文化旅游论文

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 加快文化旅游基地建设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国各地千帆劲发,竞相加快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乌兰察布市市委、政府紧跟时代潮流,深度谋划布局、千方百计推动旅游产业提档次、上水平,并取得了良好开局。“十二五”期間,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发展格局,并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但从整体看,乌兰察布旅游项目分散,各项目之间缺乏有效整合。因此,加强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基地建设,推进重点景区景点高水平、大规模、全要素整装式开发,提升旅游业档次,建设集聚效应的文化旅游项目,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升级换代显得尤为必要。这也成为深入贯彻落实乌兰察布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抓手。乌兰察布市旅游集团开发建设的霸王河亲水度假区、茶驼古街商业区、六旗部落主题公园就成为大手笔进行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新突破。

霸王河亲水度假区 景区位于乌兰察布市东南部,地处美丽的霸王河畔,总投资为 100408.00 万元,规划总面积约 1334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 200100 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有:鹿出没温泉酒店、察哈尔部落民俗度假区、集宁霸王河养老公寓、木三角家庭度假区。

鹿出没温泉酒店占地面积约 20 亩,建筑面积 20100 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温泉池、餐厅、宴会厅、客房、室外花园。酒店建筑为木质结构,具有安全环保、美观衬景、耐腐防寒等诸多好处,是集建筑优势、自然优势、健康优势于一体的温泉酒店。

察哈尔部落民俗度假区地面积约 20亩,建筑面积 10000 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为蒙古包群。特设蒙古民族风情的骑马等娱乐项目,备有蒙古族风味的烤全羊、手把羊肉、全羊宴、各种炒菜等菜肴,到了晚上点上篝火,游客们可以亲身体会蒙古族同胞载歌载舞的生活情境。

集宁霸王河养老公寓拟建占地面积约 100 亩,建筑面积 110000 平方米,主要包括医疗保健、活动中心、启蒙教育和老年大学。

木三角家庭度假区占地面积约 60 亩,建筑面积 60000 平方米。度假区旨在给每一个家庭提供多样风格特色的住房选择,感受安全、舒适、和谐、神秘的氛围。度假区四周绿树环绕,风景优美,宛如居住在童话世界中,让人流连忘返。

茶驼古街商业区项目 项目区位于乌兰察布文化旅游产业园美丽的霸王河畔,总投资为 67072.70 万元,规划总面积约 15914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为 105400 平方米。主要包括“蒙古塞外文化区”“中亚文化区”“俄罗斯文化区”“东西欧特色酒店群”及“集宁要塞”五部分。

茶驼古街商业区将与历史、文化、经济、旅游、商贸等特色和优势紧密结合,各景点设置、建筑风格、服务设施等,都尽量突出建筑区域主题特色,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每个区域将以各地区典型的建筑为标志,经营各地特色餐饮、特色商品,上演各地的音乐、歌舞。每个区域将有流水环绕,小桥相连。入夜这里将是集宁最时尚迷人的地方。世界各国的音乐美味飘荡在夜空,曼妙的舞姿灯影倒映在水中。茶驼古街将与北京后海、威尼斯水城一样,让美食音乐舞蹈织出如梦如幻的集宁之夜,让游客流连忘返。

六旗部落主题公园 六旗部落主题公园选址于乌兰察布市东南部,美丽的霸王河 畔。总占地面积 466 亩,总建筑面积为 395700平方米,建设投资为 150000 万元。主要内容为:草原乌兰察布之轴(历史文化展示区)、远古乌兰察布(娱乐区)、英雄乌兰察布(军事体验区)三部分。项目园区植根于乌兰察布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壮美的草原风光,是一个集旅游观光、度假、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将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主题娱乐场所。

草原乌兰察布之轴。整个园区的核心区域,集中展示乌兰察布的蒙元文化和鲜卑文化。街区内设六旗部落景观、成吉思汗行宫、鲜卑豺山宫等建筑及察哈尔火山喷发等景观。在重大节庆时可承办大型祭祀活动,平常各建筑内将有六旗部落风俗展示、北元乐舞及舞台剧《拓跋珪传奇》

远古乌兰察布,为园区娱乐区,以乌兰察布远古风貌为主题内含活化巨兽园、室内远古植物园、萨满天祭等,还将设有儿童游艺集群、转杯、双层旋转木马、飞椅等大型游乐设施以及儿童游艺设施,充分满足不同年龄层游客的游玩需求。

英勇乌兰察布 ,为军事体验区,取材于 70 年前的集宁战役,建设有真人 CS 军事拓展营、儿童军事体验区等,还将有英雄谷、金盆老金矿区等游乐设施。让游客充分体验乌兰察布的铁血军事文化,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六旗部落主题公园以草原文化为灵魂,通过各种体验方式,游客能亲身感受到多彩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地方文化,感受到乌兰察布的悠久历史。

随着项目工程建设的实施,将极大改善乌兰察布市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商业设施进入项目周边地块的开发建设,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成为推动乌兰察布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项目建成后,对于加快乌兰察布市早日实现“国际更具知名度、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态旅游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完善乌兰察布市国际化旅游城市功能的整体构想和促进项目周边地区环境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将充分展示历史文化名城——乌兰察布市的风土人情和迷人风采,不但能够提升乌兰察布的城市形象,更为这个城市注入活力与生命力。

第二篇:论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与防治

摘要: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由于过于关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内核的丧失;伪民俗大量涌现,破坏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和谐性;促使旅游地民俗文化出现与外来文化快速趋同的趋势,使民俗文化的特色日渐消失。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与民俗旅游有关的各方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民俗旅游;民俗文化;“污染”与防治

作者:闫喜琴

第三篇:基于民俗旅游特性角度的江西民俗旅游开发探讨

[提要] 民俗旅游有其自有特性,了解基特性对民俗旅游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江西民俗旅游开发要在对民俗旅游特性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江西民俗文化的特点制定策略,以推动江西民俗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 民俗旅游;特性;开发策略

[作者简介]李勇(1976—),男,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旅游英语。(江西南昌330038)

民俗旅游是以民俗文化景观为观赏对象,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民俗旅游不同于自然风光游、名胜古迹游等旅游形式,有着其自身的独有特性,如地域性、文化性、参与性等,因此,民俗旅游开发策略的制定,需要建立在对民俗旅游特性的正确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

一、民俗旅游的特性

(一)民俗旅游的地域性

1.特性分析。地域性是民俗旅游的一个基本特性,地域性是指民俗旅游的地区差异性,它是由民俗的地区性所决定的。任何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地域民俗所创造的民俗环境、地域民俗气氛在任何其它地域中都无法创造出来的。

2.对民俗旅游开发的指导意义。正是由于民俗的这种独特性,才使得民俗旅游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民俗的地域特征决定了民俗旅游必须发挥民俗的地方特色,以地域内特有的民俗风情来吸引旅游者。民俗旅游一定要有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才能体现文化特色,才能保持原始乡土气息。

(二)民俗旅游的文化性

1.特性分析。文化性是由民俗的文化性和旅游的文化性决定的。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异质性对旅游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使民俗旅游发展成为可能。同时,民俗是以人的具体活动为载体的一种文化形式,所以决定了民俗文化是一种鲜活的、动态的文化,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它可能能够一直传承下去,也可能会中断消亡,这也决定了民俗旅游的开发应该是以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为伴随目标,使得民俗文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活力,民俗旅游也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2、对民俗旅游开发的指导意义。民俗旅游的文化性决定了民俗旅游不等同于简单的自然风光游、名胜古迹游,而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有鲜明的、突出的文化特性,民俗旅游的开发也要展示健康、真实、积极的民俗风情,彰显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民俗旅游开发要做到:(1)突出亮点,保证具有魅力的民俗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2)保证真实,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编造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要做到原汁原味;(3)同时,还要正确辨证地看待民俗文化,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发掘民俗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内容,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避免过于庸俗、商业化的开发;(4)以保护民俗文化为第一原则,避免过度和破坏性的开发。

(三)民俗旅游的参与性

1.特性分析。民俗旅游的参与性指的就是旅游者在民俗旅游活动中的经历和体验。旅游者对各种民俗事象不但要观赏、了解、领略,而且要亲自加入到目标人群的生活之中,真实地感受“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民俗旅游活动使游客通过亲身参与、体验,成为特定民俗生活环境中的一员。

2.对民俗旅游开发的指导意义。民俗旅游的参与性对民俗旅游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民俗旅游活动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游客的参与和体验,这些参与和体验表现在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每个环节中。民俗旅游活动应该是互动的,是双向的,游客不仅仅是台下观看的观众,而且还应该是舞台上的演员。只能观看,不能体验参与的民俗旅游活动,其对游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都会大打折扣。

二、江西民俗旅游的开发

(一)江西民俗文化的特点

江西民俗属于长江流域民俗文化圈,兼容了吴越文化、湘楚文化以及周围地区的民俗文化。同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还逐渐产生出一种与当地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比较典型的有南丰傩舞、景德镇瓷文化、赣南客家风情、鄱阳湖的渔业风俗、古越人的断发纹身、悬棺葬、图腾崇拜风俗、畲族社会中盘瓠神话传说以及与此相联带的盘瓠的图腾礼仪、图腾标志、图腾禁忌等。江西民俗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和独特化并举的特点。

(二)江西民俗旅游的开发策略

1.从民俗旅游的地域性角度出发,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提升竞争力。特色是民俗旅游感召力的基础,是其生命力的灵魂。民俗旅游的地域特色越鲜明,其竞争力越强,开发越成功。而失去了地域特色的民俗旅游开发,则在竞争力上就大打折扣。由于民族文化也具有地域性的色彩,所以民族众多、民族聚居区多的地区在民俗旅游的开发上,因其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而彰显独特的地域特性,具有天然的优势。相比之下,在一些民族构成简单的地区,民俗旅游开发的地域特色,显得不是特别鲜明,增加了开发难度。

江西的民族构成相对简单,江西构成乡、村级群居规模的少数民族只有畲族,因此一些景点在景区打出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招牌,开展民俗旅游,这些民俗旅游项目,脱离了民俗文化产生的社会、历史、人文背景,只是对外地外域民俗的简单展示,其吸引力、竞争力都无法与民俗形成地的民俗旅游产品相比,缺乏深层次的内涵,难以可持续发展。应该看到的是,民俗文化不等同于民族文化,它是民众的生活的统称。民俗旅游的开发也就不仅仅是民族风情旅游的开发,而是一个特定文化区域的民风民情的旅游开发。江西民俗文化有着其鲜明的地域性,以歌舞为例,江西省的傩舞、采茶戏、畲族马灯舞、进贤的泼蛇舞、永新盾牌舞、抚州的手摇狮、兴国山歌等都展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同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余江木雕、井冈山竹雕、宜春脱胎瓷器、新余夏绣等民间工艺品,也都具有很高的旅游商品开发价值。

因此,江西民俗旅游开发要正确掌握本地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及周边旅游环境,对资源状况充分调研,找准定位,确定开发方向,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现出来。应树立独特性意识,最大可能的突出江西民俗的独特的地域性特色。民俗旅游活动、民俗旅游商品的开发都应该体现出江西民俗文化的鲜明地方特色。

2.从民俗旅游的文化性角度出发,挖掘精品,提升品位,形成品牌号召力。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民俗文化的构成又是综合的,多元的,不少民俗文化中都有消极、庸俗的成分,民俗旅游资源也是分散的,甚至是隐蔽的,因此,开发中应该提炼出民俗文化中积极向上、健康、真实的成分,提升品位,同时突出特色,努力挖掘“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精品民俗,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建设,加大宣传,打造出能代表当地民俗文化的品牌,形成品牌号召力,推动民俗旅游的发展。

江西旅游“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品牌深入人心,但相对于江西重点发展的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江西的民俗旅游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代表性和号召力的品牌。江西的民俗旅游开发中,应该在如傩舞、采茶戏、山歌、瓷文化、特色客家民俗等代表江西民俗旅游形象的精品上面整合资源,合理开发,打造出江西民俗文化的品牌。上海世博江西馆表演的“赣风鄱韵”,近期举办的鄱阳湖生态文化节上展现大量江西民歌、民舞、民俗的大型歌舞“赣风”等,都是对江西民俗旅游的高品位、多角度的精品展示,对宣传江西民俗旅游,创建江西民俗旅游品牌都起了极大的作用,为江西民俗旅游品牌的打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优势,扩大影响,推出江西民俗旅游的精品品牌,对促进江西民俗旅游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从民俗旅游的参与性角度出发,动静结合开发,多元模式开发,增强吸引力。就民俗旅游而言,越来越多的游客已经不满足于参观观赏型、了解领略型的民俗旅游,而趋向于参与体验型的民俗旅游。所谓参与体验型,是指旅游者对各种民俗事象不但要观赏、了解、领略,而且要亲自加入到目标人群的生活之中,真实地感受“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正是民俗旅游的参与性在旅游活动中的体现。

在民俗旅游开发中,要动静结合开发:动态开发中的动态,不是指民俗的动态展示,而是指游客的动态观赏,即让游客不仅仅是以旁观者身份观赏,而是加入到目标人群的生活中,与当地民众一起,参与生产生活,以动态形式亲身体验当地民俗;同时,要多元模式开发:以民俗风情园、仿古街、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等模式,创造相对真实的民俗文化产生的地域、人文环境,使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江西民俗文化的深厚内涵,增强江西民俗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在开发中,同时结合江西的地方特色。江西是农业大省,其农耕、渔业民俗,是江西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渔业旅游,是江西民俗旅游主要的开发方向。除发展“农家乐”等大众化的农业旅游形式外,还可以在江西农耕民俗文化较为丰富的地域,规划农耕生态文化区,将自然的农耕文化生产生活情况展示出来,游客可以最贴近地了解、领略农耕文化,甚至可以亲身参与劳动,操作使用原本只用于静态展示的江西独特的地方性农耕工具如勺子碓、龙骨车等农具,亲身体验农、耕、渔、牧活动。

三、结语

民俗旅游的特性之间,并不是独立分割的,而是有机结合的整体,同时,民俗旅游和其他形式的旅游,也有着各种共性。因此,在民俗旅游的开发中,要将民俗旅游的各个特性综合考虑,也要考虑和其他旅游形式的开发有机结合。江西民俗旅游与江西重点发展的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共同开发,民俗风情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资源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也会产生良好的旅游效应,增强民俗旅游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余悦.中国文化与上海世博会[J].江西社会科学,2010,(8).[2]王海鹰.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4,(2).[3]吴晓山.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研究[J].特区经济,2010,(8).[4]丁武军,王健,付美容.江西傩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1).[5] 郁鑫鹏.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大型歌舞晚会《赣风》举行[N].江西日报,2010-11-30.

[责任编辑:上官涛]

作者:李勇

上一篇:课堂体育教学论文下一篇:旅游消费心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