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危机形象建设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传播是政府公共形象树立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发布信息、重归共识、价值塑造始终是政府对于公众传播的主线。本文主要着眼于新媒体时代的政府传播范式的转换,提出传播的态度要从单向灌输转向平等对话,在这样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公民精神以及新媒体手段的作用,从而为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奠定媒体基础。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政府危机形象建设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府危机形象建设管理论文 篇1:

试论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舆论形象的塑造

摘  要:良好的政府舆论形象是政府权威、公信力和执行力的重要保障。公共危机管理对政府舆论形象的塑造根据政府控制危机的能力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趋势。为保证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效塑造良好的形象,政府必须拥有并充分协调和发挥六大机制,即完善的法律体系机制、有效的预警机制、优秀的危机管理人员机制、明确的权责体系机制、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和良好的沟通传播机制。

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舆论形象

目前,我国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进一步加剧,各种公共危机不断浮现。政府作为公权掌握者和行使者,代表了社会最广泛的利益,其恰当处理公共危机的能力,与社会大众的利益休戚相关。良好的政府舆论形象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使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时显示出权威性和公信力,以确保相关政策的执行力。然而成功的政府舆论形象塑造并非易事,为此需要了解政府舆论形象塑造理论及在危机管理中政府舆论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以期发现应对之策。

一、政府舆论形象塑造理论

1.政府舆论形象

“政府舆论形象”的概念在我国目前并没有形成共识。彭伟步指出:“政府形象是指国家各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所引起公众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1]。胡宁生将其理解为:“政府通过自己的行为与活动,在公众中建立起来的有关政府实在的某种主观印象”[2]。张恩韶解释其为“政府形象塑造一般借助各种传播渠道和方式及全体公务人员实际工作表现,把形象目标直接呈现给大众。它是政府形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政府形象的关键因素”[3]。关于政府舆论形象的论述很多,但有两个要素不可或缺,一是政府自身的行为模式,二是社会对政府行为模式的认知及评价。故政府舆论形象是指:社会大众以政府行为模式为出发点,根据自身已有观念对政府行为模式做出价值判断,最终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对政府的认知总和。

2.政府舆论形象塑造理论

关于政府舆论形象塑造最常见的理论有两个:

(1)形象修复理论。形象修复理论源于美国,“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伯奈特把修辞学与传播学研究综合起来提出形象修复理论,并应用于電视政治传播中,他把电视政治中的辩护型语言解释为应用形象修复策略以应对攻击。形象修复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大战略即否认、逃避责任、减少侵犯性、修正行为和自觉承担责任等”[4]。其为政府身处公共危机之中,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只要政府对危机研判正确且策略运用得当,就会使自身形象得到改善。但此理论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后发机制,只有在政府舆论形象可能或者已经受到损伤时,才着手修复,在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中显得过于被动,主动性不足。

(2)传播沟通理论。传播沟通理论指政府通过媒体发布政府信息并了解大众诉求,强化与社会互通信息,增进互信,进而塑造自身形象。良好的传播沟通是政府在公共危机发生时与社会互动的最佳途径,首先可以向社会通报相关情况,其次可以倾听社会对于公共危机的看法,最后可以借此与社会合作来化解公共危机,为政府赢得负责、民主的舆论形象。该理论注重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的行为,尤其强调通过信息的合理披露与恰当沟通,获得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综上,形象修复理论强调危机后,政府形象修复,而传播沟通理论则关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的沟通,以便使自身形象不会贬损。可见,将两者综合起来,才会使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舆论形象塑造变得相对完整,再加上前期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政府舆论形象的塑造就应当存在于危机预警阶段、危机管理阶段、危机善后阶段的全程之中。

二、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舆论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值社会转型期,很多公共危机不曾遇到,客观上给政府管理危机提出了挑战。根据我国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中的行为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或问题对政府舆论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1.预警机制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健全

改革开放几十年,我国从农业社会迅速发展为工业社会。其发展历程较发达国家而言,缩短很多,这就使得政府缺乏危机处理经验;同时,社会高度复杂化,使得政府一时难以具有解决所有公共危机的能力,也就很难实现预警,进一步造成了预警机构不健全,相关专业人员匮乏,而对于已有的危机预案,因缺乏专业人员和多变的社会环境往往难以落实。这就导致在一些公共危机面前,政府反应迟缓,应对乏力。

公共危机发生时,法律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其成为预测政府、社会及群众行为的关键工具。法律为政府处理危机提供了合法性和强制力,为政府落实政策提供了保障。同时也要求政府的人员按照法律程序处理危机。而我国目前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法律建设十分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导致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缺乏统一行动规范,给政府舆论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2.责任主体不明,监督落实乏力

公共危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直接导致政府各个层级之间,各个部门之间权责不明、权责不一,对危机管理人员监督乏力。当危机出现时,经常出现推诿现象,导致事态不断扩大;权责不明、权责不一则导致公共危机处理中难以确定责任人;监督的不到位则使危机管理出现很多后遗症,例如,对自然灾害导致的公共危机,救灾款项监督不到位,使得腐败不断出现,让政府舆论形象再次受损。

3.政府内部机构沟通不畅,政府与社会机构沟通不足

政府内部机构沟通不畅主要体现在,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沟通不足,同一层级的政府部门沟通不顺。当公共危机发生时,政府对公共危机的认知和处理应该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但在公共危机发生之时,往往出现不同级别的政府、同一级别不同部门对同一事件的表态具有差异,甚至完全相反,使得消息混乱不堪;或者出现同一政府机构对同一事件前后说法矛盾,往往自食其言。这些不当行为极大地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

根据过去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政府在与社会沟通的时候,都一定程度上存在下列问题:政府不愿意主动发布危机信息,不愿意回应社会关注,甚至个别情况下将社会的关切视为对立行为,不愿进一步与社会交流以便形成共识,导致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紧张,使政府舆论形象趋向负面化。

三、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舆论形象塑造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结合上述政府舆论形象塑造理论及我国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时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确保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能够塑造良好的政府舆论形象:

1.建立健全预警机制,优化完善法律体系

我国虽然进入工业社会的时期不长,缺乏应对相关危机的经验积累,但可以根据现实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效经验,进而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公共危机处理机构和预警机制。同时,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专业人员的培养。一方面,培养特定领域公共危机管理的专家团队;另一方面,在政府部门人员入职教育中,加入公共危机管理相关课程,有意培养危机意识。

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起到了应对公共危机基本法的作用,其与在个别特定领域的立法构成了体系,如《反国家分裂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然而我们应对公共危机的法律体系还需改进,还不完善。为此,首先要优化现有法律之间的协调性;其次要在经常出现公共危机的领域加大专门立法力度,比如就网络群体事件进行专门立法。力争做到每一领域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都有法可依,进而增加政府管控危机的法律依据,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2.优化政府沟通机制,明晰政府主体责任

政府间有效的沟通是政府主体间保持一致性的关键,是政府各个层级、各个部门就同一问题取得共识的重要路径、也是保证政令畅通和强大执行力的前提条件。有效的政府间沟通在公共危机发生之时显得尤为重要,而政府有效的沟通是建立在政府主体责任明确,指挥——服从链明晰,权力责任一致的前提下的。为此就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政府继续推进简政放权,使得政府架构扁平化,便于信息流的畅通;第二,政府进一步无缝隙化,重视不同部门间权责划分的衔接,使得各个政府主体的权责明确化且无断裂;第三,严格政府内部监督,落实问责制度,在公共危机特殊时空条件下,监督问责机制应当是全程的、可行的,具体的、强有力的。

3.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强化舆论引导能力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并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为公民及时了解政府信息赋予了具体的法律权利,同时也为政府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规定了义务。在公共危机中,政府及时有效的公开信息具有巨大的正面效应:第一,能够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同时彰显政府透明性;第二,能够最大限度挤压不利的流言、谣言,减少社会恐慌;第三,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为社会力量有效参与危机处理提供了可靠的判断依据。

与此同时,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壮大,公共危机发生之时,除了政府的信息发布,还有大量的个人及社会组织在发布信息。这就要求政府强化舆论引导能力:加大宣传创新;广泛采用社会喜闻乐见的新媒介;注意引导社会媒介树立实事求是、大局观念、人文主义、是非明晰的信息发布原则,并完善相关的激励处罚机制。

四、总 结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舆论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整个危机管理过程。完善的法律体系,有效的预警机制,优秀的危机处理人员,严格的权责体系,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良好的沟通传播机制,都是塑造政府在危机管理中良好舆论形象不可或缺的要素。但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公共危机的有效处理对政府舆论形象的塑造不可忽视,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良好的政府舆论形象塑造,主要力度还要放在日常的政府行为模式塑造上,确保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舆论形象在非危机状态下便能在社会中得到确立,才能使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具有更大的权威和公信力以及执行力,才能确保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舆论形象塑造的成功。

參考文献:

[1] 彭伟步.信息时代政府形象传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3] 张恩韶.网络舆论危机下的当代政府形象塑造[D].复旦大学,2011.

[4] 任高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形象塑造研究[D].广州大学,2009.

[责任编辑:传馨]

作者:徐文强

政府危机形象建设管理论文 篇2:

新媒体语境下政府公共形象传播转型

摘 要:传播是政府公共形象树立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发布信息、重归共识、价值塑造始终是政府对于公众传播的主线。本文主要着眼于新媒体时代的政府传播范式的转换,提出传播的态度要从单向灌输转向平等对话,在这样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公民精神以及新媒体手段的作用,从而为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奠定媒体基础。

关键词:新媒体;政府形象传播;对话

当前,全球化与数字化给政府公众形象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可以看到国内各级政府在这方面显然有些捉襟见肘、手足失措,在某些情况下,公众对于政府的负面评价甚嚣尘上,甚至早已经淹没了政府自身的声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公共形象传播转型的意义显得越发重要。

一、政府公共形象传播的转型逻辑:聚焦公众生活与文化

伴随着中国社会和媒体环境的转型,中国的政府形象传播必然要从传统的硬梆梆的意象宣传中跳脱出来,放弃对自身业绩的自吹自擂,放低姿态,回归到与公民平等的互动与对话过程,在这个对话过程中,重新聚焦到对公众生活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解释能力上面。

城乡是生活的容器,里面装着的是人,政府的作用是让公众能够生活得更顺畅、更方便、更幸福,是去构建这样一种和谐的生态环境,这种生态环境具有高度的人文化,是活生生的现实,而不是单纯的由省市的新闻联播、机关刊物、墙体口号、宏大激扬的宣传片拼凑起来的生硬意象。政府形象传播最关键的要体现政府对于公众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树立正面的形象。而与此同时,政府形象传播要向多侧面多角度转型,必须回到公共生活,社区中遍布的小摊贩与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小广告一样,都是某座城市之所以成为它自身的细节与标志,政府在与公众对话的过程中,并不应该运用城管暴力去围追堵截,而更重要的是倾听公众对于这些生活细节的声音。这才是政府应该回归一种朴实的但却真挚的形象传播观念,而不是在地铁中张贴一张海报上面写着“人民城管爱人民”,画面中还有一位老奶奶配合城管摆拍的一幅其乐融融的意象。

二、政府与公众的对话范式:主动传播平等互动

政府通过主动的传播与对话,日积月累就能够建立起公众的信任,只有这样的信任,才不会被偶然的危机事件所击垮。政府应该与公众共同对城市以及国家的生活与文化进行深入探讨,而不是高高在上地俯视与指挥乃至站在公众的对立面。因此,在政府与公众的对话过程中,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重视对话的时间性,越快越主动,越慢越被动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智能手机迅速普及的新媒体环境下,对于重大事件,政府不主动沟通,就意味着放弃对话的主动权,任由公众通过微博或者短信转发等方式传播道听途说的信息。这些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可能是事实,但也可能是谣言,而谣言经过这种裂变式的极速传播之后,政府再力图通过对话澄清事实的努力就有可能付之东流。正像荆学民教授所述,政府在公共传播的过程中也需要拿出极大的“政治自信”[1],要敢于和善于与公众对话。

公众并没有要求政府将所有问题在极短的时间内全盘解决,但是至少公众需要看到一个愿意为他们的关注焦点负责任的政府;公众当然关心因果结论,但在没有结论之前公众同样需要政府传递出一个明朗的态度。以北京7.21暴雨灾害为例,虽然在预警方面政府遭遇了极大的非难,但是经过SARS的考验,北京市政府还是深刻体会到了透明的重要性,并没有在死伤数字上进行隐瞒,而是及时主动地通报了相关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舆论对于政府的压力。而此后的北京市政府在预测到异常气象的时候,就会通过短信的方式提前通知公众进行预防,“政府的形象建设将更多地从‘说了什么’向‘实际做了什么’转变” [2],这样政府就能够慢慢培养起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

(二)重视对话的主体性,动员意见领袖,构建话语同盟

在当前的新媒体语境下,政府作为其形象传播的主体,虽然它具有很强的行政权力,但是在网络话语权方面,与强大的互联网舆论相比,政府反而处于弱势地位。政府有寻找意见领袖构建话语同盟的必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过强制的行政力量或者经济力量等方式达成这一目的,而是首先与具有高度理性、专业知识、权威信息、受到公众普遍尊重和信任的人士进行对话,真诚地将事实传递给意见领袖,争取到意见领袖的支持,通过意见领袖对信息的二级传播,一方面扩大了对话的范围,另一方面也更能引导公众舆论朝着建设性的方向发展。因此,政府需要“积极培育公民社会和各类非政府组织,使之在政府治理中扮演应有角色”[3]。

媒体也是话语同盟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公众传播要善待媒体、理解媒体、按照媒体的规律进行传播。习近平十八大后作为总书记第一次亮相讲话中,“让大家久等了。”“各位记者朋友们对这次大会作了大量报道,向世界各国传递了许多中国声音。大家很敬业、很专业、很辛苦,在此,我代表十八大大会秘书处,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记者朋友们,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希望你们今后要继续为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作出努力和贡献。”讲话开始和结尾的谦和姿态,对于争取话语同盟,提升政府形象就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三)重视对话的互动性,坚持开放姿态,倾听公众声音

政府的公共形象既然来自于双向对话,而不是单向宣传,那么政府就要注意在对话的过程中,对于公众关心的热点议题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持续的证据,并且持续不断地就人们的关心做出回应和反馈,只有这样政府的传播才具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力。这就要求政府具有坚持开放性的姿态和信心,让利益相关者都能够表达自己的诉求。但是我们部分省市的政府对于公众的反对声音,多半采取了管控的方式,而缺少一种开放的姿态。

政府要敢于将“把关人”的角色转变为“开门人”的角色,把公众请进政府的客厅,不是“喝茶”,而是双方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坦诚相见,倾听舆论。只有这样,政府才能真正了解公众的切身需求和不满情绪,公众也才能体会到政府的良苦用心和诸多难处,而不是双方各执一词、水火不容。舆论的形成必定有其原因,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越来越透明化,但是这也导致了社会强加给本不该属于政府的一些莫须有的危机事件,或者很多情况下纯属个人行为的事件,这就造成政府“躺着也中枪”的现象,究其原因,很多时候是因为缺乏有效的互动与对话。

三、政府公共形象传播的机遇:公民意识觉醒与新兴媒体发力

聚焦文化与生活的对话范式意味着政府形象传播重新调整姿态,提高了传播过程中“人”的价值。这一转型过程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而促成这一转型的恰恰就是公民意识的觉醒和新的传播手段的快速发展。这二者相伴相生,互为条件,给未来的政府公众形象传播带来了巨大机遇。

(一)激发公民精神,参与双向对话

政府形象传播过程中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热情参与到对话过程中来,恰恰是提升政府公众形象的重要手段。公民精神是伴随着新兴媒体的崛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教育了社会大众,使他们更加懂得了互动的重要性、参与的重要性、民主的重要性以及自我表达的重要性,并“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打破所谓精英阶层对媒体话语权的垄断”[4]。在网络的参与中萌生了公民意识,同时他们逐步要求将这种参与权利迁移到实际生活中与政府的互动过程中来。

在这个过程中,全体公民从被动地接收政府的宣传信息变为主动地参与到创造社会对话的双向互动中去。政府的公众形象是一个集体的创造过程,互动和接触是对话的基础。只有多元化广泛化的社会参与,才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与影响力。政府形象传播若是失去了公众自主的广泛的热情参与,就会徒有形式和声势,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重视新兴媒体,重塑政府形象

正如上文所述,公民意识的觉醒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关系密切。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形象传播主体更为多元。同时,由于互联网即时性的特点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周期,互动性的特点则增强了传受双方的交流;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内容和表现手段丰富等传播特点也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近两年,手机媒体的快速发展更是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特性于一体又具备便于携带、受众市场基数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如果在政府公众形象塑造过程中充分利用,一定会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这些都给政府形象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在运用新媒体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微电影成为各城市政府重塑城市形象、重构传播路径的一个重要发力点。比如,深圳的《IN深圳》,上海的《天台》,武汉的《岸边的记忆》,南京的《我与南京有个约会》等迅速走红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再如,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就开发了叫做“杭州智慧旅游”的一款手机应用,在2013年五一节之前上线,可以通过这款应用快速搜索天气、酒店、餐饮、景点、交通等十几项内容,极大地方便了公众的出行,也提升了公众对于政府的赞誉。事实上,类似这样的新媒体应用手段俯拾皆是,政府只有真正从观念上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从行动上降低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公众平等对话,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最终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而新媒体则是帮助政府与公众进行互动的手段。

政府形象传播的转型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它在逐步渐进的过程中,更多地回归了政府本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更多地回归了公众生活和人文情怀,更多地关注了感性细节而不是宏大叙事,这或许也是近些年来公民幸福感成为热点话题的一个重要背景。而在可以预测的未来范围内,传播技术突飞猛进带来的新媒体革命和民主化进程,将会促进政府形象传播的多元参与和双向互动,这无疑将给政府形象传播以无限想象空间。当然,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参考文献:

[1]荆学民.当前我们需要的是政治自信[J].人民论坛,2012(11).

[2]淦家辉,彭支援.网络沟通下政府形象的塑造[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3]邹东升.危机管理视角下的现代政府形象塑造[J].社会科学战线,2005(2).

[4]左宏碧.发挥网络作用提升政府形象[J].中国行政管理,2011(7).

[责任编辑:东方绪]

作者:刘庆振

政府危机形象建设管理论文 篇3:

塑造政府形象与政府公关

[摘 要]政府形象的塑造是促进政府工作的重要手段,在不同时期,政府形象具有不同的内涵。塑造全新的政府形象需要许多方面工作的配合,其中政府公关工作作为联系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桥梁,是塑造全新政府形象的关键。

[关键词]政府;形象;公关

一、时代呼唤全新的政府形象

政府形象是政府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的反映,即政府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时代要求塑造全新的政府形象,政府也需要通过塑造全新形象来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与支持。

1.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呼唤重塑政府新形象。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政府对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宏观调控。也就是说,在宏观上起到抑制垄断,克服市场经济自身弱点的作用,在微观上由“无所不为的政府”走向一定意义上的“无为政府”,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与之相适应,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封建衙门作风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政府形象,应该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2.转型时期所暴露出的问题要求重塑政府新形象。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的急剧转型,意味着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社会在价值体系出现某种紊乱的状况,社会成员间难以形成一系列必要的共识,进而难以构建并普遍接受新的观念和行为。由于对过去权力崇拜和盲目迷信的否定,政府官员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其中,一部分政府官员无法抵挡金钱的诱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严重损害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极大地降低了政府对民众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因此,如何采用有力的反腐措施,严惩腐败,重塑廉洁政府新形象,已成为政府取信于民、提高威望、增强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3.公民意识的觉醒呼唤重塑政府新形象。市场经济所蕴涵的平等意识、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和进取意识等,使得社会成员培育出一种自主参与社会事务的意愿与能力,社会成员越来越感到有过问社会事务的必要。人们对政府由过去的盲目崇拜转向理性审视,由顺从依赖转向行为自主。公民意识的觉醒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府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形象。

4.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呼唤重塑政府新形象。在传统社会里,政府被视为高高在上的“衙门”,政治精英垄断信息资源,往往是层级越高的人拥有的信息越多。随着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网络扩展了普通人的知情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民众提供了广阔的政治生活空间。这就从外部促使政府要谨慎、守法地行使权力,要求政府破除过去陈旧的东西,努力塑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政府形象。

二、新时期全新政府形象的科学内涵

1.民主开放。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决策通常是少数领导人的任务,这种决策方式难免会出现盲目主义、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失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要求政府决策民主化,善于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从而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同时,政府的工作应该对社会公众开放,即政务公开,增加透明度,以便于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监督。

2.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政府发展的原动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全新的事业,没有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事事因循守旧,不图发展的政府必然是没有作为的政府,是不能得到人民群众拥戴的,最终只能导致改革开放局面的倒退。

3.权威公正。市场经济要求有平等的竞争环境、完善的法律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充分自由度。政府在其中担负着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市场规则、保障公平竞争、破除垄断、打击违法行为的责任。公正性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必须公正,否则就会造成市场失控,最终引起社会动荡。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立的初期,市场机制尚不完善,与市场秩序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提高政府管理经济的效能,政府必须具有权威。

4.精干高效。我国是以政府为主导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国家,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为了以最小的政府投资产生最大最佳的社会效益,就要求政府建立理性的决策机构、精简高效的执行机构、灵敏的信息反馈机构以及法制化的监督机构和市场服务意识,各职能部门应该职责明确,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效率的服务。

5.清正廉洁。现代政府是服务性政府,政府行政最大、最根本的目的和价值是为公众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服务,政府除了社会公众的利益,不应该有自己的私利。清正廉洁、驱邪扶正、克己奉公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基本期望。

6.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奉行的基本原则。依法行政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和政府政策持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前提,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各级政府在推行政务过程中,要以法律为行政依据,以法律手段为行政保障,改变过去“法随言出”,“以权代法”的人治形象和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的行政方式。从法律的基本精神出发,在行政过程中努力做到公正、平等。

三、政府公关工作是塑造全新政府形象的关键

政府公共关系作为社会公共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指的是政府为了更好地履行其职能,利用传媒与公众建立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持久联系,以期在公众中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一系列活动。有效的政府公关工作是沟通政府与公众联系的桥梁。

1.从目标层次上看,政府形象的塑造和政府公关工作是相互一致的。政府公关是一般公共关系在政府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它的目的就是通过运用各种沟通手段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起相互理解、信任、合作的持久关系,以提高政府的美誉度,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塑造良好政府形象是政府公关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所有政府公关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从实践层次上看,政府公关工作始终贯穿于政府形象的塑造之中。政府形象的塑造首先必须积极展开政府内部公关,争取政府领导人和政府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了解、支持和合作。没有政府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和有效领导,塑造政府形象的蓝图描绘得再好,最终只能是一纸空文。而没有政府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政府形象的塑造就失去了必要的组织保证。政府建设除了需要良好的内部环境外。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塑造政府形象同样离不开社会公众及舆论界的支持和配合,适时、适当地开展各项政府外部公关活动可以为政府形象的塑造铺平道路。同时,政府还需要不时地开展危机公关工作。由于政府随时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危机,如不能妥善处理,政府就会受到损害;若处理得当,则会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支持率。

四、如何开展政府公关工作,塑造全新的政府形象

1.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公关意识,奠定开展政府公关工作的思想基础。公关意识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思想,引导着一切公共关系行为,这种公关意识主要体现在塑造和维护政府形象的自觉性上,政府的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了这种公关意识,才能真正地搞好政府公关工作,以达到塑造政府形象的目的。

2.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展全员公关。公共关系认为,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关系是一种利益关系,现代公共关系以实现社会利益为基本宗旨,它要求把公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在此基础上提倡互惠互利。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政府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和人民政府的利益是一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是我们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同时又是落脚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加强政府的勤政廉政建设。勤政廉政是政府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民众对政府形象的期待和要求,是沟通政民关系的基本条件。政府公务人员能否做到勤政廉政,直接关系政府的声誉和形象。为此,政府机构必须克服官僚主义,要把廉政措施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把勤政廉政工作当作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坚持不懈。把公务人员的有关情况公开,定期公布政府公务人员的政绩,把廉政与否作为提拔干部的重要标准;公布政府公务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所享有的经济待遇、福利标准;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把政府公务人员直接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从而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加强廉政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作风,提高效率,更有效地发挥政府机构的职能作用。因此,在工作中应该注意:既要廉政,又要创业;既要为政清廉,又要勤政为民。

4.完善沟通机制,疏通沟通渠道,加强政府与民众的联系。沟通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前提。完善沟通机制,疏通沟通渠道,是促进政府与公众信息交流的基本方法和保证加强双向交流,增进信息传递,是协调政民关系,塑造政府形象的根本方法。广大群众对政府形象的感觉是不均等的,它既可以通过对政府行为的直接接触、亲身体验来感受,也可以通过与政府的间接联系或通过他人及新闻媒体的传播来感受。由于感受的渠道不同,再加上感受者主观程度上的区别,因此每个人对政府形象的评价有时并不一致,造成政府事实形象与民众主观感受和评价上的差距。因此,政府必须借助各种传播手段,加强与民众的联系和沟通,使体现政府形象的各项政策、法规在民众中得到很好的宣传和接受,使政府的各种决策活动和行为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政府形象。为此应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政府机构的对外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向社会公众传播有关信息。要通过公开的途径和透明的形式,尽可能把政府的各项活动及本区发生的重大事件向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及时主动地加以传播,其主要内容包括各级政府领导人的选举、法律的制定、法院的审判、各级政府预算和计划的制定及执行情况、有关机构的重大人事变动、重大建设工程的立项及其有关经济方面的重大决策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及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等等。第二,注意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传媒系统是社会生活中信息沟通的主要渠道,对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机构要实施政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法令、计划、方案等,需要借助大众传媒这一重要渠道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解释、说服和教育,并将民众的反应、意见、和建议及时地反馈回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促进政府机构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办事程序的透明化。所以,政府机构应注意改善与传播媒介的关系,充分发挥传媒的沟通桥梁作用。第三,建立和健全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是强化沟通的有效形式之一,它对增加政府管理的民主化,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协商对话可以使政府机构吸收和集中广大民众的智慧与力量,做出符合实际的科学决策,避免和减少决策的失误;另一方面,通过协商对话,可以使广大民众增强参政议政意识,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利用政府公关来塑造全新政府形象的工作作为现代政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已经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日益广泛地深入到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成为各级政府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赵冰梅.公共关系学教程[M].东北大学出版社,1994.

[2]林子英.简明行政管理学[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周光全.塑造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新形象[J].中国行政管理,1997(6).

[4]李素萍.论政府形象建构[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5]刘文光.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

[6]倪芬.增强政府公关意识提高政府公关水平[J].福州党校学报,2000(1).

责任编辑 王安庆

[作者简介]杨剑利(1963-),男(满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管理学方面的研究。

作者:杨剑利

上一篇:数学课程角色转变管理论文下一篇:美育渗透下的高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