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学论文

2022-04-16

摘要:《民事诉讼法学》作为法学专业基础课程,以往的课程实训主要贯穿在案例教学和模拟审判等活动中,结合该课程模拟审判这一实训环节,从案例选取、角色分配、法律文书写作、模拟审判、观摩庭审、庭审点评等方面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尝试多维立体式全程参与,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强化这一实践实训过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民事诉讼法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民事诉讼法学论文 篇1:

基于现代化的民事诉讼法学转变路径

摘 要:民事诉讼法学是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民事诉讼法律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简要论述民事诉讼法学的主要成就,并分析民事诉讼法学现代化转型发展面临的困境及主要路径。通过本文的分析及研究,旨在促进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有效转变。

关键词:现代化;民事诉讼法学;转变路径

引言

法治社会建设背景下,民事诉讼发展的研究,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支持。现阶段,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步入了现代化转型发展阶段。在民事诉讼法学现代化转型发展时期,面临着较多的问题与困境,因此,如何促进民事诉讼法学顺利现代化转型发展,成为法律领域重点研究内容。通过本次的论述及研究,旨在为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现代化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一、民事诉讼法学的主要成就

自建国至今,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工作历经多年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变革成果。首先,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由最初简短零散的内容,发展到相对系统全面的法律体系,民事诉讼法学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实现创新调整,在理论以及实践方面取得重要的突破。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次立法及修订方面,对司法机关及司法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民事诉讼法学的进步发展,极大程度上加深了人民群众对于法律重要性的认知,人民群众的民事诉讼能力有所提高,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发展。其次,民事诉讼法学的现代化转型发展,将依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节奏以及社会建设需求进行完善,民事诉讼法学中涉及的内容将更加全面和具体,法律研究的深度及广度进一步拓展。因此,民事诉讼法学的现代化转型,是我国法律体系健全、法律制度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将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事业的整体建设。

二、民事诉讼学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困境

(一)研究存在局限性

基于我国现阶段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基本状况,可得知民事诉讼学现代化发展的面临困境,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存在众多局限性。首先,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存在局限性,将对法律体系的构建产生影响。民事诉讼学现代化研究方式较为单一,多数的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者,采取传统的法律研究理念及模式,针对法律体系的研究速度,明显滞后于社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需求。由于研究方式的单一、滞后,将会出现法律理论与实践活动脱节的问题,将会对民事诉讼法律体系的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其次,民事诉讼学现代化发展中,民事诉讼法学体系存在较多的缺陷,部分法律研究理论内容之中,存在矛盾性及冲突性问题。基于民事诉讼学现代化发展的矛盾,将会阻碍法律体系的现代化转型发展。最后,在民事诉讼学现代化发展中,相关的研究实践活动缺少理论指引,且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缺少前瞻性及创新性,导致民事诉讼学现代化发展进程缓慢,滞后于我国法治社会的全面建设进程。

(二)研究存在封闭性

民事诉讼学现代化发展,是我整个法律体系现代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民事诉讼学现代化转型的科学性,需要基于司法实践层面,对民事诉讼学体系进行完善,确保民事诉讼学的理论指导作用。建立健全民事诉讼学实践研究体系,将深化我国民事诉讼学现代化研究的进程。现阶段,我国民事诉讼学现代化转型进展并不顺利,民事诉讼学理论无法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法律体系构建活动存在盲目性的问题。首先,民事诉讼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中,民事诉讼学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实现民事诉讼体系的科学合理构建,需要在民事诉讼学指导的基础上,结合科学化的实践活动,但具体的贯彻落实效果不佳。其次,基于我国民事诉讼学的研究现状分析,相关的理论研究活动存在封闭性,与外界法律因素的联系程度较低,对民事诉讼学现代化发展的批判性及延展性不足,尚未形成科学的民事诉讼学现代化发展研究系统。

三、基于现代化的民事诉讼法学转变路径

民事诉讼学现代化发展转变进程中,应全面神话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深度及广度,结合具体的法律实践活动,对民事诉讼学现代化转型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认知,实现我国民事诉讼体系的现代化构建。

(一)坚持多元递进

民事诉讼学现代化发展中,相关的研究方式现代化转变是重点内容,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基础上,用科学化、系统化的研究方式深化对民事诉讼学的现代化认识。首先,民事诉讼学现代化研究,应基于社会发展需求,对民事诉讼法学进行多元递进的研究。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加深对于民事诉讼学的认知及了解,促进我国普法工作的有效开展,确立民事诉讼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其次,基于注释法学的时代背景下,应进一步提高人民群的民事诉讼法掌握能力,借助社会群众力量推进民事诉讼学现代化创新发展。综合借鉴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的相关知识,促进民事诉讼学的多元化创新,增强民事诉讼学的理论性,为法律实践活动提供多元化、科学化的指引。

(二)坚持二元并存

民事诉讼学现代化转型发展,应坚持二元并存的理念。首先,民事诉讼学现代化发展需要有哲学观点的支持,在正确的哲学观指引之下,取得理想化的民事诉讼学现代化研究成果。我国民事诉讼学现代化研究,需要遵循程序哲学理念的指引,对法律体系的建设形成科学化、系統化的认知,其中主要包含的哲学观念有,程序工具主义哲学观、程序本位主义哲学观。其次,民事诉讼学现代化转型发展中,程序工具主义哲学观及程序本位主义哲学观的运用,应结合实践活动开展,通过实践活动考察出民事诉讼法学的应用价值,确保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向的正确性,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

结语

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背景,民事诉讼法学的现代化转型发展,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新时期应加强对民事诉讼法学现代化的重视程度,并基于多重维度促进民事诉讼法学的现代化转型,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制体系。基于现代化的民事诉讼法学转变,实现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契合,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假设,为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维护提供法律支持。

参考文献:

[1]汤维建. 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现代化转向[J]. 清华法学,2013,7(05):143-154.

[2]张卫平. 对民事诉讼法学贫困化的思索[J]. 清华法学,2014,8(02):5-34.

[3]孙维. 现代民事诉讼法改革的方向与路径研究[J]. 商,2016(03):226.

作者:冯莎莎

民事诉讼法学论文 篇2:

《民事诉讼法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摘 要:《民事诉讼法学》作为法学专业基础课程,以往的课程实训主要贯穿在案例教学和模拟审判等活动中,结合该课程模拟审判这一实训环节,从案例选取、角色分配、法律文书写作、模拟审判、观摩庭审、庭审点评等方面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尝试多维立体式全程参与,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强化这一实践实训过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多维立体式;民事诉讼法课程实践实训;模拟审判

当前各高校法学专业的实践实训教学,按照教育部要求的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以培养学生法律职业技能为目的,在学生修完相关的专业理论课程之后,由教师引导或指导学生参加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实践实训活动。法律实践实训课程以“培养法律实务操作技能为目标,以实案情景为教学内容,以实际操作为实训模式,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考核指标,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为最终目的”[1]。《民事诉讼法学》作为法学本科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属于程序法学科,重在于利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实现该课程的实践性。国内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先后以《民事诉讼法学》课程为主,探索并尝试通过模拟审判、案例教学、法律诊所、网络化平台法律实验教学等实践实训活动,来提高法学专业的实践实训教学质量。本文结合陕西理工大学作为地方性院校的实际情况,吸收和借鉴国内外高校实践实训教学活动的优点,结合本校开设的《民事诉讼法学》课程的实践实训教学活动,尝试利用多维式立体化模拟审判实践实训教学活动,增强对法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国内部分高校《民事诉讼法学》课程实践实训教学活动概况

1.案例教学法改革研究

案例教学法是法学专业教学和实践环节常用的手段,近年来许多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对案例教学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其中南京大学法学院吴英姿教授结合《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提出“多元化案例教学法”[2],一是课堂教学中的“以案习法”,二是与课堂教学配套的“实案训练”,三是为高年级开设的“案例研究课程”。这一教学法拓宽了传统案例教学的路径,有针对性地结合法科学生的课程培养,分阶段实现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2.法律诊所教育实践教学研究

法律诊所实践教学是我国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学习国外有益经验的尝试和创新,西北政法大学是国内首家自发开展诊所法律教育的院校,引入诊所法律教育是该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进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法学实践教育的重要举措”[3]。此外如中山大学、上海大学等学校还利用法律诊所资源,指导学生办理真正的民事类法律援助案件,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实战环境,熟悉民事诉讼程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3.法学实验教学软件平台研究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多样化技能训练原本是操作性强的专业使用的实践教学手段,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蔡虹教授为主的实践团队建立了“法学实验教学系统”[4]。运用法律业务模拟技术,开发了系列法学实验模块,依据民事诉讼程序,虚拟法律工作场景,让学生利用网络化界面来完成《民事诉讼法学》课程的实训任务。

4.个案全过程教学法(The Comprehensive Case Method )研究

以复旦大学章武生教授为主的研究团队,结合传统案例教学法的理论训练和法律诊所、模拟审判的实践训练,提出全新的“个案全过程教学法”[5]。其特点是学生能够掌握全部案件真实资料,经历案件的全部过程,并能够得到包括初审阶段在内的全方位模拟训练。

从这些高校结合民事诉讼法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的改革来看,改变了该课程以传统案例教学法为主的实践教学研究,多侧重于该课程的理论传授和实践探索。只是目前多数院校的案例教学仍然重在强化学生的理论功底,教师用案例解释法律术语、条文和制度,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和记忆相关法律规定,培养学生司法实践技能的效果不明显。而“法律诊所”“个案全过程教学法”“法学实验教学软件平台”等新的实践实训教学活动因受到师资规模、师资水平、实践经费、学生人数、社会资源等因素制约,操作成本太高而难以得到推广实施。

国外法学教育中,有关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探索主要以美国的“个案教学法”和德国的“实例研习”为代表,前者以法院的判例为依据,截取对实践教学有用的部分事实和裁决,由学生进行演练;后者以真实的案件为主,为配合法学院实践教学而有所取舍和修改,由老师指导学生按程序进行演练;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以学生研究法院的判决为主,不能够看到最原始的案情。后者则以实际案例为依据,学生从事实和法律两方面进行分析。这两种实践教学方法在国内业已被政法院校和开设法学专业高校的吸收和借鉴。

二、《民事诉讼法学》课程实践教学创新路径探索

1.实践教学大纲的修订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学校结合法学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合理修订实践教学计划,结合该课程已有的实践环节,在教学安排中,特意增加一到两周的实践教学周数,在此期间由专人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分组、案例选取、分析案情、角色确定到法律文书的写作。并制订各相关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实践流程、评价标准;同时修订该课程原有教学大纲,加入“案例研修”课时,调整授课重点,增加一到两次专门的法庭观摩实践教学环节。

2.课程实践教学实行双导师制

所谓双导师制,即一名理论指导老师,一名实践指导老师,理论指导老师主要由任课老师担任,负责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内容讲授。实践指导老师由本专业富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主要是兼职律师),也有法检等法律实务部门的兼职导师担任。这一模式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双师同堂解析民事案例,即选取当地或国内有影响、典型性民事案件在课堂上就涉及的民事法律问题进行分析讲解;二是走出校园参加法庭审判观摩,组织学生观摩庭审活动,过后进行案件疑难问题讨论;三是进行学生模拟审判,即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由学生自己选取感兴趣的案件,进行分析、准备证据材料,角色分配、准备法律文书,由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完善模拟审判实践教学评价标准

改革原有《民事诉讼法学》模拟审判实践环节,进一步细化实训流程,充分运用模拟法庭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司法职业技能,具体内容包括:指导教师对实训学生进行前期指导与培训;学生自主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模拟环节培训;参加模拟审判活动;邀请司法实务部门专家进行评价,再结合以往的评价(包括专业老师的口头点评和实训报告批阅意见),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和流程,形成制度化的较为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成绩认定。

三、对地方性高校进行法学专业实践实训教学的思考

1.实践实训教学要强调实用性

由于陕西理工大学作为地方性院校,受到各种条件所制约,难以在短时间建设诸如法律诊所、法律实践平台等硬件要求较高的实训场所,如何突破制约因素,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是本课题在研究中一直试图解决的问题。地方性院校受地方条件所限,但同时又与当地联系较为紧密,可以很好地利用当地的资源,解决学校经费有限的问题,学校积极和地方合作,共建了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仲裁委员会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当地的司法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每次当地法检有代表性案件进行审理时,都会通知学校组织学生进行观摩。选聘法律实务部门专家担任校内实践指导教师,建立实践教学环节的双导师制,让法律实务专家对学生的指导从专业实习拓展到案例教学、模拟审判、技能培训等各个环节,并增加由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对学生法律实务技能水平的评价。

2.实践实训活动要注重成果的推广性

在法学本科培养计划中,包括《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律师实务与公证学》《合同法学》等,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类课程对教学条件和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普通教室难以满足它的实训要求,需要特别设置的实训室,还需要一定的设施和场景。这些课程对授课教师也有特殊的一些要求,如要有扎实的法律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务经验[6]。通过进行《民事诉讼法学》课程实践实训教学,利用已有的模拟法庭等场所,再将有关实训活动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指标等成果结合上述课程的特点进行推广。

3.实训目的要有突出性

法学专业进行实践实训教学活动的前提必须以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法律理论基础知识为前提,而实践实训教学理应是法学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实践实训课程要形成系统化的法律实践实训活动,根据法律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类型和方式而系统全面地展开。在组织模拟审判时,强调参与学生的法学理论与实务操作相结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民事诉讼法学》实践实训教学尽管以实践为主,但它与理论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开展该门课程的实践实训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实训中消化理论、验证理论、创新理论”[7],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后再动手进行实务操作,才能更好地实现法学教育目的。

当然,《民事诉讼法学》课程实践教学可以选择开展的途径较多,模拟审判作为较为成熟的教学活动之一,能够很好地将学生所学的民事法学理论知识与民事诉讼程序规则结合在一起。对于地方性院校而言,在开展较高水准的法律诊所、网络法律事务实训平台等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利用当地的法检专业人员与高校师资结合,通过双师指导开展模拟审判实践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具有开展条件要求不高、学生参与程度高等优势。

参考文献:

[1]傅贤国.实践“五位一体”教学法,促进民事诉讼法学教学方法改革[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89-193.

[2]吴英姿.法学实践教学系列丛书·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训[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汪世荣.中国的诊所式法律教育——“西北模式”及其经验[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3).

[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LETS法学实验教学领域的新探索[N].中国教育报,2014-05-22.

[5]章武生,杜宇,杨严炎.“个案全过程教学法”初探[J].中国律师,2013(1):82-84.

[6]肖立梅,法律实践实训课程的基本类别与体系化研究———以山东政法学院法律实践实训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4):112-117.

[7]韩艳,唐长国.高职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探索——以诉讼流程和项目实训为主线[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1):87-92.

作者:马小花

民事诉讼法学论文 篇3:

民事诉讼法学图表化教学的探索

摘 要:民事诉讼法,是世界各国最主要的诉讼法律制度之一。民事诉讼法学的诉讼理论复杂,运用理论解释司法难题的要求高。在我国法学本科教学安排中,作为必修课的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课时量远不能满足研习学科学习要求的状况由来已久,暂时无法改变。联结-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观,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认为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网络能够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从该理论出发,通过思维导图等图表方式重述民事诉讼法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展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学生拉入教学情境,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氛围,能够改善当前民事诉讼法教学时间和空间等外界条件不足的现状,提高学生掌握民事诉讼法基础知识的效率,为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联结-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图表化;思维导图;民事诉讼法学

一、概述

民事訴讼法学课程,作为我国高校法学专业作为16门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的地位从未改变。民事诉讼法学知识体系庞杂,内容丰富,既包括诉讼程序的基本理论,又包括非讼程序和多元纠纷解决的理论和实践;民事诉讼法学教学目标高,任务重,学生既需建构民事诉讼法的思维体系,还需要具有分析案件的能力。伴随着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探索,教学方面的困境有待改观,但传统的单向传输式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空间和时间内仍然很难完成这一任务。本文提出将思维导图信息化软件应用于民事诉讼法教学,探讨教学内容的可视化,设计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平台,提高民事诉讼法学体系、基本原理和诉讼制度等内容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传递效率,加强学生对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的理解,推进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改革。

二、当前民事诉讼法教学环境的压力

(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内容庞杂,法律地位重要

在整个法律体系中,诉讼法是法律基本价值体现最直接的部门法之一。一国的法治化程度,往往以纠纷的解决是否彰显了正义、秩序等基本法律价值,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和秩序是否正义为标尺。除了与民商事实体法的交集和重合,民事诉讼法法学还是行政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制度的基础。内容庞杂、程序复杂是世界各主要成文法民事诉讼法的共同特点。许多国家的行政诉讼法都是从民事诉讼法中逐步分离出来的,在行政诉讼法制定之前,行政诉讼活动往往作为民事诉讼的一个特别部分,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现代行政诉讼法中许多制度,也是从民事诉讼的程序规则中直接移植过来的。

(二)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课时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出现了严重不匹配的现象。作为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必考科目,据社会培训机构每年的总结,民事诉讼法(包含仲裁法)近几年的分值都在60分以上,考察知识点多,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要求高。民事诉讼法学的教材一般包括诉讼法理、法院管辖、当事人制度、证据制度、保障制度、审判程序、非讼程序、执行程序和涉外程序等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下,民事诉讼法学的期中一般很少安排课堂考试,作业多是以布置课后阅读材料后撰写论文等书面材料为主。为保证基本的授课进度,课堂讨论的安排也不会超过两次。在课堂教学中,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一般很难有时间涉及,而执行程序和非讼程序也多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三)以PPT为代表的教学信息技术运用存在局限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简称PPT),是微软公司的演示文稿软件。教师已经广泛将其运用于高校课堂,取代了传统黑板板书。应该说,这一信息化工具,既将老师从粉末飞扬的板书中解放出来,也为学生提供了白纸黑字之外的图文并茂的知识载体。客观上,预先准备的PPT课件节省了教师课堂板书的时间,有助于教师高效专注于讲授的内容;理论上,文字、图表、色彩、音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素材的运用,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改善教学体验,增强学习的效果。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尤其是工具的运用。近年来,PPT作为教学方式广受诟病,原因在于,教学者对待信息工具与学科本身之间关系认识存在偏差,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不足反而造成师生受制于工具,减损工具的积极效用,正如有学者认为,教学由过去的“照本宣科”变成了当前的“照片宣科”、“照屏宣科”。老师在备课的过程完成了丰富华丽的PPT的制作,课堂上滑动鼠标滑,PPT瞬间展现,学生被动接受,形成“上课看PPT,下课拷PPT,考试背PPT”的机械学习三部曲。相反,学生更喜欢“教授在讲演过程中用颤抖的手绘出的图”。笔者尤记得自己坐在九十年代末的大学课堂上的情景,讲台上的老师黑板上简单的板书后,便是抽丝剥茧,知识严丝合缝的层层呈现,课桌前的我们时而抬头凝视,时而奋笔疾书,真是手脑并用。一学期下来,同学们的速记能力、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

(四)诉讼法教学中图表化探索的阶段性

PPT被诟病为简易的电子课本的代名词,与“我国尚缺乏一支专业化的教学设计队伍的现实情况下,广大教师必须自己掌握教学设计理论”的现实条件有关。诸多法学科目中,诉讼法专业教师开始探索运用其他多媒体软件。作为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教育改革的成果,“案图说法”系列教材可谓是法学教材市场的一股清流。其中2003年《民事诉讼法:案例与图表》的编写开创了“以图释法”的先河,至2015年已修订到第四版,可见受欢迎的程度。该书使用图表对民事诉讼法学的基础知识系统分解,条理化、清晰化和简要化的阐述形式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记忆效率。但该教材的图表主要是以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内容的篇章节为单位,对单个概念、制度和流程分别绘制图表,除了一般常用的Excel表格外,窘于信息化工具的局限,书中图表的逻辑结构主要以概念之间的总分结构和程序的流程结构等单一线形方式为主。显然,该书在运用图表阐释民事诉讼法学基本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对民事诉讼法学主要原理的系统知识框架上还不够。

三、图表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和运用

(一)图表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行为主义、联结-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是20世纪三代教学设计的理论界标。从联结-认知主义开始关注学习者主观能动性,到建构主义将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的建立主导了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联结-认知主义学习的理论认为,学习就是不断优化脑中的知识网络。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并不是将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通过已有的经验与外界相互作用,来决定学习内容,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建立陌生的新知识与熟悉的旧知识间之间的联系,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都会提高。

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是从中心向四周发散的非线性笔记,能够激发并整理思维。概念地图,就能够表示知识体系中概念与概念之间,学习者已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内容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连接,学习者能够迅速从已知知识出发,通过比较、推演等路径完成学习的过程。两者的关系是“等同论”、“不同论”,还是“无需区分论”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从表面特征都具有“非线性图示”的特征,是对普通文字和图表的线性等单一性表达方式的突破。非线性结构的知识表达方式能够解决大脑工作记忆加工不足的问题,提高思维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当思维导图“遇到”教学,课程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过程可能在这一载体上发生如下变化。

1. 知识体系意识由教师向学生转移

国内法学教材在陈述和阐述知识时主要采用线形、有序的方式。专业课程的教师多年从事相关课程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宏观上可以把握学科体系,微观上深入知识要点;课程伊始,大多数教师都会交代课程内容体系,也有的愿意认真阐述不同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之后整个教学过程中则全身心的投入到各章节具体知识的讲解中。思维导图,可以将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重点通过流程、表格、色彩、图像和逻辑连接等方式实现简单化、可视化,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清晰和持久的印象,培养他们体系意识,掌握整体和微观之间关系,学习过程中不断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将新知识进行联结,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2. 学生被动接收,向学生主动思考转变

信息化软件在教学中的运用,丰富了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学活动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教材、案例、参考书目等教学资料,要求学生预习和复习,教师是课程的主导者,学生是跟随者。联结-认知理论和建构理论都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教学互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教为主的缺陷。思维导图,具有开放的结构,软件操作简单,课堂现场接近性强,师生们可以随时将课堂互动和讨论结果在原有的思维导图上进行拓展,学习的被动接受向主动思考自然转变,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实现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此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然起着组织、安排和协调的作用,但已经不是信息交流中心的唯一角色,学生进入中心,与老师的互动中完成知识的接收、学习和思考。

3. 以課堂为主,向课前与课后延伸

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中心,尤其是大学阶段的学科科目多、以学期和学年为单位,无升学考试压力的情况下,学生一改基础教育阶段养成的对一门课程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只带着耳朵到课堂,却很少再进行预习和复习的投入。一般情况下,学生除在撰写毕业论文、参与教师的科研外,普遍缺少与老师的深入交流。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预习过程中,借助图表梳理基础概念,提炼难点和疑点,记录自学成果,更容易实现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高效沟通。同时,在前期预习和课堂学习两个阶段亲自参与思维导图制作的学生更容易获得启发,发现问题,关注热点和深入思考。

四、思维导图在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笔者在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过程中,尝试根据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情境,综合运用思维导图和概念地图,发挥两者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优势,重述民事诉讼法学的知识体系或者具体诉讼制度,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软件完成预习、研讨和复习,培养学生去主动联结已有概念和未知概念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前沿知识的兴趣。总体来说,思维导图在民事诉讼法的教学中用于以下环节:通过“体系思维导图”启发学生建立基本框架意识,“核心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高效掌握核心知识,“延展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一)学科内容的体系化

通过“文字向图表过渡”,以图表为知识框架,以概念原理为内容,将逻辑关系为联结点,民事诉讼法学这座“房子”的基本框架建成,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内容就一目了然的呈现在一张图表上。未来的教学可以在此框架上,继续建构、填充和延伸。学科的逻辑体系并不是科学定律,答案唯一,不同学者、不同教材或者不同国家对于同一学科的性质和内容认识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对不同流派,不同法系和不同学者在民事诉讼法学内容和体系的观点进行梳理,这样也许可以因为表述工具的形象化,增加法学教师在法学发展历史、学说流派等本体论讲述过程中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学科的兴趣。

(二)重点内容的形象化

通过“知识的单向罗列向多维联结转变”,视图中的重点知识呈现密集的发散状。与大多数法学教材一样,民事诉讼法学教材也以单一、线性的有序陈述为主要写作方式。民事诉讼法的篇章,主要可以分为本体篇、制度篇和程序篇等单个篇章。其中本体篇,包括民事诉讼纠纷解决的历史沿革、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和原则;制度篇,包括法院管辖制度、当事人制度、证据制度等;程序篇,包括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等。民事诉讼法学的重要的知识点,包括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管辖权的分配和异议、当事人的识别和认定、证据种类和规则、诉讼当事人权益、审判人员、审判监督纠纷机制等分散于平铺直叙的各章节。重点知识在思维导图中以图表密集、结构复杂的面貌体现,开宗明义的显示出自身的重要性,便于学生迅速识别。

(三)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自学无抓手向主动有平台转变”,学生将思维导图作为课外复习的“笔记本”,在导图分散而有关联模式引导下,按照由总括到详细,由基础到深入的层次完成预习。课堂上,通过思维导图层层打开的功能,教师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层次和逻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甚至共同探讨和思考下一层次知识的原理。课堂后,学生将延伸阅读和深入思考的成功以思维导图为载体进行补充和完善。

(四)图表的开放性

如果说思维导图中展现出概念的逻辑关系能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那么思维导图末端的开放式结构则可能激发大脑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顺着学科的发展脉络,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开拓视野,甚至开展深一步的科学研究。笔者在民事诉讼法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经常采取思维导图修改、延伸和拓展的方式鼓励学生创造出自己的思维导图,这些思维导图是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和理解的图表化体现,也是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的记录。事实证明,往往那些平日在思维导图格式和内容有创新的同学在期末测评中有更加优秀的表现。

五、结束语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深入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的目标。思维导图运用于民事诉讼法的教学过程,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将学生拉入学习情境,探索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既是解决国内本科民讼法教学课时不足的现实路径,也是对联结-认知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探索。虽然思维导图能过利用有限的时空中形象表达和快速传递信息,但其毕竟只是教学的工具。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环境的改善,还需要从民事诉讼法学程序和公正的精神本身出发,进行理论研究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探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案件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葛云松.法学教育的理想[J].中外法学,2014,2:301.

[2]陈富,王嘉毅.大学教学中PPT应用效果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1):29.

[3][英]约翰·丹尼尔.让MOOCs更有意义:在谎言、悖论和可能性的迷宫中沉思[J].王志军,赵文涛,译.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3-12+27.

[4]王丽华.论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4,31(8):38-41.

[5]刘菊,钟绍春.网络时代学习理论的新发展——连接主义[J].外国教育研究,2011(1):34-38.

[6]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1):23-27.

[7]Gowin D B, Novak J D. Learning How to Learn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8]張海森.2001-2010年中外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1(8):120-124.

[9]杨凌.概念图、思维导图的结合对教与学的辅助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6):59-61.

[10]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4(8):42-45.

作者:范筱静 谭明月

上一篇:新闻舆论监督论文下一篇:中学音乐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