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论文范文

2022-05-09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民事诉讼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民事诉讼理念是民事诉讼机制与实践所蕴涵的内在精神、最高原理、基本规则。这种理念体现了法律的制定者和法律的守护者对民事诉讼机制的本质、根本原则及其运作规律的理性认知和整体结构的把握,其通过民事诉讼价值、民事诉讼模式和民事诉讼制度而外化,这就决定了民事诉讼价值和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以及具体民事诉讼制度的构建。

第一篇:民事诉讼论文范文

论民事诉讼之中民事证据制度问题研究

摘 要: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是当前民事诉讼制度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民事诉讼制度证据制度实现的情况的好与坏,着重影响着民事诉讼制度自身的情况,并且决定了民事诉讼程序的客观以及公正性,影响着整个民事诉讼程序公正性的实现。本文首先分析了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意义然后分析了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存在的问题:当前民事证据制度的立法水平不足;尚未建立当事人取证的保障制度;证据规则不够完备,最后分析了关于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之中民事证据制度的措施:完善证据交换制度,明确证据交换制度的案件范围;构建证人出庭宣誓制度;构建伪证追责制度的完善;证人的安全保障和经济补偿。

关键词:民事诉讼;民事证据;制度

一、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意义

民事诉讼中证人之所以故意作伪证,还源于国家正式制度没有为其提供如实作证的制度保障和有效的权利救济。尽管相关法律明文规定了对证人及其亲属不能打击报复,强迫他人作伪证应追究法律责任,但“我们思考的应当是事情而不是词语”。当前配套的证人信息保密制度和安全保障制度,无法有效保证证人不会遭受打击报复或变相的打击报复,证人在预测到自己可能会遭受不利后果的情形下,很难要求其提供真实的证人证言。由此,相关的立法机关应该进行民事诉讼制度的修改之中更加注重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修改和完善。

二、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民事证据制度的立法水平不足

当前,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并没有构建起合适的制度体系,并且现行民事证据制度更加偏向了原则化以及简单化的方面。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其中第二百七十条之中,有关于证据制度的规范仅有12条。这些条文设置的较少,存在着巨大的反差。由此,多方面而言,现行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效力不高,在实现的审判过程之中因为证据运用的次数比较少,并且实质上存在着主动的差异。由此,我国现行的民事证据制度的立法水平仍然需要有效提升。

(二)尚未建立當事人取证的保障制度

大部分当事人在进行实际的调查取证的过程之中较为艰难。只有根据知情人自身的描述以及相应的文件多样的查阅,反复的取证才能够全方位了解情况。诸多的调查取证能够依据层层的程序的筛选获取相应的信息。经由多样化的渠道寻找到相应的知情人,并且给证人提供必要的信息。但是,在实际之中证据制度的规范之中需要关注到当事人的取证困难,由此多方面的取证制度的保障构建。

(三)证据规则不够完备

证据规则是专门指证据资格和效力的原则,证据制度能否完善以及规则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着执行甚至是整个案件的结果和性质,而且还可以从案件的结论推测案件证据的效力。但是目前,我国的证据规则是不完善的,因为规则效力并没有限制调查取证的内容、方式和范围。并且证据规则也缺乏实用性。

二、关于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之中民事证据制度的措施

(一)完善证据交换制度,明确证据交换制度的案件范围

当前,我国针对证据交换制度的案件的范围受理尚未达成一致的想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有一些地方政府,主张证据交换制度仅适用于证据较多或复杂疑难的案件,有些地方法院则认为不应局限于疑难及复杂的案件,简单案件也可适用。因此,明确证据交换制度的适用范围成为完善该制度首当其冲的问题。

(二)构建证人出庭宣誓制度

为了能够保证证人证言的可信性,在实际之中需要能够实践宣誓制度。事实上,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并且有必要在可行的条件之中建立证人的出庭宣誓的制度。仪式能够给人带来一种负责人的心理暗示。我们需要就我国的传统的民事诉讼制度而言。

(三)构建伪证追责制度的完善

在司法实践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发现,因为证人作伪证的法律成本过低,由此证人可能不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就可以作伪证。笔者认为,法院为了能够从维护法律权威角度出发来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对于故意做虚假证言的证人,一经查实便可依据情节和主观过错予以严肃追责,包括训诫、罚款、拘留乃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应加强伪证追责的舆论宣传和如实作证氛围的营造,可以由本院或者最高院统一筛选制作民诉中证人因伪证受追责的案例展览,在法院立案大厅和民事审判庭予以张贴公示,并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

(四)证人的安全保障和经济补偿

为了能够强化民事诉讼制度之中证人证言的可信性,避免证人故意弄虚作假进行不实的陈述。立法及司法解释上可以考虑,如证人以受到变相报复为由,将相关纠纷起诉至法院时,应由被告就其没有实施变相报复行为承担举证责任,无法举证或不足以证明其行为不属于变相报复的,其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三、结束语

有关于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这是一个历时长久的攻坚战,在这个过程之中诸多的制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能够发挥社会的能动性。调动全员积极参加到其中。与此同时,需要参考和借鉴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的相应的民法规定和相应的要求,对证据制度实现完善和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亮.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的法律构造——以传统民事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当事人结构差异为视角[J].现代法学,2016,38(04):133-143.

[2]巢志雄.我国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现象、问题与完善——兼以法国民事诉讼的理论争论与实务判例为参照[J].比较法研究,2015(03):137-154.

[3]王林清,刘高.民刑交叉中合同效力的认定及诉讼程序的构建——以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为视角[J].法学家,2015(02):75-91+178.

[4]陈刚.论我国民事诉讼抗辩制度的体系化建设[J].中国法学,2014(05):201-218.

[5]陈杭平.“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再考察:以“送达难”为中心[J].中国法学,2014(04):200-216.

作者:胡斌

第二篇:试论民事诉讼理念的内涵及民事诉讼机制的选择

摘 要:民事诉讼理念是民事诉讼机制与实践所蕴涵的内在精神、最高原理、基本规则。这种理念体现了法律的制定者和法律的守护者对民事诉讼机制的本质、根本原则及其运作规律的理性认知和整体结构的把握,其通过民事诉讼价值、民事诉讼模式和民事诉讼制度而外化,这就决定了民事诉讼价值和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以及具体民事诉讼制度的构建。

关键词:理念;程序;机制

一、民事诉讼理念的内涵

“人民的安全是最高的法律。”[1]民事诉讼理念的完善,正如英国政治学家洛克所指出的:“一方面使人民可以知道他们的责任并在法律范围内得到安全和保障;另一方面,也使统治被限制在他们的适当范围之内。”[2]民事诉讼理念重新构塑后,其内涵应包括程序本位、程序公正、程序刚性、程序安定四个层次。

(一)程序本位

即在民事诉讼中坚持以民事诉讼过程而不是以民事诉讼结果为基本出发点和客观评价标准的理念[3]。民事诉讼程序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民事实体;民事实体不公正,受影响的只是个案,而民事诉讼程序不公正,受影响的却是整个民事诉讼机制;民事实体不公正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救济和纠正,而民事诉讼程序不公正,在许多情况下却是不能完全进行救济和纠正的。程序本位并不曾否认实体公正的价值,它只是强调,实现实体法不应是民事诉讼程序的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4]。

(二)程序公正

程序公正、正义概念在西方法学界被广泛使用和讨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特别是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以后[5]。而非程序在实现实体公正方面的工具性价值,包括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程序主体性与法官的中立性。当事人程序主体性,是指当事人在纠纷过程中应当居于主体地位而不是客体地位,主要是当事人诉讼行为而不是法院依职权行为推动诉讼的进程。法官保持严格的中立,一是平等地对待当事人,二是法官保持一定的消极性[6]。

(三)程序刚性

所谓程序刚性,是指法律关于民事诉讼各个环节的法律规定,都应当是严肃的、权威性的,民事诉讼的参与者,如果不根据法律的规定从事民事行为,就会有法律规定的不利的后果,对这种行为进行制裁或者惩罚。当然,民事诉讼程序,还要有一定的弹性,“以法律的弹性应付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变动不定性和连续性,以一驭万,造成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法律效果。”[7]

(四)程序安定

“程序”一词在汉语中是指按时间先后或依次安排的工作步骤[8]。从法律学的角度来看,程序主要体现为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式和手续来作出决定的相互关系[9]。即“指民事诉讼应依法定的时间先后和空间结构展开并作出终局决定,从而使诉讼保持有条不紊的稳定状态”[10]。主要体现为程序的不可逆性和程序的及时终结性方面。

二、民事诉讼理念对传统民事诉讼理念的冲击

民事诉讼理念重新构塑后,传统的重调查研究、有错必纠、舆论监督司法、方便群众、公开审判、为人民服务、法官官员化、实事求是、法官权威性的理念发生了改变,并对民事诉讼的价值重新进行选择。

(一)重调查研究

在民事诉讼中不能主张法官调查得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因为这种做法是不符合民事诉讼规律的。民事诉讼始终追求公平、公正、正义,如果法官作过多调查,对当事人一方有利的证据没有查到,而对另一方有利的证据查到了,便出现难以公正的问题,这也与诉讼当事人地位平等的原则相违背。“法院主要是掌握主持诉讼程序、整理审理和策划其进行的指挥权,而当事人主要是承担弄清案情并提供判决资料的责任。”[11]或者说“当事人仅限于对实体权利请求有关的问题有处分权,而对其他诉讼程序上的问题,应由法院依职权处理。”[12]

(二)实事求是

在司法实践中,该理念与法律真实原则是有矛盾的。尽管“在一个完整的民事诉讼中,所有诉讼主体的诉讼行为都要围绕查明案件事实,实现当事人利益这一目的来实施”[13]。然而,民事诉讼是在特定的地点由司法机关解决民事纠纷,有特定的时间上、空间上、规则上的限制,我们只能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定程序去处理,民事案件的处理只要符合法律、法规上的规定,这就是符合法理的要求了。不可能要求我们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完全地实事求是,这是不现实的。

(三)公开审判

“审判公开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都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法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14]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①在我国电视上,向社会公众公开的庭审中,开庭审理的时间一般较短,当事人双方举证、质证、辩论的程度也不够充分,而法官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够条理清楚、明辨是非,让人感觉中国的法官素质非常高。而在美国法庭一般是不允许拍照和录像的,美国最高法院曾经推翻了一个案件的判决,因为庭审的过程被录像,而这个过程分散了法官、陪审团、证人、律师的注意力,以致对法官、陪审团发现案件事实真相形成妨碍,并实际上否认了被告人的公正审判权。②审判公开要有范围、方式、程度限制,不宜提倡电视直播庭审,原因是:(1)增加庭审压力,影响法官、陪审员的独立判断以及其他诉讼行为,影响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正常的诉讼活动,影响他们的内在、外在表现;(2)容易把法官变成公众人物;(3)庭审程序过于透明,易暴露一些程序方面的不足,以致影响司法的权威性。

(四)方便群众,为人民服务

人民法院主动去寻找案源,目的是为方便群众,但程序存在错误。民事诉讼主张当事人有处分权,包括实体上和程序上,起诉与否,正是当事人处分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体现。“私权神圣,即民事权利受到法律充分保障,任何人或者任何权力均不得侵犯,并且非依公正的法律程序,不得限制或者掠夺。”[15]“法院在以国家权力解决民事纠纷的过程中,仍然要坚持当事人之间没有争执的就不干预的原则,这是现代民事诉讼对双方当事人之间民事纠纷的基本态度。”[11]也就是说,法院介入私法领域,以国家强制力解决民事纠纷,受当事人处分权的限制。因为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对实体权利、诉讼标的有处分权,双方当事人也有权自主解决纠纷即和解。

(五)舆论监督司法

民事诉讼不应该过多地受舆论影响、舆论干预,这是外行在评价内行,不符合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16]。再者,法庭所运用的逻辑与舆论运用的逻辑不同,舆论容易错误引导公众意志。舆论可以监督法官个人的操守行为,但其没有资格监督民事诉讼这一司法活动。

(六)法官官员化

法官是社会生活众多职业中的一个非常特殊职业,法官是一种在法庭上行使权力的职业,而在法庭以外,法官又和普通公民一样,是统一法制下的守法者。故强调的是每一个法官的独立性,他应该只对法律负责[3]。正如马克思所说,“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17]所以对法官的素质、资格要有独特要求:一是法官素质要求高,要有恪守司法独立的意识,必须是法律职业群体中的优秀者。二是法官要有卫道精神。三是法官数量要少而精,办案质量和效率要高[3]。

(七)法官权威性

美国学者德沃金在《法律帝国》这本书中讲了这样一段具有启发意义的话:“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而法官是法律帝国的王侯。”正如伯利曼的评价“在我们看来,法官是有修养的人,甚至有着父亲般的慈严”[18]。而在我国,由于司法机关的地位较低,法官的地位大打折扣,行使司法权力范围有相当的局限性,司法裁判对国家公共政策制定影响力较小,致使中国的法官在很大程度上无权威可言。

三、民事诉讼理念重新构塑后对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一般把诉讼模式分为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但对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的具体含义的认识却各不相同,其原因在于划定二者界限的标准不同。

曾经在民诉法学界处于通说地位的一种观点认为:英美法系国家属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大陆法系国家属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而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则属于超职权主义诉讼模式[19]。

民事诉讼理念重新构塑后的民事诉讼模式,应为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相结合的民事诉讼模式。即在以民事诉讼当事人为诉讼程序主体的基础上,法院、律师、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互相配合,和谐解决民事纠纷。

在这种民事诉讼模式下的民事诉讼:其一,双方当事人平等对抗。一方面,对双方当事人予以平等对待,这是平等的形式要件[20]。另一方面,要保障双方当事人在诉讼当中享有平等对抗的机会和手段,这是实现真正平等的实质性要件,“程序主体权进而程序参与权及选择权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诉讼构造中双方当事人能否处于平等的诉讼地位,亦即一方当事人能否与对方当事人(下转105页)(上接81页)形成对峙”[21]。其二,禁止法官主动取证、采证[22]。其三,裁判应以当事人自由主张的事实及证据作为基础,并使其就主张该事实的后果自负其责。其四,当事人未主张,法院认为对其请求是必然要件的事实,在程序上预先提醒,若当事人主张则作为裁判的基础,反之,则排除案件之外[23]。

参考文献:

[1]托马斯·霍布斯.论公民[G]//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方法.张智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274.

[2]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610.

[3]黄松有.渐进与过渡: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冷思考[J].现代法学,2000,(4).

[4]强世功.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1840~1980年)[G]//苏力,贺卫方.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法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69.

[5]吴予.法与正义之关联:一个西方文化基因演进的考察[J].比较法研究,1999,(2).

[6]肖扬.当代司法体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05.

[7]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29.

[8]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4014.

[9]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1).

[10]吴明童,张婷.诉讼公正与效率之关系研究[J].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1卷.

[11]兼子一,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M].白绿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68.

[12]白绿铉.美国民事诉讼法[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16.

[13]刘荣军.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再重构[G]//民商法论丛(9),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273.

[14]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学(新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版社,1996:70.

[15]张俊浩.民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0.

[16]符六文,何鉴伟,潘华山.审判监督程序实务释疑[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76.

[18][美]梅利曼.大陆法系.[M]顾培东,禄正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4.

[19]田平安.我国民事诉讼模式探析[J].中外法学,1994,(5).

[20]潭兵.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305.

[21]江伟.民事诉讼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7-28.

[22]常怡.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67.

[23]孙山.法官独立审判的理性思考[J].法学论坛,2003,(5).

作者:王振亮

第三篇: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界限和分野

摘 要: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有较多的相似点,且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经常交叉出现,容易造成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之间关系的失调。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发展过程、不同点和联系进而阐述了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界限和分野。

关键词: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界限

一、什么是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

(一)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民告官。行政诉讼是当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损害其合法权益时,按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决的活动[1]。行政诉讼采用”不告不理”的原则,即公民不起诉,法院不会主动受理。在此给大家举一案例去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行政诉讼的内涵。比如说违法强拆强建、非法囚禁、擅自涂改并颁证的无效行为等诉讼都属于行政诉讼。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例强制拆迁的案例:为了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部分地区开始进行拆迁分房活动,但是有些部门采取的强制态度是违法的,甚至有的对房屋进行强拆。在2006年的4月25日,原告在北京某处买的房子因在此地建立绿化带隔离项目需要进行搬迁。在房屋征收补贴没有达到一致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在2017年3月6日下发了某镇执拆字第7号《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书》,并在同年3月8日下发了某镇强拆字第17号《强制拆除决定书》。发布完文献之后不久,在没有事前告知原告的情况下,被告组织城管执法局、警察、以及社会闲散人员等利用挖土机、推土机等工具将原告房屋违法强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在这个案件当中,被告发表通知和强制拆除之间仅仅隔了9天,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所以原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訟法》等法律法规向法院发起了行政诉讼。这个案例就是我们所说的行政诉讼。

(二)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之间因为民事权益或经济利益冲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立案受理。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由人民法院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以及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特殊案件活动,在诉讼和审理过程中,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当事人、人民法院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各种关系的总和[2]。得知了他的相关概念,那就加一个案例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比如:一个离婚的案例中,陈先生在1993年11月份经人介绍和谭女士相识,两个人在相识三个月之后进入热恋状态,并在1994年2月在户籍所在地龙江乡人民政府部门领取结婚证,两人还在1997年5月20日迎来了两个人爱的结晶。因为相识三个月就领取了结婚证,婚前缺乏了解,感情基础也尤为薄弱。在结婚后不久,陈先生的种种恶习就显现出来了,经常在外赌博、酗酒,并且还欠了很多的赌债,有时候喝醉了回家还会对谭女士实施家暴行为,谭女士经常被陈先生打的遍体鳞伤,过着有苦不敢说的生活,后在2009年春节后,谭女士终于忍受不住陈先生醉酒后的拳打脚踢,就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逃了出来,并在外打工有五年时间内和陈先生没有任何的联系,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来双方已确定分居五年毫无联系,彼此之间感情完全破裂,没有任何继续的可能,所以谭女士向法院起诉与陈先生解除这段婚姻关系。后陈先生发现谭女士在与自己分居的五年期间与同厂的男同事同居并生下一名男婴,所以陈先生就因此不同意离婚,并想将谭女士以重婚罪的名义追究谭女士的刑事责任。这个案例就是我们所说的民事诉讼。

二、我国的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发展历史

(一)行政诉讼的发展历史

我国早在1914年5月18日公布的《行政诉讼条例》,并在同一年的7月15日公布的《行政诉讼法》,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行政诉讼法。后在1950年有个别法律法规规定,在发生行政争议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没有形成制度。1982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3条规定: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适用本法规定。1987年1月1日执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治安行政案件可以向法院起诉。1989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进一步加强了行政诉讼的制度化。

(二)民事诉讼的发展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经历了从无到有,并不断兴旺、繁荣的发展历程。1991年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法制体系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又做出了三次修订: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第一次修正;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第二次修正;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第三次修正。

三、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界限

(一)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区别

行政诉讼脱胎于民事诉讼,但是它们并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诉讼的主体不同。虽然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都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解决相关诉讼的,但诉讼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不同的。行政诉讼的主体具有恒定性,被告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一般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能做行政诉讼的被告。而民事诉讼就没有这些要求,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也没有恒定性,被告可以是公民、法人,也可以是行政机关,因此行政机关在民事诉讼中,既可以是原告,也可以是被告[3]。②诉讼的客体和诉讼的目的不同。行政诉讼的客体是行政争议,审查行政的行为是否合法,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法律救济;而民事诉讼的客体是民事争议,是为了解决民事纠纷,保障公民的民事权益不被侵犯。③当事人的诉讼的权利和义务不同。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完全对等。④是否适用调解不同。行政诉讼中,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审查部分禁止适用调解,法院在诉讼中不能调解双方的争议,也不能以调解结案。但在民事诉讼中,调解是主要的处理手段,法院既可以调解的方式进行审理,也可以调解的方式结案。⑤判决和执行的方式不同。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审理的重点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法院有权力对具体行政行为做出一系列判决,但判决一般不会针对当事人在行政法上的权利,所以行政诉讼的判决方式比较单一。而民事诉讼面对的主要是民事争议问题,人民法院拥有权力直接做出确认判决、给付判决和变更判决,这些判决可以决定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和义务。⑥执行的措施不同。法律对原告和被告规定了不同的执行措施,且被告行政机关依法享有对部分判决直接进行强制执行手段。民事诉讼判决裁定的强制执行,则全部要由法院进行,而且强制执行措施普遍适用于民事诉讼原被告。⑦两者适用的法律也各不相同。民事诉讼主要适用《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而刑事诉讼主要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二)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联系

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在不同中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①附带关系。行政诉讼解决的行政争议经常和民事争议交织在一起,解决行政争议是解决民事争议的前提条件。人民法院通过行政诉讼处理行政争议时,会同时处理相关的民事争议,这就是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②先后关系。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如果出现行政争议的先决性或行政行为的合法审查问题,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会等待行政诉讼的判决结果出来后再进行判决。③互补关系。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之间联系紧密互为补充,形成了可以为诉讼人提供比较完善的法律救助系统。当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不能判断时,并且当事人不可能通过民事诉讼处理问题,人民法院则应该为当事人提供诉讼的相关救助。④参照关系。当事人因不服法院对行政诉讼的判决,而提起的赔偿诉讼既有行政诉讼的特点,也有民事诉讼的特点,当法院处理赔偿案件和行政争议时,在不与行政诉讼本身性质产生矛盾的前提下,可以参考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采用民事诉讼规则进行处理[4]。⑤排斥关系。针对同一争议时,如果行政机关已经做出处理或者人民法院已经做出行政判决后,当事人不得再提起民事诉讼。

四、总结

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之间有许多的不同,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将它们之间的界限分清楚,才能更好的处理诉讼,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法律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杨建顺.行政、民事争议交叉案件审理机制的困境与对策[J].法律适用,2009(05):2-9.

[2]程琥.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关联案件的诉讼程序衔接[J].法律适用,2009(05):18-22.

[3]江伟,范跃如.民事行政争议关联案件诉讼程序研究[J].中国法学,2005(03):165-173.

[4]高婧明.我国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6.

作者:郑橙

上一篇:设计思路论文范文下一篇:桩基施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