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舆论监督论文

2022-04-16

【摘要】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机制保证之一,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舆论监督要坚持法治原则、真实原则、三度原则、有效原则和公正原则,同时还要接受来自党和政府、新闻系统内部以及社会大众的制约,以保证舆论监督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有效地开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闻舆论监督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闻舆论监督论文 篇1:

从新闻舆论监督理论的形成看对“度”的把握

摘 要:新闻舆论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政党和政府管理职能的一种延伸和补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之一,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新闻舆论监督。本文研究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舆论监督理论以及其“度”的形成、发展、完善过程,结合当前新闻舆论监督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全媒体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监督的“度”以及在新闻舆论监督实践中把握好舆论监督“度”的重要性,从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谨守新闻舆论监督的“度”的角度,对当前新闻工作者完成好新闻工作的责任和任务,履行好党和国家、人民赋予或期许的新闻舆论监督的重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尺度;形成与发展

在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是党和政府管理职能的一种延伸和补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之一。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监督理论的形成、发展,在新闻实践中把握好“度”,做到能够帮忙不添乱,达到团结稳定鼓劲,促进工作的目的,对于从事新闻舆论监督的新闻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舆论”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魏书·王朗传》中,指的是百姓的议论与意见。“监督”在《辞海》中的解释是“监察督促”,包含监察、督促两层意思,监察是要发现问题,督促是要解决问题。“新闻舆论监督”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一种舆论监督方式。

郭镇之在《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一文中指出“舆论监督”是中国新闻界创造的带有中国特色的词组,在西方的新闻媒介和大众传播文献(主要是英美国家)中,没有“舆论”(public opinion)和“监督”(supervision)这样的固定搭配。

在我国,“舆论监督”作为一个独立词汇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文件中,是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也就是在这个报告里,明确提出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概念,要求“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强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从此以后,舆论监督一词开始连续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

“舆论监督”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在我国被确定下来,是在2004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条例第八节专门将舆论监督列出,并对如何坚持新闻舆论监督作了明确规定。第三十三条、三十四条一方面要求要“在党的领导下,新闻媒体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通过内部反映或公开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明确提出 “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党性原则,遵守新闻纪律和职业道德,把握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注重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这也构成了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理论的基础。

我国尚没有颁布专门的《新闻法》,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姚伟先生在《媒体舆论监督与公民人身权保护》中认为我国《宪法》第41条和第27条中的相应条款,是对公民监督权的完整规定。而我国的新闻媒介属于全体人民,人民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批评与建议,经过新闻媒介的表达得以集中和放大,才形成社会舆论,从而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发挥影响力,成为舆论监督。

二、新闻舆论监督“度”的定义和内涵

新闻舆论监督的“度”,就是在履行新闻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应遵守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新闻规则和纪律以及社会、行业道德标准。在我国,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要求,党和国家对新闻和舆论监督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约定俗成的社会道德规范共同构成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度”。具体实践中,体现在政治、法律和道德三个层面。

政治上的“度”。就是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服务于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必须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三为”方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根据党和国家的需要适时开展舆论监督工作。

法律上的“度”。就是新闻舆论监督不能违背宪法和刑法、民法、行业法以及地方法规的规定,这其中既涉及国家、社会、集体利益的维护,也有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利的保护。

道德上的“度”。就是要遵守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社会主义公德和新闻职业道德,坚守遵循客观事实和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底线。

三、不同历史时期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对 “度”的要求

在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概念提出较晚。在新中国建立初期,虽然还没有舆论监督这个专有名词,但当时提出的批评一词已经具有今天舆论监督相近的意义。对于其应遵循的原则和尺度,在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中规定,“我们所提倡的批评,乃是人民群众(首先是工人农民)以促进和巩固国家建设事业为目的、有原则性有建设性的、与人为善的批评。”这也是后来我国新闻监督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雏形。

此后经由“文革”,舆论监督理论也迟滞不前。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各项工作也逐渐正常化,社会对如何进行舆论监督的争论也多了起来。为此,江泽民同志在1994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时要求:“舆论监督应着眼于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民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1996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要求,“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虽然这一要求是针对新闻宣传提出来的,但对于新闻舆论监督这也是一条必须遵守的红线和应谨守的“度”,是新时期做好新闻和新闻舆论监督的基础和保障。

进入21世纪,随着以因特网、无线网络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新媒体的兴起,新闻舆论监督也被一些人滥用成谋取私人利益的工具,尤其是一些所谓的网络“大V”,以舆论领袖的面目,公然散布谣言,干预党和政府以及司法、企业的正常工作,既背离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根本,也扰乱了社会秩序。对于如何开展好新闻舆论监督,胡锦涛2008年6月20日考察人民日报社时,要求“新闻宣传工作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则进一步重申,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要求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从我国不同时期对新闻要求和新闻舆论监督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党和政府对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要求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坚持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准确及时地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既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也是新闻舆论监督应恪守的“度”。

四、新闻舆论监督实践中“度”的把握

新闻舆论监督实践中,新闻工作者想把握好 “度”,就要在工作中本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维护和谐稳定社会大局为中心,坚持党性原则、真实原则、正面为主原则、平等原则、依法原则,将新闻舆论监督与促进社会主义事业良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切实起到既解决了问题、又促进了和谐的目的。

(一)新闻舆论监督要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体决定我们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坚持党和政府对新闻舆论监督的领导,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服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遵守党的新闻工作政策和宣传纪律,秉承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做到帮忙不添乱、解难不发难、加温不添火;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各种监督手段,弄清哪些问题可以通过公开监督解决问题,哪些可以通过内参反映和舆论监督共同解决。在促进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尽量消除负面影响,实现正面效应,达到推动工作的目的。坚决杜绝为监督而监督,更不能哗众取宠,追求轰动效应,要坚决反对以舆论监督谋私利、树威信、泄私愤、鸣不平等错误做法。

(二)新闻舆论监督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

新闻舆论监督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是让积压存在的问题公开化,放置在大家的眼皮底下,通过公众和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促进问题的科学合理解决。它除了公众和一些官员眼中的曝光一途外,还有内参,媒体居中协调推动等许多方法。从这层意义上说,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情绪的“减压阀”,是推进工作的“催化剂”。因此,在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要首先考虑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是否有促进,对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是否有推动,对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有保护,对社会正能量是否有弘扬。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新闻工作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应该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增强团结,维护稳定,增强人们的信心。

(三)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

近年来,我国由舆论监督引发的新闻官司已经超过千起,新闻界的败诉率在30%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我国舆论监督体系不完善的原因,也有新闻工作者自身的因素。作为新闻工作者在处理舆论监督问题时,一定要头脑清新,谨守中正,不要试图做一锤定音的“法官”,也不要奢求成为道德的“审判官”。在新闻媒体和工作者履行舆论监督的选题和内容上,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在对事情的判断和取证过程中要恪守真实性原则,做到客观、细致,实事求是,尽量避免对新闻事实的把握上有缺失,坚决反对对事实进行“合理想象”,添枝加叶;其三,舆论监督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其四,对于公民,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在舆论监督过程中不但不能妨碍公民对权利的追求,更不能诽谤他人,披露公民的隐私,侵害公民的名誉,造成对公民人格权的侵害,而且要为公民实现自己的权利提供服务和帮助。

(四)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公正客观、实事求是

新闻舆论监督前提是客观公正,作为一种引导社会的公器,它虽然没有国家机器的强制力量,但它对国家的安危、发展,对社会的稳定,对公众的生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因此,规范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行为在舆论监督中尤为重要, 一个真正的负责人的新闻工作者在履行舆论监督职责时,一定要做到“守正为心,疾恶不惧”。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认为批评报道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最高的境界,就是你的批评报道被批评者能够欣然接受。这个是很难做到的。第二种,批评后,尽管人家还有意见,但是说不出什么来,心里不舒服,但觉得有道理,回过头来还能回味。第三种,批评以后就炸了。新闻媒体在处理新闻舆论监督时一定要做到事实准确,分清主次。对人民内部缺点、错误的批评,要立足于治病救人,与人为善,着眼于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批评什么,反对什么,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定,要以社会的实际需要来取舍。批评时,要掌握分寸、留有余地,不要绝对化,拍案而起、怒发冲冠式的愤世疾俗不是舆论监督的目的。

(五)新闻舆论监督中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学习

新闻界有句老话叫:“先做人,后作文。”新闻工作者自身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做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基础和保障。同时,由于新闻舆论监督是一件很严肃、需要较高判别是非的水平才能做好的事情,一点点万金油的底子就自命不凡,必定思想浅薄,是非难辨。因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轰动全国的陈永洲案,再次说明新闻工作者如果放弃学习,放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学习和改造,就会被个人私欲和西方新闻自由化思潮滋扰腐蚀,陷入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的泥潭,对个人失去的是“德”,作为媒体失去的是“信”。俗话说 “打铁先得自身硬”,做为媒体人,政治、法制水平和业务、道德素养过硬了,就能够躲得过“糖衣炮弹”的轰炸。在新闻实践中,只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谨守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度”,才不会滥用新闻监督权,从根本上杜绝有偿新闻和其它不正当新闻,树立起新闻监督的权威,保证新闻舆论的质量。

相比一般的公民,新闻工作者因为手中有媒体,其监督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要大得多,也正因为如此,新闻舆论监督时必须以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不仅要有铁肩担道义的正义精神,也要在新闻实践中,以诚惶诚恐的敬畏精神,谨守新闻舆论监督的“度”。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好新闻工作的责任和任务,履行好党和国家、人民赋予或期许的新闻舆论监督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国际新闻界,1999(5).

[2] 姚伟.媒体舆论监督与公民人身权保护[J].新闻前哨,2004(10).

[3] 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 卢韦.正确开展新闻舆论监督[J].理论与当代,2013(1).

[5]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赵新春

新闻舆论监督论文 篇2:

新形势下新闻舆论监督相关问题浅析

【摘 要】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机制保证之一,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舆论监督要坚持法治原则、真实原则、三度原则、有效原则和公正原则,同时还要接受来自党和政府、新闻系统内部以及社会大众的制约,以保证舆论监督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舆论监督 媒体责任 法治 真实 公正 制约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地位

1.职能地位

世界各国由于国情不同、社会政治制度不同,对新闻舆论监督的认识和定位也不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新闻媒介实施新闻舆论监督职能代表的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民主权利的一种有效形式。

但很多西方国家把新闻记者视为“无冕之王”,标榜自己是摆脱政治控制的所谓“新闻自由”,记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事实上,在阶级社会里,新闻自由从来就不是“超阶级”“无国界”的,也不会有什么“新闻自由”的记者。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中曾明确指出:“在阶级消灭之前,不管通讯社或报纸的新闻都有阶级性。资产阶级所说的‘新闻自由’是骗人的,完全客观的报道是没有的。”①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新闻媒介是舆论工具,新闻舆论监督是这一工具的基本功能之一,而它职能地位的确定又同其职能作用的发挥、政治集团的阶级利益相联系,不能脱离历史和现实,不能脱离国家和制度,更不能简单抽象地认识和判断新闻舆论监督的职能地位。

2.法律地位

2016年2月19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机制保证之一。在我国,舆论监督主要指人民群众或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工具对社会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的监督与批评。舆论监督是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四十一条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三十三条规定:“在党的领导下,新闻媒体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通过内部反映或公开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听取意见,推动和改进工作。”可以说,新闻媒介是人民群众了解党务、政务活动和司法是否公正的重要途径。党和政府更需要通过新闻媒介体察民情、舆情。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相互沟通、双向交流,正是新闻媒介架起了这座无形之桥。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的意见、反映自己的愿望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是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时候都不能剥夺的。

我国新闻媒介的地位决定了新闻舆论监督不同于普通的民事行为,是十分严肃的权威性监督,因为它传达的是党和政府的意志,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呼声,代表的是国家的整体利益,监督与不监督,接受监督与不接受监督没有商量的余地。实施监督是党性要求,接受监督是保持一致;实施监督是履行职责,接受监督是理所应当;实施监督是伸张正义,接受监督是改邪归正;实施监督是发扬民主,接受监督是顺乎民意;实施监督是形势需要,接受监督是大势所趋。当然,新闻舆论监督并不能居高临下,监督别人的同时,还要受到各方面的监督,监督与被监督、制约与被制约是相辅相承、互为作用的。法治状态下的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社会监督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政府监督和舆论监督等。与新闻舆论监督相比,这些监督都是封闭型的,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监督对象也是特定的。而新闻舆论监督则是公开的,监督范围和影响力都比其他监督大得多,其他监督形式监督的对象都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其他监督形式不能监督的对象,新闻舆论也可以监督。但新闻舆论监督不能取代其他形式的监督,而是助力其他监督形式有效地开展监督。

公开、开放、透明是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特征,能增强社会规范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一些腐败行为有很强的震慑作用。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

(一)法治原则

在习近平总书记自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历次公开讲话与文章中,全面依法治国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词被多次提到。在“四个全面”中,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三大战略举措,共同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新闻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的一部分,也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进一步保障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利,同时加强对新闻媒体自身的监督, 通过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推进和实现新闻舆论监督法治化。

如今,随着人们法治观念的增强,新闻侵权案大量减少。但在一些新闻报道尤其是网络新闻中还存在侵犯隐私权的现象,比如: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肆意歪曲事实,或者猎奇求异,制作虚假的耸人听闻的新闻,大大削弱了舆论监督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因此,新闻媒体必须加强法治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只有正确利用好手中的舆论监督权利,舆论监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真实原则

新闻舆论监督的关键是事实准确。事实是新闻的生命,离开事实就没有新闻,没有新闻也谈不上新闻舆论监督。但即使有了事实,也未必能够开展正确的新闻舆论监督。很多时候,个别真实不代表整体真实,细节真实不说明本质真实,完全真实也不等于就是真理,这里有一个艰苦求实的过程。我们要善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事实的整体、全局着眼,从事实之间的联系入手,洞察情势,把握实质,揭示真相。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新闻事业时刻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新闻舆论监督才能真正反映民情、民意。

(三)三度原则

“三度”指新闻舆论监督的广度、深度和适度。广度指新闻舆论监督的覆盖面和作用范围。它可以覆盖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大到国家的方针、政策、方向、命运,小到百姓的“菜篮子”和“米袋子”,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都在新闻舆论监督的视野之中,但监督广泛不代表随意监督,落脚处一定要在党和政府的意志与人民大众的呼声的契合点上,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深度是指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它表现为对世界最细微、最深刻的洞察和体验。新闻舆论监督要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要通过纷繁多彩的表面,看到生活的底蕴,及时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且预测到矛盾运动的趋向,准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新闻舆论监督能否达到一定的深度,关键是新闻工作者要具备一定的政治观察力、政治敏锐性、政治辨别力,能够看透问题的实质,抓住问题的要害。当许多人对某一问题不以为然或随声附和的时候,新闻舆论监督要能发出震聋发聩的声音,为众人敲响警钟,让罪人深刻反省,净化社会风气。②

适度是指新闻舆论监督要恰如其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要遵循质量互变的规律,量的尺度把好了,质就不会变化,而超过了一定的量,事物就会发生质变。为了保持质的稳定,这个量是可以调的,调整适度,维持平衡,事物就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新闻舆论监督在新闻宣传中的量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需要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探索,努力实践。

(四)有效原则

社会效果好坏是检验新闻舆论监督成败的尺度。《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总结出的经验是:“讲成就而不引起怀疑,讲缺点而不引起泄气,讲发展而不引起攀比,讲调控面而不引起忧虑,讲先进而不引起反感,讲问题而不引起恐惧。”③这“六讲”体现了中央领导提出的“要帮忙不要添乱,要聚焦不要散光,要唱响主旋律,不要搞噪音”的总体要求。当然,实践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当前,改革开放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关键时期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疑点、难点、热点等环环相连,各种各样的深层次矛盾也在不断显露。再用过去那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宣传社会效果并不好。比如干部分流、机构改革、职工下岗、国企改革等很多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发展和稳定。因此,有效性原则强调的是整体有效、大局有效、根本有效,而不是一时一事的监督有效。④

(五)公正原则

新闻工作者要坚持真理、敢讲真话、公正无私、直面现实;要坚持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不能贬低、不能夸大。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当自己是法官,不适当介入矛盾纠纷,支持一方、反对一方,抬高自己、搞垮别人,全然不顾党对新闻工作者的起码要求,使舆论监督毫无公正性可言。目前,一些地方出现的假政绩、假数字应该引起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警惕,不能出现任何假新闻损害党、政府以及新闻媒体的正面形象。

以上几项原则是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职业规范的要求,要其坚持执行这些原则,还需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制约机制。

三、新闻舆论监督的制约机制

(一)党和政府的制约机制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对其统治下的新闻舆论不管不问、放任自流。比如:美国政府从来就没有停止对《美国之音》的控制,并且企图利用它影响世界舆论,控制人们的政治行为,维护资本主义的利益。在我国,对新闻舆论的控制同资本主义的控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报纸上的批评要实行开、好、管的方针。开,就是要开展批评。害怕批评,压制批评是不对的。好,就是要开展得好。批评要正确,要对人民有利,不能乱批一阵。什么事应指名批评,什么事不能指名,要经过研究。管,就是要把这件事管起来,这是根本的关键,党委不管,批评就开展不起来,开也开不好。”既要开好,又要管好,这就需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党和政府的领导与新闻单位自主性的关系。这不是要淡化党委和政府对新闻单位及舆论监督的领导,而是在管好方向路线,搞好人事安排的前提下,按照“宏观控制,微观搞活”的原则,让新闻单位发挥各自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工作。

其次,党和政府可以树立舆论监督的大旗,专门成立新闻舆论监督中心,有步骤、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这方面工作,形成谁搞腐败,舆论的目标就对准谁;谁在搞不正之风,舆论监督的矛头就盯着谁;谁敢伤害了人民群众,新闻舆论监督的火力就指向谁的机制。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也就不会出大毛病,这叫舆论管理上的先发制人。

其三,应该曝光的事情,应该发布的消息,举行新闻通气会或新闻发布会等及时通报,争取新闻舆论的主动权;不应公开的事情,不能曝光的问题,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消息,要通过其他渠道处理。

以上是党和政府引领新闻舆论导向的有效手段,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应自觉接受领导和监督。

(二)新闻系统的自我约束机制

自我约束机制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新闻工作者按照新闻舆论监督的行动准则和规范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控制。主要包括新闻单位内部制定的纪律和守则、职业团体共同制定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等,保证新闻舆论监督的“文责自负”。另一方面是新闻系统内部的工作人员,如编辑、记者、主管部门领导等,在新闻舆论监督过程中要守土有责,做好每一道关卡的“守门员”,把好关口。责任意识越强,新闻系统的目标控制能力就越强,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就越好。

(三)公众制约机制

新闻舆论监督应该是“双向”传播活动,群众的“反馈”意见可以对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产生制约作用。群众调查、来信来访、新闻阅评、投诉等都是公众对于舆论监督的制约。群众调查和新闻阅评是新闻单位领导主动走出去、请进来,认认真真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途径。新闻单位根据大家的建议和要求改进工作,提高质量。来信来访、投诉等是群众主动监督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的主要办法。新闻侵权、监督失误理应受到制约。依法投诉,抵制传播,这是公民法律意识增强的具体表现,也是公众对新闻舆论监督进行监督的权利和义务。

总之,新闻舆论监督内容极为丰富,我们要从舆论导向的全局,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大局来思考它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它的目标和任务,安排它的体系和序列,对于新闻舆论工作者而言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注释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编《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2014年10月版,第191页。

④ 赵玮莉《新闻评论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10期。

转引自《新闻宣传关键是把握好度》,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290de28da6c30c2259019e9b.html.,访问日期:2016年8月15日。

(作者单位:河南濮阳人民广播电台)

(本文编辑:宁黎黎)

作者:卢劲松

新闻舆论监督论文 篇3:

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

摘要:国家一直要求加强新闻舆论监督,但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尺度问题却一直是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争论不休的问题。新闻单位如何进行新闻监督,被监督单位如何披露不涉密的内容,都要有法可依,也要有法必依。

关键词:舆论监督 法律 加强

新闻舆论监督是指新闻机构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民意等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平面或者音像等方式报道进行曝光和揭露,抨击时弊、抑恶扬善,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当前新闻舆论凭借其及时性、公开性、客观性、公益性及广泛性等特点,已成为公众实现言论自由权和知情权的重要途径。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新闻舆论监督在促进社会正义、遏制腐败方面一直发挥着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尤其在网络发展日益普遍的今天,新闻舆论监督的效应更加显著,对社会的净化和对丑恶面的揭露也更加直接。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有利于社会各部门工作作风的净化。从2008年12月因对媒体发表“将查处低于成本价卖房的开发商”的不当言论,而被网友人肉搜索,曝出其抽1500元一条的天价香烟,戴名表、开名车等问题的南京市江宁区原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到退休前一晚大肆签署数百张调令,将数百名农村教师调入城市的河北武安原教育局局长冯云声,都是因为新闻媒体的曝光而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并进行处理。

新闻舆论监督可以把某些职能部门的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公布于众,促进其对系统内部工作的运转和机制及时检视,使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作风更加文明化、规范化。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有利于社会各部门自觉廉洁自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如火如荼,部分职能部门对手中公权力的使用失去部门内的监督,甚至导致腐败的出现。媒体的曝光和追踪采访,造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对处于舆论中心以及相关的部门敲响警钟,促进部门内的廉洁自律。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曾专门撰文称,信息披露程度决定反腐力度,有关部门只有保持“曝光度”才能保证廉洁度。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有利于社会各部门公权力的公开行使。2010年,北京市在公开选拔局处级领导干部中明确要求,696名进入局处级公选的干部候选人,都必须向社会晒房产。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的干部财产公示制,广东、山西、内蒙古、成都等地官员子女配偶从业、投资上报登记制,青岛的“裸官”买房、炒股报告制,深圳的“裸官”一律不能担任党政正职制等,都是有关部门在积极地探索从制度层面保证新闻舆论监督的效力,而且,制度出台之后,新闻舆论监督效果确实事半功倍。

腐败总是滋生在黑暗的角落,新闻舆论的参与,能够极大提高政府有关部门活动的透明度,使权力部门的活动处于全社会成员的监督之下,避免“暗箱操作”。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有利于增强社会各部门的公信力。2010年8月30日,浙江省召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情况通报会,会上浙江省纪委有关负责人通报了10件涉案数额大、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商业贿赂案件。有关部门对腐败官员进行彻查的新闻一经报道,公众在痛恨腐败官员的同时,也对惩治这些官员的司法机关以及相关部门提升了信任度。

新闻媒体对社会个案的适时报道与评说,特别是对有关部门对侵犯公众利益、与黑恶势力沆瀣一气的腐败行为进行惩治的报道,有助于提高社会职能部门的公信力,增强其在百姓心中的威信。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有利于社会各部门在工作中排除外界的非法干扰。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经济行为对社会各行业的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或多或少地与经济、与金钱有了联系,而且社会各职能部门在财政权、行政权上无法脱离政府的干预,于是经常出现官员以权代法、说情打招呼等干扰正常经济活动的情况。而新闻媒体对这些行为的监督,可以使某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行为及时终止,使部门的正常工作少受甚至排除外界的非法干扰。

我国目前舆论监督的特点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2009年11月27日公布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在第一条明确要求新闻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这说明我国新闻界已经把实行舆论监督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的、神圣的职责。

新闻舆论监督已经成为政府行政工作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日常工作中开始发挥作用,这种作用在政府阶段性、突击性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社会各级政府、部门纷纷设置新闻发言人,使信息披露制度化、专业化。

新闻舆论监督更加关注民生,特别是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关注。新闻媒体对当前高房价的反思以及城市建设中的拆迁等一系列报道,都对社会民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目前的新闻舆论监督法律规定来看,实行新闻舆论监督,还是以正面宣传为主:“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二条),对少数典型事例公开揭露、批评,以正面宣传好人好事为主导。

舆论监督立法比较零乱,宪法、民事、刑事、行政等基本法中没有相应明确的规定,内容比较粗,对监督的主体、对象、原则、方法等缺乏详细规定。

新闻舆论监督中的法律博弈

新闻舆论监督是对各种违纪行为,特别是国家公职人员的违法、渎职和腐败行为所进行的揭露、报道、评论或抨击。但是,新闻舆论监督对被监督者造成的是一种舆论上的压力,以及心理上的震慑,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概念。从实质上说,新闻监督权是言论自由权、出版自由权等宪法权利在使用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权益,威力在于通过曝光将事件真相及相关问题公之于众,让滋生的腐败霉菌无藏身之地;使命在于充分满足和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自由权及批评建议权。

尚未建立一部完整的新闻法规,新闻舆论监督在操作中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这是我国目前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即使有一些新闻制度和规则,但大多也是对新闻媒体的约束。新闻舆论监督在操作中实际依据的是宪法,以及在此之上建立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从而对新闻媒体和被监督者形成双方的制约。因为其模糊性,所以在操作中形成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博弈。

新闻法的几种形式。世界上存在两种法系:海洋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这两种法系的作用下,各国的新闻法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第一,《新闻法》,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法国等欧洲大多数国家都采取此种方式,其特点是法院审理新闻类案件只能依据和服从《新闻法》。

第二,《判例法》,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通用《判例法》,这些国家没有成文的《新闻法》。

第三,把新闻法规写入其他法律之中。有些国家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而是把新闻法规的有关条文写入《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的法律条款中,例如《少年法》、《保密法》等,这在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国中采用,我国目前也是如此。

我国现行新闻法律体系的组成。我国目前的新闻舆论监督依据的法律体系大概由两部分组成:

以《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为代表的一批法规对行政管理部门和新闻舆论监督机构以及从业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界定,实现了国家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掌控,基本做到了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的喉舌”的作用,并确保了新闻舆论监督积极的社会作用。

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为代表的一批法律法规,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公民新闻舆论监督权利的行使,但是,这些法律对新闻采访报道权利的保护性规定很少、效力层次不高,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和实际的执行。

我国现行新闻法律体系禁止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新闻活动,禁止妨害公共秩序的新闻活动,禁止危害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新闻活动。这个体系虽然几乎涵盖了新闻法律应有的内容框架,但因为不是专业的新闻法规,其存在着先天的不足。

新闻观的差异导致新闻舆论监督与被监督在法律上的博弈。充分的采访报道等职业权利是新闻媒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必要的前提,应当首先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护。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对法律参照的差异,导致新闻舆论监督环境的受损。

目前妨碍新闻采访报道权利的初级形式是暴力,各地记者被打事件层出不穷,直到2010年河北某报副总编值夜班回家被袭事件的发生,暴力已经从打记者上升到报社领导层面。如果新闻舆论监督者人身安全都失去了保障,新闻舆论监督的生存空间可想而知。

妨碍新闻采访报道权利的高一级形式是公权力的滥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较近的是2010年8月19日,《检察日报》下属《方圆》杂志社记者谢朝平被陕西渭南警方从北京家中带走。再有2008年的“西丰警察进京抓捕《法人》杂志社记者朱文娜”事件、2009年灵宝市的网警到上海抓捕发帖网民事件等,新闻舆论监督环境遭到公权力的强硬侵害,尤其是来自执法者的侵害。执法者不是不懂法,而是对公权力的滥用,导致对新闻舆论监督行为人罗织罪名行为的发生。

妨碍新闻采访权利的更高级形式是新闻媒体对侵犯采访报道权的行为常常无法进行法律回应,如无锡日报诉中国足协案。该案的焦点在于:新闻单位的采访报道权能否被他人任意剥夺。新闻界和法学界对此普遍持反对观点。这类案件凸显了有关新闻报道的法律空白,使得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权经常得不到法律保护。

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强化依法新闻舆论监督。在西方,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和名誉权都被认为是基本人权。在经济话语权日益突出的时代,有不少新闻舆论监督行为往往会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而损害公司或个人的名誉和隐私权,因此,新闻自由必须受到新闻法的限制。在这方面,美国的司法界就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维持这两者之间微妙的平衡。美国的诽谤法对我国的新闻立法就有一定的可资借鉴之处。

绝大多数负责任的媒体在涉及个人名誉的报道时,都会十分谨慎,同时,也是为了保证高质量的报道,为了避免因误报造成的旷日持久、耗费巨资的诽谤诉讼。《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全美著名大报先后成立了律师事务部,我国的《中国青年报》等大报也专门聘请律师为报社的法律顾问,以确保在新闻舆论监督过程中出现法律纠纷或困惑时,编辑和记者能及时得到法律支援,确保那些针砭时弊、曝光社会黑恶势力的重头文章能在法律上站住脚。

反思

在当今新闻立法仍旧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新闻舆论监督行为人应提高自身的技能和个人的综合素质,并勇于面对法律的挑战,报纸、网络等媒体应该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和法律知识培训,保证新闻队伍的纯洁性,使舆论监督逐渐走上正轨。新闻界应尽快建立良好的舆论监督内部机制,法学界应尽快完成新闻立法,使新闻监督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李琼瑶:《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法律保障机制研》,《江西社会科学》,2007(4)。

2.吴廷俊:《新闻媒体必须按新闻规律行事——对共和国新闻史上三个指导方针的反思》,《新闻与传播评论》,2010(1)。

3.黄旦:《从新闻职业化看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历史演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

编校:赵亮

作者:齐磊 刘丽

上一篇:税收计划管理论文下一篇:民事诉讼法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