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调解法律论文

2022-04-16

[摘要]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做好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对于及时化解矛盾,促进社会交易的正常流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民事诉讼法》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民事诉讼调解法律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民事诉讼调解法律论文 篇1:

刑事诉讼庭前会议中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问题研究

摘 要:我国确定了庭前会议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庭前会议效力不明确,在庭前会议中进行的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存在调解主体不明确、调解自愿性难以考察、调解与量刑关系模糊等问题。本文论述在庭前会议中进行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同时对于不尽完善的制度提出自己观点。

关键词:庭前会议;附带民事诉讼;调解

调解作为我国化解纠纷的一种特殊方式,在化解当事人之间矛盾,修复其情感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新刑事诉讼法更加注重司法理念的提升、人权保障的强化、权力监督的加強、司法民主的提高,基于此在庭前会议中进行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日渐趋向保障人权、维护司法民主。但是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没有对庭前会议中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作出明确规定,其他法律规范也仅仅有较零碎的法律规定,没有形成系统,给在庭前会议进行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带来困惑。

一、庭前会议中附带民诉调解的可行性

很多学者提出虽然我国确定了庭前会议制度,但庭前会议效力不明确,导致在庭前会议中所进行的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效力也不明确。同时在庭前会议中进行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无疑是将民事诉讼置于刑事诉讼之前,这是否有悖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先刑后民”的原则?这些问题是在庭前会议中进行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绊脚石。

(1)在我国,庭前会议具有了基本框架,但是庭前会议的效力问题却没有规定,因此有学者认为在庭前会议中进行的调解也不具有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在庭前会议中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可以调解。这条规定为我们在庭前会议中进行附带民事诉讼调解提供法律依据。实践中,庭前会议一般发挥审前准备的作用,不具有审判的作用,但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在任何阶段进行是否有效仅取决于其调解双方合意与否。庭前会议中进行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可以最大程度化解双方当事人不满,有利于尽快弥补被害人损失,缓和双方关系,为正式庭审扫清障碍。

(2)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基础在于民事侵权已经发生,而不是刑事犯罪的成立。一方面,我国没有法律明文规定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时间,所以对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可以在多个时间内进行。另一方面,附带民事诉讼在庭前会议中进行调解,并不是犯罪相关事实证据等在庭前会议进行调解,因此不存在有些学者说的犯罪事实不清的情况下就进行调解。调解意在双方谅解,并不在于双方清楚自己各自承担的责任如何,因此在庭前进行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并不违背“先刑后民”。

(3)庭前会议阶段的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必须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自愿性。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就该自愿性做更详细的规定,导致不同地区对于自愿性的理解和做法不一致,出现了跨地区司法不公问题。但是在2015年我国确定了庭前会议制度基本框架,同时加强人权保障,努力实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的原则。虽然没有对庭前会议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做过多的法律规定,但改革趋势为我们研究该理论提供有力支撑。

二、国外庭前会议中附带民诉调解的现状

国外在进行刑事诉讼时,调解并非是主要的途径。

英国在庭前会议中建立了两种程序:“答辩和指导的听审”、“准备听审”程序。英国的预审程序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审前准备工作,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证据展示、答辩、指导性庭审和预备听审。在这些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均允许进行调解,但是属于小范围的调解,这种调解和我国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不尽相同。英国在庭前会议中所进行的刑事活动对整个法庭审判具有法律效力。

美国的审前会议中允许双方进行调解,其调解制度相对完善。美国的调解秉持人道主义的要求,要求做到双方当事人达到平衡的状态,庭前会议进行的调解的效力也较高。调解若成功,最终受益人除了法院外,更主要的受益人在于被起诉人。

三、我国庭前会议附带民诉调解现状分析

(一)缺乏具体法律规范

最近几年庭前会议在我国才有了基本框架,在庭前会议中进行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制度更是没有具体的法律规范,只是有一些零散的法律规定,如《刑事诉讼法》规定了附带民事诉讼可以调解,至于其在庭前会议中的程序就没有相关具体规定。另如其他的一些法律解释等对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有相关规定,但也均是泛泛而谈。

(二)调解主体不明确

庭前会议中进行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主体没有明确规定,主体不同,调解的信服力以及执行力也会大有不同。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可以参加庭前会议的主体,但是调解主体不同于参加庭前会议的主体。审判人员是否可以进行调解,是否具有相应的权利,这些法律均没有明确的规定。

(三)调解自愿性难以确定

庭前会议中附带民事诉讼调解遵循的自愿性、合法性原则。我国启动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可以是法院,也可以是被害人、被告人及其家属。在案件发生后,被告人若想进行调解,其启动调解则可不经过被害人及其家属同意,虽然调解结果必须其同意,但是在启动阶段也违背了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意愿。庭前会议结束后,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审理的结果存在多种可能,就会出现有当事人对调解结果不满意的情况。但是调解的基础是自愿性,并不是依附刑事案件的审判结果,因此在有一方不满意的情况下,应当进行自愿性审查,我国现在也缺乏庭前会议中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自愿性审查程序。

(四)调解与量刑关系不准确

众多学者不同意在庭前进行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原因之一就是,庭前会议附带民事诉讼调解有“花钱赎罪”之嫌。之所以产生这种矛盾,是因为庭前会议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与相关的量刑标准没有对应,没有较统一稳定的对照标准,因此不同的法院面对当事人多赔偿而轻判的结果时,就没有理论基础。而这种没有明确规定的调解结果和量刑之间处理不当,随时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信任问题。

四、庭前会议附带民诉调解相关完善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刑事诉讼与民事赔偿诉讼的结合,是我国司法审判体制中一种独特的诉讼制度,旨在审理刑事案件的同时一并审理和解决由于刑事犯罪造成的被害人人身及财产的损害赔偿问题。在庭前会议中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把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合并进行,简化诉讼程序,既便利当事人,又可以避免对同一事实作出相互矛盾的结论,提高办案效率,节省司法资源。做好庭前会议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工作,不仅能有效维护被害人的利益,化解原、被告之間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而且也有助于对犯罪嫌疑人判处适当刑罚,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充分发挥刑罚的惩罚和教育并重的功能。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一)相关法律规范具体化

庭前会议制度的确定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个亮点。在我国现有的框架下,将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这一制度相关法律规范具体化,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主要包括庭前会议中附带民事调解由谁来调解、如何调解、如何认定调解的自愿性及合法性等问题。同时应当确立庭前会议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原则,调解本着自愿平等原则,不是审前的必经程序,仅仅强调充分调解即可。

(二)明确调解主体

我国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庭前会议阶段都存在调解的可能,不同的阶段,调解主体不同,效力和可信服力也不同。有人主张,主持调解的主体与审判的主体应当分离,这样可以保证刑事案件审判案件时不受调解结果的影响。本文认为,审判此案主体主持调解具有很大优势,一方面其对案件本身比较清楚,另一方面审判的主体主持调解信服力更强。

(三)确保调解自愿性

庭前会议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自愿性应当贯穿调解的全过程。为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创造具有自愿性的环境,应当多管齐下。首先调解启动时,应当赋予被害人及其亲属随时提出调解的权利,法院没有正当理由不能拒绝。其次,调解启动以后,关于调解的方式,调解主体,应当允许当事人适当选择,只有在相对舒心的环境下,调解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最后,在作出调解后,及时确定其效力,并明确在何种条件下,调解才失去效力,如此才能保证调解的自愿性。自愿性是调解的基础,双方当事人在自愿的情况下,对各自利益作出让步,如果不能够将自愿性贯彻始终,则利益让步会产生更大矛盾。

(四)平衡调解与量刑

存在“钱买刑”的现象,是因为调解与量刑的关系不透明化,导致社会产生此种误会。尤其是在庭前会议阶段进行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若刑事审判一旦不能让被害人满意,其会立刻认为存在“钱买刑”的情况。因此,在进行调解之前,应当就调解的结果以及其对刑事审判的影响告知双方,避免到时被害人反悔。另外,应当确立庭前会议中进行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与量刑的原则,在原则之下进行调解和量刑。

五、结语

任何制度的构建途中都会出现很多问题,庭前会议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其优劣需要其实际效果来检验。庭前会议阶段进行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在实践中的优势体现在:第一,提高诉讼效率。我国存在案件多,办案人员少的冲突,因此快速公平有效的解决问题是司法的目标之一,其可以缩短诉讼周期;第二,调解的目的之一是修复社会关系,缓和双方当事人之间矛盾,同时可以避免在开庭时,因案件事实的回放而引起被害人家属的情绪激动,与被告人及其家属再次产生冲突,激化矛盾;第三,可以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法院的审判资源。

参考文献:

[1]孙振:《庭前会议程序与审前非法证据的排除》,载《研究生法学》,2013年第28卷第2期.

[2]张鹏:《庭前会议的效力及具体操作》,载《法律适用》,2013年第6期.

[3]马荣春,徐伟.刑事和解、社会交换及其均衡功能[J].重庆社会科学,2013(11):33-40.

[4]刘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之研究——基于审判实践的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陈斯、李红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协商与损害回复—-种值得重视的刑事冲突化解方式》,载《法律适用》2010年第9期.

[6]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基础理论十四讲》,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7]李轲:《论庭前会议的法理基础》,载《经济与法》2013年08期。

[8]闵春雷、贾志强:《庭前会议制度适用制度》,载《法律适用》2013年第6期.

[9]宋英辉、叶衍艳:《我国审判阶段非法排除启动程序问题研究—基于〈刑事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载《法学杂志》2013年第9期.

[10]宋高初.论刑事和解的社会效应[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04-109.

[11]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主动破解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赔偿兑现难问题———构建附带民事诉讼公检法司联动机制情况的调查[N].法制日报,2013-06-05(12).

[12]德国刑法典[M].徐久生,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17.

[13]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机制[M].王亚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80.

[14]西班牙刑法典[M].潘灯,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9.

[15]杨立新,刘洪林.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基础理论问题[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6):149-157.

作者简介:

徐静(1991~),女,汉族,山东临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诉讼法。

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gxun-chxps201619)Innovation Project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raduate Education

作者:徐静

民事诉讼调解法律论文 篇2:

浅析我国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优势与不足

[摘 要]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做好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对于及时化解矛盾,促进社会交易的正常流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民事诉讼法》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这说明法律赋予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对案件进行调解,争取用最和平的、不激化矛盾的方式解决纠纷,为创造和谐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诉讼调解;调审分离制度;自愿性原则

民事诉讼调解始终在我国的民事审判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改革中应当以当事人合意为灵魂,以当事人的利益最大化为基点,平衡当事人处分权与法院审判权,构建当事人本位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有效克服现有诉讼调解中的种种弊端;结合在民事诉讼调解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各地法院正在进行的有关诉讼调解的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提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几点意见。

一、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不可替代性

毫无疑问,法院调解制度能够如此广泛而有效地在民事审判实践中适用,并为日本、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所推崇(有的国家称之为诉讼和解),无疑这一制度本身具有特殊的司法救济价值。一般认为,法院调解能够及时、有效地化解民事争议,保持双方当事人的团结与合作,同时可以增强当事人和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减少诉讼和诉讼成本,方便群众诉讼,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尤其在适用于婚姻家庭类、群体性集团诉讼、小额标的争议、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业务伙伴之间的诉讼等案件时,其作用表现得就更为明显。

当然,法院调解在制度设计上也并非已经完美无缺,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不断推进,法院调解制度在实践中暴露出许多弊端,对其作用的发挥构成了严重阻碍。

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调解原则不清

《民事诉讼法》第8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因此在事实未查清楚的情况下,即使当事人之间已经达成了调解协议也不能结案。笔者认为该原则值得商榷:1.它混淆了判决和调解的界限。“调解的含义本身就包括对某些界限不清的事实、责任含糊不究,互谅互让,以达到既解决纠纷又不伤和气的目的”。①查清事实、分清是非是判决的前提条件,调解和判决二者手段不同、程序不同、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范围不同,其前提条件也应有所区别。2.不利于提高办案效率,减少诉讼成本。当事人接受调解的目的就是为了缩短诉讼时间,减少诉讼成本,而如果调解必须在“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的话,则当事人被迫继续举证,法院被迫继续组织质证、认证,从而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占用有限的司法资源。3.与民事诉讼法其它规定相矛盾,违反了民事权利合法自由处分(私法自治)原则。《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它肯定了当事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放弃自己的民事权利。而在没有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情况下,当事人即达成调解协议,正是当事人行使自己处分权的一种表现。因此法院强令当事人不得放弃这一诉讼权利实际上是剥夺了当事人的处分权,同时也是对当事人法律权利的一种侵害。

(二)调解适用的范围过宽

我国法院调解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目前除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外,包括无效民事行为在内的其他民商事案件都可以以调解方式解决。而无效民事行为中包括违反法律的禁止性、限制性规定及损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原则的民事行为,对这类应当予以追缴或民事制裁的案件也适用调解,既违反法律规定,给人一种法院不依法执法的印象,又使一些当事人有可乘之机,能通过法院调解的合法形式掩盖一方或双方的非法目的。同时,法院实质上是放弃了依职权干预,对当事人之间的调解協议的合法性予以审查的权力。

(三)采取调审结合的模式且调解无具体期限的限制

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是采取调审结合的模式,即调解和审判可以动态转换、交互运行,法官可以随时主动地决定进入调解程序,且由同一审判人员兼作调解人和裁决者。由于调解与判决相比,调解至少可以给法官自身带来三个方面的益处:1.调解可以使法官在相同的时间内办更多的案件;2.调解可以使法官轻易地回避法律事实是否成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等困难的问题;3.调解结束后,当事人不得就该案提出上诉和再行起诉,因此调解是一种风险性很小的案件处理方式。②特别是由于我国建立了错案追究制,且大部分地区法院将主审法官的错案率与工资待遇、职务升降等直接挂钩。这就导致主审法官在审判时面临着判决可能产生错判的风险和压力,特别是在一些法律依据比较含糊或不完备以及当事人双方证据势均力敌的情形下,为了规避风险,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往往会无视调解的“自愿”原则,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进行调解劝说,尽量说服当事人接受调解以达成调解协议,甚至有可能进行威胁或诱惑,只有在调解无望时才不得已采取判决方式结案。基于法官这种趋利避害的选择,不可避免地造成民事审判中调解的扩张和判决的萎缩。加上法律又缺乏对调解期限的规定,更容易导致法官漠视当事人的权利,强行调解,久调不决,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然当事人也可以拒绝在调解协议上签字,但由于主持调解的法官就是案件的审判者,因此许多当事人本来不同意法官制定的调解方案,但迫于压力,不得不违心地同意调解,这不仅违反了调解的“自愿”原则,且容易导致调解结果有失公正、滋生司法腐败、损害法官和法院公正执法的形象。

(四)当事人在调解书送达签收前可以反悔

《民事诉讼法》第89条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据此规定:当事人在诉讼中达成的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并无约束力,调解书在送达给当事人签收前,当事人任何一方无需任何理由均可以反悔。而笔者认为该规定:1、违反了《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民法通则》第57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而调解协议是双方当事人为妥善解决纠纷,在意思表示真实的基础上自愿达成的一种协议,当事人之间达成调解协议的过程完全符合《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当事人在调解协议达成后,对民事调解书以不同意为由拒绝签收,推翻自己的意志的行为与《民法通则》第57条的规定相悖,不应当得到法律上的认可。2.损害了法院的权威。诉讼调解是一项严肃的司法行为,是在法官的主持下当事人之间就权利义务关系达成调解协议,因此如对当事人的反悔权无任何限制,将严重损害法院的权威。3.无限制的反悔权容易助长当事人在诉讼调解过程中的草率行为,违背了诉讼效益原则,不利于提高诉讼效率,造成法院人力物力的浪费。4.损害了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5.使得恶意拖延诉讼的当事人有机可乘。

三、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完善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民事诉讼调解以其固有的灵活性及高效率,在解决民商事纠纷中仍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仍将是与审判并立的另一种纠纷解决机制。而使法院民事诉讼调解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顺应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对现行法院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进一步改革、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1.在调解程序中要充分体现自愿原则,弱化法官的主导地位,强化当事人在案件调解过程中的主动权。现行调解制度的本质是当事人自由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调解程序的启动和调解的内容完全取于当事人的自愿,所以就要赋予当事人以程序选择权。对一审普通程序而言,进入诉讼程序后,选择合意解决纠纷还是审判,由双方当事人自由决定,并以向人民法院递交书面的申请为条件,法官无权主动召集当事人调解。调解协议的具体内容也应由双方当事人提出,并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法官不能以自己的职权身份提出调解方案,法官只作为一个公正、中立和消极的第三方,可以提出建议,可以为双方调解创造条件,以促进案件调解的成功。一旦当事人不愿用此种方式解决纠纷,案件即转入审判程序。

2.对当事人的“反悔权”应加以严格限制。诉讼调解是一项严肃的司法行为,是在法官的主持下当事人之间就权利义务关系达成调解协议,是当事人自由处分自己合法利益的权利,也损害了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所以只要双方当事人在达成的调解协议书上签字,该协议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这样做不仅使调解协议有了明确的生效时间,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有限司法资源,加强法院对当事人调解的约束力,使当事人注重调解,明白达成调解协议的权利和责任,有效避免当事人滥用调解权和反悔权。

3.缩减诉讼调解的范围。诉讼调解在实际运用中的过度膨胀,是诉讼调解饱受责任和批评的原因。按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调解似乎可以运用于一切民事案件,而且在一审、二审及婚姻家庭关系的民事纠纷,如婚姻、抚养、赡养、收养、监护等适用。笔者认为此范围过于宽泛。对于涉及婚姻家庭关系的民事纠纷,如婚姻、抚养、赡养、收养、监护等适用均能收到良好效果,但对于涉及社会公益的民事冲突,如人事、公害等诉讼则不适用调解。而且调解具有反程序性和流动性,应把它维持在一个适当的限度内,这样才能保持诉讼的平衡而不至于引起混乱,诉讼调解才会恰如其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诉讼调解应仅限定在一审程序中适用。在二审尤其是再审程序中不适用诉讼调解,因为再审程序一般是由指定的国家机关依法提起,是一種事后纠正程序,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有错必究,才能充分体现其程序价值,因此不适用诉讼调解。

4.规范调解的进行方式。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重心在庭审上,调解工作作为活动的组成部分,也应当在庭上完成。当事人自愿同意调解的意思要表达在庭上,自愿解决纠纷的协议要达成在庭上,对于这“两头”之间的说服工作可以视情况灵活处置,能在庭上完成的尽量在庭上完成。难以在庭上达成协议的,则可以休庭,变换场所,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创造和谐的氛围,做深入细致的调解工作,这样既为当事人程序上的自愿和实体上的自愿提供了较严肃的氛围,又去掉了以往庭下“背对背”调解中存在的弊端。

5.将调解程序与审判程序分离。调审合二为一是造成违法调解、以判压调、强制调解的原因所在,直接影响到法院判决的公正性和稳定性,所以应将调解程序与审判程序分离,调解法官与审判法官分离,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办案效率,而且能防止案件承办法官不公正、不廉洁现象的发生,保证当事人在案件调解过程中的主动权,确保调解功能的发挥。

6.规定调解的期限。按照《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诉讼的每个阶段都有期限限制,在同一案件中,只规定一个调解阶段,程序是法庭在经过庭审,认定案件事实后,审判人员应当告知当事人转入调解阶段,并询问当事人是否同意调解,如双方一致同意,则告之其调解期限,如一方同意另一方不同意,得按调解期限试行调解,如双方均不同意,则应及时判决,根据诉讼效益原则,调解期限以20天为宜。

[参考文献]

[1]李浩.1996,(4).

[2]扬荣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10,(1).

[3]江伟.民事诉论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

[4]王红岩.试论民事诉讼中的调审分立.法学评论,1999,(8).

[作者简介]赵楠楠,武警政治学院军事法学教研室。

作者:赵楠楠

民事诉讼调解法律论文 篇3:

论和谐背景下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完善

摘 要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个原则就是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但现在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现代化法制进程和审判方式也在不断进行深入改革,从而使调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文章主要分析了在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使其变得更加完善。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调解制度 完善

在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后,司法改革进程不断深入。最近些年,民事诉讼调解制度逐渐呈现兴起的状态,使得民事诉讼调解的使用率常常被实务界当做实践中的强势命令。如今民事诉讼调解处于这种环境,必须要清醒认识到民事诉讼调解的重要性,不能只一味的追求结案率,还需要充分发挥出民事诉讼调解的优势。我国重要的法律制度之一就是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但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还不能尽如人意,为使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出其具有的优势,因此必须要改革和健全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文章简要介绍和分析了目前民事诉讼调解制度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对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相关优化方式。

一、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其中比较具有特色的一项制度,可以快速解决民事问题中存在的权益争议,从减少了诉讼成本又提高办案效率。现在,民事诉讼调解在我国法院中也是使用较多的一种处理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随着不断深入改革审判方式,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也逐渐暴露出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难以实现当事人的自愿原则

进行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和在民事诉讼调解活动中,很难落实和贯彻其私权自治原则和自愿原则等一些重要原则。比如考虑到自身利益问题,法官往往会使用一些具有强制性的手段使当事人被迫接受民事诉讼调解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纠纷,并且就算法官没有使用强制性的手段逼迫当事人,但当事人常常会在法官的权力威慑下自愿进入到民事诉讼调解程序中去。从而导致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本应该尊重当事人自治权利,却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民事诉讼调解的启动含有一定的随意性

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特点就是调审合一的调解模式,即在民事诉讼案件进行审判和调解的活动可以在审理过程中自由进行转换,是否进入调解程度可以由法官进行决定。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不是独立的调解程序,法官可以随意在调解活动和审判活动中进行随意转换,可以随意启动调解程序,这样的方式容易导致过于突出法官在法院调解中的地位,主观臆断性较强,导致无法实现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中应该有的积极作用。

二、完善民事诉讼制度的建议措施

为了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和发展,以及更好地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本文针对在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完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建议,旨在使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合理使用查明事实的原则

运用查明事实原则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笼统进行否定或是肯定。法院应该在庭审之前进行民事诉讼调解,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后和一些无法查明事实的案件,当事人也不对案件要求必须要查明的情况下,可以不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来进行调解,只要是在合法原则和自愿原则的前提下,可不必按照查明事实的原则为前提。而如果当事人要求必须要查明事实或者是不查明事实就不能对案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调解,就必须要按照查明事实的原则,否则就是违背当事人的自愿原则的调解,说明了法官滥用职权,违反了司法正义的目的。

2、调解作为诉讼制度而不是原则

调解和判决在法院中都是诉讼活动中的一种,也是法院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法院结案方式中的一种。调解与判决只是两种不同的法院处理纠纷的方式,调解和判决虽然在法律地位上是相同的,但是如果将调解确定为一项基本原则确立,就会导致产生调解地位比判决地位重要的感觉,容易在司法实践中出现重视调解而輕视判决的情况。但如果将调解设立为一项诉讼制度,就可以限制其适用的范围,可以帮助平衡调解和判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做到调审并重,保障能够充分发挥出二者的各自功能。

3、重构调解生效的时间

当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完成之后,已经自愿达成相关协议,就等于制定了一个新的契约,双方自愿达成之后就需要对双方产生相应的约束力。但目前,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允许当事人在接受调解书前拥有反悔权,而且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因为这项原则,不仅损害自愿原则,还违反了契约的一般原理,导致调解协议一直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不利于快速解决纠纷以及维护社会的稳定。建议重构民诉法中调解生效的时间,只要审判人员、双方当事人、书记员在调解协议笔录上盖章或者是签字完成后,其时间就是调解生效的时间,不管任何当事人是否签收调解书,协议效力依然有效。如果当事人没有按照相关协议履行相关义务,另一方可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结论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一项解决纠纷的重要机制,这项制度本身不光具有本身就存在的司法价值,而且还对社会和谐进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虽然目前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还有一些不够合理之处,但是不能因此就轻视和放弃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应该要更加完善和改良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使民事诉讼制度可以顺应时代潮流,满足如今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97.?5

[2]苏志强.法院调解制度的经济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4:37.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

作者:董静

上一篇:资金管理经济建设论文下一篇:发电企业安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