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审查民事诉讼论文

2022-04-18

【摘要】我国现行民诉立法规定了实质为立案审查制的立案模式,一些学者提出立案登记制较审查制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诉权,本文认为立案登记制的适用弊大于利,立案审查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需要完善。【关键词】立案审查制;立案登记制;比较与完善在民事起诉程序中,立案是关键的环节。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立案审查民事诉讼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案审查民事诉讼论文 篇1:

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的缺陷审查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新《行政诉讼法》在颁布之际率先响应、临时修改,增加规定“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1 立案登记制的内涵

立案登记制,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后,只要所提交的起诉材料符合法律的规定,法院无需进行实质上的审查,即应当立案登记的制度。对于立案登记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纯粹的立案登记制”,即只要原告起诉,即可获得立案,不设任何的门槛,又被称为“诉状登记制”;另一种是诉讼程序的启动,要求原告必须首先提交符合条件的起诉状。

2 我国行政诉讼“登记立案制”的实质——准登记制

英美国家的“立案登记制”允许所有的案件都进入法院,但法官并不会对每一个案件都进行实体审判,法官在进行实体审判前都会进行诉讼要件的审查,凡属不具备这些要件的,法院将驳回起诉,拒绝对案件实体问题进行实体审理和裁判。在这种情况下,立案登记制主要表现为诉状登记制,起诉状的内容直接关乎着案件能否成功立案。

在大陆法系的理论下,区分“立案登记制”还是“立案审查制”有一个关键把握点:起诉条件和诉讼要件。审查以立案为界限,可分为立案前审查和立案后审查,案前审查只需审查形式,即原告的起诉状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具体实体要件的审查,则置于立案后,只有满足诉讼要件的案件,才有审理的必要。这就要求首先区分起诉条件和诉讼要件。起诉条件,是指提起诉讼所必须具备的要件,包括起诉状所必须依法载明的事项、诉讼费用的交纳等;而诉讼要件,对应的是案件的实体裁判,包括当事人适格、属于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法院有管辖权等。欠缺实体诉讼要件,将会被裁定驳回起诉。根据新《行政诉讼法》第51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按照这一规定,法院立案庭的法官在决定是否登记立案之前就要根据新《行政诉讼法》的第49、25条的规定,对起诉条件进行审查,只有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才能登记立案。这些起诉条件包括:原告是否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或者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被告是否明确;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是否具体;是否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这样“起诉条件”实质上已包括了大陆法系所指的“诉讼要件”。这就抬高了我国起诉的条件,将案后审查的内容提前到案前进行审查,使得受理的门槛过高。这些起诉条件国外一些立法实务较为先进的国家幾乎都属于诉讼要件或实体判决要件的范畴,一般都是法院在登记立案之后由承办法官进行审查的内容。换言之,新《行政诉讼法》的立案登记制与国外的立案登记制有着很大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只能视为“准立案登记制”。

3 我国“立案登记制”的缺陷

3.1 法院立案审查标准不一

新《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四个起诉条件,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并非清晰可辨,法院立案庭的法官进行判断抉择时,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实体审查。最高人民法院负责人就《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答记者问时曾指出:“立案登记制是指,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不进行实质审查,仅仅对形式要件进行核对”,但这种对起诉条件审查性质的定位并没有规定在正式文件中,对法官并无强制性约束力。并且,与此不大一致的是,由直接参与新法修订过程的、最高人民法院一些法官集体编写的《行政诉讼法理解适用与实务指南》中指出:“立案登记制并不表明对起诉材料完全不进行审查,对起诉材料是否符合法律要求仍需进行程序性审查,但排除严格的实体审查”。按照这句话的意思,法院在立案环节只是不能进行“严格的实体审查”,除了进程序性的审查外,还可进行宽松的实体审查,或者说浅层次的实体审查。

3.2 我国目前缺乏有效、完善的诉前纠纷分流机制

司法作为法治国家中的最终裁决机构,需要完善的、有效的诉前机制对纠纷进行分流,以避免法院“诉讼爆炸”。法治发达国家或地区一般都有完善的、有效的诉前纠纷分流机制,如,在英国,有两千多个行政裁判所独立裁决各种行政争议,真正进入司法审查环节的行政案件很少,美国、加拿大等亦如是;德国的行政复议制度、法国的行政调解专员制度,还有我国台湾地区的行政诉愿制度等,都起到了很好的行政案件分流作用。我国在这方面很不理想,行政复议机关几乎成了“维持会”,诉前分流作用几近消失,所以放开立案,法院的行政案件就会成倍增长,引发“诉讼爆炸”。新法“准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全国不少法院行政案件就出现“井喷”之势,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3.3 部分行政案件存在“进得来、出不去”的隐忧

在当下一些民众缺乏现代程序法治意识、而诉讼外往往救济无门的情形下,他们可能会认为,既然法院立了案,那就说明自己的诉有道理,或认为,法院立了案又不实体处理自己的诉求,是在程序空转、“欺骗”自己,最终可能会将“遭受不公”的怨恨系于法院,陷法院于被动、尴尬。正如有学者指出:“公民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便能够依法正当地行使诉权,减少和避免滥诉,即便出现起诉差错,在法官释明下,亦会自觉消除。相反,如果法治观念薄弱,就易滥用诉权,即便法官善意劝阻,有人也会一意孤行。在我国公民现有法律意识、国家法律制度水平上,实行登记立案,滥诉、恶诉将大量系属于法院,无理缠诉、缠访将重归司法程序”。

4 结语

由于我国行政诉讼“准立案登记制”将起诉条件混同于实体判决要件,将案件的实体审理以起诉条件的形式前移,今后必然导致立案环节的实体审查问题,如何尽可能弱化这种实体审查的程度,既彻底解决“立案难”的问题,又不至于使法院的行政审判组织陷于“滥诉恶诉”的危险,是进一步推进立案登记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学院

作者:崔沐涵

立案审查民事诉讼论文 篇2:

浅析我国民事立案制度

【摘要】我国现行民诉立法规定了实质为立案审查制的立案模式,一些学者提出立案登记制较审查制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诉权,本文认为立案登记制的适用弊大于利,立案审查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需要完善。

【关键词】立案审查制;立案登记制;比较与完善

在民事起诉程序中,立案是关键的环节。纠纷发生以后,当事人的起诉将引起司法程序启动,而立案制度是当事人能否真正进入司法程序的关键。通常,宽松的立案条件便于当事人成功起诉,而高台阶的立案条件缩小了进入法院的案件数量和范围。我国现行法治下的民事起诉制度无疑是较为严格的立案审查制。一些学者也因此认为,立案审查制限制了当事人行使正当诉权,应当实行立案登记制,扩大法院的审理范围,最大限度的保护当事人的诉权。事实上,在我国的现实司法环境下,采用立案登记制弊大于利,立案审查制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一、我国民事起诉立案程序现状与实质

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了当事人起诉状的内容具体要求;除此之外,也规定了民事诉讼的立案原则、立案目标和机构的设置。在我国现行法制下的立案程序实行立审分离,较之以前的自审自立模式,在加强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而这一模式要求立案庭负责对起诉到法院的案件进行审查,只有通过立案庭审查的案件才能进入审裁程序进行审理。立案庭受理案件要依法进行,即立案庭要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百二十一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暂行规定》的要求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后方决定是否予以立案。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民事起诉的一般条件是要求法院对起诉要件进行审查的,这在学术界被称为民事起诉的立案审查制。

二、立案登记制的提出与分析比较

伴随一些立案难现象的出现,立案审查制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立案审查制对起诉要件的审查,实际上是一种“先审后立”的现象,这样就违背了正当的程序原则,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立案制度应当改革,以适应现代民事案件新颖化与大数量化趋势。

所谓立案登记制度,是指当事人因纠纷而起诉到法院以后,法院只进行形式的认定,而不作实质审查,直接进入审判程序,由法官直接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诉讼制度。这样的立案模式常见于英美法系国家。其优点很明显:第一、法院受案的范围较大,可以尽可能的将社会纠纷引入诉讼程序,扩大司法管辖的范围,增强社会主体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的积极性。第二、尽可能的维护当事人的诉权,防止了绝大多数该立而不立案的情形,增强了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但其缺点也是较为突出的,尤其是将其使用到我国现实司法环境下时,问题明显:首先,立案登记制的实行导致大量的民事是诉求案件涌向法院,冲击着法院的审判承受能力,就我国司法系统下的法院内部系统看来,各级法院的审判压力都比较大,平均每位法官几乎每天至少应当裁判一例案件,加之,新型市场经济下的案件新异化,高素质法官数量不足,以及媒体的过分介入和舆论的压力,带来了审判难度高,审判时间延长的情形,多数案件不能及时审理,当事人正当诉求不能得到及时救济。其次,不合法民事诉求对正当诉讼的干扰,立案登记制使得一些本不属于法院主管的案件涌入,甚至重复起诉的案件都“顺利”地进入审判程序,干扰了高效的司法行为,浪费了司法资源,拖延了合理的当事人诉求,造成滥讼和当事人讼累的现象。

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现实司法环境下,实行立案登记制弊大于利,不符合起诉立案的基本现实。反之,在我国现有立案审查模式下,逐渐加以完善该程序是稳中求胜,合理有效的正确思路。

当然我国现行立案审查机制也并非毫无弊病,在立案审查模式适用的表象下有立案高阶性,高要求与立案难的现象。但也并非现状主流,在庞大的案件中也只占少数。究其根源,主要原因是案件多、法院防止滥诉的考量和法院结案率考评机制的影响。

三、立案审查模式制度的完善构想

(一)提高法官素质,增加法官编制

良好的法官素质与高效的结案率事成正比的,从我国基层法院的法官现状来看,素质偏低与编制不足是案件难以及时裁判完结与阻却立案的关键因素。因此足够的法官数量与高效的司法裁判是解决目前立案难的方法之一。

(二)改革司法考评机制

结案率的过分要求与法官评估考核机制是案件被拒于法院大门之外的又一因素。法官的年终结案率的考评以及案件难易、案件数量、人员素质配备的不合理。因此,对法官的综合素质进行考评,采取专家评价,当事人评价等民主化、专业化评定考核方式,而非单纯依靠结案率的数据来考量法院及法官成绩是改革的重点。

(三)立案监督及责任承担的立法化

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对立案行为的监督和归责性条文规定较少及模糊。在给与法院系统设立立案庭的同时却不规定制约机制,造成法律漏洞。所以,从检察院监督权在立案阶段的介入,到立案行为法律后果的承担条文化,明确化是走向法制监督完善化,立案程序化,合理化,法制化的关键步骤。

作者:刘瑞丰

立案审查民事诉讼论文 篇3:

立案登记制度的浅析

摘要:立案审查转为立案登记却仍以《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起诉条件作为标准,只是打上了立案登记的标签,毫无意义。通过对比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立案登记制度,对《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第121条起诉要件及起诉状的统一梳理,探寻挈合与我国立案登记制度的程序性条件,建立本土化立案登记制度及实现司法改革与完善。

关键词:立案登记;程序性条件;实体性条件;起诉要件;起诉状

作者简介:冯威,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法学院2014级法律硕士。

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真正的权利。权利之所以成为权利,在于它是社会承诺,可以获得救济①。而诉权即是对实体权利的救济。所谓民事诉权是国民所享有的请求国家给予民事诉讼保护的权利,亦即国民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或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②。正是因为实体权利更侧重其社会性的救助才使诉权具有实质意义。而司法改革与完善正是通过公民行使诉权,使社会纠纷进入诉讼中来,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具体案件的审判来完成。然而立案审查制度使公民进入诉讼的程序的门槛过高无形中剥夺了公民的诉权。公民的实体权利受到损害后,无法通过诉权使案件进入法院得到救济,也阻碍了司法的改革与完善。司法改革与完善应当具有渐进式的特点,在条件未达到时,可以理念先行将框架搭建起来,随后予以完善,以实现平稳过渡。立案审查向立案登记转变即为如此。在立案登记制度尚未成熟,率先在法律中引入立案登记,但其实质仍为立案审查,随后在对其加以完善,使立案审查向立案登记得以平稳过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08条第1款③针对立案登记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可以看出由立案审查改为立案登记却仍以起诉条件作为审查标准。张卫平教授说:若不改变起诉条件,那么对立案改革只是贴上了登记的标签,毫无作用④。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明确立案登记所依据的起诉条件,即符合什么起诉条件就可以进入诉讼。

鉴于此,通过对比两大法系主要国家诉讼是如何启动的?制度表象蕴含的效力及原理又是什么?这一原理可否助益于我国立案登记制度的完善?因此本文遵循,域外制度概括——原理分析——本土化制度构建的逻辑理路,梳理立案登记制度。

一、域外制度概括

在民事诉讼中,根据不告不理和处分原则,各国法律规定公民都能够自己决定是否启动诉讼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法院不能主动地开始诉讼,只能被动地接受。正如古罗马的法谚所言,没有原告也就没有法官⑤。审判权的启动必须是被动的,各国对于当事人诉讼立案都有不同的规定。

英国。英国新民事诉讼规则于94年4月开始实行。按照英国新民事诉讼规则第7.2条,法院基于原告之申请签发诉状格式时,为诉讼提起,法院完成案件的受理⑥。提起诉讼的方式统一为诉状格式。《英国民事诉讼规则》第16.2条是诉状格式的具体要求:(1)原告主张诉讼请求的性质;(2)明确原告诉请求的救济;(3)如果原告提起给付金钱之诉,应载明请求额(4)载明有关诉讼指引规定的其他事项。由此可见其内容涵盖诉讼请求,救济以及诸如当事人的自然状况,受诉法院等有关诉讼程序的规则。法院只对当事人的起诉,即起诉状是否符合格式要求进行形式审查。

美国。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3条规定,民事诉讼以原告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开始⑦。《美国联邦地方法院民事诉讼规则》第8条规定:(1)简明扼要地向该法院陈述起诉的理由及依据;(2)简明扼要地说明当事人有权使其请求获得司法救济;(3)诉辩人所要求获得救济判决的请求。其涵盖了诉讼请求,事实救济等,由此可见起诉状只需通知被告关于原告的诉讼请求的内容及相关事项即可。基于当事人进行原则,原告将诉状提交法院后,还必须由原告将诉状连同法院的传票一起送达给被告,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不会进行实质审查。

德国。德国民事诉讼法第261条第1款规定:诉讼案件于起诉后即发生诉讼系属。诉讼系属,即因诉的提起,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就争议的民事权利和法律关系,受有管辖权的法院审判的状态⑧。一般而言,原告提起诉讼状时,即诉讼系属发生之时。《德国民事诉讼法》第253条,包含了各方当事人和起诉的法院,诉讼请求以及法律依据。德国实行强制律师制度原被告皆要求有律师代理,法院在立案后向被告送达诉状之后,诉讼在法律上才算正式开始,即进入实质审理阶段。

日本。诉讼以原告进行起诉开始,并系属于法院⑨。起诉以向法院提交诉状为原则,在日本起诉状记载的事项分为必要记载事项和任意记载事项,欠缺任意记载事项,起诉状照样适法,欠缺必要记载事项起诉状不产生起诉效果。其中必要记载事项:(1)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2)请求的宗旨和原因。经法院受理诉状,审判长对其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将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而完成整个过程。

二、域外制度原理分析

一切制度都是在历史中存在过的,只是后世再次发现而已。大陆法系的民事诉讼法源自于罗马法,英美法系的民事诉讼法脱胎于日耳曼法。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诉讼或裁判包含着“事实”要素与“规范”要素。罗马民事诉讼的特征就是从规范出发来推导出事实从而把握诉讼进行即规范出发型诉讼,这种构造影响了大陆法系的民事诉讼法,当实体法规定的权利难以实现或遭到了损害时,公民向法院提起诉讼。实体法上的权利人,义务人延伸到程序法上成为诉讼的双方,诉讼采用两当事人对立主义。从德国民事诉讼法,以及在日本民事诉讼中可以看出起诉除产生一般效果外,还对法院,当事人及诉讼标的的确定,权利保存,权利扩张,权利强化的效力产生一定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不直接涉及实体权利的程序问题,由法院直接依职权决定。对于实体问题,则直接排除法院的干预。而立案要件的审查属于程序性问题,法院会积极性的介入。立案要件即所谓的起诉要件,起诉要件与诉讼要件的区分,即起诉要件是法院受理该案件的必然结果,如德日,诉状的完整及将诉状送达被告。起诉要件欠缺则不会启动诉讼程序,但诉讼要件的欠缺并不会影响诉讼的成立和案件的进一步审理,因为其只是案件判决所需要的条件。

日耳曼的裁判和诉讼规则,首先存在事件,裁判者从中发现法。从事实出发来把握诉讼即事实出发型诉讼,这种构造影响了英国乃至美国,当发生侵害事件后,公民即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通过对事实的探究,发现应有的权利。诉讼的对象即为事件本身,只有当事人对事实本身更加清楚,诉讼只是当事人私人的事务,由当事人自己主导,因此将诸如程序问题在内的起诉要件交由当事人自行处理,比如美国由原告将诉状连同法院的传票送达被告,法院不依职权送达且对于不具备诉讼要件而驳回起诉,也是依当事人申请进行的,仅由法官作出裁决。

三、本土化制度构建

(一)本土模式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第208条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且不属于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情形的,应当登记立案……”其中《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第119条⑩,第121条○11,通过司法解释第208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其目的是试图用民诉第121条起诉状所记明的事项来印证民诉第119条的起诉要件。民诉第119条的起诉要件却含有实体性条件,而民诉第121条的起诉状记载的事项只是法院需要审查的程序性条件。将实体性条件通过程序性条件来实现,或者说用程序性要件来印证实体性条件,这无疑将起诉要件与诉讼要件混同,或者说将实体审判提前了。民诉第119条第1款:原告是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一、案件中,原告是否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说是否具有实体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本就应当在审理中才能得到确定,其二、新民事诉讼法修改后增加了多种新型诉讼,在一些案件中当事人本就由法律拟制如公益诉讼,财产代管人参加的诉讼,当事人并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若对其进行审查是否具有利害关系则必然不能进入到诉讼当中去。第二款,有明确的被告。司法解释209条原告提供被告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具体明确,足以使被告与他人相区别的,可以认定有明确的被告。也就是说只要确定有被告即可,至于被告是否适格并非在立案阶段审查。在日本,职业,年龄,住址属于任意记载事项。而当事人作为必要的记载事项须是特定的本人,不能与他人混同,写明其姓名,名称,商号但不要求像户口薄那样事无巨细。在这一点上《关于依据原告起诉时提供的被告住址无法送达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规定:“……原告因客观原因不能补充或依据原告补充的材料仍不能确定被告住址的,人民法院应当向被告公告送达诉讼文书。人民法院不得仅以原告不能提供真实准确的被告住址为由裁定驳回起诉或者裁定终结诉讼。”只规定了住址,应扩大至职业、年龄等其他非必要记载事项上。第三款,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在日本需要记载请求的宗旨和原因,所谓请求的宗旨是指原告在诉讼里的请求以及所要请求的内容,也就是诉之声明,也就是我国通说所谓的诉讼请求。而所谓的请求的原因,即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法律基础。在美国并不要求,对法律基础,即诉讼原因的陈述,只要简明扼要地说明当事人所要求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对方能够知道原告向其起诉的是哪件事即可。不能因为不知法而将拒人门外,法律的适用本就是法院的任务。尤其在我国尚未推行强制律师制度,对公民尤其是非法律专业的公民要求其在纷繁复杂的法律条文中找出准确实体法律作为起诉的依据,是不现实的。

如果说民诉第121条的前三款可以反映出起诉条件的前三项,那么民诉第119条第4款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反映出来的,且其本身又只是实体审查的范围民诉第3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第3条以封闭式的立法规定了法院的受案范围,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新型民事纠纷出现,如公益诉讼等仅仅比照民诉第3条进行程序上的审查已经难以判断。只有在立案之后,对其进行实质审查才能明细是否由法院主管。另外,管辖并非只是程序问题,但在具体案件判定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实体法律关系,如原告为了获得对自己有利的法院管辖,而变造或伪造协议中的管辖条款以达到目的,此事对实体问题的审查是有必要的。法谚:法院不得拒绝裁判。民诉36条:“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可以看出将管辖权作为立案登记的条件是毫无意义的,在日本,原告向没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若法院驳回诉讼,则会对原告产生另行起诉的费用和其他诸如丧失时效中断等利益的危险。因此日本民事诉讼法规定,在原告向非管辖法院提出诉状后,可以在该法院产生诉讼系属,并将事件移送至管辖法院。对于民诉121条第4款规定,起诉状要记明,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证据是用来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而证据的提出是在举证期限内提出的。根据司法解释99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而审理前的准备阶段是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的立案阶段之后。那么民诉121条第4款的规定所起的作用与举证期限的作用重复,或者说提前实现,然而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提供证据有困难的或法院认为需要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的,以及逾期提供的新证据。在立案阶段如何在起诉状中反映?法律不能强人所难。

(二)本土化建构

立案审查是否合理,是纠纷能够进入诉讼的关键,是当事人诉权能否实现的关键,是司法改革与完善的关键。原有的立案审查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通过对比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立案登记制度以及我国目前立案登记的现状。对民诉法第119条及121条进行统一梳理,将实体性条件从程序性条件中剥离出去,将剩下的程序性条件作为立案登记的条件,即起诉要件。由法院作出程序性审查,真正告别立案难的问题。

民诉第119条作为起诉要件只需1、有明确的当事人2、有诉讼请求和事实。相应的起诉状记明的事项也只需1、原告的姓名,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2、被告的姓名,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3、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同时将职业、年龄、住所等作为任意记载事项,在司法解释中另行规定。那么只要符合以上条件,在缴纳案件受理费用之后即可登记立案。

立案登记制度实行之后,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正如张卫平教授所说:不能因为少数问题的繁琐,却放弃整个司法改革。因此,在考虑改革我国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度的时候,应当认识到民事诉讼的整个程序应当是作为一个整体在设计时进行考虑的○12。或许正是这种制度的转变,将会倒逼法院审判方式的革新○13,发挥审理前准备阶段的案件分流功能,完善案前证据交换功能等制度。立案登记制度,还只是刚刚落地,是理论先行于司法改革实践的产物,能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还要在理论上、实践上进行摸索。但可以肯定的是,立案登记的实行将会是司法独立的一块敲门砖,也必将推动司法的改革与完善。

[注释]

①江伟,王铁玲.论救济权的救济——诉权的宪法保障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7)(总第87期).

②江伟.民事诉讼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2:52.

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08条第1款“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且不属于第124条规定情形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

④河南大学法学院演讲,2015-4-25.

⑤宋旺兴.论民事诉讼立案审查制度[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4.

⑥常怡.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2:557.

⑦常怡.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2:556.

⑧江伟.民事诉讼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2:318.

⑨[日]中村英郎著,陈刚,林剑锋,郭美松译.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4:145.

⑩<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11<民事诉讼法>第121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12王伟.民事案件立案审查与立案登记之比较[J].法制与社会经济视角,2011(4).

○13许尚豪,欧元捷.立案登记制体现了人民法院的法治担当[N].人民法院报,2015-4-22.

[参考文献]

[1]常怡.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2.

[2][日]中村英郎著,陈刚,林剑锋,郭美松译.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4.

[3]江伟.民事诉讼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2.

[4]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编著.民事诉讼法修改研究综述[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2.

[5][德]奥特马·尧厄尼希著,周翠译.民事诉讼法:第27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7.

[6]江伟,王铁玲.论民事救济权的救济——诉权的宪法保障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7(总第87期).

[7]宋旺兴.论民事诉讼立案审查制度[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4(2).

[8]王伟.民事案件立案审查与立案登记制度的比较[J].法制与社会,经济视角,2011(4).

[9]许尚豪,瞿叶娟.立案登记制的本质及其建构[J].理论探索,2015(2).

[10]许尚豪,欧元捷.立案登记制体现了人民法院的法治担当[N].人民法院报,2015-4-22.

作者:冯威

上一篇:农村广播节目研讨论文下一篇:区域物流科学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