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制度民事诉讼论文

2022-04-18

摘要: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深入,审前程序在民事诉讼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的相应制度建设却十分滞后。构建答辩失权制度不仅与证据失权制度相契合,而且完善了民事审前程序,弥补现有制度的不足。本文评析了民事审前程序中的答辩制度和我国关于答辩的立法现状,重点分析了答辩失权制度的必要性。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答辩制度民事诉讼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答辩制度民事诉讼论文 篇1:

浅论我国“民事被告可以不答辩”制度存在的问题

【摘要】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虽然在法律传统有很大的差异,但两大法系都有相关的答辩制度,并承载着独立的内在价值。虽然我国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建立了被告强制答辩制度,但笔者认为该制度并未落到实处,在司法实践中仍然是“民事被告可以不答辩”制度。因此,本文在简要介绍英美两国民事诉讼答辩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民事被告可以不答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答辩制度;被告不答辩;存在问题

一、英、美两国的答辩制度

根据英国《民事诉讼规则》15条规定,答辩必须向法院提出,必须在送达请求之后14日内向另一方当事人送达,若被告先行提出了送达认收书,提交答辩状的期间则为送达诉状之日起28日。第16.5条规定了答辩状的内容,包括:(1)否认原告在诉状明细中的哪些主张及否认理由;(2)无法否认或自认原告的主张,但要求原告提供证据证明;(3)自认原告之主张。而且被告请求细节中主张的否认必须用答辩中的理由加以支持,應当针对请求细节中所提出的主张的基础,不能含糊其辞,法院可能把含糊其辞的否认作为自认处理。①而被告未按时提交提交送达确认书或答辩状,法院可以不经开庭审理直接作出判决。此时,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书或申请书做出缺席判决。②

根据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12条第1款第(1)项的规定,被告人应当在接到传唤状和诉状后的20天内向对方当事人送达答辩状。答辩状应简明扼要地记载对原告提出的各种请求的抗辩,并且必须自认或者否认对方的主张。被告在答辩状中提出抗辩的主要形式包括否认、积极抗辩和反诉。③而且该规则第8条规定被告在答辩状中对必须回答的诉答书状中的一切主张,除了关于损害赔偿金额的主张外,若在答辩状中没有否认,则被视为自认。被告进行积极抗辩针对的是原告起诉状中没有提到的新事项,即使被告承认原告主张的事实是真实的,但其以新的事实或法律证明其不承担责任。法院在履行通知义务后,被告不在规定的期限进行答辩的,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作出不应诉判决。

随着英美两国各自民事诉讼程序的发展,两国在具体制度上有一定的不同,如答辩状的内容、方式上,而且因为证据开示制度和审前会议在美国更为重要,所以答辩制度的功能定位上英美两国也有不同。但两国都把答辩状的提交程序作为民事诉讼制度上的一个共同选择,不仅被告必须答辩,而且还对答辩要针对的原告的主张做出了明确规定。英美法系强制答辩制度与其审前程序的独立性和完备性密切相关。因为英美法系采取陪审团制度,陪审团人员众多,来源广泛,召集起来的成本较高,所以需要保证陪审团的审理能够连续集中的进行,这就形成了集中审理的模式。在该模式下,审前阶段整理争点,固定证据的作用非常重要,因而需要被告提出答辩意见。

二、我国的答辩制度

不同于英美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都将重心放在庭审阶段,对审前的相关规定相对没有英美完善。我国2007年的民事诉讼法并没有对强制答辩制度有所规定。虽然2012年新修改的民诉法规定了被告应当提交答辩状,但笔者认为此次修改流于形式,并没有将强制答辩制度落到实处。

我国2007年《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最高法颁布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32条规定:“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2012年民诉法修改将第113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新修改的条文变化颇多,详细列明了答辩状应当包括的被告基本信息内容,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被告“应当”提出答辩。按照07年民诉法规定,被告可以提出答辩也可以不提出答辩,即使《证据规定》明确被告应当在答辩期间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但对不答辩的不利后果没有任何规定。民诉法中新增的“应当”明确提交答辩状成了被告的义务,很多人都认为这条规定确定了被告应当答辩制度,有利于遏制诉讼突袭,而且同《证据规定》的规定相配套。但个人认为最后一句“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让前面的“应当”二字形同虚设,既然被告不提出答辩状不影响法院审理,同时也没有用任何相关条文或司法解释规定被告不答辩的不利后果,那么被告仍然可以选择不答辩。仅仅只有简单的“应当”,却没有让整个条文体现出“应当”二字必要性,是否意味着被告的诉讼请求和答辩意见仍然可以随时提出?或许在最高法的相关司法解释出台前,并不能妄下定论。但是仅从该条文本身来看,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可以说答辩与否仍是被告的权利。这次民诉法的修改也没有使我国的答辩制度得到切实地完善和发展。

三、我国答辩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在民事诉讼法的制定及实际运用中更加强调法院的职权,实行答辩随时提出主义,体现出了当事人的某些权利相比崇尚当事人主义的英美法系国家都有着无法比及的自由放任。正是由于被告始终处于一种“防御者”的地位④,很容易导致在实践中出现被告不应诉、不答辩或不进行实质答辩的现象,但是却随时提出诉讼请求和答辩意见。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现行的审前程序难以形成案件争点,法官无法通过查看双方的起诉状和答辩状以及举证程序整理争议焦点和证据,对案件的审理前的准备和开庭审理造成直接影响,浪费时间和拖延诉讼,不利于审判的有效进行。⑤

甚至有的当事人将不答辩作为一种诉讼策略,在开庭前故意不答辩而在开庭时进行答辩突袭。因为原告的相关意见和证据在起诉状中已经明确,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后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对抗的理由和证据。这种答辩突袭,使原告丧失了获得被告答辩意见并进行深入研究的机会,从而缺乏对相应证据的针对性和法律依据的充分认识。⑥因此,原告也为避免对己不利,将起诉状的提出趋于简单化,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在整个诉讼实务界产生消极影响。

而且,起诉状和答辩状的提出和交换程序能为举证程序指明了方向。原告通过提交起诉状表明自己的请求,原则上被告应当提交答辩状对原告的起诉进行回应,在答辩状中提出相应地承认、否认和抗辩等主张。但在被告不答辩的情况下原告对被告的主张、证据一无所知,后续的证据交换等举证程序也难以进行。正如肖建华教授所说:“纵观两大法系各国,为使当事人与法院尽早了解案情并整理争点,在充分重视通过法院和当事人之间口头方式的讨论与交流进行争点整理的同时,也对书面方式给与足够的关注。实际上,在缺乏英美法证据开示制度的背景下,如果不对诉讼初期阶段当事人之间诉状、答辩状的交换予以完善,当事人在尚不能对案情作出大致判断之时进行举证,将会直接影响证据交换的效果。”⑦

因此,这种“被告可以答辩”制度是在阻碍实质正义的实现。该条文的立法本意是为了避免错判,将答辩设置为被被告的权利,以最大化的实现实质正义。但实际上,这种对答辩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恰恰阻碍了实质正义的实现。实行被告可以答辩制度,就意味着法官始终难以明确双方的争议焦点,法院无法通过审前程序将诉讼特定化、具体化,在进行的诉讼程序很有可能面临因为被告新的答辩而被全部推翻的危险。2012年的民诉法中对第113条的修改正是为了试图转变这种状况,建立被告强制答辩制度,遏制诉讼突袭,让法院能够公正高效的审理案件。但因为条文修改的不完全,也没有相应配套的司法解释和其他相关规定、条文,可以说该条文修改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这不仅不符合双方当事人作为平等民事主体的地位,双方的权利义务平等的原则——原告提交了起诉状,被告理应由提交答辩状的义务,也不符合2012民诉法新修改条文确立的诚实信用原则。2012年新修改的民诉法增加了第13条第一款:“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当被告将答辩作为一种诉讼策略使用或者作为一种权利滥用时,使得原告难以得知被告的对抗理由和证据,法官难以对案件的争议焦点和证据进行整合,这是违背民事诉讼法的诚实信用原则的。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对诉讼当事人的规制之一就是禁止滥用诉讼权利,在目前我国实际上将答辩作为被告的一种诉讼权利的情况下,被告的答辩就应该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充分且真实的答辩,而非恶意利用答辯进行诉讼突袭,影响审判效率。

四、结语

不同于英美法系基于陪审团制度和集中审理模式对审前程序的重视,我国职权主义的诉讼传统决定了我国诉讼程序更关注庭审程序中法官的审判过程。但我们必须看到,审前程序的缺失使得庭审过程会出现诉讼推延、无效率等问题,法官的作用难以发挥。因此,建立被告强制答辩制度对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的诉讼审前程序是有必要的。但我国在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下建立的被告强制答辩制度并不完整的,新的《民事诉讼法》仅以一个法条对强制答辩进行了规定,对司法实践而言,该条对被告并没有约束力,强制答辩制度的规定无法起到实际意义。因此,有必要通过司法解释和其他相关条文对其加以矫正,使被告强制答辩制度落到实处,改变目前“民事被告可以不答辩”制度存在的问题。

注释:

①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54.

②徐昕.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27.

③汤维建.外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

④田平安.民事诉讼程序改革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259.

⑤张卫平.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J].法学研究,1999,(6):37-46.

⑥奚晓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261.

⑦肖建华.民事诉讼立法研讨与理论探索[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333.

作者简介:李忆樊(1990-),女,汉族,广西南宁人,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事诉讼法。

作者:李忆樊

答辩制度民事诉讼论文 篇2:

审前答辩失权制度必要性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深入,审前程序在民事诉讼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的相应制度建设却十分滞后。构建答辩失权制度不仅与证据失权制度相契合,而且完善了民事审前程序,弥补现有制度的不足。本文评析了民事审前程序中的答辩制度和我国关于答辩的立法现状,重点分析了答辩失权制度的必要性。

关键词:民事审前程序;答辩制度;答辩失权

审前程序中的答辩制度

审理前的准备,学理上称为审前准备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到开庭审理之前,由案件承办人员依法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的总称。①

有学者认为:“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具备主体、结果、时间和空间四个构成要素或特征、其中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主体要素指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主体为法院和双方当事人,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结果要素指民事诉讼审前程序以收集证据、整理争点和证据为目的,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时间要素指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发生在原告起诉之后、开庭审理之前的特定阶段,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空间要素指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在一个较为宽松的场所如专门的准备会议室或法官办公室进行。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应包括证据的收集和固定、争点的整理。

随着我国民事诉讼机制的改革重点从程序基本模式到程序结构模式的转变,集中审理主义的思想也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在集中审理模式中,争点整理离不开证据的交换。在司法实践中,二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原告将起诉状呈交法院,由法院转送被告。被告提交答辩状,对原告的起诉事实和理由提出异议,并在法定期间内提交证据。,在期间形成一个提交证据—交换—再提交—再交换这样一个逐渐深入的动态过程。在这样的互动当中,案件的争议焦点得到初步明确。

因此,争议焦点的整理过程与双方证据交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争议焦点的由多到少与案件事实的逐渐明晰是密不可分的。双方当事人提交证据的变化与争议焦点的形成是事物的两面,如果将他们割裂开来,就会丧失他们各自存在的意义。在此,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案件的审理期限。众所周知,案件的审理是有时间成本的,这包括当事人,也包括司法机关。因此,争议焦点的整理不可能无限制的延续下去。

争点整理和证据交换在实践中虽然交互在一起,但从理论上讲,这是两个并行的实质问题,各有自身的运行机理。各国均有不同的司法制度承担相应的功能。争点整理和证据交换在实践中虽然交互在一起,但从理论上讲,这是两个并行的实质问题,各有自身的运行机理。各国均有不同的司法制度承担相应的功能,在我国则是由答辩制度承担起争点的整理的功能。《民事诉讼法》125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在立法者看来,答辩是一种诉讼权利,并且不答辩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如此造成的恶果是对案件争议焦点无法及时整理,浪费司法资源,影响案件审理。《民事证据规定》第 32 条的规定是对答辩失权制度缺失的弥补。但是,我们可以断定我国现有法律未规定答辩失权制度。司法实践的尴尬状态已经明确的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现行法律的不完善规定,故而司法实践中,被告不进行答辩或不按期提出答辩的现象屡见不鲜,原因包括:原因包括:1、案件事实清晰,争议不大,被告对于原告的诉讼请求在事实难以推翻,在法律上难以反驳。2、在法治意识偏低的地区,普遍存在对于诉讼的抵触情绪。反映在行为上,就是对自身提出答辩的权利置之不理。3、在一些商业案件中,一方当事人出于诉讼策略的考虑,利用现有规则延迟答辩。4、被告本身下落不明,实际不可能提出答辩。

上述现象的存在对司法实践的影响是极其消极的。对于拖延答辩的仍将之视为符合程序的答辩,这是对诉讼程序的一种巨大破坏。因此,弥补现行法律漏洞,建立答辩失权制度成为一种需要。

答辩失权制度的必要性

关于答辩失权制度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答辩失权即被告答辩权利的丧失;答辩权的丧失,主要指法律明确规定被告在法定的期间内,没有进行答辩而丧失于后的答辩权利。答辩权丧失的法律后果是法院直接承认原告的权利主张或诉讼请求。”③另外的学者认为:“在民事诉讼中,被告在答辩期内必须答辩,且答辩必须具有事实和理由等实质性内容,否则视为对原告诉讼请求的承认,在开庭审理之前就可以直接宣告其败诉。”④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对答辩失权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从宏观层面来讲确定答辩的权利。其次,从微观制度运行的方面来讲,确定答辩的期限、方式和内容。再次,从消极层面来讲,确定不答辩的不利后果。笔者认为,答辩失权是指处在被告地位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无故不答辩,并因此丧失答辩的权利。

对于诉讼程序来说,答辩失权制度的建立有其必要性。

首先,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效率是程序法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第一,通过答辩失权制度能够迅速有效的整理争议焦点,及时对案件作出程序上的选择。第二,在进入庭审程序后,能够直接进入案件审理的主题,避免重复开庭,节约诉讼成本。第三,双方当事人互相明确各自的攻击防御方法,能够及时作出合理的选择,促进和解,简化矛盾的解决成本。

其次,符合程序本质的要求。诉讼程序本质上是为了解决人类纠纷解决的无序和肆意。其基本要素包括:其一,程序的有序性;其二,程序的不可逆性;其三,程序的时限性;其四,程序的终结性;其五,程序的法定性。其中,程序的时限性是为了限制诉讼参与人行为的随意,为这些行为衡量的标准。杜绝了程序参与者的肆意和盲目,保持了诉讼行为在时间上连贯和衔接,避免行为各环节的中断。我国这种被告答辩状的任意提起,显然违反了程序的时限性;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答辩任意提起,使诉讼程序反复进行,进而影响了程序的安定性而产生肆意和无序。因此,实行答辩失权制度符合程序的本质要求。

第三,证据失权制度运行的必然要求。我国已建立起证据失权制度,实施证据失权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相应的答辩失权制度。当事人只有提出自己的主张,才能获得有利于自己的判决。答辩失权制度在于敦促被告及时提出主张,然后在举证时限内及时提出对自己有力的证据。两种制度之间有紧密的依存关系。我国现存的任意答辩制度是对证据失权制度的掣肘,严重影响了整个程序的运行。因此,建立答辩失权制度对于证据失权制度来说是极其必要的。

第四,建立答辩失权制度符合民事诉讼发展的潮流。无论是在以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还是在以英美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国家,都建立起了答辩失权制度或者类似的制度。我国的法制建设处在上升期,积极吸取世界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是必须的。

答辩失权制度的基本要求是被告限期提出答辩。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诉讼产生于当事人的利益纠缠,而当事人具有直接参与者和利益享有者的双重身份,其本身对案件事实产生了最真实的体验,因此限期答辩既是应为也是该为。总的来说,为了保证证据失权制度的良好运行,应该建立答辩失权制度。(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注解:

① 何文燕 廖永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专论》,湘潭大学出版社,第399页。

② 崔敏:《民事诉讼准备程序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期刊网,第7-9页。

③ 张卫平:《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

④ 王琦主编:《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第7页。

作者:曹政

答辩制度民事诉讼论文 篇3:

举证时效制度的完善

摘 要 我国适用的证据制度是证据适时提出主义,即举证时效制度。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弊端,防止了证据突袭。随着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广泛适用,其本身的种种弊端和不足逐渐显现出来。诸如争点的不固定、失权后果严苛、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等等,通过分析举证时效制度的弊端和不足,结合我国司法实践的情况下,提出建立强制答辩制度、放宽失权的后果、完善配套制度等对策,以期顺应立法潮流,符合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 举证时效 证据失权 新证据 证据交换

举证时效制度是民事诉讼中必不可少的程序。设立举证时效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证据突袭、维护判决的稳定性、提高诉讼效率。然而,在司法审判实践中,举证时效的制度并不完善。通过对这些不足之处的分析提出了规范证据交换程序、强制答辩程序等对策,以期使我国的民事诉讼更加完善。

一、规范证据交换程序

证据交换应是必经程序。证据交换是双方当事人相互了解证据证明力的大小以及为正确收集证据指明方向,根据《证据规定》证据交换之日为举证期限届满之日,然而司法解释并没有进一步明确此规定,造成了学术界的种种误解。因此,笔者认为规范与举证时效制度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证据交换制度刻不容缓。首先,应有法律规定证据交换在一审程序中为必经程序;对于不进行证据交换的当事人采取罚款等惩罚性措施。其次,为了避免证据交换之日与举证期限届满之日的规定上产生的混乱,证据交换之日应为人民法院规定的举证期限届满之日;最后,为了提高诉讼效率证据交换的次数不超过两次,并且第二次交换的证据要有限制,应是针对对方提供的证据,法庭审理只能按照已经确定的证据进行审理 ,除此之外提供的证据不进行审理。

二、建立强制答辩制度

被告不答辩应承担相应的答辩失权责任,如果被告不进行答辩,将构成自认。答辩期间与举证时效具有一致性,其可以适用举证时效的制度。答辩制度可以帮助双方当事人互相了解对方的主张、收集证据的范围,以及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相关的法律以及解释并没有把答辩作为一种义务,而是看成一种权利,被告有权决定自己是否进行答辩,不进行答辩也不影响案件的审理,在诉讼中这是不公平的。因为被告在收到起诉通知书时或应诉通知书时,已经了解了原告的信息,如果被告不进行答辩,原告就会对被告主张一无所知,不利于焦点的固定。因此,笔者认为建立强制答辩制度非常必要,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以及操作细节中,可以借鉴国外答辩制度的一些有益做法,比如借鉴德国的诉讼时效制度,德国的民事诉讼法规定,答辩是必经程序,除非答辩会造成诉讼迟延或者逾期答辩有正当且合理的理由,否则将承担不利的后果即答辩失权,因为我国的公民的诉讼能力普遍不高,所以在答辩环节上因当事人的一般过失造成的答辩不能就不按失权来处理,但对于故意不答辩将产生答辩失权,并有失权人对是否故意进行证明。

三、放宽证据失权后果

证据失权的法律后果是当事人可能丧失实体权利,不管是一般过失或是重大过失,除非是新的证据或因客观原因不能收集的证据。在审判实践中诉讼当事人的法律素质普遍偏低,并且法官的释明权不完善,造成当事人在诉讼中并不知道自己应该行使哪些权利、履行那些义务,因此,诉讼当事人因自己的一般过失超过举证期限的比比皆是,其提供的证据法院不组织质证,不作为定案的根据。这样就会造成诉讼中不公平的现象出现,容易发生错判、重判等情况,针对此种情形,我认为可以借鉴国外的关于举证时效制度的一些先进做法,不仅要程序上的公正,而且尽可能的达到实体上的公正,比如德国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是因重大过失或故意超过举证时效提供证据的,法官认为举证不会迟延诉讼或造成重大过失的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我们可以借鉴德国证据失权的规定,对于当事人因一般过失而造成的证据失权,可以作为案件裁判的根据。但该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的、能影响案件审判的。不管是因为重大过失还是一般过失逾期举证的,当事人一方毕竟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要对当事人一方进行费用制裁,达到权利和责任的统一。

四、完善举证时效的配套制度

举证时效制度不是一项独立的制度,相关的配套制度即审前准备程序应与其同时完善。笔者建议在审前准备程序阶段建立以当事人为主要地位,而法院只是进行适当的引导的制度。审前准备程序为举证时效充分发挥制度功能提供条件,其与举证时效制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而举证时效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其提高了诉讼效率,维护了审判的权威性,因此,设立审前准备程序是现行民事诉讼的需要,符合法制发展进程。一些举证时效制度的发达国家都设立了相对完善的审前准备程序。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做法,例如,美国是实行举证时效制度的国家,其审前准备程序相对于我国较充足。因此,在结合我国法治的实际情况下审前准备程序的立法思路应当是:(1)开庭审理前设立的审前准备程序,要适当延长其期限,给予当事人充分的时间提出自己的主张。(2)在审前准备程序中由双方当事人确定案件争点。在审前准备程序中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到庭,由当事人双方确定案件争点,法院处于辅助地位,争点已经固定,由双方当事人签字,即据效力。因争点的固定是由当事人双方确定的,所以当事人对于证据的收集会有一个明确的范围。(3)在审前准备程序中确立以当事人为主导地位,由其协商决定审判的内容,协商不成的法官要进行适当引导,确保证据在举证时效期间内固定,从而防止证据突袭。

参考文献:

[1]张伟平.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J].法学研究,2010,(4).

[2]褚玉梅.轮班民事诉讼是权制度的建立[J].法官论证据,2009,(1)

[3]张晓霖.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研究[D].安微大学.

[4]凌永兴.民事司法改革中的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作者:冯吟

上一篇:人道主义的伦理学论文下一篇:无线测量系统设计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