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体育文化论文

2022-04-18

摘要:体育这项运动经过不断的改进,已经不单单是锻炼体能的一项运动,还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运动。体育已成为一项伟大的文化运动,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而育人则需要体育这种独特的文化作为依靠,再加上体育对学生体能的锻炼,促使学生能尽快地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变化。本文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浅谈体育文化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体育教学体育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教学体育文化论文 篇1:

体育文化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功能剖析

一、文化和体育文化的涵义

一般认为,文化是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的体系,它使组织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如果自己观察,这种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实际上是组织所重视的一系列关键特征。而体育文化就是文化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映射,是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共同追求的信念,是一种影响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心理发展的范畴。笔者认为,体育文化应该包含下面六个方面的特征。

1 创新与冒险。应该鼓励成员创新和冒险,这是一个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的核心,有了成员的创新与冒险精神,文化才可以紧跟时代,不断适应新的形式。

2 注意细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期望学生做事缜密、善于分析、注意小节。这种文化对于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有重要作用,我们知道有些体育活动需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否则有可能会出现身体受伤。

3 人际导向。结果对学生的人际影响,即一旦学生参与某项体育项目或者竞赛活动,其取得的结果,对学生和其他同学的人际关系有无影响,和教师的关系有无影响。因为,如果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便会得到周围同学的更加亲密的人际关系;但是怕的就是一旦学生在体育项目和竞赛中表现欠佳,是否周围的同学会疏远,轻视他,教师是否会不再那么尽心地指导。

4 团队定向。要让学生养成在体育活动中以团队为第一位置,而个人则放在次要位置。体育教学活动和其他的诸如语文、数学、历史等常规学科不同,体育教学很多时候更加侧重团队的合作精神,就好像奥林匹克的体育精神一样,寻求的是一种融合的境界。

5 进取心。学生的进取心和竞争性的培养也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进取心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体育教学活动是培养一个学生进取心的最好历练场所。汗水的洗涤、筋骨的劳累、意志的磨练,都会让学生逐渐地坚定自己的进取心。而体育文化应该包含这种让学生有增强进取心的氛围,身处其中,自然想和其他同学竞争,通过竞争逐步的增强进取心,在困境中磨练自己的进取心,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6 稳定性。以维持组织成员的稳定现状为基础,在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稳定性是组织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文化—方面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激烈的体育活动会逐渐抹掉学生太多的棱角,使他们变得更加稳定、稳重。

二、体育文化的功能

体育文化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多种功能,具有分界作用、让学生对组织集体的认同感加强、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感等。

1 分界线的作用。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它会赋予一个组织群体一种价值观和文化氛围,它使不同的组织相互区别开来。体育文化也同样如此,不同的体育文化也会把不同的体育群体区分开来。底蕴沉稳型的体育文化风格会造就组织的沉稳干练;开拓创新型的体育文化意味着这个体育组织的意气风发的冲劲。因此,体育教学活动中,对于体育文化的培养就非常重要,它是整个学生群体的导航标,引导这个学生群体朝着一定的目标奋斗。

2 成员的认同感。体育文化的形成,对于凝聚整个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成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会让不同的学生个体逐渐地对组织产生一种认同感,让自己慢慢地变成这个组织的一份子,同时,这个认同的过程也包含对其他成员的认同,我们都知道每个成员个体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体育特长,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更是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让这些学生之间产生认同感,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显著的正面意义。当然,认同感最关键的还是学生对于这个体育集体的认同感,让每个成员都对集体的形象、文化、风格产生了趋同作用,这样更加有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3 增强了组织的稳定性。稳定性无疑是开展正常体育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才能保证教师可以安心地教授体育技能和技巧,学生才能更加认真地去学习。无论是哪个体育教师,恐怕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每次上体育课,学生迟到或者缺席,这样会让教师有产生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为何这些学生会在体育课时经常性的迟到和缺席呢?笔者认为这和体育教学集体的不稳定有一定的关系,就是由于不稳定的缘故,从开始零星的几个学生迟到、缺席,到后来其他学生效仿,最终使组织的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而体育文化恰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健康、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会让学生非常乐于参与体育活动,而不会把上体育课当成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负担,从而降低了学生的迟到和缺席率,维护了组织的稳定性。

4 增强了学生的集体精神。这里的集体精神和认同感有相似之处,但是比之认同感又更进了一层,强大的体育文化能够起到凝结剂的作用,把学生紧紧地团结起来,让一些散漫的学生产生了集体精神,让集体精神不够强的学生增强了集体精神,集体有了强大的源动力,才会朝着更远的方向发展,学生有了集体的荣誉感,才会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让对集体的凝聚产生更多的贡献。

5 引导和塑造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引导和塑造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这是从虚幻到实质的转变。体育文化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东西,如何能把无形的精神动力转变到学生的实际行为上来,才是体育文化功能的最实际的表现。让本来不喜欢体育或者对体育课产生胆怯心理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且愿意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让本来体育动作不规范的学生,逐渐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让一些依靠体育能力’强而骄傲自满或者欺负其他学生的学生变得谦虚和愿意帮助他人,这些才是体育文化的积极表现。

三、关于体育文化的几点建议

1 强文化与弱文化。体育文化的强弱关系到文化氛围对学生行为影响的大小和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稳定性情况。在较强的体育文化中,体育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得到学生强烈的认可和广泛的认同。接受这种核心价值观的学生越多,他们对这种价值观的信仰越坚定,体育组织文化就越强。相应地,体育文化越强,就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越大的影响,因为高度的共享和强度在学生群体内部创造了一种很强的行为控制氛围。例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文化氛围浓的学生群体,学生的耐力和集体价值观都更强,无论是日常的教学训练还是体育技能的练习,都要比那些体育文化氛围不浓的学生群体更加刻苦和勤奋,且良好的体育文化对于学生建立集体观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一些需要群体配合才能完成的体育活动,譬如篮球、足球、团体操等,更加能够直观地体会到体育文化的强大作用。

较强的体育文化的一个特定效果就是降低学生的缺席率和迟到率。在较强的体育文化中,学生群体成员对于组织的立场有着高度一致的看法。这种目标的一致性导致了内聚力、忠诚感和组织承诺。而这些特征反过来又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的缺勤率和迟到率大大降低。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有的班集体体

育活动很轻松,学生不会有压力,只是把体育课当成是第二个课余活动场所,避免了学生由于担心完成不了特定的体育项目而产生的焦虑感和恐慌,那么,在这样的轻松愉快的体育文化氛围中,学生当然乐意参与体育活动,不仅没有压力反而可以很好地放松,那肯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然而,大多数的体育课堂充满了竞争、压力、嘲讽甚至是训斥,学生看到体育老师好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胆怯得很。倘若体育能力较弱的学生就更怕上体育课了,因为生,怕在其他同学面前出丑,成为别人讽刺的笑柄,甚至会被体育教师训斥。这样的体育文化氛围中,学生当然是能迟到就迟到,能早退就想方设法早退,甚至是干脆体育课时直接逃课。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对体育文化的培育,尤其是积极、乐观、向上的体育文化,将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2 文化与正规化。这里是谈较强的体育文化会促使体育教学活动沿着正规化的方向前进。现在体育教学活动虽然也有教学计划,但是多数都是体育老师一人说的算,可以说金口玉言。一个人的决策很容易受到个人的情绪、性格、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难免会使体育课偏离正规化的道路,走向偏颇。而如果有了较强的体育文化,则会引导整个班集体,包括教师和学生,走向正规的方向。

强劲的体育文化会提高学生的行为一致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较强的体育文化是正规化的触发剂和替代物。而体育文化较强的班集体可以带来预测性、秩序性和行为的一致性,当体育文化越强时,班集体学生的行为会逐渐地正规化,因为无形的体育文化会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在内心形成一种约束机制,是一种随时可以提醒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怎样做的规范机制。这将会给体育教师管理学生群体带来很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文显新,人本管理,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9

[2]蒋家平,论文化创新与大学管理,清华管理评论,2001(6)

[3]冯旭,浅谈体育教学的教书育人,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4)

[4]王庆龙,高校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5]张宏,赵洪生,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科技信息,2008(3)

(责任编辑 陈国庆)

作者:李维华

体育教学体育文化论文 篇2:

论体育文化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体育这项运动经过不断的改进,已经不单单是锻炼体能的一项运动,还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运动。体育已成为一项伟大的文化运动,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而育人则需要体育这种独特的文化作为依靠,再加上体育对学生体能的锻炼,促使学生能尽快地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变化。本文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浅谈体育文化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体育文化;中学体育教学;渗透;综合素质

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黄金时间段,这一阶段他们会表现出好动、乐于表现自己等,若教师能恰当利用好这点在学生的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则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增强自身体能素质、陶冶高尚情操、提升品德素养。

一、对体育文化概念的定位

体育文化的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它涵盖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内容。其中物质文化指的是人们依据体育运动的需求所创造的文化物质;制度文化指的是在参与体育活动中需要去共同遵守的规程和行动准则。制度的形成及其遵守,实质上就是一个文化沉淀和凝聚的过程,它为体育运动质量和水平提供着强有力的保障。其中体育的精神文化可谓是体育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是对人的各方面素质全方位的一个提升。

二、体育文化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书中有写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这样一句话,可以理解为人的全面发展从体育运动开始。体育是建国之本、是养生之道、是育人之道、是建德之本;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无限的活力和生机,吸引着人们去参与运动;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可锻炼人的思维敏捷度,反应能力、加强团队合作、增强体育的凝聚力等。而且在体育运动中要共同遵守一些规程和行为准则,例如体育比赛讲究公平竞争,秉承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体育可以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现在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课程,已成为广大学校的必修科目。通过体育文化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来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锻炼他们的体育技能,增强他们的体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给现有的中学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培养观念,有意识地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筛选合适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引导学生去感受和品味体育文化内涵,最终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的渗透

(一)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国有着56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而且还饱含极高的艺术价值。学生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学习,可从中了解到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在锻炼体魄的同时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例如:陕北的安塞腰鼓,有机地糅合了民间武术和秧歌舞动作,有张有弛、井然有序,显得气势蓬勃。其实可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设安塞腰鼓或是舞狮的民族传统课程,由多名学生组成一个小团体,一同在音乐中学习体育技能,在团结协作中一同配合,一起跟随着音乐舞动。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若一个人在舞动时出现动作上的错误,就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表演效果,学生在参与中灵敏度、瞬时反应能力上得到提升,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二)体育活动,多种形式

中学生都比较好动,乐于表现自己,对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有着很高的热情。在学校的体育课程中,要多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要将羽毛球、足球、篮球、乒乓球相互地穿插,让学生收获多方面的感受,了解我国的体育发展。而且,在中学体育教学时可增加一些新颖的体育项目,例如:现在普遍受到学生喜爱的跆拳道、轮滑等内容,各式各样的活动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轮滑过程中,有可能因为前期的不熟悉而站立不稳,一次次地摔倒,在此过程中十分磨炼学生坚韧、勇敢的品质,最终学生不但能穿着轮滑鞋直立行走,还能表演花样动作。另外,学校的体育活动没必要一直在室外进行,也可为学生组织讲座普及一些基本的体育文化知识,带领他们欣赏一些体育美的图片。例如:雕塑“擲铁饼者”,展示了运动员强壮的体魄、健美的身材,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欣赏到:雕像上有着形体美、艺术美、韵律美,不断加强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三)以人为本,活动开展

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占据着主体地位,体育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在锻炼学习中磨炼人的品质,中学体育教学应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体育倡导合作,注重运动的团队的精神,特别是球类运动,需要多名同学一起配合完成。分工合作是保障胜利的根本,队员与队员之间要明确分工,彼此互相帮助,相互尊重,互相地去进行学习,每名学生都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活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营造氛围,拓宽交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残酷,现在的中学生每天要上很多门课程,压力相对来说比较大。体育课程最多一周两节课程,教师除了要在体育课上为学生创设情景,多形式地安排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地参与;还要去积极地联合校方,为学生举办运动、户外拉练等活动。体育比赛讲求的是公平公正,以公平为起点,当哨声响起,学生之间才能进行比赛,并公平地设置奖惩制度,学生在体育比赛中不但可以感受到竞争,还可从中感受到集体荣誉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班级争得荣誉。户外拉练活动的组织,教师可带学生去放松心境,呼吸大自然的空气,通过自己的毅力走完长途距离。

四、结语

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去渗透体育文化,组织多形式的教学活动,在学生积极的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去培养学生。这要求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加大活动多样性的投入力度,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责编 杨菲)

作者:李明

体育教学体育文化论文 篇3:

探索体育文化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与实施

一、体育的教育意义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写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全面发展从体育运动开始。蔡元培则把体育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他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凡吾人身体与精神,均含一种潜势力,随外围之环境而发达,故欲发达至何地位,既能至何地位。”体育是学校教育以及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是普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体育人文精神。

二、体育文化工作室的内涵

为传播体育文化,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未来科技城学校创立了体育文化工作室。工作室共分四个区域,分别是传授奥运知识、体现奥运精神、分享奥运文化的奥运会部分;展现各体育项目的大型比赛的世界锦标赛部分;传递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体现各民族特色体育项目以及休闲类体育项目的民族传统体育与非奥项目部分;感受体育小故事的文化与精髓、分享学生感想的展示部分。每个部分都配有书籍、吉祥物、图片、展板、器材实物、海报等。书籍中涉及体育项目的简介、球类项目的规则、经典人物传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以及运动人体科学等。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阅读与研究,以加深对项目的了解。同时,这里还能进行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学习。例如历史学科,奥运会的由来与足球世界杯都曾受世界大战的影响而暂停,这里会涉及很多关于历史方面的知识,学生不仅可以对这段历史事件有新的理解与认识,更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

走进体育文化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奥运会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向学生们传递奥运精神。奥林匹克运动是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学生而言,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奥林匹克教育应该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种教育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在我国广大青少年中得到进一步升华。2016年迎来奥运会第120个年头,悠久的历史所沉淀的奥运精神、奥运文化以及历届奥运会留下的经典故事能很好地激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从历史积累的素材中汲取思想,丰富对奥运会的理解,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达到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学生在学习这类体育项目时,除了达到项目本身的情感目标外,还能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起到重要作用。

三、课程计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安排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实际情况,学校对体育文化教学有如下安排。

1.初中体育教学。按照北京市以及昌平区过程性考核评价的要求,每一个考核项目的第一次课程内容为介绍项目发展历史、现状、技术动作欣赏以及考核标准,通过讲解、视频赏析等教学手段,尽可能全面地呈现,让学生了解项目的基本情况,同时也能开拓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师职业水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学科知识,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高中体育教学。按照《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及《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教学的要求,在每一模块教学中的一个项目教学设计中,要利用3课时向学生介绍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并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将学生分成讨论小组,每组3至5人,给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研究内容,通过阅读体育文化工作室内的书籍以及课下网络搜索等手段,完成研究内容,并在课上进行分组展示。通过各小组展示让学生能够较全面地了解项目的相关科学知识,也可以使某些疑问在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中得到解答或验证,这对于教育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效果

从开始对体育文化工作室的规划、设计,教室桌椅、柜子、展板的环境布置,书籍、器械的采买与摆放,到正式挂牌投入使用,共历时4个月。体育文化工作室不仅是室内体育课,更是要向学生传递体育多元化的作用,包括掌握体育文化知识、发现体育的审美价值、理解体育所包含的哲学理论、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与学习、领悟体育精神、健全学生人格等。

在课程实践中,体育教师集体精心备课,查阅相关项目资料,力争做到面面俱到,从思想层面上改变学生对传统体育课的认识。在教学方法上,不再单调地讲授理论知识,导入部分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并配有相关图片及视频,使得内容更有画面感。在语言组织上,反复斟酌,做到准确精炼、生动幽默,通过引导提问与反问形式,使学生完全沉浸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更便于接受知识。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体育教师在体育文化工作室上了十余次课,学生反响强烈,在课堂上能够保持高度集中,经常提出新的想法,同学之间还会有讨论,课堂氛围很轻松。放学后更是有很多学生主动跑步、健身。在私下的交谈中,他们说这些内容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感觉很新鲜受用;从一开始不愿意跑步,到现在主动去跑步,身体更健康了;虽然起初会有些累,但是想想那些优秀运动员的感人故事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自己也会选择继续坚持。在班级板报设计中,这种团结一致的精神更为明显,大家各抒己见,并充分听取别人好的意见,氛围更为民主、自由。随着时间的延续,学生们在这样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每个人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达到了教育目标,体育文化产生了明显的育人效果。

综上所述,从最初的设想,内容的探索到具体的实践和效果反馈,可以看出体育文化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学生的运动技术评价,还是综合素质,都有明显转变,这都意味着在体育文化的熏陶下,体育中育人的功能越发重要。体育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育人的基础,中学体育教学更应注重强化体育的功能,重视课程教学中情感价值观的目标,内容应该更具有系统性、科学性,这样才能让学校体育教学进一步回归育人的本质。

(责任编辑 张慧籽)

作者:阮国杰 郝端

上一篇:语文自主命题教学论文下一篇:文化传播外国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