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程方案下高中生物论文

2022-04-28

【摘要】新课标明确提出,实验教学不单单是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还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意识及能力的关键途径,在强化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巩固生物理论知识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新课标中强调在生物教学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想法,这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别之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课程方案下高中生物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验课程方案下高中生物论文 篇1:

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要】实验设计能力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更为高层次的技能,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文章立足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实验设计 设计能力 基本原理 培养策略

高中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课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验教学中掌握基本的生物研究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基本原理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开展实验活动,需要按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严格进行,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规避和减少实验事故的发生。首先,生物实验并不是盲目进行的,需要一个实验目的作为实验导向和总方针,在实验目的的指导下,对实验材料进行合理选择,根据实验原理的要求科学采取实验手段去进行实验,确保实验方案切实可行,符合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具有可操作性。其次,生物实验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需要精心设计和严谨安排实验内容,禁止内容出现漏洞和不足。而且由于实验课堂时间有限,受到实验设备的限制,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应该合理适度,避免造成材料浪费,尽量简化操作步骤,缩短实验时间。同时,为了验证某一生物观点,需要反复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再者,对于生物对象样本往往是按照随机原则进行选取的,通过这种随机取样,降低系统出现误差以及实验结果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实验是由条件限制的,在实验过程中,很多已知条件必须保持高度一致,然后对需要实验测试的部分条件加以改变,尽可能的减少实验干扰因素,提高实验结果的正确率。另外,对于变量,主要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主要在实验操作中发生的,因变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应变量。在实际实验过程中,需要确保自变量和反应变量能够相互对应,规范单一变量的实验操作行为,将干扰因素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也就是确保无关变量保持稳定不变状态,只需要对实验变量加以改变即可。但是实验中存在着多种不可控因素,很多无关变量甚至难以有效避免,为了尽可能真实的还原实验场景,可以通过平衡控制以及增设对照实验等措施来对无关变量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行抵消。

二、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实验设计能力的有效措施

1. 借鉴经典实验案例,明确实验设计理念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对于经典实验案例进行借鉴和研究对于寻找和明确实验设计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典实验案例,都是之前很多专家学者呕心沥血经过反复思考和实践设计出来的实验案例,而且这些实验案例也经过人们的反复验证,是最为科学准确的实验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同时,在对写经典案例进行研究发现,每个经典案例中所蕴藏的生物知识和原理众多,不仅探究过程十分艰苦,充满困难,而且其中的生物科学思想和实验方法也引人深思,值得人们学习和参考。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这样的经典案例很多,例如,“光合作用、遗传定律、呼吸作用、酶的发现”等等。在对生物知识和原理进行讲解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研究和挖掘实验中的隐含的各种因素,使学生能够对实验设计思想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实验设计原理。

2. 加大实验操作力度,激发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参与热情

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只通过实验理论知识学习和观察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实验操作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去。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验需求和教学设备情况尽可能多的创造实验条件,删繁就简的开展生物实验活动。首先,在实验开始之前,学生需要正确对待教材中的基本实验环节,对其涉及到的实验材料和实验原理进行仔细分析,找到科学的实验方法,明确每个实验步骤的具体作用和意义,了解各个环节之间的分工和联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本节实验方案进行完整制定,明确实验课题和目的,详细阐述实验中的每个环节,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预测,对于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栏目在实验进行中进行填写。然后充分灵活运用生物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通过独立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积极主动的参与动手操作中去。通过实验,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实验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树立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杂交水稻实验,选一个较大的花盆种植水稻,并适当的对水稻进行杂交,观察分析杂交水稻的生长情况。或者还可以利用发酵的原理自己动手制作果酒,腌制咸菜等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物理论原理。

3. 构建完善的实验评价机制

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之后,对于实验结果需要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研究。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整体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增强生物实验学校动机。但是目前的评价机制存在着很多弊端和不足,部分教师只关注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的好坏来评价学生,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带来很多消极影响。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实验评价机制,教师尽量采取鼓励性的语言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或者还可以采取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实验情况。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实验条件,构建和谐的实验教学环境,合理引導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有所收获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静.探究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 2014(09)

[2]田建敏.生物实验设计能力培养与生物实验设计能力考查[J].中学教学参考.2013(20)

[3]徐继林,陈学梅,胡位荣.新课标下广州市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生物学通报.2010(08)

作者:王玲炜

实验课程方案下高中生物论文 篇2:

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

【摘要】新课标明确提出,实验教学不单单是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还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意识及能力的关键途径,在强化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巩固生物理论知识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新课标中强调在生物教学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想法,这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别之处。另外,新课标也明确表示,围绕生物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目的以及内容进行调整变革,这属于一种全面的教学思考。为此,本篇文章将基于新课标的视角下,围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全面且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希望可以给相关实践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伴随我国教育体系持续优化与健全,教育硬件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如今已基本上能够迎合素质教育的多方面需求。但是,有关教育体制的革新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位置,特别是高中教育体制,因为承担着高考升学的沉重压力,不少高中老师都没有对生物实验教学投入足够的注重,觉得让学生将更大量的时间运用在知识的学习与练习上才是最具重要的,殊不知,这显然忽视了生物课程的特征,未让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

一、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需求

根据实际状况可以得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是具有不少需求的,着重反映于以下两点:实验仪器与实验课时。其中,实验仪器是实施生物实验教学不可或缺的工具,而课时则为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时间保证。

1实验仪器。新课标推出以后,对生物实验器材的数目与实验内容均做出了一定的更新与扩充,在先前的基础上扩增了部分探究性与课外活动方面的实验内容,对实验器材设备的管理也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并规定学校在已有器材设备上扩增一些重要的仪器、试剂等,比如说显微镜柜、蒸馏水溶器等等。不但如此,也编制了一份具体的实验仪器配备目录。

现如今,国内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验仪器与配备标准还是依照着教育部门于2000年发布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这份文件中的标准缺乏健全性,这对当今高中生物实验的建设改革带来了明显的阻碍,所以无法创造出令人满意的实验教学成效。陈旧的标准不能和新课程标准下对实验配备的要求相契合,有关部门务必要加快编制具体的、合理的方案,调整并完善如今的高中生物实验仪器配备目录,从而有效消除现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不足,给生物实验教学带来有力的确保。

2实验课时。如今,我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于实验课时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规定要具备二十四个上下的实验活动,均属于必修的实验课,总共约为一百零七个学时,在整个生物课时中,实验课时占比达百分之二十二,与国外高中生物实验课时进行比较,我国显然比较低,如美国高中生物实验课时大概占据了百分之四十五;但是国内部分区域的高中学校,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备考,而选择不开展实验课,所以,我国高中学校必须要注重生物实验课的开展,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学校也需要开展课外交流学习活动,给生物课教学提供一定的补充,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引领他们加入到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之中,从而训练与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操能力。

二、目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时分配不均,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

如今大部分学校对生物学科的教学仍然具有“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教师盲目低将生物知识灌输给学生,要求他们机械化展开记忆,而不重视围绕他们的实践能力展开培育与强化,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时间上没有进行合理、均衡的安排,这样不但弱化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同时也会给新课标下培育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目标的完成带来严重的制约。

2.教学模式不够科学,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虽然在新课标下国内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已经出现了一定的优化,教学模式也处于持续健全的状态中,不过因为传统教学思想的长期影响之下,在实践课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仍然将大量时间投入到知识的讲授上。一般情况下,整个实验均是由教师讲解流程,学生跟随着操作,如此的实验即使能够降低学生的操作错误率,不过却与新课标下对学生独立创新技能的培育目标相背离,甚至会让学生直接对生物实验学习失去兴趣与积极性。

3.教师缺少对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

因为生物课程通常采取的是试卷方式来进行考查的,所以,生物实验教学非常容易被轻视,甚至直接忽略。整個生物实验课的设置极其单一,一般是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围绕人体模型或仪器构造等进行观察与探究,教师并不重视围绕生物实验教学展开深入探究,不会设计有意思、趣味性强的生物实验活动,以致于学生难以真正认识生物实验学习的必要性及意义。

三、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

1改进实验教学模式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但能够推动学生在学习环节中自主热情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之中,凭借已学习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进而积累经验,收获全新的知识,并且也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内在潜力。以上种种能力在乏味无趣的理论教学中是不能取得的,因此,教师如果要调动学生对生物的探知欲,那么就必须要积极地调整优化实验教学的方法,使他们对生物学科生成较强的兴趣。比如说,在开展“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个实验活动时,教师第一步通常是面向学生讲述显微镜的构造与操作方法等,接着进行分组,在学生面前一步一步演示,学生跟着模拟操作,然后再让他们重复展开自主操作,进而学会显微镜仪器的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现象进行观察。如此的实验教学方法即使可以让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不过如此过于规范的学习往往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自主性,无法在整个实验环节中始终保持较高的注意力。所以,教师需要依照实验内容,编制一份具有开放性特点的实验教学方案,以此激发学生对实验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热情地完成实验操作。这里所说的开放,实际上是指实验仪器、组织形式以及探究范畴等内容均交给学生自主展开选取,使他们彻底脱离被动学习的局境,具备学习的自主权。在对一些重要内容讲解结束以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实验展开独立观察和设计,并以小组形式对实验中碰见的问题展开激烈的探讨与剖析。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更热情地加入到实验学习当中,最大程度地展现出自我的实验本领与创造力,并在吸收生物知识的过程之中,不断积攒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奠定有利的基础。

2合理安排生物实验课时

在进行生物实验课时的调整优化时,教师应当结合实际,科学恰当地设置实验教学时间,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意识,创立更为健全、合理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生物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另外,教师也需要在实验教学中持续调整改进,让学生树立起创新意识,并不断强化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当把理论和实验进行有效融合,保证学生可以快速有效地学习到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并懂得正确地应用于实验操作中,通过亲自实验操作逐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给接下来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譬如说,在开展“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这个实验活动时,可以依照课本内容展开,由于第二个实验牵涉到了高倍显微镜仪器的操作,在这以前,学生并未接触过该仪器设备,在实验中很可能会不知所措,因此在对实验方案展开制定时,可对实验的次序展开重新安排,先完成第三个实验,再完成第一个,最后完成第二个实验,如此一来,就能够削减很多的实验时间,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验操作之中。

3创建探究性生物实验

在生物学习环节之中,理论教学无法使学生很好地把所掌握的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的处理之中,唯有让他们动手操作起来,才可以真正称之为科学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适当地引进部分学习原理及方法等知识,并设置与之对应的课题,以此训练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与探究技能。针对模拟性与检验性实验活动,教师可把它们更改为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充分扩散思维,彼此互动,围绕实验展开创新研究,把全部注意力都投入于实验环节之中,真正热情、喜欢实验操作。比如说,在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这个实验时,由于学生已在前面掌握了色素的排列次序,不过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学生再次参与实验操作也可以获得不一样的发现,如 丙酮的加入时间、滤液线、提取液、层析液的优化,依靠亲自操作以后,学生就能够对这些问题展开概括探讨,不断强化自己的实践探究本领。

探究并非仅是为检验某个观点的正确与否,实际上还是为了在探究环节中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譬如说,在开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存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时,老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生活,围绕实验展开自主探究,并制定与之对应的实验,如此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与吸收有关知识。

4增加师生互动交流

对教学而言,健全的教学评估体系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生物实验教学,唯有创建出一套健全合理的教学体系,才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加入实验学习活动当中,并持续强化他们对实验操作的兴趣,采取合理的评估,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强化学生对生物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在教学环节之中,教师也应当适当地采取言语激励的方式,使学生自主热情地加入到生物实验活动当中,从而更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积极创设实验探究的学习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与学生两者间有无具备良好和谐的关系,这会对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产生直接影响,唯有师生之间构建出和谐良好的关系,才可以在活跃教学气氛,使老师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进而可以顾及到不同学生相互间的差别,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更合理、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譬如说,在实施“比较酶和 Fe3+ 的催化效率”实践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可让学生回忆 Fe3+ 的化学性质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以让他们进一步巩固这部分知识,接着将有机化学性质合理地导进课堂中,面向学生介绍生物和化学两者间的关联,使学生明确地意识到生物学习的必要性及意义,并且还可以在较为自在、舒适的环境下来开展教学。

5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努力培养其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作为生物课程教学的关键构成部分,在培育学生的实操能力、创新思维及技能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加入实验操作中,概括實验原理、实验规律与结论时,才可以真正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示范,不引导学生动手实操的话,那么虽然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学习生物原理,不过很难能够真正掌握。伴随知识的不断积攒,会慢慢遗忘有关知识。所以,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主动引导学生自主热情地加入实验之中,给学生营设活跃的学习环境与探究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生物实验教学成效的提升。比如说,当介绍完部分理论知识与课程内容以后,教师应当为学生腾出思考与想象的时间与空间,激励学生独立展开实验研究,依照自己的具体状况来进行合理安排。

总之,实验教学不仅是新课标的发展理念要求,而且还是健全国内高中生物教学体系的基础要素。围绕生物实验教学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制定,能够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这不仅符合了对自然科学探究的要求,而且还属于今后生物教学发展的一种必然态势。联系实际状况而言,必须要对有关资源进行合理的改进整合,加快实验教学及有关工作的优化与健全,强化学生的生物实验技能,逐步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永蓉.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实验的教学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周继波.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三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3]陈霞.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4]杨型会.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01:3-6.

[5]陆中波.对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4,86:150-151.

作者:张海巍

实验课程方案下高中生物论文 篇3:

谈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

[摘 要]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研究热点和新课程理念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根据生物学科的实验性特色,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提倡探究性教学势必成为该学科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高中生物 探究性实验教学

众所周知,高中生物这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便是实验,高中生物学科中所涉及的知识都与生物实验密切相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尤其是探究性实验教学。对此,我们教师应积极开展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

一、展示科学家的实验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生物学历史上绝大多数的重要发现都是由无数次生物实验完成的,如光合作用、植物生长素以及孟德尔遗传基本规律等研究结果。在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措施实现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成功探究;沃森与克里克利用实验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成功分析并构建出来。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模仿科学家的实验过程进行亲身体验,探索生物实验的具体过程。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地将科学家实验思维的全程展示出来,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观察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生物知识,同时还可以得到科学家实验思维的感染。

二、话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验证性实验或是模拟实验设计成为探究性实验,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合作、思考、交流的创新探究空间,进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探究热情。例如,在对“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这一验证性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目标完成之后,可以试着引导学生做一些探究性思考:1.材料。在这个实验中洋葱外表皮细胞是不是不可替代的实验素材,利用其他植物的细胞能够完成实验吗?在选择洋葱外表皮的时候为什么尽量取其紫色部分?有怎样的意义呢?2.试剂。蔗糖溶液可以通过其他试剂代替吗?应该怎样选择试剂浓度?3.操作方法。这个实验是否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实验步骤能否简化?

在经过实验、思考和探讨,并得出最终结论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生物实验,引导学生对某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进行探究。在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法的设计上可以仿照原实验,将之前选用的30%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替换为浓度为40%、30%、20%、10%的蔗糖溶液,并且分别对其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利用改进生物实验的方法,将这一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学生在经过亲身体验生物实验之后,可以更好地将植物渗透吸水这一生物原理进行掌握,并且也会因实验的成功完成引起小小的成就感,使其动手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样,通过探究性实验,有效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深入思考探究实验过程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并在实验设计中灵活运用。例如,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这一实验部分学生会简单地认为斐林试剂可以用来对酶的催化效率进行检测,因为他们觉得在温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为还原性糖,所以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在这个时候便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纠错提醒。教师需要告诉学生要使斐林试剂发挥作用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加热,而在这个实验中,如果加热了,便会导致酶活性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实验的探究目标无法达成。而如果利用碘液进行检测便会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在整个探究性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大胆想象,并且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方案、步骤等各个环节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勇于发言。

四、激励性评价,强化学生探究积极性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多元化评价学生,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促使学生真正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探究积极性。在过程性评价中,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是否增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否具备了合作的精神及是否养成了科学的态度等。在评价内容上,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测试卷、撰写的探究报告、实验设计方案等。在探究学习中,多用激励性评价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无论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师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探究性实验的整个过程,只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多动手、多观察、多讨论、多思考,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便是使学生可以做生物教学的主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真正在探究性实验活动中有所收获。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积极创新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引导,从而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作者:高泽芹

上一篇:污水厂扩容提升工程建设论文下一篇: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