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课堂效率高中生物论文

2022-05-01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个方面梳理了制约课堂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新课改的诸多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涵盖了教师、学生、教材、课时安排、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课改下课堂效率高中生物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改下课堂效率高中生物论文 篇1: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加速进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在根据我国教育所处的背景,同时为迎合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育理念,以期得到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引导学生有效进行生物学的学习成了生物学科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我国的教育背景下,结合国外的教育理念,以期得到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 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性中很现实且十分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兴趣可以转化为内在动机,可以成为推动、引导、维持和调节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力量。学生学习动机强就会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因而就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能得到学习需要的满足,进一步加深对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学习缺乏动力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造成学习成绩低下。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对于生物教学来说,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教学一般以内容为主,有些生物专业知识也比较枯燥,因此老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 加强教师的情绪管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各种情绪,如喜悦、愤怒、悲哀、恐惧、苦恼、烦闷、赞叹等,人人都有过切身的体验。教师也不例外,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表现。教师并非圣贤,和常人一般具有七情六欲,会受外界事物影响引发各种情绪。然而,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掌握了重要的环节,引领着教学的进行与控制班级的气氛;如果教师受到太多的情绪干扰,而影响了教学的品质、打断了教学的进行、抑制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可以说这些都是重大的负面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应该有情绪的发生,最主要的是,教师要能够有效地掌控自己的情绪,适当地抒发情绪,不至因为外来的情绪而导致教学情境受到干扰,影响教学。当作为教师的你知道了自己在某些时间,面对某些人、某些事容易生气,尤其是日常教学中常碰到的事件,就可以先预习,用自我教导法,帮自己打预防针,到时候就不会被消极的情绪牵着鼻子走。如果感到情绪不满,可以先离开现场选择一个或更多在目前的情况下有助于自己达到期望的情绪,想象感受到自己所选的情绪,并想象接下来哪些事情会在这种感受下产生,要确定你已考虑其他人的反应,维护了自己的幸福,以及有效地达成所渴望的结果。

三、 优化教学手法和教学内容

(一) 优化实验教学环节

生物课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洞察力,加深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要加强实验课的设计和操作环节的优化,比如实验课的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和老师共同设计实验,完成实验课的准备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中,分组要细化,减少组员数量,如果实验内容过多也就可以适当增减人数;还要加强实验课的设备和材料的更新换代,先进的设备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生物的好奇心。实验的设计和升级,更重视营造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發现、归纳生物的概念、结构、功能等知识,是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较好的途径。

(二) 加强直观教学的应用

直观教学在传统教学中也存在,但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直观教学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出现更新了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的内容更容易给学生们展示。可以在课件中加入各种图片和视频,这种教学内容的变化更加适用于生物教学,比如在讲解动物、植物和细胞等内容的过程中,可以把动物的个体、器官、组织等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观察力,还可以通过视频展示生物的生长过程、工艺的操作工程和仪器设备的展示过程等。在教学上利用信息技术能使静态的变为动态的,一些抽象的也能更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比起教师在上面枯燥的讲,学生在下面茫然的听,这种活灵活现的授课手法更容易被学生接纳,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整合生物教学内容

将生物教学进行信息整合,部分内容可以不需要重复讲解,部分内容可以在某一个特定节点进行介绍。例如,在讲解克隆的时候,可以介绍个体层面的核移植、组织培养,细胞层面的细胞繁殖分裂和分子层面的|PCR扩增等,将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四、 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

21世纪是科技日新月异,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尤为突出。很多的传统教学理念、方法、形式都在慢慢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有些是颠覆性的、有些是潜移默化的。作为教育行业的排头兵——教师,更有责任把教育教学领域的知识方法与这些新技术新手段相结合,更好的传递各种知识。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内容多、更新快、涉猎领域广,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授课技能的同时,还更要专注于生物科研信息的更新,不断学习充电,而且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中,更要贴近生活。比如,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可以用谐音的方式让学生记住“假设借来一两本书”。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教学技巧和教学语言的组织,尽量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一些幽默元素,寓教于乐。

总之,教育教学是追求完美的,教育改革是我们国家的重大事项之一,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也是头等大事。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教师不懈的努力,才能使生物教学稳步发展和进步。本文对如何提高生物课堂的学习效率阐述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对生物教学的改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愿我国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次仁玉珍.浅谈新课改下怎样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J].西藏科技,2011,214(1):19-20.

[2]周光琪.有效开展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1(09):83-84.

[3]金巍.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素养优化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2017(11):217.

作者简介:

赖颖,葛红莲,河南省周口市,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农学学院。

作者:赖颖 葛红莲

新课改下课堂效率高中生物论文 篇2: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效率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个方面梳理了制约课堂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新课改的诸多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生物 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涵盖了教师、学生、教材、课时安排、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因此,课堂的教学效率也直接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在特定课时内、一定教学环境下所达成的教学效果。这里指的教学效率不单是指单位时间内传授知识的多少,更多注重的是传授效果和学生接受的程度。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密切相关,是生物教学优劣的重要体现,新课改下开展课堂效率研究对于生物教学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

一、高中生物课堂效率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教材因素

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引向深入,新课标高中生物教材较以往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比如教材内容信息量大,不同的章节版块之间逻辑联系不紧密,在围绕生物学概念原理展开方面,不再一味灌输概念,而是更多注重学生的参与,教学中必须进行必要的设计安排,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思考的环节,这些特点客观上要求给予一定引导、启发的时间和学生理解、领悟和发表见解的时间,这比单纯的接受、记忆所需要的时间要多,而对于“小学科”的高中生物课而言,学校安排的课时相对要少,教材与课时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教学效率受到影响。

(二)教师因素

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师,是在接受灌输式的传统教育下培养起来的,面对新课改要求的探究式教学,很多教师感觉茫然,无从下手,本身没有接受过探究式教学的教师,从自身转变教授方式的难度是很大的。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课堂教学效率因教师的教学方法、水平和个人素质的不同表现出的差异化,无形中被放大。个人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教师,可能对于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接受并逐步适应,对于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一般的教师完成转变就要打折扣或完不成。传统教学难以适应新课标,新的教学方式依教师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而呈现出教学效率的参差不齐。

(三)学生因素

目前班级制授课的模式下,班容量普遍偏大,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水平等方面个体差异明显,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照顾大多数需求的教学策略,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要求而言,可能表现为效率偏低,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能偏高,事实上造成课堂效率无法完成最大化。此外,由于高中生物处于“小学科”的现状下,仍旧看重分数比重的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偏低,重视程度不高,对教师课堂教学的 “反应灵敏度”偏弱。

(四)环境因素

教学环境包含教学过程中运用到的灯光、教具、多媒体等诸多方面。如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交流互动的教学环境对于生物学科的教学非常重要,许多生物学的规律和知识点,用直观的动画展现,加之声效、讲解等手段,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然而,真正实现每节课能够随时采用这种手段教学的课堂并不多,仍旧是课本、图片为主,比如染色体组的概念、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伴性遗传等,很多教师或照搬课本或“苦口婆心”的说教,学生还是不明白,死记又记不住。不同的环境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的对策

教材、教师、学生等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体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主体的现状,但可以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设置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运用有效的方法对课堂教学加以合理的调配、安排、引导,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明确主次处理教材内容,注重取舍,形成明朗清晰的教学路线

教师要强化备课环节,增强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准确掌握新课标的要求,对于各个章节内容要有合理的安排,不必做到面面俱到,对于重点内容,要精心策划安排,巧设情境,对于次要内容,可适当删减,一带而过。要求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教师要积极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氛围,大胆放开,观察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善于抓住关键环节加以引导,对于重点的概念、规律和明确必须牢记的内容,例如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等,要侧重总结、归纳、对比,给学生讲解到位、分析透彻。

(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交流互动,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教师充分备课,巧妙安排课堂流程,明确自身的定位,要做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通过有效的指导使学生逐步建立起自主学习,主动构建学习的意识。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学生活动,有效控制活动开展的流程,鼓励学生主动操作和体验,加强课堂上的交流互动环节,有利于削弱和消除因学习能力不同导致的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差异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效果惠及全体学生,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

(三)不断锤炼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灵活转换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学生自主探究法等,也包含作业练习、谈话指导等方法。同一节课上,依据不同教学板块,也可以穿插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注意总结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的教学方法。努力契合中学生的兴趣点,寻找教学题材,对课本上比较抽象、枯燥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改造创新,比如采用一些图片、科普动画和视频资料等,应用于多媒体教学中。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比如遗传学知识可以讲到单眼皮、双眼皮、卷发、直发、色盲、是否有耳垂等,植物学知识可以让有种花经验的学生讲解经历,庄稼为什么要锄地,花草为什么要松土等等,呼吸作用的知识就可以讲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免疫调节的知识可以联系器官移植和疫苗制备的过程等等。

(四)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倾注情感,提升教师个人魅力

新课标对生物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计算机的应用,网上搜寻整理教学资源,制作视频动画课件,把控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等,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语言感染能力、教具使用技巧、与学生和谐共处的能力。这些都是教师个人魅力和情感抒发的集中体现,更是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

总之,新课改下影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还有很多,只有充分认识教材、教师、学生、环境这些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准确分析问题、正确排除问题,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要引导者、促进者的教师,只要深刻领会和把握新课改的教学目标,积极探索,勤于反思,善于总结,尽可能发挥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就一定能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文艳.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J].生物学教学,2007(7).

[2]邓卫民.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教学[D].郑州:河南大学,2007.

[3]母云光.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J].读与写杂志,2007(8).

[4]王平.谈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读与写杂志,2009(6).

(责编 赵建荣)

作者:金丽

新课改下课堂效率高中生物论文 篇3:

新课改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路径探讨

【摘要】在新课改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思想和模式发生了极大转变。但是,存在的盲目教学问题也影响了生物教学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从新课改模式下生物教学特征、基本要求以及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了高中生物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生物 特征 教学方法

新课改与传统教育理念最大差别在于,新课改提倡学生的能力以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深入变革。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却还存在着盲目教学,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和主体性作用等的严重问题,影响生物教学有效性。针对生物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于新课改要求,提出了生物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一、新课改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特征及基本要求

(一)高中生物教学的特征

1.问题特征

高中生物学科有明显的问题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发挥问题性特点,用问题引导学生,创设适合学生的实践情境,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由师生共同探讨,寻找答案。同时,高中生物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课程学习、问题提出和综合分析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

2.探究特征

高中生物的探究特征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展知识面,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生物教学中,互动性教学、实验操作、合作探究等都是有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激发学生的热情,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探究能力等都起到了有效作用。

3.实验特征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是教学的一部分,而且实验操作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对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也起到一定作用。在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去观察和学习生物原理、本质等,也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

(二)新课改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基本要求

1.以激发学生兴趣作为教学主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取得更好分数的学习能力相比,学生的兴趣、愿望、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全面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而兴趣是促进一切教学活动开始的关键所在,新课改以后,高中生物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将激发学生兴趣作为教学主旨和方向,倡导生物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动手操作、自主思考的时间,并鼓励学生从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升思维能力,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2.以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创新作为抓手

生物科学包括人类环境保护、医疗事业等方方面面,而且它与其他学科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的通过课堂作业、考试测验来评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况,也不能简单的用板书、演示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在新课改以后,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积极运用生物实验的动手实践优势为学生创造深入研究的机会,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再简单地为了教学而教学或者为了提升分数而教学。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生搬硬套”,教学效果不乐观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高中生物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如生物实验操作、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是实际上取得的效果却不乐观。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缺少客观的分析、梳理和再加工,导致教学方法多样化,但是灵活性差,与课堂教学不相符,而且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学生偷懒的借口,如小组合作学习中,个别学生会开小差,不主动加入到讨论中,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和辅助作用不大

在生物教学中尽管改变了灌输式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知识体系,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但是,很多时候教师会曲解新课改提倡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也只是任由学习自主学习,课堂纪律混乱,而且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大部分学生会集中在一起谈天说地,完全忽视了教师的威严。在这种盲目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效率不高,基本的知识也不能掌握好,更没有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和辅导作用。

(三)过于追求表面形式,违背新课改的初衷

新课改以后,主要针对课程内容、方式等进行了变革,但是缺少完善科学的配套体系,在教学评价中还有部分教师以考分的方式为主,没有打破“应试教育”的模式。同时,在极大的升学压力下,一些教师表面上按照新课改要求进行教学,但是在课后还是会用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分数,保证升学率。所以,新课改以后,高中生物教学只是追求表面形式,并没有真正将新课改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三、新课改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路径分析

(一)教材知识应联系生活实际

在高中生物中,除了学科基本理论知识以外,还会涉及到化学、数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知识范围广且理解起来会有一些难度。在新课改模式下,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思维,将生物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同时也要注意教学活动开展应该坚持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增加实践课程,有效整合实践与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师的主导性

新课改要求,教學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旨,然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但这不代表不需要教师的辅导。高中生物涉及的知识点很多,而且也有很多知识需要通过做大量习题来巩固,加上学生能力有限,自己还远远不能判断习题的正误以及自主完成所有的课程。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起到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代替的,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好自己的作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

(三)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并有效整合传统教学方法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教师都在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可否认,的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比如,探究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等。这些新的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优化了生物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这些全新的教学方法并不能说明传统教学模式毫无可取之处,举例来说,板书演示仍然是现代教育中采取的常见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改革进程中,应该做到对新、旧教学方法的客观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符合学科特点、课堂教学特点的有效方法,从而发挥它们最大的优势,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优化和创新。

(四)新的评价模式与传统评价模式的有效结合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过程不足、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效的直接反应,是教师完善教学过程,制定有效教学方法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新课改以后,生物教材中增加了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多个模块,转变了以往只重视学生成绩的评价模式。但是在教学评价中还需要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基础上,考虑学生高考需求,也就是在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学习状况以及对学习过程等的评价同时也需要适当进行考试评价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综上,在新课改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正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生搬硬套”的教学问题,不断钻研,积极创新,寻找符合生物学科特征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同时,在教学中,也要落实新课改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要求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辅导作用,切实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兰凤.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J].才智,2017,(18) :77.

[2]张延龙.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生物技术世界,2015,(07) :158.

[3]陈淑娟.关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J].高考,2014,(10) :38.

作者:彭爱一

上一篇:基于数字化进程的广播电视论文下一篇:水胶体敷料静脉炎临床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