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下的生物科学论文

2022-04-25

【摘要】微课作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的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微课的定义、微课的特点及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实验教学下的生物科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验教学下的生物科学论文 篇1:

由生物高考题引发的教学反思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越来越强,但是针对高考,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生物高考题 反思 教学建议

伴随着高中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愈发重视,实验教学愈发多样化。教学中我们发现,经历了新课程改革的学生,整体上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对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了然于胸。契合新课程,高考命题的趋势也渐渐从知识考查向能力考查转变。刚刚结束不久的2011年高考,整体上看进一步体现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精神,对考生的能力进行充分的考查,强调了思维性和技能的考核,对考生学科素养、能力考查的要求平稳中有较大的提高。但是从生物高考题的作答情况中,我们感受到,很多考生在深层次思考和规范性操作等方面与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表现在不少考生不能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不能对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预期。例如从2011年江苏省生物高考试卷第26题、第28题学生在答题中暴露出的问题我们看到:我省中学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仍然较薄弱,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下面我就2011年江苏省生物高考试卷第26题、第28题试题为例进行分析。

26.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摇?摇?摇?摇;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摇?摇?摇?摇。

(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28.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质量分数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h、36h、48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h、12h、24h、36h。

③剪取根尖,用Carnoy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匀)固定8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mol/L盐酸溶液中5—8min。

④将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

⑤用苯酚—品红试剂染色。

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

实验结果: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

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步骤③中“将根尖浸泡在1mol/L盐酸溶液中”的作用是?摇?摇?摇?摇。

(2)步骤⑥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摇?摇?摇?摇。

(3)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苯酚—品红试剂是一种?摇?摇?摇?摇性染料。

(4)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摇?摇?摇

?摇 。

(5)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①质量分数为?摇?摇?摇?摇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较高。

②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摇?摇?摇?摇。

(6)下面为一位同学在步骤⑥所拍摄的显微照片,形成细胞a的最可能的原因是?摇?摇?摇?摇。

一、试题分析

第26题,此题以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为知识背景,结合酵母菌的呼吸作用考查,要求考生对于酵母菌呼吸类型、场所和种群增长的过程、抽样检测法掌握比较熟练。(1)小问考查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通过分析,AB段酵母菌增长较快,没有乙醇产生,推断酵母菌此时进行有氧呼吸,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C段酵母菌增长速率减慢但还在增长,有乙醇产生,故其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小问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降低的原因,C点以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并且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溶液pH值下降,当然还有代谢废物的积累,这些都会引起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3)小问考查在无氧呼吸出现后,葡萄糖迅速被消耗的原因,一方面,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增长使葡萄糖消耗速率加快,另一方面,由于无氧呼吸消耗相同葡萄糖产生的能量较少,故酵母菌增长消耗葡萄糖速率较快;(4)小问考查了计数后得到的数值比酵母菌种群增长的真实情况多的原因,可能由于为摇匀或计数前未染色把死的菌体一并计数。

第28题,这是一道典型的实验分析题。解题时务必明了并紧扣实验目标——“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此题涉及的内容是考生平时熟知的,但表格和图像呈现内容较新,信息量较大,考查考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

(1)小问步骤③的处理,实质是对根尖进行“解离”——使根尖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小问容易答非所问。要求是为“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措施是在“镜检时”——而不是其他环节——进行“正确的操作”,应该回答: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缓慢移动装片,发现理想视野后换用高倍镜。(3)考生都该知道是“碱性染料”——染色体染色。(4)围绕“计数时”如何处理,可使获得的数据更科学——更准确、更小误差,那就在“每组装片观察多个视野”了,可取这些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结果,考查实验中的基本原则。(5)读表中数据,分析归纳对应的结论:①在相同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和相同清水培养时间下,比较两种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的处理效果,指数较高的是0.01%;②先在图表中找到最高的细胞分裂指数——14.46%,尔后查找对应的处理方法:0.01%秋水仙素溶液诱导24h,再在清水中培养36h。(6)首先要看清图中细胞a与其他细胞的区别,通过观察,发现其染色体数比右下角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少得多,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未加倍,秋水仙素没能发挥作用——秋水仙素处理发生在上一个细胞周期纺锤体形成之后。

二、考生答题失误原因分析

第26题,这道题目考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想不到和写不全,在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场所和呼吸类型方面只写一个方面,在分析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速率加快没能联系无氧呼吸释放能量少,在分析酵母菌计数方面没有考虑到计数前未染色,采用的是总菌计数法,这些都暴露了考生分析综合能力不强,对于实验没有很好地理解和分析。

第28题,这道题目详细考查了实验过程,并考查了分析图表的能力。考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表述不够规范,对于实验过程和所用材料没有很好地理解记忆,在实验中的重复性原则未能很好应用,在观察a细胞的染色体时没能联系到秋水仙素的作用时期引起的染色体未加倍,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是有些考生并没有完成过本实验,只是对实验原理和过程结果的机械性记忆,并且也暴露了一部分考生分析复杂图表能力的不足。

三、反思

两道实验探究试题涉及的知识背景学生并不陌生,都是学科主干知识,其中第26题是以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中“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动态变化”为素材经改造而成的,结合酵母菌的呼吸相关内容。第28题是以必修模块2《遗传与变异》中“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为素材改造而成的,把低温改为秋水仙素,考查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但考生答题的结果却很不尽如人意,迁移能力有所欠缺,信息量大的图表信息处理不够精确,对于实验过程的分析和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够到位,答题不够完整和规范。很多问题都暴露出来。那么教师重点花大力气培训的实验为什么考查结果还是不够理想呢?我们要静下心来认真分析,深入思考,可能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第一,学生实验不够深入彻底,生物实验课变成学生的休闲场所,甚至有些实验并没有真正开展,致使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难于获得实验技能和经验,对于对照的原理与方法没有真正理解,停留于对表面形式的记忆,遇到新情景时没有可借鉴的经验;第二,实验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思考,将探究实验变成验证实验来做,没有引导学生去探究,对于学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没有足够重视,弱化了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第三,教师习惯用自己的思维过程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致使学生依赖性逐渐增强,分析综合能力日渐不足。另外,在高考的考查中我们也发现,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不足,这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引导学生综合所学知识、综合利用知识有关。

四、教学建议

1.真正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生物科学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生物老师应克服畏难情绪,让学生动手参与实验活动,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去把握实验的实施方案,并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有关理论对实验进行必要的改进。只有在实验过程中获得鲜活的感性认识,才能获得实验技能和经验,遇到新情景下的实验才有可借鉴的经验,也才能设计出正确的实验方案。

2.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训练,重视科学探究的思维过程,从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设计的整体性、实验探究的开放性、分析实验的科学性、实验归纳的多元性来着手。

3.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从一个素材入手,多角度答题,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题。

所以,我们不仅要研究新课程引导学生并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教学之目的。

作者:何林

实验教学下的生物科学论文 篇2:

谈“微课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摘 要】微课作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的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微课的定义、微课的特点及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物;教学;课程;创新;运用

微课,这样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到底应该怎样理解;教师制作微课仅仅用来展示自我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整合能力、教学功底和个人魅力吗?没有其他用途吗?下面我将从微课的定义、微课的特点和微课在日常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等方面谈谈实践和思考。

一、微課与微课程

微课就是微型课的简称,来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本质上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从教育技术领域考察,微课属于新一代教学课件范畴。微课程最早由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于2008年秋首创的。在我国,最先由清华大学世纪教育研究院专家团队提出并制定了一套符合现代学生学习特点的高清视频系列课程,每个视频课程和播放时间在10分钟左右。微课被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在广东对微课研究最有影响力的要数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他根据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育课程设计——“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例”,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多种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之后,微课开始在各类学校推广开来。以下是笔者通过对微课理论的仔细研究,并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微课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二、微课的特点

1.主题明确,针对性强。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其主题更加鲜明,重难点更加突出,问题更加聚焦,目标更加明确,语言更加精练。“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问题,特别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内容的问题。“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指向性明确,其所有教学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的,不仅注重教师的“教”,展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整合,更注重学生“学”的设计。可以说,微课是传统教学精华的进一步浓缩。

2.短小精悍,易传播。

“微课”容量小,一段微课视频时间通常控制在15~20分钟,根据心理学研究,成年人的注意力集中一般在15分钟左右,“微课”在时间上符合人类的认知特点;语言精练、准确、明晰,干脆利落,紧扣主题,新颖独特,引人注目。论据求准求精求简。课程内容整体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有理有据。而且微课视频格式普通,容易在网络中上传和下载。

3.资源容量较小。

微课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支持在线播放;方便下载实现移动学习;适合观摩评课反思研究。

三、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1.微课在实验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巩固和完善其知识体系,还能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七年级上册为例,教科书上有很多实验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或者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可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或课堂时间的限制,一些实验时间长、实验现象不明显,所以教师多选择用讲述法或观看教学视频的方法开展,使得学生对这些实验得不到真实的体验,听得、看得索然无味,渐渐对生物这门学科失去兴趣。

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为例,本实验需要时间长,整个实验过程包括实验结果很难在45分钟之内就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一般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设计探究实验方案,直接由学生猜出实验结果得出实验最终结论,这种方法没有真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若上实验型微课,就能很好地实现实验目标。教师可以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实验小组,分别领取1号实验任务,2号实验任务,3号实验任务,4号实验任务,用手机或相机录下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每天呈现出的实验结果,教师将这些视频制作成5到10分钟的微课,课堂上每个小组派代表演示整个实验流程。这个实验操作简单,1号、2号、3号、4号实验结果都很明显。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4个实验小组各有优点,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并对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操作中的不严谨之处做出分组讨论,最后总结。这样,学生体验了整个实验流程,提高了生物科学素养,微课成了非常好的课程资源。

比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耗时特别长。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展示整个实验流程,但可将整个实验过程制作成相应的微课,在课堂上播放。虽然教材对这些实验有专门配套的视频资料,但是教师自己录制的微课或者让学生自主探究录制的微课适合教师的教情和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参与度高,在操作过程中呈现的错误可以及时修正,呈现的亮点可以及时表扬,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信心。帮助学生打开实验探究思路,总结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让学生不再怕实验,不再觉得实验只是“纸上谈兵”。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就要求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学生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基本没有问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植物细胞的结构,但是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会遇到很大阻力,有时一个班级只有一位学生实验成功,如何将显微镜下看到的画面放大,并呈现在所有学生面前,更好地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知识呢?可以利用学校实验室配备的有录像功能的显微镜,直接把显微镜下呈现的画面拍摄下来,制作成微课。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即使掌握了实验步骤,但显微镜操作不熟练,会出现很多问题,不少学生找不到需要观察的标本,分不清“细胞”和“气泡”,分不清低倍镜和高倍镜下视野的明暗、细胞数量和大小的不同,不会正确移动装片寻找目标......教师可利用显微镜的录播功能制作一节专门解决这些问题的微课,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微观世界,用自己的手掀开微观世界神秘的面纱,用眼睛欣赏微观世界的美。

2.微课在生物日常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在生物的日常教学中,在“微课”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成功构建了高效教学模式——“问题探究三段式”的微课教学法。这是一种对生物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的全新模式,并取得显著教学效果。

微课“問题探究三段式”教学法包含:自学与交流展示、知识拓展与能力培养、答疑与释疑三个阶段。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将生物知识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微课程”,然后对每个“微课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明确“微课程”的教学任务与目标,构建“微课程”的教学程序,设计“微课程”中层次分明的系列问题,并用问题引领学生学习与探讨,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例如七年级下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中我们设计了如下三个层次的系列问题。

[问题]用微课件给学生展示泌尿系统模型后,问:人体内的废物主要由什么器官排出?其外还有哪些途径可以排出废物的?

[再探究]微课件展示肾单位形成尿液的过程。问:肾小球和肾小囊的作用是什么?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是180升,尿液只有1.5升,问:肾小管的作用是什么?

[深入探究]微课件展示表格数据:问:血浆、原尿、尿液的区别在哪里?

该微课件仅仅是用了三张图片与动画,便简捷、生动地概括了全部的教学内容。教师也仅用十分钟的讲演,再通过学生的自学与讨论。体现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易被学生接受与掌握。

总之,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一直是教育界永不停歇的探究话题,特别是在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我们一线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微课程”是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微课,理解微课的特点,并将它灵活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共同营造教育改革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焦建利主.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J].2013-4-14.

[2]周美珍主.《中学生物学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1992-4-1.

[3]张华主.《课堂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M].2000-11-1.

[4]王颖主.生物学七年级上、下册《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1-1.

[5]张洪荣.《浅谈生物学基本概念教学中的设疑方法》[J].中学生物学,2002-2-3.

作者:陈学群

实验教学下的生物科学论文 篇3: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生物复习的方略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是在学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的学会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背景下,既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又要满足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对高考的期望,这就对高三生物教学过程中备考活动的组织、复习课教法的改进、高考命题趋势的把握、生物复习靶向性的集成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教师最为热衷的话题,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予以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 高考生物复习 复习方略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较短时间内统筹安排高考生物学科复习,实现零散知识的归纳与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人性化、科学化,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奠定坚实的能力品质成了当前高三生物教学的瓶颈。高考生物试题命题的立足点在于测试学生对中学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从事学科研究与应用所应具备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及其所需要的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等等。为做好高考生物复习与迎考,我在此对复习方略加以探讨,希望对高三师生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精心研读,明确目标

进入复习前,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以及近三年全国高考卷,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上海市等省市的高考试题,找出其共性与差异性,在因循人教版版教材的基础上整合现行教材,在考纲的核心目标中把握测试的重点,及时掌握新版《考试说明》中有关考点的增减情况,这些往往是当年高考的必考点,比如:2010年《江苏高考说明》增加的“典型题示例”中涉及到的“在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方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结果的判断在当年高考的第26题的第(5)题中就有很明确的考查。而其他新增的考点与实验考查的命题方向在试卷中都有很大的体现。近三年的命题范围虽有所调整,但幅度不大,在考试的情境设置上也是与时俱进,与当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生物科学领域的新成果密切相关。教师要联系“课改”、“教改”、“考改”精神,通过纵横比较,把握命题规律和趋势,明确教与学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立足学情,周密计划,有序实施

教师应采取检测、谈心等形式,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和个人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力求在学法指导,习题选取,教学难度、深度与宽度上统筹兼顾,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轻松、快乐、自主地学习,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其智力资源和品质因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高三复习一般采取三轮复习法或三阶段复习法。

第一学期进行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对选、必修知识进行梳理并构建知识网络,即章节复习。此阶段,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把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立足考纲、夯实基础,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师生都要耐心地“蹲下身来”,以本为本,抓住主干,一起构建知识有机网络,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于心,挖掘其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强化训练基本技能。教师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前置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对那些比较抽象、缺乏感性认识、较为深奥的知识点,要运用科学方法深挖其来源,广泛探究其应用,在比较、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和提高认识,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内化,不留任何疑点。因此,此阶段要以选择题练习为主,以及时巩固相关的知识点。同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把近几年的高考题进行细化、分类,把课堂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把握生物科技研究的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有目的、有计划地组题,举一反三地训练。同时要适当提高试题的难度和深度,对学生的答题思想、方法循序渐进地予以影响和熏陶。但此时的试题整体难度要降低,旨在使学生树立信心。

第二学期上半学期进行第二轮复习,任务是专题复习、综合训练。此阶段要对高中阶段生物各知识点进行整合,在习题的选取上要研究历年高考组卷特点,对考点和知识点有机重组,抓重点,精心编写专题,在教学上要放眼全套教材,深挖情境,以点带面,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从全卷的、全局的角度出发找到考题的设置技巧,以精致的知识主干带动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科学地熟练驾驭各类试题的答题技巧,此轮复习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五月初。

五月初至考前的第三轮复习,目的是提高应用能力,重点工作是综合运用以前掌握的知识、能力来解决新遇到的问题,将专题复习和高考模拟测试交替进行,特别在后期要加强学生答题技巧、方法指导,所以每次测试均要为学生创造高考情境,让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储备上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此阶段教师一方面要开发潜在的考查元素,另一方面要科学地整合双基知识,合成运用,研修临场技巧,进行限时训练,通过测试发现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然后选取小而精的专题予以强化,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科学表述的能力,增强防错能力,提高得分率。

此阶段是高考前的冲刺,因此,测试的密度不宜过大,可以每三天做一套模拟练习,间隔插入纠错、拔高专题。教师在讲评试卷时要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尽量做到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对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要举一反三地练习。通过讲评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情境分析与整合能力、全局与个案评估能力和自信心,加强解题的规范化训练、合理分配训练时间。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生物科学素养

近年来的生物高考试卷中实验技能的考查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其中不仅有对教材实验的原型考查、变式考查,而且设置实验情境,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活学活用,并进一步考查学生将来从事专业提高和研究所需的实验思想、开放性思维的培养,更立足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育。

探究实验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命题走向多瞄准当年或近期生物、化学或医学领域的重大成就,分数在14分左右,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往往容易被背景材料所迷惑,甚至害怕,以致难以下笔,致使此类题失分率较高。仔细分析此类题的解题切入点,不外乎两个:一个是教材实验的延伸与拓展,答题要点应从教材基本实验入手,紧扣材料,用教材的原理直接答题;另一个是就题论题,这类题的命题基础多是科研前沿成果,答题的切入点多为原材料中的观点或对其观点进行开放性探讨,答案往往可能与教材的原理相悖或有一定的冲突,这类题要作出准确答案很难。因此,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立足教材和考綱中的实验,时刻关注科技前沿,不断捕捉有用信息,自主开发命题材料,并针对不同的实验情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方法论的培养,使学生从心理上和知识储备上达到有备而战,在考场上能沉着应对,心中有底,笔下有神。

四、以生为本,抓实关键点,大胆预测,加强备考策略性

1.抓住知识主干,构建多维体系。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生物新陈代谢、遗传与育种、生物工程与科技等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主干知识,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对于这些内容的复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点、连线、成面、系统整合,做好分类归纳,力求多层次、全方位把握要点,不留知识死角,切实构建多维知识体系,加强针对性练习和变式练习,题目的难度要先采取低坡度、小容量,进而高坡度、大容量。先期重在见题型、找方法,后期重在做题的规范性,思维的严谨性、开拓性,二者缺一不可。在时间分配上,要有“螺丝钉精神”,使学生时刻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

2.关注科技前沿,发掘高考热土。

我们要加强生命科学、生物科技、健康、能源、资源、人口、环境、医药学等的关注,密切注视最新科技的发展和与应用,以及世界或区域内发生的重大的涉及人類生命安全、生物安全问题,这些经常是高考的命题取材热土,以应对以此为情景与有关考点设置生物试题。

3.解剖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脉搏。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深入研究近几年本地区或同教材省份的高考题,让学生归纳命题的主旨,找出命题的特点、变化的方向、改革的幅度与倾向,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的梳理,并找出相应的对应练习,鼓励学生自行命题、组卷,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疑义通过试卷在学生中展开讨论,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和学生一起把握高考命题脉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我的体现中自然而然地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升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立足“双基”过关,强化专题训练,渐进式提升复习质量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条不紊、踏踏实实地做好单元过关检测,可以采取周检测、单元过关和月评相结合的方法,做好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复习与巩固,及时修正策略;在第二轮和第三轮复习中,要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训练、过关考试,此过程可以结合高考模拟、仿真训练进行,力争使学生在多专题、大密度、多梯度、大容量的训练中,习惯高考式的考试。并认真做好试卷的批改、研究、讲评工作,认真总结,“解剖麻雀”,构建高效的复习课堂,从而不断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

六、平心静气,用信心与微笑正视高考

考场如战场,胜利往往青睐有坚定的信心和正确的成才观的人。高考不仅考查知识素养,而且考查生理、心理的素养。所以,在高三这一学年中,教师在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更多地在学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加强教育,要教育学生正确地看待高考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高考前的心理方面出现的一些现象,诸如:焦虑、紧张、信心不足、怀疑自己,甚至惊慌不知所措;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衣食住行,深入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要让学生知道:以上现象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不同的人所发生的时间与强度不同,特别是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因为成就的欲望较为强烈而使心理压力加大,这部分学生要尤为注意。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积极调整心态、树立信心,正确审视高考的选拨功能教育的阶段性,要密切家校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高考其实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总会有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敢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它们是成长道路上的火焰山,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就一定会成就人生的精彩与美丽。要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师友、家长和我们一路同行,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就靓丽的彩虹,只有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才能浇开人生绚烂的幸福之花。让学生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充满信心,脚踏实地地进行复习,让他们满怀豪情,用信心与勇气、智慧与微笑迎接高考,在激情的六月放飞希望、成就梦想。

陶行知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生物复习,我们全方位密切联系新课标、新教材、考试说明和高考,在不断的研究中找规律,立足学情,以生为本,制订切实有效的复习方略,“授之以渔”,在复习备考中落实“新课标”,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能打赢高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

[2]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3]郭思乐著.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1.

作者:刘西安

上一篇:幼儿教师专业建设改革论文下一篇:自主学习下的生物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