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25

摘要: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化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化学教育中加强环境教育工作是化学教师肩负的重要使命,化学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化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中化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 篇1:

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摘 要:

加强学生的环境教育,使他们能够在中学掌握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所以在高中开展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环境教育;必要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环境污染问题正在日益显著,要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要加强学生的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够在中学掌握一些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为日后从事环保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高中开展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实施环境教育是完善化学教育的要求

对高中生进行环境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是一种社会公德,破坏环境是一种不良行为的观念,把保护环境当作是应尽的义务,自觉采取对环境的友善行为。据调查了解,实力较强的部分四星与五星中学在高中已开设了环境教育校本选修课,并纳入学校的校本教学计划,在化学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有一些五星级学校在高一、高二能达到每周两课时。许多研究环境教育的专家都有一个共同认识,即没有环境化学知识的化学教育是不完善和不全面的化学教育。从化学的视角研究环境问题产生了新的化学分支——环境化学。

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发展、民族生存的大计,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决心,为国家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环境意识,环境保护知识的人才。学生还可以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科学素养和解决环境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高中新课程设计思路中,考虑到学生个体化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在课程目标中强调“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于其中所使用的“感受、赞赏、关注、树立”等字眼,都可以看出是为了唤起学生环境保护的危机感,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而提出的情感具体要求。环境保护试题自在高考试题中“露面”以来,一直是高考化学试卷中的“常客”。近年来高考中环保试题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如“三聚氰胺”取材于牛奶中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食品污染事件,“垃圾”处理不当引起的后果,“白色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等。这些题目很好地宣传了化学在经济发展、人们健康及环境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引导师生共同关注热点,联系生活实际,致力于科学发展,考查学生利用环保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这类题目取材新,加上学校平时对环境教育不够重视,往往得分率低。这些试题的设置,体现了高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体现了高考在改革中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在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等教材中也把环境教育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如人教版高中必修1、必修2、选修1等教科书中增加了许多环境方面的插图,同时增设了角色扮演活动和资料卡片、科学视野、思考与交流及研究性课题等内容。从以上看出无论是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还是教科书都对环境教育内容有具体的要求,这是化学教学必须执行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化学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化学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

三、加强环境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2010年4月,笔者曾对高一三个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环境问题并不是很关注。像世界八大公害、“光化学烟雾”等有67%~82%的同学都没听说过。像赤潮,近几年在我国各海域都曾发生过,媒体也曾报道过多次,居然还有20.2%的同学都没听说过。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此内容涉及的并不多,二是学生的环保意识薄弱。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必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注重加强和重视环境教育。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自己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环境问题。教师平时应注意收集和整理一些环境教育材料,如环境污染的危害、防治;一些典型的重大污染事件;与高中化学教科书相关的环境内容、环境实例、环境习题等内容。教师通过收集整理这些环境知识,扩大环境教育的知识面,在教学中避免无话可谈,既有效地开展了环境教育,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勇于实践和创新,逐步找出适合本校实际和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教育的新方法。高中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逐渐形成、科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时时意识到“保护环境、我的责任”。

加强环境教育,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环境教育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每位教师,特别是化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首先要提高对环境教育的认识,明确自己的责任重大,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理论学习,才能使环境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如利用各种媒体与资料了解环境教育信息,教师之间加强互相交流等方式,学校举办一些有关环境教育的培训,学习如何加强环境教育的方法,掌握环境教育的规则,提高教师环境教育的知识水平和环保意识等。

总而言之,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勇于实践与创新,逐步提高环境教育的水平,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任仁、张敦信.化学与环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 陈平初等.简明社会化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李立志、鲍新华.环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李月英

高中化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 篇2:

高中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

摘 要: 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化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化学教育中加强环境教育工作是化学教师肩负的重要使命,化学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关键词: 化学教育 环境教育 教学方法

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很难想象,一个对化学缺乏起码认识的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从学生自身的发展看,高中生的年龄一般为16-18岁,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已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开始辩证地思考一些化学问题,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以理论做指导分类学习一些化学知识。但对于这一年龄段刚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讲,大部分人抽象思维困难,学得较死,常常局限于就事論事,不太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往往习惯于死记硬背,缺少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独立思考。因此,把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结合起来显得尤为重要。

一、由化学引起的环境污染

不少化学家认为,化学将是21世纪的中心学科。化学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等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相关学科如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等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强烈,化学应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正越来越深入,信息和资料越来越多,每天都有大量物质被发现或从实验室里研制出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然而,化学在给人类带来巨额社会财富的同时,由化学引起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克劳斯·托普弗撰文指出威胁人类十大环境祸患有:1.土壤遭到破坏;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整个人类;3.生物的多样性在减少;4.森林面积减少;5.淡水资源受到威胁;6.化学工业污染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7.人口爆炸、土地退化、贫穷等因素促使第三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离开农村聚集于大城市的贫民窟里;8.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9.空气污染严重;10.极地臭氧层空洞。以上这些大多与化学工业的发展有关。此外,有化石燃料带来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天气异常;酸雨的危害;汽车产生的废气造成大城市光化学烟雾事件;二恶英、赤潮、白色污染,等等。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威胁人类的环境祸患。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实施环境教育应坚持以课堂为主与普遍渗透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化学教材中有许多章节可以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应紧扣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通过化学教学,可以使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生存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了解这些物质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提高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能力。丰富的环境素材为化学教学进行环境教育提供有力的保证。教师应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教材为载体,合理地将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联系起来,融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立法和执法取得进展,全民环境意识得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启动了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实行退耕还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开始实施。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国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提高。

三、用化学思维认知生活

如果把化学只定位在学习上则是远远不够的,化学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方法论。化学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我们穿的衣服,用的物品都是经过一个化学过程,都是离不开化学的。倒开水是一个常见的事情,有化学的潜意识,在倒开水时会把瓶塞倒放。当你真正喜欢化学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是多么有趣。如果你真正陷进化学中了,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运用化学思维。比如在某地发现了一种矿泉水,商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赚钱;学地理的首先想到的是矿泉水来自哪个岩层;生物学家想到的是矿泉水里面有哪种细菌;化学家想的是里面有哪些元素。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化学思维是一个发展的和联系的过程。化学更关心的是物质的内部组成和结构,以及组成和性质的关系。用化学的角度看待物质世界,主要是从分子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在化学的引导下你会深入到眼睛看不到、手模不到的微观世界,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层次认识自然的奥秘。

四、举办知识讲座,丰富环境保护知识

举办知识讲座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大自然污染的严重性,产生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的紧迫感。比如根据空气的成分和选学内容,介绍臭氧的有关知识,臭氧主要分布在10-15KM的高空,形成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由于人类向空气中排放的一些有害物质,如氟利昂等,使臭氧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空洞”,其后果是很严重的。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介绍“温室效应”。因为二氧化碳阻碍地球反射热扩散的作用,所以导致地球升温。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但由于人口激增,森林面积锐减,因此排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就像给地球扣上一个玻璃罩,这就是“温室效应”。其结果是全球气温上升,干旱地区扩大,南极冰层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和一片陆地将被淹没。通过知识讲座,让学生认识到“温室效应”必须控制,人类环境必须保护好。另外,可以班级组织开设环境保护主题班会,同时,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开展社区环保活动,清理白色污染物,宣传环境法规知识,组织学生参观附件水厂、造纸厂等。由于没有污水处理,排出的水是黑色的,太阳一晒发出难闻的气味,通过实地考察,使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掌握一些美化环境、治理污染的知识,强化环保意识。

在化学教学中,重视环保教育就是重视素质教育,要搞好环境教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进行环境教育的自觉性,使环境教育由宣传型向实验型、参与型转变,由被动型向主导型转变,使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由阶段性向经常性、连续性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使后代人人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人。

作者:王志鸿

高中化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 篇3:

高中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刍议

摘 要: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就此现状提出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有效渗透环境教育,并简述进行环境教育的几点措施。所谓“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只有在教学当中渗透环境教育,才能使环境污染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高中化学;环境教育;渗透

一、环境教育的提出

近年来,环境污染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大气污染、水污染已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据报道,我国在“八五”期间大气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五十至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的时期,年排尘量为2300万吨,年排放SO2量达14610万吨。近年燃烧煤和机动车辆排放出的废气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化学品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环境的污染大大破坏了生态平衡,如不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治理已发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治理的根本则在于防患于未然,要使人们在建设的同时考虑到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树立环保意识。环保局和教委会也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思想”,将环境教育融于中学教学当中,是提高我国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关键。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中学化学课的特点,有效地进行环境教育,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思想认知,使其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的极大破坏性,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化学课教学,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的知识,提出有关环境保护和防止污染的针对性方法和措施,使环境污染防患于未然。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方法

1.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同时,渗透环境教育。例如在学习有关“硫、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酸雨的成分、形成的原因、途径,播放酸雨事件及其危害的录像。最后在介绍酸雨的防治时,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但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记忆效果,也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且使得知识成为一种力量,引导学生把废物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2.在化学实验中,开展环境教育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能够以生动、鲜明、直观的形象和意想不到的结果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又使他们能够产生探索的动机。但化学实验总是伴随着固体、液体或气体产物的生成,这些产物大多数是有毒或有害的,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直观作用,给予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机会,同时将实验教学作为环境教育更为真实的教育场所。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许多学生在制取气体的实验中,不考虑药品的用量,“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出现了实验室毒气弥漫,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逐渐在化学实验中树立“定量”意识。教科书上的很多实验在操作过程中会造成大气及水体的污染,教师要指导学生改进实验方法及仪器装置,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此外一些难度较大、毒性较强、时间较长的实验,可采用多媒体来替代,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获得有关实验的感性认识,达到演示实验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消除环境污染。

3.教师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其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要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教师首先应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将环境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当中。高中化学教师首先应加强环境教育的意识,注意平时多收集相关资料,做好环境教育的准备工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也要切身实地地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残留在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在做氯气、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性质实验时,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实验结束后,要将产生的废液、废渣等倒入指定的容器统一处理,避免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总之,将环境教育渗透在高中化学教学之中,是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肩负的重任。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从而将环保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环保事业尽一份微薄之力。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为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外国语学校)

作者:项敏

上一篇:专业实验教学汽车工程论文下一篇:移动通信概述系统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