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哲学论文

2022-04-29

摘要:马克思哲学思想位列于当今时代的前沿,是因为它是关于现实生活中、实践活动着的、人的哲学;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立足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唯物史观;之所以革命,是因为它强调了实践活动的历史生成性与创新性。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实践和理论的创新,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就是坚持社会主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哲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哲学论文 篇1:

试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摘 要: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唯物史观之间有内在的理论渊源关系,是对我党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理论的科学总结。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继承;创新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同时它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开辟了运用唯物史观解决当代世界发展问题的新境界。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贯穿着极为丰富的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它从社会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出发,科学的回答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人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社会诸领域全面协调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些观点都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就是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任务,毫不动摇的加以推进,让发展变成“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就是在坚持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开辟了运用唯物史观观察社会历史、解决现实实践问题的新境界,从而实现了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的创造性结合。

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新概括。社会历史主体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他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没有人,便没有社会。唯物史观所理解的人是现实的人,即在某种具体的、物质的、社会历史的条件下从事某种实践活动的人。马克思把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最高目标。他明确指出,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核心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对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新概括。

3.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观,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理论的新发展。唯物史观的根本任务是揭示隐藏在历史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进行分析的时候,引入了生物学中的有机体概念,明确地把人类社会称作社会有机体。认为有机体经历了从少数简单形态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形态,社会有机体是在人们的劳动、实践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社会结构,概括起来说,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这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从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的发展规律,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全面性,社会系统的有机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而社会系统内在的结构和机制则展示了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形式。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推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共同进步。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是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4.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理论的新认识。唯物史观论述了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唯物史观还认为,人们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关系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唯物史观还探讨了正确处理和解决人、社会和自然关系的理论与途径。恩格斯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2]。上述观点实际上提出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要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理论的新认识。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党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理论的科学总结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形成了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最终形成并确立了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形成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就已经开始考虑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实现中国的工业化等发展问题,并且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就开始考虑怎样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及实行什么方针等有关发展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对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曲折探索。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其基本思想就是在发展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篇著作和后来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都触及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后来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重大关系问题,对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作了精辟的论述,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1958年,他又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源头。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和审慎的科学态度,领导党和人民,果断地提出在改革开放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响亮地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有步骤地开展各方面体制改革,勇敢的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全面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同时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多次告诫人们,要尊重经济规律,统筹兼顾,处理好各种经济关系,稳步、协调地发展。邓小平理论处处闪现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为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體,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强调,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提出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观点。他指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这些来自于实践的理论成果,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指明了方向。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同时提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总结唯物史观的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它不但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而且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具有指导作用。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发展观理论的一大贡献,是当今世界最合理、最科学的发展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责任编辑 王玉妹]

作者:陈定国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哲学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摘 要:马克思哲学思想位列于当今时代的前沿,是因为它是关于现实生活中、实践活动着的、人的哲学;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立足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唯物史观;之所以革命,是因为它强调了实践活动的历史生成性与创新性。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实践和理论的创新,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就是坚持社会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因此,首先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一)“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核心”

在列宁看来,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因此把它作为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新中国建立以后,直至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基本上都是按照列宁的上述观点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在阶级矛盾比较尖锐的民主革命时期,把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核心的缺陷还不明显,那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这样来看马克思主义,其消极作用就愈来愈突出了。

(二)“发展生产力和实现人民利益是核心”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引导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实现了认识上的根本性飞跃,开拓了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主要是通过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层次性这个环节达到的。邓小平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根本点和基本点。这就是说,我们要注重把握精髓、根本点和基本点,而不要过分看重那些具体结论和个别论断。不再局限于认识论包括真理观,而是扩展到历史观特别是价值论。不仅包含要探索客观规律的意思,而且包含已求到了哪些规律特别是为什么求规律的问题,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其“独特创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正因为如此,才可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仅仅关涉事实认识的、认识论意义的实事求是,不包括唯物史观特别是价值观这个核心内容,不够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以,把握实事求是,一定要注重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注重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否则就没有到位,并未领悟实事求是的真谛。

(三)“科学社会主义是核心”

此外,从事科学社会主义教学和研究的学者大多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这些论述的深层思想和理论根据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一定要同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相适应的一般规律。揭示这些规律,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主要贡献。因此,这些一般规律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根本,科学社会主义不过是这些一般规律的逻辑展开和具体应用。

二.马克思哲学思想精神的当代思考

马克思哲学思想是指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在哲学史上,它无疑具有其他哲学思想无可企及的历史高度。谁来改变世界?如何改变世界?把世界改变成什么样子?这也正是马克思哲学精神内涵所在。马克思哲学始终把实践活动的人作为主体,把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历史生成与发展,科学论证了唯物史观。把握这一精神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与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与彰显人的理性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价值之一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空中,鉴于生产的发展而不发达状况,人们的科学文化发展及认知能力发达程度不同,哲学家们总是悬设一个个形而上的理念,来回答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质疑。这些文明成果一方面成为哲学发展进步的阶梯,另一方面却又不自觉地在意识领域,迫使那个时代的人们处于自己生活的屈从地位。诞生于19世纪大工业时代的马克思哲学思想,引起了那個时代哲学界颠覆性的革命。因为它真正突出了现实生活中人的主体地位,倡导人对自我命运实践的理性把握。

纵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无时无刻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党的工作重心首位。党始终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人民利益从最高层次说,就是人民幸福生活,无论是政治还是生产活动,都是为人民谋幸福。在此基础上,党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历史命题,探索和解决民生问题仍然是我党的工作重点。因此,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坚持马克思哲学精神,这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推演与应用是马克思哲学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正是以人的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为起点的,马克思同样立足人的实践活动发展,科学地论证了意识、交往、分工的形成及演变,进而说明了人们的实践活动与社会所有制演进的关系,最后得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论断。

(三)理论的批判性与实践的革命性相统一是马克思哲学基本的指导原则

理论的批判性正是无产阶级实践活动革命性的价值取向。这种理论的批判性与实践活动的革命性的统一,成为人们改造世界的基本指导原则。另外,这种理论的批判性与实践活动的革命性的统一,也内蕴着实践活动中主体不断对社会发展规律理论上新的把握。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无不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的原则。

三.总结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核心”、“发展生产力和实现人民利益是核心”、“科学社会主义是核心”为核心,是实践的哲学、是对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哲学。马克思哲学思想之所以位列于当今时代的前沿,是因为它是关于现实生活中、实践活动着的、人的哲学;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立足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唯物史观;之所以革命,是因为它强调了实践活动的历史生成性与创新性。今天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实践和理论的创新,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就是坚持社会主义。

作者:宋洁琼 李应龙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哲学论文 篇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道主义过程思想

摘要:《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奠基之作,是真正的或彻底的人道主义思想的诞生地。在马克思基本成型的人道主义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人道主义思想作为一种伦理学说,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在理论上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物。人道主义的实现必须经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三个阶段,并且其中有着异化和扬弃矛盾的展开。马克思人道主义的过程思想对于我们全面把握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对于我们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施科学发展观以及人道主义的弘扬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手稿;过程;人道主义;自我塑造

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不仅具有广泛的经济学、哲学、美学、文学等思想资源,也含有丰富的人道主义的过程思想。

一、人的对象性存在表明人道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结果

《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其显著的标志就是马克思在《手稿》中形成了他的新的哲学观——实践的人道主义的哲学观,为此,他把西方哲学发展到了最高峰。马克思的新的哲学观主要是在对黑格尔的否定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直观抽象的人本主义哲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

在《手稿》中,马克思首先对黑格尔的哲学给予了高度的赞扬,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创造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真正的因而是现实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同时,马克思也指出了黑格尔哲学也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就是赋予实践活动徒有形式的、抽象的性质,并把实践中的主体绝对化、神化。

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还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哲学。马克思曾经给予了费尔巴哈很高的评价,“费尔巴哈是惟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但是,马克思扬弃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哲学观,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只看到人的对象,但他并不真正了解人,他把人理解为一个“类”,并认为意志、感情、理性就是人的“类本质”或“类特性”,看不到具体的人的活动,因此,在对人和人的本质以及自然界的理解上马克思远远超越了费尔巴哈。

到此,马克思既批判了黑格尔否定的辩证法,吸收了其中的积极因素,同时又从现实的人的对象性活动出发,克服了费尔巴哈的直观的抽象的人本主义的哲学观,形成了自己的彻底的人道主义,马克思在《手稿》中表达了自己的彻底的人道主义的特点:“我们在这里看到,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真理。我们同时也看到,只有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能够理解世界历史的行动”。

马克思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来考察人的本质,“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人与外部的对象性的关系。

在《手稿》中,马克思的“对象性的活动”是这样阐述的:“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自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如果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进行对象性活动。它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此,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

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对象性的活动包含三个层面的基本涵义,劳动实践活动主体的对象性存在和劳动实践活动的客体和结果的对象性存在以及劳动实践活动本身的对象性存在。由此,我们也合乎逻辑地导出,马克思的真正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扬弃的基础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伴生物,它同时否定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的旧人道主义思想,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才产生真正的人道主义。因此,人道主义不仅有其理论基础,而且有其历史基础。

二、人道主义的实现须经历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三个阶段

以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哲学观来考察对象化活动,就把人的实践活动转换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了,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着物质、能力和信息的转换,也就是进行着双向的建构,对人来说,就是在能动与受动的系统中进行着自我的塑造,在《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了人的历史就是人的实践化的过程,“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在这个对象化的活动中,主要包含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历史三个层面的关系。

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看,在《手稿》中,马克思首先指出人与自然界是相互塑造的结果。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不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绝对存在,而是人的实践的对象和产物。通过对象化实践活动,人能够将自身的主体性质对象化在客体自然界上,自然界由原来的自在状态被改造成带有主体印记的“人化自然界”,自然界表现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对自然界的能动的改造,自然界的人化最突出地体现在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上,就是工业和科学的发展。马克思说:“我们看到,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对这种工业和科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方面,他把工业归结为人的创造能力,看作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和外部确证;另一方面,他把工业理解为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条件,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人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从而为人的解放做准备。

马克思认为,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不仅能动地改变着自然界,不但使自然界发生变化、得到塑造,而且人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随着劳动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和进行,人也逐步趋于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塑造着自己的历史。

马克思首先指出,自然界作为客体影响和制约着主体的建构过程。人的五官、人的感觉是在人与自然界相互对象化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

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因此,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也是多种多样的),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因为按人的方式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

另外,在人与自然界相互的对象化活动中,人的本质得到确证,人的知识得以丰富和完善,人的能力得以提高。一方面,自然界作为实践的对象,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或者说,对象成为他自身。

在《手稿》中,马克思把人道主义的视野扩展到人类社会的演化过程中,开始触及到人的社会历史本质,情调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从而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类学视野。

马克思深刻指出,既然人的本质及人的劳动实践活动具有普遍的社会性,所以社会是人化自然和自然的人化的真正的统一,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只有在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形成的社会中,人与自然才实现了辩证的、现实的统一。用马克思的话来讲就是,社会“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马克思指出,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总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提出:“正像社会本身创造着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创造着社会。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享受,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

三、异化及其扬弃是人道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固有矛盾

马克思写作《手稿》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剖析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揭示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非人道的异化劳动,寻找异化劳动的根源以及异化扬弃的途径,以便实现彻底的人道主义,恢复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本质。

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马克思把“异化”概念引入政治经济学领域,提出了“人的劳动异化”概念。马克思透过既成的经济事实的烟雾,深入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剖析工人阶级的异化劳动。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这样的经济事实出发,通过考察工人的劳动同他的产品、工人同他自己的劳动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同自己的类本质以及工人同资本家相异化的关系,揭示出异化劳动的实质,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全面异化,人的非人道性存在状态的本质。

接着马克思从人道主义的立场,从人的应然状态,提出了自己的扬弃异化劳动的观点:“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四、实践的人道主义过程思想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实践的人道主义的过程思想对于我们的当代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马克思根据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及其同私有财产关系的分析,明确指出,消除异化劳动和私有制,结束人奴役人、人剥削人、压抑人性的非人道的状态,必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将会带来这种共产主义行动”。马克思将人类历史视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认为共产主义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必然会实现的。虽然这个运动过程“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是它的胜利同它的出现一样是不可避免的。为此,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社会主义事业必定胜利的信心。

从马克思的实践的人道主义的过程思想看,人的本质力量只有在对象性活动中才能实现。不论对象性活动的形式如何多样,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在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本质的实现。为此,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我们国家的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调到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激活人的潜力,努力建立创新型的和谐社会。

马克思的实践的人道主义的过程思想其实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发展观和建构理论,在人与外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中,人与外部世界实行着双向的塑造和建构。而且这个过程是连续的、始终如一的。为此,我们在现实的社会活动中,要协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坚持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同步发展,要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对人道主义的论述显示了人道主义是个开放的体系,因此,我们在倡导人道主义价值观的时候,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为指导,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人道主义实现的有利条件,看到人道主义得以实现的成绩,不能搞人道主义的泛化和政治化;另一方面,要看到人道主义实现的不利条件和不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要根据我们的国情,结合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具体情况,积极吸收我国固有的人道主义思想,密切联系我国人民对人道主义的理解;另一方面,在人道主义的实行上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今天,我们要放眼世界,积极吸收外来文明的优秀成果,努力提高我国人民工作、生活的尊严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责任编校:文建)

作者:郑剑 贾晓斌

上一篇:地下水环境影响隧道工程论文下一篇:生态视域下绿色创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