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理论下的创业教育论文

2022-04-28

摘要:在“双创”氛围推动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其创新创业的现状与环境研究备受瞩目,因此在生态学的视角下,对以往研究以大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规模与现状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生态位理论下的创业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生态位理论下的创业教育论文 篇1:

信息生态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研究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是为保障高校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载体,主要由课程平台、实践平台、服务平台和文化活动平台等构成的软硬件环境。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高校内部与学校、社会之间作为一个共同演进的整体,在信息生态环境中,在信息功能生态位、时空生态位的作用机理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发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性质与功能,争取更多的资源来丰富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

信息生态;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联动机制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3.039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是为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而设置的教学与实践场地,包括创新创业课程平台、实践平台、服务平台和文化活动平台等软硬件环境。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夯实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而且能促进学生在岗位胜任、團队协作和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是为保障高校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载体。然而从现有文献来看,对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研究并没有突出信息的作用。人类社会自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信息资源就成为组织生存和进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与信息环境、信息服务机构的互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探讨信息生态、信息生态位等关键要素对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影响,对于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相关内涵

1.1 信息生态和信息生态位的内涵

信息生态是探索信息化社会的人、信息、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为信息环境中的组织、信息技术和信息对象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合理的解释框架。信息生态位,是指从事信息相关活动的主体(即信息人,包括人或社会组织)在由信息内容、信息时空、信息技术和信息制度等因子构成的信息生态环境所占据的特定位置。学术界通常将信息生态位分为资源生态位、功能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3个维度。资源生态位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生态系统拥有资源和利用的情况;功能生态位是指信息人承担的信息角色和职能;时空生态位则是指信息人在生存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上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情况。

1.2 创新创业教育各功能平台的含义

(1)课程平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是围绕提高学生创业的基本知识、技能系列课程。

(2)实践平台。实践平台建设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应用能力,实现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形成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3)服务平台。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是发挥管理咨询、投融资服务、工商税务等职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创新创业过程的指导和服务机制。

(4)文化平台。创新创业文化平台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优化创新创业制度和服务和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

2 基于信息生态理念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模型构建

创新系统内部的创新群落、创新物质、能量和信息依存与共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不能仅依靠高校自身所掌握的信息和知识,还需要不断从创新系统外部整合和吸收相关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的信息时空条件下,信息内容、信息技术和信息制度等信息资源以信息人(高校、政府、企业等)为媒介,流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服务和文化平台等各个功能平台。数据、资料不断地在各平台之间流动,推动创新创业活动的进行。受信息生态位主要维度的影响,各功能平台在时空生态位、资源生态位和功能生态位的作用下,不仅直接影响着平台之间的关系,而且对各平台要素存在状态、信息资源的利用和拥有情况以及信息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信息生态位的作用下,信息生态系统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氛围,从而改善和提高平台的建设质量和效率。

2.1 信息功能生态位的作用机理

在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系统中,信息功能生态位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生态环境中承担的社会职能和角色定位,以及反映与其他信息人之间的关系。高校在信息生态环境中扮演的角色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递者,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承担着建设课程体系、师资团队、服务机制与文化平台等功能;政府是信息生产的指挥员、监督者和协调员,引导、推动和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是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动者;而企业是信息的生产者、传递者和消费者,为高校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所,为创新成果的转化提供应用平台,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内部、高校之间与政府、企业作为一个共同演进的信息生态系统,高校、政府和企业等信息人的分工和信息素质决定信息功能生态位,信息功能生态位又进一步影响信息人在信息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信息资源需求。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建设需要高校、政府和企业等信息人多方共同参与,通过培养信息资源获取能力、利用能力和时空活动能力等功能来提升和优化自身信息生态位。

2.2 信息资源生态位的作用机理

信息人对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信息生态环境中信息资源的占有和利用。信息资源生态位是影响课程平台、实践平台与文化平台的主要维度。课程、实践和文化平台的建设需要有信息资源作为支撑,各要素平台通过获取、占有和利用所需的各类信息资源,形成信息资源生态位。功能平台的信息资源需求、获取和利用能力决定高校、政府和企业等信息人的信息资源生态位。在信息生态环境中开展的课程、实践和文化平台的建设进展取决于信息资源生态位。高校建设课程平台应将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等知识性课程资源相互融通,并打通与课外实践课程资源的界限,使得专创融合,理实一体。实践平台的构建需要整合高校、政府、企业等各方资源,建立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中体验创新创业的过程,从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3 信息时空生态位的作用机理

信息时空生态位包括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是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中信息人所在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上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情况。创新创业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時空生态位是影响课程平台、实践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的主要维度。信息时空生态位取决于信息人的信息时空占有与利用的能力和信息活动的情况,同时又决定信息人信息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因此,构建课程平台还要注意加强利用慕课、微课等“互联网”教学信息平台,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性,进一步提高他们使用资源的便利性与学习的效率。同时,实践平台的构建需要利用企业的实际生产场所、社会经济实体的商业信息环境,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景;高校要搭建一个高效的创业服务体系,需要联合政府、企业等社会各部门,为创新成果的转化提供应用平台。

由于信息人自身条件、拥有信息的数量和范围、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活动的时空各有差异,信息人对信息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信息资源利用能力,其占有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越多,竞争力越强;活动效率越高,越有利于获得资源和社会支持,进而对组织产生积极影响。见图1。

3 信息生态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建设路径

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特定的空间与时间内,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发挥与外界各类相关组织群体与创新生态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性质与功能,争取更多的资源来丰富创新创业教育。

3.1 高校内部科研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整合

高校科研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校学术生产能力的重要体现,高校具有较高科研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及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基础。高校教师应积极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创新产品研发、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研究等科技活动。高校内部科研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整合,既是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求。

3.2 不同学校间的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广东省各职业院校来说,各高校水平不一,开展内容不同,需要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达到以先带后,交叉学习。一是建立创新创业交流机制,如建立专业创新交流制度、教师讲学交流制度以及校际创新创业教育交流制度等;二是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共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的条件;三是以各高校为基础,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会,实现在学术创新能力上的带动作用。

3.3 社会与高校间教育资源的整合

社会是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源泉和基础,也是创新创业实现的平台和舞台。要从教育的角度,建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资源。一是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或创新孵化平台;二是建立创新创业成功人士进校园制度;三是建立创新创业校友会。发挥各主体地位的积极因素,形成知识、人才、技术等创新教育资源的相互交融。

参考文献

[1]陶勇.面向制造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12,(5):112-115.

[2]娄策群.信息生态位理论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2006,(5):23-27.

[3]陈浩义,王文彦.基于信息生态位视角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5):76-79.

[4]张秀娥,张宝文,姜萍,等.创业者信息生态位的演变及优化[J].情报科学,2017,(33):104-109.

[5]张秀娥,张梦琪,毛刚.信息生态视角下创业意愿形成机制解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7):18-23.

[6]马晓琨,方红彬.高职院校和地方企业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基于CAS的动力理论模型建构[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9-14.

作者:王爱文

生态位理论下的创业教育论文 篇2:

生态学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与现状:文献综述

摘要:在“双创”氛围推动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其创新创业的现状与环境研究备受瞩目,因此在生态学的视角下,对以往研究以大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规模与现状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自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多次在政府报告中强调大众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新创业俨然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能源”。在“双创”氛围推动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其创新创业的现状与环境研究备受瞩目,本文在生态学的视角下,对近年来研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文献作一总结研究,着重阐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以大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规模与现状。

1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回顾

“商业生态系统”首次进入研究视野,是在1993年Moore将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入企业活动中。根据Moore的理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基于组织互动的经济联合体”,在此之后不断有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分别进行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裔经济学家RonDvir提出“创新生态学”理念。2003年“创新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正式的被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提出,委员会将硅谷实践经验与理论相结合提出的这一新理论,奠定了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自此国内外大量学者对其从不同方面展开了不懈的探索,如黄鲁成(2003)、Adner(2006)、張运生(2008,2009)、贺团涛(2008)、张利飞(2009)、Borgh M(2012)、曾国屏(2013)等。

在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方面,Iansiti 和Levien(2004)认为可以从生态位的角度来阐述创新生态系统,在系统中,不同的企业占据不同的生态位,他们彼此关联、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循环。Adner(2006)指出企业与个体或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创新生态系统循环的关键,每个行为主体在运营中要实现自我价值的输出都需要考虑面向对象的行为因果,这是创新生态系统循环中各主体间协同机制的重要体现。Kim H等(2010)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由无数单个企业有机结合构成的具有共生共荣特性的经济共同体,Zahra S A 等(2011)则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是基于长期互信关系而形成的一个网络共同体,具有松散性和关联性的特质。

创业生态系统衍生于商业生态系统,是商业生态系统的分支。自Spilling(1996)首次提出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以来,诸多学者相继对其概念内涵进行界定。Prahalad(2005)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共生关系的生态系统。美籍教授Dunn (2005)提出了创业生态系统的大致构架。创业生态系统概念的界定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以Cohen(2006)和Isenberg(2010)等的研究为代表,将创业生态系统视作创业企业的外部环境。第二类,以林嵩(2011)、Vogel(2013)等学者为代表,将创业企业纳入到创业生态系统之中。Mason 和 Brown(2013,2014)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创业者、资源提供者、创业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构系统。宋晓洪、丁莹莹、焦晋鹏(2017)基于创业生态系统共生关系驱动因素的分析指出创业主体根据自身需求与其他创业主体形成共生关系,促进了创业主体间的共生共演,使创业生态系统更好地发展。

在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方面,Iansiti 和Levien(2004)提出其有平台性的特征。李万(2014)认为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共生、自组织演化、开放式协同的三种主要特征。在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创造方面,Moore(1993) 提出企业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的过程,就是与周围组织合作,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为标的进行合作、竞争和演化的过程。Borgh M(2012)提出了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价值创造的可能途径,其中包括为单个企业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有利条件,此外为创新群落创造价值溢出也是可能途径之一。

2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概念及其测评方法

美籍学者大卫·C·麦克利兰博士于1973年首次提出能力素质模型,模型中选取能够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能力素质进行分析,其中包含个人条件和行为两大方面。在麦克利兰的模型体系中,能力素质由五个子类构成,分别为:(1)理论知识;(2)时间技能;(3)自我定义,包括例如态度、价值观以及形象表现等;(4)性格特质;(5)动机,也就是冰山模型。随后,国际上各学者开始将能力素质模型的理念应用到识别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因子的工作中去。

一些学者在基于香港中小企业创业者的调研情况,建立了关于创业者能力特征的六维结构模型,即机会选择能力、概念能力、组织能力、关系能力、战略能力和信用能力。还有一些学者汇总了一批成长性企业创始人的品质特性,经过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他们认为一家初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境,创业者的能力是帮助企业转危为安继续运营的重要因素,这些特殊的能力包括:(1)受家庭环境、文化水平和履历经验影响的倾向性创业意图;其中,Hessel Oosterbeek 等人(2008)通过比较不同的学生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指出对创业能力的影响显著的学生个体差异主要来源与家庭背景的差异。(2)调整适应能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果决力、异议的采纳与整合能力、矛盾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因果分析能力。(3)资本获取能力,如机变性、自律性以及对细节的掌控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与前面这些品质相比较来讲,如承担风险等算是比较次要的品质。韦景武(2015)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搜集资料与数据,在改进的 AHP 层次分析法的辅助下,对广西区内高等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展开评估研究。他认为,就广西区内的高等本科院校而言,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具有如下特征:(1)创业能力在以不同标准划分的不同群体中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其中影响力较强的指标有性别、专业及所在学校;(2)几种能力间相比而言,大学生的领导协调能力与管理沟通能力普遍较强;而大学生的科学决策能力适中偏上,而大学生主动识别并最大化利用机会的能力则不尽如人意,这在很大程度都上归责于学校理论教育与实践的脱节;最为严重和薄弱的是大学生的承受挫折能力,这是初创企业在经受打击后容易一蹶不振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能力评估模型的改进与局限分析方面,郑学宝,孙健敏(2005)认为之所以大学生能力素质教育收效甚微,追其根源是因为高校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没有根据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能力素质模型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与评估;张博阳,刘馨阳,王春红,盛桂敏,郭洪昌(2017)提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评测体系的四点构建原则:第一,一级指标(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评测)模块化和二级指标(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评测)目标化的指标设置原则;第二,评估体系的完整性和评估分析的差异性相协调的原则;第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第四,自我测评原则与相互测评原则相协调。

目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估,国内的研究大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定量模型的使用存在着方法不适当以及样本数据可信度及效度难以代表总体的问题,另外对特殊专业类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缺乏综合的分析和测评方案。

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强调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以美国为首的欧美高等院校教育的显著特点。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也诞生了一种较有特色的教育范例,即创业型大学。2011 年3 月10 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就校园内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麻省理工学院则因其创业活动与创业教育的紧密的互动而闻名,先后成立数十个由创新创业项目和孵化中心构成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被公认为创业型大学模式和大学创业教育的典范;在欧洲,法国专门成立了创业计划培训中心(CEPAC),将大学生乃至社会人员的创业教育视为增加国家软实力一项重要规划;英国政府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政策制定的优先领域,为支持、引导和规范大学生创业的发展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条例;而在加、日、德、澳、韩等国家也在创业活动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背景下快速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理论教育,如何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与实践成了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欧美国家之间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缺乏系统化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之间衔接配合的断层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问题,仅停留在意识层面的创新创业教育会使得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实际问题的深度不契合,这种感性的、与实践脱节的、零散的教育方式应该得到进一步改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在教育理论创新领域做出极大突破,还有利于发扬创新人才资源优势,解决就业难和人才配比不合理的切实问题。

方兴林,汪建利,王瑞乐(2016)基于学者费论斯·克雷明的教育生态学理论,将影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各种生态因素(关系人因子、环境因子、资源因子)纳入到一个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三者构建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且全面的生态系统。三种因子相互依托、彼此促进,使生态系统围绕着“学生需求”这个核心不断进化发展,大道稳定、高效的状态。另外,通过对该模型的研究,他们指出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中,首先结果创新创业教育非系统化是十分必要且急迫的。

徐志怀(2016)从高校角度,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引入生态理念,探讨如何科学、高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整体上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模式,进而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模式的内涵、结构和运行方式,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环境。文中还从高校层面、学院层面和学生层面讨论如何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创新创业训练平台与孵化基地,并在政策方面、教育方面、实践孵化方面、创新创业俱乐部建设方面和资金支持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赵京芳(2013)总结了我国大学生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的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发展思维认识相对滞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师资队伍及缺乏协作共赢、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除此之外还有多方联动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此外,赵京芳在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模型,模型研究显示个体的思维、能力以及知识储备都是有限的,在现代商业中,即使是一个能力出众的“多面手”也很难抵御企业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想要打破个人单打独斗的僵局,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整合,达到1+1>2的协同创新效果,一来需要采用逆向思维法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二来则需要以项目为依托,以团队为指导单位,在项目实践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自我定位能力与协调能力得到提升,使项目的建设目的与过程在最大程度上与行业、企业现状接轨,以真实公司运营为任务驱动贯穿始终。

刘艳、周毓麟、闫国栋、姜丹、张洋、逯家辉(2016)认为面对国家对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迫切要求,以“通识型”启蒙教育、“植入式”融合教育、“参与式”体验教育、“职业型”继续教育,构建“广谱式、反哺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尤为重要;组建跨学科跨领域“专管并举、专兼并用”的创新创业指导团队;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研究型单位有针对性的设计创新创业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加强自我评价和导师评价多方位多角度的创新创業评价体系。

4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的基础设施建设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设施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向,既需要包括实验楼、实验室、创业基地等硬件设施,也需要网络互动信息平台的支撑。

从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硬件设施的角度看,李长庚、刘雄飞(2007)指出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平台要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服务,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逐渐适应团队作战、培养团队意识,为社会输送大批创新、创业人才。他们以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创新教育平台构建过程中的经验和成果。中南大学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设立了学生电子科技制作与开发实验室,并将此基础上建设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基地中设有可供学生使用的电子设计、挑战杯等国家级大赛专用的院级创新工作室;张向明、刘新琼(2010)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平台的构建的方方面面,注重介绍了中南民族大学创新创业中心的建设经验。该中心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横向科研合作,组建了多个支持仪器设备持续更新的新型实验室。为了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中心将废旧仪器再利用,并在实验室中开辟专门试验场地,为师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可随意对仪器设备进行拆卸、安装、维修和改进等活动的实验基地。

从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服务支持的角度看,近几年国内外兴起了许多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支持活动的互联网平台中。比如“创业邦”每年开展3 期Bang camp,每期为60 个创新项目提供90 天的孵化加速服务,为每个创业团队量身打造最适合自己特性的实战培训课程和创业项目管理与指导,着力于创业者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和创意思维的极速迸发。此外还提供专业的融资、推广、人力、财务、法务、技术等创业服务供用户选择;“创乎”是一个专注为创业者提供创业点子验证的社交平台,其间常驻嘉宾有各行各业的资深从业者和专业投资人,使用者可通过提问的形式向嘉宾寻求帮助,另外“创乎”还为创业者和初创企业提供创业咨询、政策指导、创业书指导等创业服务,除此之外还可以提供推介服务,通过页面置顶、媒体报道等方式,增加企业和项目的曝光率。除了为创业者提供各种实质性支持服务的平台外,还有致力于专注提供创业信息共享服务的互联网创业社区,如“创业网论坛”、“拉帮结伙”等,为使用者提供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一方面吸引专业媒体进驻,实时更新创业相关资讯,另一方面创设多种论坛板块,如创业求助、创业信息发布、创业交流区、就业交流区、兼职交流区、创业经验分享区等,为经验共享和用户创业压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5总结

本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主题,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政策支持和社会文化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正在不断进化发展,孵化环境越发积极便捷。另一方面,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者和创业项目的群体特征和进化特性以及其所在生态系统的内在循环机制和价值研究仍然存在空缺。本课题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单个创业项目的风险识别与估进行更加详尽的发掘与探究。

作者:周湘蕾 蔡雪月

生态位理论下的创业教育论文 篇3: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高职院校育人策略的优化与实践

摘 要:高职院校是一个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因子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各因子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谐共生。指出了当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基于教育生态学视阈仔细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以服务与成就学生为宗旨,从学生、师资、专业、课程、实训条件、就业等维度对育人策略进行优化,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凝练,希冀对同类院校提升育人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生态;高职院校;育人策略

作者简介:孙兴洋(1964-),男,江苏盐都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人文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课题“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对策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JSJG445),主持人:孙兴洋/武智。

高职院校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构成的特殊生物群落,根据教学生态学关于“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环境条件”的定义,高职院校可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从教育生态的视阈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考察,系统的审视高职院校从生态系统的输入环节(招生录取)、转换环节(人才培养)以及输出环节(就业创业)等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系统分析高职育人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以“服务与成就学生”为宗旨的育人理念来全面优化育人策略,实践成效显著。

一、重塑高职院校生态系统的价值观

(一)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观

高职院校生态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内各要素进行准确协调,从而保障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学校制定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师资引进、实训条件建设等都需按这一特性来确定。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到校内各组成因子间的复杂联系,用系统论来指导学校各项工作,谋求学校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才能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兼收并蓄的和谐共生观

高职院校生态系统与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不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交换,每所学校都不断地有学生输入与输出,学生作为生态主体在生态系统中被“加工”。高职院校与其外部环境只有相互适应,才能使二者达到协同共生的状态,这是生态因子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这样才能保持高职院校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才能促使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结构和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2]。

(三)传承超越的可持续发展观

高职院校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人为控制,人们可以通过改变高职院校自身来促进环境的优化,也可以通过优化环境来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不仅把高职院校看成是一个整体,而且也把它置于人与社会、自然界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的统一整体中。高职院校要依据自身的生态承载力,保持发展的“度”,使办学与在校生数、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使学校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稳定且不断发展的态势。

二、高职院校育人问题的成因及策略优化

高职院校中心工作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透彻分析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笔者所在的学校从教育生态的动态平衡观、和谐共生观、可持续发展观出发,确立了“服务与成就学生”的育人宗旨,从唤醒学生自信,矫正学生品格入手,精心引导学生树立自信,自我认同,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一技之长有尊严地毕业,成为国家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合格建设者[2]。

(一)学生因子生态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1.学生因子生态问题及成因。第一,自卑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成因在于:一在客观层面上,高考成绩不高,选择高职院校是学生的一种无奈之举。作为应试教育的失利者,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本着混一张文凭的态度、而非学习知识的态度来学校就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打折扣,并随之产生厌学情绪;二在主观层面上,部分学生高考失利加上高职院校社会地位不高,形成了自卑情结,对努力学习而取得成功不抱期望;部分对口招生的高职学生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入到高职教育的课堂,亦无法在课堂学习中很少能够获得成就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下降。

第二,不求进取,自我约束力不强。成因在于:一是学生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处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不能很好规划学业;二是学生自我约束力差。高中阶段的辛苦学习,到了大学阶段报复性地放任自我,男生不去上课主要是迷恋网络游戏,女生不去上课常常在宿舍看小说或电视剧。三是“坏榜样”的示范作用。由于某些少数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和遏止,带坏了其他同学,使得学风江河日下。

第三,自暴自弃,学习效率较低。成因在于:一是学生所学专业与兴趣不统一。学生在选择报考专业是主要依据父母的意愿或就业前景,而当真正接触到这一专业时发现与自己内心所构想的不一致,导致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去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教学内容专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不强。高职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将来能顺利就业和工作,当课堂中传授的知识不能与学生学习需要相契合时,学生对上课就会产生消极情绪,直接影响上课纪律和听课效率;三是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教师若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不增添实践案例或实践经验,无法与学生实现共鸣[3]。

2.解决学生因子生态问题的策略优化。第一,多措并举搭育人平台。笔者所在学校一是通过建石油化工专业文化公园、造建筑工程专业文化长廊、搭电气信息专业文化展区、砌企业文化墙、设理实一体职场情境,融企业文化元素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同学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专业文化浸染和熏陶,让学生了解所学的专业,喜欢所学的专业,将专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建立了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和大学生健康成长中心,涉及服务项目40余项,为全校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教学、测评、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三是首创悦听、悦读、悦动组成的“悦文化”工程。通过综合素质加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扬帆讲坛、真人图书馆,在真实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中和校内外专家教授、文化学者近距离聊历史、谈学习、话人生。四是通过必修学分,要求学生记读书笔记、做读书分享;通过造“漂流图书馆”,用“无人管理”模式,创物尽其用、资源共享的学习型校园。五是引导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体育俱乐部、志愿服务,按照专业群对口建设专业社团和创新社团,全面对接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和科创类竞赛。六是学校开通了四条民主渠道,每月一期校长早餐会,旨在了解和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上的烦心事,倒逼职能部门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院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不拘一格构建荣誉体系。一是在毕业生中,微信遴选10名“校长奖章”得主,每人奖励5000元。二是在技能大赛、科创大赛中获得国赛一等奖的团队可获得十万元的奖金,获得国赛一等奖的学生,还有机会留校助教。三是定期选派优秀学生,全额资助赴境外研修,選派优秀学生赴高水平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研修学习,学分互认。四是为学习成绩良好以上的毕业生颁发“副学士”证书,证明其学习能力;五是为在某一领域表现杰出的个人或团队单独召开表彰大会,为单项荣誉设置全校嘉奖令。

第三,以生为本着重能力培养。一是学校推出学生校长助理制度。通过层层筛选,每学期选出5位学生校长助理,通过跟班校长办公,与部门领导无障碍对话,每月举办一期校园新闻发布。通过注重学校共性问题研究,发挥学校与同学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二是实行学生会主席列席校长办公会,与合作院校组建学生干部互访交流联盟。三是通过班长论坛征集办好学校的金点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第四,星光熠熠助推人人出彩。学校实施分类分层教学,铺设五条星光大道,唤醒学生的自信,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让每个学生未来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是知识学霸。对于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同时又有较强升学欲望的同学,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向专转本、专接本和专升本分流,进而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二是技能土豪。学校在全面抓好技能教学的基础上,选拔技能水平较高的同学参加省、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于获奖选手重奖,以弘扬劳动光荣的传统[4]。三是社团精英。学校成立了100余个社团,覆盖了专业教育、文化、艺术诸方面,每位同学都能选择参加1-2个符合自己爱好的社团,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四是体育明星。对于爱好体育的同学,学校鼓励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参加相应的体育比赛,提高知名度,为自己赢得信心。五是创业达人。学校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设立创业雏鹰基金,支持奖励“有目标、有激情、有能力、有准备”的扬工学子实现创业梦想。

(二)师资因子生态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1.师资因子生态问题及成因。第一,数量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成因在于:一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粗放化”。这种“粗放化”的发展模式要求教师数量的相应增加,而许多院校由于自身发展经费的限制和出于办学效益的考虑,不愿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引进大批高质量的师资,这就导致高职教师数量缺口很大。二是教师实践能力不强。当前高职院校师资来源的主渠道是高校的毕业生,高校毕业生专业实践经验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不足;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但教学技能不足,兼具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远远不足以满足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

第二,工作繁重,知识更新迟滞。成因在于:一是以课时取酬导致片面追求教学任务饱和度,剥夺了教师的发展能力。高职院校为了追求办学效益,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师生比严重超标,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无暇顾及自身知识的更新和实践能力的拓展。二是专业设置的更新换代过快。高职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链条中处于低生态位,为了争取生源、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跟风设立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以及迎合市场需求的专业,高职教师疲于应付,无暇也无意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和技能[5];三是重使用,轻培养,导致相关政策措施缺位。高职院校在对教师的培训方面投入力度不够,激励教师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相关政策不到位,使得教师在更新知识、丰富实践经验方面后劲不足。

第三,缺乏激励机制,容易职业倦怠。成因在于:一是教师社会地位有待提高。当今社会还存在着鄙视职业教育的观念,这种社会偏见导致人们对在高职院校中任教的教师的认同度和赞誉度不高。二是高职教师压力较大。高职教育要求教师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应职业岗位的实践经验和相关技能,对于高职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三是考核机制不够科学。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尚未成熟,考核评价机制未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往往难以满足,致使教师心理失衡,产生职业倦怠,影响教学积极性。四是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生源总量断崖式下降,高职院校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办学效益,招收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找到教学乐趣和成就感,无法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学的挫败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职业倦怠随之增强。

2.解决师资因子生态问题的策略优化。第一,打造高水平专业领军人才队伍。一是完善教研室主任和专业带头人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相关制度,选拔一批优秀教师担任专业教研室主任和专业带头人。定期开展教研室主任和专业带头人专项能力培训,提升其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教学科研能力,提高教学管理的方法与水平。二是拓展专业领军人才来源,积极面向社会、行业与企业,引进专业领军人才。三是开展校级“专业领军后备人才培育”项目,培育一批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引领专业建设与发展能力、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领军人才。

第二,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一是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为主线,引导青年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二是实施青年教师带教制度,每名新进校青年教师配备至少一位带教导师,规范教育教学程序和方法,提升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三是聘请高校高水平学术导师,为每名新进校青年教师配备至少一位带研导师,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四是聘请企业技术能手或能工巧匠担任技术导师,为每名新进校青年教师配备至少一位带训导师,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4]。五是设立面向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科学研究专项基金,给予青年教师开展教科研的启动项目资助,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科研能力。

第三,加强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制定和执行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的“双师型”教师标准,实施双师型教师分级培养制度。二是完善教职工国内访学、访问、培训、跟岗(顶岗)的社会实践制度,开展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专业教师五年内赴境外专业学习一次,赴企业实践累计不少于六个月。三是依托实训基地,在学校建立以企业技师为主体、专业教师参与的“技师(大师)工作室”,承担专业教学、专任教师培养、合作研发等任务。在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站”,承担顶岗实习管理、企业技术攻关、兼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等任务。

(三)专业因子生态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1.专业因子生态问题及成因。第一,注重满足生源的喜好,片面追捧热门专业。成因在于:进入“十二五”,随着生源总量的下滑,许多高职院校为防止学校办学效益下滑,竭力保持现有的办学规模。在专业設置上,只顾及能否招收到学生,不太顾及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办学条件,过分注重生源的喜好追捧热门专业,最终导致个别专业毕业生数量激增,出现供过于的现象。

第二,对专业设置缺乏科学性,短期行为明显。成因在于: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各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时功利色彩严重,专业的整体规划不够,缺乏对社会人才需求必要的调查研究,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新专业的设置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粗放型和盲目性,多半集中在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办学门槛低的专业,低水平重复的问题比较突出,不能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第三,办学特色淡化,忽视专业的内涵建设。成因在于:在专业设置上,有些高职院校追求大而全、多而广。有些本来具有明显行业特色的学校未能坚持原有特色,办学特色逐渐淡化,品牌优势逐步丧失。与行业、企业等有关方面的联系不够紧密,局限于高职院校之间的内循环,传统专业不能及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进行调整改造,不注重专业的内涵发展。

2.解决专业因子生态问题的策略优化。第一,结合区域特色,优化专业设置。在专业设置方面,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历史,明确了以“服务地方为重点、服务行业为特色”的方针。在发挥化工、核建等传统专业优势的同时,结合当地龙头企业和产业的发展,重点打造机械加工、汽车制造、软件信息等区域特色专业。

第二,集中有限资源,办好优势专业。针对高职院校注重规模扩张、忽视内涵发展、专业设置贪大求全的问题,学校一方面在专业设置时,根据自身的师资条件、办学经费等情况将专业数量控制在30个左右,以避免盲目设置专业和扩大专业规模;另一方面集中学校有限的资源办好化工、核建等优势专业,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

第三,明确自身定位,建设特色专业。针对专业定位模糊的问题,学校加强调研,明晰自身办学定位,设置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的专业,重点发展与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相一致的专业。制定与学校定位相匹配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深化与企业合作,赢得企业支持并通过行业专家的指导建设特色专业。

(四)课程因子生态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1.课程因子生态问题及成因。第一,培养目标上过分重视其“高等性”轻视了“职业性”。成因在于:高等职业教育首先应该是职业教育,同时也是高等教育。高职院校在我国诞生时间短,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多半参考本科院校的,加上高职院校的教师多半从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高校毕业,受学科课程体系影响较深,造成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设置时过分重视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对其职业性兼顾不够[6]。

第二,培养模式上不能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成因在于: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教学要求上脱离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规格向本科院校靠拢。人才培养模式上沿袭基础教育的模式,为节约成本,实践教学占比低,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第三,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成因在于:一些专业的课程门类不齐全,迫切需要的实践性课程开不出来,过多的理论课程又删减不掉;缺乏设置合理的选修科目,课程内容缺少弹性;课程结构僵化,缺乏灵活性,不能符合订单式培养的需要。

第四,适合高职教育的高质量教材较少。成因在于:现有的高职教材大多是直接借用本科的同类教材或以往中专教材的翻版,虽然也新出版了一些,但水平参差不齐。教材类型不全,实践教学教材奇缺。教材内容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的标准不能有效衔接,影响了双证制的有效实施。教材内容的呈现不能很好地结合实践,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五,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岗位能力培养要求。成因在于: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缺少科学的分析,加之教材的编写往往周期较长,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不能及时地反映到教材中来。课程诸多内容陈旧,未能及时更新,缺乏超前性。课程内容实用性欠缺,未能按企业项目组织教材内容,所学与所用脱节。

2.解决课程因子生态问题的策略优化。第一,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蓝图,扬工院对人才培养方案每年都要进行优化。一要全面分析总结往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二要充分开展专业调研;三是根据岗位能力变化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四是科学重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养成。

第二,积极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重教师、轻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扬工院实施了具有鲜明工学结合特色的“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学业成长的特点,把学生在校学习划分为3个阶段,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校内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组成校企双导师教学团队,分别为学生提供导学、导能和导业服务,并逐步向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过渡。

第三,重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面向专业培养目标,符合职业教育规律以及职业能力培养规律。扬工院积极开展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基于岗位能力培养,构建了由“人文素养模块+公共基础模块+专业技术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组成的校本课程体系,沿着“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路径,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7]。

第四,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要想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就必须按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学校通过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引入企业项目,基于企业标准,面向岗位能力校企共同参与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十二五”期间校企共同开发教材90余部,其中7部被评为省高校重点教材,18部被评为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第五,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为能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优秀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扬工院以开放的思维进行办学,与兄弟学校及企业紧密合作,开展优质教学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牵头全国工业分析技术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展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使用;引入友好共建學校网络课程,推进学分的互认;引入优秀教材进课堂,规定教材出版的年限必须在3年内,规定省级以上优秀教材的选用比例逐年提升,鼓励教师出版优秀的校本教材,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五)实训条件因子生态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1.实训条件因子生态问题及成因。第一,校内实训条件建设不能够达标。成因在于:高职院校的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多数学校因经费或场地问题没有能按标准配齐配足实训设备。在实习实训课上通常只是教师予以演示或学生蜻蜓点水象征性地体会一下,学生动手锻炼的机会不足。

第二,相当多的实训用的设备与实际生产中的设备相差甚远。成因在于:多数校内实训设备要么在技术上已经落伍,要么就是只能满足演示性操作,无法使学生掌握到企业当下正在使用的技术。

第三,校外实训基地多半徒有虚名。成因在于:一是二级院系领导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认识不到位,在实施课程教学时满足于低水平地完成教学任务。二是专业带头人因条件或时间限制与企业联系不够,校外实训只能满足“识岗”或“顶岗”环节的需要。三是合作的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能力较弱,或从经济效益、安全生产等角度考虑不愿意接收“跟岗”实训的学生。

2.解决实训条件因子生态问题的策略优化。第一,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生产性实训基地集生产功能与实训基地为一体,能较好地实现类似企业生产的校内实训。扬工院注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安排学生进入真实企业环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习或者承接企业的生产加工任务,将学生日常实训融入到企业生产活动中,使学生与企业生产近距离接触。一是实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保证了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三是能促进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

第二,建设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扬工院注重与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有效整合高职院校、行业企业资源,保持实训平台设备设施与企业技术同步更新。与此同时,将校企协同育人贯穿于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切实增强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建立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尤为重要。针对校外实训基地合作松散的现象,扬工院强化与周边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合作,发挥政府的统筹、管理、监督作用,利用企业的技术、装备、人才、信息优势,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共建公共实训基地,明确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权利和义务,提升了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六)就业因子生态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1.就业因子生态问题及成因。高职院校生态系统流通构成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人才的输出,人才输出的通畅与否表现为就业率的高低。当下多数高职院校生态系统的输出环节呈现脱节错位现象,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成因在于:一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匹配,导致一些冷门专业成为热门,而一些热门专业成了冷门,就业市场出现结构性失调。二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能力不强,毕业生水平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差甚远,难以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级技术人才。三是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毕业生专业水平不再是多数企业录用新员工时的首选,企业更注重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高职院校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对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欠缺[8]。

2.解决就业因子生态问题的策略优化。第一,第一志愿录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选择学校的专业,一方面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另一方面也是对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认可。扬工院一方面在招生宣传时精心准备,让高中毕业生对学校的专业有所了解,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另一方面在录取时根据办学条件,积极创造条件按学生第一志愿录取,正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科学合理转专业。针对有少数学生选择专业的随意性、盲目性或为遵从家长意愿,学生到校一学期后,学校按政策给学生提供一次自愿转专业的机会。给学生第二次选择的机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所选择的专业,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专业,明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走上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之路。

第三,做好创业教育。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扬工院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在校内建设大学生创业园、构建创业苗圃、开设创业班、设立创业雏鹰基金,与全国创业教育优秀学校义乌工商职业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设立创业导师,鼓励有创业基础或有创业意愿的同学开展创业实践,致力培养创业达人。

第四,做优就业服务。就业是高职院校生态系统的输出环节,就业质量的高低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表现为学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满意度。扬工院把就业工作当成系统工程来抓。一是强化调研,确保开设专业为社会所需,人才培养规格适应用人单位岗位要求;二是注重职业素质、职业精神的培养,从新生录取面试就引入企业人力资源主管,按企业用人要求录取新生;三是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共同参与,通过早期实施专业导师制到现在推行现代学徒制,让学生一直按企业的要求在成长;四是及时发布人才供求信息,对于量大的需求组织定单班培养,提高企业录用的成功率;五是重视毕业半年后的跟踪服务,与用人单位一起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由在校生向职业人的过渡。

第五,打通继续深造立交桥。教育就是要为学生成长提供增量服务,针对多元生源结构,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学校实施分类分层人才培养策略,为有升学意愿的同学提供继续升学服务[9]。一是组织学生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专转本考试,通过省联考的同学将转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业。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与本科院校合作的专接本学习。学生通过合作本科院校的考核,可以获得自考性质的本科文凭以及学士学位证书。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国家专升本成人高考,在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完成成人本科学业。四是对少有出国留学意愿的同学,学校外事办、教务处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

三、成效与启示

就像生物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化一样[10],高职院校树立生态理念,要以生态视域整体透视高职院校育人过程,注重从整体性、系统性出发诊断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追求动态平衡、和谐共生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态势,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大幅度提高,连续两年获职业院校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江苏省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评比成绩不断提高,近两年获3个一等奖,位处同类院校第一方阵;學生升入本科院校就读比例高出省均近一倍;根据麦可思公司提供的数据,学生对母校满意度达97%,高出省均4个百分点;根据江苏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调研,企业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率排名全省同类院校第2名;人才培养工作案例连续两年入选教育部高职院校年度质量报告;荣获第二届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2016年世界大会颁发的“学生支持服务”项目卓越奖铜奖;2015年11月5日,人民日报以《服务学生,成就学生》为题,将我校以学生为本铸特色的经验向全国推广。优质的学生支持服务赢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口碑,近两年新生报到率达95%以上,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参考文献:

[1]王锋.教育生态视域下江苏高教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4.

[2]王怡爽.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5.

[3]张婷婷.教育生态学视解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3.

[4]杨艳萍.基于教育生态理论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5]黄兆琴,等.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5):41-43.

[6]徐院珍.多生源高职院校生态化层级教育定位分析与构想[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3):136-138.

[7]蒋新萍.基于职业教育生态观的高职院校技能竞赛[J].教育与职业,2014(32):172-173.

[8]吴一鸣,等.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6(11):46-52.

[9]任志存.教育生态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课堂生态系统的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1-52.

[10]陈茜.语言生态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变体的存在与发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97-202.

责任编辑 蔡久评

作者:孙兴洋

上一篇: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论文下一篇:隔离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