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教育发展论文

2022-04-19

【摘要】小学道德教育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至关重要。本文开篇重申了小学育才与育德先后关系,明确了育才先育德的观点,接着分析道德教育失利的原因,最后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以行动学习和感悟式教学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小学道德教育发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小学道德教育发展论文 篇1:

小学道德教育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摘  要】小学道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良好的小学道德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小学生的发展。因此,本文对小学道德教育进行研究,指出了目前小学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学校、教师、家长等方面入手,更好地解决小学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小学生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Moral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Qianqian primary school, Xinhua Town, Linze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ZHANG Zehong

一、小學道德教育及其重要意义

(一)小学道德教育的概念界定

小学道德教育是指按照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小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的过程。我国学者周育如认为,小学道德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小学生优良的品德、文明习惯及性格。我国学者徐西周认为小学道德教育是培养小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要求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综合前人的研究观点,笔者认为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是要在小学阶段,做好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和思想教育,让小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

(二)小学道德教育的价值阐述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他律性道德和自律性道德。在第一个阶段里,父母、教师等成人的影响,都会对小学生的道德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自律性道德这个阶段里,儿童开始有独立的判断能力,道德标准也在日益形成中。因此,抓住小学道德教育的关键期,从小培育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教育也在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相应地也就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只有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促进小学道德教育开展得越来越好。

二、小学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的问题

1.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目前,很多学校没有很好地重视创建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像楼道里、教室里等也没有相应地道德教育小故事、小标语等,学校的道德教育活动相对较少,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2.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对于小学生群体来说,他们缺乏足够的关于是非对错的道德判断,需要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来加以引导。然而,目前很多学校的道德教育中却缺少了这一环,从而导致小学生产生了错误的道德认知,这些错误的是非观一旦在小学生的心中扎根,就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影响。

3.道德教育过于形式主义。目前,很多学校只是关注于小学生的安全方面的教育以及学习知识上的教育。此外,很多学校将德育教育变成了表面工作,并没有将道德教育真正地开展起来。这种道德教育的形式主义,不利于小学生真正地学习到道德教育,更难以形成好的道德观念。

(二)教师方面的问题

1.教师的道德教育理论匮乏。思想道德教育理论来源于广泛的思想道德实践,同时,如果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依据,那么实践的结果也将不尽如人意。很多教师对小学道德教育理论并不熟悉,仅靠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教学经验来规范小学生的道德思想,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2.教师品德榜样示范的缺失。在小学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意识和一言一行也将深刻地影响到小学生。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做好榜样示范,例如有的教师常常在小学生面前讲粗话等,都会让小学生效仿,给小学道德教育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家长方面的问题

1.家长对小学道德教育的忽视。家庭教育是小学道德教育中的关键一环,与学校的道德教育相辅相成。然而,许多家长都忽视了家庭中的道德教育,例如对孩子盲目溺爱,从不评价孩子的道德对错;对孩子的日常行为漠不关心;对学校及教师的道德教育不予配合等。

2.缺乏科学的德育方法。许多家长都忽视了家庭中的道德教育,不利于给孩子的健康成长。虽然有的家长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缺乏科学方法,经常采用暴力教育等方式,这样又会使得德育教育很难取得成效。

3.家园合作不到位。目前,很多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还不到位。对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并不了解。同时,家长不能将孩子在家中表现情况,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学生道德观念的良好发展。

三、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学校方面

1.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学校可以通过在楼道、教室等贴放具有道德典范意义的道德故事等,营造出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同时开展各种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同时,掌握更多的道德经典故事,学习到更多的道德教育。

2.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促进小学道德教育的开展。对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对错及时地予以评价,如赞扬正确的道德示范和引导指正错误的道德习惯。

3.开展各種道德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如主题辩论会、主题教育活动、道德小标兵评比等活动,提高学习道德教育的兴趣,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真正地让道德教育开花结果。

(二)教师方面

1.加强道德教育学习。教师要加强道德教育的学习,了解先进人物事迹,将他们作为自己的道德模范目标,树立良好的道德观。这样才能加强教师的道德教育的学习,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教师。

2.做好榜样示范作用。教师要树立起良好的责任意识,关注小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在开始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好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以及榜样示范作用。

(三)家庭教育方面

1.树立正确的道德教育观念。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可提供建议和指导,让小学生体验家庭教育带来的自由。只有家长树立起正确的道德教育观念,才能促进孩子的道德发展。

2.采用科学合理的德育方法。家长要纠正自己的德育观念,寻找语言交流、故事启发等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还要更加清楚地界定小学生时期的道德要求,循序渐进地展开道德教育,切实采取行动来落实小学道德教育。

3.积极与学校道德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家长要联合学校,形成德育教育的共同力量,多进行一些日常道德教育活动。通过家园共育平台,增加互动,真正地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小学生的良好发展。

四、结语

通过对小学道德教育中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可知很多学校在小学道德教育方面存在偏差,道德教育未落到实处。因此,学校要全面抓小学道德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小学生,以心灵去感化小学生,促进小学道德教育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贺建宝.中小学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

[2]田静.刍议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

(责任编辑  李  芳)

作者:张泽红

小学道德教育发展论文 篇2:

育才先育德

【摘要】小学道德教育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至关重要。本文开篇重申了小学育才与育德先后关系,明确了育才先育德的观点,接着分析道德教育失利的原因,最后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以行动学习和感悟式教学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

【关键词】道德教育;行为教育;实践探索

一、育才先育德

近年来时有新闻爆出名校学子制造骇人听闻之恶行的事件。作为名校学子,才不可谓不盛,但是往往做出至恶行径,令人发指,此其德行缺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分析了德才二者的关系,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大学生的恶性事件实际上就是德行缺位造成的,深究原因,小学道德教育不到位或是根源所在。

人才竞争一直是国家,企业最为重视的,有智慧的企业在人才使用上更看重人才的道德,他们遵循着有才无德之人不用,有德无才之人培养使用,有德有才破格重用,足见道德之重。司马光曰:德才全尽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才胜德谓之‘小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无论是从现代社会角度,还是古代先贤的观点都充分体现了道德培养要重于才能培养。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品行培养,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的阶段。小学生一般年龄在6-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缺乏判断能力,但模仿能力极佳,如果不对其行为和价值观念进行积极引导和约束,必将会在其人生的发展过程中埋下隱患。小学道德教育要帮助小学生形成自觉约束能力、基本的是非观和道德观念,逐步形成道德分辨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摆正道德教育和基础知识教育的关系,加强学生德育活动,从行为角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小学德育失利的原因分析

200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就指出我国现阶段的小学道德教育存在问题。但是过了近二十年,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修正,反而道德沦丧这样的词汇在社会学研究中频频出现,道德水平持续下滑成为不争的事实,小学道德教育收效甚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教育自身的原因。首先,道德是一种行为智慧,近代小学的发展在传授知识的进步的很大,而道德教育并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教育,它更需要一种长期的,持续的行为培养和思想引导,这种长期性和连续性就使得道德教育是一件极为困难之事。其次,道德教育需要执教之人自身有德,有较强的行为约束能力及文化素养,方才能形成道德榜样的力量,而能符合条件的教师又相对匮乏,难免将道德教育变成知识教育。再次,道德教育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社会、家庭提供一个整体的教育环境,任何一环的薄弱都会让其他环节的努力功亏一篑。

2.社会的不利环境为道德教育增加了额外的障碍。最近几十年经济发展出现了显著的结构性不平衡和地域性不平衡,给功利主义盛行提供了滋生的环境,小学道德教育正经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

从学校角度来看,在育才和育德的取舍上,在文件上育德优先,但行动中却是育才先行,育德点缀。为了成绩,优秀率等短期的功利目标,将小学生道德培养抛之脑后,这就潜移默化的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追名逐利的 ‘榜样’。从家庭角度来看,隔代培养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孩子难以管教,还谈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父母,长辈皆以孩子成绩的优异来衡量学校教育成果,鲜有以道德教育为标准。从社会角度来看,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不在其德行高低,而是其赚钱能力,职位的高低。这样的社会环境致使道德教育举步维艰。

3.道德教学方式的问题。道德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道德教育更倾向是一种行为的教育。而现阶段的小学道德教育从课程设置上更像是道德知识教育,脱离了行为教育的本质。另外,老师在授课中不能把握小学生的心理规律,讲解的方法多是成年人的思维模式,难以被学生接受。活动类型的道德教育极为缺乏,在为数不多的活动式德育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也使这种模式流于形式,难以起到作用。

三、育教于行,多维度推进行为育德模式

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停留在让学生知道什么品德是好的,什么事是对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体现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将行为育德与说教育德相结合,实现从学到做的转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约束与惩罚并行。要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底蕴,应当先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让其知道必须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心智尚不成熟,对自己的行为没有约束力,况且学前家庭教育不同也造成学生的行为起点不一,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要细化学生行为标准,诸如学生必须准时到校,积极参加学校的相关活动,严格遵守集体秩序,对于违反秩序的学生,在不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应当及时的予以警告和惩罚,让小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应该的,在潜意识层面形成良好的自我行为约束,为以后的道德教育中打下守德的行为基础。

2.增强榜样示范作用。约束与惩罚是禁止性引导,榜样的力量则是鼓励性引导。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榜样的力量对学生的道德培养有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榜样一般来自三个方向,一是学校的老师,二是学生家长,三是与学生关联度较高的人物。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师,学校老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示范和行为标杆。学生是家长的镜子,家长有怎样的行为,学生自然会反射出什么样的行为,比如家长说脏话,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这些都极易被孩子模仿,所以家长应当加强对自己的行为约束。与学生关联度高的人,可以是生活中接触到,也可以是文化塑造出来的人物,这部分人物对小学生的影响也极为明显。发挥榜样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3.用活动强化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行动学习是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道德培养的理论教学模式已经被证明效率低下,因此在小学道德培养的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行动学习。行动学习首先就需要学校为学生安排足够的道德学习和践行活动,可以以学期为时间周期,每个学期围绕一类道德品行,开展多样性的活动。比如尊老爱老的品德,学校可以在学期内开展去福利院帮助老人整理房间,陪老人散步聊天,适逢节假日用自己的零花钱为老人买些小礼物等,让孩子在劳动和金钱上有付出的意愿,培养其尊老爱老的行为习惯。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设计安排适合学生的道德教育活动,在时间周期和频次上有保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践行道德品质的机会,让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4.分层开展道德教育。小学生的年龄不同,对事物的理解和感知能力不同,学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感知水平,对其进行分层式教育。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都较差,这个阶段的德育应当将重点放在行为习惯养成上,辅以传统美德故事教育。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其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稍强,这个阶段在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道德教育活动,让其在行动中加深对道德的认识。五六年级的学生感知和理解能力更好一些,在参加道德培养活动后,对活动中涉及的相关道德问题进行及时的讲解,让学生明白道德培养活动的意义所在。

5.注重家风培养对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中国自古有家风传承,只是近代社会发展中家风教育没落。但现阶段我国的道德教育情况需要重提家风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会无意识地灌输给孩子。要使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单靠学校一方努力作用有限,家庭应当树立良好的家教家风,在高品德环境中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平。家校合作,共建学生道德培养的优质环境,让学生在正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感染道德教育,塑造个人道德观。

道德是行为的智慧,小学道德教育要从其行为智慧的本质出发,通过有效的行为约束和行为引导方式,潜移默化的强化学生的道德水平,形成学生持续的道德自我约束能力,避免将道德教育作为道德知识教育,帮助学生实现从不应该做什么到应该做什么,再到做什么是道德的,进而实践道德品质的成长过程。

参考文献:

[1]王仕魁,谢彦波,王河滨.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浅探[J].科技资讯,2013(27):198-199.

[2]方吉庭.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学周刊,2016(33).

[3]陈达明.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9.

[4]戴晓彤.增强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5).

[5]李小永.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6):158-159.

作者:李高城

小学道德教育发展论文 篇3:

现代社会的“非道德境遇”与中小学德育

摘要:对现代社会与学校教育应当秉持一种“双向度”的思维方式来加以思考,即社会在对学校教育提出要求的同时,也有义务为学校教育预设适宜的发展环境。然而,现代社会人文关怀的缺失导致了社会上“非道德”的社会境遇的出现,从而就影响了中小学德育的效果。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境遇并承担起自救与救赎的双重使命,是中小学德育探索与实践都需要加以反思与追问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现代社会;人文缺失;非道德境遇;中小学德育

文献标志码:A

现代性的最初规划在于其“人文性”上,即现代性的价值理想在于实现对人的解放、对人的本真性的呵护和对人的幸福的关怀。但现代社会的现实境遇却背离了这种原初的规划,即将现代性只简单化为一种属于工具理性的“单向度”的自负与野蛮,将人们的注意力过多地引向“科学一技术一经济”的联盟体系之中,而道德、伦理、精神和信仰等人文性的本体意蕴却被抽离出这个体系,从而就导致了现代化中的“去人文化”。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它要通过人文呵护与情感关怀以将成长中的稚嫩生命的精神世界引领至清明之境,从而实现人性的完满与人格的健全。然而,现代社会中的“去人文化”的狂进态势却为中小学的德育预设了一种“非道德境遇”。所以,如何跳出这一尴尬的“框定”并承担起自己自救与救赎的双重使命,就成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需加以反思与追问的一个紧迫的课题。破解该课题的逻辑前提在于必须深入检视这一“非道德境遇”的基本样态。

一、对现代社会“非道德境遇”之检视

一个失去了道德伦理、文化精神、价值信仰等人文性因素的社会,无论其经济实力如何强大,也谈不上是一个文明社会。但十分可惜,现代社会恰恰正越来越热衷于经济“硬实力”的疯狂累积,而对维系其根本的内在的人文性即“软实力”却疏于关注。这种人文性流失的“吊诡性”式的发展,生成了现代社会中的“非道德”的境遇,并且这种状况正是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目前的“先在”环境。因此,本着对中小学道德教育负责的态度,认真地检视这一“真实”的场域就是十分迫切和十分必要的。如何检视?笔者以为,从以下几个维度人手不失是一种“管窥式”的切入方式。

首先,是“唯经济”的偏执、“去价值性”发展模式和市场经济的“全面渗透”。目前,我们对现代性的误读主要体现在“工具一经济”理性的“单向度”的僭越上。现代人简单地认为,经济的繁荣是现代性中最本质、最核心和最彻底的特征,所以就将精力过分地倾注在经济发展、物质丰富、利益扩张与功利性的满足上。这种倾向还将“价值理性”抽离出“完整的理性体系”;“工具一经济”理性的发展不再观照人类的本真需求、真实福祉与终极目标,而是将当下的物质满足作为最后的目标定位。另外,现代社会所说的“市场经济”也已经超越了其经济上的限度,人们目前在政治领域、人际交往领域乃至于教育领域等方面,也都可以看到“市场经济”的明显的痕迹。政治领域中的权钱交易、人际交往领域中的算计性、教育领域中的功利化等,到处都可见到“市场经济”之手。无疑,对现代性的这种误读,势必导致现代社会人文价值因素的沦丧和“非道德境遇”的生成。

其次,是传统的被“剥离”、文明的断裂和人们的精神寄寓的失落。传统是维系人类共同存在的重要内核。现代性对传统不仅要有“抽离”,更要有“嵌入”。被“抽离”的应是传统中的那些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那部分属于“糟粕”的东西,而应被“嵌入”的则是现代社会中要融入的能代表我们民族的民旗性格、能体现我们的文化脉络、能促进人们对人性加以深思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传统中的精粹。然而,现代社会的畸变却将传统中的道德伦理、文化精髓与精神气质等彻底抽离,却遗忘了“嵌入”的回归路径,所以就致使“人们在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这个‘最重要’的目标时,再也没有了传统道德对人的内心的规范”。这样,无疑就造成了文明的断裂:“传统文明”被割裂了,“现代文明”则又尚未真正生成,现代人在如此困厄的“文明危机”中陷入了道德伦理的失范与价值信仰的迷惘之中。这致使现代人“灵”与“肉”分离:“肉”的物质性的需要满足了,而“灵”的精神性的寄寓却失落了,维系现代社会并能体现我们民族的民族性格的“根”松动且将脱落了。如此,现代社会遭遇“非道德的社会境遇”也就难以规避了。

第三,是个人主义过度化、拒斥他者和人际关系的冷漠。“主体性”、“解放”与“自由”等成为了现代性中的致力于维护和追求人的“核心价值”之后,“个人主义”与“自我实现”便获得了合法性与正当性。尤其是现代社会中的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极度自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使个人主义随之走向了过度化。它一方面诱使一部分人不择手段地追求财富,使其丧失了社会公德和伦理人性;另一方面,它也加速了社会中的两极分化,也诱发出各种因追求财富而造成的堕落与犯罪。个人主义的过度化目前已成为使我国现代社会陷入德性缺失的“非道德”之境的主要根源之一。这是因为,“一心追求财富的人常常放弃了美德。不幸的是,通往美德之路和通往财富之路二者的方向是相反的”。同时,个人主义的过度化还导致了个体对他者的内在性的拒斥:他者成为实现自我的或明或暗的“对手”,所以向他者开放或者接纳他者,便意味着我的利益会受到威胁。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情感淡薄了,人际关系不仅陷入了功利性、工具性和短暂性的境地,而且有时其中还充满了算计。“人类仍然没有学会在没有邪恶与血腥下共同生活”,所以就使得每个人都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活着,就使他们不得不将较多的时间和心思等都耗费在相互之间的不信任上,甚至在一个狭隘的空间内相互制造着痛苦。个人主义的过度化无疑是“非道德的社会境遇”的推手。

二、“非道德境遇”环境中的中小学德育

现代社会环境为我们中小学的德育框定了一个“先在”的现实场域。在这种场域中,中小学的德育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因为它不仅要面对现代社会上的“真善美”的一面,也要面对现代社会上的“假恶丑”的一面。缘于现代社会“非道德境遇”的社会现实,中小学德育被围困其中,已经并且仍在异化着自己的存在:它越来越偏离了其人性的使命,越来越在浮躁的社会现象面前背离着其存在的本原意义。其表现形式可概括如下:

首先,是中小学德育目标设定的“功利化”与“当下化”。现代社会的唯经济发展是追求的模式,促使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外在世界”,人们专注于器物的丰富与占有,无暇顾及自己的“内在世界”。同时,现代人还既不关心“以往”(传统),也不思考“来者”(未来),而只醉心于“当下”(现在)。这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投射到教育领域,就表现为在教育领域的人文性的缺式,表现为功利性获得了它的话语空间与意义空间,中小学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因而也日渐背离了其对人性的应有的呵护、背离了对人格提升的要求、背离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促进人对人的终极目标予以关怀的使命,呈现出一种功利化的态势:道德教育的逻辑旨归停留在“现世”的“保命哲学”上,只教人如何“安身”,而不教人如何“立命”;只教人如何“适应”现世,不教人如何“超越”现世、如何指向未来并追寻自己生命的终极意义和终极目标。道德教育目标设定上的漠视人性与人格的未完成性、漠视其可超越性与可生成性而囿于其“适应当下性”的弊端,造成了学生人格的“萎缩”与精神的“停滞”,影响了学生终极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是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庸俗化与“底线失守”。当社会的“非道德性”因素影响增加时,学校道德教育就缺少了“源头活水”,就无文化可依。不仅如此,学校道德教育的崇高性也日渐被庸俗性侵蚀,崇高一再被拒斥。“一般人,特别是未成年的儿童在充满不道德现象的环境中生活,就会慢慢认同这些不道德现象,就会不自觉地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因为在这种强烈的暗示之下,生活者的自主选择的能力就会下降,也很难做出其他的选择”。事实上,现在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已在一步一步地退缩至不能再退的底线,“真善美”一再向“假恶丑”妥协,德育内容中的那种“道通天地、德修于己”的引领人“灵魂转向”的成分越来越少了。面对“不准骂老师、不准偷东西、不准上课打架”等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在道德底线上的说教,我们很难想象,如此的学校道德教育对丰富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究竟会有什么影响!

再次,是中小学德育过程中的形式化与“非人化”。中小学德育过程中的形式化与“非人化”的具体表现是:道德教育的课程设置流于形式,即普遍地将道德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将道德教育的实施归责于班主任与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学生人性的关怀、人格的提升、精神世界的丰富等都以类似的形式加以应付;在道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目前也漠视其对象的鲜活的生命存在,也违背道德与人的完整融合的基本规律,而将道德教育诉诸知识化、规范化和条律化的道德说教或强制灌输,这无疑是道德教育中的“非人化”。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如此的景象,不仅与当前我们社会的功利化与浮躁化有关,也与当前我国社会上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冷漠与诚信缺失有关。正是当前我国社会上的“非道德境遇”为我们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非道德化”先在地预设了前提和背景。

最后,是中小学德育的“失效化”。目前,中小学德育的失效化主要表现在学生对道德教育的内心拒斥和社会对学校道德教育结果的质疑两个方面。学生的拒斥缘于其生活世界的“事实性道德规范”与学校道德教育中的“理想性道德规范”的对峙与脱节;社会的质疑则缘于经由学校道德教育的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未能表现出社会所期待的高尚与优雅。其原因,可以追溯至社会上的“非道德境遇”,正是因为有这一境遇的前提性的存在,所以就造成了学生生活的世界中的高尚德性的缺失。学生生活在一种世俗化和庸俗化的社会情境之中,他们如何能不拒斥学校里的相对崇高与相对优雅的道德教育?同时,社会的质疑也根源于社会的“非道德境遇”对学校道德教育效果的抵消。社会的道德规范的底线一再被突破,如何指望学校的道德规范能保持“清高”?因此,“期待的主体”倒是最应该做出必要而彻底的省思的。

三、对中小学德育的匡扶与超越之路

教育不仅具有其适应性的品质,同时也具有其超越性的品质。因此,中小学的德育就就不能总是亦步亦趋地跟着社会的现实境遇走。德育存在的理由就在于它是超越现实的,就在于它是站在当下而指向未来的。因此,面对社会的“非道德境遇”,中小学的德育就必须彰显出其超越性的品质,走对“非道德境遇”进行匡扶与超越之路。如何匡扶?如何超越?笔者以为,我们不妨可以做如下的尝试:

首先,中小学的德育要勇于直面现代社会的“真善美”与“假恶丑”,要敢于超越当下的“非道德境遇”,以引领学生向“真善美”的境界接近。“我们今天的道德状况不是突发性的道德价值的断裂,而是在近百年的现代化运动中的道德伦理的崩溃以及伦理观念体系的瓦解”。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就必须直面这一由于历史的原因而形成的客观现实。其实,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有利于学校道德教育的“真善美”的一面,也会存在不利于学校道德教育的“假恶丑”的一面。重要的是,学校的道德教育不能对其中的“假恶丑”的一面妥协,只有直面现实并超越现实,才能彰显出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价值。所以,学校的道德教育就要对社会上存在的功利性与浮躁风气有所超越,要把人文性植入于道德的过程之中去。在吸纳现代社会文明成果的同时,学校的道德教育要继承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要让传统美德发挥其陶冶与净化的人心灵、维系人际间的和谐的作用。学校道德教育还要将人与人之间的诚实、信任、尊重、团结、合作与互助等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要让受教育者认同和接纳这种要求,从而构建起现代社会的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之,学校道德教育要勇敢地倡导先进的、能引领时代潮流的、符合人类共同进步要求的、具有“真善美”气质的精神和风尚,要对社会上的“非道德境遇”进行匡正,要对之有所超越。

其次,中小学的德育要对道德教育中的“终极性价值观”与“工具性价值观”有所统整,要敢于引领学生对终极性价值进行呵护和关照。其实,越是在社会对终极性价值缺少关心的时候,就越需要有人不遗余力地来重建这种价值。道德教育无疑应该承担这一使命,即既要赋予人以适应当下的“工具性价值观”,又要引领人去追寻终极性的价值观。后者更能规定人存在的本质。诚然,在前述的“非道德的社会境遇”中,进行终极性的道德说教可能容易被看作是“假大空”,但假如没有了这种倡导,人存在的意义和终极目的又该指向何处呢?所以,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适宜的途径,必须将人类存在的终极性价值融入到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之中来,以此帮助学生懂得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以此引导学生理解、认同、接纳和内化这种价值,从而丰满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才有可能摆脱庸俗,才能体现出它自身存在的价值。

再次,中小学要将德育过程引向“实在化”。首先,要将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渗透在中小学的所有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教育性的教学是赫尔巴特早就提出来的教学策略。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教育性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出学习者参与的热情,陶冶学习者学习的性情,还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实现。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不是中小学中某一门课程或某一方面的教师的职责,它理应成为一种基础性的教育形式,理应存在于各学科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如果中小学能切实做到这一点,那么中小学就可能避免“非道德的社会境遇”所造成的功利化倾向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其次,中小学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还要充分体现其“人文性关怀”的精神,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并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言行。要允许学生对特定的道德规范有自己的理解,允许学生对相关道德准则有属于自己的适当的选择。要明白,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对人的知、情、意、行进行综合陶冶的过程,所以必须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唤起学生对相关价值准则的认同,并将之付诸行动,而不能强制性地灌输给他们一堆杂乱无章的道德教条。

最后,中小学德育的效果不仅要体现在学生个体人性与人格的完善上,还要体现在其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的超越上。弗兰肯纳在其《善的求索》中曾说:“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的。”按照弗兰肯纳的说法,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也要在人身上得到体现。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不能脱离中小学学生的生活世界,它只有源于人的真实的生活世界才能彰显出自己的生命力与魅力。与此同时,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也不能总是囿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而忘了对现实生活的批判与超越,不能把道德教育对人性与人格的高尚性的引领都解读为是“假大空”。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必须体现在培育个体使之具有对现实环境既能适应又能超越的境界上。同时,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也应在社会层面上得到体现,因为社会上的“非道德境遇”也必须借助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批判性的超越来实现其改良。从前述意义上说,中小学德育肩负着自救与救赎的双重使命,需要做双方面的探索和努力。总之,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效果如何,需要从完善人与改造社会两个方面来加以观照,而不能只作单方面的思考或者质疑。

作者:崔振成

上一篇:体育人才就业市场论文下一篇:我国乡土建筑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