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陶艺论文

2022-04-17

摘要:传统与现代的对峙在每种经历了古典时期的艺术种类的现代发展过程中都是存在的,而这种情况在陶瓷艺术中表现的特别强烈。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陶瓷艺术陶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瓷艺术陶艺论文 篇1:

论当代陶瓷艺术与传统陶艺

中国的陶瓷艺术来自于民间,又运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实用的同时也起到了观赏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从吃饭的锅碗瓢盆到喝茶用的茶壶杯子,从一般居家环境的室内陈设到公共场所的户外雕塑,陶瓷作为一种媒介材料,来自生活又提升了生活的质量,成为艺术的一个门类。还从艺术的角度去引领人们的审美品位,可说是从物质走向精神又从精神深入物质生活。

艺术是源于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因时代和生活形态的改变而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今天的陶瓷创作者,已非昨日的陶瓷工匠,创作者所处的时代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当拿起画笔时,首先,就要想到如何布局、如何装饰、如何领悟现代陶瓷本身的精神;如何让题材与风格跟上时代,走向未来;如何将心悟和感知化为崭新的陶瓷风格。

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陶瓷艺术是写实主义古典美的话,那么充满时代感的现代陶瓷艺术更具有抽象主义的浪漫形式美。现代陶瓷与传统陶瓷在概念上已有了很大区分。传统陶瓷造型源于生活、充满理性的设计中追求的是质朴严谨,实用大方的含蓄之美,最终以形体的多样化和釉色装饰的丰富性来完成陶瓷不同的形态面貌。现代陶瓷艺术注重的是人们心灵轨迹的自然情感流露的表达,在一种完全释怀内心情绪世界和偶尔性思维情感渲泄的轻松创作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审美视觉意识逐步确立了现代陶瓷设计追求形式美。运用不确定多变的现代绘画艺术处理手段,制作时恰到好处地体现不同材质本身的语言特色,崇尚返朴归真的自然之美则是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陶瓷具有反传统、反技术的叛逆精神,有一种敢为人先的设计思想观念,打破了传统设计中平衡、对称的设计模式,把陶艺造型装饰的整体美与当代人的审美喜好结合起来,共同构筑起现代陶艺丰富多彩的思想内涵和设计理念。

一、现代陶艺的概念

所谓“现代陶艺”是指由陶艺家以“陶”或“瓷”为载体进行创作的、用以表现个性和情感的、具有前卫意识的陶艺。现代陶艺并非泛指现代所有的陶艺,而是指在艺术追求上具有明确指向性和相对独立性。它不是一个时间上的界定,而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将创造作为创作主体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是实现个体精神价值的媒介,它超出了传统陶艺的视觉和造型习惯,从某种意义上看,是情感的渲泄、个性的体现和观念的展示。

现代陶艺不仅是追求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强调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并在作品上倾注了自由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感悟,而且也彻底地抛弃了传统陶瓷产品“实用”观念的局限限制。使现代陶艺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是会聚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充分利用陶瓷土的材料的特性,以陶瓷材料为媒介进行探索的艺术形式。

二、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陶艺综合材料的创作是最大的结合,传统文化精神中的观念经过现代的洗礼,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民族血脉的积淀会为艺术作品留下抹不去的痕迹,这就是艺术的真谛。作为现代艺术的一个分支,中国现代陶艺也无不体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中国的文化精神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中把握自己的精神,获得自己的本质特征的。因此,对中国文化精神而言,中国哲学思想是中国精神之魂,而中国艺术审美体验则是哲思之灵。和谐、妙道、圆融之境是中国文化中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最高境界,其讲求的都是“自然”二字。同样在陶艺中也是离不开自然。而这种自然就是将传统工艺材料和现代、自然相连接的天衣无缝。现代陶艺对于陶瓷材质的追求恰似古人,不加修饰的、肌理状态的、手拉坯体的质朴和以回归自然为主的造型主题相结合,使现代陶艺回归到其形态意识的本源,将陶瓷材质的美学品格和文化内涵完整描述出来,正是体现人文精神中“自然”之魅力。

艺术是时代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陶艺创作自然也反映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纵观现代陶艺的发展,从萌芽之初到走向现代,从混沌之源到遍地开发,无不贯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意识的交织。陶艺家们在创造过程中把握精神与语言的统一,从精神层面出发寻找语言的自然表现。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从艺体验,从某种角度探向陶艺的深层,追求的是与自己心灵、情感相对应的语言形态。

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在中国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不仅体现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使得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继承了传统艺术的文脉。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与再创造,极大扩展和丰富了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的艺术内涵。这些源自传统材质和具有秩序感的象征性传统艺术元素语言,结合极具抽象力的现代艺术符号表现特征,强调个人内在精神的体验,注重自我价值的体验,对这些艺术符号的再创造呈现出的温和、宽厚、从容的瓷质品性大大延伸了作品主体。

三、现代陶瓷的本质

现代陶瓷艺术同传统陶瓷艺术有本质的区别。现代陶瓷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载体,它不是传统陶瓷的简单重复和延续。从本质上讲,现代陶瓷艺术是对传统陶瓷的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它把陶瓷从“器”的概念中,从古老的、已经定型的工艺模式中解脱出来,重新审视陶瓷的本质内涵,并加以挖掘和发展,开拓成富有时代精神的纯粹个性化的艺术形式。因此,现代陶瓷艺术比古老的陶瓷艺术更具有强烈的生命力。

现代陶瓷抛弃传统陶瓷必须“实用”的观念。而是一种在艺术追求上具有明确指向性和相对独立性、以陶瓷材料为媒体进行实验性探索的艺术样式。它强调个性,强调感性,强调自身情感,用独特的、自由的、不受拘束的艺术形式,摆脱了多年来受传统审美标准制约的思想束缚,成为当代艺术创作者用来挑战自我、标新立异的手段。它以新的感知方式,多样化的表现,体现着当代人的情感表达。

四、当代艺术观对瓷艺术的影响

陶瓷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和价值取向。由于每个时代的大环境各异,因此,陶瓷作品在社会发展的各阶段所折射出来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气息也不尽相同。现代陶瓷艺术创作思维异常活跃,表达形式的多样化,让艺术家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来施展各自的才华,完善造型的个体特征。现代陶瓷艺术理所当然在设计上反映当代人的文化特色、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构思的独特性、创意性,用最敏锐的眼光捕捉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具流行的时尚文化元素,准确地将当代人的思想和对世界的感悟主动糅合到形体的设计中去。当代与传统的不同概念在于:现代陶瓷艺术摒弃功能效用的特点,逐渐把造型的观赏美感放在了首位,以符合当代社会审美的需求。作品本身的魅力体现在造型、装饰、工艺等诸多因素上,艺术家个人思想品格与修养融入造型形式美之中是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五、当代观念融合于陶瓷传承

随着当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生活模式,而乐于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茶道的兴起、饮茶之风的盛行刺激了陶瓷茶具的生产设计,室内外装修运用陶瓷艺术品作为美化空间的装饰点缀,以体现思想文化品味。把当代人的文化精神、艺术思想、审美情绪悄悄地渗入到当代陶艺中去,提高了现代陶瓷的艺术性和品味性,从而使得陶瓷艺术的社会属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

我国的传统陶瓷是附属于陶器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限制了当代陶瓷艺术发展。在这种观念下,陶瓷艺术只能属于工艺美术,其功能只是实用加玩赏。

当代陶瓷艺术的作用在于它扩大了原有陶瓷的艺术属性,使陶瓷艺术家不受“制器”的限制,可以在其审美和价值批判领域里驰骋。他既可以在原来的设计领域里继续有所作为,又可以充分发挥其艺术家的天性。

因此,传统陶瓷艺术无论如何发展都有“器”的约束。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在认识上首先做到的便应是功能论上的转移,从而脱离对“器”和固定造型的依赖,从而真正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烧造史的陶艺大国。历代陶瓷工匠们所创造的精美绝伦的陶瓷珍品已成为人类文化中一份独特而宝贵的遗产。传统陶艺凝聚着华夏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和卓越的文化品格。中国陶瓷文化的深厚传统,正是现代陶艺家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时代在前进,艺术长河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珍惜和充分利用前人为我们创造的这门艺术,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不断探索,不懈努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创造出更完美、更优秀的陶瓷艺术精品。

作者:万文涛

陶瓷艺术陶艺论文 篇2:

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共生共融

摘要:

传统与现代的对峙在每种经历了古典时期的艺术种类的现代发展过程中都是存在的,而这种情况在陶瓷艺术中表现的特别强烈。在传统与现代并驾齐驱的局面中涌现着不同类型风格的陶瓷艺术品,让人们在守望与拓展的步伐中徘徊无措,是该坚持走传统的道路还是应该摒弃它向现代艺术张开双手?它们的并存又有何意义?这一切如时空错乱般透过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繁荣起来的中国陶瓷艺术品市场越来越明显,传统与现代陶艺应在各自的发展中吸取对方的精华为己用,不断探索创新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他们应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创造中国陶瓷文化的繁荣景象。

关键词:传统陶瓷艺术;现代陶艺;共生共荣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所以说,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每一时代都必然要接受前一代遗留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作为自己发展的基础,而每个时代必将成为过去,这一时代留下来的物质和精神的遗产又会对新的时代发生一定影响,从而使新的一代的发展具有新的特质。

传统陶瓷艺术是我国陶瓷艺术的基础,它超群的技艺、近乎完美的工艺是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现代陶艺秉承了传统陶艺在创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运用现代艺术的思维,糅合了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技法以及其他各种材料的综合运用,在这个获得复杂多变的视觉效应,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上,逐渐拓宽着现代陶艺这一支流。

一、古今的水乳交融

“现在是将来的过去”,在具体历史环境中,过去和现在、现在和未来、并不毫不相干,而是互相交错、互相制约和影响的。

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然现代陶艺观念如何前卫,创作如何自由,它依然沿用着许多传统的工艺,结合现代先进的科技,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展示现代陶艺的审美需求,表现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传统陶瓷艺术也在现代陶艺观念的冲击下不断创造新的形式来扩展传统的表现形式。

在今天,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的发展无论是在造型、装饰、肌理等制作工艺上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

二、共生共融的契合点

传统陶瓷艺术是我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陶艺先民们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传统制瓷技法和特有的传统文化精神,使得传统陶瓷艺术成为具有一定审美倾向的精神品质。

现代艺术陶瓷在继承传统陶艺文化的精髓与内涵的同时吸取西方现代审美哲学与思维成果,结合现代科技成就和艺术发展趋势,由最初的模仿西方的现代陶艺到实现中国“本土化”的陶艺风格,点化出陶瓷材质的美学品格和文化内涵,解构出多种符号应用于现代样式的转换,寻找语汇的契合点,从而摆脱传统规范的制约,建立起独立的语言体系和艺术形式[1]。

传统陶瓷艺术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深厚的积淀让后人们享之不尽。传统陶瓷艺术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是陶瓷文化的根。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现代陶艺获得在中国民族化、本土化的根本方式,更是我们获得民族身份的认同。在陶艺的范畴里,我们不能将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主观的分开,现代陶艺是应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中国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需要我们去开拓。基于此,在涉及现代与传统的关系上,传统应该是基础,而现代仍然在向前发展[2]。现代陶艺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传统的陶艺创作思维方法和塑造表现手段而产生的陶艺,其二是反传统的陶艺创作思维的方法和塑造表现手段所产生的陶艺。这两种陶艺有机地结合所构建的陶艺范畴才是确切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陶艺[3]”。

但它并不是守旧的,僵化的和一成不变的艺术。

现代陶艺的发展离不开传统,需要我们发扬传统,继承传统。当然,这种传承是理性的,结合我国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取传统之长,发展具有中华民族性特色的陶瓷艺术,同时又要推陈出新,使其更好的发展。这样才能使中国陶瓷艺术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传统与现代陶艺应在各自的发展中吸取对方的精华为己用,不断探索创新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他们应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创造中国陶瓷文化的繁荣景象。

【注释】

[1] 傅长敏. 陈军.现代与传统中的陶艺审美形式[J].中国陶瓷.第45卷,第6期,2009(06):23

[2] 赖颖秦.论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关系[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24

[3] 杨永善.说陶论艺[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25

【参考文献】

[1] Regina Krahl, Jessica Harrison-Hall : Chinese Ceramics: Highlights of the Sir Percival David Collection. The British Museum Press. 8.4, 2009

[2][英]爱德华·露西-史密斯,朱淳译,陈平校译.世界工艺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3]朱辉球.传统陶瓷与现代陶艺的造型变革美术大观[J].2006(08)

[4]赖颖秦.论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关系[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5]左正尧著.超越泥性.[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6]周光真.今日美国陶泥家[M].北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作者:李孟悦

陶瓷艺术陶艺论文 篇3:

大型陶艺作品画册《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家》隆重面世

地址:江西省景德镇市莲社北路169号

《景德镇陶瓷》杂志社

邮编:333000电话(传真):0798-8229514

由著名鉴宝专家耿宝昌题书名,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家》一书是为了适应国内外收藏艺术陶瓷的需要,特选择了大部分当代著名教授、大师和名家(如秦锡麟、王锡良、周国桢、张松茂等183位陶艺作者)的陶艺作品汇编成大型画册,以展示大师名家高超艺术水准和不断创新的崭新风貌,本画册入编的艺术家重点选择,自愿择优,但必须达到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以上为标准,从而保证了画册的高规格、高档次、高水准的要求,为收藏家提供一份具学习交流、收藏研究价值的宝贵资料。

本画册高档精装带外盒,380面,附陶艺家通讯录,零售价为人民币320元。量多按批发价出售.

上一篇:军事文化分析论文下一篇:国际竞争有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