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策研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注水技术政策是确保油田高含水期注水开发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特别是对于一些情况复杂的油田,需要通过注水技术政策研究,进一步明确注水强度、流压范围、采液强度等具体参数,确保水驱效果达到预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政策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济政策研究论文 篇1: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经济政策研究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是我党对敌作战的总后方。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为了摆脱边区农业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解决军民生活需要,边区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施了减租减息、兴修水利、发放农业贷款、改善农业经济结构等一系列农业政策,使得边区农村经济得到了显著发展,成为全国的模范根据地,保证了群众自给生活的需要,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也为边区政府提供了财政来源。边区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因地制宜的农业政策对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思路,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抗日战争时期;农业经济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作为总后方的存在对于战争的前途命运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边区的经济发展不得不重视起来。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农业的发展水平就决定了这一地区的经济状况,在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中,边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边区农业面貌焕然一新。三農问题的解决是当前中国建设发展的关键环节,陕甘宁边区的农业政策给予我们重要启示。

一、陕甘宁边区基本概况

陕甘宁边区农业经济发展落后,属于原始的粗放式农业发展模式,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类型,所以自然地理条件就显得格外重要。加之连年的战争已经将农业生产设施破坏殆尽,农业发展极其缓慢,农民负担极其沉重。

(一)陕甘宁边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陕甘宁边区地域广至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处于三省交界地带,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地广人稀。边区总体上水资源贫乏,河流少且流量小,仅可供农业灌溉使用。气候干旱,降水少,俗称“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边区地势平坦,尤其是在山与山之间由河流冲击而形成的“川地”非常适宜农业种植。边区矿产资料相对较为丰富,主要类型是煤炭,煤炭储量还较大。边区畜牧业发展主要靠饲养牛、羊、马、骡等为主,纺织业是边区主要工业部门。

(二)战前陕甘宁边区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在抗日战争前,由于封建制度的剥削以及战争的影响,边区农村经济已是萧条衰败。边区所占土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过边区土地改革的地区,约占边区人口的50%,另一类是未经边区土地改革的地区,约占剩下的50%。无论是经过边区土地改革还是未经边区土地改革的地方,土地集中都很严重,人均耕地较少。如“淳耀县东塬四个区1943年统计……大概有70%的土地集中在占全农村人口不满12.1%的地主手中,而占全农村人口75%以上的农民,平均每户得不到十亩的土地。”[1]农民拥有的土地很少,严重束缚农村生产的发展。此外,农民耕种地主的土地必须以高额地租作为交换。特别是在边区较为落后的农村,贫农人数众多,所占耕地较少,为维持生计则需向地主租田耕种,“陕西田租甚高……大多数的农民,在交纳佃租以后,所剩无几,有时竟连种子都收不回来。”[2]

二、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发展农业生产经济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为了改善由于脱产人员激增而导致的边区百姓生活更加困苦之局面,以及保证战争所需的物资供给,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经济政策,极大促进了边区农业的发展,改善了边区人民生活状况。

(一)减租减息

减租减息政策是抗战时期政府针对土地问题提出的,是对以往我们党土地政策的发展完善,适应了抗战形势的需要。边区土地一半经过土地改革,一半未经改革,减租减息政策则主要在未经改革地区实行。为了保护各阶层的利益,一开始实行交租交息,后来渗透减租减息,将土地还到农民手中。但后来的“三七”减租和对半减租逐一实行,收效并不好,直到1941年,绝大部分地区减租减息政策还只是停留在口号中。随着抗战进入艰难阶段,出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需要,党在1942年颁布《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决定》中“实行减租减息……最大程度地联合各阶级一致抗日”[3],这就为减租减息的实行提供了政策保障。到了1943年,减租减息政策已经使农民切实感受到利益。1943年10月至1945年8月,边区为推动减租减息深入落实,进一步开展彻底的减租查租运动,还组织起农民开斗争会,削弱地主的威风,使以往存在拒不减租或是明减暗增情况的地区都落实了政策。“庆阳县三户大地主原有土地29600亩,1943年减租后只剩下5650亩”[4],1943年10月至抗战胜利,边区土地大部分为农民所有。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根本改变了边区的土地所有制状况,为边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邓小平同志讲过:“凡是减了租息的地方,广大劳动人民的抗战热情和生产积极性都大大增强了。”[5]

(二)开垦荒地,增加粮食种植

土地作为农业生产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当时边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土地的开垦面积基本决定粮食的产量。抗战时期边区可耕地约3000多万亩,1937年耕地面积约为860多万亩,只占可耕地的一半还不到,边区至少还有2000多万亩土地可耕,这些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将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边区政府意识到这点后,颁布了许多政策鼓励农民开荒。荒地谁开垦就归谁所有,而且三年内不需要交税粮。对于私有的荒地,地主不愿意开垦的,农民可以去开垦,并且三年内收获的粮食归自己所有,无须交租,三年以后再按规定交租,地主不许收回农民开垦的土地。对于一些移民和难民,开垦了荒地但是没有钱购买农具和耕畜的,政府给予贷款帮助。在这些政策的帮助下,边区农民迎来了开垦的热潮,边区荒地开垦面积大幅增长。1945年耕地比1937年增加了近六千万亩,人均耕地达到8.9亩。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种植地不断增加,意味着林地与荒地的不断减少,对这一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兴修农田水利,改善生产设施

陕甘宁边区位于西北干旱地区,惯有“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的说法,作物的灌溉就显得格外重要。边区河网密布,为灌溉提供了许多便利,边区政府组织农民利用小河、小溪、地下水等浇灌作物,还组织农民打坝地、修梯田。

边区农业生产设施落后,为改善这一现状,政府颁布《奖励兴办农田水利暂行办法》,鼓励兴修水利,政府还予以貸款帮助,这就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杨桥畔水渠、裴庄水渠等是当时修建的重要灌溉工程。以裴庄水渠为例,1939年秋至1941年春,在政府的支持下,人民开凿了6公里的长干渠,整改灌溉农田1500多亩,到1943年春可灌溉面积达一万多亩。据不完全统计,1943年修成水池一千三百余亩,可增收细粮千余石。通过水渠修建,边区水田越来越多,农民可收获细粮也越来越多。

边区人民的智慧又体现在水漫地的利用上。由于边区地表土质疏松,泥土极易被山洪冲刷带走,被山洪冲刷带来的泥土在平坦河滩沉浸下来,农民通过施肥改良,就可以形成肥沃的种植地,增加细粮产量。“边区可以改良修成水漫地的主要在三边分区,定边县有162万亩,靖边有数万亩,即三边有170万亩土地可修筑成水漫地。”[6]这些水漫地的修建,为边区增收的细粮都在四千石以上,收益可观。

还有一种地叫埝地,就是在两山所夹的低洼地带修建坝地,使得山洪与其所携泥土都保留下来,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又可形成一片肥沃的小平地,这是一种改良的土地,适宜种植对水分要求比较高的植物,这一做法主要在关中地区盛行,黄土高原地区也有很多,后来被推广到了陕北地区。1939年至1943年四年的时间,关中的坝地面积达到了四千多亩,耕地面积达到八千多亩,增产一千多石。通过兴修水利与改良土壤,边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也在逐年增加,农作物结构与生长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水地与旱地的不断增加,使得粮食不断增产,但也使得林地逐渐减少,开垦荒地,增加种植地这一措施也产生了双重效果。

(四)发放农业贷款,提供经济援助

发放农业贷款是帮助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边区资金紧缺,金融枯竭,农民的生产资料都需要农业贷款来购买,为了保证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等政策的顺利实现,解决农民的资金问题成了边区政府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边区政府安排下,各个银行的农业贷款业务与贷款范围不断扩大,并设立具体的贷款机构与贷款措施,如农业合作社、贷款所等。并且为了防止农民将贷款的资金用于生活消费,政府就直接购买种子、农具、肥料发放到农民的手中,实实在在为农民提供帮助。为了保证农业贷款的发放落实,政府在1942年、1943年先后实施《边区农贷的基本任务和目前实施办法》《陕甘宁边区三十二年度农贷实施办法》《农贷小组(或生产小组)暂时组织办法(草案)》等文件,这就为农贷的顺利发放提供了保障。“1941年至1945年边区农贷发放分别为23.5万元、800万元、2780万元、10000万元、59900万元。”[7]边区贷款的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农业发展有了可靠经济基础,农贷范围也是不断扩大,农民种植所需的一切资源都可贷款实现,不再受高利贷剥削,辛苦种植粮食也可归自己所有。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升,不仅为战争提供稳定的物资,农业经济也呈现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一些二流子、懒汉、闲散人员的积极性都提高了,加入到农业生产活动中,边区的社会秩序也得到了稳定。

(五)发展畜牧业,改善农业经济结构

在抗日战争前,边区的畜牧业并没有得到很大的重视,战争开始后边区畜牧业的重要性才被注意到。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林伯渠讲:“牲畜是边区最重要的富源,贫中富农的分界不决定于土地多少而决定于有无牲畜。……所以帮助贫农发展牲畜,应该是繁荣农村的要政之一。”[8]畜牧业不仅可以为边区军民提供肉、皮、毛,而且牲畜还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因为在当时马、牛、骡、驴都是重要的运输工具,所以发展畜牧业对于商业与运输业是十分重要的。畜牧、运盐、纺织是边区政府的三宗主要副业,以作为陕甘宁边区陇东根据地为例,畜牧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陇东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国民党封锁下物资奇缺的局面,带动了整个边区经济的发展,是边区畜牧业发展的典范。

为了保证畜牧业的发展,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如:大量种植牧草,保证牲畜的养殖饲料;为了增多牲畜数量,禁止杀母畜;禁止将牲畜出口,保证边区的肉量供应;改良品种;推进牲畜防病防疫计划,降低牲畜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等。通过这些科学具体的政策措施,边区牛、羊、驴的数量一直增加。这一系列措施切实促进了边区畜牧业的发展,并且为商业、运输业、皮革业的发展都提供了原料与畜力支持,推动了边区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以往落后封闭的状态,后来这些措施推广到了全国,为全国畜牧业发展做出了更大贡献。

三、陕甘宁边区农业经济政策的当代启示

陕甘宁边区农村经济建设在战争期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同一时期边区发展中的典范,这与边区政府颁布的适宜政策,边区军民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陕甘宁边区农业发展政策对于当下我国正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样边区农业经济建设中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和引戒。

(一)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制定的一系列农业政策都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基本思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不竭动力就是为人民、靠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制定的“减租减息”的农业政策,发展农业经济的改良政策,改善农业种植条件,发放农业贷款等一系列措施,着力解决边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具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不仅改善着边区人民的生活,让边区人民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更是保障着军队的需求,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坚实保障。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中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9]人民群众要的是生活的幸福、生命的安全、劳动的收获,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带领人民翻身求自强的年代还是在致富求发展的时期,给予人民群众真真切切的利益是始终要坚守的职责。衡量执政党工作水平的尺子就是人民生活的幸不幸福、快不快乐、满不满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奋斗的目标,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决好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就是一切工作的指南针。

(二)注重改善农业经济结构

抗战前陕甘寧边区并不重视畜牧业发展,但是抗战后为了保证军民的生活必需,克服国民党对于边区的经济封锁而造成的物资短缺,必须要发展经济,改变农业经济结构,发展畜牧业。其中最成功的代表就是陇东根据地,陇东根据地通过防疫疾病、推广牧草、科学管理等措施,推动当地畜牧业发展,改善农业结构,还带动了毛纺织业的发展,是一成功案例。当前,三农问题是关系国家均衡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村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建设农村的主要力量都因为农村吸引力不够而前往城镇,造成城乡发展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要解决这一问题,改善农业结构就是一重要举措。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特点,与科学技术相结合,采用科学管理方式,发展特色产业,寻找多种农业发展出路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要让农民的收入渠道丰富起来,农林牧副渔都可以经营,让农村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农村成为一个可以带动经济发展的地方,使农民有身份自豪感。

(三)正确处理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其他根据地发展的典范,不仅使边区渡过生死难关,而且帮助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全国抗战的胜利。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边区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边区大部分地区处于黄土高原,黄土疏松,保持水分的能力很差,加之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在当时很严重。虽然政府也意识到了生态保护问题,但是为了解决物资的供给,提高粮食产量,还是不断开垦荒地,使水土流失加剧,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当前我国生态保护和修复依旧问题叠加,丝毫不可松懈,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经济发展政策应该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能单一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建设美丽中国,要满足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需求,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发展政策是根据边区实际情况制定的合乎现实需要的发展战略,其中也不乏创新之处,是我们党发展农村经济的伟大尝试,为改善边区人民生活质量,保障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提供了坚实基础。这些政策举措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和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研究这一历史不仅有利于加强对这一时期我们党发展农村经济所做努力的了解,而且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宋仲福.西北通史:第五卷[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445.

[2]左健之.从物价高涨说到抗战中的民生问题[J].解放,1940(97).

[3]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M].西安:档案出版社,1986年,目录号23,卷宗号274.

[4]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陇东的土地革命运动[M].1992:44-45.

[5]邓小平文选: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79.

[6]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的水利事业(1944年2月15日)[M]//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农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711-731.

[7]郝琦.论陕甘宁边区银行的农业贷款及其经验[J].延安大学学报,1997(3).

[8]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M].西安:档案出版社,1987:19.

[9]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7.

作者:吴文慧

经济政策研究论文 篇2:

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技术经济政策研究

摘 要:注水技术政策是确保油田高含水期注水开发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特别是对于一些情况复杂的油田,需要通过注水技术政策研究,进一步明确注水强度、流压范围、采液强度等具体参数,确保水驱效果达到预期。现阶段油田高含水期注水开发的技术方法主要有原油成本预测法、油井经济极限指标计算法以及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法等几种,每种技术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适用范围各不相同,需要油田企业在运用时加以注意。

关键词: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技术;经济政策;研究

1.注水技术政策的基本内容

(1)注水时机。合理选择注水时机,是确保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基本前提,影响注水时机的因素较多,例如储层类型、油藏天然能量等。油田企业的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多种影响因素,选择最优注水实际。例如,对于低渗透砂岩油藏,需要采用超前注水方式,这样可以确保油田内压力较高,提高开采效率。对于一些新投产的油田,或是首次进行注水的油田,还需要开展现场试注试验,根据多次试验结果确定注水时机。

(2)开发层系划分和注采井网部署。油田企业的技术人员,应当提前制定开发方案,并且根据现场注采工作需要,建立压力驱替系统。在划分开发层时,为了使划分结果尽可能的细化和精确,一方面要进行技术论证,包括油层厚度、油气水性质、储量规模等,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论证结果,将性质相近的油层加以组合,这样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独立井网的开发效率。完成开发层划分后,还要做好注采井网的部署工作。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是开发井网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参数,且根据油藏渗性的不同,对实际控制水平有不同要求。

(3)射孔设计。射孔位置、孔径参数和出水压力,都是射孔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注水工作,在进行射孔设计时,应当建立起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然后再根据注水开发的具体要求,确定多套射孔方案。对这些射孔方案进行对比论证,从中选择最佳方案,保证较高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

(4)注水压力界限。注采平衡是高含水期油田实施注水开采方案的首要原则,为了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注采平衡,应当明确注水压力界限。将实际注水压力控制在上限范围内,可以避免出现超油层破裂压力注水问题。另外,注采比也是确定注水压力接线的重要参数,根据油田渗透情况的不同,高渗透油田的注采比要控制在0.6~1.0之间,而低渗透油田的注采比则要维持在1.0~1.5之间。

(5)分层注水。不同注水层由于地质条件、工艺技术以及开发程度存在差异,实际注水标准也不尽相同。油田企业的技术人员要确定各分注段的油层数和渗透率级差控制范围,然后计算出各个注水层实际需要的注水量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多层油藏需要进行注水开发时,为了避免不同注水层因为渗透导致注水效果变差,应当采用单卡单注的方式。对于非多层油层,可以采用直接注水方式,以提高分层注水的效率。

2.油田高含水期注水开发技术

(1)原油成本分类和预测技术。原油成本的波动变化,受到了多种因素共同的影响。在实际开展原油成本分类时,只能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以提高分类的科学性。通常来说,根据原油成本总额和原油产量之间的关系,将其分成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种。其中,固定成本只受到油田规模的影响,且两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可变成本受到油田产量的影响,当油田产量增加时,可变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可变成本包含的内容较多,例如油田日常開采中需要的材料费用、设备维修费用等。

(2)油井经济极限指标计算技术。在分析注水开发含水期油田的开发技术经济政策方法过程中,对于油井经济极限指标计算方法是不能忽视的。对于分析油井经济极限指标计算方法要充分了解油田单井经济极限的含水率,单井经济的开发年限以及对措施经济临界增产量的计算。所以,科学的分析油井经济极限指标计算方法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工作,但是探究出油井经济极限指标计算方法是必须要进行的,这对于分析注水开发含水期油田的开发技术政策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①单井经济极限含水率。经济极限含水率是指当油井开发到一定阶段,其含水达到一定数值时,投入与产出相抵,如果含水还在上升,很可能会导致亏损,油井此时的含水率就是含水经济极限。油井经济极限含水率的基本公式是:365单井日产液量×开井时率×(1-含水率)×商品率×(油价-单位税金)=单井年成本费用。所以,制定明确的单井经济极限含水量,对于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②经济采收率。经济采收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油田注水开发后取得的经济效益,精确计算经济采收率,对优化注水开发方案有积极作用。技术人员在计算经济采收率时,一方面必须要掌握该油田油藏的经济可采储量,可以通过模型分析法获取结果;另一方面又要结合地质勘查资料,计算出该油田总体的有仓储量。然后计算两者的比值,并以百分数形式表示。如果经济采收率在80%以上,则油田具有注水开发价值。③单井经济开采年限。在分析油经济极限指标过程中应该根据单井经济极限含水率准确的计算出单井经济开采年限,通过对单井的含水率和时间的预测模型确定单井经济开采年限。这样在油井开发过程中能够合理的调整相应的策略,尽可能的提高油井开发的经济效益。④临界增产量。高含水期油田的注水开发中,应当尽可能使开采量达到临界增产量,以实现油田经济收益的最大化。临界增产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盈亏平衡分析法,技术人员要结合往年油田年产量、净利润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往多个年份的盈亏情况。最后根据盈亏表和盈亏发展趋势,推算出临界增产量;其二是零净现值分析法,根据油田最近几年的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确定净现值。同时将某个时间段内净现值的最高值,作为临界增产量的参考范围。

(3)油田开发项目经济开采年限计算技术。油田按照当前开采技术,可以继续开采的年限即为油田开发项目经济开采年限。特别是对于一些投产时间较长的油田,在进行注水开采时,需要使用到该种计算方法。通常来说,以近年来油田每年的开采量作为除数,以油田预估的剩余资源作为被除数,两者计算所得的结果就是经济开采年限。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最终的计算结果,大体得出油田剩余开采价值。当油田可开采的油气储量价值超注水开发的成本时,代表具有注水开采价值。

(4)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技术。现阶段计算高含水期油田经济可采储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投入产出比计算是一种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的方法。按照“投入-产出”计算模型,可以得出油田经济可采储量的变化曲线,当参数足够多时,还能够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油田的采油量。结合以往的经验,单一的经济可采储量,容易受到油层含水量的影响,导致实际的结果与计算值之间存在较大误差。因此,在实际计算时,通常会将水驱特征曲线与经济可采储量相结合,这样就可以相对准确的推算出油田的实际可采储量,为下一步油田注水开发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3.结语

油田注水开发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整体规划和科学设计,确保注水开发工作高质量、安全性的开展,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各部门合作,包括油田地质、采油工程等,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优化注水调控对策。只有综合采取上述措施,才能重新提高高含水期油田的开发价值,实现开采效率和油气质量的提升,在给油田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更好的满足各个行业的资源需求。

参考文献:

[1]丁利.特高含水油田水驱提高采收率开发技术经济政策研究及潜力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

(新疆油田公司准东采油厂勘探开发研究所  新疆  阜康  831511)

作者:陈小睿

经济政策研究论文 篇3:

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政策研究的典型成果

国家高端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重大项目成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一书,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特征及重大意义,分析我国经济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经验,探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系建设及重大支撑,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建议。该书彰显了新时代智库经济政策研究的新特点、新模式和新经验;反映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在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中形成的风格和特色:以重大课题为引领,服务中央决策;坚持问题导向,以宽广的国际视野看待国内发展;重视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坚持调查研究先行,发挥党政产学研协同效应。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0世纪60年代,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首次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设想。80年代,党中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考验;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拥有广阔的时代环境和深远的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力有序有效推动我国经济体系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全面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提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全面部署,既有深刻的历史时代背景,又有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的优越基础条件,是党中央在精准研判和把握新形势的情况下做出的重大科学论断和决策。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有三大重要意义:首先,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目前,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十分明显。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个愿景,需要我国经济强大起来,构建雄厚的经济基础。其次,有助于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推进经济建设。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总收入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再次,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国改革也正向纵深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上台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在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面临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断链、脱钩的状况加剧,我国更需坚定不移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与此同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研究也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二、坚持问题导向原则,用国际视野寻求解决办法

针对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样一个宏大体系展开研究,是一项富有挑战的工作。本书坚持问题导向原则,遵循严谨的研究逻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总体上看,本书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展开研究;同时十分注重国际经验借鉴,从中吸取有益成分帮助解决现实问题。

正如本书所述,当前,我国经济体系面临诸多国内外挑战。从国际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全球经济衰退迹象明显,发达国家为维护其全球产业链高端地位,推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从国内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十分突出,实体经济大而不强,发展质量效益不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十分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大,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尚未得到很好满足,“脱实向虚”问题仍未根本扭转。

解决这些关键“瓶颈”问题,需要在充分认识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构建的自身深厚的有利的经济体系基础条件前提下,虚心借鉴国际经验为我所用。目前,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系已经具备鲜明的现代特征,各新兴国家也都在积极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并且取得了大量有益经验。主要体现为,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为国家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构建世界一流金融支撑体系,以制造业为核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公平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标志,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些经验是各发达国家成功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共性规律,值得我们借鉴。

三、重视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

本书提出,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本着“中为体、西为用”的原则,遵循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指导,采用现代系统科学的整体视角看待现代化经济体系及其建设;要瞄准到2050年把中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在两者成为有机整体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处理好平衡与不平衡、充分与不充分发展的辩证统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在动态的、相对的、渐进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在兼顾效率和公平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处理好增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在稳增长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进行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体现了经济体系研究方面的理论创新。

另外,本书针对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将“创新”和“改革”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两大引擎,并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9+1”体系,包括建设供需动态平衡体系,建设创新引领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区域協同发展创新体系,建设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全面开放体系,创建高标准的营商、法治和社会环境;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四个重大支撑,包括科技支撑、产业支撑、人才支撑、金融支撑。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这带有鲜明的政策创新特色。

四、坚持调查研究先行,注重实证比较研究

本书除正文部分,将大量实地调查研究形成的报告分为“专题报告”“实地调研报告”“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作为三个附件,对正文主体部分形成了实证支撑。其中,专题报告九“发展潜力源于新旧动能转换——粤苏鲁浙四省调研的启示”对粤苏鲁浙四省2008—2017年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发现2008—2011年山东、江苏的经济总量和增速均在前列;2012—2015年,广东后来居上,浙江也逐步迈入前列。通过实地调研,提出广东省和浙江省较早认识和解决动能转换,逐步培育相对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好地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四省扩展至全国要加快推进动能转换,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力度,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内和对外开放程度,加快创造一流营商环境。大量的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为研究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五、发挥智库连接党政产研媒的作用

本书是在党中央精神直接引领下,听取国家重要决策部门研究诉求,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联合中国社科院等高端智库及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力量,在地方政府部门和调研企业支持并获得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部力作,最终重要成果为服务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一书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创新发展的典型样本,值得关注经济政策的读者和智库工作者学习参考。虽然本书在所有制改革、微观主体再造等涉及一些改革深层次的矛盾问题上还需进一步展开研究,但不妨碍读者将其作为一个正在不断走向成熟的智库成果来看待。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编审)

责任编辑:沈家文

作者:许琳

上一篇:高职教育教学论文下一篇:情感教育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