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

2022-04-20

摘要: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有多种因素,财政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但研究发现,现行财政政策的调控措施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效应并不明显,甚至起到了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 篇1:

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了较严峻的差距。区域发展极大不平衡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基本国情。本文从财政的角度出发,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定性定量的方法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财政政策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调 财政政策

1相关研究综述

许毅(1996)第一次提出将区域经济的研究纳入财政理论研究的范围。吴厚德(1997)认为由于财政政策作用空间的不同,可分为微观财政政策、中观财政政策与宏观财政政策。朱广平(2002)从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关系的角度,通过对有关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指出2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快于中西部地区,而财政税收收入的增长却出现相反的格局;馬拴友(2003)从边际税负的角度,通过对我国各地区的税收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指出西部地区税负相对较高,各地区的边际税率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于红霞等(2003)则认为,我国的转移支付更多地流向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夏琳娜 (2005)认为区域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区域经济目标实行的一系列财政工具。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成因

2.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2.1.1 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比较

总的来看可以说是东部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最落后,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大经济地带的差距也是与日俱增,从人均GDP来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统计年鉴整理

上图是山东省、湖北省、贵州省各年的人均生产总值情况,它们分别代表东中西部来进行比较。从其中可以看到,近几年来,纵向看来各个省的人均生产总值都有大幅度的增加甚至翻番,但是从横向来看,山东省大大的多于湖北,贵州二省,并且这个差距也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2.1.2 东中西部公共服务水平的比较

从基尼系数来看,下图反映的是三大区域近年来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可以看出三大区域的卫生经费基尼系数总体平稳趋于下降,只有西部地区在2007年突然提高,这一情况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东部地区的基尼系数从2001年开始逐年下降,说明东部地区内部的不平等有所缓解,但东部地区的基尼系数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主要是由于东部的发达省份像北京,上海,广州这些领先的发达省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比较迅猛,而其他省份发展相对较慢。

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分析

3.1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来看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世界中游,中央政府的财力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但是,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人均财力水平在国际处于偏低水平。这是不能满足宏观结构调整的需求的,财政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便使得国家财政保证了经常性的支出以后,就不能够有足够量的财力用于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纠正市场调节中的偏差,从而严重削弱了国家财政对宏观经济的干预能力。

3.2从我国实施的财政政策上来看

从财政支出来看,我国从1978年到2006年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增长比较快,其次是行政管理费和基本建设支出。经济建设支出和社会文教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虽然从1979年开始逐年减少,但到2006年,这两项支出仍然占到53%。总之,我国财政支出项目实施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这就导致了我国财政政策存在区域差异。

中央财政支出的主要问题是结构不合理和重点不突出,严重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在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中,非生产性支出偏大,而生产性支出则不足,基础性投资严重滞后。

从现行转移支付制度角度来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使不同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从而打破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差—吸引不到投资—经济发展水平差的不良循环,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现实当中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很多的不规范亟需完善。

4协调东西部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分析

4.1 提高财政收入

我国目前财政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所起作用之所以收效甚微,与财政收入占GDP过低有密切关系,因而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就成为调整中央与地方财力分配根据的关键。“费改税”是实现财政收入增加的一个有效途径。一方面,通过税收管理权限的调整改革,将部分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基金归并为法定的税收,使之名副其实;另一方面清理取消一部分不合理也不合法的政府摊派、收费,保留的合理收费也应逐步纳入预算内统一管理。其次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4.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中央政府对地方经济活动的支持主要是财政投资,它的投资方向,投资领域和投资重点的选择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有重大的影响。财政投资政策的制定应当具有明确的经济目的。目前任务是协调经济的发展,于是,财政政策应当侧重于解决中西部开发中面临的能源、交通、农业等方面的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在财政支出方面,中西部地区各级地方政府首先应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经济的各种干预,以提高市场化程度,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压缩行政经费支出。

4.3 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转移支付对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现阶段实行的财政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中央与省级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二是省与地市级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三是地市级与县乡级地方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协调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加大有条件转移支付力度是能否充分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在调节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应该采取有利于上级政府调控和调动地方积极性、偏重效率的宏观调控型财政转移支付模式,即相应增加有条件财政转移支付分量,扩大有条件财政转移支付范围。

参考文献:

[1]李齐云 :《财政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2]武友德:《区域经济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3版

[4]周扬明:“扩大区域差异与倒U假说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6第4期

[5]杨洁:“国外区域经济政策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2第81期

[6]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郑路(1988-),女,土家族,重庆人,现就读于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作者:郑路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 篇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效应研究

摘要: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有多种因素,财政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但研究发现,现行财政政策的调控措施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效应并不明显,甚至起到了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因此,为缩小东中西部三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提供的均等化,须完善政府均衡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财政政策,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距;协调发展;财政政策

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现状

我们选取衡量区域经济差距的常用指标泰尔熵指数(Theil Index)来测算区域差距的变化趋势,该指标越大说明区域经济差距越大。根据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我们把全国分为三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和西部地区, 相对应的区域经济差距为:东部地区内部差距、中部地区内部差距、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及三大区域之间差距。

泰尔熵指数(Theil Index)可以表示为:T=TN+TJ,其中TN代表区域内经济差距,TJ代表区域间经济差距,我们分别选取不同地区的人均GDP和人口数作为测度泰尔熵指数的基本数据。TJ=(GDPi/GDP)·LOG[(GDPi/GDP)/(POPi/POP)]

其中,GDPi、GDP分别表示某个地区人均GDP与全国的人均GDP,PoPi 、PoP分别代表某个地区的人口与全国总人口数, GDPi/GDP表示某地区人均GDP占全国人均GDP比重,PoPi/PoP表示某个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

TN=(GDPi/GDP)LOG[(GDPij/GDPi)/(POPij/POPi)]

其中t表示第i地区中的省份个数,GDPij表示第i地区第j省份的人均GDP,POPij表示第i地区第j省份的人口数,GDPij/GDPi表示第i地区中第j省份的人均GDP与第i地区人均GDP比重、PoPij/PoPi表示第i地区中第j省份人口数与第i地区人口总数比重。

考虑到测量数据的连贯性及完整性,我们选取1994年至2012年的全国不同地区的GDP数据和人口统计数据(西藏自治区除外),除特别说明外,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为消除通胀因素,以1994年为基期分别对以后各个时期的不同地区人均GDP做消涨处理。图1显示各区域经济差距的泰尔熵指数。从图1可以看出,1994年~2012年间,各地区间经济差距经历了先扩大再缩小的变化态势。中、西部地区的内部经济差距不大,东部地区内部经济差距自2003年明显下降不少,泰尔熵指数从2003年的0.138下降到2012年的0.102,下降了近29.4%,而东、中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自2003年以来也显著缩小,泰尔熵指数从0.043 8下降到 0.037,下降幅度接近18.3%。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开发西部战略的实施,有力的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断缩小同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同时东部地区外向型企业较多,因国际金融危机连锁效应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出口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经济增速放缓,进一步缩小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也导致东部地区内部差距的缩小。各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化趋势说明,总体而言,我国近年来实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计划还是取得一定成效的。

但是,和其他两大区域相比,东部地区的内部经济发展差距仍然较大,明显高于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西部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差距也并未明显变小。可见东部地区内部差距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根源之一,各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也依然不容忽视,区域间的均衡发展依然值得我们重视。

二、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财政政策性因素

1. 不同层级政府财权和事权的错位。所谓财权是各级政府依据法律规定筹集和支配财政收入的权力。理论上我国财政体制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财权与事权统一”的原则,各级政府为完成相应的行政事务、经济事务须掌握一定财权。而中央政府具有统筹调控区域间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差异的责任,地方政府只负责本辖区的公共服务,因此中央政府的财权往往大于地方政府的財权。但地方政府往往比中央政府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职责却没有相应的财权相匹配。所谓事权,是法律所赋予的体现政府合理支出责任的行政权利和任务。我国政府五级行政架构决定了事权划分的复杂性,在实际运作中各级政府的事权并未明确界定,也未通过立法对各级政府的事权进行明确划分和说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事权划分较为模糊(外交、国防除外)。在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中往往造成上级政府事权下移、错位现象(王志刚、龚六堂,2009)。

图2显示,自实施分税制以来,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整体较高,基本保持在50%以上,而地方财政支出却从1994年69.7%上升到2012年85.07%,收入则处于平稳态势。这种财权和事权的错位不仅增加了中央政府向地方转移支付的压力,使得地方政府在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方面缺乏财政投入,更影响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大区域经济的差距。

2. 税收返还制度缺乏缩小区域间财力差距的能力。本质上税收返还制度是中央和地方分享税收增量的一种形式,其根本目标是补偿因税种划分导致地方税收减少所作出的财政制度安排,即保证了中央财政收入,确保宏观调控的能力,也保证了地方政府的税收利益。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把原属于地方财政来源的“两税”(增值税的75%和消费税的100%)划为中央财政收入,然后再以各地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增长率为基础逐年递增返还地方。返还的递增率按地方上缴入中央财政的“两税”增长率的1:0.3的比率确定。事实上,税收返还纵向调控保障功能有限,限制了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规模,更不可能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税收返还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返还的无差别性,即“谁上缴的多返还的就多”, 即“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结果就是发达地区上缴更多税收获得更多返还,而落后地区税源少返还税额就少,这无助于区域间经济差距的缩小,反而加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3. 转移支付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目标偏离,结构失衡等问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依据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实施财政补贴以达到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的目标。2009年,对转移支付制度重新作出规范,将转移支付简化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两大类。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是弥补财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提高地方政府安排财政支出和落实社会管理的能力;专项转移支付则体现在实现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及发展战略意图。但从转移支付实施效果来看问题不少:一是转移支付目标出现偏离。由于转移支付的初衷就是照顾地方财力不足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央财政政策的调控空间,难以有效均衡区域间财力差异这一根本目标;二是结构不够合理规范。在结构配置上,纵向转移支付种类过多,横向转移支付缺失,并没有完全体现出区域协调发展的系统性规划,临时性特征较为明显,难以发挥转移支付协调区域发展的作用;三是转移支付项目过多,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转移支付的渠道过于分散,缺乏资金整合力度,使用范围过于细化,而相应的监督机制缺乏,影响转移支付的实施效果。因此有学者指出,一定程度上转移支付的实施甚至扩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官永彬,2011)。

4. 固定资产投资的区域差异性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基础设施及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主要依赖政府投资,政府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性较为显著(Francisco,D.C.& Pablo,H.D.C.,2008;Glomm,G.& Kaganovich,M.,2003)。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凭借地理优势和政策优惠吸引更多投资,率先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逐步扩大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差距。与此同时,国家也加大对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投资比重基本保持在50%以上。近年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东部地区的投资增长逐渐进入相对平稳期,所占比重略有下滑,而中、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和投资成本方面逐渐凸显优势,吸纳投资能力增强,但东西部投资规模差距依然较为显著。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开启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政府投资在总投资中比重逐渐减少,而东部地区由于进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市场化趋势,反而加速了经济发展,而过度依赖政府投资的中西部地区因政府投资的减少往往陷入困境,这势必进一步拉大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三、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1. 深化财权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等会弱化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1)根据不同层级政府提供服务的范围确定支出责任。按照公共服务的受益原则界定不同层级的政府支出范围,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如外交,防务等应有中央财政负责,而地方性事务如市政建设、治安管理则有地方政府承担。对不同层级政府间交叉公共事务如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等必须根据法律规定明确财政支出责任主体,规范跨地区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这样可以避免事权和财权分担的随意性,保障公共服务提供的可持续性。

(2)明确各层级政府的收入责任。地方政府应根据事权和财权一致的原则,加强和完善地方税收体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因地制宜的拓宽税基,开辟税源,逐步提高财政汲取能力,形成地方自主税收体系,逐步摆脱过度依靠中央转移支付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不利局面。当然这需要中央政府下放部分税收立法权限,以培养地方政府的财政汲取能力。

2. 加大落后地区的政府投资力度,缩小区域差距。

(1)要发挥政府投资的示范作用。良好的政府投资行为有利于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落后地区。地方政府应制定吸引外部资金的优惠措施如优惠贷款、提供借款担保、低价提供土地使用权、减免税收等措施,采取独资、合资、参股、BOT投资等多形式、多渠道吸引外部资金投入到落后地区的经济建设,积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作用。对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能源,政府可以控制资金投入的主体部分,适当引入部分民间资本参股;对于一般性投资行为,应按照市场规律开展区域投标竞争,政府需要做的就是为市场投资行为提供政策便利、规范投资管理。

(2)加强政府投资力度。落后地区囿于自身资源禀赋的匮乏,仅靠自身资产和财政投入积累,很难缩小同发达地区的经濟差距,而政府处于宏观调控的地位,它的投资行为更会考虑到所投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中央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投入比例,均衡东西部政府投资规模。投资范围上,政府既要注重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行为,主要包括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也要关注对教育、医疗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在缩小同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的同时尽力保障中西部地区的均衡发展。

3. 合理优化转移支付制度。

(1)要明确转移支付制度的具体目标。由于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在资源禀赋、社会人文环境、公民需求偏好等方面差别较大,很难对所谓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出明确统一的判定,而转移支付目标的覆盖范围不仅包括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包括中央政府宏观政策的贯彻和实施意图。而转移支付的资金并非无限丰富,这就要求在选择转移支付的目标时应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区域间公共服务提供的均等化作为转移支付优先实施目标,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即要防止东部地区对转移支付资金的浪费也要防止中西部地区对转移支付的过度依赖性,确保转移支付的实施效果。

(2)调整转移支付分配方式和结构。如前所述,转移支付的目标是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扶持落后地区。但实际效果却是东部发达省份获得较多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西部地区所获资金较少(贾晓俊、岳希明,2012)。这就需要矫正转移支付的分配机制:在整个转移支付类型选择中,要注意各支付手段的比例配比关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借鉴国际经验,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和规模,整合不够规范和不合理的转移支付,完善、减少税收返还的比重,提高落后地区财政支配能力。同时,控制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针对专项支付资金的使用及资金分配方式,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政府支出责任,进行公正、客观的测算,加强对资金使用效率考评,是否需要地方资金的配套及配套金额的确定则要根据地方财力的实际承受能力而定。

(3)建立纵向横向相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我国目前主要实施纵向转移支付模式,但由于区域经济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仅靠中央财力难以有效完成转移支付的目标,需要在中央政府的安排和监督下建立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的综合转移支体系。由富裕地区直接向贫困地区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地方政府间直接接触,节约转移支付成本,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盘活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政府整体财政管理水平。横向转移支付是同级政府间财政资金无偿划拨,均衡不同区域财力差异。显然在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很难保证这种转移支付模式能够有效运行下去,这就需要上级政府督促、协调辖区内不同地区间资金转移。

参考文献:

1. 陈安平.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效应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6).

2. 官永彬.财政转移支付对省际间财力不均等的贡献——基于基尼系数的分解.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

3. 贾晓俊,岳希明.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研究.经济研究,2012,(1).

4. 吕冰洋.财政扩张与供需失衡:孰为因?孰为果?.经济研究,2011,(3).

5. 潘敏,张依茹.鱼和熊掌能否兼得?——我国财政政策效果研究.统计研究,2012,(4).

6. 王志刚,龚六堂.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基于省级财政数据.世界经济文汇,2009,(5).

7. 张晶.我国货币财政政策存在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8).

8. Bas van Aade et al.Monerary and fiscal policy transmission in the Euro-area evidence from a structural VAR analysis.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2003,(55):609-638.

9. Francisco,D.C and Pablo,H.D.C.,.The Economic Effects of Fiscal Policy: The Case of Spain.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08,30(3):1005- 1028.

10. Glomm,G.and Kaganovich,M., Distributional Effects of Public Education in an Economy with Public Pension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03,44(3):917-937.

基金項目: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创新基金项目(项目号:CXJJ-2011-363)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黄天华,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琦,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3-11-18。

作者:刘琦 黄天华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 篇3:

陕西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的问题,这势必会导致区域之间经济的差异。财政政策作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将发挥一定的作用。本文通过泰尔指数对陕西省三大地区:陕南、陕北和关中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比对,在此基础上对影响这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的财政政策,旨在对于推进陕西省总体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区域经济 泰尔指数 财政政策

一、陕西省区域经济现状

1.陕西省三大区域自然条件。陕西省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其地理位置南北狭长,东西较窄,因此由北向南根据资源类型和自然因素等可以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其中陕北地区包括榆林市、延安市;关中地区包括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杨凌示范区;陕南地区包括安康市。商洛市、汉中市。

由于三大区域传统生产力造成各区域经济发展起点各不相同,所以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也是各不相同,有着明显的差异:陕北地区有着丰富的煤气资源,这为陕北地区的能源化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陕北地区北部为毛乌素沙漠,中南部大都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种植面积小,并不适合农业的发展;关中地区有着“八百里秦川”的美称,农业发展状况良好,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陕南地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还有其矿产也非常丰富,开发也方便,但是由于没有相对的中心点,区域经济缺乏主导力量,工业基础较弱,导致经济发展相对较慢。

2.陕西省三大区域经济现状。在2016年中国城市GDP排名百强名单中,陕西省有西安(26位)、榆林(61位)、咸阳(89位)三市入围。各市区中,西安以GDP总量6257.18亿元领跑全省,占全省比重32.6%,榆林、咸阳分别以2773.05亿元和2396.07亿元,分列二、三位,合计占比26.97%,紧随其后的市区依次为宝鸡(1932.14亿元)、渭南(1488.62亿元)、汉中(1156.49)、延安(1082.91亿元)、安康(851.85亿元)、商洛(699.30亿元)、铜川(311.61亿元)、杨凌(118.98亿元),2015年GDP负增长的榆林市、延安市、铜川市2016年也成功的追赶上来。2016陕西省各个地区GDP的增速中较快的地区有安康、杨凌、商洛、宝鸡等地区,其中安康是增速最快的城市,增速为11.3%。

文件来源:陕西省统计局,2016。

二、陕西省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泰尔指数作为衡量个人之间或者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指标。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区域整体差异以及区域间差异的实证研究。泰尔指数的计算公式:

其中,为泰尔指数,代表区域总体差异,表示第个子地区的经济产出量;表示整个区域的经济产出量;表示第个子区域的人口总量;表示整个区域的人口总量泰尔指数越大,表示区域差异越大;泰尔指数越小,区域差异就越小。

文件来源:陕西省统计局,2016。

文章利用2006—2016年期间的相关数据来计算泰尔指数,计算结果如图所示:2006年以来,陕西三大区域泰尔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06—2008年,泰尔指数逐年增大,由2006年的0.96上升至2008年的0.98,2008-2009年泰尔指数有所回落,但较2008年仅回落0.02;2009-2012年泰尔指数一路增高,从0.96达到最高值1,之后从2012-2014年又有所下降,下降至0.98,之后又开始不断增长。

综上所述:2006至2016年间,陕西三大区域泰尔指数逐年增大(在不考虑2009和2014年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泰尔指数所代表的经济含义:泰尔指数越大,区域经济差异就越大,由此说明陕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差异在逐步扩大。

三、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分析

1.三大区域经济发展资源差异。

1.1陕北地区的农业资源条件较差,资源优势比较明显。陕北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中南部为黄土高原,也是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这里普遍旱地,虽然夏季高温多雨,可经常是暴雨,使洪涝灾害比较严重,不适合农业的发展。在西北一带,沙丘之间的低洼处有些草地湖泊,形成了地区的畜牧业基地。相对来说,陕北地区最大的资源优势是煤炭、石油、天然气。这里的煤炭储量非常丰富,占全省的85%以上,主要集中在南北两端,全省的石油、天然气也都聚集于此。随着各种资源的不断开发,陕北地区的经济不断增长,GDP总量和人均GDP都在快速不断上升。

1.2关中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是陕西的经济重心。关中地区地处八百里秦川,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是我国最早的经济开发区之一。从古至今,一直是经济文化中心,是各朝代统治者对于经济开发的重点关注的焦点地区。自建国以来,这里一直是陕西经济发展的重点,也是我國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资源优势中,关中地区最明显的优势是农业资源,良好的灌溉条件,平坦的地形,使关中成为陕西省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一个全国高科技农业示范区也在这里建立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促使关中经济稳定的增长。

1.3陕南经济区发展速度缓慢,区域经济缺乏主导力量。陕南地区位于秦岭和巴山之间,这里气候温和、水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同时也是全省金属矿产基地,近年来,由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陕南地区的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

但陕南的经济发展确相对缓慢,没有相对的中心点,开发区,区县等各自为战,大城市对中小城镇的带动作用相对而言不是很大,区域经济缺乏主导力量。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基数比较小,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因素导致陕南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较缓慢,比起关中和陕北地区有明显的差距。

2.区域经济政策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中地区在国家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以省会西安为中心,加快旅游资源建设,大力发展自然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发挥该地区历史悠久的优势,积极探索历史文化遗产;大力弘扬现代文化、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娱乐业和创意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的物流行业,进一步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把西安打造成国内物流的中心点。

陕北地区因为其有丰富的煤炭、油气资源,被国家确定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陕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为4143吨,其中陕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占全省的75%以上,延安市是我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2016年石油资源产量达到960万吨,石油工业已经成为延安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主要拉动力量。

陕南的秦巴山区在国家功能区规划中属于限制发展区,导致陕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缓慢,因此陕南的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制约。

3.产业结构不合理。地方经济增长与地方经济结构密切相关,产业结构作为地方经济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陕西省整体上呈现第二产业最大,第三产业其次,第一产业最低的格局,但各地区间经济结构也有所不同:得益于自然条件的因素,陕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但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陕南的工业化程度较低,只被看作初始阶段。陕北地区在能源产业的推动下,第二产业的比重要高于关中和陕南地区,相反第一和第三产业要远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产业结构有点单一。

四、实现陕西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区域经济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有良好的关系,适当的差异将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如果差异过大,就不适合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由前文我们可以知道:陕西省区域经济差距仍在不断拉大,因此,我们要根据陕西省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的提出一些建议,文章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深化改革,因地制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陕西三大区域间协调发展,首先我们要深化改革,增强市场活力、逐步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通过改革体质,可以提高市场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为体质环境提供良好的氛围,使市场经济的特点更加明确。其次,对各个区域内部的经济协调发展,要按各自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系列较为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与政策,控制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2.协调三大区域资源,实现一体化发展。矿产资源、能源方面:陕南的铁、锰、铝、铅、锌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可以拉动该地区医药化工,生态农业的发展。陕北的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优势十分突出,为了协调三大地区的发展,全面规划能源的开发、深加工和再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关中资源较为稀少,应该加快分布式风电开发项目,调整能源结构。

水资源方面:陕南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点城市之一,水资源丰富,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加强陕南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关中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要加快引汉渭等重点水源和关中供水网络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陕北地区的经济主要依靠能源和化工行业的支撑,要加快实施黄河引水工程和陕北的供水网络,以保护能源和化工基地的基础供水需求。

旅游资源:陕西作为一个文化韵味十足的省份,尤其省会西安更是十三朝古都,古文化气息浓厚,对旅游业的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应该加快发掘更多的古遗迹和风景区,加快建设一系列的旅游景点,对促进陕西旅游有很大的帮助。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三大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产业结够的合理化对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的增长的升级。

(1)因地制宜,准确发展区域产业政策。根据三大区域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的差异,实行差异化产业政策,通过发现三大区域发展中的症结问题、挖掘其资源与产业比较优势,定位三大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制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区域产业政策,促进区域产业合作和互补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2)发展现代化农业,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要加快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推广。关中拥有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应该将这些技术推广和应用到陕西的落后区域,以适应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合理调整第二产业,高度化产业结构。缩小区域工业经济的差异,实现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陕西三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唯一途径。首先,陕北的经济主要靠工业,工业在创造GDP的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技术含量低等,传统的工业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工业的发展。其次,要节约能源、挖掘新能源,推进能源产业升级。最后,是要高度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促进產业升级。通过关中地区信息技术辐射和促进的产业基地,由陕北和陕西南部城市和产业密切协调,缩小三个地区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于成学,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多指标测度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4.

[2]杨遐龄,张应剑.陕西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研究[R].陕西省统计局,2014.

[3]李佼瑞,徐书雅.陕西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比较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

[4]王恩胡,高全成,殷红霞.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区域协调发展对策[J].理论导刊,2015.

[5]张宁,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3.

[6]魏彦锋.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7]胡洪曙,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

[8]李忠民、周宏,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政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作者:郭露露

上一篇:资本主义历史教学论文下一篇:德育教育历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