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农村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及教育方法的研究

摘要:中职德育,即职业道德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面加强职业教育过程中处于灵魂和核心地位,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但目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仍受传统德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的没趣,教师教的没劲。作为一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为了克服传统德育课教学模式的弊端,有效地实现中职德育课的教学目标,在不断深入学习德育教学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角度出发,根据农村中职生的身心发育特点、现有中职教材特点以及农村德育课教师工作的特点,来积极探究适合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有效教学方法。只有合理的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德育课堂效率。本文正是从这一研究目的入手,对农村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旨在揭示农村中职德育课教学的自身规律,以期在农村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真正达到育人的目标,对农村中职德育教学起到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本文的研究采用了案例研究法、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走访法、数据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从家庭、学校、教师、学生四个角度去分析农村中职德育外流于形式、内不能化为行动的原因。发现农村中职德育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教学方法理论的系统研究,德育课教学存在随意性和照搬参考书等现象较为普遍,对教学对象学生缺乏深入的了解,并缺乏对校园德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教学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通过此次研究,笔者得出结论:农村中职德育课在实际的教学中,若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必须要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即充分利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并联系农村中职学生的生活背景、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及农村中职学校的教学环境等综合考量,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德育课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真正做到学习知识、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提高农村中职德育课的效率。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论文研究的目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和研究农村中职德育方法的意义。 第二部分:综述国内外德育教学方法。 第三部分:在调查的基础上,揭示农村中职德育现状。家庭德育的缺失、中职学校对德育方法的改进重视不够、缺乏专业化德育教师队伍和中职生自身对德育课的不重视是现今农村德育的现状。 第四部分:从家庭、学校、德育教师三个层面来探究农村中职学校德育方法的改进,引领中职生的健康成长。 第五部分:着重探究农村中职德育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德育课堂的效率。 总之,农村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任重而道远。只有各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取得应有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关键词:农村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目的

1.1.2 探究农村中职德育方法的意义

1.2 研究的工作流程

1.3 研究的具体方法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德育方法研究概述

2.2 我国德育方法研究概述

3 农村中职德育现状

3.1 家庭德育较少

3.1.1 “留守”家庭对中职生德育关注较少

3.1.2 监护人的改变,使德育成空白

3.1.3 父母的教育态度及行为模式对中职生的影响较大

3.2 农村中职学校对德育方法的改进重视不够

3.2.1 中职学校重视知识传授、技能培训,轻视德育培养

3.2.2 学校德育机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3.2.3 农村中职学校校园德育方法简单、僵化

3.3 缺乏专业化的德育教师队伍

3.3.1 德育课教师专业化不强,“照本宣科”常现课堂

3.3.2 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形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现象

3.3.3 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时效性和生动性

3.4 中职生对德育课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

4 农村中职学校课堂外德育方法探究

4.1 利用家长学校这个平台,整合家庭的力量,引导中职生健康成长

4.2 中职学校应积极构建良好的德育校园环境

4.3 德育教师专业化建设和德育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

5 农村中职德育课堂内有效教学方法探究

5.1 新课导入法的探究与实例应用

5.1.1 活动导入,引领中职生积极参与课堂

5.1.2 时事新闻导入法

5.2 新课有效教学具体方法的探索与应用

5.2.1 案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例应用

5.2.2 情境教学法的探究与实例应用

5.2.3 活动教学法的探究与应用

5.2.4 多媒体教学法的探究与应用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上一篇: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社会发展下计算机技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