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方法的论文

2022-04-20

[摘要]孔子把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实践的中心问题,高度重视道德教化对个体与群体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作用,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作为宝贵的思想遗产,对传统中国的人格养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真总结并批判继承这份遗产,对于促进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教育,培养现代人格,提升青年学生道德水准,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孔子教育方法的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孔子教育方法的论文 篇1:

浅论孔子的教育方法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摘 要】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宝贵遗产,其精华部分和教育智慧对我们发展当代素质教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从教育方法分析,今天我们发展素质教育应借鉴孔子教育方法中的启发式教育,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孔子;素质教育;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这个词虽然出现时间不长,但它的思想和精神实质却早已有之。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就包含了丰富而朴素的素质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中所表现的诸多特点与素质教育的特点不谋而合。

一、启发式教育,调动学习的能动性

孔子是“我国古代首创启发式教学法的教育家。”他常常与学生平等讨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有一次,孔子问起颜渊、季路两人的志愿,分别陈述为“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和“愿无伐善,无施劳”,孔子听后,并没有着急评论,而是说出了自己的愿望“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从之”。将这三个志愿放在一起,就会发现老师的志愿宏大很多,在无形中也就启发了学生。

人才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造,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要求。因此,必须实行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事物激发学生打开思路,积极思维,要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能力,真正落实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二、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培养

“个别化教学”一词最早在20时期七八十年代就被提出,并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实践并实施,它鼓励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潜能的充分开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法。但早在2500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其实就已经注意到人的天赋才智有高下之别,提出了“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朱熹将孔子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因材施教”。

孔子以诗、书、礼、乐作为教育学生的教材,这是他对学生的共同要求。但在具体实施时,他却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及天赋差异,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他承认教育中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观察,“听其言而观其行”,不仅会对他们的言论加以观察,更重视他们的日常行为,所以对不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及特点都有深刻的了解,能指出学生个性中的弱点:“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哮”(《论语·先进》)在教育实践中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三、提倡教学相长,进行双向教育

《礼记·学记》 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学习之后发现不足然后去请教他人继续钻研,而教学之后有所困惑才知应继续自学深究。教学是包含着自教和教人两方面内容的,学习也包括自学和他人指导学习。从教师本身的角度来看,虽然说教人其主要职责,但仍应做到在教中学;而从学生角度来看,虽然学习是其主要任务,但也可以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与教师的双向互动。在《论语·八佾》中,子夏由“绘事后素”联想到“仁先礼后”,透悟外在礼仪本于内在仁义,孔子对此非常赞赏,认为子夏启发了自己。《尸子》载:“仲尼意志不立,子路侍;仪服不修,公西华侍;礼不习,子贡侍;辞不办,宰我侍;忘乎古今,颜回侍;节小物,冉伯牛侍。曰:‘吾以夫六子自励也。’”(《圣贤群辅录广博物志》卷二十引)从这段记叙可以看出,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往往打成一片、亲密无间。有一种“教学一体”的意味。这里是双向互动教学,也是启发教育乃至因材施教。

因此,在如今的素质教育当中,我们应该借鉴孔子的这一有效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教学,达到教学一体的效果。

综上所述,孔子不但建立了系统的教育理论,他对教育本身更是有着大量的实践和成果作支撑,这些教育成果是他素质教育思想的结晶,其教学方法对中国现代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当今我们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大力提倡孔子的儒家思想,与其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这对“素质教育”的发展和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理应得到科学的继承并加以创新利用。文化史研究专家柳诒徵曾经这样写道:“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在如今提倡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国家的教育问题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如何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人才、如何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更应基于一个文化大国的深厚底蕴,当今在与世界接轨,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教育理念的同时,我们更应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教育与当代教育的交融与创新,必将推动教育事业的大发展,让其在新世纪里再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辛安亭:《孔子的教育方法》,甘肃教育,1981.

[2]匡亚明:《孔子评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作者:段佳薇

孔子教育方法的论文 篇2:

略论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对现代高校德育的意义

[摘 要]孔子把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实践的中心问题,高度重视道德教化对个体与群体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作用,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作为宝贵的思想遗产,对传统中国的人格养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真总结并批判继承这份遗产,对于促进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教育,培养现代人格,提升青年学生道德水准,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现代高等教育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蔡世华 黄军利

孔子教育方法的论文 篇3:

对孔子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现代解读

摘要:孔子有其鲜明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孔子立足于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根基,寓主体性于“确教无类”的公平教育思想之中。孔子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对我们确定当代的教育目标、教育思想、教育价值取向以及合乎人性发展需要的教育实践等均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主体性教育思想;现代解读

 21世纪的教育是真正回归“人”的教育,关注人的主体性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此,研究和吸取孔子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孔子关于主体性教育的思想,挖掘其中的现代价值,就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这正如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的联合宣言中所说的:“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主体性教育思想的人性根基

孔子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根基无疑是其“人本”思想。子曰:“性相性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这即是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贵贱贫富都没有多少差别,差别只是因为后天环境和个人努力程度的不同而造成的。在孔子生活的那种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孔子的这种说法就准确地表达了、他关于“人性差别的后天性”和“人性的可塑性”的观点,无疑是对人性本质的一种准确解读和莫大尊重,并对后人的思想解放和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子曰:“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论语·子路》)孔子的这一思想不仅对“当时奴隶主贵族腐朽的世袭世禄制,以及不学而仕与学而不能仕的矛盾现实,起到了直接批判的作用”,而且也表明了孔子承认学习对一个人改变其前途命运的重要作用。孔子不仅十分重视学习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而且也特别倡导学习的自主性。他很赞赏自主学习的人,强调平民要自强自立。他把对待学习的不同态度作为区分人的等级的一种标准。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我们暂且抛开前一句即“生而知之”中所含思想的不彻底性于不顾,只从后边的几句中就完全能够理解孔子十分赞赏自主学习的人,而批评那些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的人,即他所说的“困而不学者”。这说明,他十分强调只有“学”才是一个人能否获得社会地位的关键因素,认为人的身体与勇力都不足挂齿,他的祖先与祖姓也都不足称道,而可以传闻于四方、昭显于诸侯的只有“学”,这种强调自立、自强的思想是非常可贵的。

在当今时代,接受教育与学习已成为现代人应有的一种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一个缺少教育的人,一个知识贫乏的人,他肯定会越来越难以融入现代社会,越来越难以被现代社会所接纳,更谈不上高质量的生活,谈不上有效地参与政治、行使自己的权利了。在当今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人们要与时俱进,就要不断地学习,就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并将之付诸行动,如此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才能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和全面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在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我们的教育体系,正在倡导公平教育,以尽可能地为不同年龄的人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在义务教育方面,我们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正在对农村儿童实施免费提供教科书、免学杂费以及为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补贴的“两免一补”的政策,同时还正在向实施优质教育努力。通过近些年的扩招,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并正在强调要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要向国际水平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为成人提供了各种进修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在这种大好的环境下,公民就应该树立孔子所提倡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应该为自己的学习提高、为孩子们的学习和进步负责。客观上讲,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我们不能将学习的目的定在这种急功近利的目标之上,而应该从长远的发展打算,应从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成功地做人做事的角度来看待学习,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会生活的真谛,领会人生的意义。

当教育进入现时代以后,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普遍认识。然而,随之出现的人文精神的危机也让我们猝不及防,如“人性扭曲”、“道德沦丧”、“漠视生命”、“心理障碍”、“亲情淡漠”等诸多的问题也经常出现在校园内。面对如此的境况,人们又在呼唤着人文精神和主体性教育的复归,主体性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主体性是相对于客体性而言的,是指人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对人的主体性价值的重视和弘扬,忽略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将是一种畸形的教育,因而也将是失败的教育。为了让每个人都能获得真正的主体性的地位和自由发展的机会,我们需要挖掘传统教育哲学中的关于“主体性”思想的精华,以使我们的教育能充满对人的主体性的关怀。相反,如果我们不能充分地认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所提出的所有冠冕堂皇的要求就都无从落实。

二、“有教无类”:寓主体性教育于公平教育之中

孔子的教育思想颇具反思与批判精神,这正如孔培青教授所言:“他政治上偏于保守,但教育上却倾向于革新。”孔子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首次认识到了每个人均应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主张教育下移,首创私学,首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从而改变了在他之前的“学在官府”的局面。

孔子首次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说法,认为一切人都应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就是,应打破当时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和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以使那些希望学习而又有时间和条件学习的人,不论贵贱贫富,不分男女老幼,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予的“有教无类”的主张,虽然与现代意义上的普及教育和教育公平相比还具有朴素性,但它打破了原有的严格的官学和等级制度。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孔子创办了私学,吸收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年龄的学生,这本身就是一种开拓和创新之举。他招收的学生中有像孟懿子、南宫敬叔等类贵族的子弟,也有很多像“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类似颜渊的人;有“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的原宪,还有被称之为是“卞之野人”的子路;甚至还有进过监狱的公冶长等地位低下的穷苦贫民的子弟。在孔子看来,每个人都有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权利,都应有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以寻求发展的机会。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充满了这种教育公平的思想,并在中国历史上最早践行了这种思想,从而充分体现了孔子对人的主体性的理解、尊重与关怀。

孔子提出并践行的教育公平的思想,不仅是我们当前所倡导的教育公平思想的重要根基,而且对我们当前普及教育与教育公平的理论建设与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我国当前教育公平的主张虽然有其法律和政策方面的支持,但

教育公平目前在我国还远没有充分实现,即无论是在起点和过程方面,还是在结果上,我们目前仍有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我们目前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弱势群体、落后的农村和牧区的孩子们的身上。由于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的限制,目前他们只能无奈地面对诸多的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

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由于起点低,由于基础较差,所以他们往往不受教师的重视和尊重,他们较难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无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很多孩子甚至因为无法考上高中而在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务工或务农。尤其在教育的结果上,由于评价中固有的弊端,所以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被忽视的状况。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内容和统一的分数要求面前,许多学生进不了他们梦想中的大学,或者大学毕业后就面临就业难的重重困难。目前许多地方都在办重点校、重点班或实验班,随之而来的“择校”和“择班”的现象也愈演愈烈,各种课外辅导也越来越多。这些,都不利于教育公平的有效实现。这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的:“好多年来,批评家们曾经指责学校是‘充满不公平、集权主义和歧视的蜂窝’,而这种‘真正的不平等’,又以‘貌似民主的词句’为烟幕。”我们应该承认,精英主义教育至今仍是许多国家的主导的教育发展模式,即少部分人占用了多数人应该使用的资源,让少数人的成功以多数人的失败为代价。因此,实现教育公平仍然任重而道远。教育公平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口号或一种理念,更应该将其付诸实施,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和持久的行动。为此,我们应该回过头来重新学习和吸纳孔子教育哲学中的合理成分,以使我们教育公平的主张能立足在更加深厚的思想基础之上,并且实实在在地将其付诸实践,以充分发挥古代思想的现代价值。

三、“因材施教”:寓主体性教育于学生的富有个性的发展之中

孔子的教育方法,从另一个视角看,也是孔子主体性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自觉的前提下,强调应引导受教育者使其主体性能充分地得以展现,由此就创造了诸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教学相长、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等许多有价值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其中,“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核心。孔子十分注意了解学生的性情、智愚和专长等,经常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等观察法和谈话法来全面了解学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颜”。“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这些,说明孔子对学生的秉性和特长是十分了解的。由此,在实践中,他就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来进行教育。他能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情况,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提出一般要求的基础上,他能顺应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其特殊才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尊重学生特点的主体性教育的思想。

以“因材施教”为前提,孔子也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诱导。孔子善于用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常常抓住恰当的时机来启发学生,使之进行独立思考,说明孔子在其启发式的教学中也贯彻了他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在师生关系上,孔子也主张师生的地位应是平等的,应实现教学相长。在实际教学中,孔子善于把握学生所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注意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并经常运用师生相互商榷和平等探讨等方法来引发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共进,激发学生的独到思维和见解,以求得师生双方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孔子不仅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同时还十分尊重学生,并寄希望于年青一代。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他鼓励年青人抓住时机,积极进取,要有所成就。同时,孔子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的思想还表现在他的“当仁不让于师”的关于师生之间应是一种民主与平等的关系的看法上,反映了孔子的坦诚的胸襟和宽广的胸怀。

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在当今仍有其价值。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总是以“一考定终身”的方式来选拔人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虽然过去的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目前已有了改变,即变成了今天的都有可能能冲人大学之门,但是从中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的考试,无论是考试方法还是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等,还都是同一种模式和统一的要求,这导致人才被批量地“复制”,导致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创新型的人才和各行各业需要的实用性的人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因而就越发凸显了出来,因此施行“因材施教”就显得更有其现实意义。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充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应该使学生能发展自己的特长,即应为学生发挥其特长创造机会,提供平台,以使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展方向和专业。近几年来,我国正在加强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加快了步伐,这也为学生的多样化的发展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事实证明,只有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才可能使学生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

四、学、思、行结合:寓主体性教育于对各种认知方法的整合之中

孔子的主体性教育思想还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关注上。孔子把对知识的学习过程看做是一个学与思结合的过程,即把学习概括为是由积累到思考贯通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他十分强调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要求学生要学会学思结合。与此同时,他更强调学生应主动向各方学习,应借此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他还认为,学是思的基础,为了能学好,必须善于思。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同时。孔子还十分重视自觉主动的行动。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他还要求人们要“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行重于言的思想,可见孔子十分强调的是学了之后要身体力行,要说到做到。他明确地提出,学习应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四个阶段包括了对知识的学习和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完整的过程。他的学、思、行结合的思想被后来的儒家们继承了下来,并使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中庸》中就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说法。后来的墨子和荀子也都十分重视“行”。墨子说:“士虽有学,而行本焉。”(《墨子·修身》)荀子也说:“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荀子反对口耳之学,主张身体力行,学以致用。

当今是知识和信息时代,知识发展和更新的速度之快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面临知识爆炸的状况,人们对知识的学习不仅要有所选择,而且更要注意学思结合,只顾学习而不加思考,将难以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仍以应对考试特别是应对高考为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追求分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课堂上充斥着教师的灌输而缺少学生的参与和讨论。这会使学生在学习或阅读时把书上的观点不加分析地加以认可,从而出现盲从的现象。学生从来不去怀疑和批判书上的内容,就势必会导致学生思想的教条和僵化,导致学生人云亦云习惯的形成。这样的学生,让他们将来能有所创新,当然是办不到的。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学生只是胡思乱想,缺乏自省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常常异想天开。他们心浮气躁,不认真学习,缺乏积累,所以他们的思考就无根基,就无法正常地进行。教育是对个体的主体性进行培育的过程,是一种主体性的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和理解孔子的关于注重学、思结合的要求,并在自己的对学生的教育中有效地践行“学、思、行结合”的教育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行动和实践的习惯,才能增长他们的才干,才能使他们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明航,关于教育的教育性思考[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2(3)

[2]张书丰,中国古代教育精粹的现代解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王坤庆,21世纪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前瞻[J],教育研究,1998(3)

[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陈桂生,教育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编务组,孔子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7]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目的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6)

(责任编辑:曲阜文]

作者:额尔敦巴根

上一篇:语文阅读教学思考论文下一篇:老年精神科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