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设计通识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动势、空间、平衡同属平面设计中的基本设计法则,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很大,因此在设计基本法则的讲解就显得很突出了。而环视当代大学的设计基础课教学,绝大多数的高校对基础课的重视程度都往往停留在语言上,没有着实的从研究设计的基本法则已成普遍现象。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空间设计通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空间设计通识教育论文 篇1:

现代书院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建立“书院式”学生培养模式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尝试。古代书院在空间设计上注重中轴对称和遵规守正,体现了以“道”为核心的明德教化理念;在斋舍设计中注重慎独与乐群的结合,体现了以“修身”为核心的成德教育理念。同时,英美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盛行的通识教育理论中提倡的“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和辨别价值的能力”等人才培养理念对现代书院空间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在归纳诠释现代书院的教育理念意蕴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型、交往型、实践型、修身型的现代书院空间设计构想。

[关键词]现代书院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空间设计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7022唐玄宗时期官方创办的丽正书院是我国最早以书院为名的教育文化机构。两宋时期是书院发展的黄金阶段,产生了史上最为著名的“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和睢阳书院[1]。新亚书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书院的发展起点。钱穆先生于1949年在香港建立亚洲文商专科学校,次年该校更名为新亚书院,随后与崇基学院、联合及逸夫书院合并为香港中文大学。自2000年浙江大学建立竺可桢学院起,内地部分高校也逐渐开始尝试书院制的人才培养模式[2]。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本着德育理念和现代通识教育理念相结合的原则,对现代书院的空间设计进行研究,通过对校园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创新了学生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与空间设计

在书院千余年的发展历史中,书院自由的学术环境催生了独特的育人理念和教化氛围。书院作为儒家知识分子集聚讲学授业的重要场所,使一些极具时代精神的儒学思想在其中得以产生和发展。书院的德育理念是不同历史时期儒学精神的积淀,主要包括以“道”为核心的明德教化和以“修身”为核心的成德教育[3]。儒学德育理念的传授不仅包含对德育知识的直接传递,也包含教育场所间接传递的德育知识。

(一)“中轴对称”的明德教化空间

儒家的明德教化主要是指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内化教育。书院注重对学生的明德教化,因此在空间设计中注重建筑的层次布局,通过中轴对称和遵规守正的空间形式营造出尊卑主次的场所形象,强调对学生的礼制教化。书院在室内通过匾额、楹联等形式向学生传达关于“仁、义、礼、智、信”的教育内涵。例如,岳麓书院的建筑群中就是以中轴对称形式呈现尊卑礼法秩序的,其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书院的门庭、礼殿、讲堂和御书楼。这种布局强调了教化的重要性。

(二)“慎独”与“乐群”的成德教化空间

《论语·里仁》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意思是,学生面对德性好的人要向其学习,面对德性差的人要自我反省以免犯错。儒家教育将其作为修身养德的座右铭,并将其细化为具体行为体现在学规之中——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要自觉遵守书院秩序,在日常生活中则要自我约束和反省。这些要求就是儒学教育所提倡的“慎独”和“乐群”。书院的空间设计既能满足学生的集体活动需要,也为学生保留了私密性的反省空间,这为学生营造了群体性的交往空间和私密性的个人生活空间。由于书院中的学习活动往往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因此斋舍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例如,岳麓书院设有半学斋和教学斋,每斋有26间,共为52间,每一间都是一个学生独立学习生活的场所。相邻两个斋舍利用园林植物设计成半围合的空间布局,使每一斋都包含两个私密性的空间。斋舍又通过廊院与中轴线上的讲堂和御书阁相连,使学生间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一个群体,提供了“慎独”和“乐群”兼具的修身教化空间 [4]。

二、现代书院的教育理念意蕴

现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可以从传统书院教育理念和现代通识教育理念中得到借鉴。《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把品德教化的目标表述为: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和辨别价值的能力[5]。通识教育的教育目标与古代书院的教育目标具有相同之处:有效的思考能力与儒学教化中的八条目所强调的“格物”“致知”相类似;交流思想的能力等同于儒学教育中所提倡的“乐群”特质;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相当于儒家倡导的“五常教化”中“智”的特质,即明确是非曲直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与“诚意”“正心”相通。因此,中国现代新型书院的教育理念要将通识教育与古代书院儒家教育理念融合起来,形成新型书院的教育价值追求。

(一)有效的思考能力与“格物致知”

通识教育中关于培养学生有效的思考能力是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使其能够从复杂事实中抽绎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关联性思维使其能够跨领域理解人类、历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想像思维能力使其能够体察人类的各类情感,从思维中描述健全的个体人格。逻辑思维、关联性思维以及想像思维在现代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以及人文学科的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6]。朱熹认为,“格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群体依赖感官获得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个体道德生活的基本信息;第二阶段是个体对获得的信息加以研究;第三阶段是群体进行彻底研究,从而获得真知。“致知”是将研究获得的真知加以传授并指导实践[7]。总体而言,有效的思考能力和“格物致知”都要求学生获取广博的知识,并认为单一知识体系无法塑造个体完整的人格,因此对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以及人文学科知识都要有所涉猎,同时强调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要将获得的知识用于实践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关联以及想像等方面的思维。

(二)交流能力与“乐群”特质

交流能力是人能够清晰表达自我意见并被他人理解的能力。有效交流不仅要依托于清晰的思维和流畅的表达,还依赖于个体的道德品质,因此日常的交流也会在无形中锻造学生的品格[8]。《程董学则》中把交往之意阐述为:“乐群所以敬业也,是师友相处晨曦,不闻认真劝善改过,则与素居之感何异?学者群居一堂,务以崇德辩惑为大,而藏休息游各领其意趣之所在,日计不足,月计有余,自觉相观而善。”[9]强调学生要把“乐群”作为道德修养的方式,学生之间群居处之,有利于相互之间德性的效仿以改过迁善。因此,交流能力的获得与群体性活动密切相关,而积极有益的群体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也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从而规范约束其德行。

(三)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与“智”的教化

通识教育中关于培养学生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熟练地将所学知识及所获得的思想运用于经验领域的能力,也即教育必须使学习过程中的个体能够认识理论与事实间的差距,让个体学会将思想转化为行动。《礼记》认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即儒家五常教化中关于“智”的教化,是指“是非之心”和“知识之智”,是培养学生明辨是非从而做出正确道德判断的能力[10]。

(四)辨别价值的能力与 “诚意正心”

通识教育中关于辨别价值的能力是指学生对不同种类的价值能够加以辨识,并能理解其中的关系。现代教育应培养学生辨别价值的能力,而教育的目的也不仅是传授价值知识,更在于价值本身,强调将价值内化于学生的行为,并成为学生的内在核心价值观[11]。儒家教育“八条目”中的“诚意”是指不自欺,是人们将认识由外及内地形成内心深处的价值,从而实现“正心”,即体察内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失去内心的刚正[12]。辨别价值能力的获得不仅依赖于学生的内省与正心,也依赖于教育对价值知识的传递。

三、现代书院的空间设计

现代书院融合中国传统书院教育观及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通识教育理念,通过对两者育人观的融合借鉴以突破专业教育模式而设置“书院式”育人的新模式。“书院式”育人场所以促进学生修身养德为目标进行空间优化设计,通过对空间环境的优化,传递“缄默型”德育知识以促进学生的德育教化。

(一)构建复合型空间以提供多元求知环境

古代书院的“格物致知”以及通识教育主张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等观点都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多元化涉猎,倡导在研讨的过程中获得真知。(1)现代书院在空间设计中采用跨学科式的混合居住空间,为学生跨学科知识交流提供了空间保证。(2)书院内设包含不同专业信息的图书馆和档案馆,并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以便于学生及时查阅网络知识信息,确保了学生能够全方位多渠道获取知识信息。(3)设置研讨室以便于学生进行疑难问题交流,促其获得“真知”并内化于心。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晨兴书院建于2011年,占地约1 071平方米,采用集中布局形式,由裙房、塔楼及半地下室组成,设有自修室、课室、研讨室和电脑室,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了“复合型”的书院环境 [13]。复合型的空间为学生求知提供了多元化环境,有利于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学习。

(二)构建交往型空间以提供乐群环境

古代书院所强调的学生的“乐群”特质、通识教育所重视的对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都要求学生能够在交往过程中具备有效交流的能力,而真正融入群体且具备“乐群”的特质,则需要在群体活动中实现德行的自我约束和相互效仿。因此,现代书院的空间设计非常注重非正式交往空间的建设。非正式交往空间又称为“灰空间”,是指建筑群中介于内外之间的半围合型空间——与公共场所相连但又具有一定的隐私性,能够满足个体交往的需求,为个体交往提供空间场所。例如,香港中文大学晨兴书院裙房屋顶设置的花园式交往场所,为学生的户外交往提供了合适的活动场所。晨兴书院的两栋塔楼以连廊彼此相连,连廊两侧设有休息桌椅,为两栋宿舍中学生的交往提供了空间场所[14]。通过在走廊、楼梯、过厅等交通节点处设置半开放式的交往空间,能够很好地增加学生在空间中的交往几率。

(三)构建实践型空间以提供实践环境

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能够出恰当判断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领域,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的学习目标。因此,现代书院的空间设计应该为学生的实践活动留有空间,包括建立小型公共实验室、实验田等研究场所及与社会企业或社区联合建立学生交流实习基地,为学生运用知识提供空间平台。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逸夫书院在第二学生宿舍附近建有草苓香中草药园,为学生学习中医知识提供了最直观的学习场所。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有“新亚书院/耶鲁大学暑期社区服务交流计划”、“海外实习计划”等实习培训计划,不仅能让学生跨区域了解不同文化的特征,也为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了实习平台[15]。

(四)构建修身型空间以提供价值观养成环境

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学生辨别价值的能力,儒家教育同样强调诚意、正心的内在道德素养。对学生德育价值观的教化,不仅需要通过教育实现对价值知识的传递,同样需要学生内省自身行为,形成诚意正心的正确价值观。因此,现代书院在空间设计过程中,应营造适合学生正确价值观养成的良好环境。例如,上海复旦大学的志德书院取名之意为“明志且道德高尚”,书院楹联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而后游于艺;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必先正其心”[16]。书院通过对德育空间环境的营造和优化,形成了“修身型”空间,向学生传递缄默型德育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诚意正心的正确价值观。

我国自1995年开始推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各高校纷纷开始淡化专业性教育,并明确提出低年级通识教育和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目标。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部分学校开始改革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并着手建立现代书院。书院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其空间设计不仅在于满足师生的传道、授业、解惑活动,也在于传递缄默的德育教化知识。现代书院将国外先进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和中国古代书院的德育理念相融合,推行“全人教育”,提高了学生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中国书院文化简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1-16

[2] 王雁冰中国大学新型书院研究——基于大学书院案例分析[D].苏州大学,2014:8-14

[3] [7]魏冰娥为道与为学之间:传统儒学德育内容的演变[J].教育评论,2013(01):139-140,139

[4] [9]张奕知识形态与大学建筑——教育学视域下的中国大学建筑形态演变之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5:80-81,80

[5] [6][8][11]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0,50-52,52-54,55-56

[10] 吴光一道五德:儒学核心价值观的新表述[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44-47

[12] 耿有权儒家教育伦理研究——以西方教育伦理为参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40-241

[13] [14]曹少波港澳高校书院建筑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24-25, 25-26

[15] [16]百度文库香港中文大学独特的书院制度[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4a2ec108bb68a98271fefad0html

Key words: ancient academy modern academy;general education;space design

(责任编辑:刘新才)

作者:张若梅 刘阳

空间设计通识教育论文 篇2:

动势、空间、平衡在设计基础课中的重要性探讨

【摘要】动势、空间、平衡同属平面设计中的基本设计法则,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很大,因此在设计基本法则的讲解就显得很突出了。而环视当代大学的设计基础课教学,绝大多数的高校对基础课的重视程度都往往停留在语言上,没有着实的从研究设计的基本法则已成普遍现象。高校设计教育中着重对设计的基本法则讲解有利于学生在高年级的专业课程中广泛运用,对学生进入设计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从长远来看可以提升教学的成效性。

【关键词】动势;空间;平衡;平面设计;基础课

自高校扩招以来,现代大学里的设计基础课教育已经普及,成为了高考美术培训与大学各专业课之间的过渡课程,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令很多人无法想象的是,这个过程被深深的同其它专业课割裂开来进行,特别是在绩效工资改革的量化工作前更是显得如此的不堪一击,成为了学生在大学生涯一开始的大学之殇。设计类基础课现在的现状是:年青教师在各方面能力还处于一个发展期,专业实践方面经验显得不足,不能更多地结合实际操作案例和名作来讲解基础知识;而中老年教师因其某项专业能力突出,加之教学课时有限,往往只教授一门或者几门高年级的专业课,无法彻底的兼顾到基础课。更令人头疼的是还有些学生是要等到毕业设计时才暴露出来各门课程基础薄弱的环节,让指导毕业设计的专业老师苦不堪言。

面对这些大学里基础课中的实际问题和多方面问题,个人或者团体的力量似乎短時间内很难改善,而等待我们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需要学习设计,他们的专业能力提升令老师和家长感到紧迫,那么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是不是就一筹莫展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本文作者将从设计中的基本法则来探讨基础课教法所应掌握的知识点,并结合实例来应证基本法则在作品中的效用,为通识教育下的艺术类教师和学生提供规律性的讲解,以便通过掌握规律来更加灵活的讲解设计基础课。由于设计的基本法则较多,本文将对动势、空间、平衡三个基本法则在平面设计基础课中的运用作详细描述。

一、动势(Movement)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韵律,万事万物都在跳舞。”万事万物因有了动才有了生气。动势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在动的过程中和动之后都有一个即将运行的下一个动作,这个动作有着明确的指向性和方向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势。在艺术中绘画、雕塑或者设计中产生视觉移动的错觉,这个移动中的错觉就是动势。动势是对作品中元素运动迹象的改变性而产生的描述,作品中的动势因事物发展的趋势有共同的内在逻辑关系,它即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虚构飘渺的。

在视觉传达中,海报、封面、折页、照片等作品中几乎都会出现动势,其作用在于迫使观者的眼睛不断地移动,以便可以在一个构图中同时观看多个信息。这个观看有可能是因为构图中有一个靓丽的颜色或者黑粗的标题,而设计师的任务则是按照视觉流程有效地引导观者的注意力。如意大利米兰设计师马克斯·胡伯和在1948年为蒙扎摩托车比赛设计的海报中就很好的融合了动感和速度感的视错觉效果,大面积的不同色块和透明色彩的重叠使用,使画面中形成强烈的动感、节奏感金额纵深感,所有的方向性都指向海报中的文字,让观者觉得文字就是比赛的终点一样让人惊心动魄。蒙扎国际大奖赛的海报设计使用的弧形的线条、鲜艳的色彩和倾斜的视觉来传递速度带给人的喜悦,在视觉上能给人产生移动的感觉。该案例就是很好的让设计同生活中的动势节奏相融合的例子,是设计同生活紧密结合的典型案例。在对动势设计基础法则的讲解过程中,语言的简单和案例的乏味是学生在学习设计基本法则中所遇到的普遍现象,通过例举一到两个动势演变成设计的成功案例,着重对作品的生活化和作品内部视觉运动的趋势进行渲染和描述,可以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动势的设计基本法则。

在视觉传达的过程中,视觉的运动是需要设计的,不让读者的注意力从作品中的一个地方随意地转到另一个位置,而是让读者的注意力按照作者设定好的顺序来观看和理解显得非常必要的。一个成功的作品中往往有多个元素和多个色彩及各级标题文字,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到观者与环境的关系,还要考虑到动势和元素、色彩、文字之间的内在视觉运动关系,是环境主导观者,还是环境围绕观者这些元素都是要周密地考虑和思考的。而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时能突出视觉的节奏感,从而有效地引导读者注意力从作品中的一个元素移动到另一个元素,以达到突出设计主题的作用。而这种节奏与音乐和声音的关系近似都有着自身的动势,只不过音乐的动势是用耳朵感知的,设计的动势是用眼睛完成的。这种用眼睛完成的视觉节奏往往有以下特点:规则的;平稳的;流动的;静态的;渐变的;不规则的;夸张的。它们都在作品内真实的元素之间产生,传递出比文字和图片或比事实更为真实的表达,有强烈的说服性。在书记设计、海报设计、界面设计等专业领域,动势因画面的尺寸不同又有各自的类型特点,这在设计基础课中动势一节中要进行多方面阐述。如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在《柏林故事集》的封面设计极具典型,画面顶部是一个剪影的人物形象和两个相反方向的影子,下方配以倾斜的印刷字体来阐述文章主旨,三者方向一致同指人物走过来的动势,是和动态有效结合的成功案例。

二、空间(Space)

设计的空间指的是在设计中,线条、形状、形体、颜色、纹理、框架和图片这些设计元素之间、周围、上面、下面或里面之间的距离和面积。空间有平面空间和立体空间,其大小和感受受呈现载体的约束和制约,同一大小作品在纸上的呈现和在电子荧幕上的感受略有不同。在二维作品中,空间作为一个综合的设计元素被分割或者组织在一起,呈现出压缩的、宽松的、开阔的、密集的、饱满的视觉形象。空间的类型则可以分为:真实空间、物理空间、绘画空间与心理空间。真实空间就是在视觉作品中真实存在的画面空间;物理空间多半是设计师对美学和功能的需求要满足于同周围建筑环境的要求;绘画空间则是通过视错觉来“欺骗”观众的眼睛;心理空间则是影响观者眼睛的心理反应。设计师和艺术家着力在表现和认知的空间深度,他们善于运用视错觉、知觉、触觉来“欺骗”观者,让观者自己以为自己又out了,从而达到作品吸引读者并发人深省的目的。在二维平面构图中,相对的尺寸下大的设计元素要比小的元素看起来距离更近一些;同样大小的两个设计元素,离观者近的设计元素感觉上要更大一些;同样面积的色彩,纯度高的色彩要比纯度低的色彩看起来更大一些。

二维设计中像直线透视法、平面透视法、大气透视法都被设计师用的淋漓精致。在三维设计中空间被分的更细,原理则与二维空间划分近似,只是多了实体的范畴。横向的直线中,直线透视法中位于消失点透视线上方的平行线其灭点向下方倾斜和延生,下方的平行线的灭点向上方倾斜和延生。平面透视法中,一个元素中的两个可视面向着水平线上的两个消失点不断延生,线条之间在现实生活中是平行的,但在视觉上是沿着两个消失点不断延生的。大气透视法是透视类的另一种视觉效果,其错觉来着与色调、颜色和对比,通过提高色调的明度、降低对比值。柔化边缘、柔和色彩等方式来实现,目的在于让画面和观者有一定的距离感,起到模糊视线的作用。设计师的技巧在于设计是通过特定的艺术与视知觉原理和视觉表现技法让观者的眼睛和脑海形成特定的信息。在平面中,错觉上的纵深感可以让观者建立起前景、中景和后景的视觉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视觉构图中那些留白的区域和简练的视觉元素往往可以让观者很好的读取有效信息,通常这种情况被定义成负空间,以便观者更好的思考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的设计法则被运用在表达空间想象时是不可多得的设计理念。

掌握空间的设计基础法则目的在于创造空间,在平面设计中空间的识别是靠形态完成的,空间的序列是创造空间的关键因素。平面设计中点线面的有序使用是形态形成的关键因素,点线面之间有内在的空间序列,突出的视觉交融地段时空间展示的主要呈现。其次,空间与色彩、材料、光线也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每一个因素都可以成为空间的导向,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分类的训练学生掌握空间与其他设计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展示空间的功能性。

三、平衡(Balance)

从美学角度讲,在视觉构成中,元素很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或者元素的安排和比例很和弦,并且令人满意就是平衡。哲学里是指: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所显现的面貌,是绝对的、永恒的运动中所表现的暂时的、相对的静止。平衡一词在学生初学美术时就开始学习了,刚开始学习的三角形构图亦是此原理;国画中落款与题目也是有这个作用;现当代各种艺术家也对平衡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视觉平衡呢?因为这是人类的共性。平衡应用最多的就是在建筑上,该原理能很好地传递建筑的稳定性和象征性,如埃及金字塔、北京故宫等。当作品中元素的安排看起来有很稳定的视觉效果时,平衡就产生了。动态的平衡和辐射的平衡是作品平衡的主要形式,它们并非是物理上的平衡,而是视知觉的平衡,其程度由颜色、方向、位置、外形、纹理、明度、重量等决定,因此在训练学生掌握平衡设计法则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命题练习,以达到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

以平衡的设计法则成功的案例很多,如1977年美国女性设计师杰奎琳·凯西为麻省理工学院设计的海报《查尔斯·罗斯:光的装置》,作品受到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和国际主义风格影响,作品中的设计元素结合了网格、比例和无村线字体,把平衡原理运用的炉火纯青。作品中每个视觉元素和叙述的文字都结合了平衡原理,可以让观者在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同时也去思考作品的主题意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平衡可以使作品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让人的视觉感到舒适和干净,凯西的作品有着独特的设计哲学,让人在愉悦中完成了信息的吸引、采集、反思等一系列过程,而这一系列的行为都和平衡设计基础法则的运用密不可分。

四、结语

艺术设计作品出自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通用的设计法则。动势、空间、平衡都是艺术视知觉中重要的法则,它有着严谨的视觉内在逻辑性,是设计师常用的手法,也是观者观看作品时潜移默化的视觉流程,有着强烈的人类共性。在设计艺术广为发展的今天,设计越来越趋同于国际化,地域性的特点也越来越受青睐,运用设计原则来做设计工作能更好地做出有濃厚中国风的作品,从而彰显民族特色。因而在基础课教学中深入地让学生掌握动势、空间、平衡的基本设计原理有助于学生高年级的专业课程学习,从而提升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为观者设计出更加直观和有内涵的作品变得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 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M]. 四川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3).

【作者简介】

许开荣(1986—),男,汉族,四川隆昌人,现任教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研究生学历。

作者:许开荣

空间设计通识教育论文 篇3: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通识教育实践在我国高校的不断深入,改善通识教育教学管理、提高通识教育质量已成高校在通识教育实践中的共同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几项对策。

【关键词】通识教育 教学管理 问题 对策

通识教育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强调通过学习统整的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受教育者成为健全的人。目前,如何通过改善通识教育教学管理来提高通识教育质量这一问题受到研究者的日益关注。研究高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设法提出可能地解决措施,对于提高通识教育教学质量,深化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内涵、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内涵

界定概念是进行研究工作的前提,而在对通识教育教学管理进行概念界定之前,必须讨论教学管理的概念。教学管理被公认是一个较难界定的概念,难在对于教学的理解无法统一。所以,首先要明确教学的概念。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习者对问题或者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习者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

王策三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统一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李秉德认为“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结合上述定义来看,都强调教师和学生各自的地位以及教学对于学生的作用。因此,可如此理解教学管理: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具体到通识教育教学管理而言,是指学校教学行政人员为完成通识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采用一定的通识教育教学原理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特有的管理行为,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教学工作,以求实现通识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

二、存在问题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来看,我国的通识教育起步晚,基本上是借鉴美国的通识教育形式,在构建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上依然任重道远。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不够

结合通识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都是一个有待开拓的领域。就美国而言,通识教育自19世纪初产生后,一度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先后出现了三次通识教育运动,通识教育才逐渐被大众认可和接受,研究重点逐渐转向了通识教育的实践形式,对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也有所涉足。但就整个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领域而言,其深度和广度都非常不够。在我国,学术界对通识教育的研究起步晚,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研究领域的涉足者寥寥可数。其主要原因在于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研究被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研究替代。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过程管理、教学业务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监控管理。对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即是对通识教育教学在上述四个范畴中的研究。而对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的研究则主要体现在课程标准、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目前学者们的研究集中于课程管理领域,很少涉及教学管理。虽然教学与课程密不可分,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也要以通识教育课程管理为依据,但如果因此而将教学管理与课程管理等同或者视课程管理包含教学管理,会造成二者关系的混乱,挤压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的空间甚至被替代。

(二)通識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

通识教育引入我国以后,高校开始重视通识课程教学。这一做法实施一段时间后,均发现由于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使通识教育在教学上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通识教育教学无人监管、教师从事通识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学生视通识课程为“营养学分”。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没有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我国高校长期实行专业教育模式基础上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识课程一般是由教务处的某一科室分管(不是专门管理),通识课程的申报、把关、教学质量监控和经费划拨等均会涉及多个部门,仅凭某一科室无法做好协调和管理工作;其二,对通识课程教学主体的管理没有形成明确的制度。在教师方面,目前各高校通识课程的开设基本上采取教师自愿申报的制度,在当前高校教师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的大环境下,教师大都把通识课程作为完成教学工作量的机会,而教学工作量不满的大多是一些青年教师,他们往往把通识课程的教学当作“练手”的机会,一旦有了科研或者专业课教学任务而精力不够,就会停掉通识课。这使通识教育教学显得非常随意,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在学生方面,因教师在通识教育教学方面管理不严,学生往往在通识课程上投入的精力很少,将其视为“营养学分”。

(三)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学管理效益低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队伍结构还不太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力量相对薄弱,管理手段尚需完善。这具体表现为:一是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缺少通识教育专家的参与,也没有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的队伍中来,使得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队伍不具备广泛的代表性。从事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人员大多是学校教务部门的行政人员,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不到位,对通识教育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监控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领会不够,不能科学地从事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二是管理手段单一。对通识教育教学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行政命令、部门规章、评估和督导等形式,这些手段本质上都属于行政管理手段,使得通识教育教学管理成为一种上级对下级的行政性质的管理。这种管理手段缺少教师的自我管理,也没有积极从学生中收集他们对于通识教育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不利于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民主化,也不利于发挥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促进作用。

除上述三个主要的问题之外,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还存在着其他不足,如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不清晰、管理目标不明确、忽视对通识教育教学总体方案的管理等。

三、改进对策

高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是一种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活动,理论的缺失和实践的不足都会影响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因此,针对上文提出的种种问题,笔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次出发,提出了以下改进对策。

(一)加强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理论研究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只能是盲目的实践。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如果没有系统的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理论作为指导,就会陷入混乱和盲目。因此,加强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理论的研究,不仅是高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的客观要求,而且是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理论不断丰富和走向成熟的内在需要。为了加强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理论的研究,需从如下两点入手:第一,必须明确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领域。结合前文对教学管理的探讨,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内容应包括通识教育的教学过程管理、教学业务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监控管理。目前作为研究重点的通识教育课程管理,例如课程编制、课程评价等,都不应替代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研究,明确了二者的关系,才能具体做好下一步的研究。第二,构建一套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理论体系。教学管理理论已经形成了一套丰富的理论体系,而高校教学管理理论也正在日趋成熟,高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要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除了继续借鉴高校教学管理理论之外,更应重点该体现和突出通识教育的特色所在,实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二)健全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科学合理地开展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体制保障是关键。总体上看,虽然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依然是在专业教育体制基础上的部分修补,但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和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等,都是在现有体制基础上的局部改革,并且也取得较大成效。结合前文提到的管理体制问题以及上述几所大学的经验来看,健全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两点基本工作是必须做好的。第一,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并赋予一定的权责和地位来加强通识教育教学管理。这一类机构专门负责组织实施通识教育,并有经费支持通识教育的发展,保证通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准。第二,从制度上重视和加强对通识教育教学主体的管理。对于教师,要由足够地经费支持通识教育教学,吸引最优秀的教师讲授通识课,并以师资培训、教学交流、教学评估、表彰等形式促进教师对通识教育教学的重视,建立助教制度,提高通识教育教学质量。对于学生,要加强学生对于通识教育内涵的理解,鼓励学生选修通识课程,同时改革通识教育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上鼓励学生開展小组讨论,支持学生通过通识课程来开展社会实践。

(三)优化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队伍结构,提高教学管理效益

结合元培学院、复旦学院和匡亚明学院的发展历程来看,一只结构优良的管理队伍可以极大地发挥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促进作用。如前文所述,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学管理效益低下的原因在于队伍结构不合理以及管理手段的过于单一。针对这些问题,结合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规律和一些大学的成功经验来看,以下两条措施是比较切实可行的。第一,优化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队伍结构。邀请通识教育专家、授课教师、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队伍中来。由通识教育专家根据通识教育教学的特点,做好教学管理的顶层设计,兼顾教师、学生等主体的意见,既体现了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民主化,又有利于实现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第二,采用多种教学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益。加强教学管理部门人员对通识教育的学习,减少管理的随意性。此外,还可适当采用教师和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导师制、书院制的形式来推行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等等。

总之,高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作为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既要重视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建设,也要加强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理论研究,同时还要不断优化管理队伍,健全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体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手段,全面提高通识教育教学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凡,叶大鹏,吴红云.论通识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1).

[2]于淑文.略谈高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3]熊思东,李钧,王德峰等. 通识教育与大学. 中国的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汤铎原

上一篇:电力配网质量管理论文下一篇:海外工程机械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