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诗通识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校英语教育的学科理念及定位,有效教学实践的具体内涵,及基于两者之上大学英语教师的自身发展要求。关键词:通识教育;人文精神;现代课堂观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改革的重點难点,要求教育工作者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探索更好更有效的教育模式。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古诗通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国古诗通识教育论文 篇1:

大众文化时代普通高校教育的关捩

[摘 要]本文结合大众文化背景下普通高校近年来公共选修课教学的改革和实践,论述开设文化类通识课对大众文化时代普通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与推进专业教育的重要作用。目的是希望能够发挥文化类通识课在普通高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众文化;普通高校;文化;通识课

一、引言

2007年1月18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传統文化通识教育:内地高校落后了》的文化资讯。文中这样写到:以背诵中国古诗为考题考学生,结果,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连续20次听到的都是:“床前明月光……”,这样的尴尬让这位以钟情中国传統文化著称的理工科校长备受“刺激”。

2007年新年伊始,一本以“两岸三地学术精英历时五年合力编撰,系統完备、深入浅出的中国文化基础读本”为卖点的《中国文化导读》摆上了三联书店的书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梦溪笑言:“这本书源于张校长所受的‘刺激’。”

1月10日,三联书店为《中国文化导读》的出版,召开了以“传統文化修养与通识教育”为主题的座谈会,有意思的是,与会者在热议该书的重大价值及意义时,纷纷发出这样的慨叹:“这样的教材为什么是香港城市大学出?内地为什么没有早些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座谈会上发表演讲时甚至措辞严厉地说:“这应该让内地所有的大学校长脸红,包括北京大学。”“现在全国1400多所公办大学有哪一所大学让所有学科的学生以《中国文化导读》为必修课?没有。城市大学一学期上课的学生有3000人,每年投入2000万,我们的重点大学哪一个肯做这样的投入?没有。”评论认为:内地高校传統文化通识教育陷入迷茫,这样的责问或多或少源于专家对当前内地高校传統文化通识教育现状的忧虑。[1]

二、国内外开设通识课的基本情况

何谓通识教育?80年代中期,中文“通识教育”一词由台湾学者根据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的思想翻译转换而来。翻译借鉴了中国传統文化对于“通”和“识”的解释。在此之前,有人把general education译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才教育”,将liberal education 译作“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等。通俗的理解是强调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要求学生在学习各自专业知识之外接受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教育,并以此培养他们的人格修养,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提升他们的格调趣味。国内外的一些重点大学在认识了这一情况后纷纷开设了通识课,具体情况如下:

由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国内外知名院校对通识课的重视。遗憾的是,各普通高校直到现在还没有系統的开设过文化类通识课,有的高校也只是将其放在选修课或素质课的范畴内,应付了事,不太重视。笔者所在的大学只有少数几个学院开设了大学语文课,这也只是只有36学时的选修课而已,至于中国文化之类的课程,只有人文学院的专业学生开设。相比之下,不能不让人反思。

三、普通高校开设文化通识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大众文化时代社会的需要

在大众文化的辉煌时代,第一个成绩是使民众变成文化的直接参与者。政治、经济、艺术活动,群众都是主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一改过去处于旁观者的地位。当代社会大众文化的发展如日中天,各种文化现象出现了空前融合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对文化现象的解读不能偏于一隅,将多种文化知识综合吸纳是一个已经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开设文化类通识课,解决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溃乏这一问题,势在必行。

大众文化背景下各种文化现象纷繁复杂,而我们的学生缺少对各种文化现象确认、分析和选择性接受的能力,文化类通识课理论知识的正确引导可以重新建构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

(二)学生素质培养的需要

在大众文化教育时代悄然来临的今天,我们引以为豪的本专科教育越来越演变成大学生“做人”的素质教育。纵观现今大学生的素质真是让人堪忧。笔者所在的大学很多同学对中国自身辉煌的文化、风俗、文学传統感到十分陌生,有些同学甚至连基本的书面表达都存在困难。而文化类通识课的开设为这种素质教育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实施平台。

(三)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开设文化类通识课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过程中提出并实施的重要战略步骤之一。随着高校扩招的规模日益增大,高等教育已逐渐从高雅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因此,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同时开设文化类通识课与高校的专业课发展也是相辅相承的。专业课是培训学生的一技之长也就是如何做好“事”,而文化类通识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文素养,让学生学会如何做好“人”。只有做好了人,才能做好事。由此可见,二者的辨证統一关系。所以文化类通识课的开设也为专业课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文化类通识课是高等院校教学发展和改革不可忽视的课题,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有效的手段,是促进专业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我国的文化类通识课的发展历史不长,教学经验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加大文化类通识课的发展力度,调整和完善文化类通识课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其在高等教育中发挥巨大的潜能作用。

注释:

(1)传統文化通识教育:内地高校落后了.光明日报,2007年1月18日。

参考文献:

[1]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教育对策.教育与现代化,2004(2).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刘理.综合性大学通识课与素质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

[5]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6]传統文化通识教育:内地高校落后了.光明日报,2007年1月18日.

[7]蒋太善.简论通识教育与高校素质教育的关系.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基金项目:此文为佳木斯市2010年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课题结题论文。项目名称:大众文化背景下普通高校开设文化类通识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研究。项目编号:10 063。

作者简介:王雯靖(1978-)女,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从事写作、文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作者:王雯靖

我国古诗通识教育论文 篇2:

浅析高校英语教育学科理念及有效教学实践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校英语教育的学科理念及定位,有效教学实践的具体内涵,及基于两者之上大学英语教师的自身发展要求。

关键词:通识教育;人文精神;现代课堂观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改革的重點难点,要求教育工作者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探索更好更有效的教育模式。就目前来看,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的问题是英语专业人数偏多导致学科优势不明显,迫使某些学生去学二外或三外。由此可见高校英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同时也出现在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本科生的大学英语教育中。大多数学生以通过考试为学习动机,导致学习态度不正确,学习效果不明显等连锁恶性循环。而更为忧心的是大部分教师本身没能正确理解英语教育的内涵,没有建立正确的出发点。最终使学生的专业与就业相脱节。

一、树立正确的高校英语教育的学科理念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归结为高校英语教育目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但根本的原因,是学科理念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出了问题!我国目前高校英语教育理念偏重于工具型、实用型,导致学生知识面薄弱,人文视野狭窄的局面,同时给英语教师自身发展带来羁绊。为此,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英语教育是什么?该如何教育?

学科定位与英语教育的人文内涵:学科理念决定人才培养理念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英语教育应回归人文学科本位:属于人文学科而非实用型、工具型学科。英语专业及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堂不仅仅是学习英语这门语言,而是应通过英语来学习文化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扩大学生人文视野、培养思辨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培养通识型、通用型人才的专业与课堂。

1.通识教育的历史渊源

早在1930-1940年左右清华大学外文系人才培养理念就把通识教育作为根本。梅贻琦先生(1889-1962)提出了“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的教学理念。著名的西南联大解放前就开始实行通识教育。奉行的宗旨是“学术自由,和而不同”。课程设置上,几位教授先后或同时开同一门课,如雷海宗、钱穆、吴晗同开《中国通史》;闻一多与刘文典同开《庄子》,与游国恩同开《楚辞》,与罗庸都开《唐诗》;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授互相听课,相互请益。吴宓听刘文典讲《庄子》;沈有鼎听冯至讲歌德;冯至听朱自清讲古诗;闻一多听沈有鼎讲《周易》等等。正是这样的人文通识教育,才使西南联大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培育出了一代代名师,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人文品格永远灿烂发光。

2.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及其改革的迫切性

通识教育在欧美众多高等学校及台湾高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定义是:以人为核心的统合教育,是价值与知识统合,感性与理性融合,人文与科学结合,个体与环境共生共荣,将此结果落实在个体身上,使个体获得精神充实与全人发展,并对人类社会产生有意义关怀。

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教育模式与通识教育模式相去甚远。表现为课程设置严重失衡,过多强调专业教育,课程功能狭窄等方面。比如,一年级新生必修课大部分是专业课,而“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为考查课,甚至选修课。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各方面能力与认知下降和欠缺,无法科技与人文兼备。由此可见课程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前提是学科树立正确的学科概念。

二、实施有效的教学实践

1.传统课堂观及其弊病

教师讲课;传授知识;教师台上;学生台下;教师解;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课本+板书。此种教学模式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无法知晓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一味地照本宣科,课堂成为无效率教学。它已经成为我国英语教育的桎梏。

2.现代课堂观以及优势

行中知;先学后教;先输出再输入;学生有知;课堂学堂;学生提问;学生讲解;教学双主;一随众。英语教学的课堂应该是学堂,而非讲堂也非考堂;有丰富的互动是课堂变为交流区,而非知识仓库也非课文解剖室;不仅有师生间的互动,更要有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在这点上课堂也是交际所,而非书面练习场也非应试训练场;师生共同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课堂成为生态园,共振区,智慧宝藏和心灵的会话室。抛开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束缚,让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

三、教师自身的发展要求

人文教育是英语教育的应有内容。但英语教育的人文化又不单纯是英语教育加人文教育,而应该融为一体。基于这一点,大学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通过语言技能教学的人文化,激发学生心智空间的拓展,培养其想象力、审美能力,从而提升人生的立意,滋养人文情怀,自觉地对人生境界有一种人文追求,逐渐养成了自己一生的人文品格,有事业心。

相应的,外语学习和教学的文化内涵和人文追求,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人文修养、文化比较意识和学术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学养

知识结构:所学或从事的专业的知识体系构成情况。合理的知识结构特点:(1)整体性:专精与宏博,本专业与跨专业知识的关系;(2)层次性:基础知识与专深知识;(3)开放性、动态更新。具体表现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中英语文修养;人文修养;跨文化比较意识;研究能力(研究型教学)。在提高学术业务方面应以中英语文修养为重。它包含:对语言的敏感;对语言(修辞)艺术的敏感;对语言背后文化的敏感;对语言审美意蕴的敏感;教学的人文内容拓展:围绕语言点、课文内容对人文内容的发掘和拓展。

2.英语教师应具有的人文精神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我们的人文精神,铸就我们的人文品格。但只有当教师本身具备了这样的修养才有可能言传身教,感染学生。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高尚的品格情操,深厚的学养底蕴;其次具备的是精湛的学术知识技能,以及长远的人文意识。

四、结束语

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及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应树立正确的英语教育学科理念,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并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来达到自身发展要求,以此达到心智的境界与愉悦。

参考文献

[1]韩刚《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4

[2]査明建“外语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及外语教学实践”讲义2012.07

作者:牛霄

我国古诗通识教育论文 篇3:

高校新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情感需求与新诗的关系得不到重视;只重视史的讲述和作品分析,轻视朗读、背诵和习作环节,这些都是目前教师在新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新诗教改需提高课程自信、追求日常生活审美化、加强实践教学。新诗教学是高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核心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部分高校还作为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的重点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中国向来有诗教传统,诗歌至今在社会文化中依然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公众对诗歌有较好的接受基础。目前来看,大学生对新诗具有较大学习兴趣,选课人数较多,上课出勤率较高,同时对教师和学习内容的期待也很高。然而,高校新诗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轻视,需要积极研究以不断改善新诗教学效果。

一、增进了解新诗,提高课程自信

相比新诗,高校大学生总体来说对古典诗词更为熟悉,更感兴趣,这是我们不得不首先面对的问题。这是由于新诗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篇目比较狭窄,且比重相对古典诗词非常小。其次,古典诗词在报刊文章、影视节目等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媒介中引用率较高,对受众有较多的熏陶。另外,新诗的口语化风格易写易懂,百年来的新诗作品泥沙俱下,经典名篇数量远逊于古诗。因此,古典诗歌比现代新诗的接受基础要好,使部分学生偏好、重视古诗而排斥、轻视新诗。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中,大学生读的新诗太少,对新诗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及其把握世界,理解生命的独特方式缺乏足够的了解,审美趣味就会有些偏狭。甚至部分对新诗比较了解的教师也存在厚古薄今的心态,缺乏新诗教学的课程自信、理论自信和效果自信,在精神和话语上相形见绌,自然影响到新诗教学质量的提高。实际上,新诗自其诞生以来一直与社会和读者保持着紧密联系,是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上述缘由和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增加学生对新诗的了解,使学生更多地接触优秀的新诗作品。对大学生而言,可以通过诗歌节、诗刊、诗社、诗会等形式和活动来增加学生对新诗的了解,增进学生对新诗的兴趣。目前部分高校中的诗歌节包含了朗诵、创作、研讨等系列活动,影响较大,效果较好,应该在制度和资金上继续给予支持和鼓励。新诗相对于古诗来说,其本质就是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来表达现代人的生活和情感,其生活化、口语化、现代性、日常性以及自由性是古典诗词无法比拟的。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亲自写诗来示范引导,可以安排课前三分钟的诗朗诵节目,也可鼓励学生以新诗创作来表达情感,完成作业,形成良好的新诗教学氛围。教师应该加强对新诗的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对新诗教学的自信心。尤其是关于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的关系,孙玉石、李怡、蓝棣之、张桃洲、杨景龙等学者对此有深入论述,值得从事新诗教学的教师学习和参考。从文学史的演变中看待新诗,可以更妥当地评估新诗的价值,新诗教学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应该遗忘传统。实际上,在教学中根据作品主题可以联系古典诗词中的同类作品,在比较欣赏中分析作品的特色更能加深教学印象。如郑愁予的《错误》借用了莲花、东风、柳絮、春帷、窗扉等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古典韵味浓厚,但确是一首“现代抒情诗的绝唱”。其诗行错落有致,节奏感强,“达达的”马蹄声和“过客”的动感意境打破了古典诗歌所崇尚的静态和谐的审美意识,也超越了古代诗人以虚静、闲适的心境面对自然万物的人格特点,同时与诗中首句的“打”、“走过”遥遥相应,颇具现代性内涵。新诗教学中,师生需要就新诗的价值和意义达成共识:新诗与古典诗歌是一种互补和相互映照的关系,不能彼此取代和轻视,新诗教学应该打通古今界线,更应重视新诗在表达现代人生活和情感上的独特意义。

二、精选教学内容,重视日常生活

对中文和传媒专业的大学生而言,目前各高校自主选择现代文学史教材,其中选用的新诗在数量和篇目上出入较大。对接受通识教育的其它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新诗教学更没有专用教材,以大学语文或新诗鉴赏的形式存在。关于教材和教学内容,不必强求一律,但不妨求同存异,追求个性化和多元化并存。在此笔者想强调的是,教师在自由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立足于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且应该明确诗歌教学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点燃学生的生命激情,培养懂得诗意地生活的知识分子。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但不都是教师理想中的求知若渴、勤学敏思的状态,相当多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常常被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上的休闲娱乐内容吸引,乃至课堂看、玩手机的现象需要明令禁止才管用。同时,大学生渴望理解、欣赏,渴望拥有友谊和爱情,对于社会、前程、挫折和失败也有不少困惑。教师很有必要根据大学生的生活、心理和学习状态来精选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新诗教学体例,尤其是对接受通识教育的选修课学生,在教学中更不宜空谈大道理,脱离学生接受能力和日常生活。部分学生认为文学无用,学新诗更无用,选修该课是出于容易过关拿学分。鉴于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日常生活衍生出来的文化需求精选作品,在讲解作品的过程中联系现实,充分尊重课程接受主体的需求和反应,真正做到“诗从生活中来,还到生活中去”,激发学生对新诗课堂的兴趣。

众所周知,流行歌曲以其通俗易懂的歌词旋律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没有人督促强迫,但凡有年轻人的地方,就有流行歌曲的传唱,这是无可回避的现实,如同古代的“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在“歌星”流行的时代,教师在新诗教学中不必回避反而可以利用流行歌曲来打破课堂刻板枯燥的讲解,增强课堂的亲和力和教学效果。因为诗与歌本是同根同源,古人对此早有定论。《尚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都强调了诗与歌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他不但认真研究修订了《诗经》,而且三百零五篇,“皆弦歌之”。总之,新诗教学引进、利用流行歌曲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教师应该借用流行歌曲促进新诗教学,甚至把流行音乐中的经典作品当作新诗教学对象。比如,在讲解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前,教师就可以播放罗大佑作曲演唱的同名作品;在讲解郑愁予的《错误》前,教师就可以播放李泰祥作曲演唱的同名作品,然后安排学生朗诵,再分析作品的古典韵味和现代情感,并提出问题和学生交流讨论。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这样的课堂氛围是活跃的,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投入也明显增加。又如,爱情是大学生的中心话题之一,在讲解爱情诗名篇《致橡树》时,可以与王菲演唱的名曲《女人花》进行比较欣赏,也可以联系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的择偶标准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由此加深学生对现代诗歌与爱情的认识。

在大众文化崛起的时代,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在不断消弭,二者相互转换的频率加快,彼此渗透的程度加强。学者陶东风认为:“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在今天,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艺术门类或审美、艺术活动,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1]新兴的泛艺术门类和活动对公众的吸引和诱惑是巨大的,新诗课堂教学在回应、利用这些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可以彰显日常生活与诗歌之间的密切联系。如何运用日常生活审美化来改善教学效果呢?对于新诗教学来说,就是追求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回忆和创作相关的新诗。比如,在临近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就可以打破惯常教学体例,安排与之相关的诗歌教学内容,并阐释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活动对于伦理价值建设和人文精神弘扬的重要意义。这种“应景”式的教学内容,会让诗歌因为贴近现实生活而变得更加亲切,更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之于现实生活的魅力所在,即让新诗的接受主体能够坦然地面对生活,珍爱生命,能够超越庸常日子而诗意地生活。

三、更新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

在多年来的教学改革研究中,灌输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孰优孰劣一直没有定论,学界对于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也莫衷一是。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对相关概念理解不同,教学理念也不同。在新诗教学实践中,不妨抛开种种非此即彼、定于一尊的观念和做法,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两部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观摩、讲解、朗诵、演唱、创作五种形式。课堂内的新诗讲解,主要由教师担任,但由于大部分新诗并不晦涩,教师也可以在适当引导之后把话筒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讲解中学会欣赏和分享,提高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值得强调的是,朗诵在新诗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能否定的,它是诗歌教学的基础,与古典诗歌一样,新诗也应该精读、细读、美读。有中学教师甚至认为新诗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应该是“始于朗读,终于朗读”,因为“朗读训练可以直接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语感、情感、意境的领悟和想象能力”[2]。大学教师同样应该突出朗诵对于新诗学习的重要作用,当然,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朗诵,而不去教授朗诵技巧和方法。具体来说,教师既可以言传身教,也可以让学生在观摩央视的“新年新诗会”等朗诵视频的过程中把握朗诵的轻重徐缓和顿挫停连。央视主持人的新诗朗诵确实达到了声情并茂的高度,值得师生在课堂内外共同观摩学习。

此外,诗歌写作是新诗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但长期以来遭到忽视,我国的诗歌写作教学出现了的“空白期”,阻碍了新诗的发展和接受。课堂内外的新诗写作教育,教师可以通过亲自写诗来示范引导,可以通过设置文学期刊的诗歌栏目来保障,也可鼓励学生以新诗创作来表达情感、完成作业,形成良好的新诗教学氛围。近年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推出驻校诗人制度,引进王家新、多多、欧阳江河、江非等知名诗人参与校园诗歌教学活动,拉近了诗歌与大学生的距离,对丰富校园文化、提高诗歌写作水准,都具有积极意义。选拔优秀诗人、培养诗歌人才并不是新诗教学的目的,但读诗与写诗的结合对于增强校园的诗歌氛围是十分有益的。诚如陈平原说:“大学校园应该是‘诗歌的沃土’——有人写诗,有人译诗,有人读诗,有人解诗。”“在日益世俗化的当代中国,最有可能热恋诗歌、愿意暂时脱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心灵的平静以及精神生活的充实的,无疑是大学生。因此,大学天然地成为创作、阐释、传播诗歌的沃土。”[3]大学生需要诗歌的滋养和熏陶,大学生的理想主义和生命激情需要新诗写作中予以激发。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显然是不能随便取消的现代教学方式,因为它直观简约、信息量大,但也容易造成师生对课件的过度依赖,其利弊得失已为许多教研文章所指出。教师对此应有自觉反思,注意合理使用多媒体,且需引导学生恰当分享教学课件。教师不能成为电脑程序的操作工,其角色定位更接近负责串词解释的节目主持人,能够根据课堂现场反映和问题从容应对。比如,在学习台湾诗人罗青的《答案》时,播放齐豫演唱的同名歌曲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仅限于此,可以联系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及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古典诗词来讲解古人关于心理距离的经典描述和思考,还可与卞之琳的《断章》和顾城的《远和近》等现代诗歌名篇进行对照,把《答案》放进诗歌史的链条中去打量,更能让学生领悟到该诗的特色和韵味。这不但要求教师适时播放精美的幻灯片,而且还需要在古今诗词中自由出入和阐释,做个性化的讲解员和主持人。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QQ群、微信等新媒体与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沟通,收集学生对新诗教学的反馈信息,或者分享优秀作品和精彩诗论,或者鼓励有朗诵特长的学生在“群”中“秀”出自我。大学教育中师生感情淡漠、交流太少向来为人诟病,利用QQ群、微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上课来、下课走”的教学习惯,能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方式的增补更新,增加教学实践环节,都不能简单地视为只是工具和手段的变化,它们其实是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的载体及呈现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新诗教学是审美教育、人文教育和艺术分享,改善新诗教学的关键还是需要教师心中有诗、眼中有诗,有一种诗性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念,这样自然而然地能够传达诗意和诗美。因此,笔者十分赞赏诗人王家新的教学观点:“搞好新诗教学的关键是要懂诗、爱诗。不懂诗,只是在教学方法上弄些花样,只会流于形式。我们的心中有了这种爱,诗歌就会走向我们。诗歌就会通过我们而歌唱。在这种意义上,诗歌教学不是‘教学’,而是一种‘分享’。”[4]

注释:

[1]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2,(1).

[2]王育林.始于朗读 终于朗读——关于现代诗歌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探讨[J].考试(教研版),2007,(5).

[3]陈平原.作为大学精魂的诗歌[J].文艺报,2012,(6).

[4]王家新.让诗歌照亮语文教学——回答<语文建设>记者关于新诗教学的几个问题[J].语文建设,2008,(6).

(杜 昆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 464000)

作者:杜昆

上一篇:语文散文阅读管理论文下一篇:保险投资基金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