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在“互联网+大农业”的时代背景下,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体系具有服务性、育人性、特色性和系统性等鲜明特征,具体包括文化传播平台、课程教学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创新训练平台和创业项目孵化平台。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 篇1:

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启了各行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之门。然而,相比发达国家的高校教育,我国的人工智能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实际工程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工科发展和投入相对较小的农林院校。因此,本课题开展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重点分析国内农林院校在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给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实践途径,为农林院校建立健全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提供新的思路,进而提高高校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特色教学;自动化专业

1 问题的提出

在信息爆炸、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并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区块链等新技术,加速了各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相比工业的快速发展,农林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还比较慢,但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推进农林业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已取得了不错的进展[1]。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运用,得力于各大高校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如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先后成立了专门的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在工科类高校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已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大学师生和科技人员,从事不同层次的人工智能相关研究与学习,人工智能或互联网行业也已成为广大电子信息类学生就业的首选。同时,人工智能作为一门交叉性前沿学科,其发展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2],综合运用到各行业,成为各行业创新的重要生长点,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比工科类或综合类高校,国内农林高校的人工智能專业发展相对较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农林高等院校在自动化、计算机科学等本科阶段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阶段陆续开设人工智能方面课程(如人工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同时不断加大该类课程的比重[3]。但是,在农林院校工科学科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具有高度综合性和交叉性的人工智能特色学科,其教学和科研活动大多散落在其他多个一级学科中[4],缺乏统一有效的规划,这严重制约了相关学科的发展,难以培养农林类复合创新型技术人才,不利于促进农林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林院校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的建设[5]。

本文通过对国内多所农林高校的调研,分析了目前国内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农林院校中“双一流”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的多项举措,提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实践途径。

2 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存在的现实问题

2019年,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系课题组成员分赴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多所农林高校实地走访,就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问题,与各高校工科学院、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研。调研发现,工程类专业建设在农林院校面临发展困境。因为农林院校的学校发展思路一般以农林学科为主,致使工程学科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相比综合院校,农林院校的工程学科基础普遍较薄弱。人工智能作为工程学科中新的学科,其课程体系在农林院校普遍存在如下四个问题。

2.1 专业学科师资短缺

由于农林院校工科投入相对较少,且相关工程项目申请缺乏条件优势,因此人才引进和师资建设难度较大,尤其是高水平领军人才缺失,进而导致工科科研能力不足,人工智能学科的科研产出与新技术、新经济融合不够,其工程应用优势难以发挥。

此外,人工智能学科的教师经常面临兼顾共性的同时又要突出农林特色的问题,对其与新工科、新农科建设结合方面的思考不够深入[6]。这主要是因为新进人才大多数是信息类人工智能学科的专业人才,掌握且可熟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但缺乏农林方面的专业知识,且难以获得大量的相关数据,因此难以在农林院校中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

2.2 农林特色教材匮乏

目前出版的人工智能课程方面的教材主要分两类,一类针对信息计算机专业,重点介绍人工智能技术涉及的相关算法原理、网络架构等;另一类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科普性,着重讲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通常以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如房价、购物、影视推荐等)为案例。对农林院校的本科生而言,前者内容过于深奥,后者其实验案例未和农林业相结合,缺乏农林业类特色,未充分利用农林院校现有的资源和特殊背景。因此,在未充分开设相关计算机类基础课程的情况下,农林院校工科类直接使用现有的教材,增加了农林院校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也增加了院校在工科建设上投入的成本。

2.3 人工智能课程难度大

人工智能课程内容涉及很多高级、复杂的算法,需要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掌握一定的算法理论和架构相关知识,对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来说难度过大[7]。例如,深度学习算法在人工智能领域广泛应用,且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但对于没有编程基础和系统算法学习的本科生而言,很难通过一两门课程掌握该类算法的设计和灵活运用。

此外,农林院校的主管部门通常重点发展农业或林业特色学科,部分通识课程向农林专业倾斜,导致部分工科院系难以深入开设交叉性强的人工智能课程。各农林院校之间以及工科院系与学校主管部门的思想难以统一,人工智能课程难以形成合理统一的体系架构。

2.4 特色实验环节少

在农林院校中,工程学科大多属弱势学科,人力和资金投入不足,实验设备和空间严重不足。同时,人工智能课程又属于新兴课程,其课程实验对应的实验室需要考虑计算能力、数据集、算法及框架[8],而大多数农林院校还没有配置相应的实验设备,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联系不紧密,缺乏对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此外,由于专业师资和特色教材的匮乏,人工智能课程在农林院校中还处于起步阶段,课程内容未与农林院校自身优势较好地融合,从而缺少与农林相关的创新特色实验环节。

3 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途径

针对上述农林院校中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存在的四大主要问题,必须加强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突破发展困境,建设的突破口主要在于课程平台、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和创新实践这四个方面。下面以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专业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为例,提出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的建设途径。

3.1 “由普到精”的课程平台

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类包括自动化专业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下进行培养,修业四年。第一年实施通识教育,按照自动化大类培养,其中包含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后续人工智能课程提供预备知识。第一学年末按照“志愿优先,成绩排序”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后三年按照专业培养。学生分别进入自动化专业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执行相应专业培养方案。自动化专业学生进入大三后,课程主要为专业教育和拓展教育,包括学科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与专业特殊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其中选修课又分模式识别方向和控制工程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自动化领域某些复杂工程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解决能力。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并锻炼其编程能力,南京林业大学开展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除了通过线下课堂教学,在通识教育中掌握人工智能课程所需的基础知识,设计相关上机实验,培养一定的编程能力,还在专业教育中根据个人选择的专业方向,系统地学习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保证完成培养大纲规定的学分。同时,基于“雨课堂”“超星”等平台,开设了线上课程和慕课,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专业方向,尤其是模式识别方向的本科生,有选择地学习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且可以针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点进行多次学习,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线下课堂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在线上课程复习和深入学习人工智能专业知识,进而弥补了农林院校工科学生相关知识缺少而导致直接学习人工智能课程难的问题。

3.2 “共性与特色”的课程设置

南京林业大学2020版最新自动化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进程表,包含人工智能导论、模式识别基础、数字图像处理、Python程序设计、机器学习、农林信息化工程等专业核心与专业特殊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包含传统的人工智能课程,而且增加了其在农林类领域应用的讲解。如机器学习课程中增加了“木材缺陷识别”“地板木质识别”等和林业生产加工有关的案例,打造具有林业特色的自动化类“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此外,相关任课教师与实验指导教师一起,结合科研项目、挑战杯、创青春竞赛,深入挖掘各课程之间的交叉与联系[9],对单一性实验课程与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进行再设计,并编写相关农林特色人工智能教材和实验指导手册,从专业模块和课程群层次考虑综合知识的运用,构建跨课程实验教学体系。

3.3 “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

南京林業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拥有现代林业技术装备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注重虚实结合的教学理念,设计具有农林业特色的自动化虚拟仿真教学实验课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仿真手段,对农林业需要大场地、长周期、高危害的生产加工环节,进行原理和技术的直观呈现,提高人工智能方面专业授课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密切结合。“虚实结合”手段将生硬的理论知识与实例操作相结合,学生更加容易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在虚拟仿真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注重教与学的融合,建立及时的跟踪和反馈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如实记录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虚拟仿真教学的质量,提升其应用价值。

3.4 “以赛促学”的创新实践

一方面,通过校级、省级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培育和选拔优秀学生;另一方面,申请协同育人项目,联合企业打造科研实验教学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基础设施条件。近三年,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系成功申请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五项,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态。协同育人通过项目制,拉近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使学校了解社会需求,使企业将学校作为其培养人才的基地,达到双赢的结果[10]。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电子信息类比赛,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通过各类比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围绕“中国制造2025”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智能机电系统与机械、电气、控制等知识体系的综合运用,系统考虑课程群之间的关联性,通过项目比赛等多种形式培养综合性农林类工科专业人才。

4 结语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代,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在农林院校主要存在师资短缺、教材无特色、课程难度大、特色实验环节少四大问题。针对这四大问题,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为例,从课程平台、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和创新实践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途径。通过“分层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夯实工程基础,建立专业特色鲜明、创新创业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桌面虚拟、仿真训练、虚实结合、校企联动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旨在为其他农林院校的工科建设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焦方源,焦小洋,李薇.农林区域特征信息智能采集与生态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02):217-222.

[2] 吴飞,杨洋,何钦铭.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思考:厘清内涵、促进交叉、赋能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19(02):14-19.

[3] 陈爱斌,蔡自兴,李建军.林业院校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 2016(10):80-82.

[4] 牛轶峰,张国忠,朱华勇.高等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刍议[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02):52-53+63.

[5] 李洪修,吴思颖.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教学思维的审视与回归[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02):29-36.

[6] 胡伟.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困境及行动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19(05):79-84.

[7] 陶泓杉,郄海霞.高校人工智能本科专业需要怎样的课程体系——基于卡耐基梅隆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比较分析[J/OL].重庆高教研究,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28.G4.20201020.1134.002.html,2020-10-23.

[8] 吴湘宁,彭建怡,罗勋鹤,等.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0):244-250.

[9] 刘君,王学伟,梁静.人工智能时代“教研赛训”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07):258-263+269.

[10] 罗成翼,王琦.湖南省应用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20

作者简介:朱婷婷(1989—),女,江苏盐城人,工学博士,副主任,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林业信息化。

倪超(1979—),男,江苏江都人,工学博士,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林业信息化。

作者:朱婷婷 倪超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 篇2:

基于“互联网+大农业”视角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体系

[摘要]在“互联网+大农业”的时代背景下,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体系具有服务性、育人性、特色性和系统性等鲜明特征,具体包括文化传播平台、课程教学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创新训练平台和创业项目孵化平台。而要充分实现“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体系的预期功能,必须要进行理念和机制创新,包括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导、以优秀的创业导师队伍为人才支撑、以建设高校创客空间为主阵地、以联动机制构建平台体系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大农业”  创新创业教育  服务平台体系

[作者简介]陈少雄(1964- ),男,福建莆田人,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研究员。(广东 广州 510642)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的新模式,成为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引擎,企业进行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对接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有效载体,因此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强调:“各高校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这为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农林院校是高等农业教育的最重要主体,肩负着培养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使命,因此要充分利用特色的办学优势、政策红利和各类社会资源,抓住“互联网+大农业”的时代机遇,打造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体系,推动教育特色化、内涵式发展。
一、“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的基本内涵

随着互联网全方位嵌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作为一种社会新形态和新思维,跨界融合、观念变革、创新驱动、结构重塑、生态开放、无缝连接、要素交换等都是其显著特征。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40号)中要求将互联网作为生产生活要素共享的重要平台,发挥其信息优势,推动形成以开放、共享、高效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互联网+”促进了行业间的深度融合与发展,激发了社会活力和人的潜力。“互联网+大农业”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所衍生出来的思维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创新优势和融合优势,同时抓住国家力推“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工程的契机,推动农业和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高度结合,提升农业在教育、文化、经济、政治、生态文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平台是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围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以高校为主、政府和企业等其他主体共同投放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政策资源等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平台阵地,从而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是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的融合体。“互联网+”思维变革对创新创业的影响是深远而全方位的。李克强总理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变革”,表现在农林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方面,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在农业化领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过程所需要的个性化服务搭建服务平台。这一平台是同时集合了互联网的发展优势、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机遇和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特色资源而形成的“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的大服务平台体系,其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农林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备要素,是推动大学生的创业技术和创意从萌芽走向创业实践的“绿色通道”,将为大学生开展农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理论辅导、信息支持、资源共享、政策引导、实践体验、项目孵化等全程化、优质化、及时化的服务,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从以单纯的教师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多元化教育手段激发学生活力为主导的“互联网+教育”模式。
二、“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体系的功能特征

“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以解决创业学生的“痛点”为出发点,做到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互相结合,实现互联网、农林院校、学生、市场的多方联动。这一平台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服务性。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是为了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而设置的平台,其最大的功能在于利用互联网,整合服务资源,按需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各类服务。因此,以服务为核心功能成为平台体系的首要特征。例如,通过在平台上弘扬创新创业文化,进行思想疏导和激励,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思想误区和创业恐慌,实现文化引领的功能。以平台为主阵地,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创业实践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如活动场地、师资辅导、成果路演、产品孵化、工商注册、信息咨询、资金众筹,实现一站式、鏈条式服务,让大学生更便捷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实现组织引领的功能。总而言之,要通过构建集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于一体的平台,让农林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鲜活起来,是平台体系存在和建设的本义。

第二,育人性。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上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最大的区别在于面向群体的差异性。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群体是大学生。平台体系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充分发挥平台育人的功能。农林院校要以“互联网+”的思维为指导,以创新为手段,构建以平台为聚合点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师资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创业项目实施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制度体系有机嵌入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平台,让他们在创业理论教育中提高创新能力,在知识创新过程中提升创业实践的能力。总而言之,要让平台体系贯穿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全方位、多渠道育人是平台建设的重要价值所在。

第三,特色性。内涵式发展的高等教育必然是在符合大众规律的同时,又能结合自身特色进行创新探索的。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平台建设不能“千校一面”,更不能脱离学校办学实际和教育目标而进行,否则就会失去活力。因此,农林院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优势和基础,运用“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的跨界融合思维,构建富有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例如,在主体方面,除了农林院校,政府、农业龙头企业都是重要的平台建设参与主体,可以为协同育人提供资源共享;在内容上,服务平台除了为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育、活动实践提供普遍性服务,还可以增加农业理论知识、农业项目、农业创业基地、农业创业比赛等特色化服务。总而言之,要在平台体系建设中打好“农字牌”,将农业与教育要素进行深度融合,是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体系强大的生命力所在。

第四,系统性。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系统性,不仅处于自身的内部生态系统之中,而且嵌构在整个教育乃至社会的大生态系统之中。①在这一生态系统内部,包括了教育课程、教育平台、教育师资、教育对象、教育载体、教育保障等元素;在其外部,有学者认为创业生态系统包括政策、金融、文化、专业支持机构、人力资本和市场六个核心要素。因此,农林院校在搭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体系时,也会带有这种鲜明的系统性特征,必然会与政府、农业企业、农业行业协会、融资机构、农村经济合作社等产生联系,力求平台建设成本低、功能多元化。同时,教师、学生也将通过这一服务平台,与社会、企业等进行产研学深度结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将平台置身于社会发展的整体生态体系中。总而言之,平台的开放性、多元化、系统性,是农林院校与社会联动构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体系的重要特征。
三、“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体系的构成

在“互联网+大农业”视角下,农林院校着眼于大学生的创意思维开发、创新能力提升、创业项目实践这一创新创业教育链条式、递升式目标,所构建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体系具体包括:创新创业文化传播平台、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服务平台、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

1.创新创业文化传播平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创业是一种崇尚创新、鼓励创业、包容兼收的思想导向,也是一种先进的文化理念。丰富宣传形式,培育创客文化,努力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氛围环境尤为重要。因此,农林院校要通过传统校园报刊和广播、新媒体公众号、学生社区、学生社团等虚实结合的平台,深入挖掘和传播本校的发展史、农业教育先驱的奋斗史、新时代社会各行业领军人物的创业史以及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的事迹,讲好“校园创新创业故事”。通过有形的服务平台实现文化引领,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鼓舞人心,满足学生成长的精神诉求,在潜移默化中牢固树立学农爱农、以农为本的思想。例如,华南农业大学以“一街、一廊、一馆、一园”构成了全国首个建在大学生社区的“思创园”,是大学生学习、体验和交流创新创业文化的重要阵地,先后举办了“大学生创业文化节”“企业名家讲堂”“农业菁英创业论坛”等文化活动。

2.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服务平台。课程是高校教育活动的主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途径。在农林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课程建设亦是一个核心问题。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不够丰富、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课程与农科专业结合不紧密、与实践脱节严重、与学生学习期望不一致,直接影响了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創业热情。因此,农林院校要借助“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和授课形式,利用慕课所具有的课程海量、资讯前沿、学习便捷、交流快速等优势,精心构建“农科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为学生自主学习、师生教学相长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在网络上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平台,提供“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和“高校邦创新创业网络课程”等多门课程,学生自主安排在课程开放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并集中上机考试,纳入学分考核。此外,还要通过建设智慧教室,利用信息技术升级教学平台,丰富师生开展创新创业理论研讨、互动教学的手段。最后,还要与农业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社、农业产业园区等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师生开展实践课程提供充裕的平台阵地。

3.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主动适应的核心综合能力,信息认同、信息检索、信息处理与应用是判断信息素养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整体有待提高,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在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中,大学生更容易迷失自我,无法有效利用信息进行学习。此外,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大学生学会在竞争激烈的“红海”和“蓝海”信息战中善于捕捉先机,谋求发展。很多知名互联网企业如苹果、微软、京东、华为、腾讯等无一不是信息战的胜利者,这进一步凸显构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信息素养培育模式的重要性。因此,农林院校要建立全媒体泛在化服务,有效利用多样化的媒介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如设立微信公众号、智慧图书馆、云平台和创业咨询服务站,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素养培育的平台和资源多元化。在平台上及时将各级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学校关于创新创业的政策进行分类汇总,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和互动,方便学生知晓最新的农业发展资讯、师生农业科研成果、创业优惠政策、创业比赛咨询等,并学会利用信息发展自我。

4.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的较大不同在于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在高度仿真的创业实践训练中真切感受创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塑造和打磨创业素养。因此,农林院校要围绕这一特点构建多样化、特色化的实践平台。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化平台。包括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在内的三大创新创业项目是教育部主导下各学校开展的目前受众面最广、影响力最大、层次最为鲜明的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活动。因此,农林院校要通过开发平台,为学生申报、参与和完成国家、省级和校级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和空间,尤其是对涉及农业发展、与专业结合紧密、创意较强、前景较好的项目,要优先立项和扶持,提供配套资金、师资和实验室支撑。另一方面,要构建学校—院系—班级三级联络体系的大学生创业比赛信息化平台。及时发布咨询、提供指导,引导学生参加“互联网+”等全国性大赛、“赢在广州”等地区性比赛、“振兴乡村”等行业特色大赛以及“温氏杯”“大北农杯”等校企合作比赛,以赛促学,赛学结合。

5.创业项目孵化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这就要求加快产研融合,而产研融合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农业院院校要构建“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与现代农业、创业教育高度融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以创客空间为代表的项目孵化综合平台。例如,农林院校在依托自身丰富的学科资源、人才智库优势和实验教学中心等硬件的同时,构建大学生创客空间、创业示范基地,打造“互联网+大农业”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平台,推动师生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为大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创业项目,甚至孵化为给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的项目。在孵化平台中,针对大学创业团队要提供项目路演、技术研发和指导等多种服务;针对初创企业要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创业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创业场地、小额贷款、项目推介、市场论证、专家指导、市场拓展、成果展示、路演交流等创业服务。其中,针对大学生创业初期缺乏资金这一迫切问题,农林院校还要主动引入金融机构、创投企业,构建线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平台和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融资服务中心。针对农业项目需要较大的物理空间和较高的维护要求,农林院校要主动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大学生创业基地,允许大学生利用企业充裕的资源和平台进行研发和产品生产,同时还可以探索农业企业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大学生的创业项目。针对大学生对农业创业缺乏足够认识的问题,高校可组织大学生入驻当地政府组建的现代农业创业园区,与当地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合作,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特色产品设计开发、循环农业生产发展、餐饮、旅游、休闲观光、农家乐等项目寻求合作。


四、“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体系建设策略

农林院校要充分实现“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体系的预期功能,必须进行理念和机制创新,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

1.以“互联网+”思维指导服务平台建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置身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模式和效果必然受其深刻影响。“互联网+”新业态、新思维为高校创新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行业产生了深度融合,教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象牙塔”内,要保持一种开放、共享的思维模式。因此,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理念创新先行,将“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整体推进、共生共赢等新思维嵌入实践。例如,运用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优势,构建网络服务平台。目前较多高校都在探索运用微信公众号、云平台、慕课平台、“创业+”App等互联网产物,将创新创业教育“搬到”网络上,方便师生畅通无阻地享受最新的教育咨询。此外,还要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高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协同创新的服务平台,将农林院校的各类农业科技园、实验室、训练中心、图书馆、学生社区和教学实习基地进行整合,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充裕的阵地和良好的氛围。

2.以优质的创业导师队伍为人才支撑。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教师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供给者、推动者,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在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中,尤为紧迫而重要的一项任务是通过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发挥智库优势,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理论、技术、实践等全方位、全程化服务。有相关报告指出,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师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为满足服务平台建设的需要,农林院校要坚持校內挖掘与校外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数量充裕、能力突出、结构合理、作用强大的师资队伍。要将辅导员为骨干的学生工作队伍和优秀校友定位为创业思想导师,将资深教授、优秀博士定位为创业技术导师,将农业龙头企业高管、职业经理人、风险投资家定位为创业实践导师,将创新创业学院干部教师定位为创业服务导师,将优秀创业学生代表塑造为创业朋辈导师,明确职责,借助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服务。

3.以建设高校创客空间为主阵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明确指出要“以构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为载体”,推动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高校创客空间作为众创空间的一种类型,因建设主体和服务目标、面向群体的差异性而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主要是指“高校师生和部分校外创客依托实体空间开展一种基于创业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研发、创造、交流空间”②。创客空间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也是服务平台依托的实体。许多高校都已经建立了自身的创客空间,有的依托图书馆、公共实验室、管理学院办公楼所建,有的则利用闲置场地专门建起了功能齐全、空间宽裕的创客空间。高校创客空间面向全体师生,让不同学术背景、不同经验的人聚集,共同完成跨学科的创新项目,打破了院系分割,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为高校产学研结合提供了新思路,在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由于高校的办学职能和资源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因此创客空间更侧重定位为创客文化集合地、科技研发地和初创企业孵化器。部分高校创客空间的组织、培训、扶持、孵化、服务和管理还不够完善,因此,农林院校要深入整合内部办学要素,同时适当引入政府、企业行业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共建具有现代农业特色、满足学生创新创业诉求的服务型、特色化创客平台。

4.以联动机制构建平台体系的保障体系。协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党和政府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因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高校、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激活资源存量,释放资源效能,有利于构建教育模式和平台的最优化,实现协同方利益的最大化。协同育人理念体现在平台建设上,就是要以构建完善的联动机制作为保障,通过战略协同、资源协同、信息协同、决策协同和制度协同等方式,确保各方主体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投入平台建设,确保服务平台的各项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农林院校要抓住国家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好机遇和创新创业优惠政策,主动进行校企、校政、校校、校所联动以及国际化合作,积极进行校内校外协同育人、多方联动机制创新,按照“互联网+”理念,通过市场化方式构建一批资源深度融合和发挥作用的平台,如线上与线下结合、实体与虚拟结合、孵化与投资结合的便利化、开放式、共享化的众创空间和平台。
[注释]

①田贤鹏.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6(7):66.

②易吉林,孙卓.高校创客空间建设策略研究[J].学习月刊,2015(18):61.

作者:陈少雄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 篇3:

农林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 创业型人才培养是目前国内高等教育探索的一个新领域。农林院校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实现大学生就业、服务农村经济建设和履行农林高校的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浙江农林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为例,探索农林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 农林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农林院校是培养和输送农业科技人才、传播和创新农业科技知识的摇篮,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因此,农林高校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应主动适应农林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新农村建设和“三农”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献身农业的高素质创业人才。

一、农林院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必要性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而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据世界银行估计,未来10年将有12亿青年进入劳动力市场,但世界范围内最多只能新增3亿个就业岗位。当前解决就业问题的难点在于就业岗位不足[1]。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当前适逢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因此,培养自主创新创业的大学生,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局面。

(三)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对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因此,当前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急需农林高校为其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并能带动当地农村致富的”的创业型人才,为其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四)时代赋予农林院校的重要使命

高校是科教兴国的主力军,是我国科教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和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2]。高等农林高校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培养为农业、农村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另外,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也是农林院校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浙江农林大学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实践

根据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浙江农林大学提出到2020年要初步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战略目标。浙江农林大学坚持“提升内涵,促进转型”的发展主题,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任务。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根据浙江农林大学党代会“一个提升,两个强化”的办学思路和“生态大学”的建设要求,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学校通过专业归类、学科交叉,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通过双学位、辅修、选修等方式,多学科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一)定位全面的人才培养目标

浙江农林大学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始终围绕“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重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做文章。厚基础——主要是加强公共基础,拓宽学科专业基础,突出专业技能和知识交叉复合,继承性地改造“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强实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扩大实践教学比例,整合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求创新——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独立个性和探索精神。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科研创新基金、各类学科竞赛有效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与教学过程相渗透,推动课程教学改革。重素质——开设素质类课程,加强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组建立体型创业教育模块

浙江农林大学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基础教学+模拟实训+实岗实践”三位一体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创业实验园、就业创业指导站、创业试验班”为基础平台,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为期两年的创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系统教学和创业实践系列教育等[3]。学校以开设实验班来推动创业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战场”作用,有针对性地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模块,并加强创业师资的培养和建设。积极发挥第二、三课堂的保障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创业专家大讲坛等各种活动,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创业尝试、参与企业创业实践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学生在比赛中获奖、在不同层次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或获得发明专利等,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该学分可以冲抵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其他课程的学分。在课程设置、师资聘任、实践场地、创业项目引导、创业经费支持等方面都进行精心设计与政策倾斜。

(三)建设创业教育实验班

浙江农林大学创新创业实验班是根据高考成绩按1:3的比例确定录取名额,并在新生入学时通过笔试、面试进行选拔。实验班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基础教育阶段,淡化专业边界,构建学科基础平台,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夯实学科基础。比如,在一二年级注重学生文化基础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专业教育阶段,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设置模块化的专业课程群,以适应学生宽口径培养的要求。三四年级主要实行个性化的发展教育,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坚持创新思维培养与科研能力训练相结合。我们通过设置创新素质与能力训练模块,开设相关课程,把创新思维培养与科研能力训练有机联系起来。同时优化各实验课程设置,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参与导师科研,开展自主研讨与自主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实施小班化教学,班级学生在30人以内,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培养和个性化发展。实行双导师制,选聘既有深厚专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业引导、创业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及实践能力等全方面的指导,并实行严格的淘汰和补充机制。学校本科生创业教育实验班的培养方案与专业培养方案模块打通,实行课程兼容、学分互认等有机结合。

(四)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浙江农林大学注重加强创业教育基地建设。校内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研究中心等实验、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学校-地方政府-企业”等多方协同创新创业的教育功能,互相依托来开展以科技创新、毕业实习、创业实践实训、志愿服务、项目对接、技术合作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外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3]。如学校挂牌成立了多个校内外“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此外,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实行导师制,要求导师指导学生学习、生活和人生规划,吸收优秀学生进入课题项目科研团队[4]。建立学生创新中心,使之成为学生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创业活动的重要场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把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列入教学计划,在学分制教学改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一方面通过建立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另一方面,开展创业教育和各类创业大赛,鼓励学生搞科研创新,让学生创办各种公司等。

(五)面向省内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11]54号)和《关于扎实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为农服务的意见》(浙政办发[2011]136号)精神,进一步创新基层农技人员培养机制,提升农技队伍为农服务能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浙江农林大学面向基层开展定向培养乡镇农技人员的试点工作。我们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能胜任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并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的本科层次的农业专业人才。另外,为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人才“难引进、难留住”的问题,在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扶贫办等的支持下,浙江农林大学以“政府买单,学校培养,毕业回生源地服务”的形式面向省内欠发达地区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智力扶贫”实用人才学历教育培养过程中,学校按“新型农民、农村后备干部、农村(社区)管理者、农业领域创业人才”等四种类型的要求进行综合培养,突出实践能力,体现实用性,以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3]。

(六)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改革

首先是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数占总学分的比例为:文、经、法、管理类专业15%左右,其中偏重应用型的专业为20%左右;理、工、农类专业为20%左右,其中偏重应用型的专业为25%左右。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形成综合实践环节,开设设计性实践项目。每个专业要求开设2~3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改革,以学科竞赛、科研训练计划、创新科研基金、互动式参与教师课题等方式推动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推行实验室开放项目、大学生创新项目和研制设计性实验项目等举措。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将零星分散的实习整合为综合实习,增加设计性、整合性实验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术认证培训,如商业电子商务师、网络营销师、物流师、内审员等相关证书的认证,规定通过一个资格的认证可以获得相应的创业教育学分。

三、推进农林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树立创业教育理念——理论先导

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理念须先行。传统教育理念重知识不重能力、重结果不重过程、重继承不重创新、重一致不重差异[5]。由于大学生的创业主体意识尚未树立,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仍注重一致性和标准化的塑造,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全面的素质教育尚未在高校真正的贯彻落实[6],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要进一步树立创业教育的观念。以生为本,尊师重教,注重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的习惯,激发其创新欲望和创新潜力。因材施教,而不是搞“一刀切”,培养“复制品”。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平等协作、自由和谐的氛围。在社会大环境中积极拓展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社会融资渠道,培育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队伍,在其中寻找开展创业教育的切入点,使创业教育融入到社会中去,得到社会的支持[7]。

(二)完善创业课程体系——主要途径

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专业本位主义”较严重,专业课程多、通识课程少,人文社科课程严重削减[6]。理论课程多,实践操练环节少。教材及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和体现学科专业发展的动态。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仍以教师、教材和考试为中心,以及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体制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高校应确立和不断完善通识课程群、大类课程群、专业课程群和个性化课程“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有效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将专业学习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挖掘专业应有的创新性、创造性教育内容,培养和丰富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知识。在教学计划中增设相应的创业教育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上逐渐从公选课向限选类课程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采用互动式教学、情景式仿真、模拟训练等方法,将观念引导、知识传授与技能提高有效结合[8]。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有效保障

目前农林院校的实践教学仍多流于形式,很多实验是验证性检验,较少有推理性、创新性的深入研究。实践教学环节多是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创业实践仍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实践教学条件欠缺,包括场地、配套设备等不足,使执行效果较差。学校相对封闭,学生鲜有展示创造能力的机会等[10]。实践教学环节是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保障条件,要搭建多样的实践教学平台。农林院校要积极与地方企业、研究院所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可以弥补高校资源的匮乏,让师生参与其中,培养其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另外,要充分发挥第二、三课堂的有效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策划、自主设计、主动参与校园创业教育活动,如参加创业设计大赛、创业大讲坛等。教师要依托学校资源和平台,深入社会,主持或参与企业创业实践项目或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林高校要积极创建校内外创业见习基地,创办大学生创业园区等,提供足够的场所让学生将所学与实际结合,积极扶持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付诸行动,尝试创办、经营企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

(四)打造创业师资队伍——可靠保证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师。由于创业教育近几年的蓬勃发展和高校的转型,创业型教师资源十分匮乏,急需教师提高其角色认知,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等方面主动调整,适应其职业角色的需要。教师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建设实力雄厚的专兼职动态发展的创业教育师资[9],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创业导师队伍是农林院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可靠保证。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精专的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并不断用前沿理论和知识武装自己,树立终身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意识。在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艺术和手段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学校应从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在意识上提高教师对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其次,选派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者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师的社会体验结合起来;再次,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管理者等来校对教师进行讲学或培训,使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实践水平。

(五)营造创业文化氛围——有利条件

农林院校过多强调应用学科、过度强调专业教育、不重视通识教育、削弱人文课程的现象,导致大学人文教育资源的严重流失,人文精神培养的空间缺乏[10]。农林院校的学生大多安分守己,缺乏闯劲,缺少创新精神和活跃的思维。积极、健康、和谐富于创新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是人才健康成长的重要“软环境”,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也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有力条件。学校要营造一种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通过校园媒体和网络,宣传创新创业文化的意义和内容,形成一种“敢于创业,宽容失败”的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气息,举办大学生创业论坛、科技文化节、创业设计竞赛等各种实践活动,激发师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另外,创业教育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大事,应发动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政府和社会力量也要积极为创业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为大学生创业建立扶持体系和平台[11]。

参考文献:

[1] 游龙桂,林惠科.新形势下农林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4):13.

[2] 陈玲.农林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26):11556-11557.

[3] 宣裕方.农林高校新农村建设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2(2):36-37.

[4] 朱军.创新型农科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现代阅读,2011(8):11-12.

[5] 刘天娥.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8(1):51.

[6] 雷国铨,王海林,等.试论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及路径选择[J].中国农学通报,2009(24):579-582.

[7] 戴志明,刘鸿高,赵燕妮.高等农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7):6-7.

[8] 龚小娟,王立群.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4):115-116.

[9] 毛慧芳,罗士美.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的现状调查及建设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5):103-104.

[10] 童晓晖,毛慧芳.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高等农林院校通识教育改革之路[J].中国林业教育,2010(4):7.

[11] 毛慧芳,陈方.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调查与建议[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5):117-118.

[编辑:苏慧]

作者:毛慧芳

上一篇:高校预警学籍管理论文下一篇:广告教育理念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