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教育观小学音乐论文

2022-04-27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生活是课堂的大教材,课堂是生活认知的提升地,学生在政治课堂中学知明理,在生活中认真做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小学音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自然主义教育观小学音乐论文 篇1:

自然教育观中西比较及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中国与西方都提出了推崇自然与天性的教育思想,对音乐教学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中国“道法自然”教育思想与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与特征,并比较了二者在音乐教学应用中的区别。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法自然”教育思想更加注重整体,追求一种和谐的境界,合理运用既有助于提升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在学生心中树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音乐教育;道法自然;自然主义;天人合一

引言

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培养下一代劳动者的使命,因此,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教育都极为被重视。教育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原始氏族社会。而在漫长的教育发展历史,东西方的哲学家与教育思想家们对于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怎样做好教育都进行了深入的系统思考,形成了许多流派的教育思想。在诸多教育思想之中,中国的“道法自然”與西方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都推崇尊重受教育者,特别是儿童的本来的天性与自然,向大自然与自然规律学习,二者具有一定的共同点。而且,音乐与自然,音乐与人密不可分,音乐也常常被认为是沟通人与自然的桥梁。在当今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合理运用这些尊崇天性与自然的教育观,开发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提升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由于东西方的思想源流的不同、道路发展的不同,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中国“道法自然”教育思想

从先秦时期到近现代时期,大量思想家、教育家提出了大量具有浓厚东方特色的哲学与教育思想。先秦时期,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自然无为”“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思想;两汉时期,黄老学派倡导“因性而教”;魏晋南北朝时期,何晏、王弼提出了“名教出于自然”的教育思想、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教育思想;唐宋时期,柳宗元提出了“以无念为宗”,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思想;明清时期,王守仁提出了“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的教育思想;近现代时期,蔡元培提出了“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1]。

《老子》中提到的自然概念应属于道家,是最早出现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内容。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其实就是在论述“道”的本质,“道”本“自然”,就“道”的性质、功能上而言,自然既是本能,也是归因;因此,道家教育思想是一种崇尚自然和谐的教育思想,对待儿童,自然就要顺应儿童的天性。道家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庄子,提出“庖丁解牛”能很好的说明他自然主义的思想。庄子曾说:“依乎天理,批大郄,导大窾,因其固然,几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这种提倡掌握客观规律,根据自然条件的思想开启了我国自然主义教育的先河[2]。

汉初的黄老之学讲“道法自然”的思想创造性的运用到教育上。所谓“道法自然”是指以自然为师,它包含了遵循人的天性和事物发展规律的因素。在他们看来,生活、教育、工作都是取法自然而产生发达的,这与卢梭所提倡的“受之于自然”“受制于人”“受之于事物”自然主义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相契合的。黄老之学强调了教育与自然的界的结合,具有积极的作用。

南北朝时期的嵇康继承了东汉王充“元气自然论”朴素唯物主义,认为:“浩浩太素,杨耀阴凝,二仪陶化,人伦肇兴。”这种哲学观奠定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应该说,嵇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系统阐述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家,他的《难自然好学伦》的形成,标志着中国自然注意教育思想的诞生。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的“自然教育”理论要早1500多年,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教育思想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自然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的分水岭。

中国近代教育家、革命家蔡元培先生以近代自然为基点深刻的指出了“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把中国推崇自然,“道法自然”的教育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蔡元培先生,创新性的把中国古代“道法自然”的思想与西方国家教育思想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中国自然主义教育逐渐走向了完善和成熟。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中说,“其间恒有古木名花,传播与诗人之笔,是皆利用自然之美以感人者。”可以从中品出,蔡元培先生希望通过自然类比的方法为中国的旧教育思想提供改变的思路,特别是在那个封建动乱的年代,寄希望于通过更好地教育培育出良好的人才[3]。1918年,蔡元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讲话——“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在讲话中他针对封建教育用封建礼教约束、压制、甚至是破坏损伤儿童本身天性的劣势,提出新教育应当能够尊重顺应儿童天性,培养儿童的个性,让儿童能够自由轻松的成长与发展。他说:“知教育者,与其收成法,毋宁尚自然;于祈求划一,毋宁展个性。”“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方法以助之。”[4]

纵观中国这些推崇自然的教育观在我国历史上发展的脉络,虽然比西方自然主义教育观发展早,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传承。直到近代才由我国一些教育家去西方国家留学受其教育观念的影响又重新被重视。钱穆学者曾提出:“天人合一”观——中国文化对人类的伟大贡献[5]。

中国文化在历史上长期受封建礼教统治,直到今日,依然对我们的教育文化有所影响。轻视人自然的追求,禁锢人自然天性的解放。在长期礼教思想的统治和影响下,人们似乎习惯了压抑天性逆来顺受的性格,逐渐开始放弃追求自我。这种思维惯性影响了今天的教师的教育方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性根据已有的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本该有的天性发展。

道家思想是我国宝贵的古代哲学遗产,其中“道法自然”是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老子根据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为依据,突破性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观点。“道法自然”归根结底是人行为处事之道当与自然和谐统一,也就是“天人合一”。而“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同样体现着自然美学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人们创作的音乐也应当法自然而作。“希声”是去除人们心中芜杂过度的欲望,不妄加看似华丽的雕饰,顺应自然的声音。“大音希声”的审美观念核心在于美在自然,美在人天性的回归。而这种审美在我国传统音乐之中多有体现[6]。

道家所推崇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原始简朴,向往自由纯真,看似与音乐教育无关,实则却是充满了联系。“道法自然”说的“自然”,并不在于事物之外,而在于万物和人本身。老子认为,人和自然是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用“道法自然”的视角审视音乐课堂,我们可以看到,音乐与自然,音乐与人密不可分,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回归自然,走向自然,接收自然的熏陶与洗礼[7]。音乐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音乐创作是在自然物质社会中的人,以生理、心理活动为基础,对自然存在的事物进行美化、改造、再创造的过程;“道法自然”的思想告诉我们,音乐的表现力,要以“自然”作为价值取向与音乐追求。而对于音乐教育来说,“道”便是音乐和教育的自在。“道法自然”的理论思想对于音乐教育的良性循环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子从人的生命本体的深切感受与对自然变化规律的敬仰,不断地反对过于压迫性的人性发展行为,反对过多的人为修饰,提倡自然的发展,反对离开中正之道的极端,提倡情境的自然影响,对于我们现代教育工作者了解和避免應试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实质性的解决办法。就教育而言,我们应该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而不是违背儿童的身心发展。

当我们从世界音乐教育角度审视“道法自然”这一哲学思想与中国音乐教育的关系时,我们可以看到,以“道法自然”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指导的音乐教育,是一种有益的世界音乐教学尝试,特别是在西方文化成为强势文化的今天,西欧艺术音乐长期影响全世界大部分地区音乐教育体制、内容和方法。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1994年7月,第21届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Music Education,ISME)确定《ISME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为ISME对待世界各种文化的官方政策:“我们认为,世界各文化的音乐,不论从个体或是从整体来看,都应该在广义的音乐教育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音乐在文化融合与保持民族身份之间以及在各种文化的接触中常常起着主导作用,在解决民族与民族以及多民族社会中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方面,音乐的特殊功能已得到充分的证明”“任何音乐教育体制都应接受世界音乐的存在事实及其学习价值,并把这种观点作为音乐教育的新起点”[8]。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我们当今的音乐教育中,我们应当看到,只有立足我国传统文化,运用“道法自然”等本土的、内生的哲学思想,以整体和谐的角度促进儿童天性的发展,加强我们的儿童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认同。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全球视野的我国音乐教育才能茁壮成长,而不是变成无根之木,无本之水。

二、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从古希腊开始,在诸多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中有所体现,到了近代社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体现了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家力图使教育理论逐步走上科学化进程中所做得努力,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认识自身、认识教育本质所作的积极探索和思考[9],历经了西方古代到近代的历史[10,11]。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了教育适应人的自然发展的思想,教育应当跟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而进行,在教育思想史上开拓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先例[12],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夸美纽斯在著作《大教学论》中指出,旧学校最大的弊病是违背自然,用无用的知识填满学生头脑,造成儿童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极大浪费[13]。夸美纽斯说:“教与学的行动本来是件自然的、令人高兴的和惬意的乐事,自然的事情无需强制。只要他们觉得四肢强壮,便本能地做这些事情。”[14]夸美纽斯主张适应自然、顺应自然的生长来证明自己的教育改革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神学禁锢了人的思想的时代,这反映了他期望能够摆脱神学,将教育工作逐步科学化的美好期望。

在启蒙运动中,卢梭是一位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当时批判经院主义教育不顾儿童身心发展,只是强迫儿童死记硬背枯燥的宗教教义,同时提出了教育应回到自然,适应自然,乃至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15]。卢梭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如果不遵循儿童自然的天性,而是教育者加以干涉,打乱了儿童应有的生长规律,那么这样只会打乱自然的环境,破坏了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来说是破坏儿童的天性。所以,卢梭强调“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因此,卢梭要求尊重儿童的天性与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生长过程中采取自然、自由的教学方法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卢梭的这些思想向我们教育工作者发出了响亮的声音:必须要适应儿童的成长的天性,“如果把教育看作是一种人为的艺术,教育事业的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成功的主要条件,不是人力所能支配的……”[16]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思想中也有关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论述:“教育应当被提高到一种科学的水平,教育科学起源于并建立在对人类本性最深刻的认识基础上。”[17]他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教育心理化”的口号,赋予其教育适应自然的理论新的内涵,要求教育活动应该与儿童的心理成长特点相一致,帮助儿童在学习知识、培养智慧和道德情感方面,都能够处于自然主动的位置,取代从外部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模式。

裴斯泰洛齐的学生福禄贝尔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在其著作《人的教育》中进行了详细描述。他认为的“自然”也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大自然,另一方面是指儿童的天性。在论述教育顺应自然时,自然主要指后者。他认为:“人的天性本事完善的,良好的教育教学必须效法、遵循自然事物发展的正确道路,小心翼翼地追随儿童的本能、天性。”[18]

第斯多惠把人的天性理解为大自然赐给人的天资,换句话说,即是学生的心理特点。“天资是一个人的本身能力和活动可能性的基础,也可以说天资是发展能力和力量胚胎。”[19]在他看来,教育的发展必须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天性,其核心的使命是要认识到儿童的本性。教育过程中需要研究儿童的本性及其变化过程,依照儿童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对其进行教育。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西方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其思想内涵不断发展进步,尽管每一位教育家对于自然主义的具体理解也不尽完全相同,但是,无论在哪一位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大家的理论中,都有一些共性存在,而这是需要我们教育研究工作者去理解把握,发现其中的理论精髓,并在实际音乐教学中灵活运用,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从上面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的典型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思想中有如下共同特征。

(一)崇尚自然与天性

自然主义作为舶来词,其英文原文为Naturalism,词根为Nature,具有“自然”“天性”等义项;在哲学上,Naturalism指的是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是遵循自然性质与自然规律的,而不是超自然的或者精神上的原因的一种哲学观点。历来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主张对于儿童的教育应当尊重儿童本身的天性,而不是各种世俗的条条框框,繁文缛节,主张向大自然的规律学习,人类的本性本质应与大自然服从同一规律。

(二)人性本善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认为人的生物性上属于自然,儿童在出生时还未受到社会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他们的思想觀点中,普遍认为人性本善,而教育就是引导儿童天性的善继续发展。

(三)自然适应性原则

在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中,认为人的生物性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发展则也应遵循大自然的普遍规律,人实现自然的发展绝对不能超越或违背自然规律。所以,现代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按照儿童自然成长的顺序进行教育,而不是扭曲颠倒这个顺序。这也就是所谓的自然适应性原则。对儿童的揠苗助长或者放任自流,都对儿童的自然成长不利。

(四)运用生物学的概念

由于自然主义教育家对自然的推崇,他们经常运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的教育的自然性。认为人生来具有各种能力的“种子”,而“种子”的萌芽、生长需要通过顺应天性的教育来完成。

(五)注重培养儿童主动性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即在学习过程中,不是依靠教师的空洞的理论灌输,而主要由儿童自己主动地积累各种经验。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儿童会逐渐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动性,教育者应当在恰当的时机上,依照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智力发展调动儿童的这种主观能动性,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让他们成为具有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的人。

三、中西方自然教育观在音乐教学应用的比较

中国“道法自然”教育思想与西方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长期的发展。古人的思想在漫长发展的历程中,包含了有深度的内涵。教育直接关乎人类自身的发展与生存,探寻古人的智慧,立足于现代教育的实际情况,从中取其精华作为音乐教育研究的理论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断地被发掘、中外文化的深入交流,尤其是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发展,对我们来说都是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回归自然,走向自然,接收自然的熏陶与洗礼。这两种教育思想在尊重天性和学习自然上殊途同归。但由于二者植根的文化土壤的区别,二者也存在区别。

“道法自然”作为道家的代表思想,其哲学内涵与音乐审美,与教育思想都有着内在的联系,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相较于西方,“道法自然”教育思想更加注重整体,追求一种和谐的境界。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内追求的也是一种自然相处的模式,用“道法自然”的思想影响这我们的教育教学观,结合中国“道法自然”教育思想重塑教学观,知道音乐课堂的建构是一种积极有意义的探索。课堂教学中的“天人合一”,是学生与教师的和谐相处;是课堂学习中的情景交融、对等平衡;是教师学生与课堂内容融合一体,课堂教学不再是刻板的载体,课程的设计已成为师生精神世界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尊敬规律、探寻真理、尊重自然与生活是课堂活动的真理。而这也是笔者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音乐与天性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师与生、教与学之间的和谐。学生的天性是多样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些学生可能只是在不适应自己的环境下,没有健康地成长。

近代以来,中国本土教育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这冲击既有好的一方面,也有水土不服的一方面。如果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却容易忘记自己从何而来,迷失自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更应当重新建立我们的“文化自信”。“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既要吸收西方文化中好的一面,也要摒弃不好或者说不合适的部分。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水平,特别是农村落后的音乐教学水平较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距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吸收世界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更要深度挖掘中国“道法自然”教育思想,依托于我国具体实际,衍生出农村音乐教学的理念,寻找到让我们的儿童的“天性”合于广阔深邃的“自然”。充分发掘“道法自然”等宝贵中华历史文化遗产的现代意义,丰富现代儿童音乐教育思想,进而开发出符合当代中国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音乐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以及在这些心理品质的发展过程中培养健康和积极的态度和情感,这些应成为音乐学习和音乐教育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根本目标”[20],既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青少年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也是践行 “文化自信”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刘黎明.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何以可能与如何可能[J].教育现代化,2015(4):1-11.

[2]黄立志.论中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3-16.

[3]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4]蔡元培.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J].教育(周刊),2015, 20(3).

[5]钱穆.“天人合一”观——中国文化对人类的伟大贡献[J].中国文化,1991.

[6]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

[7]任遂虎.“道法自然”与教育生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8: 22-27.

[8]刘沛.世界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学学[J].中国音乐学,1997(1):101-110.

[9]王春燕.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9):58-61.

[10]刘黎明.论西方自然注意教育思想的形成、演变及历史贡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75-77.

[11]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视料选萃(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2]周幸.大学语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实际功用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0):71-72.

[13]夸美纽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出版社, 1957.

[14]伊丽莎白·劳伦斯,纪晓林译.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15]卢梭,李平沤译.爱弥儿(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 1978.

[16]张焕庭.西方资产介意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7]裴斯泰洛齐,夏之莲等译.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8]王春燕.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9):58-61.

[19]第斯多惠,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0]劉沛.音乐成就测量与评价的认知主义方向[J].中国音乐,2001(4):38-40.

作者简介:蔡抒洗(1991—),女,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音乐教学实践。

作者:蔡抒洗

自然主义教育观小学音乐论文 篇2:

走向生活,使政治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生活是课堂的大教材,课堂是生活认知的提升地,学生在政治课堂中学知明理,在生活中认真做人。那么,如何才能走向生活,让政治课堂真正充满生命活力呢?

一、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间接经验,另一种是直接经验。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资源,但书本知识始终是“过去经验的总结”,具有时间和内容上的滞后性。因此,思想政治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大教材观,不要仅局限于政治课本,死读书、读死书,而要带领学生到更广阔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去寻找知识,引导他们多看电视新闻、广泛涉猎书刊报纸等,尤其是关注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引导他们学会运用大量鲜活的现实材料去佐证书中的基本观点,并学会运用书本中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这样说,学生的生活世界中蕴藏着巨大甚至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生活中有语文,生活中有政治,生活中有物理和化学……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重要思想,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将生活世界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会贯通。既要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在理性的思维中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又要不失时机地创造学生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在感性生活体验中更好地理解、消化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超越书本世界以外的知识和能力,收到预期的或超越预期的更大的教学效果。

如在对《生活富裕不忘俭朴》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如果光从纯粹的理论方面照本教学,收效肯定不理想,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学生心中的困惑——我们的生活富裕了,为什么还要提倡俭朴呢?课堂教学中我扎根于学生生活,从学生的压岁钱谈起,使学生感到亲切(暗含社会生活富裕了)。接着请同学们用压岁钱对媒体上提供的具有强烈对比的两组商品进行选择(其中有一组是奢侈品),留下悬念——你们的选择科学不科学,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并导入课题。同时将“压岁钱的使用问题”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以点带面,层层剖析,在明理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们选择正确行为。课堂上我采用案例分析、调查讨论、小组讨论、材料分析等多种形式,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为了更好实现本课的教育功能,我还拍摄了食堂剩菜剩饭、人去水开、人去电开等现象的照片,直观地让他们明白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针对食堂的浪费问题,我还精心设计了一道数学题:将个人浪费问题从时间和人数上进行数倍扩大和延伸——每人每天倒掉大约1/10的饭菜,就是0.45元,请我们的同学算一下:上海市大约2200多所学校,平均每所学校用餐的人数是我们学校的两倍,一个月在校用餐时间约20天,那么,整个上海市所有的中小学生一个月大约要浪费多少钱?并将这种浪费进行假想——一位上海居民一个月的最低生活费是840元,那么我们来算一下,整个上海市所有的中小学生一个月浪费的钱可以养活多少居民?建一所希望小学的费用大约需要100万元,这些钱又能建几所希望小学?同学们在实际演算过程中产生体验——原来“小事”不小。在演算过程中,学生又产生了新的体验和灵魂的震撼——“国家虽然富裕了,但很多地方还很穷,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太多了”、“我们节约的意义太大了”,有机地将学生的个人行为与社会、国家紧密地联系起来。整个教学过程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在学生不断的体验中达到教学高潮,一气呵成,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教学中我们绝对不能贬抑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世界的地位与价值。缺少了直接经验的“消化”作用,书本知识就变成了“死知识”,很难真正为学生接受,学生也就很难真正超越书本,将知识内化并转化为一种能力。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活”课堂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绝不是说教育是日常生活的简单重复。学校教育是经过简化和净化了的生活,是经过平衡的生活。课堂教学生活也是这种特殊的生活,是“改造的生活”、“进步的生活”和“健康的生活”。由此,作为教学管理者,我们不能将生活中的事例不加修饰地搬入教室,要在注重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前提下,学会加工和处理生活中的信息,以丰富教学情境的方式将其艺术地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学中我多采用讲故事、小品表演、图表资料、动画、音乐熏陶、实验活动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1 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在快乐的体验中学习。如前所述,教育内容的根基在于生活,教育不能疏离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因为任何知识的传授如果得不到个体经验的认同或丝毫不能激活个体积淀的经验,那么,知识的种子就不能在个体的心灵中生根、开花和结果。如在给六年级上《集体生活中需要合作》这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游戏:在一个瓶口比较小的瓶子里放入用线串好的五个乒乓球,分别请两组同学(五人一组)上来,比比哪一组能更快地将乒乓球全部取出。在如此宽松的学习情境下,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感悟到合作的重要性,自然引出教学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培植儿童的时候,若拘束太过,则儿童容易枯萎;如果让他跑,让他跳,让他玩耍,他就长得活泼有精神。”如果教学中我们都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多设置读一读、做一做、谈一谈、唱一唱、演一演等教学环节,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组织教学,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 扎根于生活实际,注重教学实用价值。真正的教育其价值在于舒展儿童的天性,放飞儿童的心灵,开掘儿童的天赋,而非对人性的压抑、禁锢和束缚。它是灵魂的唤醒、精神的启蒙、心灵的转向、力量的赋予和人性的升华,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原本就应该具有丰富生活哲理、起着很强育人作用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与“死记硬背”紧紧牵手,“政治无用论”悄然滋生。要扭转这种错误的理解和认识,我们政治教师必须要将教学扎根于生活实际,让知识学有所用。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比较严重,特别需要教师的关心和指导。如何通过引导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我们思想政治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曾经

有一位焦急的父亲来学校寻找已有四天没有回家的女儿。当老师们得到这个消息,无不感到诧异——这可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女孩。究其原因,竟然是源于与母亲不经意的一点磨擦。在任教的六个班级中作了问卷调查,发现竟然有70%的孩子与家长沟通不畅,孩子们普遍反映,家长的要求太苛刻,感觉有代沟,即使学习成绩有了进步,他们也不表扬;有的家长甚至曾经把孩子“反锁在家里”,盲目地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等。孩子们说,他们感觉和父母无法沟通,沟通只能给自己增加无形的压力。

针对这一问题,在上《依法调整家庭关系》一课时,我将这些素材以FLASH短片的形式引入课堂,立即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并适时设计了——“父母为什么这样做?”“你认为父母的做法什么地方令你反感?”“你是怎么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他们怎样做你能接受?”——几个问题提供给孩子进行讨论,透过这些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让他们学会选择、学会感恩、学会沟通,进而了解到,家庭关系既涉及道德问题,也涉及法律问题,在平等的师生交流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再如,上海市东昌学校的唐老师在讲述《交通是现代社会的命脉》一课时,就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从中环到崇明去听课,怎样去最快?既设疑引发思考,又在思考中提高了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难发现,只要寻找到合适的切入口,也可以将抄袭问题、偷窃问题等敏感教育问题设置成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思辨中明理,政治学科就能焕发青春的活力,受到学生的喜爱。

3 注重学生生活情感教育,让学生“感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沟通心灵的桥梁。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识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教育过程。情在知和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情感教育的作用,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教学中我常常运用名人及典型人物的事例组织教学,给同学们一个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如,在给九年级同学讲“挫折”这一内容时,我就引用了一个重肌无力患者扎根于黄河边上的教育事业,并仅靠一只手指敲击键盘撰写并出版个人专著的事例,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给予他们更深的人生启迪和思考……

生活有时就如同一杯酒,甘甜和苦涩尽在其中。只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回味,饮过了,很快就会淡忘其中的味道,拿过来细细品味或与他人重新分享,引发的往往是内心隐藏已久的莫名的感动和灵魂深处最强烈的震撼。

三、建构人性化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作用

教育学者肖川指出:“真正的教育就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统一。”“‘否认价值’就是否认教育,就是消解教师的作用,就是放弃教师的责任,就是自然主义的教育观。”“而不承认矛盾的另一面,即学生的‘自主建构’,价值引导就有可能蜕化为强制、外铄、粗暴灌输;就是‘外铄论’的教育观,就是把学生当成物,而不是有自由意志、有丰富敏锐的内心世界、有独特判断需要与能力的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特殊的“人一人”关系,把师生的教学活动当作不可剥离、相互锁定的有机整体,在课堂教学中,既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努力把学生真正地纳入到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会倾听和对话、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等待和分享,少一点苛责和冷漠,多一份鼓励和亲切,带着微笑走进课堂,绝不做“无所不知”的“一言堂”的“专制统治者”。唯有如此,才能最终达到师生间的心理相容,并在此基础上相互合作、相互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基于这样的思考,在课堂上,我尽量摈弃“灌输”,转而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如果他们犯错误了,我会寻找适当的机会、采用恰当的方法和他们进行个别交流,做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老师,对学生的进步及时进行表扬。七(2)班有个孩子学习习惯很差,课堂上总是捣乱,作业也不愿意做,但他的字写得非常不错。于是,我抓住契机,一改惯用的批评手段,在班级中极力表扬他的字,然后不失时机地在课堂上对他多提问,及时进行表扬。慢慢地,我发现他上课越来越认真了,受表扬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如今,他学习态度有了不小的进步,对老师也尊敬了,课堂上更积极了……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只要我们坚持真理,不断寻找课本与生活的最佳结合点,执著追求,政治课堂一定会呈现出异样的精彩。

作者:汪金凤

自然主义教育观小学音乐论文 篇3:

当前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①

摘要当前的研学旅行课程在实施中仍然存在着缺乏系统设计、学生被动参与、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影响着课程实施的质量。为此,有必要重新认识研学旅行课程的独特价值,明确其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把握课程实施的要点,如课程目标要进行有效统整和分解、课程内容要突出丰富性和自主性、课程实施要兼顾程序化与灵活性等,以推动研学旅行课程系统有效实施。

关键词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

文献标识码B

当前,研学旅行在我国各地持续升温,各中小学也利用课时上的解绑和评价上的改革,在研学旅行课程体系设计、路线精品化建设、教与学方式变革、评价机制探索等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但与此同时,研學旅行课程实施效果良莠不齐的现象依然存在。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重新认识研学旅行课程的独特价值,在把握实施要点的基础上推动研学旅行课程系统有效实施。
一、聚焦现状,摸清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主要问题

1. 课程缺乏系统设计,实施过程随意

由于当前有些学校对于研学旅行课程在学校三级课程中的定位还不是很清晰,因此对于研学旅行的教育目标、内容设计、实施方式等方面没有进行系统性思考,既没有形成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相关的管理保障体系也不完善。有些学校甚至将研学旅行活动直接外包给社会机构,导致活动实施带有很大的被动性和随意性。由此带来的结果是:研学旅行活动要么变成了浅尝辄止的观光游览,要么变成了“课堂搬家”“换个地方做作业”的传统教学活动,学生活动体验较差。

2. 学生被动参与,自主地位难以落实

美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提出,教师和学生是实践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实践课程的决策应由个体审议到集体审议。但在实践中,研学旅行活动计划的制订往往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较少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兴趣所在;在活动内容设计方面往往偏向学科本位,导致学生在活动中只是被动地听讲、记录、做题,而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或旅行社)全程大包大揽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3. 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效果难以有效考量

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施应该是行前有计划、行中有探究、行后有反思,但实践中很多学校却出现重探究缺反思、重活动轻评价的问题。如健全的课程评价体系中除了学生,还应包括对研学导师、合作机构(研学基地)以及课程本身的评价,但很多学校在此方面还未充分实施。在评价内容方面,很多学校只关注学生在知识习得方面的表现,而忽略了对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团体协作、责任担当、问题解决等综合素养的评价。
二、厘清认识,准确定位研学旅行课程的独特价值

要想深入推进研学旅行课程,有必要对其价值和定位进行重新认识。当前,研学旅行普遍被认为是一种自然主义教育、生活教育、休闲教育、志向情趣教育,在这样的教育观的指导下,研学旅行课程属于后现代课程观理念下的一种课程新形态,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深刻转型匹配教育综合改革而诞生的一门新兴课程。

从课程特征来看,研学旅行活动集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于一体;从价值取向来看,它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通过旅行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引导他们面对各种现实问题,主动探索、发现、体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1]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研学旅行活动凭借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有机结合,为学生构建了“开放、多元、生成”的学习系统,成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应发展成为学校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此,研学旅行课程不能演化为“课堂的搬家”,偏重讲授,以完成作业为目的;也不能成为以参观为主的旅游活动,让学生奔走于多个景点,出现游山玩水、回家即忘的现象,“游而不学”或“学而不游”都体现不出研学旅行课程的真正意义。所以,设计目标明确、科学可持续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是深入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重要任务。
三、把握要点,推动研学旅行课程系统有效实施

1. 课程目标要进行有效统整和分解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核心,它影响着课程教材的选择、课程资源的组织、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以及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基于此,学校要综合多方面考虑,科学制定研学旅行课程总体目标,要立足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需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相一致,同时要回应国家教育政策要求,有利于学校课程生长和教师专业发展。在总目标的统领下,学校还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等进行有效的目标分解;同时统筹考虑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自主学习、创新实践和逻辑思辨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健全人格品质,增进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以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为例,学校秉承“多元、灵动、开放”的教育理念,设计了“阅世界,悦无界”研学旅行课程。课程包含“情系史分,相约宁夏·毕业季”“上海音乐之春”“走进诺贝尔·芬兰瑞典”三个专项课程,旨在让学生经历在不同地域、文化间的探索体验,了解更多的未知世界,在此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情系史分,相约宁夏·毕业季”专项课程是针对毕业年级进行设计的,主要包括以下目标:让学生了解地域、区域地理知识,体验社会状况;与学科知识结合,在实践体验中探究学科问题;在整个课程中加强文化熏陶,了解历史上的西夏文化;重视品格教育,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团体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

2. 课程内容要突出丰富性和自主性

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因此学校在研学旅行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要深度挖掘利用教育资源,在一次课程活动中设计多元化的目标和内容,以兼顾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为学生的自主发现和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为此,在课程开发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构成和兴趣取向,引导学生参与选择研学路线和学习内容,师生共同研制研学手册、设计研究课题,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选择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参与兴趣。

以北京市京源学校为例,该校的研学旅行课程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共设计了“自然与科学探索”“人文与艺术体验”“专业社团拓展”三个研学主题,其中在“自然与科学探索”主题下,规划了长白山、青岛、内蒙古等多条研学线路,在每条线路中设计了不同的活动领域,组织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内容,提供学生多元的实践学习体验(详见表1)。同时学校规定,学生可以综合考虑自身兴趣、家庭情况、距离远近、时间长短等因素,确定自己想要参与的内容,在校期间至少参与三次不同类型的活动。

3. 课程实施要兼顾程序化与灵活性

在实践中,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方案要进行细化,以保证活动能够始终围绕目标和主题正常开展。但由于研学旅行环境中充满很多未知因素,如果完全进行程序化的安排,那么极有可能打击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因此实施方案不能过度设计,把学生管死,要提供学生学習的选择性和自主性。

为此,研学旅行活动的设置可以是半结构化的,具有一定弹性,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专长,综合运用调查、访问、实验等多种方法,对研学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相关信息及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并进行个性化的成果展示。以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为例,该校在研学旅行任务单中设置了丰富的研学任务,同时分为个人必做、团队必做、选做几个类别,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提供了灵活的空间(详见表2)。

4.课程评价体系要体现多元性和综合性

由于研学旅行是多主体参与的课程活动,因此评价对象应该是多元的,除了对活动本身和学生进行评价外,还需要对其他相关活动主体进行评价,如对研学导师在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对合作机构(研学基地)在服务性、趣味性、知识性、安全性方面进行评价。[2]在评价主体上也要体现多元性,综合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和家长评等;在评价内容上要体现综合性,不仅关注学生对于研学手册、小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完成情况,更要关注学生通过参与研学旅行课程在能力、态度、行为习惯方面的发展变化;在评价方式上要突出激励性和发展导向,既注重过程性评价,也可以通过举办研究报告会、征文、摄影、绘画比赛等后续活动进行成果性评价,巩固研学旅行成果。

以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为例,每次研学旅行活动结束后,学校都会统一组织填写三方量表,包括学生自评量表、家长评价量表和教师评价量表。前两者主要针对学生个体在知识与视野的拓展、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团体合作意识及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评价量表主要由教师针对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课题组的分工情况、研究过程的完整性、研究结果的创新性等内容进行评价。学校最后再结合三方量表的结果,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对课程实施质量进行多维评估。

参考文献:

[1]吴支奎,杨洁.研学旅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8,(4).

[2]莫芮.中国中小学研学旅行样态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8,(8).

注释:

①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优先关注课题“北京市中小学研学课程创新与实践育人机制研究”(课题立项编号:CEDA18058)的研究成果。

作者:杨德军 王禹苏

上一篇: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论文下一篇:雨洪资源对国民经济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