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从“五个强化”提出了措施和途径,旨在落实政府的主导地位,突出学校的主体作用,强化家庭的监管责任,整合社会各界力量,逐步构建“覆盖全体、保障有力、关爱到位”的留守儿童教育管护体系,力促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取得实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篇1: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严控学生辍学

【摘 要】留守儿童的教学成为了农村学校的重要内容,现在的留守儿童往往在生活学习中都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都是因为儿童的家长不在身边,生活中缺少关爱,所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加强教育

引言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是现代社会中一个很大的难题。在农村学校中,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留守儿童之中,很多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他人沟通存在问题、学习成绩较差等。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些儿童的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无法给孩子关爱。学校的教育也不到位,所以儿童会存在一些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则需要农村学校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文章从留守兒童的主要问题及加强学校留守儿童教育来分析,希望可以改善农村学校的现状。

一、留守儿童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孩子的父母远离家乡,不在孩子身边,所以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1.课堂状态不好。

留守儿童在上课过程中存在问题,课堂学习不认真,对老师所传授的内容没有理解,课堂效率不高。留守儿童的家长远离家乡,无法照顾孩子,所以孩子一般都会在爷爷奶奶家、姥姥姥爷家生活,由于监护人的年龄过高,文化水平不高,无法给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因为年龄原因,体力问题,也无法有效的管教孩子。这导致学生自律性差,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不开心的事情。

2.心理问题的出现。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地工作,与孩子分离,生活中缺少父母的关系呵护,缺少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其它父母在身边的学生相比,在遇到困难时,留守儿童无法像父母表达自己的困难,无法顺利解决自己的问题;在生活中遇到伤心的事情是,父母也无法给出相应的安慰。有此,学生的心理也会慢慢的出现问题,而且容易受到不好的影响,从而养成不好的习惯。例如:撒谎,打架,欺负同学,甚至还会有抽烟喝酒等危害身体的不良行为。

3.沟通能力不足。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年龄较大,学生与其交流起来会觉得有代沟,反而不喜欢和他们进行交流。另外,父母离婚也会对子女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同学A的父母离婚了,A和他的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A与父亲的关系就变的疏离,和父亲无法进行交流,从而影响了A的学习情况。留守儿童的沟通问题越来越严重,学生之间无法沟通。

4.辍学学生增多。

据调查,留守儿童的辍学率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初一时,学生对课程有新鲜感,初二初三就失去兴趣。对课堂内容没有兴趣,学习压力大,学生不想学习,最后选择辍学。而且,部分在外地工作的父母觉得学习没有什么作用,自己也没有什么文化,挣钱也要比一些“有文化”的挣得多,所以也会给孩子灌输一些这样的理念。所以留守儿童也会有一些辍学打工的想法。

二、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留守儿童的成长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加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联系。

我们都知道,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而且由于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父母往往不注意学生的情况,认为都是学校的责任。而往往学生的生活学习都会出现一些问题,父母并不在意。其实,留守儿童是非常需要与父母进行交流沟通的。父母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承担对孩子的教育,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应有的责任。另外,及时父母远离自己的子女,也要注重平时与子女的交流。例如:每天工作结束后,可以与孩子进行通话,由于现在科技发展越来越好,每周休息日也可以进行视频通话,让父母了解子女的现状,进行情感沟通。子女的情感会有归属,这样孩子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2.加强学校留守儿童教育。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所以,学校也应该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第一,校方加强对老师的培训教育,让教师以对待家人的态度对待留守儿童,在教育学生中,态度要亲和,语气也要温柔,避免严厉的口吻伤害学生的心理。教师也要多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教师及学校要积极提供帮助,帮助学生家庭渡过难关。第二、学校要多多组织活动,鼓励学生们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集体的关爱,学生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也将会提高。第三,学校要组织心理健康课程,向留守儿童传达积极的心理,使留守儿童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以防养成不良习惯。例如,班级内有学生过生日,父母不在身边,教师就可以组织其它学生为该同学庆祝生日,像是写生日贺卡、做生日蛋糕等,给学生过一个温馨的生日。

3.社会加强宣传。

社会要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进行宣传。多多宣传留守儿童的现状,让全社会一起来关注留守儿童,多多帮助关注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家庭出现问题时,增加宣传,鼓励社会每个人对其进行帮助。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重视。教师、学校及社会都应该给留守儿童更好的关爱、温暖和鼓励。爱可以战胜一切,对于长期远离父母的孩子,他们处于一种缺少关爱的情况,有了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爱,在心理问题上,要多沟通,多观察;学习上,同学之间多交流讨论,教师及时帮助;在生活中,则需要每个人的关注和爱。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教育问题及生活问题才会有进一步的改善,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崔超男.父母教育期望对农村留守儿童辍学意向的影响:学业成绩的中介作用[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2]臧书起.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辍学问题研究[J].吉林教育,2014(25):4-5.

[3]房师军,李泉,王素芹.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13):19-19.

《农村地区辍学问题及策略研究》(AC18003)项目组普利辉。

作者:普利辉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篇2:

多措并举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从“五个强化”提出了措施和途径,旨在落实政府的主导地位,突出学校的主体作用,强化家庭的监管责任,整合社会各界力量,逐步构建“覆盖全体、保障有力、关爱到位”的留守儿童教育管护体系,力促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取得实效。

关键词:留守儿童;组织机制;家庭责任;幼儿活动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教育难题和社会问题,为有效破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难题,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五个强化”措施和途径,力促每一个留守儿童“安全有保障、生活有帮助、学业有人教、亲情有呵护、心理有依靠、活动有场地”,保证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强化组织机制

1.要以县级党委、政府为主导,抽调宣传、教体、财政、妇联、综治、团委、民政、公安等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为责任单位,成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筹协调全县留守儿童教育管护的各项工作。

2.要建立联席会议机制。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问题,制定对策,分头分类解决留守儿童的关爱问题。

3.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把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列为政府民生实事内容,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优先安排,优先保障。

4.建立安全应急机制。留守儿童在校、在家发生突发事件,依法迅速采取适当的救助或处置措施,并立即告知其法定监护人或家长,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5.建立社会互助机制。乡镇、村组(社区)要鼓励倡导热心群众组成“生产互助小组”,在夏收秋播等农忙时节,帮助留守儿童家庭渡过难关。

6.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县委、县政府要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对各部门(乡镇)主要领导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评估和考核范畴,奖优惩劣,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工作实效。

二、强化阵地建设

1.用好青少年活动中心。借助县(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城区学校为依托,针对留守儿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怡情益智的教育实践活动。

2.办好“留守儿童之家”。持续加强乡镇中心“留守儿童之家”创建工作,健全完善工作制度,督促指导用好用活各类设施,加强日常维护,保障设施设备完好、功能齐全,提高运行效率。

3.建立普及村组(社区)留守儿童服务站。要利用农家书屋、村民活动室等现有资源,建立村组(社区)留守儿童服务站,统一添置、配发活动设施,安排专门人员,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双休日”和节假日关爱教育活动。逐渐建成县区有青少年活动中心、乡镇有留守儿童之家、村组(社区)有留守儿童服务站的三级联动服务网络。

三、强化关爱队伍

1.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队伍。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完善在职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做到关爱全覆盖。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定期开展谈心活动,注重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生活关心、心理疏导。

2.建立“代理家长”队伍。组织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组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和“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人员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主动履行家长义务,正确引导孩子成长。

3.建立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队伍。组织教育、卫生、文化、团委等部门干部职工、假期返乡大学生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携手成立志愿者队伍,定期深入学校、村组、社区、家庭为留守儿童提供知识传授、健康保健、心理辅导、安全教育、经济资助等方面的志愿服务。通过建立三支队伍,构建起留守儿童的学校管护、代理帮护和社会呵护网络,使留守儿童共享蓝天,快乐成长。

四、强化家庭责任

1.强化宣传引导。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法制教育,告知家长抚养教育孩子的法定责任和义务,教给家长家教知识和方法。依托“家长会”“家长学校”,聘请优秀家长现身说法,通过算“家庭团圆账”“子女成才账”等方式,教育引导外出务工家长端正家教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尽量返乡就业创业。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家长带孩子在务工地就近入学。

2.拓宽就业渠道。对有就近务工愿望的困难家庭留守儿童家长,做好就业帮扶工作。劳务部门每年提供100~200个县内务工就业岗位,开展务工信息与留守儿童家长对接活动,既能实现家长就近就业,又能解决孩子监管问题。

3.扶持返乡创业。全面落实省、市、县鼓励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有关政策规定,以强化创业培训、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推荐创业项目、做好创业指导服务为重点,鼓励他们在农副产品加工、种植养殖行业领域创业就业,同时鼓励农村劳动力以多种形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

五、强化载体作用

1.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包括“温馨提示活动、爱心结对活动、亲子交流活动、爱心助困活动”等活动载体多层面走进留守儿童的生活。

2.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帮扶行动”。(1)开展维权保护行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维权中心,开通留守儿童维权热线电话。(2)开展就学普查行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就学状况动态监测机制,加大义教执法检查,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利。(3)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净化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4)开展“联村联户”帮扶留守儿童行动,坚持把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与“双联”工作紧密结合,组织帮扶单位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等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和措施,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5)开展“百家团圆”行动,寒暑假组织百名留守儿童前往父母务工地与父母团聚,让农村留守儿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体验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缓解“亲情饥渴”。

参考文献:

邹长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01):71-72.

编辑 李建军

作者:王晓辉 李运辉 王勤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篇3: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的特殊群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具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而且也会对教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需要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方面狠下功夫。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这也直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而且也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在推动“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要认识到,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的习惯,不仅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而且也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等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因而,应当对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给予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加强教育。

一、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普遍与亲属生活在一起,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直接导致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疼爱,教育管理工作也缺乏全面性,因而有一些不良的习惯,需要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方面狠下功夫,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有利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科学发展,特别是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等方面相对比较薄弱,通过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农村留守儿童自我管理的意识更强,因而对于促进他们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作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比如,通过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能够找出和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有效的教育,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素质显著提升,对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很强的针对性;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育管理体系,特别是通过积极探索更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效能性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模式,进而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总之,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既有利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等环境,同时也是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二、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培養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足

只有明确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现状,才能够结合目前存在着的问题提出对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进行培养的措施。从实际情况来看,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是不能不提的。具体来说,在对相关工作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负责开展工作的部门并未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更不要说对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工作人员进行配备。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深入到实践当中,对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习惯进行调查,导致无法明确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习惯产生的原因。除此之外,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没有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问题的重视,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所以很多留守儿童都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而学校则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对其良好习惯进行培养,导致现有的工作体系不够完善。如果这个问题进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可谓堪忧。

(二)教育管理水平低

在合理的情况下,学校必须要担负起对学生良好习惯进行培养的责任。但是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较为缺乏,教师意识不足,学校经济条件较差,所以很难完善教育管理体制,而且负责管理农村学校的教育部门大多数都没有将工作重点放在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教育管理体系改革的方面,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习惯无法在现实情况中得到培养。农村学校的教师只知道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的思想,虽然这种思想具备某种程度上的正确性,但是却可能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埋下功利的种子,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只知道学习却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教师也未能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全面的教育,导致学生习惯较差,不利于其未来的发展。

目前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社会人士虽然都较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但是由于缺乏管理渠道,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学校与社会组织缺乏联系,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缺乏沟通,这也致使其不能对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进行掌握,制约了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心理疏导缺乏

要想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习惯,就必须对其实施心理疏导,因为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内心都较为敏感、脆弱。由于长期无法与父母接触,其具备较强的叛逆心理,长此以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会持续下降,导致他们养成不好的习惯。而在现实情况中,学校也没有意识与能力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辅导。心理疏导的缺乏进一步恶化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有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较为叛逆,会特意做出一些错误的事情来寻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注。针对这种情况,只有合理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才能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

三、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实施策略

(一)提高重视程度

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项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专业化的人员,进而为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要切实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习惯的调查、了解和分析,找出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习惯产生的原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要将“社会治理”理念融入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当中,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比如,可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再比如,可以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培养机制,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也要高度重视方方面面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体系,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强化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性和效能性。要大力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计划,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工作体系,努力形成强大的培养合力,比如教育部门、民政部门等应当将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纳入工作体系当中,并加强与村级组织的合作力度,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方面给予更大的保障。

(二)加强教育管理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还要在加强教育管理方面狠下功夫,特别是要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大力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制、教育管理体系、教育管理模式创新,通过加强教育管理,最大限度地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要大力加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应当切实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习惯,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案,努力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发挥村级组织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比如可以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人士的作用,通过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引导社会人士作为“志愿者”,通過“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形式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能够发挥较好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除了要发挥学校、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之外,还要积极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创新性举措,比如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切实加大与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的沟通和联系,了解和掌握可能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策略,进而能够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三)强化心理疏导

对于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来说,进一步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很多农村留守儿童之所以出现不良习惯,主要是与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具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应当进一步强化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努力使心理疏导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开展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还要建立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容错机制”,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所犯的错误,应当给予正确引导,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留守儿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认真加以改进。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的过程中,也要进一步强化心理疏导的多元化、系统性和全面性。比如,应当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家长与自己的孩子进行经常性的沟通,了解和掌握可能存在的问题,教师也要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习惯。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还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和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比如教师应当经常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和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并与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经常性的交流与互动,这对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规模较大,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着眼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素质的提升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大力加强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特别是在提高重视程度、加强教育管理、强化心理疏导等诸多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仲花.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6):195.

[2]宋小红.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1):87.

[3]卢凝香.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探究[J].读写算,2018(9):181.

作者简介:

庄丽红,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南靖县奎洋中心小学。

作者:庄丽红

上一篇:电视剧政治经济学管理论文下一篇:财经高校实验教改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