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2022-04-16

摘要針对目前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中时间维度研究缺失、指标选取过多、指标相关性不足的现状,该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众多因素进行降维,从而找出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输入层,建立精度更高、数据需求量更少、计算时间更短的农业科技创能力评价模型。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业科技创新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篇1:

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立法问题探讨

摘要: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科技创新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在发展农业过程中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法律来保障农业科技创新的地位,取得了显著成效。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相去甚远。因此,探讨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的立法问题对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立法问题进行探讨,揭示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立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立法;法律规范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通过立法来推动和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国家要求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引领、政策引领。科技创新立法涉及法律的多个层面,探讨通过建立和完善立法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进步和发展,既可以让法律为农业科技创新保驾护航,也可以为农业科技创新立法提供新思路。

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立法现状

20世纪60年代以后,各个发达国家都积极通过立法来保护科技创新的成果[1-4](表1)。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已经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为中心,各项专门法律相继制定实施的立法体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指导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普及法》等也在农业科技创新立法体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专门法律方面,《专利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等构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法律体系[5]。

1.1 农业科技创新立法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没有大规模的外敌入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一产业,也是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步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农业立法的相关内容步入正轨,众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相继制定,对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规定》等。1993年7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业法》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法,对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以及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等作出了突出贡献,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于农业立法的高度重视,对保障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有重要作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对农村、農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的法律。近年来,中央财政逐步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2012年安排农业科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建设等资金248.4亿元。全国各地农业院校招生力度不断加大,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储备。政府不断在各地设立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机构,专门负责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这些都构成了农业科技创新立法的社会基础。中国法学理论、法学研究尤其是社会法学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为农业科技创新立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大力加强社会法学研究和社会立法理论研究的同时,还需要推动法学教育事业发展,注重对社会法学和社会立法人才的培养,繁荣社会法学和社会立法研究,全面构建社会法学、社会立法理论体系、人才培养制度[6]。

1.2 农业科技立法的作用

目前,我国有关农业科技立法的类型及要点见表2。改革就是调整社会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参与,科技创新涉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质上是科技利益的参与,通过立法调整各方面的利益是最有效、最规范的手段。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可以维护农业科技创新立法主体、推广主体、适用主体的利益,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属于公共产品,这就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需要多元保护。产学研共同作用才能共同保障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有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障三方的权利和利益,必须依靠立法来实现三方利益的统一与协调。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带给人类的弊端也逐渐凸显,一系列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引起了科学界的反思。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协调应通过立法予以规范,才能使科技造福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影响着整个科技创新的进程。

2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立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科技创新立法理念陈旧

由于历史原因,法律意识在我国还不是很强烈。我国的立法部门对于科技创新立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很多部门立法理念还不够成熟。确立法律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在立法理念阶段紧跟世界潮流,制定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关法律,对于现阶段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作用[7]。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处于行政多于立法的阶段,现行的农业科技创新法律体系多以政策、规定为主,尚未建立起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条例等在内的法律体系。因此,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至上的思想观念是立法程序的首要工作,也是贯穿于整个立法体系的重点工作。农业科技创新的立法工作是农业科技创新法制化的第一步,这一步将直接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甚至整个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科技创新的立法工作关系到整个科技创新体系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提高。

2.2 我国的立法体系尚不完整

目前,在农业科技创新整个体系中,大量应由立法保障的活动没有对应的法律来支持、调整。如对于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立法管理,农业科技创新的技术管理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立法都不是很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存在于农业供产销的整个流通体系中。首先,农业科技创新需要持续的投入,如何将国家财政合理有效地运用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国家农业创新投入的资金运用需要完善的立法体系支持。国家增加公共科技投入,其投入方向、模式、成果、成果权属及其利用都应当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予以确认,从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在农业供给方面,如何让科技创新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之中是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问题。如何用立法手段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农业生产成果是农业科技创新法制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运用到实际后的成果,国家要通过立法手段进行推广,比如制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法、贸易法等[8]。

2.3 农业科技创新立法政策性强,可操作性差

现行的农业科技创新立法操作性差。有些法律的制定具有很大的政策性,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造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只有书面条文,却无实际执行力,也没有法律震慑力。表明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立法工作中,理论与实际是脱节的,不仅会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立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且会影响立法工作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不仅减弱其对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更对整个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2.4 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立法层次较低

科技创新立法层次较低最显著的影响就是科技创新在社会中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是科技创新的一般法律,对于处于重要地位的科技创新活动的约束力不够。具体的农业科技创新立法更是层次低,对于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规范能力有限,这些现象对我国科技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5 农业科技创新立法滞后于农业发展

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由于近代社会的发展,近几十年我国农业立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创新是重点,但是我国农业科技創新立法滞后于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于20世纪80年代制定,虽经过修订,但与之相关的实施条例和配套法规没能及时制定。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迸发了生机与活力,但是关于农业科技创新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却发展落后,农业科技创新融资等方面立法欠缺。农业立法滞后,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

3 对策

3.1 农业科技创新立法要与国际相关法律接轨

随着全球科技、经济发展一体化,要参照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制定农业科技创新法,避免与国际制度、规则出现较大的偏差,减少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不必要的损失。现代发达国家的立法体系较为完善,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农业科技创新立法体系,在农业科技创新的各个方面做到有法可依,以法律来引导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我国农业科技立法要紧跟世界潮流,引进优秀的立法理念,吸引有立法理念的人才。要摒弃不利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陈旧理念,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意识、法律意识,因地制宜,总结出适合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理念。同时,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农的思想观念,转变发展农业只靠政策不靠法律的错误观念以及农业立法和执法工作中的义务本位思想,树立农业法是基础法的思想观念,同时,大胆借鉴外国农业立法经验。

3.2 农业科技创新立法要与国内相关的法律相配套

农业科技创新法要与国内其他有关的法律体系相配套,形成互相促进的作用机制,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以促进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快速发展。首先,制定科技创新基本法,提高科技创新法律立法的层次。做好法律实施工作,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立法体系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立法机制。从投入方面来说,保障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方面的立法。从产出方面来说,制定保障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的法律法规,如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农产品批发市场条例、粮食管理法等。 其次,确保科技创新投入来源规范化。完善的融资法律制度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法律保障。不仅要完善国家财政对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更要以立法手段完善民间资本进入的规范性。再次,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法律保障制度,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随着新的农业技术不断出现,知识产权保护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针对知识产权被严重侵权的现象,保护力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最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市场主体立法改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流通体制立法改进、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与支持立法改进,努力形成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科学化新局面。农业科技创新包含金融、人才、科技等多方面内容,想要真正发挥立法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必须对与农业科技创新紧密相关的方面也进行立法保护和规范。投资、纳税、保险、诉讼等方面的立法与农业科技创新立法息息相关,如果将农业科技创新立法孤立起来,那么孤立的农业科技创新立法也只会带来短暂的发展。

3.3 农业科技创新立法要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

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提出和实施,为农业科技创新立法的建立创造有利条件。按照合理的立法程序,通过对现有各种与科技创新有关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建立起系统完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体系。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法的目标、立法依据、内容、约束机制、保障机制等相关事项,并作出详细说明。以法律的形式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走上快轨道,推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顺利实施。

3.4 农业科技创新立法要适应我国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和农业科技前沿探索

社会在不断进步,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情况也时刻发生变化。农业科技创新立法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应该具有时效性,否则这个体系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被淘汰。《科学技术进步法》是科技进步的指南针、方向盘,对具体法律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内容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更新,与时俱进,为农业科技创新注入活力,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起到提纲掣领的作用。农业科技创新立法应该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实践,这是由科技创新的时效性决定的,一项科技创新成果应该随时随地发展以适应现实情况。农业科技创新立法应该符合科技发展的速度,让农业科技创

新立法服务于社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立法要紧跟时代的脚步,跟随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脚步,及时修订、调整不适合社会发展的法律规定,使得农业科技创新立法真正服务于农业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为实现现代化做保证。不仅要适用于眼前的发展,还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相关立法必须本着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合理引导、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方向,保证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促进整个现代化进程发展[9-10]。

农业科技创新立法绝对不是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项政策孤立进行的,从立法角度鼓励农业科技创新,保障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是需要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的系统工程。对于农业科技创新立法的探讨,可以对农业科技创新立法的实践进行指导,对农业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志平,孙 畅. 基于法理视角的科技创新立法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10):1-5.

[2]郑莉莉,李 远. 关于我国科技创新法律体制的思考[J]. 情报探索,2007(12):121-123.

[3]赵玉环. 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立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东岳论丛,2008,29(5):86-88.

[4]开 琛. 低碳农业视野下农业科技创新的地方立法研究——以江西省为例[D]. 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3.

[5]朱文玉.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之法律保障略论[J]. 北方论丛,2008(6):151-153.

[6]石先钰,薛 惠. 我国科技创新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3):119-122.

[7]张艳芳. 我国科技创新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与对策[J]. 当代经理人,2006(9):118-119.

[8]王存学,马骧聪,黄明川,等. 农业法律体系建设基本问题[J]. 法学研究,1996,18(6):66-77.

[9]宋秉斌. WTO框架下我国农业立法的完善[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135-140.

[10]李春华,董文晶. 论我国农业立法与WTO规则的协调[J]. 山东社会科学,2004(12):67-69.

作者:武玉环 郭静利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篇2:

基于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摘要 針对目前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中时间维度研究缺失、指标选取过多、指标相关性不足的现状,该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众多因素进行降维,从而找出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输入层,建立精度更高、数据需求量更少、计算时间更短的农业科技创能力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得到我国2005—2016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得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由投入产出以及研发能力共同决定。最后,根据该研究结果提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6.07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valu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QIN Wei1,2,3,WAN Zhong1,3,KANG Le1,3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Rural Development,GAAS,Guangzhou,Guangdong 510640;2.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CAAS,Beijing 100081;3.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South China,Ministry of Agriculture,Guangzhou,Guangdong 510640)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Evaluation index;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阶段,农业的发展环境与发展条件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形成科技生产力的核心,不仅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活动中起到主导和加速作用,也是促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源动力。

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国外,且该时期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农业科技创新理论的完善,如1987年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传统农业的改造需将农业科技要素考虑在内。20世纪80年代初期,张培刚教授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介绍,拉开了我国学者研究创新的序幕。此后,与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研究也慢慢展开。21世纪以来,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国际上,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基础研究多以理论为主,实证研究方面主要集中于农业技术扩散的过程、原因(适用性)及影响3个方面。而我国在该时期对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分为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意愿及行为的研究。其中,关于基本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界定、现状分析及趋势特征、水平評估、问题及对策四大方面[1]。关于主体意愿及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科研人员、技术推广人员、普通农户、科技特派员及企业的科技创新行为方面[2]。具体到对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卢江勇等[3]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曹琼等[4]从农业科技创新的潜力、投入以及产出能力3个方面选取23个指标构建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各评价指标权重先是运用熵权法确定,最后运用TOPSIS法对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张莉侠等[5]采用 SBM 超效率模型分别测算了北京、天津以及上海三大都市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然后又通过 DEA-Tobit 两步法模型验证了三大都市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

对过去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虽然国内对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多是在空间维度上进行对比,鲜有时间维度;评价体系构建所选取的指标各异且与科技创新这一主题的关联性相对较弱。这就使得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不够全面,难以对其提升或下降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建设意见;而评价体系内过多且关联性较弱的指标也使得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不够客观科学,从而使得评价结果的参考意义较弱。

鉴于此,笔者将主成分分析法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6-8],科学地选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相关指标,充分利用2种方法的优势[9],在时间维度上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10-11],并将该模型运用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中,对其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我国农业转型自主创新道路的探寻提供相关参考建议[12-14]。

1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原理

1.1 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界定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的体系,需要建立在农业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科研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取得相关科研产出,最终使得农业发展获得相对优势,整个科技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有机综合。其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科技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研发能力以及产出能力。

1.2 评价体系构建基础

1.2.1 基础层的确定。根据“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定义,提出构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3个基础,即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能力以及农业科技创新最终的产出能力。

1.2.2 指标的筛选。

首先,借鉴国内外经典文献指标,梳理后得出,指标包含科技人员比例、科技经费投入等;其次,根据基础层所含内容进行扩展,深挖与基础层关联性较大的指标;最后,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对比性等实际因素。

根据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定义,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笔者从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研发能力及产出能力3个方面建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表1)。同时,考虑到数据的易获取性与可比性,从2005—2017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提取农业科技创新相关指标数据作为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数据来源[15-16]。

2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体系初步构建

主成分分析法考察的是多个变量间的相关性,研究怎样通过少数几个主成分来揭示多个变量间的内部结构,即选择一组彼此独立的成分,以简化原来的数据关系,并尽可能解释变量原来的差异,最终达到消除变量间信息重叠、避免权重确定过于主观、从而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合理科学的解释的目的。数学上通常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指标进行线性组合,并将组合后的结果作为新的综合指标。具体到本文研究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上,就是将原始体系中9个二级指标,在基本保证原有信息含量的基础上进行降维,得到一个新的综合指标体系。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消除不同的量纲,并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和Bartlett’s球形检验来确定主成分分析法对该数据的适用性(表2)。结果显示,KMO统计量为0.590,大于0.500,较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且Bartlett球状检验Sig值小于显著水平0.05,拒绝原假设,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综上所述,2种检验结果均表明标准化后的数据适合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研究。

接下来,对经过标准化及检验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即使用主成分分析法为因子选取的方法,并采用正交旋转法使得因子更具有解释性,这里基于特征值大于1提取主成分,得到累积特征值占总方差的比重(表2)。可以看到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就已经达到了89.2%,因此2个主成分能够代表原来的9个变量,于是初步确定提取m=2个主 成分。

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在X 1(R&D人员比例)、X 2(研发机构平均经费投入)、X 3(R&D人均经费投入)、X 5(重点实验室人员占比)、X 6(R&D人均经费支出)、X 7(重大科技成果)、X 9(发表科技论文篇数)这7个指标上具有较大的载荷;第二主成分在X 4(R&D课题数)、X 8(专利申请数)2个指标上具有较大载荷。根据观察,在第一主成分上具有较大载荷的变量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具有很强的关系,所以将第一主成分定义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能力因子;第二主成分上有较强载荷的变量和研发能力具有一定关系,所以将第二主成分定义为农业科技创新研发能力因子。最终确定2个主成分。再由表2可知,第一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334%,即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能力是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第二主成分,农业科技创新研发能力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紧随其后。

最后,确定各主成分表达式,从而得到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函数。主成分表达式系数由因子载荷矩阵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根开平方得到,且根据上述过程可知,2个主成分的特征根分别为6.071和1.956,于是主成分表达式如下:

Z 1=0.403×ZX 1+0.284×ZX 2+0.398×ZX 3+0.124×ZX 4+ 0.381×ZX 5+0.393ZX 6+0.379×ZX 7-0.112×ZX 8+ 0.355×ZX 9

Z 2=-0.059×ZX 1-0.158×ZX 2+0.024×ZX 3+0.671×ZX 4+ 0.183×ZX 5+0.155×ZX 6-0.037×ZX 7+0.683×ZX 8- 0.009×ZX 9

其中Z 1,Z 2分别为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ZX 1、ZX 2、ZX 3、ZX 4、ZX 5、ZX 6、ZX 7、ZX 8、ZX 9依次分别为标准化后的指标 数据。

再由2个主成分的贡献率0.674和0.217,得到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综合评价函数:

Y=0.258×ZX 1+0.157×ZX 2+0.273×ZX 3+0.229×ZX 4+ 0.296×ZX 5+0.298×ZX 6+0.248×ZX 7+0.072×ZX 8+ 0.237×ZX 9

根据上述综合评价函数,即可得到2005—2016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情况(表4)。

2.2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评价体系的验证与完善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方法是建立在结构风险最小原理以及統计学习理论的VC维理论基础上的,是根据有限的样本信息在模型学习能力(即无错误地识别任意样本地能力)和复杂性(即对特定训练样本的学习精度)之间寻求最佳折中,以期获得最好的推广能力。在机器学习领域,支持向量机是一种有监督地学习,针对线性及非线性、分类及预测问题,支持向量机均能有效的解决。且相比于其他分类预测方法来说,支持向量机有正确率高、不存在过度学习等优点。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模型的结果,选取结果的60%作为训练集,40%作为测试集,并将投入产出能力(Z 1)、研发能力(Z 2)作为输入变量,综合能力Y作为目标值,进行线性支持向量机方法的模拟,得到预测变量重要性对比图(图1)以及预测-实测对比图(图2)。

由图1、2可知,2个主成分作为输入变量对于模型的构建都不可或缺,且利用支持向量机构建的模型所产生的预测值与实际期望值基本一致。利用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对2005—2016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由表5可知,以综合能力Y作为训练支持向量机的目标值,投入产出能力和研发能力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变量,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我国2005—2016年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进行评价,所得的结果与排名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所得到结果与排名基本一致,从而说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评价,减少了支持向量机在构建模型时的复杂度,消除了主观因素对模型的影响,并提高了支持向量机的学习速率以及泛化能力,最终进一步保证并增加了模型的准确性。

3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分析

3.1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上述研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由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能力和农业科技创新研发能力共同作用决定。其中,投入产出能力的方差贡献率达到67.4%为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研发能力的方差贡献率为21.7%,为次要影响因素。对投入产出能力影响最强的因素为R&D人员比例;而对研发能力影响很强的因素为专利申请数和R&D课题数;综合2个能力作用得到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中影响最强的因素则为R&D人均经费支出[17]。

3.2 2005—2016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2005—2016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变化趋势见图3。观察可得,2005—2016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研发能力在2009年前一直处于高于投入产出以及综合能力的正数水平状态,此后经过明显下降至负数水平,然后上升一直较缓慢,直到2013年重新恢复正数水平;投入产出水平在2005—2016年一直保持上升态势,2009年超过研发能力,2010年从负数水平达到正数水平;综合能力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到2011年后达到正数水平。具体对比发现,投入产出能力及综合能力上升态势较明显,而研发能力在2008年间发生过1次较大程度下降,并在2009年降至负数,该时期综合能力的上升也明显减缓,水平开始低于投入产出能力。此后,研发能力的上升较平缓,直到2013年间才重新达到正数水平,综合能力也是在相同时期恢复至2009年前高于投入产出能力的水平。最终在2016年研发能力才达到与2008年下降前相同水平,此时综合能力也同时恢复到下降前的相对水平。通过对原始数据的观察,发现对研发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的专利申请数在2008—2009年有过1次非常明显的下降。反观历史信息发现,我国《专利法》在该时间段进行过1次较大程度修订,此后专利申请数量便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这也就解释了研发能力产生明显下降状况的 原因[18]。

4 结论与建议

(1)该研究从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及研发3个方面出发建立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依据,并根据该体系得到2005—2016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时间维度的对比[19]。

(2)将主成分分析法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先将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降维,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支持向量机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训练,建立了一个有效的基于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通过输入新的数据可以快捷、准确地分析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

因此,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相关数据的统计需要更加全面,同时,在空间与时间维度上均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不断尝试加入新的指标与方法对该体系进行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关规则,养成定期考核,定向自查改进的习惯。

(2)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抓重点、补不足,根据研究结果,要想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投入产出能力,尤其是研究人员的比例以及研究经费,除此之外,针对2008—2009年研发能力下降导致综合能力上升减缓这一情况,建议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与农业相关专利的申请,鼓励农业相关工作者们积极投入到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之中,对于已经产生的科技成果给予一定的重视,对于符合专利申请条件的,相关部门应全力支持其申请工作。

(3)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要全面进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是由多个指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全方位共同协调才能使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更快、更稳定的 提升[20]。

5 讨论

研究证明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不仅是有效、可行的,还可以缩减训练时间,提高收敛速度和精度,具备信息需求量少、计算精度高等优点。但需指出的是,该研究所选取的指标一定程度受限于数据的可获取性,不能完全涵盖所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相关指标,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指标的选取也会进行相应的完善,以期得到该模型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和平,刘学瑜.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评述[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16(4):1-9.

[2] 张淑辉,郝玉宾.农业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主要原因探讨[J].理论探索,2014(1):98-101.

[3] 卢江勇,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0(S1):78-85.

[4] 曹琼,李成标.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以湖北省为例[J].南方农业学报,2013,44(10):1751-1756.

[5] 张莉侠,俞美莲,王晓华.农业科技创新效率測算及比较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6(12):84-90.

[6] 梁凯,龚祖文,和平.基于支持向量机和因子分析法的配电网线损计算[J].电工技术,2018(22):53-56.

[7] 李远远,梅红波,任晓杰,等.基于确定性系数和支持向量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8,20(12):1699-1709.

[8] 王肖芳.基于因子分析-BP神经网络的河南省生态农业效益评价[J].经济经纬,2015(4):37-42.

[9] 万忠,吴美良,林佩珍,等.科技进步在东莞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6):337-340.

[10] 杨宗霄,毛智杰,杨本渤,等.基于因子分析与神经网络的输电网安全评价[J].电网技术,2009,33(14):26-30.

[11] 卢文喜,初海波,王喜华,等.基于因子分析的Hopfield神经网络在水质评价的应用[J].水土保持通报,2012,32(1):197-200,237.

[12] 孟嘉伟.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水质评价模型[D].天津:天津大学,2010.

[13] 王江思,马传明,王文梅,等.基于SPSS和GIS的BP神经网络农用地适宜性评价[J].地质科技情报,2013,32(2):138-143.

[14] 朱庆锋,徐中平,王力.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法的企业控制活动评价及比较分析[J].管理评论,2013,25(8):113-123.

[15] 王碧云.大学科研创新力评价及中国提升策略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6.

[16] 耿迪.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17] 尤丹君.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4.

[18] 李洪文,黎东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3(10):114-119.

[19] 尹伟华,张亚雄.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J].调研世界,2016(2):3-9.

[20] 黄红星,刘晓珂,万忠.科技引领广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方向[J].江西农业学报,2018,30(11):147-150.

作者:秦薇 万忠 康乐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篇3:

国外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 农业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的有机结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英国等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来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通过对这些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金融体系的深入分析,找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金融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出中国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启示,提出:构建多元化金融投资主体体系,明确划分支持重点;创新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平台;建立完善的风险保障体系,促进金融供需双方合作;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等建议,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金融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金融体系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3.077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Support Research

TANG Jiang yun,XIANG Ping, YANG Hong et al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Rural Economic Institute,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engdu,Sichuan 610066)

Key words Agriculture;Technological innovation;Financial system

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诸多因素中,金融支持与其深度休戚相关[1-2],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康晓虹[3]指出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赵昌文[4]亦指出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机结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推动自主创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根本手段。然而,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性、高风险性、长周期性、资金需求特性与金融支持要求的盈利性、安全性、短周期性、资金供给性的矛盾,导致我国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发展。如何有效的处理和解决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体系间的矛盾,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笔者借鉴并总结国外农业科技创新金融体系的成功经验,旨在得出中国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启示和建议,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金融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

1 国外农业科技创新金融体系分析

各国农业科技金融的资本募集和运用方式不同,金融体系也存在着差异,目前主要有三大金融支持体系——复合金融、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体系,但这些金融体系类型不是单独存在于某一国家,而是会相互的交叉或同时并存地出现在特定时期的农业金融制度。复合型金融体系典型代表国家为美国和印度;合作型金融体系典型体表国家为日本、德国、法国和韩国;商业型金融体系典型代表国家为英国、荷兰和新西兰。借鉴并总结国外农业科技创新金融体系的成功经验,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业科技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1.1 美国

美国的农业十分发达,其农业科技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超过75%[5],具有完善的农业科技金融体系,多种科技金融手段支持着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发展。由农村政策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农业科技资本市场、农村保险体系、农村商业金融体系五大金融子市场组成了复合金融型的金融体系[3],其中政策性农村金融体系是实施农业政策的主要工具,提供市场金融机构不愿提供的贷款服务[6]。

美国农业科技金融体系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发达的风险投资体系,被誉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②拥有全国性、区域性、社区性3个层次的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③灵活、宽松的债券发行市场,为科技创新型农业企业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融资平台;④发达的科技金融资本市场,可以通过债券、票据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及科技型企业进行融资服务,并因此专门成立了纳斯达克市场(NASDAQ)、私募股票交易市场。

美国科技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有:

(1)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方面。①以国家投入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科技金融以建立信托基金、发行建设债券和股票、银行贷款等方式支持;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资金由农场主和联邦政府或州政府共同负担,农民家计局则提供低息贷款;③建設农村电网、购买发电设备等主要由农业电气化管理局主对农村电业合作社和农场发放贷款。

(2)农业科技创新方面。

美国十分重视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且投入政策以法律为依据。从1958年以来,美国农业科研以大约8%的年率逐年增加。美国联邦政府根据相关法令和条例对农业研究的主要4个方面进行拨款:①农业部研究机构、农业研究局等占农业部资金投入的51%;②各州的农业研究、学院的重点项目占农业部资金投入的30%;③国家研究计划和小型独立项目等竞争性项目占农业部资金投人的12%;④特别项目拨款占农业部资金投入的7%[7]。

对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多方面的金融服务,企业债券、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系统等直接融资占比达87.2%,推动了美国农业科技的原始创新[5]。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分阶段分企业针对性提供融资服务。企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资金少,收入少,提供中长期创业贷款;处于成长阶段,规模不断扩大,收入增加,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处于成熟期阶段,向企业主要提供现金管理和全球财务管理解决方案。②提供农业科技金融保险,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分散科技研发的风险,其中最著名的农作物保险计划有联邦农作物保险计划(FCIP)和农作物雹灾保险方案。③完整的补贴政策体系。通过利差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融资、保险业务,丰富了农业科技经费的来源渠道。

(3)其他配套措施。注重农业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体制。广泛开展农业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农业人员的社会地位。金融、教育、转化相辅相成。

1.2 日本 日本农业科技金融体系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导模式展开,由基层农业协同(简称农协)、中层信用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高层农林中央金库(简称农林公库)和全国信用联合会构成,这几层系统之间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但下级要服从上级系统管理,上级系统服务于下级系统,在组织资金困难时给予下级系统帮助。其中,农协系统不以盈利为目的,贷款利率比一般银行低,社员的贷款无需担保,贷款对象包括农民、农业机械生产等大型企业;而农林公库等农业政策性金融需要重点保障农业现代化贷款(用于扩大生产设施和购买农业现代化设备)、灾害贷款、农业改良贷款(低利息用于发展农业新技术)、农林渔业贷款(用于垦荒农用设备购置、主地改良、农田水利建设),农林公库并不吸收存款,多采取委托贷款、联合融资等方式,支持那些无法从其它机构得到贷款的项目[8];银行在农业科技型企业融资中占主体地位,和企业联系紧密,拥有部分的企业股份,主要对大型或风险较小的农业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9]。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日本政府拨付大部分的农业科技创新经费,建立了信用担保机构及相关运营的法律体系,实施了相关减税优惠政策。

1.3 英国

高额补贴和商业银行农村信贷是英国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最大特点。进入21世纪,英国对农业的补贴金额不断增长,到2006年补贴高达国民收入的36%[10],除此之外,英国作为欧盟的成员国之一,享受着欧盟各种农业补贴,利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促进本国农业的发展,补贴的具体形式包括:农业基础建设补贴,农产品津贴、价格补贴、耕地补贴以及农业货币补偿,英国农民成为保护型农业政策的极大收益群体。英国的农业金融体系是商业银行、政府主导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并立而行的体系,商业银行占据了英国金融机构70%的市场份额。农村金融模式独具特色,成为世界商业银行农村信贷的典型,其主要特征为:①数量众多、小规模“私人银行”,提供大量的、规模较小的贷款;②政府不介入农村金融事务农村金融机构;③农村乡村银行模式促进了英国农业发展,其主要的金融机构包括:a.长期金融机构,包括农业抵押公司、清算银行、土地改良公司,主要为农村提供土地及农用资产抵押贷款;b.中短期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由于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都是当地农村人,所以贷款人无需提供任何担保;c.合作金融监管,主要负责制定监管规则、风险控制。

1.4 其他国家

1.4.1 荷兰。为满足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资金的需求,荷兰建立了普惠的农村金融体系,由结构完善的农业贷款机构与数理庞大的农业贷款担保基金、农业发展和改组基金构成。荷兰合作银行是农民合作金融制度的组织资源,成为荷兰农业融资的主渠道,提供90%的农业贷款。同时也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荷兰国家财政通过减免荷兰合作银行的赋税、允许其混业经营、自行发放债券、赋予其监督职能,荷兰合作银行体系也是国际上最为著名的农村合作银行体系之一。农业贷款担保基金是荷兰农业发展的重要融资工具之一,所担保的农业信贷金额达5亿欧元,占每年农业投资的10%,该担保基金由荷兰农业部负责,政府每年给予200万欧元财政补助[11]。农业发展和改组基金主要用于提供贷款补贴、利息补贴,改善经营结构、现代化装备购置等,帮助增强市场竞争力。

1.4.2 新西兰。

新西兰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与大多国家的金融体系类似,也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储蓄机构、保险公司等构成。提供个人、企业、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代表性银行有:新西兰国民银行、新西兰银行、ASB(Auckland Savings Bank)银行、西太平洋银行;LoanHub贷款公司汇集了农村和农业金融的专业人士,为新的农业企业、农户量身定制合适的融资[12]。在农业保险方面,新西兰有着自己的特点:①关系国计民生的种植业采取,政府干预采取强制性保险;②农村保险体系健全,主要体现在险种齐全、保险产品设计合理、保险条款简便易行,如有农村材料损毁险、农村业务中断险、农村责任险、交通险、农村收入保障险、农村机械故障险、农村存货腐变险等;③由于灾害天气遭受地损失由保险公司赔付,政府的救助逐渐减少。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比较倾向于“小政府、大社会”。

1.4.3 德國。

该国农业科技金融体系发展模式为合作金融主导型,有着以下三方面的强大支持:①享誉全球的全能型银行,包括合作银行、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三大类。②农村信用合作体系,由基层的信用合作社和合作银行、中间层的区域合作银行、顶层的德意志合作银行构成,坚持自下而上逐级入股、自上而下全面服务原则。③德国政府建立政府担保与多层次风险分担的科技金融机制。由联邦州担保银行为小企业担保、联邦州政府和德国政府为大中型企业担保,低、中、高3级架构担保旨在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13]。

2国外农业科技金融体系经验启示

2.1 发达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美国、日本、英国及其他国家,虽金融体系不同,但国家的农业科技金融体系相对完善、高效,其政府保障了充足的农业科技创新政策性金融投入,尤其对农业科技研发经费的投入。采取拨付、补贴、低息贷款、利息补贴等形式,极大程度调动了农户和企业的科技创新积极性,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并在科技金融体系发展逐渐成熟时会淡化自身作用,实现金融体系的自主协调。

2.2 完备的农业科技金融支撑体系

美国等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农业科技金融支撑体系。一方面建设信用保障和信用担保体系。如信用服务局的建设,为银行及时有效地采集、跟踪和监测借款人的信用信息提供了便利。一方面丰富中介服务系统、信贷系统;一方面提供丰富多样的保险保障类型,包括:农产品价格保险、农民收入保险等。构建的风险防范机制,保障面广、覆盖面高。这样完善的支撑体系,可有效解决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金融问题。

2.3 强大的法律保障后盾

法律保障在农业科技金融支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证明法律法规是金融资源介入和支持农业科技的保障和基础[14],如:美国的《联邦农业贷款法案》《农业信用法案》《小佃农取得土地贷款法》;日本的《农村金库法》《农林协同组合法》[15];英国的《金融服务和市场法》;还有德国的《农业中央银行法》《佃农信用法》,荷兰的《产业投资法》(WRI)等,这些强大的法律保障后盾,刺激了农业领域的投资,确保了农村金融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对农业科技金融体系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保障和导向作用。

3 我国农业科技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我国在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十八大以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成为支持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随着金融支农环境的改善,金融支农产品、支农模式推动了涉农贷款总量稳步增长,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主导、农村信用社为基础,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建设的金融体系框架逐渐显现[16]。但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科技金融体系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3.1.1 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不足,地区差异较大。

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不健全以及金融支持不够是造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17],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金融供给明显不足。一方面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截至2015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55.3%,科技拨款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仅为3.98%[18],支农科技拨款更是偏少,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产值比重低于 2%,且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政策扶持相对较少,绝大多数的财政拨款用于基础性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补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方面。另外,中西部省市农业科技投资强度较发达地区偏低,农村金融投入较城市明显减少,地区差异较大[19-20]。一方面鉴于金融机构的盈利性、低风险性与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性和高风险性间的矛盾,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谨慎,贷款把控十分严格,门槛高、程序繁琐,审批周期长,还要求一定的担保,导致“断投断贷”现象普遍存在,农业科技创新金融资本市场难以打开。

3.1.2 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备。

首先,金融产品单一选择面窄、缺乏创新。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大多还是抵押贷款,投贷联动方式贷款比例过低[21],且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不灵活,无法满足农业科技创新金融市场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其次,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金融体系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农村合作、商业型金融机构力量较弱,私人借贷更是微乎其微。缺乏农业科技创新的服务中介机构、融资服务中介机构、农业科技创新担保机构[22]。风险投资主体过于单一化,审批程序又十分复杂整个风险投资市场运行状态不佳。各金融机构间不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支农金融机构资金来源途径较少,无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农业科技创新[23]。

最后,金融服务制度不完善。金融信用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不完备。虽然我国已有1.6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1亿农户进行了信用评定,但无法对广大农户和中小企业征信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记载和跟踪[5],尚未建立起有效、完备的信用体系,致使抵押登记平台建设滞后,不利于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再者由于农业受自然风险影响大、抵抗力弱,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又一直居高不下,大多保险机构会紧锁农业保险的出口,加之没有得到政策和法规的支撑,大多数保险公司都不愿意提供涉农服务,农业保险覆盖率低,农业保险严重缺位,难以引导金融机构参与支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农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3.1.3 金融法律体系不完备,缺乏法律保障。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所有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法律规范[3]。虽然,近年来仅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科技部等重要的中央部门为了科技发展而专门制定的政策就有不下条30条[16],如“星火计划”“科技入户计划”等,但大多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较少。加之,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不重视,缺乏规范的法律体系,致使投资者的政策风险比技术风险更大,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制约因素[9]。缺乏法律保障,出现政府的过度干预、农业科技金融操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等问题,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3.2 我国农业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借鉴国外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金融體系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我国金融体系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3.2.1 构建多元化金融投资主体体系,明确划分支持重点。

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体系间的矛盾,导致我国金融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单纯依靠财政投入解决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短缺问题还远远不够,因而有效构建多元化金融投资主体体系,拓宽融资渠道,是解决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金融问题是当务之急。

(1)加大政策性金融投入力度。针对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机构研发的公益类的有市场价值的创新,可以设置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投资引导基金等,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并依据发达、欠发达区域划分,调整财政支持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做到有针对性、重点性的支持,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

(2)有效改善商业性金融投入。针对大中型企业的农业科技创新,政府首先出台一些相关的税收、利率、补贴、贴息等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各金融机构研究适合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信贷评价新模式,适当增加信贷供给。一方面定期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开展农业相关知识的培训,让其对农业领域有所了解;一方面对需信贷的企业进行农业评估、成果评价,以便其能更好地了解客户的技术水平、成果推广转化应用的前景和资金状况,降低涉农贷款不良率;一方面建立金融机构联盟,针对资金需求量大的企业,采取联合贷款方式,并依据企业特点,适当调整贷款利率、抵押方式、回收方式等,在有效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同时为大中型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便捷、准确、适当的金融服务,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3)积极引导合作性金融投入。针对小型企业或者农户,不仅需要加大政策性扶持和指导力度,还要充分发挥政府及农村信用社的引导和支持作用,鼓励风投、私募基金投资[24]。建立农村合作基金会、农业企业互助基金会这类民间金融机构并赋予其合法地位,同时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制度,规范投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适度放宽个人风险投资的要求[9],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国外资本的风险投资和社会融资,激活民间资本,弥补地方尤其是农村金融空洞化现象。

3.2.2 创新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平台。

改变传统的抵押贷款方式,可利用商标权、专利权等作为质押,针对企业的性质和产品的特点制定差别化信贷政策,创新金融服务。搭建互联网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平台,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信息、业务办理、信贷资源搜集信贷和支付结算服务,有效对接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需求端与资金供给端,在信贷、税收等政策上向互联网金融倾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发互联网金融市场活力,并对互联网金融等活动中的违法现象进行披露,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平台。

3.2.3 建立完善的风险保障体系,促进金融供需双方合作。

构建“政府+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多重风险补偿、分担、保障机制,是解决农业科技创新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风险保障体系的建设中,政府细化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建立一些风险补偿基金,分担和消化部分风险损失。金融机构培育一批农业金融复合人才,对科技创新项目的可行性、投资价值、市场价值等内容进行分析,选择市场前景好的科技项目,降低风险。构建现代农业金融抵押担保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鼓励开展“林权证+保单”抵押贷款、经营权和大型农用机具抵押、订单抵押贷三权贷款等金融信贷产品[25],建立现代农业企业公开透明的诚信体系,采集农业科技创新企业主体信息入库评级,并由金融机构提供授信,降低贷款风险。同时,构建政府、农村合作、互助基金会等组织的联合担保体系,保证金融机构在融资过程中的利益。加强农业保险体系建设,调动企业、农户、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尤其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管理农业风险的有效手段。政府应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和补贴比例,强制企业农户购买农业巨灾险,并出台有效补偿机制,弥补因自然风险造成的巨大损失,通过补贴等形式鼓励企业和农户购买其他农业险种,降低风险,同时积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有效地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保险机构应不断开拓农业保险业务范围,创新保险品种,研究一些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尽可能满足农业风险多样化的要求。

3.2.4 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金融机构应强化服务与参于意识,改变服务模式,注重主动营销,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从单纯的资金服务变为多元化的服务,针对企业的性质和产品的特点制订差别化信贷政策与信息服务,从细节上提升服务水平。培育中介服务机构,为农业科技金融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分析、交易代理等服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信用体系、担保体系、保险体系协同发展。

3.2.5 制定相应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能保证金融有效地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出台一些鼓励科技创新、金融投资、金融监管、市场交易等法律法规、条例法案等,有助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保障农业科技创新金融运作的有章可循,更好地为农业科技研发和涉农科技企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3]。

参考文献

[1] SAINT PAUL G.Technological choice,financial market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2,36(4):763-781.

[2] CHAKRABORTY S,LAHIRI A.Costly intermediation and the poverty of nations [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07,48(1):155-183.

[3] 康晓虹.国外农业科技金融经验借鉴及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15,33(4):121-124,128.

[4] 赵昌文.科技金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115.

[5] 雷德雨,张孝德.美国、日本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6(5):50-54.

[6] 曹若霈.美国科技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14(1):79-82.

[7] 唐珂.美國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267.

[8] 邸翠玲.河北省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

[9] 黎红梅,汪邹霞.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国际经验[J].世界农业,2016(1):79-83.

[10] 丁士军,史俊宏.全球化中的大国农业——英国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53-282.

[11] 唐珂.荷兰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71-81.

[12] 李华,蒲应.全球化中的大国农业——新西兰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28-265.

[13] 李巧莎,杨伟坤,杨蕾.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金融支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3):8-10,15.

[14] 王樱诺.吉林省农业科技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7.

[15] 贺聪,洪昊,葛声,等.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J].浙江金融,2012(3):33-38.

[16] 陈宇.农业科技的金融支持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17] 柏振忠.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9,22(6):37-40.

[18] 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科学技术部创新发展司.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19] 马天禄.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J].中国金融,2012(15):38-39.

[20] 杨柳,全晓艳,汪继红,等.四川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6):188-193.

[21] 孟祺.金融支持与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国际经验与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18,36(3):106-109.

[22] 戴明晓,马小南.农业科技创新视阈下对农业金融发展的研究[J].农业经济,2014(5):109-110.

[23] 易丹丹.科技金融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以贵州茶产业为例[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6.

[24] 刘美辰.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5] 申蕙.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以贵州茶产业为例[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7.

作者:唐江云 向平 杨红 万志玲

上一篇:小学科学教育论文下一篇:化学高效课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