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农业科技论文

2022-04-18

摘要农业科技扶贫在中国扶贫开发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收益却相对较小。本文重点研究了广东农业科技扶贫的障碍性因素。结果发现,技术增产增收效果不明显,技术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扶贫推广方式不合理,自然资源有限,贫困户兼业化现象严重,组织化水平较低是制约广东农业科技扶贫的重要障碍性因素。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科技扶贫农业科技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科技扶贫农业科技论文 篇1:

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的模式、问题与对策

摘 要:【目的/意义】科技扶贫效果的优劣与扶贫主体及其采取的扶贫模式密切相关,文章以此为出发点为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的实施提出对策。【方法/过程】通过对福建省不同科技扶贫主体的实地调查与案例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分析了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的主要模式和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福建省目前已形成了8个细分类型的科技扶贫模式,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着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能动性、风险性共5个方面的问题,并据此从技术、模式、培训、人才、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模式;问题;对策

Key words: Fujian Provinc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

科技扶貧是国家组织实施的一项重要反贫困战略,是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来看,农业科技已经成为补齐农业这块“短板”、拉长农村这条“短腿”和填平贫困这块“洼地”的根本出路[1]。福建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从落实科技扶贫示范、实施技术承包、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农村信息化和培育龙头企业等方面不断推动科技扶贫工作。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福建省又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坚持开展创新驱动、成果转化、基地示范、产业带动、人才培训等多项扶贫举措,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提高了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和内生发展的能力。截至2016年底,福建省贫困人口的数量由2010年的140万降低至20.44万人,科技在产业扶贫和产业脱贫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结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农业科技精准扶贫”课题调研的安排,课题组通过举办座谈会、参观科研院所、走访龙头企业、考察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参与农业产业扶贫项目等多种形式,对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的主要模式和典型案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对农业科技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思考。

1 福建省科技扶贫主要模式

1.1 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扶贫模式

该模式主要指“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贫困乡(村)+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服务团队由16位国家级或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构成,与贫困地区地方政府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集体攻关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难题。专家团队2016年全年累计为帮扶县企业解决主要技术难题达357个;针对屏南主要经济作物花菜由于连作带来的根肿病问题,组建研究团队,提出土壤调节、药剂防治、种植抗病品种的技术方案,并进行综合治理试验,经过1年多的努力,研发出防治率达到90%以上且防治成本大大降低的花椰菜根肿病防控技术,得到了广大菜农的认可,有效解决了地方共性的技术难题。又如,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对接武平东留乡,每年选派专家50多人次指导当地大力发展“富贵籽”花卉产业,2014年种植面积突破433.33 hm2,占全国“富贵籽”花卉销售数量的90%以上,产值超过3亿元;并依托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科技部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等培训平台,先后举办了“福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科技人员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100多个,培训人员超过2万人次。

1.2 基层农技站专家科技扶贫模式

该模式主要为“农技站专家(农技员)+贫困乡(村)+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如武平县农业农村局建立了由25位中高级农艺师组成的农业专家帮扶团,58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挂钩全县58个贫困村,2016年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80人,“雨露计划”培训1200人,职业技能培育320人,通过培训让100%的贫困户都掌握了1门以上实用技术。又如,屏南县集中对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进行培训,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派出农技人员直接送技术到基地,组织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重点围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进行培训工作,2015年共进乡村及基地培训8场次,培训指导农民900多人,发放技术资料1500多份。再如,顺昌县原大历镇经管站干部高允旺,采取“科特派+项目+基地+平台”的运作模式,组建了一支由9名“土专家”“田秀才”、返乡青年参与的福建省首支“农民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并利用农村赶圩等节假日人流量大的特点,主动为农户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指导。

1.3 “下派第一书记”农业科技扶贫模式

该模式主要采取“下派第一书记+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通过建设美丽乡村,调动党员干部活力,建立或引进合作社、公司开发农业产业,与科研院校及专家开展共建合作等方式,推动农业科技扶贫。如小梨阳村原下派第一书记康建坂与现任第一书记蔡盛华,依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及专家团队,与村“两委”针对小梨洋村长期种植蔬菜、科技含量低的生产实际,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高山特色蔬菜产业;针对农民需要,采取专家传授、现场培训、观看科教片等形式开展技术培训,3年来先后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共12期,定期或不定期邀请蔬菜种植、食用菌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果树种植等专业专家到现场进行培训指导,累计到场专家100余人次,培训农村劳动力1000多人次;使他们普遍掌握了1~2门致富技能,如西瓜嫁接技术、蔬菜育苗技术、果树修剪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60多名劳动力实现了培训转移就业;并通过第一书记带动,开展院与村、院与所的科技共建,建立了果树新品种引种示范园、种苗繁育圃,引进了适合高山种植的锦绣黄桃、水蜜桃、蓝莓、樱桃、葡萄等果树新品种,引导农户对果园进行科学管理,促产保优,争创品牌。

1.4 科技特派员驻点模式

该模式主要通过“科技人员+企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开展科技扶贫。如屏南县贵溪村“白水洋兰花有限公司”管理负责人雷总为县农业农村局下派挂点帮扶干部,她具有比较扎实的农业技术基础背景,在新技术的了解、引进、吸收、应用方面都比较积极,合作社成立4年来,在经营规模、科技水平、市场渠道、产值效益及带动能力上得到了大幅拓展和提升。在设施管理上,她放弃原有的简易大棚,选择高标准现代化农业栽培设施,引入自动化喷滴灌和水肥一体化系统及温湿度调控系统,大大提高了兰花生产的效率和品质;在品种管理上,及时跟进市场反馈及新品种研发动态,每年更新3~5个品种,保持了品种的丰富度;在种植过程管理上,由负责人亲自培训基地技术工人,并建立内部标准化操作规程,确保了种植的程序化、科学性和高效性;在原材料来源上,种苗及肥料、农药完全采用台湾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从源头进行把控。同时,负责人还与宁德农校及其他科研院所专家保持技术交流联系,县农业农村局也有专业技术人员给予技术指导和帮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有效带动农户33户,并通过统一管理,为社员在大棚建设、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品种更新、技术应用、市场销售等方面提供了帮扶与指导。

1.5 企业科技扶贫模式

该模式主要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科技扶贫。如长桥镇远丘村天孚菌业公司通过代料灭菌、代接种走菌、代建大棚、代收代销、小额贷款等组合措施,使许多不具备相关技术或设备条件,以及部分丧失劳动力的传统农户或贫困户也可以从事食用菌产业生产,而且使用新技术生产,节省了资金成本和人工费用,如现做好的菌棒仅需2.2元左右,较常规生产的菌棒成本价下降了15%。2015年公司代料灭菌400多万筒,其中帮助农户代料灭菌100多万筒。又如,绿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有7个蔬菜基地,依托各个合作社直接相关的800多名农户,以公司基地为平台、以合作社负责人为联系纽带,统一技术、管理与销售,利用公司与科研院校、国内外知名种子公司的合作关系,带动了2个市级贫困村产业发展。再如,武平县安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其领先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带动了武平、连城、长汀及江西会昌等基地和食品公司农户与职工近2000人(含230多名贫困户)。

1.6 合作社科技扶贫模式

该模式主要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带头人+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开展科技扶贫。如屏南县凤灵食用菌合作社(在社农户约100户),由公司负责前端阶段生产,农户负责中间阶段,后端销售再交由公司负责,不仅大大减轻了农户压力,而且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同时,该合作社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邀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并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现在全村包括19户贫困户在内的一半人口从事香菇种植行业。此外,合作社还对需要帮扶的农户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提供菌袋、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成本、统一回收产品”以保障农户收益。又如,云霄县富达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加强培训指导,广泛开展各种高新种植技术培训,频繁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育造就了一支合作社经营管理才人和辅导员队伍;通过统一制定与实施生产技术标准,组织进行標准化生产,使农产品的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在该社的带领下,从1997年开始,全村杨桃品种已经更新了四代,杨桃品质与产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该社的杨桃鲜果连续4届获得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的畅销产品奖。

1.7 新型职业农民科技扶贫模式

该模式主要通过以返乡知识青年为代表的能人带动,采取“能人+科技+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进行科技扶贫。如诏安思辰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林文勇在学习到反季节养鹅技术后,2008年底怀着对农业、农村和家乡的热爱,返乡创业,开展反季节养鹅,并通过为周边养殖户和贫困户提供鹅苗、饲料,协助鹅农开展鹅棚搭建、病害诊断、技术培训,当年即带动40多户农户参与。由于反季节养鹅的育苗存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远高于冬季80%左右的存活率,鹅苗平均价格在80~85元,也高于冬季60~65元的平均价格,科技扶贫和产业脱贫的效果十分显著。又如,通过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武平县梁野仙蜜养蜂专业合作社社长钟亮生熟练掌握了养蜂技术,在他的带领下,在福建省首创残疾人养蜂“三三制”协议,创办8年来,累计举办养蜂技术培训班和科普讲座460多期(次),建立养蜂基地128个,发展养蜂会员300多人,吸纳180名残疾人和贫困户从事养蜂业(其中残疾人12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0多户),养殖蜜蜂6500多箱。

1.8 信息化科技扶贫模式

该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采取“科技人员+贫困户”的点对点模式进行科技扶贫。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的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从2010年3月正式启动以来,培训网络涉及省、市、县、乡、村五级,覆盖全省1400多个视频会场、15300多个行政村,50个移动远程教室,并通过有线电视等进入千家万户。每年参加培训人次平均超过100万人(次),培训模式从单纯专家讲课延伸到专家农民视频互动,培训场所由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以2017年为例,累计培训科特派、农技人员、农民(含新型职业农民)等111.64万人次,其中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会场开展远程培训39个,分会场开展远程培训6100个,累计远程培训76.64万人次;与泉州市科技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区域性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共有6.1万人次通过视频、电视、电话等形式参加了远程培训与咨询服务;通过网络IPTV点击收看查阅14.1万人次;并有14.8万人次通过电视收看了《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直播。

2 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科技扶贫的针对性问题

农业科技扶贫需要面向农村一线提供实质性解决方案,但实际上,现有的立项制度设计不够科学,普遍存在着科研与生产脱节,科技人员与农村脱节,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的情况,现实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严重错位。在农业科技扶贫对象的选择上,普遍存在“规模偏好”,科技人员往往更青睐于中大型企业、合作社,而对小农的科技推广和科技扶贫缺少动力[2],农户自身的科技吸收应用水平和投资能力,决定了那些真正贫困的农户很难在科技扶贫中受益。在相关培训尤其是远程教育培训中,经常出现专家自身的专业水平、对实际技术需求的了解程度、培训沟通能力等参差不齐,存在为了完成培训而培训的情况。

2.2 农业科技扶贫的系统性问题

农业科技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既不能只针对技术的某一两个环节进行扶贫,也不能是单纯的科技扶贫而不考虑人才支撑、项目支撑、产业支撑,以及政策机制的配套。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往往是科技扶贫东打一枪、西放一炮,点上的扶贫随处可见,各扶贫主体间各自为战,你扶你的,我扶我的,互相之间缺少合作分工,导致最终农业科技扶贫普遍缺乏整体性、区域性或全产业链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农业科技扶贫碎片化、重复性、表面化的问题非常突出。

2.3 农业科技扶贫的长效性问题

农业科技扶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科技人员长期或经常性驻扎基层,及时了解农业技术需求及发生的问题,但实际上很多贫困地区的基层技术体系名存实亡,基层技术人员严重短缺,一些新补充的农林专业大学生对农业一窍不通,也不愿意与农民打成一片。同时,基层各种政治任务和工作几乎占据了技术人员所有的时间,导致仅有的一点技术服务时间常常只能表面应付。并且,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很多都沉不下心,对某省级农业科研院所5年19个科技扶贫项目执行情况调查显示,科技人员下乡次数最多6次,最少仅1次。

2.4 农业科技扶贫的能动性问题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农村创新驱动和科技扶贫的主力军,但由于现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不少科技人员特别是女性科技人员在对待下乡问题上存在畏难情绪,农业科技人员参与扶贫的主观能动性普遍不足。目前农业科研体系中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仍然是以科技成果、发表文章为导向,在现有的评价体制下,农业科研人员参加科技扶贫不仅不会对职称晋升有太大帮助,反而会占用做课题、写文章的时间,甚至还存在“搞不好科研的科技人员才去做科技服务”的误解与偏见,这直接导致了科技人员被动地把科技扶贫当成政治任务,主动参与科技扶贫的内生动力不足,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2.5 农业科技扶贫的风险性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不能只考虑提高农业技术水平,还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贫困户心理,特别是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使用上,贫困户在不能旱涝保收的情况下,出于风险系数大于收益预期的顾虑,常常会拒绝新技术的使用。如屏南县小梨阳村有种植花椰菜的传统,但长期种植花椰菜也导致连作病害严重,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在驻村科技人员的争取下,村里建设了现代化设施育苗大棚,目前的嫁接苗技术也比较成熟,完全可以成为嫁接苗生产和推广基地,但由于农民传统观念问题,大棚建成以后,长期空置,更未从事嫁接苗生产,导致扶贫资源的严重浪费。

3 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需求导向技术供给,破解科研与生产两张皮问题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强调生产需求在推广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农业科研的选题立项与研发推广,要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需求在哪里,农业科研的重点和方向就在哪里,科研不一定要“高大上”,但一定要接“地气”。科技主管部門每年要提前组织专家到基层深入调查和访谈,了解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的实际技术需求与困难,特别是针对行业共性问题要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在向科研院校下达项目任务时,要把成果验收、评审与技术攻关、推广的有效性,以及基层不同主体对技术施用的满意度充分结合起来,让科研和科技真正为基层服务,实现科研与生产的高效“黏合”。

3.2 建立多位一体扶贫体系,打造全产业链整体性科技扶贫

政府做“经纪人”,科学规划、引导、组织农业产业发展,是该模式的主心骨;科研院校提供科技支撑,在资源调查、产业选择、技术一体化全过程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企业带领农民走市场,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引导和带领农民走企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发展道路;合作社做媒介,是企业与农户有效衔接的得力媒介;农户(贫困户)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市场是产业设计和发展的导向标,通过政府引导实现了“农超对接”;建立“博士团+中国移动+贫困户”短信扶贫平台,发布栽培技术、市场信息等相关信息;资金是各地产业发展的保障,形成政策资金配套、项目资金申报、社会资金捐助等多种融资形式,为产业扶贫提供原动力保障。

3.3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载体,做实科技特派员驻点制度

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的方式让农民认识、熟悉、了解新品种的特性和新技术的关键环节,通过技术讲座、田间指导、现场教授等方式,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尤其是对种养大户和积极性高的种养户,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教导。在科技特派员选派上坚持需求导向,力求选派的科技特派员能贴近各地产业需求和科技人员的本身意愿;在组织运行上坚持植根基层,通过重点支持下派村支书所在村、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省市确定扶贫重点村,加强与村党支部书记、驻村蹲点干部等下派队伍结合,推动科技特派员服务从生产环节技术服务向生产、加工、流通和行業管理等各环节拓展[3]。在绩效考评上坚持立足实际,激活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台账制度,每季度对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跟踪督查,并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

3.4 建立点对点精准培训系统,加快职业农民及带头人培养

借助网络及信息平台进行科技培训,可以采用“政府+科研院所+科技信息+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具体来说,通过移动客户端设置主要特色农作物板块,建立起农业技术大数据,农户可以在客户端上自由选择需要的内容进行精准接收,也同时方便农业科研院所通过客户端反映的问题了解实际的技术需求动向。对农村常见的病虫害问题,着手建立可以对照片进行识别并提供防治方案的大数据查询APP,有助于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效率。要把科研院校专家参与科技扶贫的作用最大化,通过上层专家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科技人才及科技示范户,利用他们长期扎根农村的优势,让这些“二传手”成为传授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同时,要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和返乡优秀青年的引导,利用他们的见识和阅历,将他们培养成乡村振兴中“一懂两爱”的主力军。

3.5 改变现有科技评价机制,灵活科研人员体制管理

从体制机制的角度,农业科研院所对科技人员的评定要将提供科技服务与科技扶贫正式纳入体系,不能“重科研,轻服务”,要把实际科技服务成效向基层反馈,以及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实际转化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在职称职务晋升上给予优待。对科技人员的职称晋升要加大对下乡锻炼的考核;通过对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扶贫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促进科研与市场需求的密切结合;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系列的职称评审比例,扩大科技服务或成果应用的认定范围,鼓励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技术服务与承包;努力营造尊重科技扶贫工作者的科研院所氛围,使从事科技扶贫工作的科技人员感受到荣誉感和使命感。

3.6 打造行业协会联盟,建立市场导向型科技扶贫模式

以各市为单元,对全市经营主体进行遴选、登记、编码、培训,按产业分类,组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协会,构建农业产业组织化大平台,搭建“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六位一体的金字塔管理模式和产业带动架构。借助电商平台,通过农村信息化的“入村入户”,将农民的产品变成商品,在网上“触电”销售。以行业协会联盟为载体,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包购包销解决产品销路问题,通过对农户的下一代进行针对性培育,包括销售技术培训、思维培训等,使其学习最新的经营发展理念和思路,提升经营能力,真正帮扶农户实现脱贫致富。通过针对性地帮扶农民从思维上脱贫,帮扶农企进行品牌形象升级、产品包装升级,帮扶农户创立产品品牌、开发市场渠道、利用市场反推进行精准生产等,引导农户从传统种养植逐步过渡到一产、二产、三产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祥. 创新农业科技 驱动精准扶贫[J]. 农业经济问题,2016,37(6):4-8.

[2]邢成举. 科技扶贫、非均衡资源配置与贫困固化——基于对阳县苹果产业科技扶贫的调查[J]. 中国科技论坛,2017(1):116-121.

[3]福建省科技厅. 福建南平市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助力“三农”发展[EB/OL]. (2017-03-16).http://www.most.gov.cn/dfkj/fj/zxdt/201703/t20170315_131983.htm.

作者:刘玲 杨军

科技扶贫农业科技论文 篇2:

广东农业科技扶贫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摘 要 农业科技扶贫在中国扶贫开发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收益却相对较小。本文重点研究了广东农业科技扶贫的障碍性因素。结果发现,技术增产增收效果不明显,技术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扶贫推广方式不合理,自然资源有限,贫困户兼业化现象严重,组织化水平较低是制约广东农业科技扶贫的重要障碍性因素。为此,提出了选择合适的新技术,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打造新型科技服务网络,积极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技术协会等对策,以期为提升农业科技扶贫的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广东 ;科技扶贫 ;障碍性因素

Key words Guangdong ;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obstacle factor

实施农业科技扶贫,加大对贫困地区科技项目引入和资金投入是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相较于其他扶贫形式,农业科技扶贫在实施过程中一直进展缓慢,存在较多障碍。

目前,中国对扶贫障碍性因素研究主要针对金融精准扶贫[1-3]、旅游扶贫[4]、电子商务扶贫[5]、政府与农户合作方面的障碍性因素[6]等进行了初步分析,但农业科技扶贫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分析科技扶贫障碍性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更有效地提升科技扶贫实效。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于2016年广东江门地区入户调查。

1.2 研究方法

由于贫困户致贫因素、对科技扶贫的理解各不相同,大多对科技扶贫的障碍性因素理解比较片面。因此,本文主要以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对科技扶贫进行障碍性因素分析。

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含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兼业程度、年均收入、收入来源、是否愿意尝试新技术、接触新技术年限、期望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采纳农业信息和遇到生产问题依赖的渠道、周边是否有科技示范点、所在村镇有无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协会及是否愿意加入、以往學会新技术的主要渠道、接受新技术的难易程度、对以往接触的新技术评价、参加农技培训班次数、农技培训班是否有帮助、希望采用新技术比传统种养节约的成本数、增产量、种养规模等。

1.3 数据分析

调查数据采用SPSS16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贫困户新技术采用行为进行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问卷回收率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321份,回收问卷321份,回收率为100 %,有效问卷302份,调查问卷有效率为94.08 %(因存在较多遗漏或多选题全部单选等情况,导致调查问卷作废,因此,调查问卷有效率偏低)。

调查对象中,男性127人,女性194人;40岁以上的农户占比93.44 %;小学及初中文化的农户占比74.20 %,高中及中专文化的农户占比16.54 %,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农户占比9.26 %;种养专业户占比37.24 %。

2.2 贫困农户对新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

采用Enter方法分析各因素与技术采用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各因素与贫困户采用技术的显著性依次为增产情况(P=0.002)、掌握技术情况(P=0.004)、培训班帮助(P=0.007)、学习渠道(P=0.021)、培训班次数(P=0.023)、增加的成本(P=-0.032)、难易程度(P=0.053)、自愿尝试(P=0.092)、劳动力(P=0.097)、年龄(P=0.106)、是否加入合作社(P=0.160)、年收入水平(P=0.200)、技术评价(P=0.342)、技术年限(P=0.390)、规模(P=0.544)、文化程度(P=0.655)、收入来源(P=0.811)、获知渠道(P=0.701)、周边是否有科技示范点(P=0.831)。

从研究结果来看,增产情况、掌握技术情况、培训班帮助与是否采纳科技扶贫新技术呈极显著相关,学习渠道、培训班次数、增加的成本显著相关。

2.3 农业科技扶贫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2.3.1 新技术的增产增收效益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增产情况与农业科技扶贫的效果极显著相关。说明贫困户对于新技术的首要要求为增产增收。因此,增产效果不明显的技术在扶贫项目中明显遭到冷遇。例如,某扶贫工作队在其帮扶村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由于产量略有下降,加之销售渠道未打开,增收效果不明显,其推广面积受到限制。因此,在农业科技扶贫中,技术的增产增收效果是实现科技扶贫的重要障碍性因素。

2.3.2 新技术对人力、物力、财力的耗用

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贫困户均面临劳动力紧缺、老龄化等问题。一般一个家庭中仅有1-2个劳动力,其余皆因病、因学等原因无法参与劳动,且这些劳动力多为老年人员。如果新技术本身需要耗用大量的人力时,新技术采纳率将会极低。以某水稻种植技术为例,其施肥次数比常规种植方法多3次,劳动力不足的贫困户就无法采纳该技术。此外,大多贫困户生计困难,当采纳新技术需要增加额外支出时,农户也会对新技术采取否定态度。

2.3.3 扶贫推广方式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掌握技术情況和培训班帮助与农业科技扶贫的效果呈极显著相关。调查显示,大多农户文化水平较低,部分新技术对于贫困户而言难以掌握,也限制了新技术的推广。调查数据显示虽有部分帮扶单位从自身资源优势出发,向贫困户发放大量音像制品,定期向贫困户手机发送科技信息,但由于贫困户经济文化条件制约,大多音像制品和电子科技信息无法真正实现有效应用,帮扶效果不明显。而通过举办培训班、周边农户带动、直接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等方式帮扶效果更好。同时,从整个种养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农户进行多次培训,农户对新技术掌握会更透彻,更易于技术的推广。

2.3.4 自然资源

广东省人均耕地不足0.03 hm2,人地矛盾尖锐,尤其是贫困户大多处于贫困山区,耕地、自然环境更不具优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约有42 %的贫困户人均土地面积不足0.02 hm2,因此农业科技扶贫的自然条件极为有限。

2.3.5 兼业化程度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由于农业比较优势较低,外出务工成为广东贫困户的首选。以水稻种植为例,2016年上半年广东早稻扣除雇工、家庭用工、土地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等成本后利润约0.03元/kg,按广东省2016年早稻平均每亩产量392 kg计算,上半年每亩收益仅为11.76元。当帮扶对象不再从事农业或极不重视农业时,农业科技扶贫就陷入了不知道扶谁的境地。

2.3.6 组织化水平

调查还发现,大约有83 %的贫困户未加入农村合作社,主要原因为合作社并未真正有效地运作,农业科技扶贫组织能力不强。

3 对策与建议

3.1 选择合适的新技术,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

农业科技扶贫首先要选择真正适合贫困户、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新技术,采取职业技能教育长短期相结合,农、科、教互相依托,增强贫困户科技意识,努力提高贫困户科技文化素质及吸纳、运用科技的能力,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健全培训网络,增加培训投入,持之以恒地开展科技下乡入户活动,提高科技进村入户率。同时,注重对“乡土人才”的培养。重点对基层干部和科技示范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大力扶持、培养回乡知识青年和本土人才,建立一支科技扶贫的“永久牌”工作队伍。

3.2 打造新型科技服务网络,以实现科农携手的良性循环

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有制度框架,通过资源重组等改革措施(如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提高科技扶贫效率,把服务内容向产前、产后延伸。以产业带头人为主体,以乡土人才和广大农民为基础,调动农村所有能动的力量,发展壮大农村中的先进生产力。同时,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基层,直接为农民提供包括示范、培训、咨询、合作在内的科技服务。同时,要求科技人员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在满足农民技术、加工、流通和市场信息等多方面需求的基础上,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杜绝应付农民的现象发生。

3.3 积极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技术协会

目前,科技扶贫工作单纯靠政府农技部门的服务已不能满足农民对技术,市场信息的需求,必须鼓励和支持组建更多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或技术协会,发挥各方力量,加快农业科技脱贫步伐。。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相信农业科技扶贫工作将真正打破障碍,实现精准帮扶,精准脱贫。

参考文献

[1] 赵丹丹,丁建臣. 金融精准扶贫障碍、经验与政策建议[J]. 黑龙江金融,2017(4):58-59.

[2] 赵雅丽. 我国“精准扶贫”的金融支持障碍与对策研究[J]. 新经济,2016(27):67-68.

[3] 孟凡训. 贫困地区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推进精准扶贫面临的障碍与政策建议[J]. 金融经济,2016(6):5-7.

[4] 李忠斌,李军明. 民族地区贫困人员参与旅游扶贫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 民族论坛,2015(6):15-21.

[5] 卢迎春,任培星,起建凌. 电子商务扶贫的障碍分析[J]. 农业网络信息,2015(2):27-31.

[6] 赵 玉,刘 娟. 参与式扶贫中政府与农户合作的障碍与对策[J]. 河北学刊,2013,33(4):135-139.

作者:林伟君 马力 刘蔚楠

科技扶贫农业科技论文 篇3:

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的特征、经验及发展思考

摘要:以福建省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访谈调研为基础,分析提出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包括科技源、增长极、组织型等3 种主要组织特征, 归纳总结科技扶贫的科技创新、园区带动、产业发展、合作经营等4 种主要做法及其成效。并从制定精准扶贫方案、加快职业农民及带头人培养、选择优势产业与发展模式、加快品种技术推广、提高贫困户参与度、“互联网+”等6 个方面提出促进福建农业科技扶贫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扶贫;组织特征;成效;对策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708019

Characteristics, experience and development thinking of poverty alleviation by

us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Fujian

——A typical investigation on 6 key countie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DUAN Yuanyu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Scientific Information of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jian Province 350003)

Key words: Poverty alleviation by us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effectiveness; countermeasures

農业科技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贫困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贫困地区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科技扶贫是指通过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产业拉动等方式,满足贫困农民对知识、科学技术的需求,贫困农民则运用市场机制和自我意愿来选择发展途径,既体现社会公平也实现对贫困农民的尊重[2]。为进一步推进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的发展,2016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农科院”)设立专项课题开展研究,课题组以6个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为重点访谈调研对象,结合福建省科技扶贫现状,归纳总结了农业科技扶贫的扶贫特征、成效和问题、对策和建议。

1调研对象与方法

11调研对象

以福建省沿海地区漳州市的云霄县、诏安县、平和县,以及内陆山区宁德市的屏南县,龙岩市的长汀县、武平县等6个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为主要调研对象开展调查。

12调研方法

以访谈调查为主要调研方法。以省级贫困村及参与扶贫的典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调查对象。从各县政府扶贫年度工作总结中分析典型线索,确定较具代表性、贫困农户参与度较高、科技扶贫作用较为明显的典型案例进行调查分析。

13访谈对象

包括县乡扶贫办公室、村委会、农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共计走访了10个贫困村(其中3个全省扶贫小康典型村)、5个农业公司、7个专业合作社及1个合作联社、2个家庭农场。在调研过程中,与各县农业局、村委主要领导、贫困户代表等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座谈,广泛考察。

2福建农业科技扶贫的组织特征

从调研看,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的组织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体的“科技源”扶贫

段园园: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的特征、经验及发展思考——基于6个省级扶贫重点县的典型调查2017年第8期2017年第8期段园园: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的特征、经验及发展思考——基于6个省级扶贫重点县的典型调查即依托省、市各级农业科研院校的农业科技研发、成果推广的源头供给作用,通过项目带动、人才支撑等措施引导科技人员开展品种、技术、信息、人才等的全方位帮扶,发挥农业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提高基层农村的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提高农村基层劳动力素质,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转化应用,协助企业、合作组织发展地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把输血式扶贫变为内生造血。如福建省农科院近两年来,开展现场技术培训146场,参训人员13550人次,在屏南、政和、云霄等挂钩帮扶县共推广新产品、新技术211个(项),提升农户种养技术,种养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其中,仅在屏南县小梨阳村,就先后邀请果树、蔬菜、食用菌、植保、土肥、农經等专家100多人次,开展科技培训、病虫害诊断、果树修剪、经营管理等多项技术推广及培训,使农村劳力普遍掌握了1、2门致富技能;在政和县引进推广红阳、黄金果等猕猴桃品种15个,并筛选出适应政和县生态型种植的金艳、金桃、华特、翠玉、米良1号猕猴桃新品种4个;指导云霄县马铺乡龙镜村开发种植金竹柏4667 hm2,指导企业开展金竹柏纯露、精油提取工艺研究,建成全省种植面积最大的金竹柏基地,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22以产业发展为引领的“增长极”扶贫

主要针对地方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加强以科研院校为代表的“院”与以地方政府为载体的“市”的“院市”战略合作,针对区域性农业生产需求和产业布局特点,引进“院(校)”智库,共同制定区域农业发展规划,调整和创新产业发展方向,优化设计产业链及其产业空间格局,提高区域“空间生产率”,以“增长极”的循环累积效应提升贫困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使其成为生产要素流入的“洼地”。如福建省农科院与漳州市政府合作编制《漳州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漳州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方案》,与宁德市政府合作编制《宁德市“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及扶贫规划》等,并先后与诏安、平和、华安、宁化、周宁、屏南等多个扶贫县开展科技扶贫战略协作,编制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将产业规划与农村扶贫、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发展地方生态特色产业,整合资源、协同扶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福建农林大学与长汀、光泽、政和、连城等16个福建省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签订校县战略合作协议,帮助制定生态旅游规划、景观提升规划等,大大提升了旅游品质。

23以干部驻村蹲点为重点的“组织型”扶贫

主要是依托福建省委组织部及农办等党政机关,每年从省市县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干部,包括各级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机关事业单位下派的多形式、多途径的“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村书记等,开展为期一两年的驻村蹲点工作,对内增强当地居民对专家的认同感,对外则积极帮助贫困村改善生产、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建设。如2015年,福建省印发《关于选派干部驻村蹲点的通知》[3],省市县三级机关事业单位每年按照符合条件干部总数4%的比例,把综合素质好、工作得力、重点培养使用的优秀干部派下去,2年累计选派8000多名干部驻村蹲点,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派驻屏南县开源村的第一书记,提出“5+6”对接扶贫方式,通过福建省检察院、宁德市直机关、村党支部、村合作社、村企业等5类主体牵头对接6种精准扶贫户,一户一策,采取“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引导村民参与高优农业标准化生产,全村共有200多名农民参与高山、大全、田觅、御皇等当地农业龙头公司生产,户均年增收上万元。武平县农业局由25位中高级农艺师组成农业专家帮扶团,重点挂钩全县58个贫困村,实施农业科技精准帮扶,实施“双百”培训工程,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长汀县3000多名干部挂钩计划脱贫的6000多贫困人口,引导发展专业合作社366家、家庭农场196家,实施“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带动2307户贫困户发展生产,每户平均增收3000~5000元。

3农业科技扶贫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根据调查,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在理念、业态和模式上均取得较好的成效,主要做法与经验可以归纳如下。

31科技创新,推进农业转型发展

针对福建省贫困地区大部分处于生态脆弱的丘陵地区的实际情况,福建省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科技创新技术,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屏南县针对山区特色茶产业发展,依托省茶叶科研所提出的采用生态栽培模式、提升产品品质、产品清洁加工、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等发展策略,推动了全县茶产业的发展;云霄县下河乡针对杨桃品种不断退化、产业发展受到严重限制的问题,从1997年开始,通过引种筛选、高接换种等技术创新对传统品种进行了4次更新,以香蜜杨桃为主的杨桃新品种已大面积推广种植;诏安县通过引入现代科技,生产反季节鹅苗,改变种鹅的生长繁殖周期,以均衡生产突破季节性局限,用技术弥补市场空白,破解原料供应难题,为鹅肉深加工、产业链延伸打下了基础,重塑鹅肉消费习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屏南县自1999年开始,从北方引进20多个食用菌新品种,经筛选试验,精选出了适合高山栽培的滑菇,使该县成为中国长江以南最大的滑菇生产基地县。

32园区集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通过“科技园区”形式,发挥园区统筹科技资源的载体优势和集聚效应,使分散的农户实现信息、人才、金融服务等要素的集聚,发挥扶贫的作用。如:云霄县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枇杷产业观光园、杨桃产业观光园等“三园”建设为载体,重点支持枇杷、青枣、杨桃、淮山、蔬菜、巴非蛤、泥蚶等1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深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460多户贫困农户受益增收;诏安县太平镇新联村依托闽台高优农业合作示范基地,推广种植红肉火龙果、凤梨释迦、莲雾等台湾名优水果5333 hm2以上,为农民增收80万元以上;屏南县岭下乡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引进无土栽培红掌花,建成智能育苗大棚、现代智能温室,采用立体无土水肥一体化设施种植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等,以示范推动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33统一经营,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

主要是通过合作经营、统一管理模式,推进土地规模化利用、标准化生产和深加工产业发展,并示范带动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云霄县绿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建7个蔬菜基地、带动农户800多户,公司以各个合作社负责人为联系纽带,通过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带动2个市级贫困村发展蔬菜产业;屏南县天孚菌业公司,带动100多户农户参加食用菌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对农户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公司负责菌袋消毒、种菌供应,农户负责菌袋栽培管理,产品销售再交由公司负责,有效克服了原来农户分散经营时食用菌生产品质参差不齐的产品质量问题,同时与“乡下厨房”合作开发即食食品,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收益,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云霄县下河乡下河村的富达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在生产中开展技术培训,统一产品,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形成产销一条龙服务,合作社经营规模逐渐扩大,有楊桃果园面积近100 hm2,年总产量达到6750 t,产品还获得无公害认证,已注册“云下”商标和“下河杨桃”地理标志,并带动全乡种植杨桃43333 hm2以上,年产值7000多万元,户均收入5万多元,截至2016年底已有1200多户精准扶贫户全部加入合作社,成为漳州市推动农业科技产业扶贫的成功案例之一。

34合作经营,拓展农业规模化经营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安排具有益贫性的显著特征,使其能够成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理想载体[4]。从实践看,主要是构建各具特色、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对农民的科技、产业拉动,并为参与农户提供金融、生产、营销等共同服务,推动以农户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合作利益链接机制。如:武平县百家姓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5],通过领办、创办和联办合作经济组织(60多个),带动农户215万人,新增就业7100多人,帮助合作社社员增收12亿元;武平县百家姓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还采取“1+X”党组织设置形式开展党员结对帮扶助创业“五个一”活动,探索社村共建模式,实现村社双赢;宁德市蕉城区石后乡小岭村试点土地整村流转模式,由农户以承包地折价入股、管理方以管理技术入股、投资方出资入股的方式成立股份合作社;诏安县思辰家庭农场以“家庭农场+农户”模式,为农户提供种苗供应、养殖技术、产品销售等服务,有效带动了农户脱贫致富;武平县安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挥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优势,带动武平、连城、长汀及江西会昌等基地农户与职工近2000人(其中贫困户230多个)发展生产、就业增收。

35返乡创业,造就职业农民带头人

主要是通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业“五新”推广、提升素质工程,引导、支持有一定知识和经营能力的离农就业青年农民返乡创业,培养职业农民“带头人”,拉动当地农民的整体种养水平,带动普通农户脱贫致富。如:诏安县思辰家庭农场创建人,2008年底从广州返乡创业,学习到反季节养鹅技术后,通过向养殖户提供优质鹅苗,以及提供配比饲料、禽病诊断、棚舍搭建等服务,并开展反季节养鹅技术培训,扶持带动周边贫困户开展反季节养鹅,目前有40多户养殖户购进反季节鹅苗进行商品鹅的养殖,直接挂钩带动华安、南靖、平和等地贫困农户15户;武平县梁野仙蜜养蜂专业合作社社长,通过参加职业农民培训学习养蜂技术,成为武平县养蜂产业的带头人,几年来,免费举办45次养蜂技术培训班和科普讲座,参加培训和讲座的人员1200多人次,免费发放养蜂技术资料2500多份,培养了12个养蜂专业大户和145个养蜂示范户(其中残疾人125户),辐射800多户山区贫困农民和残疾人加入养蜂行业,2015年为蜂农增收1200多万元;长汀县紫玉淮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引进台湾生态农业管理技术及淮山厢式种植模式,实现土地流转综合开发应用,目前已引导10户贫困户开展淮山高效种植,预计每667 m2产值超过15万元。

4结论与建议

从调研看,福建省科技扶贫工作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且大多数贫困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但由于缺乏技术支撑、资金不足、劳动力素质低、土地流转困难、领军人才缺乏等问题[6],特色产业发展缓慢,难以形成稳定发展的产业,现有的农业扶贫措施缺乏对精准扶贫需求多样化、综合化的认识和支持。为此,结合调研提出对科技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

41转变观念,加强精准扶贫的规划设计

要通过精准扶贫规划的顶层设计,针对贫困市(县)域、乡镇的农业生产和产业布局特点,制定区域性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技术发展策略[7],形成良好的科学管理和经营理念,大力推广新业态、新科技、新模式[8],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方向,整合资源、协同发展、提质增效,形成扶贫新动能。要依托农业科研单位,深入实际,开展进村入户调研,形成“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上下结合”的规划理念,探寻贫困的主因和脱贫难点,充分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地理交通、生态环境、市场发展、农民素质等特点,因地制宜制定科技脱贫规划或特色产业规划,并列出具体技术项目实施方案,为精准产业扶贫与技术推广奠定基础。

42“一村一品”,选择优势特色产业

实践表明,特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和发展方向,是福建省贫困地区实现产业扶贫脱贫的重要科技方向。农业科技扶贫要选择该地区最具资源优势和农民参与程度较高的产业,集中科技力量连片开发,形成适度规模的区域性支柱产业和较大的商品量。重视农村带头人、职业农民对乡土特色产业、文化、产品的特有认知优势,自下而上,结合科技规划与科技推广方案,在具体产业选择过程中,积极汲取发展“一村一品”的经验,选择农民参与程度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引进农业“五新”,加强创新推广,引导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新型业态,创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新格局。

43关键在人,培养职业农民及带头人

调查表明,贫困农户难以脱贫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缺少现代化条件下应有的素质与能力,其脱贫的关键在于接受教育与帮扶,形成自我发展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扶智的根本手段是发展教育”[9],科技扶贫的主要切入点应该是对“贫”根的分析与治理,解决“治本”的问题,关键还在于加强对带头人的培养,增强贫困地区群众“自我智力造血”功能。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科技人才和带头人,特别要重视对返乡创业青年的培训、教育、技术帮扶以及政策扶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授人以渔”和“扶智”的方式[2],使贫困人口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发挥“能人经济”作用,通过“能人”的带动与示范,提升生产技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44政府主导,加快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

实践证明,传统特色农业通过科技注入和技术创新,完全可以摆脱现有困境实现升级发展。解决贫困问题,实施科技扶贫是当前的国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政府要在科技扶贫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以“政府扶贫”为基础,主动谋划设立科技项目, 对产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集成推广[8],加快农业优良品种的推广,加大对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引进、示范、推广,开展对主导产业的关键、共性问题、特色农产品及其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为当地农产品产业链建设提供支撑;要积极配合科技扶贫产业的发展要求,推进“互联网+” 式精准扶贫,完善贫困地区农村信息化“入村入户”,加强农产品市场物流、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与政府之间信息快速对接的问题,并通过“电商”“网商”等多种途径,多方牵线搭桥,切实解决产品销售不畅和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金祥創新农业科技 驱动精准扶贫[J]农业经济问题,2016(06):4-8

[2]李潇静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村科技扶贫[J]北京农业,2016(03):189-191

[3]闽组轩福建:第一书记选派不凑数\[EB/OL\](2016-10-12)http://www.zuzhirenshi.com/dianzibao/2015-06-03/5/35072363-99d7-4990-8c3c-c658bf9f08c8.htm

[4]赵晓峰,邢成举农民合作社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16(04):23-29

[5]童春风,刘德泉发挥供销社作用 打赢脱贫攻坚战 福建武平县供销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精准扶贫[J]中国合作经济,2016(08):53-56

[6]陈海,陈志强,刘建成科技扶贫的点面效应 福建科技厅科技扶贫工作纪实[J]中国农村科技, 2013(02):62-65

[7]柏连阳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扶贫的模式与探讨——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5(12):86-88

[8]李德新,纪素兰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扶贫的实践、体会和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9

[9]胡蝶扶贫必扶智:教育精准扶贫是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J]改革与开放,2016(21):84-86

(责任编辑:黄金泽)2017年第8期

作者:段园园

上一篇:民企战略振兴经济论文下一篇:新贸易保护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