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体制农业科技论文

2022-04-18

摘要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存在的问题,即都是以项目的形式在支持科研的开展,经费少、人员多,造成科研水平难以提高、重复性工作较多、成果转化不畅。针对这些问题,以曾经在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两次位列全国地市“十强”院(所)的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例,研究农业科技攻关体制机制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科技体制农业科技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技体制农业科技论文 篇1:

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推进宁波现代农业发展

摘 要:农业科技是突破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在回顾浙江省宁波市近十五年来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体举措的基础上,总结其成效和制约因素,结合区域资源现状,从“人、财、环境”三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交宁波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沿海地区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较快稳定增长提供指导。

关键词: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现代农业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众所周知,农业科技创新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市场机制无法保证农业科技的持续创新。因此,如何在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生物规律)基础上,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力、科研机构的技术驱动力和市场(农户、企业)引力,成为农业科技创新成败的关键。宁波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工业化和城镇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受“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资源约束,现代农业发展明显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短板。如何借助科技的力量缩短差距、提高农业生产率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为此,宁波市委市政府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的环境,联合宁波市农办、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整合长三角地区涉农科研院校中坚力量,组织实施重大(重点)农业科技专项,协同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基于此,本文通过梳理近十五年宁波市在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做法,总结其成效,剖析制约因素,结合区域资源现状,从科技创新的“人、财、环境”三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宁波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沿海地区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较快稳定增长提供指导。

一、具体举措与做法

自2001年以来,根据农业技术创新战略目标,宁波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为构建“三位一体”(科研、教育、推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供保障。

(一)協同创新,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方式转变

首先,针对现阶段宁波农业科技现状,依托“两院三校十中心”( “两院”指宁波市农科院、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三校”指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十中心”指宁波市稻麦育种中心、航天育种试验研究中心、宁波市水产苗种繁育中心、国家海洋技术转移宁波中心、宁波市畜牧工程技术服务中心、禽病诊疗研究中心、宁波市创汇蔬菜工程技术中心、林特良种技术开发服务中心、林特良种繁育工程技术中心、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中心等),协同攻关,促进传统优势农业产业实现技术升级,在良种培育、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重点突破。其次,支持科研院所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给予五年500~1 000万元经费支持;引导农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给予20万元科技经费补助。再者,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对列入省、市重点实验室的由财政一次性补足100万元和40万元,逐步形成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开发体系。

(二)创新产、学、研模式,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

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探索适合本区域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模式。一是“院地合作”模式,即依托科技特派员,以项目合作、人才培训等方式,把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植根农村,形成“专家(及团队)+公司+农户”的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新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为先进科技服务于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导航”;二是科技园区带动模式,按照“核心区—专业园”的“一区多园”建设模式,促进农业创新资源集聚和有效配置,充分发挥园区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星火示范基地转化推广模式,按照“企业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以培育和壮大地方特色产业为目标,以83家星火示范基地的技术核心区为载体,辐射带动周边产业,推动整个产业基地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2014年转化推广应用技术305项。

(三)科技特派,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科技特派,为广大农民提供农村政策、农业生产动态、农产品供求和市场价格、农业科技、灾情、疫情等农业信息服务,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宁波已选派自然人科技特派员1 102人、法人和科技特派员团队133个深入农村一线,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每一个村镇,实施各类科技开发项目348项,引进、推广农业农村适用新技术812项,农业新品种767个,7 236户农民实现增收,解决了20 603人就业,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四)培育和扶持发展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

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全面落实农技推广制度,逐步构建基层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31个,跨乡镇专业性区域站4个,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多元化的科技研发推广机构。

(五)搭建平台,为农业技术有效传播提供便捷途径

一是搭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平台。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成立科技培训团,以及选送优秀农民赴高校和科研机构进修培养等方式,培训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科技干部,培养专业户和农村致富的带头人。二是建立农业科技信息平台。以“便民、高效、优质”为服务宗旨,通过农技110、星火12396科技服务热线,与农业专家就农事、病害等进行交流沟通。三是搭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农业公共服务资源,搭建以现代农业展示区、农产品检测区、数字化信息区、科技培训服务区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31个,跨乡镇专业性区域站4个,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合力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主要成效

(一)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初步建成了以“两院三校十中心”为依托,以农业科技型企业和现代农民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慈溪、象山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促进了农业创新资源的集聚和有效配置,促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推动“园区—企业—农户”的协同发展,提高了区农业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能力,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作为农业技术与农户需求对接的桥梁——农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民营农技机构的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基本满足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宁波特色瓜菜产业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宁波慈溪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宁波鄞州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先后获批国家级创业链、创业基地和创业培训基地,为宁波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支持。

(二)农业技术储备能力明显提高

关键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其中“甬优系列”水稻、“慈抗3号”棉花等6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级品种审定;宁海土鸡1号、“慈蚕1号”蚕豆等21个品种通过了省级品种审定(认定)。区域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库(包括种子基因库、微藻种质库、微生物菌株库、鱼贝类精子库)技术水准领先于国内同行水平。农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达到新高,其中授权发明专利达94项。农业科技成果突出,累计39项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种养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4.67%。

(三)农业优势产业技术体系逐步形成

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和推广,使得全市农村经济基本形成了以创汇蔬菜、榨菜、蔺草、水果、竹笋、茶叶、花卉、水产品、生猪、畜禽等十大农产品为主导产业;以杂交稻制种、瓜菜工厂化育苗、水产全人工繁育为主要特色的生物苗种繁育技术体系;以水产品、果蔬、竹材为主要特产资源的加工技术体系,农产品加工率达60%以上;以海水饲料加工、生物活性物质利用、生物农药、生物有机肥开发为主要特色的农业生物技术体系,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有22家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其中余姚天邦、慈溪海通2家公司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被列为国家认定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鄞州开诚等5家农业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四)农业质量安全水平有提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业规模化、企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为实施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迅速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了“三品一标”农业发展(“三品一標”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性指标。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考核指标中,“三品”认证农产品产量比重达到40%以上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50%以上为全面实现现代化),“主要食用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比率”达到60.37%,排名全省第一。据宁波市绿色食品办公室《宁波市“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专题报告》数据显示,慈溪市“三品一标”在宁波各县市区处于领先水平,其中无公害农产品数量、绿色食品认证数量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分别为273个、65个、2个,占宁波的30.7%、32.7%、33.3%,居宁波首位。

(五)新型的农技推广体系初步建成

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农技需求为目标,以整合资源、提高效能,强化公益性职能、发展社会化农技推广队伍为原则,以优势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农机水利事业为依据,全市建立起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农技指导员为骨干,责任农技员为基础,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为补充的服务直接、联系紧密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目前,全市基本完成了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建设,各级农业部门聘用首席专家92名,农技指导员556名,责任农技员927名。876名农技人员参与各类科技服务活动,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517期,培训农民3.13万人次,培育新型农民1 820人,培育科技示范户3 700余户。有371名大学生享受农业领域创业就业补助,118个乡镇(街道)建成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六)要素产出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生产增效显著

在2002—2014年期间,劳均农业增加值(即劳动生产率)以年均14%幅度快速增长,从2002年11 225元/人提高至2014年达53 830元/人;每公顷粮食产量稳定在5 500公斤/公顷(2013年为5 469公斤/公顷,2014年为5 800公斤/公顷)。同期,每公顷种养面积产值(即土地产出率)则从29 540元/公顷提高至125 465元/公顷,年均增幅为10.28%;资本产出率(农业增加值与农业生产资本投入的比例)保持在180%左右,达到并超出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150%的水平(2014年为180%,其中农业为290%、林业为191%、牧业为80%、渔业为142%、服务业为159%)。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从2000年5 069元/人增长到2014年24 283元/人,年均增长11.84%,已连续十余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三、制约因素

虽然宁波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科技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偏低、投入结构不合理

一是虽然宁波农业科技经费投入能基本满足省委明确规定“各地科技三项经费中用于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的比例必须达到1/3”的要求,但科技三项经费基数低,从而导致农业科研和推广经费相对不足。二是因为计划单列市得不到省政府相关经费支持,从而农业科技投入总量长期偏低。三是由于部门条块分割的问题加上财政预算科目设置不尽合理,导致农业科技投入十分分散,造成了重复浪费和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农业科技发挥效用所需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与现有人力资源冲突

一是农技推广队伍不能满足当前产业发展需求,突出表现:(1)年龄老化现象普遍,这些农技专员虽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2)专业结构失衡,79.3%的专技人才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人才严重短缺。二是农业从业者素质偏低,影响农业技术需求与应用效果。目前,在宁波市市区及各县市务农的农业劳动力大都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占2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8%。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不仅影响其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认知与了解,而且影响采用与效果,进而影响购买需求,最终导致认知少→了解少→采用少→采用效果差→购买少或不认知→不了解→不采用→不购买的恶性循环。

(三)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科技配置不平衡

目前,宁波种植业和畜牧业中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链有15条,其中,慈溪蔬菜、鄞州蔺草、余姚榨菜等产业年产值均在10亿元以上。然而受限于昂贵的资金投入,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无法实现新的突破,从而使得很多农业龙头企业只能止步于传统的产品市场,在产业链的中低端徘徊。与此同时,产业行业协会发展缓慢,科技研发创新能力仍较弱。

(四)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系统间集成与融通

宁波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基本覆盖农业全产业链。但由于各系统间缺乏协同与集成,信息化应用“碎片化”现象严重,如生产领域中的信息化,缺乏与农业基础设施、农机装备技术和农艺的深度融合。同时,各部门按自身需求仅对生产中的某一阶段或过程进行“监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消费者、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与反馈不畅,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造成农业科技源头创新与实际应用的脱节

农业科技中的有效科技成果和综合性成果推广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成果浪费现象严重,对农业的贡献率不高。據统计,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为70%~80%,而宁波仅为65%左右;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一般为60%~80%,宁波市平均转化率只有40%,与世界农业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相反,熟悉市场环境和需求情况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实力薄弱,主体地位尚未确立。

四、政策建议

(一)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激发创新动力

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投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资金供给水平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第一,要强化政府投入的主体作用。各级政府首先要严格执行《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保证支农资金增长速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把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支持的重点,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科技推广预算支出,两项经费投入额度务必达到科技三项经费1/3的要求。第二,在原有经费落实的同时,根据农业科技创新现时发展需要,适当增加农业科技三项经费基数,达到并逐步超过国家平均水平。第三,积极吸纳民营资本,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不断完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信贷担保机制,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风险补偿机制,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协作、参股、合作、独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投资发展农业科技事业。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科技不断进步。

(二)整合社会资源,开创产学研合作新局面

实践证明,产学研是促进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有效途径。因此,充分利用已经搭建的“两院四校十中心”科研平台,由市科技局牵头,联合农业局、质量监督局等相关农口部门,继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瞄准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难题,以及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共性问题实施重点攻关依然至关重要,但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技术的市场需求以及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产生的效益,选择和激励农业科技园区或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参与研发和试验,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广,以点带面,并给予相应主体物质奖励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待遇。

(三)搭建桥梁,不断充实农技推广人才队伍

人是第一生产力。在当前农民文化知识相对薄弱、对农业技术理解有限的情况下,农技推广队伍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因此,针对当前农技推广员专业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的弊端,突破原有框框,定期或不定期地选拔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到农业类大学或相关专业进行在职培训,以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同时队伍的力量,搭建沟通交流桥梁,为农业科技切实植入农村提供保障。同时,通过赋予行业协会必要的管理权限和职能,给予相应政策扶持,引导行业协会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四)共建共享,助推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

互联网改变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投资模式,也为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实时管控提供了条件,实现精准农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因此,搭建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势在必行。同时,辅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点,提供从网上交易、拍卖、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功能,打开农资产品的销售空间。借助于自媒体应用大众普及特点,拓展农技110、农民信箱功能,开通微信公众号,以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供求为出发点,融合科研、推广、教育于一体,有步骤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解宗方,李海现,李锦辉.农业科技创新模型及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9):290-293.

[2] 叶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农业科技创新[N].科技日报,2014-01-20.

[3] 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国外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典型做法与经验借鉴[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4] 贾敬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5] 杨艳红,王义辉,张咸益.浙江省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95-297.

[责任编辑 吴高君]

作者:周井娟

科技体制农业科技论文 篇2:

农业科技攻关体制机制问题调查及政策建议

摘要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存在的问题,即都是以项目的形式在支持科研的开展,经费少、人员多,造成科研水平难以提高、重复性工作较多、成果转化不畅。针对这些问题,以曾经在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两次位列全国地市“十强”院(所)的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例,研究农业科技攻关体制机制问题。

关键词农业科研;体制机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我国的农业科技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及农业科技体制机制的变化。过去一些科研单位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强化了品种选育,却忽略了配套技术的研究,造成了良种与良法的脱节,品种的利用率低,增产能力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在政府积极引导公益科研单位淡出品种选育领域,使得很多公益科研单位处在积极的转型期,并逐步提高其配套技术服务的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1科技现状

1.1四川农业科技现状现有省级以上农业重点实验室20个、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5个、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个,有涉农高等学校30个、涉农科研院所68个。

1.2对科研单位进行调查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两次位列全国地市“十强”所,在四川地市级农科院中始终排名第一,对该院的调查及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2.1基本情况。该院是专业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综合技术研究的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现有在编在职人员107名,离退休111人,在岗人员中中高级专家72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84.8%。

1.2.2科研情况。常年承担国家、省、市科技攻关项目50多项,仅“十五”以来共育新品种86个(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

1.2.3项目实施情况。以2012年分析该院情况,全年共实施科研课题68项,承担的项目有国家级的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四川省和绵阳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综合试验站,省级的有四川省育种攻关、四川省创新团队建设、四川省青年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还有绵阳市的科技项目。

1.3科研单位发展方向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明确了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要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

1.3.1品种选育。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模式。

1.3.2转化平台。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1.3.3科研单位逐步退出育种研究。引导和积极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力争到“十二五”末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基本实现“事企脱钩”。

2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仍处于科研与生产脱节,创新能力不强;而现行的农业科技攻关体制机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的,存在先天不足,通过对一些农业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进行调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科研体制存在先天不足在现行的农业科技体制下,科研单位的中心任务就是科研工作,项目由上级安排,经费由计划下达部门拨给,项目完成通过鉴定就完成了任务,形成了以财政支撑的农业科技体制格局。

2.1.1管理落后。我国现行的科技管理制度不完善,科研项目由主管部门制定指南,指定科研单位申报,由同行专家进行评审,项目的完成时间一般规定为3~5年,对于农业科研时间往往不够,为了完成任务而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表面化、简单化、重复化的研究较多,影响了科研效果。

2.1.2机构重复。全国有地级农业科研单位1 000多个,四川涉农科研院所也有68个,呈现出多、弱、散的现象,大部分从事同样的重复性研究工作,四川有的农业科研机构力量极其薄弱,维持运作都存在问题,机构也不健全,更不要说开展科研活动,所以科技改革非常有必要。

2.1.3项目分散。由于科研单位众多,项目经费有限,在财政支持不充足的情况下,上级管理部门为了平衡各个研究院所的利益,也乐于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照顾更多的研究院所,这样很多项目的经费非常的少,尤其是地市级的科研主管部门分配的科研经费,基本维持在每个项目2~3万元,使得一些科研院所只能维持简单的科研任务。

2.2管理机制不完善

2.2.1封闭严重。科研单位之间成了竞争的主体,无法形成明确分工和横向联系,甚至人为地相互封锁,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大科学时代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域的大规模集成与合作,制约了重大科技成果的突破和转化。

2.2.2缺乏激励。由于现行政策无法形成统一的激励机制,难以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尤其基础类、公益类的科研单位,无法与应用类的研究单位的效益相提并论,直接影响科技事业的发展。

2.2.3管理错位。现行的科研机制没有突破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以成果和论文对科研单位进行考核和排序,导致科研单位只注重项目任务的完成,没有建立起适应科研和技术开发规律的研发、评价和监管机制。

2.3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2.3.1经费不足。农业科技投入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而财政支持的科研经费极其有限,难以有效整合科研资源,统筹安排农业科研项目。近年来,虽然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多元化投入体系尚未健全,科技投入还是明显不足,且财政科技投入波动较大。

2.3.2渠道不畅。在国家体制下进行的科技研究,它的目的不在于赢利,而在于国家的战略,不会注重投入与产出的科研成果的效率;而来自于民间的科研投入,资本要追求利润的,可能更注重把这个成果实际应用,给自己带来利润,从而实现科研的重大突破;现在两者未能有效的结合。

2.3.3难以连续。国家在项目支持上,短期化和非连续性的倾向比较突出,造成科研单位的工作开展极不顺畅。

2.4科研缺乏有效转化平台农业科研成果的形成、应用和推广,分属于不同的系统管理,造成部门、行业和地区条块协调困难,制约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我国的科研力量70%~80%都在大学和科研院所,对于成果转化没有太多的动力和热情,必然会限制成果的应用。

3对策建议

3.1农业攻关应该是科企合作农作物种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要搞好我国的产业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只有搞好科企合作,才能更好的为农业服务。比如现在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国豪种业开展了多项科研合作,即调动了双方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又针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结合非常紧密,发挥的效能也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育种起点高。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是从1938年开始的农业科研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种质资源,聚集了一大批育种人才,拥有了丰富的育种经验,通过科企合作联合育种,将科研单位育种传统优势嫁接到企业,快速提升了国豪种业的商业化育种能力。

3.1.2育种方向明确。由于企业是针对市场的需要进行育种研究,目标非常的明确和具体,根据需要优先选择具有更好商业化开发前景的品种组合,使育成品种有明确的推广区域和市场定位。

3.1.3育种经费有保障。种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开发情况,不间断地向育种科研提供科研经费。根据有关精神,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派遣了部分科研人员到国豪种业进行科研工作,破解资金短缺问题,从而加快了突破性新品种选育进程。

3.2农业科研单位正在转型

3.2.1科研已经有明确的方向。在《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上明确提出: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从事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加强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等重点任务,因此确定了科研单位的研究重点是基础研究,企业才是应用性育种研究的主体。

3.2.2农业科研已在淡出育种研究。绵阳市农科院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如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综合试验站,都不是纯粹的育种研究内容。就连过去科技厅的四川省地市州联合育种项目名称也改成了“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不断吸收企业参加该项目,所以说,国家已经在引导科研单位淡出育种行列。过去作为绵阳市农科院的优势就是品种选育,今后也将面临新的选择。

3.2.3确立公益类研究单位。应该对科研单位的性质进行重新定位,对无法取得经济效益的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进行合并重组,按非盈利机构运行和管理;把技术开发类以及具有面向市场竞争能力的科研院所转为科技型企业。如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把部分应用科研力量转入到国豪种业,从而使该企业获得了农业部批准的“育繁推一体化”科技型企业,同时该院也成为公益类的科研院所,可以更好的为农业服务,社会职能体现更加充分。

3.2.4增加科研究单位经费。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过去是差额拨款单位,2011年已经改成了全额拨款单位,虽然该院是全国一流的研究所,但是科研经费差额还是非常大,如科技部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年只有5万元,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3年才只有3万元。经费少、任务重是当前摆在科研单位的一个难题。

3.3农业科技攻关我国的农业是在家庭联产承包基础上发展的小户制经营模式,规模小,效益低,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现在提倡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模式,就是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3.3.1攻关成功经验。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过去开展过“绵阳地区500万亩中稻单产过千斤技术研究”、“绵阳地区小麦单产过500斤综合技术研究”等技术攻关项目,对当时的农业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现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产品成本的上升,已经无法用过去的传统的技术攻关方法促进农业的发展。

3.3.2创新攻关新模式。现在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涌现,农村的生产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只有在新的模式下,进行技术攻关,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3.3.3建立科技服务平台。推动一批科研机构由科研型向科技服务型转化,形成主要从事成果转化与应用研究、成果引进与消费吸收、科技咨询与服务结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并完全按照企业机制运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3.4搞好科技改革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与市场经济结合,发挥应有的作用。

3.4.1建立不同区域的科研基地。以现有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为基础,按照经济发展需要、区域特点和学科发展的要求,建立国家农业科研基地、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和区域农业科研中心,形成主要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重大应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等社会公益类研究的、精干高效的农业科研体系。

3.4.2地市级科研单位要积极争取科研项目。现在很多农业科研单位在不断的转型,积极与其他科研单位联系,进行横向合作。如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农科院和华中农业大学结成了产业联盟,同时参与了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的国家863计划,参与了由中种集团牵头的中国杂交小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3.4.3积极加入国家级、省级科研队伍。科研单位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作为有科研实力的科研单位,应该加快进入基础性研究工作,提升自身的研究水平。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对内部科研进行了分类,作为服务性的科研,加强院县合作步伐,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同时对基础性研究的工作,争取作为省级科研单位的分院,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1] 张宪法,翟勇,林友华,等.对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9(6):12-15.

[2] 张雪娥.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及出路[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2):74-77.

[3] 张雪娥.发展农业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的意义及对策[J].农业技术经济,2000(4):28-30.

作者:林承勇 何勇 杨敬

科技体制农业科技论文 篇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政策措施。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2014年《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以及2016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这些文件的陆续出台,既凸显了科技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尽管近年来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但作为“安天下,安民心”的战略产业,其基础地位不可动摇。近年来,我国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农业科技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国内外经济形势更为复杂严峻,长期稳定保障我国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任务艰巨,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透支、增产不增收等问题突出,种种事实表明,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还需继续提高,现代化农业建设十分重要与紧迫。因此,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落实农业农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双重需要。

一、我国现有农业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且经费支持不稳定

有资料显示,2009年以来,中国每年的农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占总科研经费的比例始终维持在6.4 % ~ 7.4 %,2012年之后还出现了下降趋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学者研究表示,只有当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即农业R&D(农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明显超过2%时,农业科技原始创新才会突显,一国才真正步入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阶段。虽然中国近年来农业科技投入在不断增加,但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始终稳定在0.23%左右,明显低于2%的标准,因此,总体来看中国农业创新的投入是相对不足的。另外,科研经费无法保障稳定、连贯的支持,在农业科研支持方向上,若国家强调农业战略性调整,就会向高效农业、经济作物倾斜,若国家强调粮食安全,支持重点就会转向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上,而农业科研周期长、不确定性高,往往需要有稳定的经费支持和科研人员在其专业领域内长期不懈的潜心研究才能产出成果。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效率较低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对878项获奖成果统计显示,农业科技成果研究周期平均为5.7 年,这比医学科学获奖成果平均周期(3年)要多出1 倍的时间。农业科技成果的时滞性决定了农业科研不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极其曲折的过程。我国现阶段许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转化效率已有大幅提高,但仍维持在50%以下,而发达国家的转化率高达80%,差距仍然显著。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一个重要途径是强化推广工作,而中国许多地区农业推广组织力量薄弱,推广体系多是在传统的经济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运行机制条块、部门、地区分割,大大地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

(三)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企业未成为创新主体

农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农科教、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科研工作存在学术导向,而企业发展需要的是产品导向,这对矛盾依然存在。由于农业科技与生产存在脱节等问题,尤其在企业迫切需要的实用型技术方面,成果依然相对匮乏,因此,企业自掏腰包投人农业科研经费、搞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低,并未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目前,以国内种业企业为例,绝大部分的研发投入只占销售额的1%,这种投入下的创新作用也就极其有限了。

二、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探索

(一)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为加快建立适应科技创新规律、统筹协调、职责清晰、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国家启动了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改革通过建立一个平台(部际联席会议)、三根支柱(咨评委、专业机构、评估监管机制)、一套系统(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将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全部纳入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进行管理。改革后,政府将不再直接管理项目,而由专业机构具体管理。专业机构应根据“加强改建,理顺关系,科学管理,精简高效”的原则,以及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相容岗位分离的项目管理要求,确保“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精细化”的管理。同时,改革后的科技管理体制统筹管理科研资源,将分属不同部门、不同类别的科研项目整合,由同一渠道下达,以在源头上解决“多头申报”和项目“碎片化”的问题。

(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一项重要任务即是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方式,要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整合吸纳全链条上的优势科研单位、企业、推广的单位,一体化组织实施。要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大成果转化奖励力度;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和技术集成推广力度,推动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要大力引导科研部门和高校,依托政府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部门,共同组建推广平台,形成新的推广体系,促进科教推、产学研紧密结合。

(三)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促进农业科研与经济相结合

强化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农业科技创新模式的市场建设必须要尊重市场本身的规律,技术在市场中一定是起到资源配置作用的,是基础。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科技成果向产业成果转化、科技价值向市场价值转化的实现者,是科技驱动经济的执行者,抓科技创新关键要抓好企业科技创新。要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通过研发平台培养人才、聚集资金、引进项目;要强化激励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要进一步出台政策,深人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介入,健全农业技术市场的交易机制和价格机制;加大对重点农业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现代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

三、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前景展望

2015年,农业部发布《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2016年,韩长赋部长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座谈会上表示,要想解决当前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资源配置碎片化、科研和推广“两张皮”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制度创新,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粮食安全事關国家生存,我国农业生产资源有限,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唯一出路,而科技体制改革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力保障。我们可以看到,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并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多层次、多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抓住关键、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方向,理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科技与现代农业发展紧密结合,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作者单位: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

作者:钟大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