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物流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世界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约是8%,而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普遍在15%以上。如何降低物流成本问题是中国汽车物流系统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在详细分析近年汽车公司物流管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物流管理的思考和建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制造业物流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制造业物流管理论文 篇1:

数字化背景下传统制造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摘要:现阶段,伴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高速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逐步加快,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制造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传统制造业物流管理的发展。文中从我国制造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物流管理信息化及其特征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数字化背景下传统制造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最后提出了数字化背景下加强传统制造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对策。以便更好地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背景下传统制造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的消费观念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固有模式,渐渐追求商品的到达速度,因此,制造业物流管理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制造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未来发展的主体趋势。制造业在对物流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于数字化的要求较高,专业强度较大,需要专业的人才对数字化进行操作。此外,大量创业者选择建立物流公司,导致物流公司的数量剧增,但众多物流公司中仅针对制造业进行服务工作的少之又少,而仅存的制造业物流公司在实力上较为薄弱。若在制造业现有的物流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物流管理设备的引进,将导致制造业在资金运转及技术投入上出现瓶颈。因此,向制造业内部引进大量信息化技术人才,以及完善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技术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1物流管理信息化及其特征

物流企业在实际开展物流工作的过程中,根据时代的需求而不断革新自身的管理方式,运用更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更高效率地开展物流管理各项工作。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并非依赖人力,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自动传输信息,第一时间了解到物流运输情况,保证货物能够顺利送达。信息化的物流管理工作,自身拥有大量的时代性特征:首先做到全流程管理,物流管理难度高往往源自于环节多,断点多,等待多。信息化的物流管理基础便是点与点之间的高速链接。先是对物流信息进行审核,然后批准信息,最后将货物运输至客户手中,才能够使物流真正完成。其次,做到了量化管理,在庞大的信息库中通过专门的信息技术软件筛选所有信息,识别各环节经验能力数据,用于支援的合理配置,最后,做到智能管理,利用各行各业的客户需求,针对各环节物流特点做到智能决策,实现高效物流过程。

2传统制造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

2.1企业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

物流信息化是一种新型的物流管理技术,它涉及的范围很广,这决定了物流管理者不仅要充分熟悉企业的各种物流环节,还要充分运用专门的物流管理知识和各种对物流运行操作技术。目前,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性人才严重欠缺,远远无法满足企业对物流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特别是在我国大型制造企业物流服务行业,企业长期忽视对物流领域人才的培训与引进,导致既懂得管理又懂物流科学与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极度稀缺。

2.2制造业物流信息化整体程度偏低

在整个制造业过程中,特别是在物流管理方面,很多企业还是在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信息化程度依然很低。根据统计数据,我国采用精益物流管理等信息化物流管理的企业占比较少。许多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信息化方面几乎为零,这样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有效运作和发展。

2.3制造业物流信息标准化水平偏低

我国制造业物流信息化规范标准还未统一,技术水平比较低,和国际相关的物流服务标准也不是统一的。例如,产品的编码标准、企业之间的物流信息数据交换标准、物流服务信息平台的标准等,企业获取成本高,经济性难以得到地方政府有效监督,行业协会和相关专业组织也还处在对标准的正确选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企业信息标准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只有加快标准化建设,才能加快我国制造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数字化背景下制造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3.1强化网络建设及提高物流技术

网络是数字化时代最重要的工作平台,也是传统制造业物流管理活动的基础。因此,新的物流管理手段由信息化手段确定后,物流企业的管理者将利用剩余资金购买最新的网络信息处理工具,在不影响自身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下,构建自己的高密度物流管理和服务网络,让公司所有的物流业务和管理工作完全依靠新的网络来运行,从而实现完全建立自己的信息化物流管理模式。

3.2相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

就我国当前制造业创建物流管理工作的现状,政府应不断增强对制造业物流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③,完善相关部门的政策的支持和帮助措施,能够有效解决有关制造业物流信息传递的问题,极大程度地解决运输过程中的信息实时性和准确性问题。要大力鼓励和引导具有创新和研发能力的制造业物流企业,加快现代制造业物流管理的优化。同时,政府和有关部分需要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并通过适当的有效干预减少制造业物流管理中信息化的失衡现象,加强对制造业创新管理的扶持。通过数字化平台,为制造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优化和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3.3不断培养人才并提升员工素质

在数字化背景下开展的物流活动已经对员工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制造业和物流公司也存在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企业可以同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立起相关的人才沟通交流机制,对一线员工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在物流专业知识领域有所提升,将管理与技术相结合,将数据处理应用到国际物流中去。通过进一步加强和高校之间的人才合作,不断增强公司员工综合素质和发挥人才潜能。

3.4运用个性化的制造业物流信息管理方式

制造业物流企业所开展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不能只是照抄照搬其他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内容,而是应当具备自身獨特的风格,使信息化的制造业物流管理工作能够体现出强烈的个性。制造业物流企业的宗旨是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由于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需求,因此制造业物流企业需要做到“求同存异”,对个性化的差异予以尊重,最终建设出数字化的制造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体系。例如,物流公司在运送同一种商品的时候,客户甲与客户乙购买的商品数量相同,但是客户甲要求尽快配送,而客户乙则没有要求,在面对上述情况的时候,物流公司就需要进行区别对待,客户甲的货物可以选择空运配送,而客户乙的货物则选择正常的陆路配送。物流公司要想通过提供物流服务,获得更高的社会大众的满意度和支持度,必须做到“以人为本”,这也是服务行业必须坚守的从业原则。因此,制造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必须重视个性化因素,从而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数字化已经普及至我国所有行业领域之中,数字化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物流行业必须把握机遇,重视开展制造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使物流行业能够正常运转。针对制造业物流企业传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应当在抓住机遇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的策略促进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政府部门也应当参与其中,对物流行业进行引导,为我国制造业物流行业抓住时代机遇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使我国制造业物流行业在信息化保障下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武.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08):11-12.

[2]王文思.物流管理系统网络信息化的实践探析[J].中国航务周刊,2021(26):46-47.

[3]瞿兆讯.我国制造业物流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月刊,2008(10):83-84.

作者:武晴雯

制造业物流管理论文 篇2:

汽车制造业物流管理浅析

摘 要:世界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约是8%,而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普遍在 15%以上。如何降低物流成本问题是中国汽车物流系统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在详细分析近年汽车公司物流管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物流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现代物流管理;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整合运输

汽车零部件物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运作模式是由计划物流部门来完成物流运作和优化整合的职能,它承担着所有生产系统物资的搬运、存储、配送以及整个物流供应链系统的管理工作,通过对整个物流系统及供应链系统的运营、优化、整合及管理,并不断运用现代物流的理念和技术,以满足和保障现代企业对物流配送小批量、多频次的精益化、个性化、柔性化和准时化(JIT)的要求。

1 汽车公司物流管理及其成效

1.1

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与汽车公司的物流运作模式

世界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是8%左右,而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普遍在15%以上。提高生产流通效率、降低成本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物流管理思想更关注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物品流转能力,這个能力体现在采购、销售、库存、生产等主要环节。生产物流采用供应商直送或经第三方物流和本地中转库方式开展物流运作,这种物流管理模式,将给汽车公司带来战略、财务和运营等多方面的利益。

1.2

整合运输物流运作模式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运输成本

汽车公司大力推行现代物流业务运作模式,开展了一系列的改善和优化,在供应链集成管理方面积极推行物流整合运输和循环取货物流运作模式,通过整合运输,来降低库存资金,提高车辆装载率和利用率,减少乃至杜绝停线,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

1.3 JIT、JIS等物流供货方式降低整个供应链的库存资金

JIT可以达到减少浪费,及时发现问题的效果, JIT伙伴关系的目的就是消除浪费,降低成本。在物流采购供货模式方面主要采取看板供货( JIT)、排序供货( JIS)和日供货

图1 模块化供货分装中心图

(生产计划供货)三种物流配送模式。

1.4 合理的物流规划及模块化集成供货提高物流周转效率

在物流规划方面,采用的是规划与监管并重,规划先行,监管持续强化的过程,始终坚持精益、科学、创新、和谐的精神,坚持PDCA的持续改进方针,采用模块化供货的物流运作模式(见图示1),减轻主机厂的物流运作压力,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也集成了各个供应商的优势,打造良好的供应链管理团队。

AUTO TIME 23

2 汽车公司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供应链过程控制和管理流程不规范

供应链作业流程及管理规范方面,由于没有系统的规范流程,科学的管理方式,控制流程不规范等,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库存资金过大、成本居高不下、效率低下。在物流配送方式方面,就存在诸多不规范的问题,如看板配送模式采用的是总装、发动机2小时、焊装、变速箱4小时、涂装24小时日计划等模式,由于包装数量的不统一,物流配送节拍的敲定与供应商的物流配送模式不规范,同时车型配置管理相对混乱,生产计划变动的随意性大,造成库存资金高。在生产物流控制方面由于没有科学的管理体系,流程不规范,文件不系统等,易产生生产质量难以科学控制、废品率高、交货延迟和物流配送不合拍等现象。同时供应链管理不规范,造成物流经济效益差,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系统间各环节关系紧张、沟通协调困难,无法形成合力,而各部门间的相互推诿和不负责任现象也造成了物流资源和成本的浪费与损失。

2.2 物流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脱钩,物流评价系统和管理体系不规范

在现代物流理论知识面前,没有充分做到兼并吸收、融为己用,物流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车辆工程、人机工程学、国际先进物流管理理念、信息化技术和采购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在物流管理中应用水平低下,现有的管理模式是依据其他主机厂和物流公司已有的管理模式,没有充分发挥物流经济学的作用,不具有指导和固化成体系的力量。在实践环节也没有充分做到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糅合,实践不规范,存在遗漏和重复劳作等问题。

物流管理和评价体系不规范、不合理,对精益物流等方面也没有分析透彻和有效贯彻,物流配送过程中仍然存在有缺货、损伤和丢失现象;而快速反应的物流行动准则怎么尽快融入团队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仓储空间利用率方面,没有结合零件特点和管理需要、库存面积、仓储设备软硬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没有依据现有的空间和设备,合理的发展立体设施和物流机械,从而来充分利用空间和面积,缓解仓储面积紧缺的问题;同时在物流设施规模、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方面依然存在考验着整个物流团队如何进行规范管理的问题。

目前的管理仍然停留在粗放型、垂直型管理的水平,怎么能够更好的加强对物流系统的业绩评价和考核,提高关键绩效指标,是完善物流管理水平和提高作业标准化、科学化必然解决的问题,目前的管理必然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革新。

2.3 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机制不规范

目前的物流公司和主机厂合作多年,忠诚度较高。但目前物流公司的管理还存在 KPI分析数据的收集点不规范、计算标准不统一,对如装载率和库存周转率等指标的监控指导改进不能提供真实科学的数据分析,对物流公司的能力核查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模型,只能依靠简单的结果(停线时间/缺错件)来对其进行要求整改,而不能提前进行预计规划,如产量提升很大时,物流公司应该配备哪些条件来满足,无有效的手段,只能凭以往处理经验来应对。

2.4 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不平衡,管理及服务流程不规范

在供应链管理中,没有综合考虑整体供应链成本和服务水平的关系,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效益悖反规律也有一定的制约(见图

2),而管理与服务流程规范可以促进物流企业的整体效益提升。通过物流成本的定义(指随着物流活动而发生的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消耗的物化活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进行科学分析,可以发现我们的物流成本由3部分构成:1.伴随着物资的物理性流通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和费用。2.完成物流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活动所发生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的费用。3.对上述活动进行综合管理所发生的费用。但在管理环节,管理人员和物流作业人员,没有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操作,造成成本浪费。

3 完善汽车公司物流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针对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制定了后期的改善和提升计划,在物流管理方面大力推行和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精益化生产方式与现代物流管理模式的结合

大力推行CPS(奇瑞生产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健全科学、精益、和谐的物流管理系统,确保物流系统运营的正常化、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益化。

根据现有的物流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库存高,但还是会有缺料,成本费用过高等方面开展以下工作:

1、实行精益化生产模式。在开展物流工艺规划工作中,要注意理解和贯彻精益思想。准时化,即是在合适的时间只提供合适的量,精益生产倡导的是车辆个性化生产,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驱动力,在混流生产方式下,如何对应成千上万的零件的准时化供给,物流是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生产能否顺利进行、供应链成本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物流理念与物流系統规划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同时涉及到生产计划的制定、内物流、外物流、采购、供应链管理等诸多环节。由于这一切都是拉动式的需求关系,顾客的需求通过订单和生产计划反映到虚拟的生产线上,生产线上车辆的布置又反映到内物流的供货,内物流又驱使外物流的供货关系,精益生产方式强调的是处于各个层次的供应链都需要高度融合,以处于顶端的生产组织为主,强调以“顾客——下工序”为主的理念。准时化物流系统规划一定要从生产线进行延伸,通过将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最终集成,总体分析,采取“可变”的物流方案最大限度的在满足“顾客”所需的基础上降低物流成本。需要注意到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各种标准化的基础之上,例如包装的标准化、物流卡车的标准化、生产节拍与车型结合的标准化等,将以上因素结合起来进行整体系统规划一定可以达到“按需生产”模式下,精简的准时化物流体系。

2、推行定时配送、包装标准化,强化供应链管理。推行包装标准化工作、精益生产和循环取货,从供应商处降低整个供应链成本,降低牛鞭效应带来的库存资金挤压和供应链成本,根据车型配置,从焊装车间开始推行生产预测,充分的创造条件,从第一工位就可以推行模块化供货和排序供货,降低供应商和初级供应商的库存资金。

3、合理利用库存控制管理方法,降低成本,保护财产,防止延迟或缺货,减少呆滞商品。完善成本控制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确定物流成本各环节物流费用所有涉及科目、确定物流成本各环节所涉及的所有成本中心、办理资产的划转与间接物流费用分配原则的确定、归集物流所有费用(直接、间接),进行物流成本核算。

4、实施共同配送,整合运输。各主机厂实行的是柔性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决定了供应商必须向车间小批量、多频次供货。在外物流上,主机厂可以改善的地方有物流公司的整合、供应商向物流公司配送的计划、排序中心业务推广、模块化供货,推行“物流一体化”运作,推动供应商入指定的三方物流。大部分零件采取第三方物流公司上门循环取货,按照主机厂的需求(看板)、节拍配送,满足供应商排序直送条件的推动排序直送,达到最终内部物流由第三方物流公司、供应商排序直送线边的效果,降低库存资金和物流成本。整合运输可以提高物流响应速度,可以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对供应链物流进行系统优化设计,降低供应链成本,已被众多国际同行广泛采用,将成为各主机厂未来配送的主要形式。

3.2 建立科学的物流评价体系,明确物流系统的管理目标

首先,物流队伍专业化。整个物流团队要以诚信为基准,尊重知识、注重创新,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物流知识、技术和管理,敬业尽职、技能精湛、团队精神强,成为一支服务质量普遍得到公司称赞的专业化员工队伍。人员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及较强的物流服务意识。

其次,建立完善的KPI(关键指标体系)。从根源解决没有考核和衡量指标的问题,加强对物流系统的业绩评价和考核,不断改善物流系统的管理,提高关键绩效指标,如仓库周转率、帐实相符率、仓容利用率、多点交叉运输与特殊货运输能力、事故处理及时率、承运货物缺失率、顾客投诉率和按时完成配送率等等指标。

第三,建立物流过程监控体制、结合CPS推行精益化过程管理体制。合理协调物流系统各部门,形成合力,减少各部门间的相互推诿不负责任所造成的物流浪费与损失,降低采购和库存管理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成本。

3.3 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推动物流成本的降低和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和人性化管理辅助推动物流成本的降低和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根据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效益悖反定律,选择最佳成本切合点,在保证服务水平的情况下,确保成本最低,因此我们必须打破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制约瓶颈,通过人员岗位技能提升、精益管理思想宣贯以及降本增效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最终达到成本最优,服务最佳的目的,而在具体操作管理环节中,通过物流成本中的运输成本、包装成本剥离,结合整合运输、包装集中管理项目等工作开展,大力降低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不必要的繁琐环节,从根源杜绝重复配送和二次返工,减少物流损失,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问题反应和应急能力,最终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1.树立现代

物流理念,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2.树立物流总成本观念,增强全员的物流成本意识;

3.

加强物流成本核算,建立成本考核制度;

4.

优化企业物流系统,寻找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精益生产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精益求精的过程,它致力于改进生产流程和流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尽最大可能消除价值链中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活动,提高劳动利用率,消灭浪费,按照顾客订单生产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公司作为民族汽车品牌的旗手,在现代物流管理中,要注重实事求是、精益科学、不断创新、绿色和谐的方针,进行正确的定位,注意信息系统的建设,采用供应链集成事业部制的方式,发挥物流专业优势,提高服务质量,不断的应用先进管理思想,发挥人的创造力,关注增值流程的改进,加强同合作伙伴的协同与交流,不断发展3PL、4PL管理理念和模式,从降低物流成本到提高服务和竞争力转变,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综合运作和竞争能力,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物流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局域网 .www.mychery.com . 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术语(摘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2]张理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3]李苏剑,游战清,胡波 .企业物流管理理论与案例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4]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 .现代物流管理 [J].2008.

[5]安徽省物流采购联合会.徽商物流 [J].2008.6.

[6]第三方物流网.http://www.d3f56.com/ .

作者:李加祥 李电勇 王道库

制造业物流管理论文 篇3:

基于RFID的制造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利用RFID技术完成MES、WMS的数据采集、整理,改进了传统制造业的物料补给和仓库管理流程,实现了对物流各环节信息的实时监控与跟踪。

RFID技术出现于1940年,首先应用于军队和一些对识别系统有特殊要求的组织。由于其较高的执行运作成本,并且缺少相关的技术标准,直到1980年才被引入到商业领域。

RFID把各个部门的物流信息实时、准确地汇聚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引起了国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环节的应用上,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RFID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制造业各个物流环节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单独考虑其中某些环节的优化,而忽视了其他环节,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这种应用并不能带来很好的效果,如果实施不当,还可能出现效率不升反降的情况。

本文把RFID的数据采集系统与MES(生产执行系统)、WMS相结合应用到制造业物流各个环节,从而优化了其物流流程,同时设计了从采购到销售全过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结构,以及应用RFID的基本业务操作流程,实现了流程中数据的自动采集。

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实现对各种资源的实时跟踪,及时完成生产用料的补给和生产节拍的调整,从而提高资源的追踪、定位和管理水平,提升制造业自动化水平和整体效率。

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四个层次,见表1。

第一层为操作层,主要是RFID读写器通过读取制造业各类资源的电子标签,获取所需的信息。

第二层为过渡层,主要由RFID中间件和服务器完成数据的过滤、整理及后台管理系统的整合。

第三层为数据层,通过管理系统服务器实现数据的存储。

第四层为管理层,主要是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下达操作指令及制作决策所需报表等管理活动。

系统硬件构成为电子标签、RFID读写器、RFID中间件、管理系统服务器、管理系统工作站。

电子标签:分为主动式电子标签、被动式电子标签和半自动式电子标签。主动式电子标签带有电源,可以在读写器范围以外处于休眠状态,进入读写器作用范围内被激活,也可不间断地发送信号。主动式电子标签比其他标签大,采用较高的频率,一般为455MHz、2.45GHz或5.8GHz,作业范围20~100米。被动式电子标签使用调制散射方式发射数据,必须利用读写器的载波来调制自己的信号,普遍采用的频率是128KHz、13.6MHz、915MHz或2.45GHz,作业范围几英寸到30英尺。半自动式电子标签可以通过自有电源保证标签内电路的运行,但无法发送数据给读写器。按照读写特性,电子标签可分为只读型和可读可写型。

RFID读写器:分为固定式读写器和便携式读写器。固定式读写器是最常用的,由于体积、电源、功耗等方面的要求,采用固定式安装。便携式读写器是固定式读写器的有力补充,能满足野外作业、近距离、移动识别、低能耗等要求;UWB读写器属于固定式读写器,主要用于对设备的定位和追踪。

RID中间件:RFID中间件的功能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为后两个层次提供改善RFID在互联网上性能和功效的服务;第二个层次负责与RFID硬件设备之间的通信,对RFID读写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过滤、整理;第三个层次充当了所有RFID设备信息采集的汇合中心,存储数据并与企业后台管理系统整合。

RFID与MES、WMS结合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结构框架见图1。

基于RFID的制造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RFID在制造业物流信息系统中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RFID可以在制造业生产物流中发挥巨大作用,可以自动识别生产物流各个环节中物料、半成品、产成品的位置和状态,并把这些信息迅速、准确地传送到MES;其次,提高制造业物流信息系统采集信息的准确性,简化出入库的流程,及时了解库存货物状况,使货物的盘点更加精确、迅速。

1、对货物识别和跟踪进行实时监控

MES通过信息的传递对生产命令下发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当工厂中有实时事件发生时,MES能及实对这些事件做出反应、报告,并用当前的准确数据对它们进行约束和处理。MES以过程数学模型为核心,连接实时数据库或非实时的关系数据库,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视、诊断和控制,完成单元整合及系统优化,在生产过程层(而不是管理层)进行物料平衡,安排生产计划,实施调度、排产及优化。MES着重动态管理,需要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大量实时数据,根据现场变动进行调整。而RFID恰恰能快速、准确地完成大量实时数据的采集工作。因此可以通过RFID和MES的结合,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实时控制,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通过安装在各个车间的固定读写器实时读取各个车间内物料的消耗情况,并把数据传输到数据库中,MES根据实时监控得到的数据,对各个车间工作地点下达指令,进行调度(调度是基于有限能力的调度,并通过考虑生产中的交错、重叠和并行操作来准确计算出设备上下料和调整时间,其目的是通过良好的作业顺序最大限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准备时间,把半成品或成品及时运送到下一环节,使生产同步、顺畅,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当各个生产车间的物料降到了预先设置的临界点时,MES会对WMS发出补料指令,仓库可以根据指令对生产车间进行补给,如图2所示。通过RFID的应用可以看到,生产过程中无需车间提出补料请求,RFID可以自动识别用料情况,向WMS发出请求,完成补料,大大提高了制造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但是以上功能的实现,最好是制造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也采用RFID,否则需通过承载货物的容器或托盘上的RFID标签来实现。

2、提高仓库作业能力,简化流程

基于RFID的仓库管理系统(WMS)能够更好地满足目前制造业普遍采用的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VMI)的需求,并能保证仓储管理的先进先出原则,提高制造业库存管理的整体水平。

在此假设供应商都采取RFID技术,并且货物的容器或托盘都贴有电子标签,此时的收货、入库流程和拣货、出库流程如图3、图4所示。

RFID主要应用在流程中的三个方面:出入库信息的确认、日常库存的盘点、仓库设备的实时监控。

1)RFID门禁系统用于出入库信息的确认:采用固定读写器和手持读写器联合使用的方式,手持读写器用于对货位及托盘信息的读取,固定读写器用来实现对货物信息和托盘信息的确认。两种读写器的应用不仅可以在运动中实现对多目标的识别,提高出入库的效率,还可以实现对货物及托盘容器的状态的监控。

2)日常库存的盘点:采用手持读写器,通过对标准化、单元化包装上标签的读取,来完成日常盘点,不仅可以节约人力成本,还可以提高准确率和盘点效率。

3)仓库设备的实时监控:采用UWB读写器,可以确定设备在仓库的位置和当前的状态,便于在货物进库后,对货位与搬运工具线路进行选取。同时可以提高入库效率,并降低设备的运作成本。

基于RFID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

1、简化了流程,省去了既耗时又耗费成本的步骤。如填写入库作业单的操作虽然简单,但是却非常耗时,并且容易出现差错,省去这个环节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库存的精确度。

2、提高了生产率。如当货物进入待检区室,可通过固定读写器读取货物的信息,由于RFID可同时处理200多个标签,因而大大提高了清点的效率。

3、通过货物与相应库区货位相匹配,可以完全消除浪费时间、提高成本的环节(如寻找货物),达到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的目的。

4、提高了顾客满意度。由于流程简单清晰、整体效率提高,顾客的等待时间得以缩短,可以大幅提高顾客满意度。

5、可以迅速盘点库存。对库存记录及时查询和更新,提高盘点的速度和精确度,从而优化存储空间和成本,减少或消除存货量。

6、通过信息的传递实时了解设备的状态、位置,调动所需的装卸搬运设备,优化装卸搬运环节。

7、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吸引高端客户。

综上所述,把RFID技术和制造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使RFID完成MES、WMS的数据采集、整理,改进了传统制造业的物料补给和仓库管理流程,实现对物流各环节信息的实时监控与跟踪,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能够为制造业带来显著收益。

作者:蒋国瑞 李立伟

上一篇:课程信息技术化论文下一篇:多媒体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