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2022-04-29

摘要:由于公益诉讼在法律上的缺位,使得在制度方面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尚显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主化进程的深入,建立公益诉讼势在必行。公益诉讼是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是回应型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民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实行民主监督,切实保护包括当事人在内的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制度上的支持。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公益诉讼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益诉讼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篇1:

构建和谐社会与律师的职业使命

【摘要】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基础重要组成部分的律师制度和律师职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负有特殊责任。律师的职业使命及职业活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律师在排解社会纠纷、消弭社会冲突,为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服务、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成员相互沟通、恰当反映各阶层要求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和谐社会;律师使命

胡锦涛同志在论述律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时曾指出,加强律师队伍建设是维护司法公正、促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是坚持执法为民、防止司法腐败的必要保证。我国律师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使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精深的专业水平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1 律师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肩负的特殊使命

1.1 律师制度与和谐社会构建具有天然的联系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律师制度创设的前提与基础。从世界范围看,各国都把律师制度建设作为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律师业的发展状况往往被当作国家民主与法治总体水准的一种标志。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创立的新中国律师制度,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主与法治的进程重新开启,律师制度也得以恢复,对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对民主法治的追求,没有对公平正义的尊崇,就不可能有律师职业的出现;离开了律师这一职业,民主法治的实现和公平正义的维护就会付出更大的成本。

1.2 律师的职业活动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决和消除社会矛盾与冲突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而律师正是直面社会矛盾与冲突的职业。律师代理当事人参与诉讼、仲裁、调解等活动,是在解决已经形成的矛盾与纠纷;律师受当事人委托参与各种民事及行政活动,是在防范和避免矛盾与纠纷的发生。在一些尚未酿成纠纷的利益冲突中,律师对当事人的引导和建议、对当事人决策与判断的影响,不仅直接关系各种社会矛盾与纠纷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社会的社会纠纷总量以及社会纠纷发生的概率。如今,遇到纠纷找律师已成为政府、群众、企事业单位的习惯性选择,在国际经贸领域及重要民商事交往和行政活动中聘请律师参与的情况则更为普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利益关系日趋复杂,诱发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因素不断增多。在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方面,律师可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1.3 律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独特作用 一般而言,律师职业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执业活动的广泛性,二是在执业过程中的相对中立性。这些职业特征,使律师在社会成员中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亲和力。有效运用律师的公信力和亲和力,有助于整合各种社会关系,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冲突,减少社会交往的摩擦,促进人们相互尊重,实现各种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

2 充分发挥律师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2.1 发挥律师在排解社会纠纷、消除社会冲突中的平抑与缓释作用 实践表明,律师参与诉讼或仲裁,有助于推动纠纷解决程序的顺畅运行,帮助法院或仲裁机构依法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理性、恰当地解决社会纠纷。在诉讼、仲裁程序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日益强化的趋势下,律师的参与显得尤为必要。此外,律师在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无论是参与诉讼、仲裁,还是通过其他手段解决纠纷,律师都以排解纠纷、平息冲突为己任,劝导纠纷主体正确理解法律,正确选择自己的利益诉求,正确对待他人的利益诉求,以平缓、简约的方式化解纠纷。

2.2 发挥律师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中的援助与扶持作用 困难群体能否有效、及时地实现自己的正当利益,直接关系社会公平与正义能否得到维护,关系社会的稳定与安宁。在对困难群体的援助与扶持方面,目前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一是健全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加大法律援助力度。二是发挥律师在解决群体性纠纷中的特殊作用。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非法集资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常常会引发群体性纠纷。在这些纠纷的解决过程中,律师应当帮助相关主体整合、梳理并恰当调整利益诉求,用理性、合法的方式寻求纠纷的解决。三是强化律师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功能。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均衡的实际出发,引导律师将服务重点逐步移向收入较低的人群。四是发挥律师维权热线、网站以及媒体律师栏目的作用,加大律师承接社会公众咨询要求的能力,并不断创新为公众服务的方式方法。

2.3 发挥律师在促进社会成员相互沟通、恰当反映各阶层要求中的媒介和传导作用 社会成员之间充分沟通,各阶层的要求得以顺畅表达,是和谐社会的应有状态。在我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律师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管理资源,应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社会成员相互沟通、反映各阶层要求方面的媒介与传导作用。首先,通过律师广泛的执业活动,传导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把党和政府对社会管理的要求传达给社会公众。其次,运用律师特有的执业方式,正确、合理地表达社会公众的诉求。对于涉及多数人利益、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问题,律师通过出具法律意见书等方式,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在重要政策的听证、论证或讨论过程中,通过律师收集、反映并表达人民群众的意见;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由律师提起公益诉讼,运用司法程序,矫正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损害群众利益的某些偏失。再次,通过律师的公益行为,加强社会各阶层间的相互交往与理解。

3 提高律师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的几点建议

在我国,律师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法律服务工作者。律师不仅应当承担特定的社会责任,同时在执业活动中也应当把社会利益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要克服律师业中已经有所显露的过度商业化倾向,避免和防止利益驱动对律师职业社会功能的扭曲,强化律师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引导律师自觉地把自己的执业活动融入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业中。

3.1 提高律师综合素质,加快律师行业自身建设 目前,我国律师队伍的总体状况是好的,律师业在推进民主法治、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是明显的。然而,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相比,律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应以提高律师的综合素质、改善和强化行业管理为突破口,加快律师行业的自身建设。应通过大胆探索和不断创新,逐步建立起能够有效促进律师素质不断提高、保证律师业健康发展的发展战略和从业政策,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对律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纪律教育,强化对律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应从我国实际出发,不断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性管理相结合的律师管理体制。政府的行政管理既要放得开,也要把得住;既要立足宏观,又不能失之于空泛。行业协会要不断改进和强化管理措施,提高管理能力,有效地担当起自律的职责。

3.2 改善律师执业环境,拓展律师执业空间 律师的执业活动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很强。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是律师职能充分发挥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规范律师职业行为、增强律师职业信心、提高律师整体素质的重要保障。因此,应进一步改善律师的执业环境,在立法上赋予律师执业活动以更多的权能;在司法中尊重和支持律师正当的执业行为,纠正并杜绝各种限制律师正当执业活动甚至歧视、打击和迫害律师的违法现象,为律师职能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作者:李启帅

公益诉讼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篇2:

论公益诉讼的价值

摘要:由于公益诉讼在法律上的缺位,使得在制度方面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尚显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主化进程的深入,建立公益诉讼势在必行。公益诉讼是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是回应型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民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实行民主监督,切实保护包括当事人在内的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制度上的支持。

关键词:公共利益;诉讼;法治

尽管在我国法学界对公益诉讼(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这一范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对公共利益保护的迫切需要,公益诉讼作为一种诉讼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我们知道,传统诉讼制度的建立大多是基于对私益的保护,虽然也不乏对公共利益的维护,但是受制于传统诉讼理念和诉讼形式,有关公共利益的维护还是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诉讼理论认为,利益受到侵害,受害者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因此随着社会公共领域延伸和公共事务数量的增长,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依归的公益诉讼不可避免地成为诉讼理论中研究的热点。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文章着重研究公益诉讼的价值,以期能够有助于解决有关建立和完善公益诉讼制度的前提性问题。

一、公益诉讼的概念界定与分析

在对公益诉讼进行价值论证之前,我们需要对公益诉讼的概念予以界定。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公益诉讼,因此公益诉讼还不是一个法定用语,而仅仅是一个学术用语。有关公益诉讼的概念界定,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尚未达成共识。由于学科领域和研究视角的不同,学者们对“公益诉讼”的界定存在着差异。有学者认为公益诉讼仅指国家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的名义就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行为提起的诉讼。还有学者认为公益诉讼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的组织、个人,代表国家或以自己的名义就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行为提起的诉讼。尽管学界对公益诉讼的界定存在分歧,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找出其中的共性之处,即有关公益诉讼的界定大多采用同一结构——“公益诉讼=起诉主体+(利害关系)+诉讼目的+诉讼”。正如有学者指出,“传统的公益诉讼内涵界定均以原告为研究基点,着重探讨与其相关的因素(身份、利害关系、目的),并强调公益诉讼的公益保护功能。”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学界普遍认为公益诉讼是一个相对于私益诉讼的概念,并强调“这种诉讼在认定原告资格、审理方式、证据规则、裁判方式等方面都与传统的诉讼模式存在明显区别。特别是,由于在本质上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免受国家机关、组织或者其他公民的侵害,一般被认为具有维护法律秩序的客观诉讼性质。”

对公益诉讼的界定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起诉主体。公益诉讼起源于古罗马,在古罗马,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市民均可提起诉讼。现代国家的公益诉讼以英美国家最为发达。在英国,原告适格理论逐渐认为公民对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拥有诉权,任何有责任感的公民,在其认为法律没有得到应有的执行时,都有充分的利益要求法院审理其所提起的诉讼案件。在美国,公益诉讼的发展是通过放宽司法审查原告资格来实现的,通过对传统司法审查原告资格的标准进行改革,无论是检察官还是组织抑或个人均有权提起公益诉讼。在大陆法系国家,虽然诉讼模式受制于当事人理论,但是对提起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还是呈现出扩大趋势,例如法国的《新民事诉讼法典》规定,任何协会和个人都有权以保护公益为目的提起公益诉讼。在我国,随着对公益诉讼研究的深入,学界逐渐确认了起诉主体多元化,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起诉主体多元化仅仅表现为一种可能性,它并不构成公益诉讼的前提,也就是说对公益诉讼的界定,起诉主体多元化只反映出公益诉讼的特征,而非公益诉讼的必备要素。

第二,利害关系。对公益诉讼的界定,往往需要阐释起诉主体与诉讼标的之间的利害关系。在传统诉讼模式下,起诉主体即原告资格一般被理解为需要与诉讼标的之间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然而,在公益诉讼中,由于关涉到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如果过度强调利害关系的直接性,那么很可能造成上述利益难以得到司法的庇护。因此,在公益诉讼中,起诉主体与诉讼标的之间具有间接利害关系即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公益诉讼仅指与起诉者本人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诉讼”——事实上,这样的界定没能深刻揭示出公益诉讼中复杂的利益关系,公益诉讼往往纠结着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博弈与平衡,有些案件的起诉主体虽然与诉讼标的具有直接利害关系,他们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案件本身却又关涉到公共利益的维护,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既要注重对私人合法利益的维护,还要特别关注其背后可能影响的公共利益,正是这样,有些诉讼不再被看成是私益案件,而是将其纳入公益诉讼中,例如,“如厕费”、“列车发票”等案件,对公益诉讼中有关利害关系的强调要适度的节制。

第三,诉讼目的与结果。对公益诉讼的界定,有学者往往还强调诉讼目的,即原告一般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而提起诉讼,也有学者认为公益诉讼亦包括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公益的诉讼。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公益诉讼旨在维护公共利益,虽然原告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提起诉讼,但是当该诉讼意义超越了当事人私益的范围,其诉讼结果客观上对公共利益产生较大影响时,该诉讼则具有了公益的性质,应当视为公益诉讼。因此,更为确切地是,“公益诉讼是一种把主观诉讼和客观诉讼结合在一起的诉讼。现代社会,包括许多民事案件的处理,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原告个人利益,而且包括原告利益在内的公共利益。法院已经充分注意到在诉讼中保障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并且强化了法院的职权主义意识。目前,这一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并且仍然处于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之中。”

二、建立公益诉讼的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主化进程的深入以及我国法治建设内在推动,建立公益诉讼的价值日益显现,具体而言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公益诉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例如,国有资产流失、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破坏着公平竞争的秩序、消费者权益遭受侵害、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不可避免的导致社会冲突,其冲突本身不仅关涉私益,更关涉公益。面对冲突,传统诉讼模式由于过多地考虑私益的维护,对于公益的保护尽管法律上有所规定,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尚需进一步加强。我们看到,有些法律意识较强的公民试图通过提起民事或行政公益诉讼,将上述冲突诉至法院,以推进对公共利益的维护。然而,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大部分类似案件不能立案,或者虽然立案却最终败诉,即使胜诉,其往往包涵着太多的法外因素,真正通过公益诉讼的力量胜诉的还不太多(例如,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始终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按照传统诉讼模式往往很难确定此类案件的起诉主体,致使此类侵权事件在多数情况下无法进入诉讼过程,违法行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制裁)。由此可见,我们亟需在制度上建立并完善公益诉讼,通过公益诉讼弥补私益诉讼在维护公共利益上的不足,以回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其次,建立公益诉讼是我国民主化进程深入发展的需要。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宪法确定了人民享有广泛的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宪政建设过程中对公民民主权利的维护与保障。然而,从具体法律制度的建设角度来看,尚未提供充分的途径以促使这些纸上的权利转化成现实的权利,特别是在司法制度方面还未建立完善的公民通过公益诉讼来管理国家事务的诉讼制度。在我国民主化进程中,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不能只停留在鼓励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或领导人检举、揭发、举报上,还必须切实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只要公共利益遭到侵害,公民应当能够通过法律程序向司法机关起诉。建立公益诉讼有利于保障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并为此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

再次,建立公益诉讼是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社会主义法治的最终目的就是保障人权,而对人权侵害最大可能来自于权力的滥用,要防止权力的滥用,就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建立公益诉讼,一方面可以司法权力制约行政权力,制裁侵害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将公众监督引进社会公共生活中,以社会制约权力,弥补对公权力制约的不足,从而有利于权力的行使符合法律的规定,并最终以保障人权为依归。正如有学者所言;“只有诉讼等法律程序途径才能将政府机构和人员置于与民众平等的地位,对其行为和权利构成强制性约束,确立其人民公仆的观念。”我们知道,审判程序和法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实体法的有关规定需要通过程序法而发挥实际效力,然而我国现行民事和行政两大诉讼对原告资格予以较为严格的限制,传统的原告适格理论将原告限定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从而时常将那些已经突破私益范围、涉及公共利益的保护而又与公民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件排除在诉讼之外,公民难以通过提起诉讼(启动民事或行政诉讼)来维护公共利益,作为权利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制度在设计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而其弥补措施之一即建立公益诉讼。建立公益诉讼,意味着对传统原告适格理论的突破,放宽原告起诉资格,明确公民、组织可以对侵害公共利益行为提起诉讼。由此可见,建立公益诉讼是完善我国诉讼制度的重要环节,亦是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

最后,建立公益诉讼是完善纠纷解决机制的需要。如果我们把目光转移到当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中来,就会发现在和谐社会命题下,“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已经成为指导人民法院司法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司法政策。众所周知,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在此目标的指引下,“和谐”的理念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其总的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当说,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法律息息相关,而司法作为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力量,势必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出现矛盾能够及时的化解。这意味着,在司法领域,通过对权利义务的合理配置,依法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在维护“规则之治”的同时,还要努力实现纠纷的妥善化解。而公益诉讼作为一种非传统性的诉讼制度,其构建就是为了司法能够回应现实,及时化解现实中出现的而又难以通过传统诉讼制度予以解决的纠纷,如果这些纠纷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正是在此意义上,有学者指出:“实践中更多的情况则是,大多数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往往不存在直接利害关系人,因而无法提起诉讼来维护公共利益,这就导致大量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得不到纠正。公益诉讼制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诉讼模式在解决纠纷方面的不足,丰富新形势下诉讼机制的内涵。”

三、结束语

由于公益诉讼在法律上的缺位,使得在制度方面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尚显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主化进程的深入,建立公益诉讼势在必行,它是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是回应型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利于民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实行民主监督,切实保护包括当事人在内的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制度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颜运秋.公益诉讼理念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2、贝一飞.反思公益诉讼之界定[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6).

3、江必新.论公益诉讼的价值及其建构[N].人民法院报,2009-10-29.

4、梁慧星.关于公益诉讼[A].吴汉东.私法研究[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06.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公益诉讼研究”(编号:1152207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作者:张晓萍

公益诉讼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篇3: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摘 要]法律体系中因缺少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对社会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因此,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迫在眉睫。

[关键词]民事诉讼;现状;未来趋势

1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

相对于欧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完善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几乎是一片空白。我国现行的诉讼法中,仅在《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二款中规定:“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除此之外,再无公益诉讼的相关法律规定。

立法和社会生活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真空。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的个案,直指立法的盲点。时至今日,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接二连三地发生着,从福建丘建东因打电话被多收6角钱将电信局告上法庭,到河北律师乔占祥因火车票擅自上浮涨价多收9元钱状告铁道部,再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读博士生宋德新的“高速公路不高速”案。这一桩桩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其深远的影响耐人寻味。

在近些年我国发生的多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公民最大的诉讼阻碍无外乎为是否具有原告资格和是否有法律依据。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律制度尚未构建,以致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寻求法律的保护。对于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来说,民事公益诉讼就是一块重要的缺失的拼图。

2我国构建民事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我国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1 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是有效制约权力的需要

要想防止权力的滥用,必须对权力实行有效的限制和制约。从我国近年发生的公益诉讼案件来看,一些权力部门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侵害了公共利益,是公益诉讼案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公共利益屡遭破坏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法律并未赋予公共利益相关人的诉讼权,这不利于公共利益的保护,更不利于对于公权力的制约。而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将改变这一现状,对权力制约产生深远影响。

2.2 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是保护公共利益的需要

民事公益诉讼的提起不以发生损害后果为必要条件,凡是符合民事公益诉讼规定的原告方均有权提起公益诉讼。把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扼杀于萌芽之中,从而有效地节省相对匮乏的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公共利益。这对于维护公共利益至关重要。

2.3 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经济现在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是以牺牲子孙后代的财富换取现在的发展,还是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的选择摆在我们的面前。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环境的保护,使我国走上可持续性发展之路,同时为公民保护环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3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想

3.1 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

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中,最重要的是原告的主体资格,也就是谁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哪些人可以成为公益诉讼的原告呢?只要是与公共利益的相关人,就可成为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笔者认为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应包括以下三类主体:

3.1.1 公民

在通常条件下,公民可以成为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公民作为民事公益诉訟的原告,代表被该行为所侵害的不特定的社会公众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此启动公益诉讼程序。因此,作为公民只要认为有行为侵害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那么就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而不必与被侵害利益有直接利害关系,这也是与普通民事诉讼最根本的区别。

3.1.2 社会团体

我国法律规定在诉讼活动中,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原告资格。当然在有损害国家、集体或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发生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还必须在诉讼中享有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因此只有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具有原告资格才能更好地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

3.1.3 检察机关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中规定了检察机关是法律的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对于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违法行为,就有权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以后,检察机关有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责。

3.2 原告在诉讼中的程序设计

3.2.1 实行特殊的诉讼时效规定

我国现行的诉讼法体系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要求当事人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提起诉讼,否则将丧失胜诉权。但是,在我国《民通意见》中的第170条规定“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受到侵害的,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而公益诉讼同样是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也当然不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在任何时候均能追究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3.2.2 对于原告诉权进行限制

民事公益诉讼中,原告起诉的目的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是为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而进行的诉讼,其诉讼权利是法律赋予的。因此原告对于公益诉讼诉权的处分不能与私益诉讼诉权的处分完全相同。在公益诉讼中,原告不能随意撤回起诉,不能任意放弃上诉的权利。因为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无权对于诉权做出上诉的处分,即使做出了上诉的处分,也不应具有法律效力。

3.2.3 不适用调解制度

调解制度在诉讼中广泛运用。但在公益诉讼中,则不应适用调解制度。因为原告不是代表个人诉讼,而是为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进行诉讼,其权利和义务都是特定的。原告无权任意放弃、处分权利,更不能与被告双方在诉讼中协商,进行调解。

3.2.4 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举证制度

与一般的民事诉讼不同,由于民事公益诉讼具有特殊性,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一般很难提供侵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违法者的证据,这就要求对于公益诉讼适用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举证制度。由侵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违法者承担举证责任。

3.2.5 诉讼费用的收取

我国法律对诉讼费的收取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由于具有公益性,因此原告可以申请免交诉讼费用。只要符合公益诉讼的条件,法院就应当在立案时免收诉讼费用,以此来保证民事公益诉讼的可行性。

以上是笔者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进行了制度设计的几点构想。尽管有些设想可能还是很成熟,但从确定公益诉讼已经成为现代诉讼制度发展的趋势上看,有必要从立法上确立这一制度。

参考文献:

[1]周枏.罗马法原理 (下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颜运秋.公益诉讼的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作者:李庆丰

上一篇:新课改理念下的中学语文论文下一篇:质量控制背景下工程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