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2022-11-22

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有活力、最有生气的力量、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代表着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他们身上肩负着建设祖国, 创建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和历史使命。同时, 大学生因其年龄小、生活阅历浅、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和固定, 对客观世界缺乏全面深刻地认识, 了解和掌握。少数人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给社会带来跗面作用, 甚至危害社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要把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正确引导到报效祖国、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注意事业进行, 对于创建和谐社会,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顺利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胡锦涛同志提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从根本意义上讲,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社会与自然矛盾的全面和谐。在这儿对和谐关系中, 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 是和谐社会的核心。造就和谐的个体, 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 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这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做到融如自然、融入社会, 天、地、人在一种和谐和状态中、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良性的自然生态圈, 社会生态圈、精神生态圈。

1 当前形势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育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与和谐观念, 是在新世纪新形式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总结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 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能力建设的五大任务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心和重视。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人, 社会与自然矛盾的全面和谐。构建和谐社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潜在矛盾日益凸现, 社会利益更为复杂, 改革在广度上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 在深度上触及人们的具体利益, 贫富差距的拉大, 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剧烈的变化, 改革开放带来的意识形态领域内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已经打破了人们长久平和的心态, 这就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来化解社会矛盾, 确保社会的稳定和谐。在这个深刻变化的时代, 大学生作为思维最为敏锐的群体, 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都比过去有所增加, 极易出现不和谐的情况, 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更容易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 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便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也就更加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大学生中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旋律, 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和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为基础,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系列的政治思想教育是当前高校工作的系统工程。

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 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大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和对象, 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具有走向社会的过渡性, 适应社会的继承性, 改造社会的开拓性, 是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人群, 可教育的意义十分明显。大学时期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初步形成, 自我意识强烈, 人生观没有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使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

在多种文化思潮激烈碰撞的时代, 社会主义高校要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 需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进行指导。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想无疑应作为主流意识加以宣传,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 在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目标下, 也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宣传和深化教育, 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和大学生成长的内在要求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据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要求, 切实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给大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 寓教于乐, 使当代大学生真正理解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信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作为人生的精神支柱和航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进行的, 当代大学生要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生力量, 还需要培育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形势的正确思想意识和观念。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进入了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时期, 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仍未最终解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 加强对大学生的基本国情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 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 从集体主义出发, 自觉抵制西方自由化思想及崇拜西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培养集体中团结协作精神和能力,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基本要素。

3 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构建和谐校园做起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人才是集创新的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于一身的人, 而创新的知识主要通过大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良好的素质则主要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是明确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以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将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构建者, 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环境, 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里耳濡目染, 培育和谐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不同的高校在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 应该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校园内部的硬件设施, 为建设和谐校园环境打下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高校管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校园管理不断得到加强, 管理体制不断得到健全, 生活在校园的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才能稳定有序的进行。

在改革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今天, 民主、自由、公平、公正的思想也已被广大学生崇尚和接纳。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高等院校应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和各高校的特点, 形成一个“学校领导负责, 教师协同, 学生参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让更多的人参与思想政治工作, 尤其是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教育变为被动教育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增强学生的主题意识,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充满活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既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和性格特点, 又能通过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品质与人格。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一种良好的载体。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升学生的道德品位。将思想教育融会于文娱活动中, 使学生在美感欣赏, 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潜意识形象化的教育, 变枯燥的思想灌输为充满趣味的心灵体验, 学生更乐于接受, 思想教育也更见成效, 校园内的氛围也更为轻松活泼, 和谐自由。

仅靠思想工作是不能彻底解决思想问题的, 高校要把勤工俭学作为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加以建设和完善, 让贫困家庭的学子能拥有尊严;也要把就业保障体系完善起来,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希望, 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我们知道, 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 是和谐社会的核心。造就和谐的个体, 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 有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 人与这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做到融入自然, 融入社会。天、地、人在一种和谐和状态中, 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良性的自然生态圈、社会生态圈、精神生态圈。面向大学生的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就在于此。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育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与和谐观念, 是在新世纪新形式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推进剂, 是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保障。本文就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结合个人的工作实际, 提出了建设性的观点和主张。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2005, 2.

[2] 石国亮.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教育报, 2005, 1.

[3] 傅志平.和谐社会导论[J].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1.

[4] 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1.

[5] 刘书林.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 1.

上一篇:疏解非首都功能背景下北京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下一篇:加快保定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