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基础训练体育舞蹈论文

2022-04-25

摘要:近几年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发展十分迅速,各种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也逐年增多,那么如何提高少儿体育舞蹈的舞蹈水平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教学实验法等方法研究发现:运用少儿教学法对少儿的体育舞蹈技能、课堂学习气氛、学生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师生关系融洽度和情感的体验等方面有显著促进作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芭蕾基础训练体育舞蹈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芭蕾基础训练体育舞蹈论文 篇1:

浅析芭蕾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价值

摘 要 我国体育舞蹈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差距主要表现在动作完成缺乏技术魅力,缺乏充满个性特征的创造性的表现力。芭蕾舞完整的训练体系对体育舞蹈的技术训练和表现力的培养有独特作用。借鉴古典芭蕾训练手段,紧密结合体育舞蹈的特点,是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技术和表现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体育舞蹈 芭蕾基础训练

如今世界体育舞蹈的整体发展趋势向着更高的水平迅速发展,以其独特的舞蹈魅力,席卷全球,拉开了体育舞蹈赛事的热浪。我国体育舞蹈专项学生科学训练体系尚未完善,但是芭蕾基础训练有着完善的训练体系。芭蕾基础训练体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按着循序渐进的科学训练方法进行芭蕾基础训练,从单一动作到组合训练的过程,通过对舞蹈动作变化、舞蹈节奏的变化、舞蹈中脚位变化,不断改变训练内容的难易度,并且在训练中加入意念与感觉的延伸,使参与者更能感受到心灵与肢体的链接,不仅在提高参与者舞蹈审美、动作规范、技术动作难度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还能培养参与者高雅的气质。因此芭蕾基础训练既能提高我国体育舞蹈专项学生的能力,通过身体素质能力的提高使之减小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也能为体育舞蹈的技术能力以及表现能力的提高提供较好的借鉴。

一、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体育舞蹈由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最早在上海等地区兴起,到现在虽然只有30年的历史但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并逐步与世界接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体育舞蹈选手与国外同行们不断的深入交流与共同训练,其技术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但是在世界锦标赛及世界职业组的比赛中,中国体育舞蹈选手还是很难突破进入前10的名次。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分为生理素质差距和艺术表现力的差距。

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和世界一流国外体育舞蹈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动作完成的质量上还欠缺技术的独有魅力,缺乏充满了个性和张力特征的表现力。古典芭蕾中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对于体育舞蹈各方面的能力训练,技术训练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有着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紧密的结合体育舞蹈独有的特点,借鉴古典芭蕾对肌肉素质的训练手段,是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基本技术和充分发挥表现力的有效的、捷径的手段。影响选手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舞蹈表现力,要从舞蹈选手的人文素养、艺术鉴赏能力、舞蹈基本功、对成套动作的编排、意念和气息的调整运用,这几个因素入手提高体育舞蹈选手的舞蹈表现力。影响体育舞蹈选手的舞蹈表现力的主要因素有:体态、架式和气质风度的展现,专项形体和专项技术训练的水平,倾斜、侧身、摆荡等技术应用等。

二、芭蕾舞的训练体系

芭蕾经历了四个多世纪的发展,直至当今,具有系统的训练体系,以它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文明。完整独立的训练体系尤其是体现在腿和脚、姿态、身体各部位的正确感觉以及动作表现意识等训练方面。系统科学的芭蕾训练体系是通过一系列肢体动作组合训练来提高舞者的自身能力素质,使舞者在不同的音乐中能从容的表现出音乐内涵,达到塑造崭新艺术形象的效果。芭蕾基础训练内容一般分为两部分:把上、把下部分。把上动作可分:活动、蹲(Pile)、擦地(Battement teudu)、小踢腿(Battement jete)、划圈(Rond de jambe pas terre)、单腿蹲(Battement fondu)、小弹腿( Battement frapp e)、控制( Adagio )、 大踢腿(Grand battement jete)等;把下动作可分为:擦地(Battement tendu)、控制(Adagio)、旋转(Pirouette)、大踢腿(Grand battement jete)、小跳(Soute)、中跳(Sissonne fermee)、大跳(Grand jete)、舞步(Classical walk)、脚尖(Point shoes)等等。芭蕾将身体美学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美的判断标准,一直延用至今。芭蕾训练的科学体系,也被人们应用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像一些表演类的专业,例如像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等等,芭蕾基础训练是这些专业必不可少的必修课程,通过芭蕾基础训练来培养艺术美感、培养审美、表现美、传递美。

芭蕾作为一门独具一格的世界性艺术,得到普及与推崇的主要原因是其博大、唯美与脱俗的美感,芭蕾基础训练是芭蕾的根基,它不仅可以影响甚至制约着舞者的形体美,同时也演绎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思维活动和理想信念。芭蕾基础训练是以它严格、严厉、严谨的科学训练体系,高雅博大的审美倾向,成为塑造体态美、形体美的最佳方法,越来越多的得到广泛的运用。

三、芭蕾基础训练对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价值

芭蕾的训练对体育舞蹈无论是在视觉审美、还是动作规范化,包括技术动作等方面都有着积极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一)芭蕾基础训练对体育舞蹈动作元素的价值体现

通过比较芭蕾舞和体育舞蹈,毋庸置疑的是两个舞种之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如:两者都有严格的规范性、表演观赏性、控制肌肉运动能力、运用自己的手、眼、腰、腿的动作表现,去展现舞蹈的美。任何有意识的动作,都产生于心灵的内在启示。任何一种舞蹈动作都是心灵深处之情感世界的形象表达。因此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芭蕾舞蹈基本功训练是十分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芭蕾基本功训练的话,那舞者必然跳不成功舞。芭蕾基础训练要求形成的专业素质包括:

力量——力分为很多种:冲击力、拉力、控制力等。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在舞蹈中的力量给予观众视觉和心灵的冲击,对于舞者来说更是一种身体素质的评定,对舞者体力的需求也非常重要。

柔韧性——一位好的舞者,基本功就是软开度,这也充分的体现了一位好的舞者的动作技术与难度系数。肢体灵活性、伸展度是作为舞者的基础。

控制力与稳定性——控制力:舞者在舞蹈过程中展现的自身控制肌肉收缩的一种能力。稳定性:在舞蹈展示过程中舞者完成动作技术展示时调整与控制自身身体平衡的能力。

协调性与灵活性——协调性是指全身各肌肉群都能相互协调配合;各个关节部分可以随着另外一个关节部分的运动而相互配合;而灵活性是指身体各个肌群、关节能够使用的游刃有余,并且能够在快速的节奏中,迅速的改变身体或肢体上某些环节的位置和方向的能力。因此,体育舞蹈专项的学生必须在芭蕾基础训练的基础上,能够熟练驾驭体育舞蹈所需要表现出来的要素:情感(舞情)、节奏(舞律)、构图等。并且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手、眼、腰、腿的表情和动作,去表现美,享受美,传播美。给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所以,芭蕾基础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也是舞蹈最初的教育模式,它也是体育舞蹈教育当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芭蕾基础训练对于提高乐感;健美形体;提高腿部力量、控制能力、稳定感;提高身体柔韧性、灵活性、技术动作、艺术表现力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

(二)芭蕾基础训练对体育舞蹈身体素质的价值体现

我国体育舞蹈没有形成其自身科学的训练系统,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只看重体育舞蹈单一技术的提高,不重视体育舞蹈选手身体素质的训练,再加上单一的训练方式,导致了中国体育舞蹈选手在比赛中由于体力不支、无法很好的展示协调、力量、速度之间关系,再加上先天的身体比例没有优势,使中国体育舞蹈选手的成绩始终没有质的飞跃。只有不断的在芭蕾基础训练组合中的训练,舞者逐渐形成完美、挺拔的身材,并有效的训练了舞者身体肌肉延伸、控制、爆发、速度等感觉。芭蕾基础训练在提高舞者身体素质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价值。通过芭蕾形体的培训可以训练并且锻炼表演专业学生的身体各个部位的素质及其力量能力,解放表演专业学生的肢体,改变其原有的自然状态,获得新的技术和规范其的动作。

(三)芭蕾基础训练对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价值体现

艺术表现力差距产生的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我国体育舞蹈选手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不高。每一个舞蹈都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舞蹈的产生是基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而体育舞蹈并不是发源于中国本土,属于外来舞蹈,还有大量的外来元素、外来文化。体育舞蹈背后深藏着的艺术感染力是蕴含着舞蹈发源地的深厚历史沉积和丰富人文文化的,这些艺术感染力绝不可能靠单纯的舞蹈动作模仿来掌握和表现。中国体育舞蹈选手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通过舞蹈动作的模仿,对舞蹈动作的内涵,舞蹈音乐控制,舞蹈理论的研究等方面都缺少更深一步的研究和学习。由于不明白舞蹈的文化内涵,导致了在舞蹈创新方面始终停滞不前,很多女选手在比赛时盲目的模仿西方女选手夸张的妆容和表情,却在不经意之间也丢失了东方美。

芭蕾基础训练可以改变舞者的外部造型和风度气质等,而这些方面又会反作用于整个舞蹈效果的呈现,将舞蹈蕴含的思想内涵与舞者优美的肢体语言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将舞蹈“美”的内容表现的淋漓尽致,提升舞蹈的整体效果。芭蕾基础训练的实用价值已被应用到各个方面,不仅在舞蹈艺术表演领域,还有其他艺术领域甚至在非艺术领域中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表演艺术领域中的实用价值,首先体现在芭蕾形体训练已成为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整个课程架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表演专业学生的舞蹈美感,舞蹈意识的提高有推动和提高的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芭蕾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专项学生日常训练中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训练情况,即使的调整训练计划,配合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可以按着科学的训练方法练习,减少损伤。芭蕾基础训练与体育舞蹈在审美方面存在共性,这将有利于大学生外在气质的培养。芭蕾基础训练与体育舞蹈的基本功训练有相通之处,对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学习能够起到正迁移作用。芭蕾基础训练可提高自身的身体控制能力,有利于大学生体育舞蹈动作学习中对身体姿态的支配,从而促进动作的美感和表现力。

参考文献:

[1] 陈丹.任家梁.对我国体育舞蹈选手表现力培养的讨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4.

[2] 孙丽娜.论芭蕾基础训练的实用价值[J].新乡学院学报.2011.4.

作者:王涓屹 田原 施伽玥

芭蕾基础训练体育舞蹈论文 篇2:

浅析体育舞蹈少儿教学法创编

摘要:近几年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发展十分迅速,各种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也逐年增多,那么如何提高少儿体育舞蹈的舞蹈水平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教学实验法等方法研究发现:运用少儿教学法对少儿的体育舞蹈技能、课堂学习气氛、学生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师生关系融洽度和情感的体验等方面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少儿;体育舞蹈;教学法

1、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在追求高品质及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迫切。越来越多的家长对于利用孩子的课余时间学习体育、艺术类课程。体育舞蹈集超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健身教育价值受到广大家长的青睐。各类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竹班井喷式发展,由于缺乏监管和行业规范,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的模式教学已经很慢满足少儿体育舞蹈教学要求。很多优秀教师和选手基于少儿生理心理和体育舞蹈特点不断探索体育舞蹈少儿教学法,在推动体育舞蹈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2、体育舞蹈传统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2.1 男女学生比例差异,教学内容同质化

少儿体育舞蹈培训现实情况中,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而男女生比例失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学的积极性和效果。部分教师为追求教学整体性和教学进度,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侧重于女式步伐组合,进行同质化教学,忽视体育舞蹈性别间技术和动作区别。此外,由于男生较少导致进行双人动作练习时部分女生充当 “男舞伴”角色,但是体育舞蹈作为双人配合的舞蹈来说,男生更多展现“刚”,女生更多展现“柔”,两者协调配合的美才是体育舞蹈的精髓之处。不进行有效区别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舞蹈的发展。

2.2 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低

大多数老师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普遍采用直观教学法、示范法、分组练习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尤其是讲解示范是老师使用最多的方式。这样的课堂一般都较为沉闷,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少主动学习的动力,不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进而影响学生学习和练习体育舞蹈的效率。

2.3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目前,我国并没有统一的少儿体育舞蹈教材,全国各地使用的体育舞蹈教材都各不相同,在教学的内容和课程设置的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使少儿体育舞蹈教学的内容处在不统一、不平衡的状态。根据调研目前少儿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及其评价,大多数采用的是基于少儿技术等级考级和部分行业协会少儿竞技指导组合。教师按照技术等级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内容设计,较以往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有所提高。少儿时期是完全掌握规范体育舞蹈的动作,形成良好身体姿态、打好扎实的舞蹈基础的关键阶段,一方面需要对学习体育舞蹈的初学者进行各个舞蹈基本元素的综合强化训练,加强芭蕾等基础训练,包括留头甩头、手位、脚位、脚法、旋转能力等,此外还需要普及体育舞蹈的文化起源其特点等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应重视发展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调查发现,一些体育舞蹈俱乐部为了吸引生源,在比赛中获取优胜,在教学中忽视舞蹈基础的教学,追求浮夸的花样组合和夸张的动作表情,异化体育舞蹈教学。更有甚者在评价少儿体育舞蹈水平和教学分班时仅仅凭借参加比赛成绩评定及是否参加精英训练(小课),这种教学忽视了体育舞蹈作为体育与艺术对于少年儿童的教育作用,弱化了体育舞蹈的功能。如何优化教学内容,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成为少儿体育舞蹈急需解决的课题。

3. 体育舞蹈少儿教学法的创编

3.1体育舞蹈少儿教学法的创编重要性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促进少儿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选择正确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和激发少年儿童对于体育舞蹈的实际学习活动兴趣。新颖的少儿体育舞蹈教学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比赛教学法,游戏合作教学法,道具教学法等,对于培养学生对自身所学的体育舞蹈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从某一方面来说具有非常好的激发和促进作用,体育舞蹈少儿教学法中少儿教师在情景互动教学中注重通过情景互动教学的构建和引导激发学生的体育舞蹈兴趣并对其加以培养;通过对于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和任务的合理布置和对学习情景互动过程的构建和引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体育舞蹈少儿教学法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自己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育舞蹈少儿教学法比较充分的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和课堂教学气氛,使得老师和其他学生之间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和其他学生之间也能够有充分的互动和可以互相学习、互相的纠错。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不是体育舞蹈传统教学法中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总的来说,体育舞蹈少儿教学法使得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2体育舞蹈少儿教学法的创编依据

深入认识少儿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创编依据是进行体育舞蹈少儿教学法的前提。少儿阶段是身体各项指标和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体育舞蹈少儿教学法进行创编要考虑到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舞蹈运动形式和特点,结合体育舞蹈场地器材以及青少年体育舞蹈目的预期效果进行创编。体育舞蹈少儿教学法创编首先要制定一个目标,再对少儿体育舞蹈素材进行选择和确定,根据不同阶段儿童身心发展创编出科学有效的体育舞蹈少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3体育舞蹈少儿教学法的创编原则

体育舞蹈少儿教学法的创编与任何一种艺术表演性和体育教学方法的创编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要求创编方法的严谨性、科学性、规范性,又要求创编者积极发散思维,增强教学方法创编的创新性和有效性。

3.3.1创新性原则

在遵循体育舞蹈教学创编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创新是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同时也能够不断推动青少年体育舞蹈项目又快又好发展。

教学内容和教学法创编运用恰当程度,往往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就要切实把握少年儿童身心特点和体育舞蹈发展的趋势,不断借鉴其它相似项目成熟经验,以期创编出新颖独特、高效的教学方法。

3.3.2科學性原则

科学安排运动负荷、全面性发展身心健康是少儿体育舞蹈教学重点,基于此教学方法应尽可能考虑少儿体育舞蹈学习者运动参与、锻炼效果、艺术培养等方面的培养。以提高体育舞蹈能力为前提,培养体育舞蹈兴趣和艺术审美为依据,创造性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4. 结论

综上所述,单一、刻板的教学法容易使少年儿童对体育舞蹈的学习兴趣下降,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少儿体育舞蹈教师应该在充分运用现有的知识研究少儿体育舞蹈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前提和基础上,结合少年儿童的身心需求和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少儿体育舞蹈科学、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猛. 提升少儿体育舞蹈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研究[J]. 才智(22):163-164.2018

[2]崔丽茹. “激趣导学、合作学习”教学法在少儿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  2016.

[3]黄晨. 奖励机制在少儿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4] 李诗蕾, 喻坚. 影响少儿体育舞蹈教学的不利因素与对策分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s1):154-155.

[5] 王玮. 程序教学法在少儿拉丁舞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17.

[6] 王昊, 杨振军, 罗巍.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探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6):131-133,2003.

[7] 于君.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选用与影响因素分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11).

[8] 张煊.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J]. 内蒙古体育科技(4):123-125,2014.

作者:赵珠妤 陈威

芭蕾基础训练体育舞蹈论文 篇3:

试论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摘 要 体育舞蹈是一项表演艺术,表演者的艺术表现力会直接影响到其体育舞蹈的运动水平。然而,在目前所开展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部分任课教师却仅仅关注学生的技巧展现,而却忽略了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鉴于此,本文就针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目前所开展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影响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几个常见因素,即:学生的身体素质、艺术素养、人文素养以及任课教师的执教水平,然后又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体育舞蹈 艺术表现力 高校 影响因素 教学策略

艺术表现力,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人的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在的动作表现两者之间的统一,其通常是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两个部分来共同加以呈现的,艺术表现力的存在能够让观众更好的观赏和体会表演者所演绎风格和情绪。而对于体育舞蹈来说,其艺术表现力就是表演者通过肢体动作来抒发其内在情感的能力,是影响体育舞蹈水平的一个关键。然而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部分任课教师却仅仅关注学生的技巧展现,而却忽略了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就针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影响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常见因素

在开展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影响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常见因素,有助于任课教师更好的把握教学的规律和重点,提高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成效。概况来说,在开展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影响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常见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体育舞蹈是一项极具艺术性的体育运动项目。舞者需要通过良好的身体展现力度和肌肉收缩能力来展现体育舞蹈的特征,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也因此成为了影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开展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柔韧素质,身体的各个关节、肌肉、韧带才能够具有良好的伸展能力,学生所做出的体育舞蹈动作也才会更加的美观、生动、大方,学生的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才会更高。如,在拉丁舞的教学训练中,如果学生的柔韧素质不理想,就会限制学生的动作造型,不但影响动作的美感,艺术表现力更是无从展现。

(二)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

在开展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也是影响其体育舞蹈表现力培养的一个常见因素。在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艺术素养,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舞蹈基础功底。

首先,音乐是体育舞蹈的灵魂,体育舞蹈是在音乐伴奏的基础上,呈现各种不同的动作造型的。例如: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音乐配合的往往是柔和的动作造型,节奏激昂、旋律强烈的音乐配合的往往是强劲有力的动作造型,如,恰恰舞中的“时间差步”就需要学生在快速的音乐节奏中把握好动作的时间,以更好的体现出动作的瞬间静止。而类似的这种处理,往往会使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得以良好的呈现和表达。因此,要培养学生体育舞动的艺术表现力,就一定要注意关注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其次,舞蹈基础功底。要培养学生的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应注意提升学生的舞蹈基础功底。舞蹈对于体育舞蹈有着深入的影响,学生的舞蹈功底对于其在体育舞蹈中的形态美、表现美以及节奏美等等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体育舞蹈是最具人文底蕴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体育舞蹈的各种舞种,都是在其特有的地域环境中,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文化积淀,充分吸收了各地域和各民族的文化养分而来的,其形成和发展都不可避免的带上了各地域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烙印。因此,在开展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层次之后,要想在艺术表现力上有所突破,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学生只有具有了一定的人文素养知识,才能够对体育舞蹈的各种舞种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历史渊源进行有效的把握,才能够以舞载文,以舞传神,借此来更好的培养和提升自身的艺术表现力。

(四)任课教师的执教水平

任课教师是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主导者。任课教师对于体育舞蹈技巧、体育舞蹈艺术内涵的讲解和传授,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体育舞蹈艺术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因此,任课教师的执教水平也往往是影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一个关键。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舞蹈师资的匮乏,很多体育舞蹈任课教师都是由其它体育运动项目转项而来的,存在专业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以至于影响了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策略

(一)注意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

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是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基础,要想提高学生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就必须要要注意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尤其是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和耐力素质的练习。

首先是力量素质练习。在培养学生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时,之所以要重视学生力量素质的练习,是因为,良好的力量素质,能够带来强有力的肌肉收缩能力。而学生只有具有了强有力的肌肉收缩能力,在参与体育舞蹈的过程中,才能够有动感激情的表现。在开展学生的力量素质练习时应注意,不同的身体部位,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例如:肩部力量练习可选择重量合适的杠铃和哑铃开展杠铃或是哑铃训练;手臂力量练习可以利用夹肘俯卧撑或是杠铃架等方式来开展训练;而腿部力量练习则可以通过台阶训练或是弓步跳等方式来开展训练。

其次是柔韧素质练习。良好的柔韧素质,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更为大方、自如的伸展和表现出体育舞蹈的魅力,更好的呈现出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因此,在培养学生的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时,一定要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柔韧素质练习,通过动力拉伸和静力拉伸等方式来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柔韧素质。

最后是耐力素质练习。在参与体育舞蹈运动的过程中,人体的能量消耗是非常可观的,如果没有良好的耐力素质做基础,学生在参与体育舞蹈的过程中会非常吃力,而艺术表现力也就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开展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耐力素质的发展,积极、能动的利用持续练习法、游戏比赛训练法等多种方法来开展高效的耐力素质练习。

(二)注意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

要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可以从学生音乐情感理解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舞蹈基础训练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理解能力。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理解能力时,任课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的划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先后播放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并让学生记录自己的音乐感受,小组和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任课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指出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然后再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上进行复听的方式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音乐情感理解能力。其次,要注意开展学生的舞蹈基础训练。例如:可以通过芭蕾舞基础训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柔韧性、灵活性以及肌肉控制能力,让学生具有在体育舞蹈中更好的呈现和表达艺术表现力的身体条件。

(三)注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一是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尤其是哲学、文学、历史学以及民俗学等相关的知识,才能够更好的、更为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体育舞蹈中不同舞种的风格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对体育舞蹈的思想和内涵的正确表达,促进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和发展;二是,要注意加强学生的体育舞蹈理论知识教学。任课教师在开展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只有重视学生的体育舞蹈理论知识教学,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体育舞蹈史、美学概论以及音乐基础理论等知识,才能够让其对所要表达的体育舞蹈有一个较好的诠释,从而在促进了自身人文素养水平提升的同时,实现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目标。

(四)注意提升任课教师的执教水平

要提高任课教师的执教水平,促进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一是要注意提升任课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只有提高了任课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其才能够对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有一个更好理解,对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有一个更好的把控;二是,要提高任课教师体育舞蹈教学的设计能力,以此来更好的优化体育舞蹈的教学实践环节,创新体育舞蹈的教学训练模式,利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合理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成效。

参考文献:

[1] [美]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Duncan)著,张本楠译.邓肯论舞蹈[M].九州出版社.2006.

[2] 高椿生.舞蹈艺术审美讲座[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3] 李彬彬.身体素质对体育舞蹈表现力的作用及其训练方法[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作者:曾明

上一篇:创业投资法律教育探讨论文下一篇:创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