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理论辨析论文

2022-04-17

摘要:企业发展离不开对员工的人本管理。近年来,无论是理论界所倡导内部营销、品牌内化等理论方法,还是产业界所追求的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发展都离不开对员工的人本管理。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探讨了企业如何开展人本管理。通过分析,发现企业文化建设、员工职业规划、领导践行以及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成为了一些商业银行在人本管理中的重要实践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本管理理论辨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人本管理理论辨析论文 篇1:

关于学校人本管理的研究

摘 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的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管理策略,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因此,学校实施人本管理已经是必然趋势,应关注教师的发展,制定完善的竞争机制,突出管理的民主性,实现学校管理的和谐。

关键词:学校管理 人本管理 人本理念

一、学校人本管理的概述

人本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弘扬人的内在价值,通过管理服务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使人获得全面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学校管理应用人本原理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在于通过管理职能的执行,制导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塑造有德、有才、有能力、有个性的现代人。[1]所谓学校人本管理就是把“人”作为学校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学校最主要的资源,把学校教师作为管理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的人力资源,为实现学校目标和学校成员个人目标而进行的学校管理。[2]学校管理的人本理念,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理念。

二、学校人本管理的合理性

1.从教育改革的发展形势看,人本管理已是必然趋势。

学校改革的最敏感处就是进行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因此,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做好“人”的工作。但是不少学校领导仍然沿用固有的刚性管理制度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来管理学校。人本管理要求对每一位教师做出恰当公正的评价,让“走”的教师口服心服,让“留”的教师心安理得。这样才能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让他们自愿为之献身,尽心尽力为学校工作,并有利于教师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才有可能全面推进以创新为特点的素质教育,否则,仍呆板用刚性制度管理的方式,再掺杂一些个人思想,不仅做不到人才尽其用,发掘潜能,还会给改革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2.从教师的职业特点看,人本管理是教师的需要。

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教师劳动的质量取决于本人的专业素质和积极性、主动性发挥程度。因此,学校领导要善于研究和做好人本管理,解决深层次的一系列问题。实践证明,刚性制度管理容易使其实行管理上的规范化、制度化,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而要真正和最大限度地使教师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只有人本管理才会产生持久效应。在学校实行人本管理,就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为指导思想来进行管理。因此,学校只有实行人本管理,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

3.从学校工作的特点看,实施人本管理是学校的必然要求。

学校工作的核心是“育人”,而人是有思想、有灵魂的。刚性制度管理,往往表面管理严格,实质内部极不协调。[3]而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倡导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决策的执行者。“教师以学生为本”,“校长以教师为本”,师生变成了学校的主人。管理者重视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使每个教师明确个人的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而增强了责任心、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实施学校人本管理的策略

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进步,是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和人的自主意识、民主思想增强的具体表现,是以物质财富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的转变。由此可见,人本管理有着理性管理无可比拟的先进性。从社会发展对学校的要求、学校人本管理的策略与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教师的劳动特点和心理特征来看,以人为本、以情为主进行非理性管理的人本管理将是未来学校管理的趋势。

1.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挥20%—30%,而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把另外70%—80%的潜能也发挥出来。所以,学校能否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将直接影响到其生存与发展。领导者要想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就必须利用外部诱因刺激人的本能,使外部诱因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激发人们按照管理要求和组织的目标行事。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精神需要有时超过了物质上的满足。所以学校领导者既要尽力满足教职工的基本物质需要,又要关心好他们的精神生活。[4]

2.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

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是第一要素。树立“教师为本”的思想,实质就是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要在学校管理事务中体现出教师的主人翁地位,使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一方面可以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激发其自主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能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教师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对学校管理的信任感,有利于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团结的有机整体,使每个教职工都意识到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3.注重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教师职前所受教育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再加上教师业务素质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因而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显得尤为必要。人本管理强调人力资源智能开发管理,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实现人的智能价值最大化。教师的智能层次结构的水平状态直接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了有效地提升与完善教师的智能系统,学校要努力建构培能、用能和激能的教师智能开发管理机制。[5]只有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基本技能,才能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才能实现事业留人。

4.重视教师的个体成长和事业发展。

毋庸讳言,人最关心自己的利益和价值,他们来到组织中的目的,是在争取劳动报酬的同时,寻求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因此,学校除为教师提供一份与贡献相称的报酬外,还应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教师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使其具备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

5.营造积极创新的氛围,创设和谐的管理环境。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在于发展。作为学校的管理活动,人本管理不仅要求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要求学校及其成员不断进步、自我完善。集体和个人要有所发展,关键就在于要有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所以在学校管理活动中,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鼓励教职工勇于创新是很重要的。[6]那么如何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呢?一是加强对教职工的教育和引导,提高教职工的思想境界。二是为激发教职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创造条件。三是处理好教职工的心理挫折。

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是由管理要素构成性质和管理目标的不断实现所决定的,是由学校不断创新的要求所决定的,是由现代学校所面临的激烈的竞争形势所决定的。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工作的重心是育人。因此,学校“以人为本”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管理的过程就是要激励和满足人们健康向上的积极追求,开发人的内在潜能。“以人为本”管理是一种内涵深刻、境界高远的管理模式,但只要尊重教育规律,以科学的教育观、发展观对“人”和“本”进行辨析和定位,把握其要义,树立“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树立“人和”的观念,增强公平竞争意识,树立以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目标的观念,倡导不断创新的观念,那么,学校管理者就能够走出“以人为本”的误区,以科学的管理和健全的教育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4]

参考文献:

[1]黄云龙.学校管理人本原理论[J].上海教育科研,2006,(2).

[2]邬志辉.现代教育管理专题[M].北京: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11).

[3]竺辉.学校人本管理思想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3,(3).

[4]董裕华.对学校人本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10).

[5]黄云龙.学校管理人本原理论[J].上海教育科研,2006,(2).

[6]李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学校人本管理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7]刘海生.中小学人本管理的误区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

作者:蒲敏簪

人本管理理论辨析论文 篇2:

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实践看企业如何践行人本管理

摘要:企业发展离不开对员工的人本管理。近年来,无论是理论界所倡导内部营销、品牌内化等理论方法,还是产业界所追求的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发展都离不开对员工的人本管理。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探讨了企业如何开展人本管理。通过分析,发现企业文化建设、员工职业规划、领导践行以及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成为了一些商业银行在人本管理中的重要实践方法。

关键词:人本管理;领导践行;企业文化

对于组织管理中人的角色的讨论很早就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关注。Taylor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把人视为管理的对象,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对人的动作和行为的管理,从而将企业管理的中心从“对物的管理”转移到“对人的管理”。Mayo通过霍桑实验,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证明了生产率提高与包括成员士气、小组成员间的良好关系和有效管理等一系列社会因素有关,使学者们意识到企业员工不仅仅是经济人,而且是社会人。逐渐人本管理对商业管理形成了新的认识,即通过商业运营服务社会,提高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要求管理者从思想上进行转变,从传统的纯经济导向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导向过渡,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企业管理视角,即为了创造价值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笔者认为人本管理是以尊重人为前提,在管理实践中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战略目标的管理形式,人本管理可以体现为尊重员工、关爱员工、培养员工、激励和授权员工、通过组织建设创造良好工作氛围等多种形式。在对平安银行深圳分行(简称:深圳分行)的研究中,笔者发现深圳分行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性实践活动践行人本管理,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尊重员工、员工第一的管理理念;二是关心员工的职业发展,根据员工自身情况制定周详的职业规划和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三是领导践行关爱员工生活;四是创造稳定、团结的组织工作氛围。

一、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人本管理思想植入企业管理当中

对于深圳分行在服务运营中人本管理的形成,笔者认为首先源自于高管们的重视和对企业未来的长远眼光。

深圳分行王书记曾指出:“我觉得任何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一定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他’文化,我觉得这是底线,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而文化调整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使人的一个群体和另外一个群体间的关系,使人和人行为的一种共识、规范,所以好的文化一定是关心他人的。在内部是关心本企业的其他人,在外部是关心公众利益,做到服务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其中服务社会首先就要做好服务员工,如果我们连自己的员工都服务不好,就没资格去服务社会。特别是在一线的服务员工,我们相当于一个战场上的单位,所有争论都没有意义,关键是赢,只有赢了才有意义,那么打赢靠谁?靠前面还是靠后面?永远是前面,是一线,只要是在你后面的人就应当一切为你服务,就要帮你打赢,作为领导者,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前线的员工,甚至是一线的员工解决问题,无论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这都是关系到我们能够在战场上持续打赢的关键。”深圳分行周行长则将分行比作家园,每一位员工就是这个大家园中的一员。他在分行更名三周年的讲话提到:“深圳分行更名三年来的成长历程用丰富多彩的实践行动诠释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内涵……每当我看到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对职业的忠诚、对工作的敬业、对同事的关爱、对家庭的责任时,时时让我感动,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文化,我们希望给与大家的家园。”

二、职业规划为员工设计未来

人本管理体现了分行对员工职业发展的关心。为了使员工掌握最新的同业领域的相关发展和个人服务技巧,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分行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培训,通过“邹鹰”、“飞鹰”、“雄鹰”计划的专业培训和丰富多彩的特色培训,将包括中高级管理人员、理财人员、柜员、大堂经理等所有分行员工都纳入到培训体系当中,为员工能力的培养提供全面的组织支持。以2009年为例,分行累计开展培训108项,培训包括针对不同服务和职能部门的技术类培训,服务技巧类培训见表1。

为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心情紧张,分行还为员工准备了“员工快乐工作与压力管理”的培训项目。通过针对员工心理压力的甄别和评估、员工积极心理建设、员工情绪与压力管理技巧等内容的培训,帮助员工实现“直面压力、快乐工作”员工工作理念。

银行每年7月份为银行新员工组织职场新人服务季,为新人提供“新员工上岗培训套餐”,帮助他们了解及掌握基本基础的银行运营条线业务知识,达到手工点钞、翻打传票、中文录入基本上岗标准;同时通过多种集体活动来加快对新环境和同事的熟悉。分行采取导师制,为每一位新入行的员工安排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作为他的“师傅”,帮助他们熟悉自己的工作和周边环境,同时每位新员工在完成第一年的工作后,所在部门的领导会为其量身设定一个人生职业规划,帮助他们明确自身的发展和努力的方向。同时银行清楚新员工的成长不是短期行为,因此要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南头支行郑行长在谈到每年进入支行的大学生时认为,不能一开始就给他们业务指标,推到市场上,而是要给他们一年的时间去学习和适应,令他们的待遇得到保障,为的是让他们有一个稳定的过渡的心态。他说:“年轻人踌躇满志,但是从校门到社会,他们需要适应。一下子给他们指标的压力,他完不成,就会很沮丧,会觉得自己失败,这对他人生的成长是不利的。既然要培养他,就要让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从心理上和业务造作能力上给他假设一个基础,再给他加任务。”

三、领导践行,温暖员工生活

深圳分行的人本管理不仅仅体现在关怀员工工作,也包括温暖员工生活。在与员工的交谈中,提到银行的管理文化,他们经常说的是“温暖”。分行以及各支行每年都会邀请不回家过年的单身青年吃饭,关心他们一年的生活情况,此外,每逢其他节日,员工也经常受到来自部门领导的关心和问候,分行营业部的小商曾回忆自己过中秋节的情景:“下午王经理走过我旁边,说‘小商,还没买月饼吧,来,这是李行给你的月饼票’,过了一会儿又过来给我一张票说‘这是给小波的,他也是外地人啊。’我的心被触动了,那天拿回家的月饼,我过了很久才吃完,因为不舍得。虽然只是小小的月饼,但对于我,它蕴含的关心和情谊却是厚实的。由此回想起入行一年以来的点点滴滴,我的身体被一种幸福的感觉充满。”

一位新员工在提到分行对新员工的指导和帮助时,说道:“温暖来自于分行对新人的无比关注与重视。原以为履行完入行手续,便从此自生自灭了,出乎意料的是,在持续的半年时间里,我们经历了让别的同事十分羡慕的一系列入岗引导,上岗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从人力资源部的微笑接待,到不辞劳苦、考虑周到的培训,到其乐融融的爬山、聚餐,再到曲膝平坐聊天玩游戏,完全打破了职位异同的隔膜和地位高低的阻碍。扪心自问:有多少这样优秀企业能够花如此大的财力物力培养每位新入行最基层员工?归属感就源自于这种家的爱护,我想这种别样的温暖正是我们银行成为家的一个信号吧。”

四、创造稳定、团结的工作氛围

人本管理不仅体现在领导对普通员工的关怀,也体现在员工之间,组织内部逐渐建立起来的团结、温馨的工作氛围。 一位员工在企业文化内刊中撰文写道:“刚刚开始上班时,我怀着一种忐忑的心情,因为在大学的时候就有听过那些可怕的传说——同事间关系很复杂,同事间的感情很假,然而加入分行营业部团队不久,我便发现现实刚好相反,我的同事们都非常的友好,我的领导们都很和善。他们都很认真地教导我,在工作中和生活上都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帮助。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这大概是错觉吧,可随着入行时间越来越久,我愈发认识到这种感觉真真切切,并且已经开始依赖这种感觉。我记得,刚来没多久的时候,海燕姐到处帮我找住的地方,后来就找到一家旅馆,条件也不错,主要是上下班方便。我跟她说谢谢,她说:‘你在这边没有亲人,就把我当成姐姐吧’,当时我感动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句话,现在想起来心情还很激动。刚开始上岗的时候,师傅手把手的教我,传授了我很多经验,他说:‘小张,你碰到不熟悉的业务或者不好接待的客户就给我’,语气中的坚定现在想起来还可以感觉得到。我体质不好,生病时同事们给我拿药,帮我想提高身体免疫力的方法,中午一起去7-11买饮料,下班一起坐地铁,邀请我去家里吃饭,一起去打保龄球,唱KTV,去酒吧畅饮,一起过生日……入行后的这几年里,有太多的温暖值得留恋。能够进入这家银行开始我的梦想,是我的幸运;有这些好同事,更是我的幸福。”

不断的践行人本管理,这与银行打造“最具亲和力的服务银行”的品牌目标定位是一致的,让银行员工们感受到亲和力,这样的品牌传播才更有说服力,我们看到一个银行正走上品牌兴行之路。

参考文献:

[1]诚夫.新世纪是人本与伦理经营时代[J].中国科技产业,2001(04).

[2]郝德新.略论“以人为本”的伦理理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华东经济管理,2001(03).

[3]黄爱宝.辨析“以人为本”[J].社会科学,2001(11).

[4]简章琼,张佳林.论以人为本的企业家行为[J].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04).

*本文系天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精益服务模型构建及其在服务质量改进中的内在机制研究”(编号:TJGL12-151)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王潇

人本管理理论辨析论文 篇3:

浅谈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

[摘要]人本管理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而产生的一种现代管理理念,它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与人的地位的提升。学校人本管理是人本原理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是当代素质教育应当追求的一种理想的学校管理模式。传统管理理论在观念上表现为以物为中心,把人作为实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把对人的管理当成对人的控制与约束;在管理制度上,强调管理的模式化、制度化、组织化,注重秩序的稳定与保持,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与创新。人本管理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从而实现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学校管理 以人为本

[作者简介]周艳丽(1968- ),女,南阳理工学院,经济师,研究方向为成人高等教育研究。(河南 南阳 473004)

学校人本管理是人本原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学校管理。它是把人作为管理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人力资源,服务于学校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和学校成员个人目标而进行的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原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解放人、发展人。只有在管理过程中以人文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才能保证学校的各项工作富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管理,要求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人的作用是学校管理的根本。促进管理中人的发展,是管理的手段,也是管理的目的。人的能动性和才干,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管理使人的自身得到发展,是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

(一)尊师重教,促进教师个人业务发展

教师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因此,教师在学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的发展和提高是实现人本管理的重要保障。学校人力资源有着其他资源不可比拟的优势:知识性、智力型、教育性。教师是学校中的主体,教师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是一个领航员,对学生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那里开始的,他们积极性的发挥、创造潜能的实现,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因此,学校领导在管理过程中要把教师的作用放在一个主导的地位上,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使教师的各方面素质得到良好发展,在各项管理活动中都应该以调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使全体成员在明确学校目标和自身职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主动积极地去完成各自的任务,从而为学校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管理效率的真正提高奠定基础。

传统的学校管理观念把教师看成是被管理者,教师的职责就是执行领导者的命令来管理学生,教师仅仅是一个传递管理者命令的中介,本身没有主动性。传统学校管理中的科学主义倾向,注重量化标准,把学生的分数、升学率看做教師教学成绩的唯一标准,导致教师缺乏自身发展和提高的动力。学校发展中的人本主义教师管理就是首先确立教师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校成员在工作、学习过程中,在进行管理和接受管理的同时,得到素质、身心能力和知识的发展,极大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虽然“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我们良好的社会风气,但是在社会上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比如,还存在不尊重教师的人格、劳动和权益的现象;一些地区至今还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等问题。如果在推进教育事业的振兴发展中不能以教师为本,社会不给教师以更多的尊重和关怀,而教师本人也不敢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如何能体现真正有实效的师德建设?因此,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也必然对社会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二)运用“情感管理”关心教师

学校领导要重视“情感管理”的作用,把情感看成管理的一种力量,自觉地运用自身的因素去激发、感染、影响教师,形成巨大的推动力。领导要善于利用情感的叠加性,以激励教师的情感,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每一项工作都渗透着健康积极之情,不断强化干群之间的互促性和凝聚力。

对待教师,要真诚、公平、公正、热情主动、实心实意,持之以恒地为教师服务,赢得教师的信任和爱戴。关爱教师,要实际具体,贴近实际,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贴近教师的生活、工作、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的住房、办公条件、福利待遇、个人生活等问题,为教师创造良好、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通过对教师行为实践的科学合理评估,在教师中评选教学骨干、管理能手,诱导教师产生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欲望。以人为本的“情感管理”虽然强调人的主体性,但并不是排斥任何理性。为约束规范起见,保证教育教学有序运转,稳定高效,必须用制度来规范。

(三)为每一个教师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

搭建成功平台,让教师在成功中实现自身价值。根据教师的个体差异,贴近实际地帮助教师确立成长目标,做到长、中、短期相结合,既给他压力,也给他前进的动力。凡取得比原学历高一层次的学历证书,普通话、计算机达到甚至超过学科要求标准的,学校应给予一定数量的奖金;凡取得教研成果,包括赛课、发表论文、论文获奖、科研成果,应按不同的级别给予相应的奖励;对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教师,应给予表彰,并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积极为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在岗自学成才。同时,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和业务进修,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善于发现教师的闪光点,通过肯定其优点,鼓舞其信心,使其在获取自信成就感的同时,改进不足,完善技能和人格。

学校成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层次的专业发展需要。学校要促进教师的专业不断得到发展,就需要了解教师的需求层次,并为教师的发展创设空间或提供平台,努力推进教师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不断提高,意味着促进学生需求层次的提高,意味着学校发展的需求层次的提高。

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理念在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它强调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一理论对于克服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的机械性,对于改变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揠苗助长、定框制规都不行。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就是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就是要按学生身心发展成长规律来教育教学。在管理中,要体现对教育对象——学生的尊重。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根据学生智能结构和接受能力设置课程,规划进度;要根据学生生理特点制定作息时间,并随客观情况变化而调整以适应学生;要根据学生的现状,选择教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9世纪美国哲学家、散文家、诗人拉尔夫·沃尔多埃墨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下大力气培养他们广泛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又不怕困难地去学习、去研究,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自觉自愿地探索未知领域,而不是闭门读死书。

(二)尊重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

心理学家思斯特·贝克尔指出,人从根本上说是由某种两重性推动的,人需要成为某些事物的一部分,同时又需要与众不同,大多数人喜欢被当做一个个别的人而受到特殊的對待,注重自己有没有受到重视,自我价值能不能实现。个性是人的本性,对具有不同个性和兴趣爱好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法,这是以学生为本最根本的一点。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各类合格人才,教育不能变成铸模,把个性各异的学生变成标准件,那是教育的失败和悲哀。所以说,教育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依其原本,促其完善,助其发展。美国成功心理学大师克利夫顿(H.Crifton)认为,“人本管理的关键,就是在对人性的科学理解基础上,看准人的优势和利用这些优势。也就是发现和肯定,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发现每一个人的独特的价值,发现每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和不同点,然后激励之,弘扬之。”

群体差异,是一群人在其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不同于其他组群的群体特点。个别差异,是一个人在其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不同于其他人的个体特点。群体的共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人们交往沟通的基础,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则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区别于他人,一组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点。正是由于差异性的存在,每个人才成为真正的主体,人类社会也呈现出个体独特性和无限多样性。

(三)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的目的不应该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而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应该成为学生发现自己潜能的地方,能够成为学生获得最大帮助的地方。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强调了个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强调课程对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适应和促进。在教学评价方面,新课程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活动,学生的发展是在师生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应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管理。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让每个学生获得赏识、感受成功

重视教育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养不教,父之过”到“孟母三迁”,再看今天如火如荼的“择校”热潮、家教现象,无不说明大众对教育的重视。然而,就在国家提出“科教兴国”和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却呈现一串令人惊叹的数字,据全国少工委统计,全国近3亿大中小学生中,有5000万青少年被认为是“差生”,他们在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有希望。

针对如此多的学习困难学生,教师要体现出关怀与耐心。对他们在学习上出现的火花,要像保护婴儿一样去呵护;对他们在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反复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从情感上谅解他们,在措施上加强医治。只有这样,学习困难学生才能在一次次成功体验的激励下,不断地走向成功。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功,帮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总之,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真正地、全面地、坚定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我们还必须为之付出加倍的努力。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人们呼唤着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人文管理,我们应在“人本思想”的指引下,创新学校管理,努力提高育人水平和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翠菊.人本原理与教师管理最优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1).

[2]梅汝莉.“以人为本”辨析[J].中小学管理,2002(1/2).

[3]林福智.人文精神与学校管理[J].北京教育,2003(3).

[4]陈大超.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管理模式转型[J].教育科学,2003(4).

[5]杨白.学校管理创新推动教育创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4).

[6]韩庆祥.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人学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作者:周艳丽

上一篇:杂交水稻问题管理论文下一篇:科研经济现状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