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乡二元结构在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社会发展中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消极作用。长期以来的“三农问题”难以获得有效的突破更是与这种城乡结构形式存在着很大的关联。而宪政则是基于理性设计,对国家权力的行使进行规范和限制,以确保社会民众的人身权力,其是我国政治体制革新的关键,也是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基本立足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宪法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宪法学研究论文 篇1: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02年年会综述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02年年会于2002年10月15至18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 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宪法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共150多 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00多篇。会议围绕"回顾与展望: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实施20 周 年"的主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与会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一方面总结了现行宪法颁布实 施以来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在对现行宪法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观点 和建议。现将此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回顾和评价现行宪法

与会学者认为,20年来现行宪法能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形势,历经1988、1993、1999年三次 修宪,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宪法。

大多学者认为现行宪法为依法治国提供了有力的宪法依据,其20年来的成就主要表现为以下 几个方面:宪法意识普遍增长、人大制度优越性得到体现、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宪法修改趋于规范化和制度化、公民权利的发展和保障取得长足的进步、与社会生活相关 的宪法制度改革正在深入的开展等方面。

学者们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对现行宪法的缺失或不足作了剖析。大多数与会代表认为 现行宪法:主体性、独立性、法律性发挥得不够;受强烈的计划经济思维主导;对公民某 些基本权利的保障较为薄弱,如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宪法民主还在发展 之中,因为标志着宪法民主制度确立的违宪审查制度还没有建立。有学者评价现行宪法构建 了以人大为主导的民主集中制的宪政体制,但我国实际运作的宪政体系是行政主导型的宪政 体系。

二、 反思现行宪法若干制度

(一)

宪法修改。

尽管现行宪法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大多数 学者并 不认为宪法修改的时机已完全成熟。宪政制度的设计还需作仔细推敲和斟酌。有学者认为宪 法修改不可常有,但修改宪法的研究 应当经常有人做。有学者认为现实与宪法的矛盾,既不能用本身有损害宪法权威性的"良性 违宪"来予以开脱,也不能以有损宪法稳定性的频繁修宪来加以解决,必须寻找这一矛盾的 深层原因,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宪法工具主义、严格规则主义、宪法政策化等影响是关键因 素。有学者认为修宪过程应民主化,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也有学者对制宪权做了形而下的 研究,认为与其频繁局部修宪,不如另起炉灶、缜密论证,尽早制定一部更符合宪政价值要 求的新宪法。

(二)违宪审查。

违宪审查问题始终受到与会代表的热切关注。有学者认为违宪审查制的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 熟,到了需要切实推进其建设和实行的时候了,"要切实地抬步走,哪怕是一小步"。在普 遍认可违宪审查制的基础上,学者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不同的建设性方案,专门机关的 监督体制被普遍看好。至于是否需要司法权介入宪法监督,学者们观点并不统一。也有学者 否认了在现行宪法的框架内实行任何实质意义的违宪审查的可能性,哪怕是"最低限度的违 宪审查"也是于现行宪法无据的。还有学者注意到被淹没在宪法监督制度的宏观理论建构中 的"地方人大的宪法监督权",并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涉及层级的程序问题,也不是单纯 的加强监督手段问题,而是涉及到诸如地方民主与全国民主的关系问题,地方利益与全国利 益的冲突问题、限权功能的充分与否问题,甚至是公民品格的养成问题。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与会者普遍认为"坚持"和"完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永恒主题,改革和创新是人 民代表大会制具有持久生命力和充分发挥其巨大功效的动力源泉。有的代表提出,理顺党和 人大的关系,加强人大的立法、监督职能,完善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建设,以及提高人民代表 的参政议政能力都是需要努力的方向。有学者专门就人大代表的选举程序、人大代表的遴选 资格以及人大代表的素质作了学术上的探讨。但也有学者从理论上探讨了主权的逻辑与悖论 ,认为在现行宪法中,人民主权和"人大"主权的关系是主权的"虚象"和"实象"的关系 。

(四)国家结构形式。

一方面,有学者宏观地研究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各自特点,认为二者之间并无优劣之分,重要 的是要适合本国的国情,并认为"一国两制"是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学 者对地方自治及其理论作了考察,以及我国行政区划与中央-地方关系进行了微观研究。还 有学者在中外地方制度的比较研究上也提出了极富学术价值的成果,在分析主要西方国家地 方政府的制度改革的内容、特点和趋势的同时,提出了我国地方国家机构改革的基本思路及 其发展趋势。有专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改进地方立法机制和立法程序,如地方立法的立 项、法规草案的起草、统一审议及表决等程序亟待健全。

与军事机关相关的宪法问题得到开垦和挖掘,有学者分析了宪法对国防和军事制度的重要意 义,有学者对军事机关的立法权作了宪政思考,并认为军事机关立法权必须以宪法为基础才 能取得可靠的效力保障。

三、 探讨宪法学研究的理论问题

(一)宪法的概念和性质。

有学者在考察宪法在中外历史的含义后,解析了学术界关于宪法概念的传统认识和新理解, 认为宪法所追求的价 值是多元的,包括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多个方面,宪政的根本目标就是限制国家权力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学者们在这一领域的不断努力,主要目的就是使我们的学术交流、学 术争鸣能够建立在一个大家公认的平台上。因为基本概念的分歧会导致无谓的争论,形成若 干分散的、不能交锋的观点,无助于宪法学的研究和宪法学体系的建构。

(二)宪法学研究的方法。

传统的宪法学研究方法得到审视,与会者普遍认为既不能完全否定和抛弃原来的研究方法, 也不能忽视新时期研究方法上的变革。

有学者认为,对宪法的阶级分析,反映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社会政治现象,而非宪法的 本质。阶级本质论下的宪法无助于宪法的协调和稳定功能的发挥。新的阶层分析将有助于更 好地理解宪法的本质。

与会者普遍赞成宪法学应走中国化的道路,扎扎实实地研究中国问题,避免浮躁、盲目地追 随其它国家的研究理路。有学者提出"宪法学中国化"是中国宪法学发展完善标志的基本要 求,并阐述了宪法学中国化的概念、基础和途径,主张我们应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与国际宪政 的普遍性原理的结合为基础,建立中国宪法学,建立科学的宪法学理论体系。

有学者主张中国宪法学应面向改革这个最重大、最迫切的现实,在分析了传统宪法学特征的 基础上,提出宪法学自身变革的路径。有学者强调面向民众、关注民生、扎根生活应是宪法 学的品质,也应是宪法学家的品质。有学者分析了宪法问题判断的方法及标准,指出了宪法 问题判断的四种类型:合宪判断、不合宪判断、违宪判断与不违宪判断。另有学者呼吁放弃 对"伪"问题的争论。

(三)宪法实现的相关问题。

有学者探讨了宪法在依法治国中发挥作用的五个条件要素:领导者的宪法意识、完善以宪法 为核心的立法、违宪追究制、普及宪法教育、发展经济。

宪法实现要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只有这样,宪政才能内化成为我们的习惯和传统 。有学者通过对中西宪政过程的比较研究,在认可差异的前提下,通过理性的设计,宪政同 样获得积极的本土化效果。也有学者认为宪政可以与社会主义兼容,社会主义宪政与资本主 义宪政一样,同样追求权力的限制和自由的保护,但二者在防止国家权力侵犯个人自由的制 度设计上存在本质区别,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必须保证宪法的正当性,建立 一套违宪审查机制,同时还要培养公民的宪政意识。有学者认为宪法的思想也有赖于建立以 宪法 为基础的具有较强理论与实践包容能力的社会主义公法体系,社会主义公法体系的内涵是保 障公民权利和尊严,规范政治生活;其原则是宪法与法律至上;其构成主要以宪法为核心包 括宪法、行政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国家公法与社会立法等法律。

四、 探索公民宪法权利的保障

公民宪法权利的保障一直为宪法学界所关注,与会者普遍认为,宪法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保障 公民的权利。

(一)关于权利的宪法规定。

与会者普遍认为现行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应该有所发展,呼唤建立一个科学的基本权利 体系。

有学者认为我国公民权利的立宪模式应从"政策性和不分类的立宪模式"转向"制度性和分 类性立宪模式"。也有学者提出我国宪法关于人权的立论逻辑、人权形态、人权的保障体系 与国际人权公约还有差距,逐步与国际接轨应是我国宪法今后发展完善的方向。

也有学者认为宪法平等权应包括立法上的平等权,这样宪法平等权不仅可以直接拘束国家司 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应平等地对当事人适用和执行法律的活动,而且也直接拘束国家立法机关 (包括行政立法)平等地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设定法律权利与义务。

有学者认为我国现行宪法应对某些具体权利加以规定,这些权利集中在世界人权潮流及民主 潮流冲击下的相关领域,如请愿权、创制权、复决权、迁徙自由、罢工权、了解权、表达自 由、环境权等等。也有学者剖析了社会现实,呼吁生命权的规定。公民财产权的宪法意义也 受到了关注。

(二)权利的实现和保障。

有学者分析了公民权利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及其特点、范围进行了分析,提出我国公民权 利实现的模式必须以个人自由权利为取向。

有学者从宪法的直接效力分析出发,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司法救济制度。也 有学者针对经济体制转轨后我国公民权利所面临的挑战,研究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权利的 维护和发展。

(三)对特殊群体的权益的关注。

有学者关注到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中的宪法问题,对农民工的生存权、劳动权、政治权利等权 利的立法规定和实际情形的距离作了客观研究,并呼吁尽早使农民工从义务时代走向权利时 代。有学者认为外来人口是一个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村民自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主张 国家提供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保障该群体的权益。还有学者基于婚内家庭暴力的思考,探讨了 在家庭领域中妇女权利的保障与实现。

五、 展望宪法发展

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实施20周年之际,学者们更多地是着眼于新世纪宪法的发展。寻找宪法 发展的动力及切入点,成为与会者普遍关注的话题。有学者认为改革是现行宪法发展的原动 力,它促成了成文宪法、观念宪法和现实宪法的全方位发展。这一观点得到与会者的普遍认 同。

大多数学者均认为,宪法发展有以下趋势:行政权力将受到一定限制(行政指导作用显得日 益重要)、以法院审判权为核心的司法权将得到扩大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与政治协商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公民权利也将会有重大发展、宪法监督制度将进一步 完善。有学者从应然的角度探寻宪法的时代特征为法律的回归性、经济规制性和国际开放性 。

不少与会者都强调公民的宪法意识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是宪法发展的主体因素。有学者呼 吁宪法宣传、树立宪法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当务之急,也有人进一步强调需要系统的公民教育 来提高公民的宪法素养。

本次会议论文和与会代表的发言大多能紧扣会议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对现行宪法作了较全面 的回顾和反思,系统地研究宪法问题成为一个普遍的特征。这些研究成果都将在推动宪法学 的理论研究以及宪法本身的发展上产生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责任编辑:李小明)

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02年年会综述

作者:刘茂林 胡弘弘

宪法学研究论文 篇2:

关于城乡社会同构的宪法学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乡二元结构在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社会发展中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消极作用。长期以来的“三农问题”难以获得有效的突破更是与这种城乡结构形式存在着很大的关联。而宪政则是基于理性设计,对国家权力的行使进行规范和限制,以确保社会民众的人身权力,其是我国政治体制革新的关键,也是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基本立足点。为此,本文将对城乡社会同构的宪法学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城乡社会同构;宪法学;公民权利

作者简介:孙颖(1983-),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一、城乡社会同构概述

近些年来,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已对中国社会的均衡、良性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而国家和社会对城乡关系的重塑努力也从未停歇过,城乡社会同构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它的提出旨在对城乡关系进行重塑,对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进行疏通。从组织形式上来说,同构系统的事物结构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而非事物的构成元素。根据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组织结构的重复和类似便是同构,当我们将这一概念引入到社会管理中时,它便有了静态上的共同规则和动态上的统一体系的内涵。由此我们便不难得出,“城乡社会同构”是指城乡社会在运行规则和社会结构上的无差异性,坦白来说就是城乡社会拥有无差别的社会政策、规章设置、法律条文、意识形态和制度供给等,以确保市民和农民权利的同等对待和无差异保护,进而对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社会发展不均衡状况予以改善和弥补。而如果我们如果非要找两者之间的差异,那么我们也只能看到两者职业划分、自然条件和日常生活习惯的不同。

实现市民和农民权利的无差异、一体化保护,确保农村和城市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的统一、公平是城乡社会同构的关键核心,也是我国城乡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的立足点。城乡社会同构的本意在于构建一种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新型社会结构,而不是对家国同构的恢复,既:区域平等、城乡平等、人人平等的均衡发展社会。城乡社会同构一旦得以实现,城市和乡村之间便只有自然意义上的差别而无法制层面的不同。

二、城乡社会同构与宪政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权力保障和权力制约

对于社会民众而言,自由、民主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民主法治是中国社会的伟大社会理想,是中国人民一直渴望追求的生活环境。我国的城乡关系从本质来说是一个宪法层面的关系,因而,想要重塑中国的城乡关系,就必须着手进行制度构建,不管是经济的、政治的、保障的、教育的制度都需要体现城乡同构和城乡平等的概念,而这正好就是宪政建设的内涵和宪政精神的体现。

一般来说,个体的身份是由各种客观因素共同构成的,例如,教育、身份、收入等,并会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身份是一客观的,也是必要的,而在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体制影响下,身份的某些要素往往会被人为夸大,而有人在这种区分中得利后,便会对这种区分进行进一步的强调,甚至会利用制度和法律对此予以固化,于是乎社会差别和等级划分也就顺势而生了。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必须从根本入手,通过制度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打破城乡二元制的束缚,构建公平、合理、有效的公民权利制约和公民社会保障机制,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同时,还要不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在正确的方向上,为确保农村与城市拥有相同的教育机会。

(二)以人为本和促进民主

根据当前我国城乡发展的现状,政府的当务之急在于大幅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水平,以弥补城乡保障水平之间的巨大差异,这是人本理政观念的体现,也是宪政福利的基本原则。但是,对我们国家而言,宪政建设还不系统、还不完善,而福利原则的出现不但不符合世界范围内“小政府、大社会”发展的趋势,也会对宪政建设产生一定的冲突,进而导致权力滥用,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公民权是民众的一种可以通过整体国家利益调整而实现的权利,国家的功能也应更为注重对公民自由权利的保护,在不断强化制度建设的同时,对民众自由、平等的权利给予更多的关注。既,我们一方面需要不断减少过多干预农民权利的问题,另一方面,国家在特定的范围和领域内,积极承担保护农民利益的责任,不断提升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福利和保障水平。

三、结语

总之,从宪法的角度来讲,农民和市民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城乡社会同构的提出,是对农民群体主体作用的突出,是对社会发展潮流的认同,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 参 考 文 献 ]

[1]胡弘弘,江登琴."新农村建设"的宪法诠释及其课题——"新农村建设"法学研究的综述[J].当代法学,2014(6).

[2]马茂磊.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宪法权利保障[J].重庆大学,2011(11).

作者:孙颖

宪法学研究论文 篇3:

制度创新:宪法学研究的新领域

摘 要:憲法学研究的真正目的不仅仅在于对宪法规定的普及宣传、解释或注释,以及对其合法合理性的阐述,而更在于从批判性的立场来发现宪法内容中的不足和过时成分,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推动宪法的发展和更加的完善化。因此对宪法学研究来讲,制度创新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对制定法完美化的批评、宪法的普遍性价值以及环境的变化都是宪法学研究要进行制度创新的重要原因。在各国,制度创新的进行一般是在兼顾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革命与改良的方式表现出来。

关键词:制度创新;宪法学;普遍性价值

作者:陈志英

上一篇:工作分析论文下一篇:网络反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