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宪法研究论文

2022-04-15

提要加强全体公民宪法观念和意识、树立宪法信仰是实现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当前中国公民宪法知识水平和宪法观念还不能适应国家法治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有必要培养全体公民的宪法信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民宪法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公民宪法研究论文 篇1:

我国公民诉权宪法保障之研究

作者简介:汪裕林(1987-),男,湖南衡阳人,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11级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宪法和刑法学。

【摘要】诉权已经在许多国家的宪法中有了明确的规定,然而在我国,诉权以及诉权的保障无论在立法、司法等诸多方面的理论或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缺陷。基于此,本文从诉权的内涵及其保障价值,我国诉权宪法保障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的诉权保障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诉权;宪法保障

一、诉权的内涵

诉权最早是从民事诉讼中抽象而来的。经过一系列学说发展后,其内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诉权应该成为一项基本权利,即公民的合法权利受侵害时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这也是诉權基本的具体的内涵表现,它提供了公民将合法权利诉诸于法的保护的可能性。诉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已经在许多国家的宪法中得到了相应的规定,如《欧洲人权公约》第6条第1款规定:“在确定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或者是在审理对被告人的刑事指控的时候,人们有权获得由依法设立的、独立的、公正的法院在合理的期限内公平、公正的审判的权利。”因此,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在程序上提供了救济的可能性,进而实现基本权利的保障。在司法实践中,诉权的保障在保障基本人权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所以,将诉权保障问题宪法化能够更好地应对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二、诉权的宪法保障价值

所谓诉权价值是指诉权对其享有主体意义或有用性。①其价值分析要考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分析诉权的价值时既要看到对公民的价值也要关注对国家权力的影响。据此,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诉权的保障价值。

(一)实现权利救济

无救济即无权利,公民可以选择将自己受侵害的权利提请司法机关予以审判,从而把隐性的基本权利和处于不确定状态的权利得到一个公正的诉求,达到保障受损权利的目的。社会的日益发展使得各领域案件涉及权利的保障都难以受到现有法律的有效保护。因此,可以从宪法层面对公民的诉权进行明确的规定,使权利救济实现强有力的保障。(二)制约国家权力

在近现代西方政治体统中,几经演变,却一直视限制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为核心。时至今日,这种价值观仍成为现代国家公民和国家权力之间制约平衡的重要方面。公民通过诉权行使,才能使公民的权利保障成为可能。诉权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主要表现为对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的制约。诉权对立法权的制约表现为公民宪法诉讼提起宪法诉讼,而司法权的发动受制于公民对诉权的行使,对行政权则可以审查其相关行政行为。

(三)保障人权

宪法作为一种从根本上保障人权和限制国家不当行为的母法,其作用和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为更好地实现人权的保障,就势必确保公民在宪法上拥有保护诉权的规定。使公民的诉权权利宪法化,从而从根上保障人权不受侵害,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

三、我国诉权的宪法保障的现状及面临的障碍

(一)我国诉权的宪法保障的现状

目前,我国宪法中对公民诉权的保障规定尚未明确规定。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第134条第1款规定:“各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因此,我国宪法对一些条款尚未作出细化的规定,也没有相应的程序启动,在应用于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二)我国诉权的宪法保障面临的障碍

1.未确定起宪法至上的观念

在近代以来,西方的思想和政治文明被传播和借用,但在普通公民中仍缺乏对宪法的深入人心及其精神的理解,也难以理解宪法至上的法治精神。另外,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宪法与政治密切相关而忽略了其法律性和权威性。因此未充分发挥宪法的某些功能和作用。

2.宪法对公民诉权的规定不明确

我国现行宪法只是在第33、134条等条款中原则性的规定保障公民的诉权,但并未直接相关的细化具体条款的规定。

3.对法律程序不够重视

法律程序体现为非人格化的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和处理,排除了具体的特殊性,而保留并坚持一种统一性与普遍性。②可以说,法律程序的规范与制度建设及其实践乃是法治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在法治建设实践中出现了重实体轻程序的局面,导致对程序忽视而使实体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所以,对于宪法精神以及权利的实现和保障来说,程序问题确系致命的所在。四、完善我国公民诉权的宪法保障

首先,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确立宪法至上的观念。确保公民在面对侵权或者纠纷时能够有效地利用诉权意识寻求司法救济,同时司法机关也能够依照宪法的明文规定使公民的权利得到公平公正的保障。

其次,尽快在我国宪法上明确确认诉权。明示诉权旨在对国家权力提出更为直接的要求,国家基于宪法有义务抱着实现所明确宣告的权利,公民基于宪法亦有权要求国家建立权利救济机制。③诉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国际条约中有了明确的规定。因此,我国应及时有效地把诉权明确上升到宪法的高度,同时可以在相关立法中规定启动诉权的程序,实现程序与实体的统一,从根本上保障公民的诉权,同时有利于推动我国宪法诉讼程序的启动。

第三,建立起宪法诉讼制度。这是确保公民诉权在宪法保障下最为有力的制度。当然,在当今中国建立这种制度还尚需时日。要充分考察和借鉴欧美国家宪法诉讼模式的同时,也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诉讼制度。

注 释:

①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方法和前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②姚建宗.法治的生态环境[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③江伟,王铁玲.论救济权的救济———诉权的宪法保障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4).

参考文献:

[1]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方法和前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姚建宗.法治的生态环境[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3]江伟,王铁玲.论救济权的救济——诉权的宪法保障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4).

作者:汪裕林

公民宪法研究论文 篇2:

培养宪法信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提 要 加强全体公民宪法观念和意识、树立宪法信仰是实现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当前中国公民宪法知识水平和宪法观念还不能适应国家法治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有必要培养全体公民的宪法信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宪法教育;宪法信仰

作者简介王军荣1972—?雪,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与行政法;熊 涛1971—?雪,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中国化与人的发展。(江西南昌 330038)

本文系2010年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一般课题《关于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以法律职业为目标导向》(JGYB-10-40-12)研究成果。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就是新中国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如今,新中国作为一个宪法国家已经走过近60个春秋,而培养全社会的宪法信仰对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宪法信仰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前提和基础

一?雪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是: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而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要确立和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从1978年起中国开始走上了法治的道路。中国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在1999年时就已经成为了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在同年被写入宪法,上升为宪法原则。依法治国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坚定法律信仰以及严格依法办事。

二?雪依宪治国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在法治国家里,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权威,依照宪法管理国家事务是法治的必然要求。在实现了宪法至上的国家,宪法是法律体系的核心,法治就是宪治。在奉行法治的国家,宪法是法治存在的基本要素,法治在实质和形式上都表现为宪治。总之,法治的形成以宪法至上为标志,没有宪法的至上就不可能有法治。宪法至上标志着民主制度的确立和法治价值的实现。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宪法国家,但有宪法不一定有法治。在这虽有宪法但宪法不具有至上性的国家,法治是无保障的,国家是无法实现法治的。因此,宪治是法治的基础。1

三?雪宪法信仰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前提和基础

宪法信仰是法治的灵魂。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曾经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2关于宪法信仰,学界有不同的界定,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公民忠诚宪法是宪法信仰的核心。宪法信仰是实现法治的重大精神支柱,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以树立全民族的宪法信仰为前提和基础。只有人人都把宪法奉为行为准则,具有信仰宪法的情感,忠诚于宪法,才能爱国守法、和谐相处。同样,有了宪法信仰,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才能实现行政与执法的效率与公平,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法治。

二、宪法信仰在中国的缺失及其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颁布和实施过四部宪法,作为宪法关系主体之一的公民的宪法意识正逐渐增强。但对宪法的认识仍然不足,宪法意识仍然淡薄,普遍缺乏宪法信仰,党政权力意识仍然被一部分人习惯固守。

导致宪法信仰普遍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受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思想影响,权力本位观念严重。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早已把对权力的崇拜和服从深深根植于广大民众的意识之中,这种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上的文化体系,显然不可能孕育出民主法治国家所需要的宪法意识,并且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的民主法治文化建设。其次,中国现行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缺陷,影响公民宪法信仰的树立。在实行法治的国家,宪法是控权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公民的权利受到破坏,通过行政权力得到解决并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不是通过并且只能通过司法机关依法定程序解决时,他们自然就会丧失对宪法和法律的信服和崇拜。再次,宪法未获得重视,宪法教育流于形式。由于我国未建立宪法诉讼制度,而且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司法人员援引宪法条文进行司法活动的情况也比较少见,致使公民所能感受到的宪法在我国社会中的现实作用不明显,人们对宪法的实际作用感触不深,认识不到位。同时,在我国虽有宪法宣传日,并且从1986年开始,已经连续开展五个五年普法教育,但宪法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效果并不明显。

三、培养公民的宪法信仰,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培养宪法信仰、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并且建立在国家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的基础之上。

一 雪树立和维护宪法的权威

宪法权威是培养宪法信仰的坚实基础。一国宪法具有至上、至信的权威更容易激发与巩固公民的宪法信仰,否则宪法信仰无从产生。

一是至上权威。“宪法是否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真假的基本尺度。” 3法治的形成以宪法至上为标志,宪法的至上性标志着民主制度的确立和法治价值的实现。二是至信权威。要把宪法至上的这些规定性内容形成人们对宪法的热烈信念和深厚情感,其中的重要环节就是加强宪法监督。宪法监督是宪法制定者保证自己通过宪法体现出来的意志和利益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实现的重要保障措施,是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手段。

二 雪加强宪法教育

加强宪法教育是树立公民的宪法信仰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宪法关系的主体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国家及其机关,二是公民。对不同的群体,以重视宪法为前提,可以从不同的侧重点进行宪法教育。

第一,对公民、社会组织等普通宪法主体,要持久的、广泛的、具体的开展宪法教育。美国的国家宪法中心里陈列有很多与宪法有关的文物、照片、雕塑、纪念品。美国的城市很多游览景点也都与美国的宪法有关,每天开放,免费参观。不少旅游纪念品就是以宪法为设计主题的,大家在游览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美国宪法教育,形式生动活泼。6在我国,也可以通过建立国家级宪法纪念馆让公民参观学习、通过各种信息媒体宣传宪法、在宪法宣传日和宪法颁布纪念日宣传宪法精神、持久开展以宪法为重点内容的普法教育并加强普法组织机构建设等方式加强对公民的宪法教育。要坚持把宪法教育形成一种习惯、形成制度,当公民的宪法意识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上升为宪法信仰。

第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行使公共权力的特殊宪法主体,加强宪法教育尤为重要。“依法治国的重点是依法管理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4从我国已有的对公务员开展的宪法教育来看,公务员的宪法知识水平和宪法意识还不高,宪法教育还存在形式主义,缺乏实效性。公务员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今后还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对公务员培训课程中宪法观念教育和宪法知识培训的内容;二是重视和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的培养;三是切实提高宪法教育和培训的质量与社会效果;四是探索案例教学、网络教学、研讨等更多生动、互动、合理的教育方法;五是建立公务员宣誓制度,举行公务员宣誓仪式,表达“忠于宪法,服务人民”的意志。

三 雪加强宪法实施

“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民众需要的是活生生的宪法,而不是写在纸上的僵硬的宪法;民众要求宪法能够真真切切存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国家根本法。”5

首先,应加强宪法的适用和执行。由于我国没有建立宪法诉讼制度,人们很难寻求宪法的帮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有必要建立适合中国法律体制的宪法诉讼制度,使宪法作为一部法律真正加以适用,走进民心,成为与公民的具体生活和实践密切相连的活生生的行动准则。同时,国家机关等行使公共权力的宪法主体必须处于宪法赋予的权限之下,我国需要尽快完善违宪审查制度,保障宪法顺畅实施。

其次,要加强宪法遵守和宪法行为。宪法关系的主体应实施更多的宪法行为,使宪法真正走进百姓生活。宪法行为是指公民和国家等主体依法行使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和权力的行为,包括公民的宪法权利行为和国家的宪法权力行为。通过宪法行为,国家依照宪法的规定以及宪法所赋予的权力管理社会,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基本权利;公民则充分行使宪法主体应有的权利,主张权利、参与政治。

宪法信仰是法治的灵魂。只有在全社会培养起对宪法的忠诚,使宪法深入人心,走进人民的心堂、渗透到人民的血液之中,人人以宪法为行动准则,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法治。

参考文献

1朱福惠.宪法至上——法治之本M.北京?押法律出版社,2000.2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刘海年.略论社会主义法治原则J.中国法学,1998,(1).4曾庆红.认真抓好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工作 不断提高公务员制度和队伍建设水平N.人民日报,2005-09-22.5上官莉娜,戴激涛.论宪法信仰的价值及其树立J.武汉大学学报,2004,(6).

责任编辑:李佳佳

作者:王军荣 熊涛

公民宪法研究论文 篇3:

探究网络匿名表达权

摘 要 当今多元化网络环境中,网络匿名表达权的出现是公民宪法权利的延伸,它为公民参政议政、讨论社会热点问题提供了更多的话语权和表达渠道,有效避免了社会负面力量针对实名制带来的打击侵害。完善制度和法律的缺失,法律必要限制的前提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尺度,以最严格的法律程序进行限制。

关键词 网络匿名权 人权保护 法律规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9%。 这个数据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我国公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公众会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网络媒介进行表达交流。“表达权”的提出有其特殊的现实基础和事实依据,各种公民维权史册的事件层出不穷,具有里程碑的事件如厦门PX项目事件,其项目是一个毗邻人口密集区过近且有环境污染之险的化工项目,历经105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迁址意见,厦门PX事件的进展牵动着当地民众,12月市民发动的网络投票,最终福建省政府在舆论压力中做出迁建PX项目的决定。这一事件充分表现公众通过理性表达自己的意愿,借助于网络平台行使合理的表达权,与地方政府从博弈到妥协,再到充分合作,维护了自己合法权益。

一、 网络匿名表达权的权利依据

厦门PX事件中,当地民众通过网络媒介手段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厦门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曾拟出台规章,要求凡是在厦门市网站注册必须禁止匿名发言现象,统一采取前台实名发表,后台实名注册的实名制度,用户需凭真实身份证姓名注册校对后才能网络发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类似于厦门PX项目事件关于网络实名制的讨论逐渐进入到公众视野中。网络匿名表达权是指公民为了在对公共时事和热点问题发表评论而不会受到非法侵害,采取的一种网络匿名或者使用假名的方式。表达权是指“对于一个自由民主的國家秩序而言,是有建设性功能的,因为它能促成经常性的思想交换及民主生活不可或缺的意见讨论。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每一种自由的根本,这个泉源几乎是所有其他各种自由不可或缺的条件” 。从中可以看出表达权有其特殊的宪政价值,这在联合国国际人权公约或者在欧洲人权公约等国际条约上不约而同的阐明。行使表达权涵盖了2个要素,一个是权利主体,一个是权利内容,公民在行使《宪法》第35条赋予的权利时,更多地涉及到与公共事务有关的言论自由,大多是有关在政治方面的言论在网络上的表达,这是权利内容领域的。而对于权利主体所处的状态是匿名身份还是实名身份则经常容易被人们忽视,在早期公民权利演化过程中,因为物质条件、思维方式等局限,人们总是会自发的把自身所处的言论环境认为实名身份讨论才是表达权应有的本质,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诞生,网络媒介的兴起,人们可以通过一种新型的多元化的“匿名表达机制”来创造条件让人们使用匿名身份或者假名称谓参与到公共话题事务中,这也是宪法实践产生的成果,所以与实名表达相对应的匿名表达权也应属于宪法权利本位的范畴,受到宪法的严格保护。

二、网络匿名表达权存在的价值及保护措施

(一)网络匿名表达权存在的价值。

1、保护公民权利的基础价值。

网络匿名表达权作为一种宪法权利,虽然利弊都很明显,但匿名表达固然引起了许多社会消极现象,如:网络犯罪、网络道德流失、网络侵权等负面影响,但这些都是可以通过高超的网络技术和成熟的网络立法等各种系统工程加以降低或者控制,从人类发展和社会规律来看,网络匿名对于人类自由表达公共事务和促进网络时代的发展仍然是主流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相互矛盾中促进事物的发展,因此匿名表达是涵盖了以保护公民权利为初衷的基础价值。匿名表达关联到社会热点问题或政治敏感问题时可减少表达者的担忧,可远离权势者的报复和被批评者的威胁,表达者可更加努力去追寻真相。而人类文明中因言治罪的恐怖荒诞事例一日未消失,则匿名表达机制对保护公民权利的价值日益重要。

2、捍卫“法律人权”的政治价值。

“从法律意义上讲,政治意义上的人权,即政治表达自由权在何种条件能够转化为“法律人权”,对此有学者提出了五个基本条件:即物质条件、社会精神条件、权利主体的社会普遍性、法律保障条件、法律的可操作性”。公民表达权具有广义的政治自由权利属性。匿名表达权作为一种独立的特殊法律权利捍卫了公民政治自由言论权利,这为我国的法制社会创造优越的公众参与机制和开放环境;有助于建构真正反映社情民意的公共政策;耿有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的实现。

3、开启民智的普世价值。

匿名表达权利作为一种宪法性的政治权利,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表达自由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瑞典就以法律明文规定的形式确定公民享有匿名表达权的,是世界上最先认可并上升到国家高度的国家。“例如,在瑞典《出版自由法第三章》中专门规定了‘匿名的权利’即“任何印刷品的作者都没有义务在印刷品上披露其姓名”。“任何印刷者、出版者,或者与印刷品的印刷、出版有关的人员,除根据法律规定有此义务外,不得违背作者的意愿以任何其他方式泄露作者的身份”。瑞典的立法表明了一种立法共识和发展方向,即西方主流法制与民主国家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智的开启、权利的维护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匿名表达权利在公共利益的作用发挥,各个国家都在法律层面给予保护和确认。

(二)网络匿名表达权的保护。

1、公民网络匿名表达权的制度建设。

公民网络匿名表达权制度保障可以根据保障的渠道分为匿名表达权的核心法律保障、文化思想保障、物质保障。法律保障是制度保障中重要的一环,主要指实体法律保障和程序法律保障以及立法制度保障。一方面确保在公民匿名表达权未受到权利侵害时有维护正义的立法制度和法制环境,另一方面是保证公民匿名表达权在受到侵害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公权力的权利救济。互联网在我国发展虽然方兴未艾,但各种配套设施如关于网络空间的法律法规还未形成体系,我国虽然暂时没有专项规定关于网络匿名表达权法律保护的特别规范,但是对于涉及网络匿名表达权的法律关系仍可通过现行法律法规进行管辖,这就如同普通法和特别法存在,国家在没有规定特别法,一般适用普通法进行约束,目的可以避免法律真空的存在。一方面公民网络匿名表达权应受到我国宪法保障, 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说明权利的合法性。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三十九条、第四十条都涉及到我国公民表达权权益的保护,这些法条都是公民言论自由的宪法依据和来源。体现了作为一国根本大法的宪法从源头上阐明网络匿名表达权宪法保护的言论自由和法律保护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在部门法保护力度上,应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完善法律建制,如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已有法律进行修订,并且制定出相关专项决定才保护网络匿名表达权,还应通过相应的政治、社会经济保障等制度进行保护。

2、公民网络匿名表达权的法治原则。

无论是实质正义的法治原则,还是合法性法治原则,都是关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性规定,而对于公民匿名表达权这一特殊权利,根据我国法律实践以及借鉴各国宪政成果,综合可以简练出以下对公民匿名表达权保护的具体原则。首先是明确性原则,任何限制或者影响公民权利的法律应当是明确公开的,包括匿名表达权。从法律和公民匿名表达权的两者关系来看,法律规范具有指引作用,指引公民在公开的法律规范下通过合法的表达行为和渠道,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网络匿名表达正是一种合法且又合理的表达方式。当然,法律在对匿名表达方式合理性自由裁量和必要限制时,必须是公开、透明、明确的。就像拉兹所说:“模糊不清、模棱两可、晦涩难懂或词不达意的法律,至少对某些希望受它指引的人来说,具有误导性和干扰性”[4];其次是内容中立原则,指的是宪法作为根本大法,政府作为公权力的代言人,都无权对公民表达思想内容进行干涉和限制。“这一原则在保障公民的网络匿名表达权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它虽然允许政府对公民表达活动的时间、地点、加以必要的合理的规制,但禁止对表达的内容进行限制,这对于控制政府借公权力对其不喜欢和恐惧的表達内容肆意干涉,从而间接地保障了公民的网络匿名表达权。”最后是救济原则,当公民的权利受到来自公共权力或者社会舆论压力的侵害时,要进行违宪审查制,通过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从我国法院审理网络匿名权侵权纠纷案件实践来看,经常对被告的匿名表达权忽视导致的判决不公,往往更倾向原告诉讼救济。在今后的我国制度设计考量中,“法院对被告的网络言论是否涉及公共事务首先要进行初步审查,然后区分不同情况适用不同的立案标准:对与公共事务无关的匿名网络言论,法院的立案标准可以低一些;而对与公共事务有关的匿名网络言论,法院的立案标准应提高”。

三、网络匿名保护权利的法律规制

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在中国网民话语权的不断提高和议政参政的热情高涨同时,也带了许多负面影响,这是网络自身所具有的开放式的网络体系结构、广泛任意联结、影响面广、信息传播“交互性”、 无中心性等特点导致的。一方面网络侵权纠纷是关于公共事务的,例如网民对一些涉嫌贪赃枉法并掌握国家公权力的公务人员的通过利用“人肉搜索”的手段,获得个人隐私信息利用网络平台匿名向社会公布,侵犯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例如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因为“一抹微笑”而引发的“表叔”现象。另一方面是与公共事务无关联的网络侵权,例如网络用户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事件,在未经过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将他人掌握的商业秘密、作品等非法向社会传播牟利。在当今多元化的网络环境里,良莠不齐,充斥着各种色彩情感和标榜着价值、立场、世界观等人本意识,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变化发展的,当一部分网民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和价值观,任凭接受一些不良网络舆论的导向,则会带来整个网络发展走向极端,若匿名表达的都是非理性的、猜疑、侮辱等声音,则法律必须进行严格的限制,但是要有两个前提,否则不能对公众的话语权进行干涉:一是以是否危害到社会公共利益为评价标准和裁量尺度,实现实质正义。二是国家权力机关必须经过严格执法,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限制,实现程序正义。□

(作者:扬州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

注释:

参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research/bgxz/tjbg/201207/t20120719_32247.html,2012-07-19.

黄启祯.联邦德国宪法法院吕特案判决(1958).http://www.calaw.cn/article/default.aspid=6010,2011-10-20.

参考文献:

[1]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2006:388.

[2]陈吉伟.论新闻隐匿权及其本土化思考.山东大学2007.

[3]曾白凌,淦家辉.论网络匿名表达权.攀登.2011(01).

[4]约瑟夫·拉兹.法律的权威 法律与道德论文集.法律出版社, 2005: 87.

[5]杨福忠.公民网络匿名表达权之宪法保护——兼论网络实名制的正当性.法商研究.2012(09).

作者:黄鑫曌

上一篇:金融发展理论论文下一篇:证券公司财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