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与数学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数学是在相当广泛的意义下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文化不仅包括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加强数学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深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化教育与数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化教育与数学教育论文 篇1:

幼小衔接中数学文化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摘 要 幼小衔接与数学教育一直都是热点话题,本文对数学文化的本质分析中发现数学文化的特点可以把小学和幼儿园数学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建构了“经验提取-数学化理解-多领域渗透-回复反思-延伸拓展”的数学文化的教学模式并对其过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幼小衔接 数学文化 教学模式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Mathematics Culture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Convergence

TANG Chao

(Turpan Secondary Vocational & Technical School, Turpan, Xinjiang 838000)

Key words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convergence; mathematics culture; teaching mode

数学作为最古老的学科,已成为众多国家幼儿教育的优先发展课程。在小学,数学课程一直以来就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幼儿与小学阶段中的数学衔接问题,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普遍重视,并已成为当前世界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的幼小衔接中数学教育目前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在活动中过度关注数学的知识,提前学习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内容,关于数学发现过程以及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揭示不够,数学丧失了充满美感的本来面目,而没能品味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幼儿也在枯燥的计算过程中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应有的兴趣,究其原因,我们更多关注数学的应用价值和培养人逻辑思维的作用,没有深度挖掘数学的文化价值的教育。

1 数学文化的内涵

国内学者李铁安从数学的本质和文化本质概括出数学具有动态过程和静态结果两种,其中静态结果包括数学概念、知识、思想、方法等自身存在形式中的真、善、美的客观因素;动态的过程有数学家的价值判断、信念品质、审美追求、思维过程等深层次的思想创造因素,静态和动态过程及各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庞大的数学文化系统。张奠宇教授认为“数学文化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下,数学团体和个人自从事数学活动时,所显示的民族特征、传统习惯、规则约定以及思考方法等的总和,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以符号化、逻辑化、形式化的数学体系为载体,隐性的存在着。”此外还有此外黄秦安、郑毓信、张楚廷等人还从系统论、广义文化学对数学文化含义进行了阐述。

数学文化的本质内涵丰富,概括起来,不外乎有以下的特征:①数学教育的内容既包含了客观的抽象原理,也包含了主观的数学思维和带有价值判断的内容选择。②数学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数学文化中的所包含的思想、知识、概念、价值判断、审美的追求影响着实践者的发展。

2 数学文化教育在幼小衔接中作用

衔接,基本意思是指用某个物体连接两个分开的物体,把事物首尾连接。探索幼小数学衔接的途径与方法,就是要找到不同阶段中数学教育中统一性。

2.1 在教育的目标上兼顾“感性”与“理性”的和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数学认知提出的精神是在探究自然事物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初步尝试逻辑能力的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相对于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以上两个文件的表述来看,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幼儿园走“情感线路”,注重兴趣的培养与好奇心的保护,小学走“理性”线路,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这一点也符合怀海特的观点,他认为幼儿处在浪漫阶段,在这一阶段,知识不受系统程序的支配,处于对事物的直接认识,只是偶尔对认知的事实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大量的知识,如果在比较小的年纪反复灌输精确的科学知识,就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知兴趣。

数学文化的本质既包含数学中的逻辑思维同样也包含了主观的价值判断,既注重数学的客观抽象原理,也注重不同民族、地域人们的数学经验,也这一特点可以使小学与幼儿园在数学教育上保持一致。

2.2 数学文化是“日常数学”走向“学校数学”的桥梁

日常数学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和那些学生已经具有的、但未经过系统学习或不那么严谨的数学知识体验。学校数学是指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中教师所教授的和学生所学习的正规的教学。二者在数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数学的主要内容是在学校这一专门的教学机构进行;日常数学是学生学习学校数学的基础与出发点,数学教育实际上经历从日常教学向学校数学的过渡。

幼儿园数学教育更多是日常数学,虽是生活中的数学,但也不可能有完全纯粹的数学,知识不是简单的从教师到幼儿的单向传输,数学教师仅仅是社会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幼儿的数学教育也强调从具体中抽象出数学模式,只不过这个“模式”的内涵更加宽广、综合,不仅仅限于数学模式,音乐活动中的节奏、对称的语言游戏都可以是模式。同时,小学新课改中,教学的生活化也成为了积极倡导的方向,教师随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周边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3 数学文化充满着游戏精神

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是幼儿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小学一年级则以正规的课业教学为主要活动,这一变化,对儿童来说很难迅速适应,对教学方式的不适,成为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的最大难点之一。从数学起源看,在数学文化中包含着很多游戏的元素,数学领域的各个分支都有对游戏的思考的结果,如鸡兔同笼、七桥问题、魔方、概率等等。这一类型的数学游戏不仅让幼儿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同时也注重了逻辑能力的发展,与其他游戏相比,不需要大动作的参与,更加注重精细动作的操作,在相对正规的教学中也可以进行。

3 幼儿数学文化教学的模式

在大量文献研究及案例创设过程中,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构建出“经验提取—数学化理解—多领域渗透—回顾反思—延伸拓展”的幼儿园数学文化教学模式。

3.1 教育的内容——数学文化“源”

从数学的起源看,数学是从人们的需求中发展,幼儿园的教育是在已较成熟的数学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数学教育的内容应该包含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数学发展过程中体现的精神。这里包括数学思想、数学精神、数学的演变、发明与思维方法、数学家人品、故事的学习等。每一个数学知识来源的背后都可以挖掘出若干个“数学文化元”,而这些文化元就构成了数学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

以幼儿园大班的《美丽的对称图形》为例,“对称图形”就是文化源,对称图形的背后就可以包含了以下文化元:①多种对称的方法;②与艺术的联系(建筑、绘画);③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建筑学、广告设计)④美学的价值;⑤对生活的作用;⑥自然界中的对称;⑦各个民族对轴对称的应用等等。

3.2 教育的过程

3.2.1 经验提取

幼儿的经验来自生活,良好的经验感知为整个教学过程打下基调,也是激发幼儿兴趣,调节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幼儿的生活经验都是比较零散的、不系统的,教师要围绕教学的主题,将幼儿已有的经验提取、重新组合,帮组他们从数学情境中获取意义,把非形式的知识系统化,促进数学的理解,激发探索的兴趣。例如在《美丽的对称图形》中,一位老师这样设计导入:“博物馆里举行了一场有趣的展览会,可是工作人员把一盒蝴蝶拼板混在了一起,我想请小朋友帮助它重新拼完整,你们愿意帮助她吗?”蝴蝶是幼儿常见的动物,每个幼儿也都有过了解,但是蝴蝶中隐藏的对称却没有形成概念,这位老师抽取出蝴蝶中关于“对称”的文化元,让幼儿来感知。

3.2.2 数学化理解

这一阶段是使知识从“具体”走向“一般”,“日常”走向“学校”的关键,着眼点从已有的生活情景上升到数学内在的数量关系上,从而达到提高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幼儿通过模仿、观察、游戏、操作等多种方法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例如幼儿通过配对、重叠、比较等方法解决刚才老师提出的蝴蝶拼板问题,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老师又呈现很多图形,让幼儿去动手操作,判断是不是对称图形。这一步幼儿根据前面总结出的经验去应用探索,验证自己的思考,这就把具体的“蝴蝶”转向了抽象的“图形”。

3.2.3 多领域渗透

综合化是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之一,数学文化也有其综合性的特点,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当跨越当前的数学知识内容,攀越学科间的界限,拓展教学的主题,将内容渗透到艺术、建筑、生物、语言、音乐等多种领域,让幼儿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奥秘与运用。在了解了对称的概念后,老师让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及展示了一些建筑上的一些对称图形,这些多领域中的对称让学生感受到了与数学的联系,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日常生活问题,同样也学会了从社会和自然中体验数学的作用。

3.2.4 反思回顾

这一阶段包括回顾、总结、创新、留疑等,一般的幼儿课堂多有这一步,有的以游戏小结,有的以绘画小结,回顾反思会让整个流程更加完整,让经验的组织更加系统。一次好的回顾反思会让活动锦上添花。

3.2.5 延伸拓展

一次完整的活动并不是以35分钟为终点,幼儿教育内容的启蒙性与综合性要求在具体的活动结束之后,为了更好地实现活动目标,要让幼儿在若干方面进行延伸,主要包括认识程度、时间、活动形式、活动地点、综合素质等五个层面。以《对称图形》为例,在认识程度上可以去让幼儿寻找一些更复杂的对称图形;在时间上可以把幼儿创作的对称图形放在区角让他们自由观察、巩固所学内容;在活动形式上可以由集体活动拓展到区域和家庭的个别活动中;在活动地点上可以从室内转向自然之中、城市当中去寻找对称;在综合素质层面可以去探索语言中的对称、音乐中的对称。

参考文献

[1] 李铁安.文化意义下的数学及其交易意蕴[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6).

[2] 王富英,马岷兴.数学文化教育及其结构[J]数学通报,2008.47(7).

[3] 张国祥.数学化与数学现实思想[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2).

[4] 李铁安.文化意义下的数学及其交易意蕴[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6).

[5] 张维忠.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9.

[6] 黄秦安.数学文化观下的数学素质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1.8.

[7] 王宪昌等.也谈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J].数学教育学报,2002(8).

作者:唐超

文化教育与数学教育论文 篇2:

数学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素质

【摘要】数学是在相当广泛的意义下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文化不仅包括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加强数学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深远。

【关键词】数学文化教育 数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 大学生素质教育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人们的常识。历史地看,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往往本身就是数学家。“数学文化”一词,大约是20年前出现的。数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数学与人类文明,与人类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1 加强数学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加强数学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首要的问题是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我们主要通过数学文化教育,介绍数学在各学科的基础性及与其它各学科的联系和作用,以及数学在市场经济中的广泛应用。如开展“数学文化展示月”的活动,使“数学文化”一词,成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一个主题词,让学生明白,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数学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最重要的思维学科之一。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发生浓厚的兴趣。

2 揭示数学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进入21世纪之后,数学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数学文化走进学校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数学的内涵十分丰富。

半个多世纪以前,著名数学家柯朗(R.Courant)在名著《数学是什么》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今天,数学教育的传统地位陷入严重的危机。数学教学有时竟变成一种空洞的解题训练。数学研究已出现一种过分专门化和过于强调抽象的趋势,而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以及与其他领域的联系。教师学生和一般受过教育的人都要求有一个建设性的改造,其目的是要真正理解数学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科学思考与行动的基础。”教师要对数学课每个章节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等教学内容把握得十分准确。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到:在数量上,要少讲;在质量上,要精讲;在内容上,学生易懂的少讲或不讲;学生难懂的要详细讲。教师一定要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既要要求学生了解、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熟练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和技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已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具备了系统的数学理论知识,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方法和技巧,而且还具有严谨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所有这些基本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了必要的准备,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投身于各行各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了解社会的文明发展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纵观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任何时期、任何朝代,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的进步,数学都无一例外地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这一论述揭示了数学在生产力中的巨大作用。

数学作为工具,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文艺复兴时期到20世纪中期出版的被称为“改变世界”的16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著中,有10本都直接运用了数学原理。1900—1965年世界范围内社会科学方面的62项重大成就,其中数学化的定量研究就占2/3。从1969年至1981年间颁发的13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就有7项成果借用了现代数学理论。

数学作为一门技术,直接推动了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它可以帮助人们在搜集、整理、描述、探索和创造中建立问题的模型,通过研究模型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通过数学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密切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时代即为数学时代,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兼有科学和技术两种品质的数学渗入到各行各业,并且物化到各种先进设备之中,促进了各行业科技含量迅速提高。科技的突飞猛进依赖于数学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4 通过数学文化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人类文明的进步还体现在民族素质的提高。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人,人类素质的提高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一个民族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数学素质的高低。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比数学知识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数学文化是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概念的高度概括,”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接受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和品质。不管 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那种铭刻在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会长期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学可以培养人正直与诚实的品质:数学是最讲究真实的一门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一切结果都必须有根有据,经得起反复推敲和检验。数学最讲究以理服人,它只信奉逻辑推理的结果而不屈从任何权威。

数学可以培养人的顽强与勇气:数学的特点之一是高度的抽象性,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又特别强,这些特点决定了学习数学必须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几百年来,人们在寻求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过程中,获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成就。可以鼓励大学生多参加些实践活动,例如参加数学建模班、网络培训班等等,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具备了这一优良品质,任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都能迎难而上。

数学可以培养人的整体意识:数学题的求解必须从已知到结论全面地考虑问题,并把握各方面的相互联系,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从全局上全面地考虑问题的习惯,从而把握住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联系,弄清事物的各个部分的地位和作用,弄清该事物与他事物的位置,从而弄清事物全貌,学会全面地分析数学问题,从而学会全面地分析周围的人和事,进而全面地分析社会,能使公民顾全大局,在关键时刻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

数学可以培养人的优化意识:由于数学中经常讨论最大值、最小值、最佳解题对策、最优解等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从事物发展的众多的可能性中寻找最优的可能性的习惯,并懂得研究事物向最优化方向发展的条件,努力去创造这种条件。最优化思想应成为每个公民的素质。

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课的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数学文化离不开数学史,但是不能仅限于数学史。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在科学数学化、社会数学化的今天,要求所有的人都必须掌握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要求人们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更多的数学地思考问题。数学在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具有好品质、强能力、高素质的人中具有巨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

作者:李艳珍

文化教育与数学教育论文 篇3:

浅谈小学数学文化教育认识与实践

【摘要】数学中包含着新颖的知识内容,现在人们逐渐重视起来了对数学文化的探讨研究。如何让小朋友更好的接触小学数学文化,这依然是当前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本篇文章对儿童数学的教育问题进行探究,为儿童小学数学的学习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 数学文化教育 认识 实践

在古代教育思想的潮流下,中国的算术教学一直把知识、能力教学放在首位,进而忽略了对算术文化的教学培养。论当前的数学发展状况来讲,数学文化教育已成为主流。良好的算术文化培养在提高儿童的算数素养的同时,也为儿童的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数学文化含义

算术是具有创造性的高层次活动,算术充分表现出了人类精神制造动静相结合的历程,算术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具体来讲,算术文化包括算术思想、方法论、算术理论家的思想、算术发展史及算术的社会联系等等文化。数学文化无处不在,到处植根发芽,算数文化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展。算术文化无时无刻伴随着人们成长,同时其又在人类社会的熏陶下,自身循环发展,使其变得丰富多彩。

二、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数学文化

2.1引导学生欣赏数学文化

针对小学生这一群体来讲,从生活中进行感知是他们了解世界的开端,所以老师应抓住这一点,利用生活中的事情让他们来了解认识算术,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算数文化。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有趣,从生活中汲取经验,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举例:小学算术的第一堂课

老师提问学徒:“大家对数学了解多少呢?究竟什么是数学呢?”一个聪明的学生回答道“算术就是数数,从一数到百,非常简单”,紧接着又有学生回答说“算术就是加减乘除”,老师问道还有没有同学可以讲出数学是什么?学生们窃窃私语,最后无人回答。此时老师利用多媒体放映课件,上面画满了用各种图形拼成的动物形象,老师利用小狗,小鸭子等形象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算术的组成部分”,最后,又分别向学徒们放映一些高楼等建筑物及一些二维图表,并耐心向学徒们解释这也是数学的一部分。此时学徒们大多表示惊讶“数学知识丰富多彩,我们了解甚少啊!”老师回答“算术早已不仅仅是数字的加减乘除了,它们涵盖了空间模型、方位等内容。”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学习数学更多是如何利用数学知识来化解生活上的难题。

利用这种学习方式,学徒的思想将逐渐扩大,慢慢对算术产生兴趣。针对小学生这一群体,他们有着较单纯的思想,往往想的比较简单,现在假如给他们灌输一些理论化的知识,学徒将会对数学产生厌烦感,减少学习的兴趣。算术是人类思想的高度发展,它聚集了人类的思维,老师应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感受数学的魅力。

2.2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数学

在儿童阶段的数学知识灌输中,老师应用正确的方式带领学生感受算术的奇妙,在自身经历中摸索算术学识,更深的感受算术的美与内涵。

举例:平行四边形面积

开始,老师应让学徒充分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特点,并让学徒们探讨它的面积和哪些因素有联系?学徒对此问题进行探究,有一大部分学徒表示,面积应该与边有关系吧!此时老师列出三个等式并让学生做出回答“大家说4x5,4x6,5x6,这三个算式是不是都是正确的”,学生们回答说“肯定不会”,接着老师对等式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将有错误的等式进行排查,最后引入相关课件,让学生猜一猜它的面积和哪一个等式最为接近。这种采用估计的算法是非常不精确的,紧接着老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乐趣,让学生动起手来量一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多媒体课件放映了一个用小格子构建起来的平行四边形,不一会学生便知道了4x5,5x6这两个等式是不正确的,最后只剩下一个4x6的答案,由此而来,得到了正确答案,也就是24平方厘米。老师提问学徒“知道正确答案了吗?”学生回答“知道了”,老师紧接着说“算术就应该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证实才知道它的精确性程度。最后我们在想一下,还有没有更简洁的方式进行验证呢?”聪明的学生回答“将其变成长方形来计量会更容易的吧!”老师回答“这个做法很好,可是要怎么变呢?”学生回答到“这个很简单,可以将平行四边形左侧的三角形移到右侧去,不就成长方形了吗?”老师鼓掌说到“说的很好,我们只要得到长方形的面积就相应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

该种循环的讲课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理论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到了如何更好的解决数学难题的方法,能够真正认识到数学文化的优美之处,感受文化的传承。

老师利用多媒体放映一张例题,将会更清晰的展示出想要表达的意思。例题如下:一个水池水均深为1.1米,现有一个1.5米的学徒准备下水,说说他将面临危险吗?大部分学徒普遍认识该同学是安全的。事实上,这里的平均水深表示的是水池的平均深度,或许有些地方水深大于平均水的深度,所以这位学生在水深的地方极易遭遇危险。平均数包含着大量的算术统计学理论。老师巧用图表的方式引导学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容易的理解平均数,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了学徒的思想广度与深度。

结束语

造就稚童的数学文化修养,对日后儿童的生长具有重大的影响,在激起学徒学习数学乐趣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本领。现今中国的儿童算术教育发展具有不足之处,但是随着老师们的不断努力,相信不久算术文化将再创造辉煌。

参考文献

[1]李玲.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与呈现[J]. 吉林教育. 2015(19)

[2] 董国香.实施凸显数学文化特征的小学数学教学[J]. 内蒙古教育. 2014(24)

[3] 魏伟标.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 考试周刊. 2014(09)

作者:韩召贵

上一篇:幼儿教育及幼儿教师论文下一篇:学习中心精细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