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数学课堂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22-09-1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注重探索、注重创新,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 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 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已经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 如何让我们的数学教学焕发创新活力呢?下面谈一谈我自己的看法。

1 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激发创新意识, 使学生想创造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 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 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长期以来, 教师往往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 其结果使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性以及本应得到发展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点都丧失殆尽。因此, 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为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教学。

1.1 重视情感培养, 优化学生创新心理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 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 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 很难形成创新意识, 在这方面作为教师都是有深刻体验的。学生往往把数学教师与数学连在一起, 他们因不喜欢数学教师而讨厌数学。当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不适当地批评了学生,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 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 从而创造出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1.2 鼓励学生创新行为, 点燃创新火花

从本质上讲, 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行为, 而这样的思维与行为不易被人理解, 于是众多的“创造火花”往往被过早地“掐灭”。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 一位学生对方程x (x+2) =3提出了一种不同的解法。

解:.由x (x+2) =3=1×3=1× (1+2) , 得x1=1;由x (x+2) =3= (-3) × (-1) =-3× (-3+2) , 得x2=-3

而他的教师轻易否定了这位学生的解法, 并强调指出,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 一定要把方程的一边变为0。这样的思维定势就抑制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打击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对于一些意外的提问, 应该及时加以引导, 组织学生在课内或课后讨论, 变错误为正确, 变失败为成功。若当时马上加以指责或拒绝回答, 学生的好奇触角也就停止发展, 创造的火花就熄灭了。

2 在经历数学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会创造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 必须要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改革后的新教材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 这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新教材的教学中, 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结合教学内容, 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通过经历实践、思考、探索和交流等过程, 获得数学知识, 发展数学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

2.1 在自主参与定理、公式、法则的发现与证明过程中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虽然没有必要也不全部重复数学家创建新知识时所经历的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但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完全可以以“同化”的演绎方式大大简化学习过程。不妨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再创造和再发现的过程, 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相对独立地去进行发现与创新。例如在教学求多边形内角和时, 我先出示一组图形, 让学生探索四边形、五边形……n边形从一个顶点所引的对角线分别把它们分成了几个三角形, 找出规律,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把n边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几个三角形的内角的和, 由此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这样, 变“传授”为“探究”, 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 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 以探索者的身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不仅使学生对课本知识了解透彻, 而且还挖掘了学生的聪明才智, 激活了创新思维。

2.2 探究问题的过程中

发散性思维是指一种不依赖于常规, 寻求变异, 从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探索答案的思维方式, 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中多次出现的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例子,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从问题的不同角度、不同思路进行探索, 对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非常有益的。

例如有这样一题:已知△ABC中, 点D是BC的中点, 点M是A D的中点, C M的延长线交A B于K, 求证:A K=1/2 B K

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结果, 实践证明学生得到了很多解法。思路1: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与CK延长线相交;思路2:过点D作AB的平行线与CK相交;思路3:过点D作CK的平行线与AB相交;思路4:过点M作A B的平行线与B C相交;思路5:过点K作AD的平行线与BC相交;思路6:过点K作B C的平行线与A D相交。

这6条证明思路的提出开阔了大家的思维, 并对原题的引申创造了条件。引申1:求证:S△B K C=2/3 S△A B C;引申2:求证:KC=4KM;引申3:求证:S△MDC=3/8S△BKC;引申4:求证:S△MDC=1/4S△ABC;引申5:求证:S四边形K B D M=5/1 2 S△A B C。

这些结论的发现, 是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探究问题全过程的结果。在整个探索过程中摆脱了“教师示范例题, 学生机械模仿”的模式, 也打破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简单问答式教学框框, 给开放教学提供了条件,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创新精神。

2.3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交流, 在交流中互相理解, 在交流中丰富经验, 在交流中体会合作的力量。在课堂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进行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合作过程中, 引导学生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 敢于陈述自己的看法, 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 勇于接受他人的见解。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大家分组合作学习。

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

(1) 如图方式, 搭两个正方形需要_____根火柴, 搭三个正方形需要_____根火柴。

(2) 搭10个、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你是怎样得到的?

(3) 如果用x表示用火柴搭正方形的个数, 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放开手脚, 自己去想象、琢磨, 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且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每一个学生都沉浸在“成就”的喜悦中, 使课堂时时迸出创造的火花。由于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不同的学生在认识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因此, 教学中要注重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3 注重实践, 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使学生爱创造

创新人格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 创新人格的不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创新成就的大小。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 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获得了新的知识, 增强了合作意识, 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而且培养了学生创新的信念、创新的精神, 培养了学生创新的人格。

3.1 实施内外沟通

抓住课堂主渠道教学的同时, 我们应着眼于向课外延伸, 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素材作为活动内容, 注重知识与学生实际及社会生活的联系, 建立课堂教学、数学活动、数学兴趣小组等内外合一的教学与活动体系。如:利用课余时间, 组织学生开展阅读课外数学读物活动;针对易出错的知识, 班里建立了“错题集”, 举办“数学医院会诊”活动;黑板报开辟了“数学智慧栏”, 每周出刊富有趣味性、思考性、激励性的数学专栏;还开展“一日一题”的开放题讨论活动等, 给学生创造一个有趣而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环境,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求异创新,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3.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放性课题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 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也是一个极好的实践、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如“调查某一时段汽车的流量?”这一小课题的学习研究过程中, 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调查龙金大道球新路口高峰期间一小时内汽车的流量。通过调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收据, 小组交流、讨论, 为了使交通更畅通, 对下班时间的调整, 红绿灯间隔的时间等, 学生提出了自己合理化的建议。通过各小组的充分探索和交流, 最后结题写了一篇相关的新闻报道。在这个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能在课题小组中担当一部分研究任务, 随着研究的深入, 参与程度的提高, 自身的潜能得到发挥, 提高了研究、创新能力。同时, 体验了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与价值, 还充分显示了自己对身边这个社会的关怀。

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 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育的必经之路。只有我们教师创造性地教, 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创新性地学, 就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创新的活力。富于创造性的教师最懂得怎样把学生引入创造的天地,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使学生爱创造。然而,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情, 也没有现成的模式, 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继续去探索、去发现、去发明创造。

摘要:本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对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从而让教学焕发创新活力进行了探索。认为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使学生想创造、会创造、爱创造。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

参考文献

[1] 罗铁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尝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4, 11.

[2] 赵临龙, 陈军科.面向新世纪话数学作用[J].中学教研, 2005, 1.

上一篇:高中生视野中的创新驱动经济下一篇:唯美插画艺术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