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及幼儿教师论文

2022-04-21

摘要:幼教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幼儿素质的形成和素质教育实施的成败,应包括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教师对待幼儿要充满童心,用孩子般的心态和视角进行教育,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此外教师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有爱心、耐心,善于和家长沟通,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教育及幼儿教师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幼儿教育及幼儿教师论文 篇1: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四途径

〔关键词〕 幼儿教育;幼儿教师;专 业成长;途径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的建设和大力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幼儿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幼儿教师要有专业发展的意识和动力,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在专业和实践两个方面努力使自己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在教育教学中善于学习和总结,通过终身专业训练,学习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那么,幼儿教师如何才能走上专业发展之路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四个途径来实践和提高。

一、打好扎实的理论功底

当前,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一部分人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孩子头”,只要能把孩子哄好、带好就行,不需要过多的理论知识。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幼儿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第一次接受家长之外的人的教育,孩子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与教师有着密切的关联,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幼儿园开始奠定基础。因此,在新形势下,幼儿教师应该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学习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前沿教育学信息。

二、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实践是验证理论知识的最好途径,也是自我提升的广阔天地,幼儿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做一个有心人。如,制作幼儿教育行动研究记录表,关注幼儿行动的变化及特点;思考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问题与思路;开展园本教研,利用园本教研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等, 积极借助各种交流与展示的平台促进自己的业务能力,积累丰富的经验。并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教学能力的提高落实在每一天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参加各种技能技巧比试、优质课评比、教育教学观摩、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论文及教案评比。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要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研究当地传统游戏,在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幼儿园和幼儿实际加以改进,加以创新,使自己的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升华,把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样,经过多年的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才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才会得心应手,最终让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孩子都受益。

三、在反思中获得发展

反思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就目标的达成、环节的安排、师幼互动情况、教育效果与质量等方面进行反思,并将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感受、体会、想法与疑问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提出思考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策。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区域活动正是游戏化的小组教学活动,主题活动课程则是对幼儿发展所需制定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在教学和游戏活动之后,幼儿教师要及时反思,哪些内容不适合本园幼儿,应作哪些删减、调换,或需要补充哪些内容?在教学重、难点上活动目标与幼儿实际有无差异?区角活动或游戏活动组织中,有什么样的创新,哪些是应该总结的,哪些应在下次活动中加以改进,活动环节设计、环节目标、使用材料、呈现方式上的得失等都应该及时反思,并进行必要的记录,以便在下次的教学活动中改进提高。日积月累,个人的教学经验就会大幅度提高,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四、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当前幼儿教师普遍缺乏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进行科研也存在普遍性的困难,一方面,幼儿教师平时不注重科研,也没有科研意识,认为科研都是专家学者的事,与自己不相干;另一方面,由于幼儿教师大都学历低,不知道怎样进行科研,不知道研究什么,更缺乏从事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师也要转变观念,提高科研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才能走在幼儿教育事业的前沿。比如,在幼教领域的师生关系的问题、游戏的价值和幼儿教育的内容方法问题等,都是当前幼儿教师应当研究和探索的主题。当然,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变革,一些新问题也不断地涌现出来,当一些新问题涌现出来时,幼儿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到,并进行思考和研究,解决困扰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难题,这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编辑:郭裕嘉

作者:赵再霞

幼儿教育及幼儿教师论文 篇2:

爱心.细心.童心

摘要:幼教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幼儿素质的形成和素质教育实施的成败,应包括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教师对待幼儿要充满童心,用孩子般的心态和视角进行教育,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此外教师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有爱心、耐心,善于和家长沟通,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基于此,本文将浅述幼儿园教师提高教育素质的重要性,并借此进一步探讨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教师;教师素质;策略

引言:

幼儿是各个家庭中的“手中宝”,更是社会建设的“小接班人”,因此对于幼儿的教育通常会受到来自社会各个角度的重视。由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们的身体、心理、思想体系等均处于一个相对稚嫩的阶段,出于对幼儿的保护,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们要实施温柔且有效的教育技巧,也对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笔者认为幼儿教师应具备爱心、细心与童心,用爱心融化承认与幼童之间的间隔,用细心的教学呵护幼童的成长,用饱满的童心拉近与幼童之间的距离,借此令幼儿教师与幼童们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共同推动幼儿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一、幼儿教师基本教学素质提升重要性

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而且影响着社会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以支持中国教育的发展,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为国家建设提供稳定的人才流动。而作为战略一部分的幼儿教育,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然而,為了实施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服务部门应积极承担并加强对幼儿园教师路径的研究和规划。实施有效的研究和规划可以在加强儿童教育和执行国家儿童教育和培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幼儿教育也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提升幼儿教师的基本素养,才能使得教师能够更好的培养出新时代的优秀接班人,才能促进民族教育的振兴和全面发展,确保我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用爱心融化间隔

爱是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纽带和友谊的桥梁。如果一个幼儿园老师没有爱,会对孩子漠不关心,对孩子的态度可能是严厉、残忍,甚至体罚,这不仅会失去孩子的信任,还会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此外,由于幼儿们在进入幼儿园学习之前,并没有过多地接触陌生的成年人,他们难免对陌生成年人有回避或恐惧心理,幼儿教师作为幼儿们踏出家门后第一个需要长时间相处的陌生成年人,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技巧消除幼儿们的恐惧,争取幼儿们的信任。在此,幼儿教师则可以通过提高自己对幼儿的爱心,将对幼儿的爱意外化成教学行动,在幼儿的日常教学中进行外显,融化彼此之间的心理间隔。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给予幼儿一定的耐心和关心,根据幼儿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指导。

(二)用细心呵护成长

幼儿时期的孩子非常天真和单纯,所以这个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应该在日常教育和护理中特别小心,避免粗心大意。幼儿们由于发育和认知都尚未成熟,许多基础的生活行为依然需要成年人的帮助和辅导,因此教师需要在工作中强调细心,用细心的观察能力洞察幼儿们的需求,用细心的感知能力体察幼儿的状态,用细心的教育呵护幼儿的成长。因此,在日常的教育和护理工作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三个“细节”:首先,从他们的表情、行动中仔细观察和理解他们内心的思想、情感和身体状况;其次,仔细分析其一些异常现象的原因并找出对策;第三,认真的教育和照顾,特别是对有特殊情况的儿童。

(三)用童心拉近距离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针对儿童的,如果教师坚持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行为教育孩子,孩子们将难以理解和接受。同时,这种不良的教育方式也会导致儿童出现了早熟现象。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自己的教育工作要求,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即:他们不能要求孩子像成年人一样,而是要求自己像孩子一样。教师应善于用儿童的眼睛观察儿童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用儿童的思维方式思考教育问题,用孩子们惯常的语言进行表达和沟通,使用孩子们最喜欢的动作作为教育示范。有时,当老师用孩子的语言和有趣动作来教孩子和和孩子玩耍时,老师也会感到有趣,孩子们肯定会感觉到更多的乐趣。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和人口的发展,幼儿教育将会愈来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贴合幼儿特征和时代特性,及时调整并提升个人的幼儿教育基础素质,提升专业素养,为幼儿教育发展贡献个人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冯淑秋. 爱心·细心·童心——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 幼儿教育, 1990(Z1):39-39.

[2]于文丽. 浅谈幼儿园教师需具备的基本素质[J]. 学周刊, 2017, 3(3):161-162.

[3]李淑杰, 邢慧. 浅谈当代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J].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3(10):257-258.

作者:王月月

幼儿教育及幼儿教师论文 篇3:

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摘 要 幼儿艺术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要求从事幼儿教育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本文将试图对幼儿教师的艺术素养进行多方面的解读,结合对重庆市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期望促进对幼儿教师艺术素养内涵的积极认知和反思。

关键词 幼儿教师 艺术素养 成因分析

The Survey and Cause Analysis of Preschool Teacher in Art Quality

——Take Chongqing City Kindergarten Teachers as an example

WU Shuang

(Colleg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400065)

Key words preschool teacher; art quality; cause analysis

幼儿教师的艺术素养是从事幼教工作者的基本素养,是其专业素养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含了外显声乐、美术、舞蹈等多样化艺术表现形式的相关理论和技能技巧,同时也强调了内隐的艺术审美、艺术赏析等对美的感知态度。基于此,本文尝试进一步从操作层面上对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内涵进行解读,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维度:(1)艺术专业知识;(2)艺术表现能力;(3)艺术鉴赏修为;(4)艺术教育水平。

1 重庆市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调查设计

为了深入了解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本文选取了重庆市10所幼儿园的一线幼儿教师作为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幼儿教师艺术素养及技能发挥现状调查问卷》和相应的结构式访谈进行。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市区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各发放150份。回收问卷287份,回收率约为95.7%。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约为92.3%。

2 重庆市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整理和分析,本文结果显示,重庆市幼儿教师从整体上对于艺术素养的重视程度较为突出,但在对于艺术素养的深入理解和教学体现方面则各有侧重。具体而言,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重艺术教育的显性结果,轻艺术体验的隐性过程

所谓艺术教育的显性结果,是指幼儿教师将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作为课程设置和组织的对象,其教育目标则更多地关注幼儿通过艺术教育所掌握的技能技法的熟练程度和达成效果,将美术、舞蹈、演奏等艺术表现主要作为教育内容来进行实施,其目标直接指向可操作、可衡量的教育结果。而艺术体验的隐性过程,则更多地关注幼儿在各种类型的艺术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个性的表达和内在的感受,将各类艺术表现形式更多地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和方式,其核心在于让幼儿在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自我舒展、自由表达。由此不难看出,两种不同的教育倾向在本质上揭示了其教育观的不同导向,即幼儿学习的结果取向和过程取向。

调查显示,52%的幼儿教师在“教授幼儿唱歌时,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完整、精彩地表现出来,且要求他们能够逐步学会更多的歌曲”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很符合”,28%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32%的幼儿教师在“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对于音乐美感的欣赏能力,会给孩子提供很多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如鼓励孩子们运用已掌握的音乐知识,创编简单歌词等”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很符合”,17%选择了“比较符合”。可见,多数幼儿教师更多关注幼儿的艺术作品和技能的习得,而为数不多的幼儿教师能够意识到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多样化的表现。此外,通过深入访谈得知,幼儿教师认为艺术领域的教育活动作为五大领域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同其他领域教学相一致,即是达到幼儿“艺术操作水平”的提高。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下,幼儿教师也更倾向于将幼儿学习的目标分解为各个可量化的指标;同时,有教师也反映仍有大多数幼儿家长以孩子在园内“能掌握多少知识量”来衡量园所教育质量的高低,这一点在乡镇幼儿园所体现得更为明显。

2.2 重教师教学的多样操作,轻幼儿表达的充分感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于艺术领域的学习中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幼儿的艺术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由此可见,艺术的表现形式虽然多样,但在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幼儿是体验和感知的主体,任凭教学内容再丰富、教学设备再完善、教学手段再多样,而忽视了幼儿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和感知表达方式,这样的教学也属本末倒置。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从根本上说指向了幼儿教师儿童观的不同取向,即教师主体还是幼儿主体。

问卷显示,21%的幼儿教师“在舞蹈编排的过程中,相比让幼儿自己去进行感受和展现,更加注重考虑所教授动作的准确度和美感”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很符合”,39%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可见,超过半数的幼儿教师更加关注自身的教学表现,而对于幼儿的主观体验相对忽视。结合对幼儿教师的访谈,得知幼儿教师认为艺术领域的教学内容相对比其他教学领域而言,其教学内容更具专业性,教学手段也更加丰富。因此,教师在进行艺术教学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将关注点放置在教学内容的适用程度以及自身多样化教学形式展现中,相对忽视了幼儿在这一过程中的内在主观体验和感受。

2.3 重技能技巧的娴熟掌握,轻教育教学的有效转化

在幼儿教育的艺术领域,幼儿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艺术教育领域所需的基本技能,同时还需要了解和熟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基本方式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通过艺术手段的实施灵活地驾驭教学组织活动,从而达成教育目标。

调查显示,33%的幼儿教师在“能够借用美术、舞蹈、游戏、故事等表现形式,生动直观地把歌曲内容表现出来,以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很符合”,28%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而对于“依然进行音乐、舞蹈等技能的持续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这一问题,51%的幼儿教师选择了“很符合”,33%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由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大部分教师不乏对于艺术技能的重视,但将艺术表现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用来“借助”的意识尚显不足。

通过深入访谈得知,幼儿教师从选择从事这一职业开始,便在学校整体的课程设置安排下接受各类艺术技能的培训和学习,而幼儿园所对于幼儿教师的用人要求也更多地关注其艺术技能的掌握程度方面,甚至将其等同于幼儿教师的整体专业能力和素养进行考虑。这种技能导向的培养和选拔倾向势必会影响幼儿教师对于艺术素养整体的认识和把握,进而导致其相对忽视了其所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4 重艺术技能的单一展现,轻艺术手段的灵活整合

优质的幼儿教育活动则应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理解并尊重幼儿特有的学习方式,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整合各领域发展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现幼儿全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促进。在幼儿的艺术教育领域,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单项领域的教学组织能力,还需要注重积淀自身驾驭综合课程内容、展现多种艺术教学手段的创新性的教学智慧。

在对幼儿教师的问卷调查中,42%的幼儿教师在“完成一首歌曲的教学任务时,通常会带领孩子一遍一遍地反复学唱”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很符合”,37%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26%的幼儿教师在“通常会运用身体动作、儿歌训练等方式来培养孩子对歌曲节奏的把握”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很符合”, 33%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可见大多幼儿教师在完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更容易选择单一技能性训练的教学手段,而相比之下,对于采取多种跨领域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能力性培养略显缺乏。

根据对幼儿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大多数幼儿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较为突出,较之幼儿的主体性发展,更加关注自身教学效果的达成;加之受自身教学素养的限制,导致在教学活动中所设定的教育内容指向性突出且领域界限分明,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固化且缺乏灵活性和多变性。

3 结语

对于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往往被看作是特长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而如何理解和提升幼儿教师艺术素养则是探求的关键所在。通过对重庆市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现状的调查发现,充分认知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内涵,并将其内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达到理论与操作的和谐统一,是如今提高幼儿教师艺术素养切实可行的途径。

本文是重庆市高等学校教改重点项目《基于“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的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20208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达.高师学前专业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7):65-67.

[2] 闫婷.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研究[J].黄河之声,2013(6):73.

[3] 郑丹丹.从教师隐喻透视专业素养——高职学前教育学生专业素养发展需求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36.

作者:吴爽

上一篇: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下一篇:文化教育与数学教育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