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素养论文范文

2022-05-09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文学素养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通过赏析英美文学作品,辅助当前高职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既能开阔学生视野,使其领会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还能让学生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形成独到的见解,对于其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高职教师应该有效发挥英美文学的辅助作用,为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精心挑选文学作品,满足学生审美需要的同时,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第一篇:文学素养论文范文

如何利用英美文学教学提高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

[摘 要] 英美文学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它有较为突出的教育价值,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基础英语知识,更能够拓展学生的英语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文化的融合,英语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的英语技能,越来越重视英语基础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根据自己在高校英语教学的经验,结合对参考文献的阅读和理解,综合目前的教学形式,讨论利用英美文学教学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方法。

[关 键 词] 英美文学;文学素养;高校英语;教育价值

英美文学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重要性表现在扎实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三个方面。文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而是一种渗透于文学作品中的长期性、习惯性的教学。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如何利用英美文学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学素养的内涵与外在表现

(一)语法使用,突出语言特点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不同于普通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教学内容,高校英语教学中所教授的内容是一些基础性的语言技能训练,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词汇、语法和句型等教学内容,而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不仅是原汁原味的英语,还具有文学作品语言的一般特点,比如,诗歌语言的凝练、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生动,等等。

英美文学语言与高校英语教学中语言的不同之处还在于陌生化,高校英语教学中所教授的基础语言多是一些日常的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而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则常常具有陌生化的特点。“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家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出的一个文学概念,基本含义是对语法的使用进行创新,运用新鲜的语言或奇异的语言,破除日常的、自动化的语言壁垒,带给读者新奇的阅读体验。在英美文学中,语言追求“陌生化”的文学作品有很多,比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托马斯·曼的《魔山》,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等。陌生化的文学作品语言能够使读者感受新奇,提高读者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提高文学素养。

(二)事物描述,突出民族特色

一些英美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常常带有地域性的特征,描述的是本地方、本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突出的是自己的地域、民族特色。比如,英国作家笛福的作品。笛福的小说被称为“荒岛文学”,其《鲁滨孙漂流记》《辛格顿船长》等作品多描写的是荒岛求生、荒岛生存的内容,具有明显的“荒岛文学”特征。

通过阅读此类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作品,学生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还能加强自己对异域文化、异域生活的了解,提高对异域民族的认识。

(三)口语训练,突出口语变化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尤其是小说文体中的语言,常常就是口语化的语言。在英美文学的小说中,大多数小说也是采用日常的口语写成,具有大众化的特点。比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该作品结构松散、文体自由,语言也呈现出美国方言、口语化的特点。比如小说中的“here it was all come to nothing,everything all busted up and ruined,because they could have the heart to serve Jim such a trick as that, and make him a slave again all his life,and amongst strangers,too,for forty dirty dollars”即采用美式口语写成,但是其中的口语又不同于我们国家的英语教学中所教授的口语,小说中的口语是比较原汁原味的美式口语,比如,“for forty dirty dollars”等等。

再如《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Within two minutes,or less,he had forgotten his troubles. Not because they were less heavy and bitter to him than a man’s are to a man,but because a new and powerful interest drove them out of his mind for the time...” 也是比较原汁原味的口语化的英语。

通过阅读此类口语化的英文版小说,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使其了解和认识英美国家的口语与我国所教授的英语口语的不同,为其更流利地讲英语口语打下一定的基础。另外,在训练学生英语口语的同时,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四)语言组织,突出文学习惯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虽然具有一定的口语化、大众化特征,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常常显得随意、松散,只求能表达词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则不仅限于此,而是具有一定的组织规律,常常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比如,内指性、音乐性、陌生化、蕴藉性,等等。

比如,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的《黄昏的和声》:

The flowers evaporate like an incense urn,

The viol vibrates like the wailing of souls that repine.

A melancholy waltz-and a drowsiness divine,

The skies like a mosque are beautiful and stern.

上文的一段可译为:

每朵都在吐香,像个香炉一样,

小提琴像一颗伤痛的心呜咽;

忧郁的圆舞曲和倦人的晕眩!

天空又愁又美,像大祭台一样。

波德莱尔的《黄昏的和声》号称是“诗歌对音乐的胜利”,诗人雨果曾给波德莱尔写信称赞这首诗“像星星一般闪耀在高空”;诗歌充满了音乐性,与日常生活中松散、随意的语言相比,显得大不相同,这便是文学创作中进行语言组织所收到的效果。因此,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文学的语言组织形式和方法,了解英语文学作品创作的习惯。

二、如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巧妙利用阅读理解,深度挖掘文学元素

挖掘作品中的文学元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在阅读的过程中,首先思考所阅读的篇目属于文学作品中的哪一类题材,是诗歌、小说、散文还是话剧,等等。比如阅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要知道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因为其中具有了人物、情节和环境这三个小说的要素;在阅读叶芝的《当你老了》时,要知道这是一首诗歌,因为其具有诗歌的形式和诗歌的语言。其次,通过作品中所描写的内容,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比如,阅读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时,应明白作者通过对四种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婚姻状况的婚姻的描写,探讨爱情观和婚姻观。在作者看来,婚恋与社会地位、财产等相关联,但财产和社会地位等并不应该成为婚姻的决定因素,正确的婚姻应当建立在双方相互吸引爱慕、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作者反对因钱而结婚,也反对轻率地、不负责任地结婚,强调婚姻中感情因素的重要性。 再次,应该思考作品中人物或整部作品的象征意、隐喻意等,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老人象征着“打不败的失败者”,老渔夫捕鱼连连失败,他的命运是悲痛的,但是他却屡败屡战,永远不愿被打败,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二)观看经典英文电影,还原原汁原味英语

文学与电影有着密切的关联,许多电影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之后,使得电影也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时,也可多鼓励学生观看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比如,《飘》改编成的《乱世佳人》,《饥饿》改编成的《饥饿》,《圣女贞德》改编成的《圣女贞德》,《红字》改编成的《红字》,等等。

比如在电影《乱世佳人》中,瑞德离去时,斯佳丽伤心欲绝,但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燃起了新的希望:“Tara!Home. I’ll go home,and I’ll think of some way to get him back!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

(三)采用研讨式教学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研讨式教学法是一种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创新性教学法,目前已被较为广泛地运用到从小学到大学各个阶段的教学中。高校在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时,也可采用研讨式教学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比如,在学期刚开学时,将班上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分配给每一个小组赏析一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任务,比如,将《红字》《白鲸》《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了不起的盖茨比》《喧哗与骚动》等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任务分别分配给每个小组,让其在课下进行阅读,阅读之后,由每个小组制作一套与自己小组阅读作品相关的课件,课件内容包括作家、作品介绍、作品的人物、情节、作品的主体思想和作品的象征意味等。在课堂中,每一次课程要求一个小组的同学通过展示自己的课件和语言讲述来分享自己小组对作品的鉴赏,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展示和讲述。讲述结束之后,由教师和其他同学针对作品进行提问,由该小组的成员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最后,再由教师对该部作品进行补充性讲解。

通过上述方式,让每一位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要达到使学生受到文学作品的陶冶,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的目的,首先要让学生有兴趣进行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口头介绍,介绍作品的影响力,介绍作者、故事情节、人物等,通过介绍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如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经典电影,播放电影的经典主题曲,等等,让学生爱上电影和主题曲,在观看了电影之后,有进一步进行阅读原著的兴趣。比如,给学生播放电影《呼啸山庄》《麦克白》《简·爱》等,学生在观看电影之后,还想再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

英美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经典作品,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既是原汁原味的英美英语,又具有文学语言的优美、凝练、口语化、陌生化等特点。英美文学的教学不仅有助于让学生加深对英语的学习,还有助于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受到文学的启发,培养自己的文学阅读、理解、创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所以,利用英美文学教学是提高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的非常重要而实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沈黎.大学英美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用[J].语文建设,2015(8).

[2]程建锋.融英美文学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调查与研究[J].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13(2).

[3]王盈盈.英美文学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4(6).

[4]唐旭.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开放式”英美文学教学[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

[5]王艳霞.英美文学作品人文素养的影响研究[J].芒种,2012(20).

[6]周思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中经典阅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5).

作者:王华

第二篇:英美文学辅助高职学生文学素养养成研究

摘要:通过赏析英美文学作品,辅助当前高职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既能开阔学生视野,使其领会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还能让学生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形成独到的见解,对于其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高职教师应该有效发挥英美文学的辅助作用,为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精心挑选文学作品,满足学生审美需要的同时,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本文主要研究英美文学辅助高职学生文学素养养成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英美文学;高职学生;文学素养;养成措施

前言

与我国文学作品中含蓄内涵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英美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大多奔放且浓烈,而且名家众多,驰名的作品类型也非常丰富;因此,以英美文学作品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有效端正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其能够用更为理性的思维对待问题和生活,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英美文学辅助高职学生文学素养养成的价值研究

1.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各类课程的开设除了要培养学生专业的理论和技能之外,还包括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学素养的养成;因此,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课程至关重要,其不仅关系到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国外文化的积累,同时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培养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高职院校即便开设了相关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课程,但是却过于重视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或者是常识性问题的积累,并没有从文学作品的情感价值和内涵出发培养学生的文学品位,不仅严重浪费了教学资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遮蔽了文学作品对人审美观再造和重塑的属性。因此,提升英美文学作品的辅助性地位,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认知和综合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除了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之外,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是关键。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要逐渐多元化,不仅要求人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加重要,尤其要求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因此,在高职教育中,教师利用科学的引导和渗透方法,强化英美文学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中的辅助作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文化价值属性,并用这些理论观念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具体的实践,使其遇到问题可以更加冷静地思考和对待,这对于强化学生思维意识、加强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文学素养养成的必经之路。

二、英美文学辅助高职学生文学素养养成的阻碍

1.学生文学素养养成的过程缺乏创新性

高职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性、人文性和创新性,但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体制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在开展实际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评价或判断大多停留在成绩的提升上,所选择的英美文学作品素材、教育教学形式都是围绕学生成绩或英语能力的提升来展开的,极大地束缚了学生天性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自我感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课最终都变成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课、国外电影播放课或是英语技巧提升课,教学形式难以摆脱传统束缚,学生对这类文学作品的情感缺乏理解和把握,也不利于其文学素养的养成。

2.文学素养养成的评价缺乏科学性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已经认识到强化英美文学辅助功能对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开展实际教学环节和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依然为了追赶进度,为学生布置常规的教学任务、课下阅读和课外作业等。英美文学作品赏析基本与高职语文课同步进行,学生对作品中人文内涵的反思和总结基本都要独立自主在课下完成,缺乏教师的引导、评价和共同交流,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国外文学积累量,学生不具备较完善的文化底蕴,社会竞争能力也严重缺失。

3.英美文学的辅助功能没有发挥出来

一些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常常由于教学方法不当、选取的英美文学作品不合理等,阻碍了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高职院校教师的水平还有待提升,他们本身对英美文学作品的了解就甚少,平时对文化的积累也不够充分,所以难以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其次,教师在选择英美文学素材的时候,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基础或个性养成,不是作品内涵太深刻,学生理解不上去;就是对很多作品,学生已经滚瓜烂熟,对教师的讲解和引导难以集中精力。最后,就是教师采取的教学和渗透方式不当,作品赏析的过程没有与国外电影或历史事件融合,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学生的兴趣不高。

三、英美文学辅助高职学生文学素养养成的方法研究

1.调整课程设置,增设英美文学作品选修课

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學生的语言基础相对薄弱,想要以英美文学作为辅助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来讲,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调整课程结构设置的形式,增设英美文学作品赏析的选修课,让学生可以在平时接受语文教育的同时,还能有选择性地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赏析,课程内容包括文学作品重演,让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进行重塑和再造,体会特定时代背景下名家笔下众人物的心酸和悲喜。例如以小组为单位全英文排练毛姆的经典之作《月亮与六便士》,学生感受那种既要仰望星空,同时也能脚踏实地的心理历程,从而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英美原版著作,使得学生在体会原汁原味英语文学语言的同时,提升对语言文化内涵的感知力,进而为促进其文学素养的养成积累素材。

2.优化教学手段,提升英美文学作品赏析的趣味性

高职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不能仅靠课堂上教师对英美文学的引导,还需要第二课堂的辅助。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软件等内容,如微信群、阅读APP等,将符合学生审美观点和赏析习惯的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推送给学生,其中包括对作者的生平简介、作者代表作品、要赏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风格介绍和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等。同时,还可以分享改编自作品的影视剧,让学生从多角度来提升赏析水准。移动终端或APP等不仅能让学生更有效地接受英美作品的文化熏陶,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和有效地领会体会英美作品背后悲喜的文化内涵,这对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3.注重英美文学素材的积累,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赏析并不完全需要在课堂之内进行,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美文学素材,使其在课下或寝室内完成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诠释。这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来讲,教师每天都可以为学生推送文学经典美文,在课上用英文阐述自己关于文章的观点,在互动、倾听和交流的过程中总结观点,进而促进学生理性看待生活和就业中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学赏析活动,如读书交流会、文学作品辩论会和话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更多的环境中接触英美文学,通过日积月累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其文学素养的养成积累素材。

4.开阔学生视野,对其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引导

大多数高职学生刚刚走出应试教育的体制,还不具备较为科学的社会分辨能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学渗透和教导的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炼和总结观点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学习不同文學作品中人物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使他们将这些思想因素和情感内涵内化到自己的思想基础当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引导实践,从而完善学生自身人格的建设和发展。例如在学习《简·爱》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女主人公身上向往自由平等的思想,为了自己的自尊和爱情不断争取,用不卑不亢的态度来实现人格的爱与和平的精神气度。再比如学习冉·阿让身上的无私和奉献精神,学习梅尼特医生不惧危险、伸张正义的品质。在这些思潮的引导下,学生的精神文化内涵能够更为丰富,并将他们这些思想品质内化为行动,为就业发展和实现人生理想提供动力。

结束语

英美文学辅助高职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要求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为学生准备丰厚的英美文学资料,丰富学生文化内涵,使其能够有效学习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精神和品质,将这些精神内化为动力,不断引导其实践,使其在日后的成长和发展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进而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燕华,李银凤,何静,等.高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状况调查——基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贯通培养实验项目[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6):84-86.

[2]奉志伟.论高职学生文学素养教育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191.

[3]吴勇.高职高专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03):95-96.

作者:刘静文

第三篇:增强高中语文文学性 提高学生文学综合素养

【摘要】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的学校和教师都不是很重视学生文学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材设置上也缺乏一些文学性的内容。文章对增强高中语文文学性以及提高学生文学综合素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性;综合素养;对策

学好语文学科,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很有帮助。但是,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只是一味地看重成绩,限制了学生自身文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一定要认清当前的形势,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是十分的明确,没有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教学理念,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比较被动,这样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受应试教育影响深重

高考是每一个高中生都必须要面对的难题,而这种应试教育对于教师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好成绩,教师通常都会从应试的角度出发,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文学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经常会把考试的范围作为重点内容来讲解,而这种以高考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通常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甚至很多学生都出现了厌学的现象。

(三)教学模式单一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都引进了多媒体技术,但是,实际的应用状况却并不乐观,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课堂上依然以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文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增強高中语文文学性,提高学生文学综合素养有效对策

(一)了解基础文学知识

在中国文化中,文学作品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代表,通过对我国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赏析,也能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这些文学作品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如果学生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了解,就很难领会这些文学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价值和魅力,例如在中国的古文中,人们常常习惯借用典故。《滕王阁序》中的“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这个典故就是来自于《论语》中孔鲤在听孔子的教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对于这个典故不了解,也就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中国的文学艺术所彰显的价值和精神,都是通过《中庸》《史记》《诗经》等文学作品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就很难提高其自身的文学素养。

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就需要引导学生去了解这些基础的文学知识,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了解中国文化的

内涵。

(二)建立文学体系

文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所涉及的知识面一般都比较广泛,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就需要对相关的文学载体进行了解。以诗歌为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诗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汉朝诗歌被称为“乐府”;到了唐朝才慢慢演变成了“唐诗”;到了宋朝也被称为“宋词”;到了元朝又逐渐演变成了“元曲”。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诗歌,都是一种富有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诗歌都会有不同的特点风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例如在学习关于爱情的诗句时,《孔雀东南飞》《长恨歌》《上邪》等就会有不同的表现风格,但是,人们却能够从每一首诗歌中感受到那种凄美的爱情誓言,同时,还需要对诗歌背后的社会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乐府诗一般都是来自于民间,风格朴实、押韵,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唐诗主要讲究对仗工整;宋词一般都是通过长短句的形式来表现。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些完善的文学体系,了解每一种诗歌形式的特点。

(三)读写结合

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性和文学素养,需要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文学知识面。以《荷塘月色》这篇抒情散文为例,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赏析和阅读体会到荷塘的美丽。而通过写作,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作者当时的思想和情感,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通過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对于学生文学综合素养的提高很有帮助。学生在学习《滕王阁序》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知道“阁中帝子今何在?栏外长江空自流”这样的经典名句,但是,对于这些句子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却不是很了解,因此,即使倒背如流也是枉然,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三、总结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文学技巧、背诵一些经典名著,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当学生面对一些经典名作时,可以真正感受到文学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体会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教师更应该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利娟,张利钧.从高校中文系学生的文学素养反思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4(12).

[2]夏熔亮.巧借课本插图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8).

(编辑:李艳松)

作者:吴文宣

上一篇:工程造价论文范文下一篇:林业经济论文范文